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幼儿园也补课”是快乐教育的缺失 [打印本页]

作者: 猪猪小丢    时间: 2006-10-26 14:54
标题: “幼儿园也补课”是快乐教育的缺失
6月30日《海南特区报》报道,高中、初中、小学,补课风刮遍椰城海口。让人惊异的是,一家幼儿园近期给学生家长发出了假期要补课的通知,一个月时间,收费为150元钱。家长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的做法是搭“补课”之船,行收费之实。   幼儿园作为快乐玩耍的地方,是教育阵地,更是快乐教育的天堂,注重趣味化、形象化和玩耍娱乐,让孩子快乐起来是主要教育目的。看看这家幼儿园的课时设置,“从早上7:30开始,10:30结束;下午2:30开始,”这和打着兴趣班幌子进行的中小学补课一样,已经蜕变成了功名利禄和赢取私利的借口和道具。
  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在《快乐教育》中曾谈到“皮肤饥饿”:孤儿院的孩子得了怪病,目光呆滞,食欲不振,没兴趣到游艺室玩。院长请来了斯宾塞。斯宾塞决定从其他学校请些小女孩和这些孤儿一起玩耍。他们大声地笑、闹、把这些孤儿抱起来,亲吻、抚摸,拥抱,沉闷的孤儿院变得热闹起来。这些孤儿“一个个眼睛发亮,食欲增加,身体明显好转”。院长百思不得其解,斯宾塞告诉他:“这些孩子患是的‘皮肤饥饿’,这种需求是食物无法满足的,他们需要的是爱抚、抚摸、关心。如果孩子长期得不到这种满足,就会发育不良,智力衰退,慢慢变迟钝。”将“幼儿园疯狂补课”与之相比,当学校用功名利禄的绳索捆绑了孩子意志、代替了孩子的精神选择,孩子就成了家长的“精神意志笼中鸟”,久而久之,也会患上“快乐饥渴”。
  童年时光,灿烂轻松,爬高上低,捕鸟捉雀,性情顽劣,无知无畏,这种朴素环境更有利于情商、挫折商等非智力利因素发展,可学校为了所谓的功名智商,竟超常、超标让孩子这匹小马拉起了“功名大车”。没有了广场撒野、没有了无忧无虑,没有了自由撒娇,取而代之的是时间方框、愁眉苦脸和强力约束。拔起了成绩幼苗,却丧失了快乐之根;拔起了发展之苗,却霸占了心理阳光。
  快乐缺少了,剩下的只能郁闷、烦躁、逆反、对立、孤独、压抑和沉默寡言,屡屡造成孩子的对立情绪非常严重,甚至产生“带上炸药包,上学炸学校”的新童谣。对照斯宾塞的“要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教育最有效,孩子在快乐状态下的学习最有效。”
  因此,教育应高扬“快乐教育”大旗,注重知识更新,更要注重快乐更新;注重分数发展,更要注重精神幸福和生动活泼,体现更多人性化关怀和孩子需要。当我们真正将教育回归到了人本化以后,也会像斯宾塞那样,“我从来都不希望小斯宾塞成为一个天才和神童,但他比所有的天才和神童成就都大,最重要的是他获得了幸福完满的人生,”让更多孩子在“快乐教育”中和谐发展
作者: 飞越迷雾    时间: 2006-10-26 20:58
鲁迅先生是否还在呐喊:“救救孩子”!!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6-10-30 16:11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人报名才能开班呢,应该不会是强迫性的吧~
作者: yiduo2000    时间: 2006-10-30 19:39
哇塞,够夸张的,为了钱吧
作者: 梅沁雪    时间: 2006-10-31 15:29
但是小孩子好象在幼儿园所受到的约束也太多了
而且本应是在幼儿园教的绘画、唱歌、跳舞都变成需在外培训的东东
可怜家长一月也就挣那么一点钱钱啊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6-10-31 23:32
现在都是为了钱呢,而且大多家长都免不了攀比,深怕自己孩子落后呢。所以这个市场就长胜不衰了
作者: 梅沁雪    时间: 2006-11-1 10:23
大多家长都免不了攀比,深怕自己孩子落后
说实在的
心里只想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辈子的快乐
如果不加强能力的锻炼
真的不知道那快乐是否会永远与自己的孩子相随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6-11-1 10:52
原帖由 梅沁雪 于 2006-11-1 10:23 发表
大多家长都免不了攀比,深怕自己孩子落后
说实在的
心里只想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辈子的快乐
如果不加强能力的锻炼
真的不知道那快乐是否会永远与自己的孩子相随


记得好像谁说过,快乐固然重要,但是不是一定是放任才是快乐,学习,挫折然后得到,成长,也是一种快乐!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11-5 16:26
英国的孩子,四岁开始pre-school教育,其模式与小学是一样的。

美国,从幼儿园就开始读写的训练,有的家长请假一周要带孩子去玩,幼儿园很可能不批准。

但这些都是大城市里才有的,在一些边远的小城市,教学进度没有这么快。

问题是,这些孩子,做了这么多事情,仍然很快乐。
而国内的孩子,即使不做这些事情,也不见得快乐。
作者: 行至水穷处    时间: 2006-11-5 17:10
适当看下外国的做法,吸取好的,总结不好的,是很应该的,但是快乐与否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外国也有不一定快乐的孩子,但是总体他们的教育理念比较好一点罢了。国内父母注意点,有些好一点的幼儿园,性格好一点的孩子,一样过得挺开心的。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11-5 18:04
质疑所谓快乐教育,什么是快乐教育呀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