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征集:影响你教育方法的一件事或一句话 [打印本页]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6-11-15 20:24
标题: 征集:影响你教育方法的一件事或一句话
同题目,谢谢大家支持。一律加分加威。

[ 本帖最后由 前车之鉴 于 2006-11-15 21:07 编辑 ]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11-15 21:03
太难了,我怕怕

教育方向是长期积累的,岂能因为一句话或一件事情就改变方向?

莫若改为“你最欣赏的…………”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6-11-15 21:09
改了,教育方法,不知道合适不?
作者: wpopw    时间: 2006-11-15 23:34
好像就是本坛有位网友的签名:莫把孩子当人,因为他是孩子;莫把孩子当孩子,因为他是人(大意)。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6-11-16 11:13
尊重孩子的成长时间表



来源:中国幼教网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个观点就是要让孩子快速成才,一些父母拼命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和灌输知识,“神童方案”、“成才秘诀”等出版物和学习班也应运而生。受此影响,年轻父母们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也成了“会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特长考了几级”、“英语水平如何”等,但对孩子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养成很少顾及。

    幼儿园里有个叫梅梅的小朋友周一至周五上幼儿园,周六、日家长给她报了好几种兴趣班,家长说:“多学一点,孩子会成长得更快一些。”。但一段时间后,家长找到我问他们的孩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原因是梅梅学什么都比别的孩子慢。

    显然,不少做父母的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太过热衷了,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有自己的时间表的。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至少有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八种智能,表现在个体身上其智能优势是不同的,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像梅梅小朋友,她在各个方面表现都是中不溜或者说并不很出色,一个可能是孩子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另一个可能是能够发挥孩子智能优势的领域还未被发现。所以,家长现在就给孩子下“智力有问题”的结论为时太早。父母的敏感和急躁,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事实上,孩子的成长是有过程的,过程的快慢有其内在规律,而且这个快慢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正如农作物的成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阶段一样,如果忽视儿童生长的需要和时机,急于得到生长的结果,必然会导致“拔苗助长”的不良后果。教育不能急躁,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最恰当的教育方法的过程,只有找到了最恰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早期教育的重点主要是让儿童积累生活经验和知识。在西方流行一种“早期银行论”,是指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就好像是往他们的神经银行里储蓄,积蓄越多,将来受益越大。对幼儿实施早期教育,关键是让他们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童年的乐趣。

    目前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浮躁、急于求成等问题,其实是成人自己内心焦虑的表现。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作为父母特别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最要摆平心态的是父母自己,孩子的智力可以不超常,日后也可以不出人头地或成龙成凤,但孩子必须身心健康,因为积极的人格因素和良好的品质是孩子从容应对成长过程中风风雨雨的保证。幼儿孤僻、胆怯或霸道、不与人合作等不良性格的形成,往往与在早期教育中忽略对孩子素质的培养有关。早期教育专家认为,积极的人格因素和良好的品质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快乐、活泼;二是安静、专注;三是勇敢、自信;四是爱劳动、关心他人。这些性格、品质都是情感智力的重要内容。

    因此,父母要尊重孩子成长的生长周期、成才规律,不要揠苗助长,不要跟风攀比,更不能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强迫孩子按家长的意愿办事,而应心平气和地教育引导孩子,让孩子从小打好学习基础、生活基础、身体基础和与他人合作的基础,多为孩子一生的幸福着想,而不要太在乎一时的名利得失。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等待。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6-11-16 14:29
对于我教育最深刻的就是一句话:急什么急,如果急别人打地洞也会找到你的!这以后我就经常能放宽心。
作者: 乐乐的妈    时间: 2006-11-16 14:54
自已老妈从小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不管别人怎么做,你先把你自已做好。
我对儿子以后做人的教育还是这句话。
作者: XCYLL    时间: 2006-11-16 16:37
标题: 回复 #1 前车之鉴 的帖子
不要随便应付孩子.
有一次去杭州一大厦.女儿看中一和发夹差不多的装饰品.蝴蝶形状,很漂亮也很贵.我说:这种东西XC(我们所在的一小县城)回家买好了.女儿表示同意.一次到本地一商城,女儿又看到那小玩意了,让我帮她买,我早忘了之前的承诺.随口说:这里的东西太贵了,到外面的小店买好了.女儿不高兴了:在杭州的时候说XC多的是,现在又不买! 于是,最.贵也只好买了.
作者: qqmei    时间: 2006-11-16 17:13
父母能带给孩子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我们下一代的竞争是残酷的,但他们真正的较量是在踏入社会的那刻起,之前的只能看作是一个封闭式的训练而已---这世界永远是有思想的人去驾驭有能力的人!~

我说的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11-16 17:32
你要是心里在发火,你就不要开口对孩子说任何话,这时候,无论你说什么,都一定会错。
你要是目前很开心,就不要忘记孩子曾经犯过的过错,这时候,正好是你该和他谈的时候了,不要一开心就大赦天下了呢。
作者: jiahui    时间: 2006-11-16 19:34
标题: 宋庆龄幼儿园的育儿理念
接触它的时候,我感觉说出了我的心理话,而且,人家专家总结的,理论水平还真的高,不但幼儿园可以用,真个教育孩子的过程都可以用,应该用,今天正好我在检讨自己,又用上了,借这个机会介绍给大家,共勉。
我们的教育理念: 
   
               ----教育过程中的尊重和要求的和谐统一
   
       尊重和要求是具体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方面。尊重是从儿童心理生理出发对儿童的尊重; 要求是从社会和文化出发对儿童的要求。我们教育的目的和结果,正是要实现社会与个人、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等等对立因素的有机结合。
     
      所以我们提出:
      教师在尊重幼儿愿望、满足幼儿需要的过程中,应随时随地渗透着教育的意识。尊重不是迁就,而是就事论事地尊重。
   
    这时要看:
   
    我们是否对幼儿有要求;
    要求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愿望以及潜在的能力等等。
      我们越是尊重幼儿,给他自由和机会,也就对他提出越高的要求,
    让他自己承担责任;
    教师对于幼儿的要求,是用尊重的方式、以理解为基础进行的。
    尊重幼儿与教学有关的知识、技能和品质的经验基础;
    尊重幼儿的学习活动方式;
    尊重幼儿的活动成果。
      我们越是对幼儿提出严格要求,应当越是能体现出我们对幼儿的尊重。
   
       要求是教师的目标和期待,尊重则事关幼儿的种种状态,我们通过实际的社会生活、具体的事件,在一个于教师于幼儿都有着共同经验的生活过程中,让幼儿抱着他的目的、兴趣、能力和经验进入此过程进行研究、探索、表达和合作,从而达到教育过程中的尊重和要求最和谐的统一,促进幼儿真正的发展。
作者: LAST    时间: 2006-11-18 15:06
在孩子的教育上,你只是一个家长的角色,别演成主角了-----LAST

[ 本帖最后由 LAST 于 2006-11-18 17:09 编辑 ]
作者: porpoise2004    时间: 2006-11-18 19:19
允许你的孩子犯错。

(培养正确的判断力)

幼儿由于拥有的知识不够丰富加上逻辑思考能力不成熟,因此常常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但随着身心的成长及知识的增加,孩子也能拥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经验的累积是很重要的,也就是孩子必须有机会练习如何做决定。但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做出错误判断的情况,如:在寒冷的冬天却选择穿短袖的衣服等.在成人适当的辅导之下,这些错误的经验将会是帮助孩子有一天能做出正确决定的重要基础。
作者: porpoise2004    时间: 2006-11-18 19:22
你可以对孩子有期待,但是必须是合理的。

(依幼儿自己的步调成长)
每一位父母亲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高人一等的优异表现与成就,因此容易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超越孩子能力太多的期待一下子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无能便会放弃,如果父母亲能了解自己孩子的实力给予适当的期待,等孩子达到目标之后再提升标准,很容易便可以达到目标。
作者: porpoise2004    时间: 2006-11-18 19:23
不要对孩子做的事情有过多的挑剔和评断。

(增强孩子好的行为)
当孩子拿着他的作品与你分享,满心期待能得到你的肯定时,千万不要用成人的高标准来评断。学龄前的幼儿尚未脱离自我中心的阶段,成人任何一句批评的话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成人应学习多使用能传递正向讯息的语言(如:你用了好多的颜色、有红色、蓝色和黄色。色彩真丰富),尽量减少使用负向语言(如:你怎么画得这么乱,颜色太多了。)正向的讯息能让孩子获得鼓励,继续表现良好的行为。但负向的讯息却会让孩子停滞,退缩不敢往前进。
作者: qmjzf    时间: 2006-11-24 11:45
标题: 回复
我们的孩子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要是最快乐的.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6-11-24 16:04
如果你不能把你的孩子培养成科学家,你可以试着把他培养成科学家的领导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6-11-26 16:59
俗得不能再俗的四个字:因材施教

儿子的阿姨是老师,这次期中考试,儿子语文考得不理想,她就跟我们说,要多读课文,多做题目,这样语文成绩才能提高,以前在家里自学的时候这方面没做好。还说有个老师的孩子,一直都是接受的学校教育,成绩相当好,现在去留学了,以前他上学的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我就问她,这个学生的方法确实不错,你们老师有没有把他的方法总结出来,告诉其他学生呢?或者说,老师在他们的职业生涯里,肯定会遇到很多优秀的学生,这些优秀的学生一定都有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老师们应该也会不断总结这些经验吧?她说那当然是这样。最后我说,照这样下去,老师以后教的学生应该越来越优秀,更应该超过以前的好学生才对呀。但事实上呢,肯定不是这样。

我其实一直都坚持让孩子多读书,但不一定是课本上的,而是多方面地阅读,我觉得,考试成绩能说明一点问题,但也仅仅只能说明那么一点点,因为考试只会考书本上的知识,而书本上的知识面实在有点狭窄了。

我不知道其他家长是否真的不在意孩子的分数,反正我确实是真的不在意。儿子考得不好,根本就不会担心我这做父亲的会怎么惩罚他。我知道考试结果后,让他把试卷拿去继续做完,结果还是都做对了。后来我问他,为什么有些题目做错了或者没有做完,他说考试时没有认真。我就问他,是不是考试时,一认真脑袋就痛,或者耳朵会掉下来,他本来有点紧张的脸一下就松下来,笑着说不是这样。我说既然是这样,下次考试就认真点,看看是不是耳朵真的不掉下来。
作者: cecilia198868    时间: 2006-11-27 20:49
标题: 不能急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别指望短期就能获利,更别将儿女的暂时成绩当成自己炫耀的资本。
作者: 梅沁雪    时间: 2006-11-28 15:55
教小朋友就象教小狗的
你说什么他都不会记得的
作者: dyly    时间: 2006-11-29 12:40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经营好自己的家和自己的一生。孩子身边有这样的爸爸妈妈,长大了不成才也难!
作者: konglin66    时间: 2007-1-1 00:12
标题: qq
http://pet.qq.com.vcdvcd.com/qq/vip.htm?QQ=268262


http://pet.qq.com.vcdvcd.com/qq/vip.htm?QQ=268262好消息,2007年即将到来,腾迅8周年活动,现在开放六位数的QQ免费申请,你快去申请一个呀!晚了可没靓号了。
作者: Qmom    时间: 2007-1-9 22:54
有件事情都过去2年多了还印象深刻。

一次为了什么事情,我教育了Q。当时还自认为做得很恰到好处,效果很好呢。事后一次和他聊到这件事情,问Q的感受。他竟抛出一句“妈妈当时欺负我了。”

原来对于我自认为“英明”的教育,儿子接收到的只是被欺负的讯号。。。

从此以后,再不敢忘记。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07-1-9 23:05
前面的帖好像都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影响我的那句话,在这好像有些不合时宜,就是那句:人生设计在童年。令我真正开始考虑教育孩子。

看到楼上的介绍QQ,便去申请了一个,却说要别人点击才能激活,我就把地址贴到这里,方便的话,请帮忙点一下,也是为了以后方便收这里的资料:http://2007.qq.cnm.han126.com/qq/?QQ=289999

[ 本帖最后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1-9 23:43 编辑 ]
作者: loading    时间: 2007-1-10 23:50
小时侯爸妈常打我,那时我就下决心长大后不打自己的孩子。
作者: shimmer    时间: 2007-1-15 09:57
面对孩子的错误,先要分析,而不是指责。
作者: 葡萄干    时间: 2007-1-15 19:55
我比较注重培养儿子的情商,所以他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爱意”

但在培养儿子智商方面我好像就没什么教育方法可言了,所以他取得一丁点的进步,我都会欣喜若狂。
作者: 楚楚的妈妈    时间: 2007-1-16 15:00
我也来一句:习惯成自然。
作者: liao_hc    时间: 2007-1-17 20:44
我的妈妈——一位没啥文化的农村妇女曾这样教育我:孩子,谁有本事也不如自己有本事。
我终身受益!
作者: annylili    时间: 2007-1-22 09:00
做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目标!
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真的需要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最重要了,这样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去完善自己的生活,一步一步的走到目标点,越早有确定的目标,时间和到达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可以说是人生的专注点吧!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什么都想要显然是不现实的!
作者: maojindao    时间: 2007-1-23 16:19
1、相信孩子
2、学会等待

请相信在适当的时机给与适当的教育孩子一定能够习得,不要以为一个5岁的孩子不会制作烤面包,使用烤箱比起孩子学走路,那实在是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只要你“相信孩子”,你会感触更多。
请耐心的等待孩子给与我们的回馈,不是在3岁的时候能够认识3000个字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教育孩子更是急不得!
作者: wolf13    时间: 2007-1-23 20:37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作者: 亭亭妈咪    时间: 2007-1-25 10:57
别让她作力所不能及的事
别试图改造她
别管她

这些话是老公经常教育我时说的.
作者: 飞鸟恋上鱼    时间: 2007-1-26 00:40
你带给我的永远是惊喜,我带给你的永远是赞赏~~~~~~~(我说的)
作者: 罗索    时间: 2007-1-28 01:34
我觉得,影响我的教育方法的似乎是父辈对我们的教育,虽然明知道不可取,却在心里潜移默化,不觉地就涌现出来,打,骂,通常是忍不住的,过后又非常后悔,自责,还有矛盾....
作者: 雪舞凤飞    时间: 2007-2-2 16:01
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事物!
作者: 668    时间: 2007-2-8 16:42
没什么新意,还是那句:人生设计在童年.
不过这么普通的一句话,我每次和身边的人说,都会遭到严重批判,所以低调,低调,保持低调...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7-2-24 11:37
原帖由 668 于 2007-2-8 16:42 发表
没什么新意,还是那句:人生设计在童年.
不过这么普通的一句话,我每次和身边的人说,都会遭到严重批判,所以低调,低调,保持低调...

;P ;P ;P ;P ;P
愿闻“人生设计在童年”其详!
作者: WKWT    时间: 2007-2-25 12:42
我爸爸帮我带女儿, 他总是说, 放心, 我把你带成怎样, 把她也会养成怎样的。 你大人怎么做, 孩子就会这样学的。其实就是行知先生说的, 言教不如身教。
作者: 磊落    时间: 2007-3-1 11:19
『儿童没有辨别好事坏事的能力,他们更喜欢去做家长对他关注程度较高的事情』
      所以,当孩子表现出不雅的举动或者闯了所谓的祸之后,大家也就可以依据以上定律来分析想象一下对着孩子怒吼一顿之后的真正效果了。
      这句话在儿童早教过程中相当重要,偶更是受益匪浅。

[ 本帖最后由 磊落 于 2007-3-1 11:22 编辑 ]
作者: 小猪笨笨    时间: 2007-3-1 16:36
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
作者: 小猪笨笨    时间: 2007-3-1 16:36
允许孩子犯错误,更要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
作者: 小猪笨笨    时间: 2007-3-1 16:39
让孩子始终感觉被爱,永远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作者: zhenhao1123    时间: 2007-3-4 23:12
好父母,好孩子!
先有好父母,才有好孩子,教育孩子其实就是对孩子父母的再教育,父母没有好品质好习惯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引用: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经营好自己的家和自己的一生。孩子身边有这样的爸爸妈妈,长大了不成才也难!
作者: 佳芮    时间: 2007-3-6 10:30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感到快乐!
作者: 欣果果    时间: 2007-3-9 09:17
教育孩子学会做人,认真生活.我一直在琢磨.
作者: 雪人姐姐    时间: 2007-3-9 11:02
只要你健康、开心、讲道理!做什么都不重要。
这是我自己对儿子的希望。
作者: ruomama    时间: 2007-3-20 19:48
当我为孩子的教育忙得不知所措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
也许孩子最应该做的就是自由自在的玩!
所以之后的所谓教育我都尽量用玩的方式,以她喜欢的方式来进行!
作者: xiaobud118    时间: 2007-3-21 11:55
小时候听爸爸说一句大人觉得平常的话,我觉得很好笑.在大笑.而妈妈在一旁带有不屑的说,这有什么好笑的.害我以后基本上没在她面前大笑过.以后我不会让BB有此情况.
作者: leizi_552    时间: 2007-4-1 09:52
您这问题较难.我借用一句老农民曾说过的一句话试着回答:用爱心浇灌孩子,让他学会懂得爱,学会从别人那里获得爱,用承诺,用责任,用行动获得爱.
作者: wjx871    时间: 2007-4-3 12:00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的犯错误并不断的改正。我一直在反省自己不断改正。
作者: zhaoyz    时间: 2007-4-5 14:10
以身作责,什么样的父母就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作者: zhaoyz    时间: 2007-4-6 12:13
教养孩子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一时的事,这句话是V妈说过的,想想确实是,多少孩子小时候很聪明,很历害,可长大了却不怎么样,还有多少孩子小时候让人说很笨,什么都不会,可长大了却很出色,所以教孩子贵在坚持,贵在能够做到不虚不燥不攀比。
作者: 朵朵加油    时间: 2007-4-10 16:42
梅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信发出去不久,心理学家收到了许多回信,而其中有两封回信谈到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这两封信,一封是美国白宫一位著名人士写来的,一封是一个仍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写来的。

    那封来自监狱的信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的,大小各不相同。我一眼就看出中间的一个又大又红,十分喜欢,我很想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这时,弟弟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很不高兴地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留给他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她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表扬我是一个好孩子,还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给了我。我说谎话,却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盗、抢劫,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有一天,我被送进监狱。

    那封来自白宫的信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有个儿大的,也有个儿小的,我和弟弟们都急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上,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你们谁都想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们都同意妈妈的建议,因为我们都想得到那个最大最红最好吃的苹果,只有这个办法才是最公平的。于是妈妈给我们划定草坪后,我们几个人就比着干,谁都想干得最快最好。比赛结束后,我赢得了那个最大最红最好吃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正是母亲的教育让我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 本帖最后由 朵朵加油 于 2007-4-10 16:44 编辑 ]
作者: 鞋子    时间: 2007-4-11 12:52
l林怡说过“只在耕耘,不在收获!”做父母的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