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西方的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梅沁雪    时间: 2006-11-2 10:16
标题: 西方的教育
西方的教育
老公一直认为对泽泽的教育必须采取中西合璧的形式,所以在泽泽只有一岁半时。他与儿子星期六相处半天后,非常高兴的对我讲到儿子从现在起已对钱有一定的概念了。
我很奇怪的看向他,他开始给我讲到,早上儿子起床后,因未见到我,开始哭闹不休,在他采取多种形式的哄骗下仍无效果,最后他对儿子泽泽讲到:“爸爸和你商量一下好不好,给你一块钱,你不哭,行不行”。当即儿子点头答应,并且非常合作的与父亲相处一上午。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现在如果要求儿子做到什么事情,他会自动的和你谈价:给我两块钱。为此我对老公的教育方式很是气愤。但是老公对此则很兴奋,他表示从小对钱有一定的概念,会很合理的应用每一分钱。
过年家中准备吃年饭,在儿子泽泽给爷爷奶奶和叔叔拜年之后,他们主动拿出红包交给儿子手中,我还在一边暗自高兴,今年又可以收到不少的红包时,就见儿子将红包打开,将钱抽出后,往自己的口袋中一“统”,嘴里还说到:“呵呵,这是泽泽坐马马的。”我狂昏,并在桌下猛踩老公的脚。
从年初一开始,我和老公就扛着儿子到处走亲戚拜年。因年前儿子的叔叔就不怀好意的教会他“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话语,害的我们每次进入亲戚家门之前对儿子采取多种形式让他进门后只允许讲“恭喜发财”之类的话语,在他点头答应之后,才提心掉胆的给家人拜年,进门后儿子泽泽总算没有给我们丢脸,吃过晚餐后起身告辞时,心中还有一丝欣喜。但泽泽居然冲至我叔叔面前讲到:“爷爷,你给我的东西呢?”听到此话,心中更加郁闷。
经过上次拜年的意外事情之后,我们回到家中给泽泽上了一堂课,并讲到找人家要红包不是好小孩后,他是懂非懂的保证再不主动找人要红包。为此我想“宁可少收一点钱,也决不再收红包”这个政策因该可以让自己脸面上不至于丢人到底。在去到我姑姑家中拜年时,儿子的表现可以用100分来表明。如果不是那个意外,我真的好想给他个大红花。我姑姑对泽泽特别喜爱,与他讲话也感到特兴奋,讲到兴奋的时候,姑姑将手伸至衣内想挠个痒,结果我儿子大声的讲到:“姑姥姥,你不要拿红包,泽泽有”。他一边说还一边从口袋中掏出一个空的红包给姑姥姥看。至此姑姥姥准备在吃饭时给他的红包又一次的提前交到他的手中。而我早已皮笑肉不笑的收到手中。心中已将自己的老公骂上**遍。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6-11-2 10:25
呵呵,其实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理财教育还是有必要的。关于红包,其实孩子的表现也很正常啊,不过我们以大人的思维来看,感觉好像有点不含蓄罢了,红包其实还是一种祝福为主的,适当时候和孩子说一下就是了,孩子其实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功利,不过是感觉比较有满足感罢了。有功利心和虚荣心的其实是我们父母吧!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11-2 10:41
唉,所谓的西方教育的标志也不是“钱”而已。

我孩子所在的小学,午餐就是由孩子自己买的。开始我还以为美国人对孩子用钱是这么地开通。但后来我才知道,老师,以及午餐的管理人员都建议孩子把钱交到班上的老师那里管理。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6-11-2 10:52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6-11-2 10:41 发表
唉,所谓的西方教育的标志也不是“钱”而已。

我孩子所在的小学,午餐就是由孩子自己买的。开始我还以为美国人对孩子用钱是这么地开通。但后来我才知道,老师,以及午餐的管理人员都建议孩子把钱交到班上的老 ...


其实我自己对东西方没有那么敏感的,不管东西方,对于金钱的管理教育都是应该去做的。涉及利益,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说什么点,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观更直接,更系统,但是绝不是大方无所谓。对孩子如是,对大人如是,有正确的金钱观和良好的理财观念,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很重要的呢。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11-2 11:51
其实,对钱,以及对钱的紧张,对所谓钱“概念”的重视,恰恰是我们这种发展中社会的特征。
而这些特征又恰恰说明了我们缺少一个成熟的钱的观念。

一个成熟的钱观念,当然要知道钱的重要性,也要知道钱的how to come , how to go,但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种泰然处之的心态,我们“发展中”的钱“概念”,最缺少是可能就是这种心态。
但这是很难怪的,因为我们就是处于一个“钱”的时代,处于这个时代中,不避免地就会带有这个时代的烙印。

在周末、节假日,正是国内商家忙着抢钱时候,而美国街头很多商店都关门不营业。对这种气度,用我们国内的心态来看就只有佩服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些店存在了没有一百年也有几十年了,能赚多少钱,能发展成怎样,人家心里都是有数的,应该怎样工作,怎样赚钱,人家也有一种理性、成熟的计划。

一个是成熟稳定的社会,一个是发展中的社会,很多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带相应的特征,这是没办法的事。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6-11-2 11:59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6-11-2 11:51 发表
其实,对钱,以及对钱的紧张,对所谓钱“概念”的重视,恰恰是我们这种发展中社会的特征。
而这些特征又恰恰说明了我们缺少一个成熟的钱的观念。

一个成熟的钱观念,当然要知道钱的重要性,也要知道钱的how ...


老虫的很多理念都很有启发呢。我们的发展少了原始积累,少了资本主义的磨练,我们要用短短几十年来走别人几百年的路,一些短视,一些急功近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也有比较好的出发点,比较新颖的方向,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我们承认西方的成熟和发达,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可爱,比如我们以家庭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比如人情的温暖,比如金钱中看似虚假其实却朴实的表现。有些好的,我们没有发扬好,有些别人不好的,我们也容易重蹈覆辙呢。一切都在进步中~
作者: 摸着石头过河    时间: 2006-11-2 12:13
原帖由 梅沁雪 于 2006-11-2 10:16 发表
讲到兴奋的时候,姑姑将手伸至衣内想挠个痒,结果我儿子大声的讲到:“姑姥姥,你不要拿红包,泽泽有”。他一边说还一边从口袋中掏出一个空的红包给姑姥姥看。至此姑姥姥准备在吃饭时给他的红包又一次的提前交到他的手中。



你的儿子既可爱又聪明,你老公的教育方法也不错,支持!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11-2 12:41
其实呢,如果讲到以“家庭为核心这点”,我觉得我们做得不如美国人。这也许是我个人的“苦大仇深”得出的偏见,因此就不展开这个话题了。

近日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美国人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这也许就是他们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宽松、平等、自由的机会的一个思想基础。孩子日后的成长如何,与父母日后的生活质量没有关系,这样就减轻了父母在培养孩子中的期望与压力。也没这样的压力,也就有些父母根本不在意孩子是否上学的问题。

中国人,包括我自己,内心深处还是很在意孩子成长后的成就的。我们认为这与自己老年的生活质量息息想关的,这其实就是养孩防老的观念。虽然理智上我不断地告诉自己:随当今的世道发展,培养孩子的回报的可能性是很低的,用财务分析来看,培养孩子根本是一个不该上马的项目!但内心的一个角落仍然止不住有一种期待:孩子以后出息了,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实惠。
自己那么可劲的陪孩子这个,养孩子那个的,其实都在等待一种回报。“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唱得那么起劲,那就表明了有些人不常回家了,孩子防老这个功能渐渐式微了。

曾在街头遇见一个老人,八十多了,柱着拐杖一个人在等巴士。交谈中,他告诉我他曾经有三个女儿,现在加尼福利亚。“long time ago”,他说着,眼睛望向远方,仿佛穿过了广阔的时间与空间。
不养孩防老,养儿防老,其实都没有解决一个问题,有人说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癌症.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11-2 13:33
这个这个。。。

私以为俺是偏于西方教育方式的,现在看来,俺哪个是太空教育。
作者: dyly    时间: 2006-11-2 13:37
标题: 好久没上来,网站变化很大,有点不习惯了。
楼主的小文写的很好看,儿子的可爱跃然纸上。我女儿不到2岁,但是看过大人用钱换她喜欢的好吃的东西,当然对钱有了基本的概念。知道我们家的钱在抽屉里放的,吵着去超市时,总要去开抽屉,提醒我带钱。可能我总是不给她买,说没带钱吧!有一次我这么说时,她说爸爸有钱,去管爸爸要。看来她已经知道家里钱是爸爸挣的。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6-11-2 13:54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6-11-2 12:41 发表
其实呢,如果讲到以“家庭为核心这点”,我觉得我们做得不如美国人。这也许是我个人的“苦大仇深”得出的偏见,因此就不展开这个话题了。

近日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美国人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这也许就是他们 ...


关于对儿女的回报问题,我自己小小的想法在【原创】爱的回报里说了点:大家都在讲要教孩子孝顺,但是我想,我爱儿女,当然也希望儿女爱我,但我们这种付出是我们的责任和为人的根本,不是一种孝顺,所以我也没想过要儿女来孝顺我。爱不是回报,是一种责任,我那么爱儿女,我也不希望儿女来承担爱妈妈的责任,我只要他们好好的做一个人。而且,在对儿女的爱中,已经给我很多喜悦和满足,付出同时已经有回报!如朋友所说,只希望儿女有一天也能体会到爱和付出的喜悦和满足。。。

我没有多伟大的去不求回报,但是每个人都是只能靠自己呢。说回金钱,亲兄弟,明算账,父子金钱也要分清,夫妻财产要划清,这种种,其实是很正常的观念,所以我们教给孩子一些金钱的观念,绝不俗气呢。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6-11-2 13:55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6-11-2 13:33 发表
这个这个。。。

私以为俺是偏于西方教育方式的,现在看来,俺哪个是太空教育。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自以为是,以偏概全哦,哈哈。
教育其实很难分方式的,适合孩子的,孩子得到比较好的发展的就是比较好的方式吧!不应该硬性滴要求一定要东方还是西方的教育呢。
作者: dyly    时间: 2006-11-2 14:00
标题: 中国人重面子
对孩子的未来抱着大成就的期望,可能有养儿防老,也更可能是中国人爱比较,重面子。有个成名成家或成富豪的孩子,那家长的荣誉骄傲是谁能比的呢?我婆婆家在小县城,当地以当官的为荣耀,所以我公公婆婆对别人家谁谁的儿子当了什么官了,开了什么车了,是会唠叨的。我先生当年考上北大,他们是很荣耀的。现在儿子自己混,老人就觉得在街上混不开的,别人提及儿子怎样了。老人觉得没脸说。所以我特别佩服那种为了让妈妈的理想实现为了让妈妈骄傲去奋斗当做动力的人。我可能太有自我太自私了,我就无法做到为了让父母有面子去做我不喜欢的事。西方人这方面也不是没有,但是他们一直比较注重隐私,看中个人自我的发展,所以比较的不是那么厉害。面子的问题就没那么严重。父母就和孩子分的清除一些,父母也就不会爱的那么“无私”,他们的父母和孩子的精神交往要更多一些,一旦父母和孩子的情感交流有了问题,真的可能就象陌生人一样不交往。美国的老年父母确实不如中国父母得到更多的孩子的关爱。要不怎么说纽约是老年人的坟墓呢?中国父母爱孩子象疯狂的恋人的爱,大家混为一体,不分你我。

凡事有利就有弊,父母和孩子能各自有自我,即独立又有情感和物质的支持,那是最完美的了。
作者: dyly    时间: 2006-11-2 14:03
我也觉得从小培养孩子的正确的金钱观念和挣钱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怎样培养,却是最应该讨论的。
作者: dyly    时间: 2006-11-2 14:11
金钱观念真的和孩子小时候的家庭经济环境太有关系了。如果小时候家里人都是花钱很吝啬,这个人没有安全感,长大了很难不斤斤计较。我的一个美国老师,80多岁了,就是那样的人,花钱的吝啬,绝对是一般中国人不能忍受的。中国人很多是对自己吝啬,对别人大方的人。可是西方人太自我了,可不是这样的,再爱你也不会为你花太多的钱的。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11-2 14:36
原帖由 dyly 于 2006-11-2 14:03 发表
我也觉得从小培养孩子的正确的金钱观念和挣钱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怎样培养,却是最应该讨论的。



讲讲虫子在这方面的事情。

虫子从小一直都很大方,手中的糖什么的会很爽快地分发给别人。这个比我进步多了,我小时候连别人到我家喝一口水都是不肯的——当年那苦苦力挡的场面至今历历在目,撕心裂肺的痛历久弥新!
看着孩子比我强,我高兴,但也担心,怕孩子不够精明,缺少竞争力。

培养孩子理财,要会计算得失,首先要让孩子有私有观念,有得了才会有失去。有失去之痛,才会有管理自己财产的动力。

首先,建立零用钱制度。
来源:一、每月的定额;二、年节的红包收入;三、奖金
使用:一、每月的定额、奖金自己支配;二、红包收入存入个人的银行帐户,当然是定期的;三、上街时,我认为她需要东西,由我来支付,她认为自己需要的,由她自己支付。
效果:
一、上街时,当她暗示、诱导、启发我买什么东西时,我说:“你用你自己的钱去买吧。”很灵,她马上打消了念头。
二、她花了大半年,瞄准一个目标存钱,当她拿着存够的钱到商场准备买进时,忽然觉得这个东西太贵了,太不值了,然后就改主意买了一车辆自行车。

教训:当孩子手中的流动资金数目比较大的时候,孩子会有钱多了烧得荒的心态,这和“贵州茅台”的状况差不多,这个时候就危险了,要引导孩子怎样去决定,是消费还是去投资。

进一步的情况:
今年夏天虫子随她们舞团去了一趟欧洲,不小心和一个富裕人家走在一起。由此她开始知道,自己家并不富裕。而且,经历了欧洲的高物价,以及整个旅程上的价钱算计,现在她贫富观念很分明,很会从别人的穿着、住房方面去评估别人的财产状况。当然也非常在意自己的钱,对钱看得比较紧。得到了一分钱都欢喜得很。但要失去了钱,她就未必心痛了。
我分析她目前没有什么投资项目,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虽然欲望多多,但却未能形成一个项目,没有实施计划,也就没有资金的需求了,得到了自然欢喜,失去了好象也没有影响什么,当然就不心痛了。

理财包括两方面:
让孩子学会+:赚钱、存钱,总之是留住钱;还要学—:怎样用钱,怎样花钱。
现在世面上流行一种理财规划师的课程,如果有时间,自己真应该去读一下这些课程的。

[ 本帖最后由 dawnch 于 2006-11-2 14:41 编辑 ]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6-11-2 16:13
有方向,有理念,是很重要的。但是什么是正确的金钱观,如何才是最好的培养方式,真的是见仁见智的,也不会有统一的答案。很感谢老虫切身体会的分享,大家可以更好的交流。
DYLY说的也很对呢,一个人的金钱观和环境有很大关系的。
我个人的看法,也许我一直在金钱上没有太多的束缚和个人性格的问题,一直没有把钱看得太严重,相比其他东西,能用钱能买到的东西其实都是廉价的。所以在对待孩子上,我比较纵容,我总觉得点点的金钱给孩子多多的满足,为什么要吝啬呢,这样单纯快乐的日子其实转眼就过去了。所以只要对身体没影响,没有危险性,不是太过分的要求,我一般都满足孩子。但是我在孩子面前也经常谈钱,谈钱是如何来的,能做什么,如何的来之不易,必须珍惜,也经常让他们去体会,去试验,学会花钱,知道钱的重要,知道珍惜,知道自己的钱和别人的钱的区别。孩子还小,但是一切教育都必须慢慢滴做起来。。。
作者: dyly    时间: 2006-11-2 16:21
老虫的那段应该单贴出来。我保留下来,给女儿用。

小孩子自己不体会挣钱的辛苦,是不知道金钱来之不易的。在如何花钱上,很能锻炼孩子的控制能力。所以女儿现在去超市,不乱要东西了,因为她之前要求过很多次,我都不满足她。她逐渐就学会控制自己了。自控力和计划力强的孩子,将来可能赚钱就容易点。:)
作者: 乐乐的妈    时间: 2006-11-3 14:25
老虫的那套理财篇真的很让人受启发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11-4 01:10
原帖由 乐乐的妈 于 2006-11-3 14:25 发表
老虫的那套理财篇真的很让人受启发



这种办法,简直就是毒害祖国的花朵的呀!
有了私有观念,有了私心,人就患得患失了,人就痛苦了!

不过,这世道,不痛苦,行吗?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