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古人用什么擦PG [打印本页]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7-1-4 16:59
标题: 古人用什么擦PG
上次征集了一个问题,尽管没找到最满意的答案,但还是把答案给了比较准确的了。确实像一些朋友所说的,也许蚂蚁的事情只有蚂蚁知道了。

这两天看哪个关于擦PG的问题,大家的讨论真让我忍俊不矜,尤其是66向大家请教问题,又是声音、又是频度,非常深刻,要征集意见却又没奖。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王敦娶晋武帝女儿襄城公主时的一则故事: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着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描写也够详细,但是还是没能说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人是用什么擦PG的。

晋武帝的时候肯定不是手纸了,尽管蔡伦已经发明了纸了。。。
作者: 摸着石头过河    时间: 2007-1-4 16:59
当然是用手了,左手还是右手,那要看个人习惯了。

若没有错,请楼主给咱发奖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7-1-4 17:03
笑死,审查过关了~
偶不懂,这个币偶拿不到了~
看大家各显神通吧~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1-4 17:04
抢我的主题........

晕,还要继续征集下去。
作者: lenei    时间: 2007-1-4 17:12
不用纸,用水洗,相对于水,纸在当时是个奢侈品!~

而且水洗比较容易普及,原来考虑树叶的,太原始了点,而且冬天怎么办?
作者: dyly    时间: 2007-1-4 18:07
这个应该由蒋方舟来回答,那个小丫头曾经在北京晚报有个专栏,就是写古代时候人们的具体生活的,我当时很喜欢读,每个周末都要买一份看。有钱人家那时肯定是用布甚至是真丝,穷人家用土坷垃。我小时候农村还有人这样呢,也许现在贫困山区还有人在用。我妈妈当时是老师,所以有很多孩子们的试卷,常留给没有学生的家庭擦屁股。
所以还是感谢邓小平,我们的整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阿!哈哈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1-4 19:53
  猜测。

  有钱有势人家可能是布一类的。

  一般人家方式应该丰富一些,河边的可能用鹅卵石或者象lelei说的水洗,山上的可能用树枝树叶,沙漠地带可能用沙石……威猛一点的可能不予考虑
  小孩子更方便,叫一声“狗-狗-”,马上几条狗来伺擦,干干净净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7-1-4 20:01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7-1-4 19:53 发表
   小孩子更方便,叫一声“狗-狗-”,马上几条狗来伺擦,干干净净
   ...


哈哈,头回听说。

这是----真----的?
作者: 乐乐的妈    时间: 2007-1-4 20:02
有钱的人和有势的人用的一定是布。
平民嘛得看地区,象山里的人肯定用树枝啦,树叶啦
平原有农作物的就用麦杆哪,玉米皮啊等等之类的
河边的就用石头或大点的水草叶子应该也是不错的,当然直接水洗更好
至于干旱地,平时头脸都是沙啊土的,我想这时候用把沙土一搓也就得啦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1-4 20:05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4 20:01 发表


哈哈,头回听说。

这是----真----的?


  
天上漂的房子 19:41:00
现在可能不敢,怕狂犬
天上漂的房子 19:41:27
我们那里农村小时候都这么做
天上漂的房子 19:41:53
大大的村子,一声悠长的呼唤,“狗----狗--”
天上漂的房子 19:41:57
马上来一大群

作者: 乐乐的妈    时间: 2007-1-4 20:21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4 20:01 发表


哈哈,头回听说。

这是----真----的?

你现在要到真正的农村去走走,哪家有小孩,哪家就有狗狗,而且大人在给小孩把的时候,不用象66所说还要叫,狗子鼻子灵着,闻着味就来啦,这边拉就边收拾着,等拉完啦,屁屁干净不说,呵呵,地上也不用扫啦。一举两得咧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7-1-4 20:28
原帖由 乐乐的妈 于 2007-1-4 20:21 发表

你现在要到真正的农村去走走,哪家有小孩,哪家就有狗狗,而且大人在给小孩把的时候,不用象66所说还要叫,狗子鼻子灵着,闻着味就来啦,这边拉就边收拾着,等拉完啦,屁屁干净不说,呵呵,地上也不用扫啦。一 ...


  估计宁静真见到这情景,狗会受不了。

  小孩拉,大人吐,狗会累死

作者: skyye    时间: 2007-1-4 22:10
偶认为这个题目很有问题,古人古到什么时候应该有个界限,否则,类人猿
作者: 飞天小猪    时间: 2007-1-4 22:46
百度一下~~~~

结果如下:


古代中国拭秽风俗流变趣考


摘要:本文追溯了三国至明清期间中国人如厕拭秽方法的流变过程。厕筹在三国时期随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而使用手纸的正式记录由元朝蒙古族开创,此二者皆为中国古代拭秽风俗流变的重要转折点,从而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特征。

古代中国人出恭后用何物拭秽?香港电视剧《寻秦记》提出了这一问题。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香港特警项少龙被时空穿梭机送到战国时代的赵国,夜宿一居民家中,内急要上厕所,项少龙向老翁要“卫生纸”,老翁懵然不知何物,项说:“怎么擦屁股”?老翁从茅坑边拿起一块竹片说“这就是啊!请随便用”。看到此处,不禁使人失笑。对呀,古人用什么擦屁股呢?本文由近到远追溯了古人拭秽风俗流变的历史。

元明清--粗纸时代

清代人用纸拭秽,有多处文献可证,此处仅举一例。《红楼梦》有段刘姥姥拉肚子的文字:“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众人又是笑,又忙喝他:这里使不得!忙命一个婆子带了东北上去了”①。这段描写说明,在曹雪芹生活时期,无论是大观园还是乡下的人物,都已经使用手纸拭秽了。

明代皇宫中有专门负责后勤的机构,名叫“四司”。“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钟鼓司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沐浴之事” 。其中宝钞司就是管手纸的部门了。

那么,当时的人们用的是什么纸呢?所以还要了解中国古代纸的种类。

明清之际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凡纸质用楮树(一名榖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用竹麻者为竹纸。精者极其洁白,供书文、印文、柬、启用。粗者为火纸、包裹纸”。又记载:“此纸(火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③。由此可知,纸因其原料不同而分为“皮纸”和“竹纸”,但无论何种纸都有 “精”、“粗”之分,其中精者用来写字,粗者百分之七十用来做焚烧祭鬼神,百分之三十为日用品。
分清了纸的种类,我们还要知道,敬惜字纸在中国有很久的传统。民间传说用印了字的纸拭秽要遭到报应。清朝时,社会上有大量的《惜字律》被看作是文昌帝君制定的天条圣律而流传,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惜字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等。官方甚至明文禁止在可能用来拭秽的纸上印字。“1873年3月14日《申报》刊载消息说,一女子用字纸拭秽,扔入便桶,遭雷击跪倒。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令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字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改造还魂纸,以免秽亵”[1]。

使用手纸的最早记载见于元朝,唐宋之前,人们用的是一种叫做“厕筹”的木头片或竹片,大概是因为元朝统治者文化落后,没有汉民族“敬惜字纸”的意识。史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伯蓝也怯赤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她要在婆婆拭秽之前用自己的脸试试手纸的柔软度:“后性孝谨,善事中宫,世祖每称之为贤德媳妇。侍昭睿顺圣皇后,不离左右,至溷厕所用纸,亦以面擦,令柔软以进。”④

综上可知,元明清之际人们开始用手纸拭秽,这种纸大多是没有字的“粗”纸。至于皇宫中所用手纸为粗纸还是精纸,不可详考,我想太子妃一定不至于用粗糙的纸去摩擦娇嫩的脸蛋吧。

唐宋--厕筹与粗纸并用时代

厕筹又称厕简,简单的说,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这种厕筹上个世纪还在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地区使用。

近来日本考古发现了许多古代厕所,1992年在奈良县高殿町发掘藤原京遗址过程中,发现了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厕所”遗迹,厕所遗迹出在7世纪末的藤原京右京七条一坊建筑遗址的外侧,“厕坑中出土筹木150余根”。类似的厕筹还在福冈市发掘的大约公元720~730年间的鸿胪馆厕所遗址中发现。时间在11- 12世纪的岩手县平泉町的柳之御所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厕筹,其规格“平均长24、宽0.5-0.8、厚0.5厘米”[2]。唐宋间,中日交往密切,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对日本影响很深,因此日本的这些考古发现对推论唐宋时期中国人的拭秽工具很有参考价值。

除了考古实物佐证外,唐宋间使用厕筹的记载也多见于史籍,如南唐李煜事:“后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剌,则再加修治”⑤。《资治通鉴》记载,韩滉任镇海节度使,运送大量物资至关中,其中就有厕筹:“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滉皆手笔记列,无不周备。”⑥

唐代僧人的日常守则也记载了僧人的日常规范,其中上厕法要求僧人“常具厕筹,不得失阙”,并明文规定:“不得用文字故纸”⑦。这个记载证明了唐朝时代的僧人用厕筹拭秽,同时很有意思的是禁止用“文字故纸”拭秽,既然禁止,那么现实生活中一定有人这样做,不然何来禁止呢?

唐宋之间,纸已经不仅仅用于写字,而且用作日用和焚烧祭鬼神。宋人《爱日斋丛钞》记载“南齐废帝好鬼神,常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而有纸钱”;《唐书》王屿传:“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祷神而用纸钱,则自王屿始”;唐以后焚烧纸钱记载开始在史料中频频出现。又《天工开物》记载:“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北方用切条名曰板纸。故造此者名曰火纸......此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名曰包裹纸,则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为也”。既然出现了日用的纸,那么,人们用它拭秽也是顺理成章了。

三国魏晋南北朝--厕筹时代

唐之前,已有使用厕筹的记载,但未见有用纸拭秽之证据。如:北齐皇帝高洋“虽以杨愔为宰相,使进厕筹,以马鞭鞭其背,流血浃袍。⑧”。又如南朝名士刘寔“诣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大床,茵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寔遽反走,即谓崇曰:乃误入卿室内,崇曰:是厕耳,寔更往,向乃守厕婢,所进锦囊,实筹”。⑨

唐代佛学著作《法苑珠林》记载:“吴时于建邺后园平地。获金像一躯。讨其本缘。谓是周初育王所造。镇于江府也。何以知然。自秦汉魏未有佛法南达。何得有像埋瘗于地。孙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于厕处令执屏筹。⑩”此事若为真,则是三国时期就使用厕筹的明证。

用厕筹之法疑随佛教而传入中国。在早期的佛教诸律中,记载了释迦牟尼指导众比丘使用厕筹的事情:“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有一比丘,婆罗门种姓。净多污,上厕时以筹草刮下道,刮不已便伤破之,破已颜色不悦。诸比丘问言:‘汝何以颜色憔悴为何患苦’?即答言:‘我上厕时恶此不净,用筹重刮即自伤体,是故不乐’”。针对这种情况,释迦牟尼佛说:“起止已竟,用筹净刮令净。若无筹不得壁上拭令净,不得厕板梁栿上拭令净,不得用石,不得用青草,土块软木皮软叶奇木皆不得用;所应用者,木竹苇作筹。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净者,不得着净筹中。是名上厕用厕筹法。⑾”

释迦牟尼佛生活于公元前六、七世纪,这些戒律则成文于他逝世之后的一百多年,所以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看,印度使用厕筹的历史要比中国早得多。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最初传入的只是一些“经”,而对信众的日常起居做出明确要求的“律”则是从三国开始,而中国人使用厕筹的最早纪录也自三国始,所以厕筹由印度传入说目前还是站得住脚的。但是不排除中国人在此之前就使用厕筹,只是目前没有证据而已。最终的答案,可能还要今后的考古发现来给出。

使用厕筹法随佛教由印度传入,后来厕筹改为纸则是由蒙古族的元朝皇室开始。从中国古代拭秽风俗之流变可见中华文化的开放性,由微知著,由小见大,从此亦可管窥中华民族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刘志琴:求索真相,贴近社会下层看历史[A].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张建林:日本古代厕所的发现与研究。

注释:
①《红楼梦》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②《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
③《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
④《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
⑤《南唐书》浮屠传,宋马令著
⑥《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
⑦《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唐道宣著述
⑧《资治通鉴》梁纪二十二
⑨ 鲁迅《古小说钩沉》辑东晋裴启佚书《语林》
⑩《法苑珠林》,唐道世著。
⑾ 《毗尼母经》卷第六

作者:王志轩,男,1996年河南大学政治系毕业,法学士。殷墟网站主编。
作者: 新年快乐    时间: 2007-1-5 00:25
原帖由 lenei 于 2007-1-4 17:12 发表
不用纸,用水洗,相对于水,纸在当时是个奢侈品!~

而且水洗比较容易普及,原来考虑树叶的,太原始了点,而且冬天怎么办?


北方冬天水洗当心PP粘在地上了, 南方冬天可以考虑用毛竹叶...
作者: 新年快乐    时间: 2007-1-5 00:31
记得有书上讲莫地是用破瓦片的, 一大堆放在毛房旁是循环使用的, 如果还在可以发现汉瓦, 古董!

南方有用竹片的, 俺小时候上山玩没粗纸时是用毛竹叶的
作者: chenjian    时间: 2007-1-5 00:33
原帖由 新年快乐 于 2007-1-5 00:25 发表


北方冬天水洗当心PP粘在地上了, 南方冬天可以考虑用毛竹叶...



北方人难道连热水都不知道用吗?
作者: chenjian    时间: 2007-1-5 00:37
jerryhao  2007-1-4 23:37  威望  +5  可能性很小,挑水很辛苦的

我们这么优秀勤劳的民族,挑水算个啥?

水是最自然,最廉价的,洗个pp刚刚好

实在是懒的洗,可以直接坐在水里,完事后轻轻地扭个跨,基本就可以起来拉kk了
作者: chenjian    时间: 2007-1-5 00:44
原帖由 lenei 于 2007-1-4 17:12 发表
不用纸,用水洗,相对于水,纸在当时是个奢侈品!~

而且水洗比较容易普及,原来考虑树叶的,太原始了点,而且冬天怎么办?


水洗,既干净,又环保,尤其保护女性的生理健康!~
应该得奖,世人环保的意识就是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擦pp
作者: 新年快乐    时间: 2007-1-5 00:45
原帖由 skyye 于 2007-1-4 22:10 发表
偶认为这个题目很有问题,古人古到什么时候应该有个界限,否则,类人猿


MM的疑问很有很有问题, 类人猿是猿不是人   

老鼠说什么越早越好,有记载原文为佳,  最早的人是类猿 人, 通常是不擦PG的, 见过擦PG的猩猩吗? 实在不舒服就拿手手擦的

手手擦是正解, 付钱
作者: 新年快乐    时间: 2007-1-5 00:48
原帖由 chenjian 于 2007-1-5 00:33 发表



北方人难道连热水都不知道用吗?


北方古人便便前大喊:"爹上山砍柴了没. 娘烧火准备热水, 我要便便了。”

不然的话便便后N小时等热水
作者: qqmei    时间: 2007-1-5 01:18
原帖由 新年快乐 于 2007-1-5 00:45 发表


MM的疑问很有很有问题, 类人猿是猿不是人   

老鼠说什么越早越好,有记载原文为佳,  最早的人是类猿 人, 通常是不擦PG的, 见过擦PG的猩猩吗? 实在不舒服就拿手手擦的

手手擦是正解, 付钱



楼主的题目,快成了脑筋急转弯了!~

我就拿参与奖,还是留着时间赚水的钱去,毕竟要讲究效率,谁让楼主这么抠门(这么大个题目才这么点小钱!~)
作者: qqmei    时间: 2007-1-5 01:21
深蓝浅蓝  2007-1-5 01:09  威望  +1  神啊,快来看看吧

看?

神哪会象我等凡人,它有早起早睡的好习惯,明个赶早,神还有喝早茶的爱好!~
作者: 新年快乐    时间: 2007-1-5 01:33
原帖由 chenjian 于 2007-1-5 00:44 发表


水洗,既干净,又环保,尤其保护女性的生理健康!~
应该得奖,世人环保的意识就是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擦pp



用水擦PP不是我国古人的创造, 原因是古人活动在黄河流域, 天冷啊。。。。。。。。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云起  2007-1-5 00:47  金钱  +5  笑S了~给我们汇报下异域有何特殊风俗?


右手吃饭左手洗屁股

马来人握手、打招呼或馈赠礼品,千万不可用左手,因为马来人认为左手最脏,用左手和他们接触,是对他们不敬,犹如某种侮辱。在马来西亚,所有公厕除了提供手纸之外,每个厕所必有一支自来水管,水笼头上必套上一条胶管,那是专门供马来人洗屁股用的。看来马来人大便后从不用手纸而用左手及自来水清洗。这就是他们认为左手最脏的原因。

印度人大便以后用水冲洗屁股,而不用手纸。印度的居民一般厕所都有冲洗设备,普通百姓大便时则手拿一口杯水,习俗规定用左手洗屁股,所以到商店挑食品不得用左手。用右手抓饭吃。餐桌上每人一个大盘,放上饭,然后放上红豆片、咖哩鸡肉、羊肉、牛肉等菜,再用右手(不得用左手)的五指将饭和菜拌匀,用五指抓起一口饭,用拇指将饭推入口内即可。


其实他们的祖先不一定是马上即时用水洗, 我怀疑先擦后洗的, 左手最脏

作者: 新年快乐    时间: 2007-1-5 01:45
qqmei   2007-1-5 01:36   威望   +2   晕倒,怎么穿这么身衣服,刚买的?

只许你装神不许俺穿衣, 晕一次也是应该的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7-1-5 02:13
《中国文明的秘密档案》中摘几段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81年的一天中午,晋景公姬獳品尝新麦之后觉得腹胀,便去厕所屙屎,不慎跌进粪坑而死。姬獳很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殉难于厕所的君主,由此暴露出先秦时宫厕的简陋。这沉痛的代价使得后世对屙屎这样的事情多了几分谨慎。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7-1-5 02:20
明末清初有一个叫做穆太公的人。当然,没有谁会在自己的名字上带着这么高的辈份。姓穆是一定的了,“太公”则很可能是大家对他的尊称。这位姓穆的老先生是如何赢得群众尊敬的呢?

    穆太公是乡下人,有一天进城,发现城里的道路两旁有“粪坑”,且是收费的。老先生进去痛快了一把之后,并没有一走了之,他立在这简易厕所外面呆了半天,发现来解手的人不少,于是,他凭借自己特有的商业敏感度,确立了自己后半生的饭碗——“倒强似作别样生意!”

    回到家之后,穆老先生请工匠“把门前三间屋掘成三个大坑,每一个坑都砌起小墙隔断,墙上又粉起来,忙到城中亲戚人家,讨了无数诗画斗方贴在这粪屋壁上”,并请一个读书人给厕所题写了个别致的名字:“齿爵堂”。为了吸引客流,又求教书先生写了百十张“报条”四方张贴,上面写着:

    穆家喷香新坑,远近君子下顾,本宅愿贴草纸。

    这一手很有吸引力,农家人用惯了稻草瓦片,如今有现成的草纸用,加上厕所环境实在优雅,“壁上花花绿绿,最惹人看,登一次新坑,就如看一次景致”。吸引得女子也来上粪坑,穆太公便又盖起了一间女厕所。

    值得说明的是,穆太公的厕所是免费的。那他老人家费这么大劲儿,如何体现经济利益呢?原来,早在城里上厕所的时候,他便已经领悟到,在乡下,厕所收费是行不通的。但是,粪便是可以出售的。他便把粪便收集起来,卖到种田的庄户人家,或者以人家的柴米油盐来置换。一劳永逸,久而久之,便获得了不小的收益。真的是“强似作别样生意”!(据明末清初无名氏《掘新坑悭鬼成财主》)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7-1-5 02:29
原帖由 qqmei 于 2007-1-5 01:18 发表



楼主的题目,快成了脑筋急转弯了!~

我就拿参与奖,还是留着时间赚水的钱去,毕竟要讲究效率,谁让楼主这么抠门(这么大个题目才这么点小钱!~)

偶比较大方吧,不怕不知道,就怕一比较~此楼主以忽悠拍砖为乐,偶以撒钱与众友热闹为欢~
作者: 谈天说地    时间: 2007-1-5 06:36
古人不擦PG,"遗臭万年"这个可以证明,其余传说皆为为尊者讳心理而编出来流芳百世的.
作者: 谢榭你了    时间: 2007-1-5 14:31
十四楼有证有据, 偶却有些不同意.

我不相信帝王们会笨到也去用厕筹, 他们有那么丰富的资源可用, 难道就不知道布, 绸等东西比竹, 木更适合PG? 你能想象汉武帝那威严的龙臀或赵飞燕那如花似玉的凤股使用竹片去清洁吗?

我也不相信劳苦大众们会使用厕筹, 他们基本上是在野外解决问题的, 难不成还带着厕筹到处跑? 反正效果和感觉都差不多, 何不就近找材料(二十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还有很多是就近找材料的呢.)?

综上所述,我认为古人(没用草纸前的)擦PG使用厕筹(我相信是文人为主), 布, 绸(帝王将相等), 还有上面各位高人指出的树叶, 树枝, 石头(石头GG别介意 ),狗狗等(此类多为广大贫下中农). 另外还有不擦的(我听说过某民族人只穿一长袍, 袍内不穿别的东西了, 大小便都轻易解决, 不知真假?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7-1-5 15:55
一开始人还不就跟一般动物一样,是不擦PG的,后来也就是某个聪明又爱清洁的人就地取材擦了起来,后人就仿效开来,又一直改进了今天的方式吗?所以人进厕所没带纸时的想法,一定是古人的做法了
作者: sherryqh    时间: 2007-1-5 21:20
大家讨论得好热闹啊
古人用什么擦PG呢,不管黑的白的,只要擦干净的,就是好的!
作者: gengyongqth    时间: 2007-1-6 23:17
这个可不知道哪能里有记载!也想象不出来,不知道哪能个达人能找出证据!让楼主信服,难不成还会让时光倒流,再回到石器时代看看吗?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1-6 23:49
以前的如厕,叫“解手”。所以,我觉得古人应该是用手擦PG。竹片大概只有大户人家用得起。否则,竹子现在应该像熊猫一样成国宝了。
古人大概没有厕所吧,在房里用个盆之类,完事后,用手一擦,讲究的,把手一洗。解决了,所以,叫“解手”。
作者: yzly    时间: 2007-1-7 19:35
亲身经历,小时候在农村外婆家的茅厕是用叶子或树枝,呵呵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7-1-8 23:35
暂时找不到最准确的,那就给最机智的回答发钱了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7-1-9 00:35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1-8 23:35 发表
暂时找不到最准确的,那就给最机智的回答发钱了

以后注明一下,是科学问题还是脑袋急转弯问题。。。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7-1-9 13:52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9 14:09
切,转悠了整座楼也没找到正解。
作者: 我一直在    时间: 2007-1-9 18:23
  问题未决 屁股已擦

  老鼠的已解决是急赶着贺岁吧。

作者: hmj608    时间: 2007-1-10 12:12
我以为古代老百姓应该用干草吧,这样一年四季都有的擦 ,王公贵族自然有下人替5他们来收拾,或用布擦再水洗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7-1-10 13:12
原来俺没看错,这楼的PG是没擦干净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