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做孩子人生路上温和可亲的引路人
[打印本页]
作者:
aooooo
时间:
2006-10-25 14:47
标题:
做孩子人生路上温和可亲的引路人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当然是给予孩子引导与监护,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避免孩子染上恶习,或受到伤害。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的做法,是不应该出现在父母的角色里的。你虽然把马儿拉到了河边,马却没有喝水的欲望,这不是马儿的过错,而是你的不识时宜。
你是否对别人说过:“我那孩子硬得像块石头,任你怎么管怎么教,就是一句听不进去。老师说他,有时还能听个一句半句的。我们当父母说的话,简直像是耳旁风!”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请你扪心自问一下:请问,你是怎样管教孩子的呢?
发现孩子撕了刚给他买的新书,你先是声嘶力竭地批评他,然后再强调书的价值:“新买的书你就撕破了!怎么不小心一点呢?你以为那是白来的吗?十来块钱呢!”
你的本意是好的,你想先激起孩子的愧疚情绪,然后再讲道理给他听,告诉他要爱惜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来之不易,强迫孩子说“我错了,今后改正”之类的话。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此时,孩子是否已经对你有了抵触情绪?
脾气不好的父母可能会像审问罪犯一样,质问孩子:“你怎么把书撕了?对书有仇么?为什么刚买了就撕了?你说话!”你是希望孩子诚实坦言撕书的原因,而结果却是将孩子推到了对立面上。
父母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扮演着引路人与监护者的角色。你要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邪恶的……这个角色中,我们为什么不能以一种温和可亲的姿态出现呢?孩子们最恨明知故问的带有圈套性的问题,最讨厌大人们逼他在明显的谎言和窘迫的自白间作出选择。他们应对这种挑衅往往有自己的绝招,那就是死不开口。既然你付出的是爱,那么一定不想收获的是孩子的恨。
遇到这种情况,聪明的家长会将注意力首先集中于孩子的情绪和感受。通常他们会这样问孩子:“我看到你撕坏了刚买的新书,你不喜欢它了么?”这时孩子也许会点点头,或者说是不当心撕坏的。“或许过几天你又会喜欢它呢!因为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妈妈还没来得及给你讲呢。来,我们把它粘起来。”孩子发现妈妈并不因为他闯的祸动怒,首先关心的是他的感受,就有可能把自己的真实情形告诉妈妈。这样,在负疚的心情下,他就有可能在以后认真保存大人送他的礼物。只有让孩子处在和颜悦色的教育中,他才会养成表达内心感受的日常习惯。父母才会真正地与孩子有效地沟通。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家庭是除了学校之外的一个特殊的课堂。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父母的情操、理智、修养,直接影响着孩子。在一件具体事情上,你的所言所行给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往往胜过你平日教子时的千言万语。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们,让我们在饮食起居中,在休假娱乐中,在探亲会友中,在旅游观光中一点一滴把所有人类的美德交付给我们的孩子吧。(来源/日本中文导报)
作者:
葡萄树枝子
时间:
2006-10-25 14:56
标题:
回复 #1 aooooo 的帖子
好帖,“让孩子处在和颜悦色的教育中”!
作者:
ocean1119
时间:
2006-10-25 15:34
不错,言传身教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wzh5945
时间:
2006-11-2 10:35
支持,关键在于实践,多做,相信孩子肯定能够受益的。
作者:
大智妈妈
时间:
2006-11-2 16:26
说得不错,我也是和颜悦色对待孩子(2岁八个月),对他的行为没有发怒过.可他的脾气不怎么样.动不动就要去"很远的地方,不要妈妈了.
作者:
wzh5945
时间:
2006-11-3 10:42
标题:
回复 #5 大智妈妈 的帖子
2岁多的孩子有一个逆反期,这是很正常的,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不用过份担心。
作者:
xiangzhiling
时间:
2006-11-3 14:51
呵呵,我也经常因为孩子损坏东西而生气,但3岁的孩子怎么和他讲道理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