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龙四岁,不让梨 [打印本页]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10 23:18
标题: 龙四岁,不让梨
新年暗洗心革面,俺改邪归正,俺打算不上网游荡,晚上开始教儿子语文,四岁半的他开始认字了,翻出他两岁时教他说话的儿歌打印本教他认字。“分果果,吃果果,大的给爷爷,小的留给我”,轮到他念就念成了“分果果,吃果果,小的给爷爷,大的留给我”,我耐心教育他要对爷爷好时他就说成:“分果果,吃果果,大的给爷爷,大的留给我,小的给爸爸”,我很生气
问他为什么? 他很自然地说“小的没有肉
”,想到他会背的三字经的某段跟他提是不是忘了“融四岁,能让梨”?他才改成“分果果,吃果果,大的给爷爷,小的留给我”好假
!
“小的梨,没有肉,龙四岁,不让梨”这是儿子现在真实的思想水平
。
作者: skyye 时间: 2007-1-10 23:36
四岁让梨者n久以来可见青史者,融一人而已
龙四岁,不让梨,02方有大展拳脚的空间啊
作者: qqmei 时间: 2007-1-10 23:49
02操此孩子教育义务,俺一下还没能适应过来,牛刀小试
大梨小梨属于孩子的天性,不代表什么,可谓是纯真,可爱!~
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掌握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给自己的)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7-1-10 23:52
让梨是虚伪的开始,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永远不去让梨
作者: 谢榭你了 时间: 2007-1-10 23:59
34岁的时候你不教他他也会去让梨, 让给LP, 父母, 孩子. 不虚伪地让.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1-11 00:02
此“龙”非彼“融”,当如爹爹在论坛上风采,当仁不让。
只怪02,下次要给多多买些梨,个头要一样大的。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11 00:15
其实儿子一边念一边笑,有点跟我顶牛但是很轻松完全是他自己的想法,我倒是觉得他长大了一点
会思考知道照顾自己利益了。
平时我们每次吃水果都是让他们叫祖父母来先吃的,所以每次他们都会知道要让爷爷奶奶吃,对于我们通常是让他们吃个爽快后才吃的, 我觉得以后不能这样了,对我们家长也要公平了,要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的利益也要让他们照顾的。
孩子长大很快的,一年前女儿对我老爸吼叫过被我听到了(嫌老人家不爱干净什么的)。我听了让她道了歉,还要揍她,我老爹不让。我就跟她讲爷爷给了你爸爸生命,跟爸爸带你们一样把你爸爸从娃娃带起带大,没有爷爷就没有你们,你要是不礼貌我会狠揍你,大概他看我脸青脖子粗有点害怕,虽然老爷爷不咋的(老人家有时会不爱干净)也维持了表面的尊敬。哎,孩子的天真是转眼即逝的
。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11 00:47
一袋子宁静 | 2007-1-11 00:33 | 威望 | +5 | 能容儿子不让梨,不能容女儿说点过头话,哼 |
一袋子宁静 | 2007-1-11 00:33 | 金钱 | +5 | 能容儿子不让梨,不能容女儿说点过头话,哼 |
谢榭你了 | 2007-1-11 00:19 | 威望 | +2 | 反对打孩子,尤其是女孩子! |
谢榭你了 | 2007-1-11 00:19 | 金钱 | +2 | 反对打孩子,尤其是女孩子! |
忤逆按[大清律]是要砍头的, 吓吓她你们就有意见了
, 有什么好招说说支教一下?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1-11 00:49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1-11 00:15 发表
孩子长大很快的,一年前女儿对我老爸吼叫过被我听到了(嫌老人家不爱干净什么的)。我听了让她道了歉,还要揍她,我老爹不让。我就跟她讲爷爷给了你爸爸生命,跟爸爸带你们一样把你爸爸从娃娃带起带大,没有爷爷就没有你们,你要是不礼貌我会狠揍你,大概他看我脸青脖子粗有点害怕,虽然老爷爷不咋的(老人家有时会不爱干净)也维持了表面的尊敬。哎,孩子的天真是转眼即逝的
。
02说我偏心,我觉得02才偏心呢!
小儿不让梨,02付之一笑,发贴张扬其真实思想。女儿也是天真无邪说了心里话,又是道歉又要挨揍,又要看你的脸红脖粗?
尽管二者不完全相同,对女儿处理方法有点过分!
作者: 谢榭你了 时间: 2007-1-11 01:01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1-11 00:47 发表
一袋子宁静 2007-1-11 00:33 威望 +5 能容儿子不让梨,不能容女儿说点过头话,哼一袋子宁静 2007-1-11 00:33 金钱 +5 能容儿子不让梨,不能容女儿说点过头话,哼谢榭你了 2007-1-11 00:19 威望 +2 ...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是不是你老爸如果生气地说声去死吧你就投了马六甲海峡?
榆木脑袋也得搞搞与时俱进才是.
高见没有, 我儿子从不叫嚷着打人就是因为我们也不叫嚷着打他.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7-1-11 01:08
为什么一定要让梨呢?
有人喜欢大的,有人喜欢小的,各取所需就好了。都喜欢大的,谁先来谁就先吃!非常之简单。
假设几种情况:
你喜欢大的,非要让给别人,恰恰那人喜欢小的,结果各取自己不喜欢的吃,这不是俩傻冒么!
你喜欢大的,别人也喜欢,你让给了别人,你高尚了,占据了道德制高点。那被你让的人是否该接受呢?不接受,继续谦让,这里也就别吃了,给我算了;接受了,就等于自己处于了不道德的地步。
你喜欢小的,却故意拿了大的去让给别人,你不是明摆着虚伪么。
其实让来让去,谁也不知周围的人真实的想法,大家猜来猜去,互相没有信任。
为什么鼓励让梨呢,因为毕竟是梨么,要是得了皇位也让给别人,就要被笑话了。单位开大会,表扬你模范,那么上台领奖的时候,你就不能推着你的邻座,非得要让给他,众目睽睽之下,你这么让一次,那个被让者不骂你才怪,而其他人也会把你当神经病。你只能站在领奖台上发言的时候显示自己的风度-离不开领导们的培养支持云云,如果下讲台后,你能把奖金拿出来请大家吃饭,那就更仁义了。
有一个故事,正好可以作为孔融让梨的姐妹篇。有一位母亲,每次给两个孩子分东西吃之前,总是问他们要哪一个?弟弟总是抢着说要大的,妈妈不高兴,再问哥哥。哥哥明明也想要那个大的,但看了妈妈的脸色,就说:“我要小的,大的给弟弟。”妈妈于是笑着把大的给了哥哥,小的给了弟弟。以后,哥哥知道了,只要说要小的,让妈妈高兴,就会得到大的,于是总是说要小的。而弟弟依旧坚持说要大的,所以就一直得到小的。就这样,那个学会了耍滑取巧的哥哥,最后成了一名诈骗犯,而那个坚持说真话的弟弟,成了一名公正的大法官。
且不说,这个故事是不是果有其事。只说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一个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是无论对于我们还是对于孩子,敢于讲真话和从小就学做一个“首孝悌,次见闻”的谦谦君子,哪一个更加重要呢?
我更愿意无论是自己还是孩子,都做一个真实的、透明的、敢爱敢恨的人,不去做什么虚仁假义。
我希望我的儿子永远不去让梨,他只是得到它应该得到的东西。
过让则伪,过谦则矫,我们为什么不做真实的人呢?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11 01:15
先上一张02听了谢公的教诲去投马六甲海峡之前的照片
,其他的明天回答袋子MM与谢公了
[ 本帖最后由 klcz2002 于 2007-3-20 23:54 编辑 ]
-
DSC06442.jpg
(70.62 KB, 下载次数: 0)
-
02PP.jpg
(21.76 KB, 下载次数: 0)
作者: jjhs 时间: 2007-1-11 06:45
俺值得庆幸,儿子基本上能够和他人分享食物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1-11 08:21
谢榭你了 2007-1-11 01:06 威望 +2 冤枉, 02的儿子还小, 自然要让着些
谢榭你了 2007-1-11 01:06 金钱 +2 冤枉, 02的儿子还小, 自然要让着些
偏心的人总不会承认自己偏心,就象酒醉的人不会承认醉酒,哪象我会勇敢承认?
让02暴怒的事情是一年前女儿6岁,儿子6岁时,会不会有相同待遇不得而知了。“弟弟小”会一直成为要求姐姐的理由,无论弟弟多大,弟弟总比姐姐小,做姐姐好辛苦呀!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1-11 08:37
从营养角度来说,可能小的更好。
吃肉有一句话,有二只脚的不要吃四只脚的,有没有脚的不要吃两只脚的。提倡吃鱼虾而不提倡吃牛羊猪四脚动物。
没有脚的,小而全呀。
水果也一样,宁可小而全几个而不要贪大吃不完一个。
作者: 谢榭你了 时间: 2007-1-11 08:38
这个, 那是我说的, 不是02说的.
要求四岁的孩子让梨, 偶觉得比较强人所难.
但要求6岁的女儿讲礼貌, 就是正当要求了. 当然, 02自己是个孝子, 所采取的手段是激烈了些. 从帖上看, 爷爷确实是不讲卫生在先. 我看02应将其视为讲话没礼貌的民事纠纷而不应判以忤逆罪的刑事犯罪.
“弟弟小”永远都不应成为要求姐姐的理由,但相对于自己的年纪做应做的事就应该成为要求孩子们的理由.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1-11 09:36
这个楼有趣,给个提议:关键谁来分,如果让孩子来分,就告诉他大的要分给别人,自己拿最小的。如果家长分,就告诉他选自己最想要的那个,可能是最大的可能是最小的(随他的选择)
作者: 深蓝浅蓝 时间: 2007-1-11 17:09
看了老鼠的贴,不回不快。
1、为什么一定要让梨呢?
假设如下情况:
人物:你、老爷爷、小孙子
物品:大、中、小三个梨
前提条件:大梨最好吃而且三个人都喜欢吃大梨
场景:三人围桌而做,桌上三梨
在这种情况下,敢问老鼠,你让是不让?还是如你所说各取所需,那么你是一定会胜出取到大梨的,果真如此,是否应对你胜过老爷爷、小孙子成功的取到大梨表示恭喜呢?不虚伪、不做作、真实?
2、为什么鼓励让梨呢,因为毕竟是梨么,要是得了皇位也让给别人,就要被笑话了。
这个更不用说什么。窃钩者诛、窃国者候,古之亦然,内涵不同,结论不同,又何需异议?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所谓故事,依我看来为教育失败之典型案例,其根本问题在于混淆什么是谦让。真正的谦让和投机取巧能划等号吗?如果这位母亲把梨给孩子让他们自己选又如何?
4、孝悌和敢于讲真话相悖离吗?我不这么认为
5、过让则伪,过谦则矫,我们为什么不做真实的人呢?
这句没有异议,关键问题在那个过字上,什么是过,尊老爱幼可谓之过吗?
[ 本帖最后由 深蓝浅蓝 于 2007-1-11 17:10 编辑 ]
作者: 我一直在 时间: 2007-1-11 18:47
拿大的梨子是本能,除非一个孩子分不清利益大小,一般的孩子都会
而礼让是与本能斗争后才有的
教育孩子,就是要教会原来不会的
本能不用教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1-11 19:38
原帖由 我一直在 于 2007-1-11 18:47 发表
拿大的梨子是本能,除非一个孩子分不清利益大小,一般的孩子都会
而礼让是与本能斗争后才有的
教育孩子,就是要教会原来不会的
本能不用教
我想:本能应该就指天性。现在的问题是:孩子们过早地失去了天性。
作者: zff525 时间: 2007-1-11 19:42
原帖由 qqmei 于 2007-1-10 23:49 发表
02操此孩子教育义务,俺一下还没能适应过来,牛刀小试
大梨小梨属于孩子的天性,不代表什么,可谓是纯真,可爱!~
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掌握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给自己的)
老兄,你我想法一致哦!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11 22:39
原帖由 谢榭你了 于 2007-1-11 01:01 发表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是不是你老爸如果生气地说声去死吧你就投了马六甲海峡?
榆木脑袋也得搞搞与时俱进才是.
高见没有, 我儿子从不叫嚷着打人就是因为我们也不叫嚷着打他.
俺从来都是叫嚷着要打孩子可是从来没真打过,要是我真的轻轻拍他们,儿子立马哭了,不是因为他痛而是感情受伤害了。谢公改次换个地方投白令海峡如何?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11 00:49 发表
偏心的人总不会承认自己偏心,就象酒醉的人不会承认醉酒,哪象我会勇敢承认?
让02暴怒的事情是一年前女儿6岁,儿子6岁时,会不会有相同待遇不得而知了。“弟弟小”会一直成为要求姐姐的理由,无论弟弟多大,弟弟总比姐姐小,做姐姐好辛苦呀!
偏心眼的人也想翻案,木门!拖人下水与自我吹嘘是不允许的。要光明正大的偏心眼,不对啊,袋子外婆要去过年的啊。
事关家门门风,难道等俺成了老爷爷俺的孙子对我鬼叫与吼,个人尊老完全是言传身教的就看你父母如何教化孩子了。孩子传外家,女儿就是02的翻版,性格有时急躁,急躁时就忘了对方是老爷爷了,木了礼貌,02当然生气。02的父母都是年幼丧母,从小没家教身上陋习肯定有,02可以忍受难道02的孩子就不可以忍受有话好好说吗?
其实我很欣赏儿子从洗手间跑出来看着爷爷静静地说:“爷爷,你没有冲水,厕所很臭啦。。”对不,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与礼貌不冲突。
原帖由 jjhs 于 2007-1-11 06:45 发表
俺值得庆幸,儿子基本上能够和他人分享食物
严重离题,分享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去分享及孩子对自我的定位。
-
Bering Strait.jpg
(26.93 KB, 下载次数: 0)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11 22:42
原帖由 深蓝浅蓝 于 2007-1-11 17:09 发表
看了老鼠的贴,不回不快。1、为什么一定要让梨呢? 假设如下情况:人物:你、老爷爷、小孙子物品:大、中、小三个梨前提条件:大梨最好吃而且三个人都喜欢吃大梨场景:三人围桌而做,桌上三梨在这种情况下,敢问 ...
老鼠常用开方的手法就是矫枉过正,明明可以拿手拍醒人的他非要出重手拿那榆木去敲别人的脑袋。好在风格一贯,中医楼的手法咱们都习惯了。
观点俺赞成
,孔融让梨的姐妹篇的故事好烂
。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7-1-11 22:46
原帖由 谢榭你了 于 2007-1-11 08:38 发表
这个, 那是我说的, 不是02说的.
要求四岁的孩子让梨, 偶觉得比较强人所难.
但要求6岁的女儿讲礼貌, 就是正当要求了. 当然, 02自己是个孝子, 所采取的手段是激烈了些. 从帖上看, 爷爷确实是不讲卫生在先. ...
谢公难道是俺肚里的蛔虫,这是谢公讲得最正确的言论,参见[谢选]三卷第595页。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1-11 09:36 发表
这个楼有趣,给个提议:关键谁来分,如果让孩子来分,就告诉他大的要分给别人,自己拿最小的。如果家长分,就告诉他选自己最想要的那个,可能是最大的可能是最小的(随他的选择)
不大赞成,现在我觉得让孩子来分要求先分给老人的,要有尊老意识,至于分大家公平就可以了,没必要要求他拿最小的,孔融是高道德标准和雷锋一样学习一下他们的光辉处是可以的,要求孩子成为他们是不切实际的。
其实近来我自己分也是这样的,没有必要给孩子特别的待遇。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1-12 11:15
引用上楼:不大赞成,现在我觉得让孩子来分要求先分给老人的,要有尊老意识,至于分大家公平就可以了,没必要要求他拿最小的,孔 ... [/quote]
让孩子来分,是由他主导,耶稣有句话,原话不记得,大概意思是:谁想为首,就要做别人的仆人。既然孩子来分,他就要懂事理。懂得尊老及顾及别人的利益。也许培养了一个好领导呢
大人来分,如让孩子选,孩子就要珍惜自己的选择权。选自己最喜欢的。有时也要让孩子学会爱自己。
[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1-12 11:16 编辑 ]
作者: 晃晃叮 时间: 2007-1-12 11:33
我们这代人已给洗脑的不会提出自己的要求了,也就是假的可以了,孩子们可别走我们的老路---想要哪个,明确说。呵呵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12 12:56
俺儿子一定会让梨,大的小的一概不争不抢,可若是巧克力,想从他手包里骗出半块--------好难呀。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7-1-12 13:17
原帖由 深蓝浅蓝 于 2007-1-11 17:09 发表
看了老鼠的贴,不回不快。
1、为什么一定要让梨呢?
假设如下情况:
……
2、为什么鼓励让梨呢,因为毕竟是梨么,要是得了皇位也让给别人,就要被笑话了。
这个更不用说什么。……
3、所谓故事,依我看来为教育失败之典型案例……
4、孝悌和敢于讲真话相悖离吗?我不这么认为
1、问得好,为什么非要让梨呢?大家本可以明确表示,自己喜欢大的还是小的,如果都喜欢大的,大家也可以商量如何来分,你愿意关心孩子,把大的给孩子也好,还是孝敬老人,把大的给老人也好,都是协商的结果,不是把梨均分了才叫公平,而是大家都赞同才叫公平。
心里想吃大的,还要被迫把大的送给别人,这就叫作虚伪。为什么非要规定大的一定要给老爷爷呢?给爸爸不可以么?给孙子不行么?
所以就问,为什么非要逼着人家把喜欢的让掉呢?
2、之所以拿那个比,就是为了说明让梨故事的虚伪,都是统治者编出来愚弄老百姓的
3、故事仅仅是说名个道理,其结局为比如彼,但因为要虚伪,所以你永远不知道谁在那里投机取巧,所以做父母的,就不该好那些不实际的东西,才不会养成孩子钻空子的毛病呢。
4、中国的孝悌本来就是虚伪的东西,就如同02所说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与礼貌不冲突”,真正的孝是对父母的爱心和行动,而不是那些虚伪的规则。
哈哈,希望我的回答让深蓝浅蓝感觉舒服多了
作者: 我一直在 时间: 2007-1-12 13:40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1-12 11:15 发表
引用上楼:不大赞成,现在我觉得让孩子来分要求先分给老人的,要有尊老意识,至于分大家公平就可以了,没必要要求他拿最小的,孔 ...
让孩子来分,是由他主导,耶稣有句话,原话不记得,大概意思是:谁想 ...
啊,上帝那里就有人民公仆的概念。
原来我们说的公仆公仆就是信上帝。
作者: 云起 时间: 2007-1-12 13:51
突然发现:这个帖子我竟然没有回!违反了:看了这个帖子,不回是不行的。。。
可是我没什么话说呢。能让梨的是好孩子,不能让梨的,也不一定是坏孩子啊。是否让梨也不能决定是否孝悌吧。
罢了,路过纯粹支持下就走了,经常被人说我和稀泥呢,
偶家孩子也都不让梨,偶会出面干预,但是不会强求,毕竟,两个孩子年纪相当,尽量买一样大小的就是了,要不就全部切开一块块,一家大小一起吃!
作者: 霏霏 时间: 2007-1-12 14:49
只是读读三字经,到时就要孩子用融四岁能让梨来做,就会压制孩子,孩子的性格会受影响,平常生活中各种事情家长都要做到言传身教不仅仅是在吃梨子上。呵呵,现在家长把孩子不懂谦让当作真实、不虚伪、有性格真是不敢苟同,殊不知是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还在牵强。
如果我孩子把大的给自己小的给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我不会说孩子也不会给孩子脸色,更不会认为孩子就是坏孩子,我只会深刻的反省我自己。。。
作者: 深蓝浅蓝 时间: 2007-1-12 19:44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1-12 13:17 发表
1、问得好,为什么非要让梨呢? ...
1、大家都喜欢大梨,你也喜欢大梨,但是你体谅老人,疼爱孩子,把你喜欢的让给他们,此谓之让梨,谓之尊老爱幼,是为谦让。孩子本性喜欢大梨,但是愿意把自己喜欢的让给爷爷或爸爸,并不能说明孩子就开始虚伪,我喜欢,但是我愿意把我喜欢的让给你,是真心的让,而不是被迫做违心的举动,这是两个概念。真心谦让,同体现公平也并不悖梨。你为什么要强迫人家让而不能让人家真心的让呢?
4、真正的孝是对父母的爱心和行动,很对呀,该做的事情就去做,但是如果连做的概念都没有呢?该体现在爱心和行动上的事情干吗要把它仅仅当作规则呢?
希望偶的回答能让老鼠明白偶的意思,如果还不明白,那偶也木办法了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7-1-12 20:30
龙四岁,不让梨,02写得真实
俺甘冒"虚伪"之天下大不韪,还是要教育儿子学会让梨
不为别的,因为俺还知道个"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希望儿子不做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等真性情之流
作者: strawberry178 时间: 2007-1-15 10:17
拿大梨是孩子的本能,在他心里只有大小之分,而没有让与不让的区别,能给别人咬一口已经很好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7-1-15 11:02
孔融让梨是后人YY出来的.
孔融这个人认为父母与自己无亲情.他的原话我忘了.大意是,父亲与子女的关系,无非是发泄欲望的产物.母亲和子女的关系相当与花瓶和花.花拿走后和花瓶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的人能让梨,我才不信呢
作者: 20zoo 时间: 2007-1-15 12:20
让与不让,家长是榜样!
作者: jjhs 时间: 2007-1-15 13:10
让与不让,有什么关系呢
害的大家争执如此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7-1-15 13:54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15 11:02 发表
孔融让梨是后人YY出来的.
孔融这个人认为父母与自己无亲情.他的原话我忘了.大意是,父亲与子女的关系,无非是发泄欲望的产物.母亲和子女的关系相当与花瓶和花.花拿走后和花瓶有什么关系呢?
这样的人能让梨,我才 ...
那倒未必,依我看孔融是饿死的,因为他总吃小梨。。。
曹操宣判罪状的令文里说孔融“以为父母与人无亲,譬若缶器,寄盛其中,又言若遭饥谨,而父不肖,宁赡活余人”,说他是“违天反道,败伦乱理”。意思就是:一,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如瓶之盛物,只要把瓶里的东西倒出来,母子关系就算完了。二,闹饥荒的时候,有点食物,如果父亲是不好的,那么宁可把食物拿去救济其他人,也不给父亲。其实孔融还有过话是:“父之于子,当有何亲? 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了之于母,亦夏奚为?譬如物寄缻中,出则离矣!”
这个事情,鲁迅、胡适、李敖等,都有过论证。
但我还是相信孔融4岁的时候,确实让过梨。四岁的孔融居然能做出类似“让梨”这种完全不符孩童天性的举动,和他父母平时的刻意“培养”、压制是分不开的。可能参与者不仅仅是他的父母,还有其他的家长以及私塾教师等等。应该说孔融的父母以及所有的这些参与者,他们的成绩是卓著的,然而当他们在塑造这样一个模范儿童的同时,却也为他最终的结局奠定了基石。
作者: fchn608 时间: 2007-1-15 14:12
不明白,为什么让梨呢?大家不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吗?梨不是切成块吃的吗?咱们家里的梨有的是呀,小的吃2个,大得吃一个就得了?
作者: 我一直在 时间: 2007-1-15 15:21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1-15 13:54 发表
那倒未必,依我看孔融是饿死的,因为他总吃小梨。。。
曹操宣判罪状的令文里说孔融“以为父母与人无亲,譬若缶器,寄盛其中,又言若遭饥谨,而父不肖,宁赡活余人”,说他是“违天反道,败 ...
孔融言论有点偏激,但话糙理不糙。
孔融小时能做到让梨,成人后又能悟出子女与父母关系真谛之一,真所谓拨开云雾见青天。
所谓结局,不正是老鼠哈哈乐道之有个性有思想么
又准备定做素材?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