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e57+2006-08-16 15:06+pid941769-->引用: huge57 @ 2006-08-16 15:06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41769">查看原帖[/url] 因为自己孩子选择了不去学校,便时时关心上述这些问题。
huge57+2006-08-16 15:07+pid941774-->引用: huge57 @ 2006-08-16 15:07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41774">查看原帖[/url] 5.坦然 不受“道德”的愚弄,没有自卑、负罪感,关爱他人的同时大方地自私。
huge57+2006-08-16 15:07+pid941774-->引用: huge57 @ 2006-08-16 15:07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41774">查看原帖[/url] 16.早恋 早恋可以满足生理、心理的需要,也能促进生理、心智、情感的发育和提高。
jerryhao+2006-08-16 15:22+pid941799-->引用: jerryhao @ 2006-08-16 15:22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41799">查看原帖[/url] 袁博士这点和郑渊洁有一比。郑先生的儿子是郑先生不让他去学校,而女儿呢,是女儿主动要求上学。我想大概因为郑先生只有一个公司,传儿不传女了,只好让女儿去上学了。万一万一那天Angella问你为啥小时候不让她上学的时候,希望袁博士能理直气壮地说:是6岁的你选择了不去上学,你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哈哈,到底是孩子选择了,还是做父母的替他们选择了呢?
qianlimamama+2006-08-16 15:11+pid941785-->引用: qianlimamama @ 2006-08-16 15:11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41785">查看原帖[/url] 很想了解您在实施家庭教育中的具体做法,能说说吗?
zlxmyy+2006-09-07 09:56+pid966325-->引用: zlxmyy @ 2006-09-07 09:56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66325">查看原帖[/url]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holdo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补充:不上小学,可以不学教材上的数学,不用反复的计算,因为中国不需要那么多的会计.
子晏妈妈+2006-09-08 09:08+pid967754-->引用: 子晏妈妈 @ 2006-09-08 09:08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967754">查看原帖[/url] 因为孩子同名的缘故,总是牵挂你家的宝贝。恭喜Angella取得的好成绩先,接下来俺可要直言不讳了,莫怪:)1、前文中提到小逸是因为四岁时不适应幼儿园生活而离开校园的,那么袁先生觉得,你为小逸选择了这种完全脱离校园生活的模式,有益于小逸的健康成长吗?小逸最后肯定得溶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吧?到时候她能适应吗?现代心理学认为孩子将来的成功与否更倚重于孩子的情商而非智商,所以我觉得一个孩子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与跟不同人群的交往能力相当重要。Sorry,在我看来,我觉得袁先生为小逸提供的是一个完全以小逸为中心的温室。2、袁先生基于对现行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的反感,完全不考虑小逸重归校园的可能性,这一点我觉得很遗憾。我曾提醒过袁先生不要脱离现行教育大纲,参考一下现行的教材,就是感觉小逸可能有一天会否定她六岁时的选择,会渴望回到校园回到孩子们当中去学习玩耍。袁先生,不管有没有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我觉得作为孩子的家长,你都应该为小逸回归校园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她提供这种选择的可能性,从目前你的教学角度来讲,我觉得你为小逸选择的真的是一条不归路。私塾只有袁先生一位老师,可是如果万一袁先生的健康出现了什么状况,小逸怎么办?知道袁先生是很坚持己见的人,所以每每欲说还休。可是,如果你的宝贝Angella是我家的Angella,那么,我会让她在接受家庭教育的同时让她保留随时回归学校的选择权利,并且我会尽自己的努力来确保为她提供这种选择的可能性。说了这么多都是为了Angella,还望袁先生三思。
原帖由 爸爸点灯 于 2007-1-8 22:49 发表
我肯定参加,来北京也可以.
原帖由 子晏妈妈 于 2006-9-8 09:08 发表
因为孩子同名的缘故,总是牵挂你家的宝贝。恭喜Angella取得的好成绩先,接下来俺可要直言不讳了,莫怪:)1、前文中提到小逸是因为四岁时不适应幼儿园生活而离开校园的,那么袁先生觉得,你为小逸选择了这种完 ...
原帖由 新新唐人 于 2008-6-6 22:03 发表
1、学校会让你们购买教辅,您觉得教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可是,您不知道教辅大多数都粗制滥造,出版社的编辑不让自己的孩子读教辅。
总要讲点证据吧,哪个出版社的编辑说的?
2、教科书里的内容并不高级,很多地方可以用低级来形容。
教科书里的内容本来就不高级,高级的那是研究论文
3、如果您的孩子《语文》考试成绩总是很高,那么您要小心了,您的孩子基本上就没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了。
恐怕语文成绩不好的更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4、如果您的孩子《数学》、《物理》、《化学》学的很好,值得您骄傲,但您不要忘了,这些知识在他成年后,大多用不上。
胡说八道
5、大学里总有学生跳楼。
大学外没有人跳?
6、编写政治思想、道德、哲学教材的人自己的思想就很混乱。
写这个文章的人思想也很混乱.
7、天天跟您的孩子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的人自己就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观本来就该自己造就
8、 不要以为读了大学就走上了康庄大道了,您的孩子在大学里干的最多的大多是谈恋爱,他出大学的那天就是他失业的那一天。
没上大学可以去当当搬运工
9、真正能够帮的上您的孩子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社会上学习和培养的。
那还在家学什么呀,自己出去到社会上当小混混
10、大学的掌权者很多都不是有责任心的知识份子,也不是管理专家,而是很粗俗的官僚。
你能说出几个大学校长不是教授?
11、中、小学里,思想和行为变态的老师比例很高,有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社会上流氓比例也很高
12、很多人办教育不是为了您的孩子,更不是为了国家和社会,而是为了赚钱。
更多社会上的混混也不是为了您的孩子,更不是为了国家和社会,而是为了赚钱。
13、我们的教育内容里严重缺乏关于生命和爱的教育。即便有,也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所以,您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就不奇怪了。
14、学好汉语比学好英语更重要,可惜的是,您的孩子被要求在拚命地学习英语。
统计过没有,学汉语的时间多,还是英语的时间多
15、中国人最应该读的《金刚经》、《道德经》等经典,没有特殊情况,您的孩子一生都不会去读。
什么叫盲目,这就叫盲目
16、如果您的孩子初、高中时英语成绩很好,常常在95分以上,按照这个标准,他的英语比美国人都好。可是,您的孩子基本不能流利地使用英语,就是常说的哑巴英语。而有的,一生都没有什么机会使用英语。
17、大学学费这么高,并没有真正地用在学生和教育上。
18、您的孩子在学校里常常浪费粮食。责任不在您的孩子,在学校,因为学校没有意识也没有手段让孩子懂得粒粒皆辛苦,所以,中午晚上大学食堂里学生们丢弃的馒头和米饭不是一般的少。
19、研究生教育更是扯淡。
再扯淡也比当混混好
20、您的孩子和您一样,没有关于幸福的人生教育和启迪,所以,孩子们在成家立业之后,大多数处理不好自己的婚姻、家庭的关系。
自己不教育孩子,怪学校
21、您的孩子和您一样,接受的是唯物主义教育,但是唯物主义绝非真理,至少,科技最发达的那些国家都没有把唯物主义当作真理,至少,短短几十年树立起来的唯物 主义世界观破坏了传统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却没有成功地再为我们建立一套体系。所以,很多耳熟能详的英雄、榜样以及他们那些伟大的言行在多年后会被 我们发现原来很多是被夸张甚至造了假。
逻辑混乱,英雄、榜样以及他们那些伟大的言行和唯物主义教育毫无关联
22、我们学的历史很多是伪史。
历史本就是人写的,你的难道就保证是真的?
23、那些教科书里动不动就说他们是这个家那个家的历史名人们,比如林则徐、戚继光、司马光、范仲淹、白居易、苏东坡等等等等,其实,他们都是坚定的佛教信仰者和实践者。我们的电影《鸦片战争》拍的如此拎不上台面是因为没有宗教知识,不大理解林则徐的信仰背景。
24、儒家文化会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精神主流,这个主流会找到一个和西方民主精神的融合点。形成新的文化体制,比如台湾、新加坡。
看了我想笑,看看那些大德的嘴脸
25、学校里频繁的评比、测评、达标等活动大多都是表面文章,背后充满了无知和腐败。
呵呵,那些读论语1000遍的不是表面文章
26、像张伯苓这样的真正的教育大家在如今的社会上,一个都没有。
当然张伯苓一共就只出现一个
27、科学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真理,而且科学的疯狂发展和人类没有节制的欲望的趋势下,贪婪地向自然索取资源,破坏环境,其最终结果是将人类带向绝路,人类最终还是要通过探索自己的内心而找到真正的归宿。
好,你今天开始不要坐车,不要看电视,还上什么网,发什么谬论
28、我们的教育严重缺少宗教教育,哪怕是简单的宗教知识的教育,都没有。
如果你在美国,敢在讲台上进行什么宗教教育,等着异教徒家长送你上法庭
29、最不幸的还不是以上这些形而上的东西,而是。。。。。。如果地震来临,最靠不住的学校的建筑。
转载自《博客中国》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