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好久没去“他们家”了
[打印本页]
作者:
父母大学
时间:
2007-1-10 15:56
标题:
好久没去“他们家”了
苏州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
柳永忠
听某中学政教处主任说的一件事中,有位学生说的一句话令人震惊。该生因抽烟、赌博成性,政教处主任让他将父母叫到学校来配合教育,该生竟把住在爷爷家而好久没去父母处很自然地说成——“我已好久没去他们家了。”父母家不是自己家?孩子与父母的距离有多远,我们简直不敢想象,孩子抽烟、赌博也就不足为怪了。您或许会问,那孩子的父母究竟怎么啦?没别的事,只是他们太忙了!是啊,眼下不管是工薪阶层还是在生意场奔波的各类老板,不管是各色匠人还是大大小小的领导人物,他们都为家庭生计疲于奔命而忽略了孩子。可您要说“忽略”,许多家长都会理直气壮地说:“我这一切的一切还不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吗?”当告诉他们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他们又感到那样的无可奈何。真的,有时,我们老师去家访,真有点“见家长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好不容易见到了学生的家长,看到的是他们一脸的无奈:“我觉得真是对不起孩子。晚上十一、二点回家,孩子已经睡熟;早晨我们还未起床,孩子已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一天中根本没有和孩子说话的机会。唯一能补偿的,便是多买点东西给他吃。” 有位稍懂家教重要性的当领导的母亲曾告诉我,平时尽量不在单位陪客人吃饭,中午得回家给孩子烧饭,因为这样可利用吃饭的时间和孩子交流。她说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孩子读初中了,还愿意将心中的秘密告诉给她听,她和孩子始终是快乐的。其实,父母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的作用真是太大了。人们都习惯把父母称作“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是很有道理的。有多少卓有成就的人物,如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我国著名作家冰心、鲁迅等,都是因为从小受了父母的影响,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了健康的兴趣爱好,形成了自信坚毅的独特个性,最后才事业有成的。最近我读到一篇名为《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玩具”》的文章,颇受启发。文中说具有补偿心理的父母在现实中比比皆是,他们除了给孩子买吃的,还会买很多玩具使孩子不孤独,但研究表明,给孩子们太多或者类型不当的玩具,反而会对孩子们产生很大的害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学校,虽然处在群体之中,但往往因为繁忙的学习而缺乏与同伴的感情交流。孩子们大多渴望回到家中在他们喜好的游戏活动中与父母交流、沟通,所以作者认为只有父母才是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可现实呢?三口之家的,有些孩子回家后只看到空荡荡的房间;三代同堂的,回家后只听到爷爷奶奶的唠叨。孤独、无聊笼罩着孩子的心灵。除了感情上需要与父母交流,日渐长大的孩子在生理上也亟需父母的指导。《拯救少年犯》中那位女生将生身父亲杀死在母亲的灵位前,主要就因为母亲自杀,没人告诉她女孩青春期生理的变化特点,因不明白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产生极度恐慌、精神近乎崩溃所致。当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最亲近的父母却不在身旁,导致了孩子误入歧途。难怪,孩子要将父母家说成“他们家”了。 我们的孩子太需要父母的关爱了。而父母总以“太忙”原谅自己。父母的观念谁来改变?学校,义不容辞!我们的学校不是都有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吗?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要向家长宣传家教的重要,告诉家长他们所说的“一切为了孩子”,只能称之为“赚钱为了孩子”。作为家长,除了将时间用于赚钱,还要花一些时间关心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家庭真正的财富。
作者:
卷耳
时间:
2007-2-11 14:02
真是可怕,这也是为人父母的悲哀
作者:
chjjyc
时间:
2007-2-12 15:52
好复杂耶,现在作父母太辛苦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