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quote1-->但是,学习取向是为学习而学习,为知识、技能的获得而学习,这与为了保障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而学习在出发点和目的上是完全不同的
引用:<<!--quote1-->卢梭说到:“我在这里可不可以把最重要的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大胆地提出来呢?这个法则就是: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按照自然的进程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教育正好同你实行的教育恰恰相反。在他们的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当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而且,在辽阔的思想的原野中,它也不可能找到理性所指引的道路,因为那条道路的痕迹是这样的模糊,就连最好的眼睛也难以辨认。所以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
引用:<<!--quote1-->在卢梭看来,成人和教师“必须锻炼他(指儿童,笔者加)的身体、他的器官、他的感觉和他的体力,但是要<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尽可能让他的心闲着不用,能闲多久就闲多久</span>……所有这些延缓的做法都是有利的,使他大大地接近了最终目的而不受什么损失;最后,还有什么东西是必须教他的呢?如果延到明天教也没有大关系的话,就最好不要在今天教了。”[18]“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19]
引用:<<!--quote1-->一百年过去了,我们竟然在鼓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旗帜下,在“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落后就要挨打”的口号中,瞄准识字、阅读、外语、各种科学、各门技艺,谋划着如何将汉字、外语、科学、技艺等尽快传递给儿童。成人社会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儿童的生活、儿童的成长上,而是集中在成人意欲向儿童灌输的种种“知识” “道德”“技术”“能耐”与“本领”上。显然,近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立场还没有在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扎根。近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立场依然是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盲点。
引用:<<!--quote1-->成人强加给学前儿童的所谓生活其实是成人的生活内容或成人所看重所珍视的成人生活中的内容,它们会被儿童天然地排斥,如同人体会对异体移植的器官排斥一样。
引用:<<!--quote1-->儿童的成长是最重要的。与儿童各种表现生命和表达生命力的活动相比,学习是次要的。
前车之鉴+2006-06-26 20:40-->引用:前车之鉴 @ 2006-06-26 20:40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span>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8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span>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8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span>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8pt;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font color="#ff0000" size="4">前车之观点:文章写的挺好,可是却没有讲一些实际的解决方法,既然家长有了教育理念上的误区,那么该如何帮助家长走出这个误区呢,请教各位有识之士了,赐教赐教!</span>
小灰熊+2006-06-27 08:32-->引用:小灰熊 @ 2006-06-27 08:32 不管是哪一方的观点,我感觉都很有道理。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来作出选择吧。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jerryhao+2006-06-27 02:04-->引用:jerryhao @ 2006-06-27 02:04 <font face="宋体" size="3">对前车的一些说法,我个人不十分的赞同<font face="宋体" size="3">大家都可以看到,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文章,文章本身对于问题的缘由和危害,论述得非常清楚.这点前车也同样是认可的.但前车认为没有实际的解决方法是很遗憾的,对于这点我深不以为然,我认为这才真正是这篇文章的闪光点。
jerryhao+2006-06-27 02:04-->引用:jerryhao @ 2006-06-27 02:04 <font face="宋体" size="3">为什么我们要要求作者给出一种明确的方法来呢?
jerryhao+2006-06-27 02:04-->引用:jerryhao @ 2006-06-27 02:04 <font face="宋体" size="3"><span>所以为什么一定要提出需要什么实际的解决方法之类的呢?我觉得大家一定要自己去思索而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法。其他的什么方法,都是没有意义的。</span>
听语漫步+2006-06-27 08:15-->引用:听语漫步 @ 2006-06-27 08:15 学无定法,适者生存
jerryhao+2006-06-27 02:04-->引用:jerryhao @ 2006-06-27 02:04 <p /><font size="3" face="宋体">对前车的一些说法,我个人不十分的赞同<font size="3" face="宋体">大家都可以看到,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文章,文章本身对于问题的缘由和危害,论述得非常清楚.这点前车也同样是认可的.但前车认为没有实际的解决方法是很遗憾的,对于这点我深不以为然,我认为这才真正是这篇文章的闪光点。
引用:<<!--quote1--><font face="宋体">当全民都拥有错误的理念时候,任何的方法都不可能导致正确的结果。
引用:<<!--quote1--><font size="3" face="宋体">为什么我们要要求作者给出一种明确的方法来呢?<font size="3" face="宋体">因为国人已经早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对任何问题,他们都懒得也不会自己去思考了。他们从小就习惯于别人告诉他“你该如何如何做”,所以他们从来不会去思索自己该怎么去做。<font size="3" face="宋体">真的就有百试百灵的神奇方法么?不是的,再好的方法,人家手把手的教你,你没有相同的理念,不对应孩子的实际情况,其结果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结果。<font face="宋体">比如说你做为老师,你可能觉得启发式的教育方法非常不错,可是对于上文中所说的,已经被“<span>中班:“人”“口”“天”各写20遍。”训练很久的孩子来说,你的启发式的方法对他们可能就是毒药,因为这些孩子已经适应了“熟能生巧”理论指导下的不断重复的学习方法,丧失了用自己脑子思考的能力,你如果不给他适应期的话,你的启发式的教育对这些孩子就意味着没有教育。对这些孩子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就是“每天墨写生字一百遍”。</span>
引用:<<!--quote1--><font size="3" face="宋体"><span>学习英语也一样,比如66鼓吹的孩子从小学英语,一个操作对不同理念的人将会是不同的结果。每个人让孩子接触英语的目的可能就有不同。比如66,他自己可能小的时候不具备学英语的条件,可能他对自己成长过程中英语的缺失感觉遗憾,因此他有孩子的时候,他就会非常看重让孩子从小打下基础。而对我来说,我个人不完全赞同让孩子早期“学”英语,我觉得英语本身对孩子今后绝对是有用的工具,早晚是需要掌握的,但我不会过早的让孩子去学,我仅仅是保持不断的让孩子去接触英语。</span><font size="3" face="宋体"><span>即使学了,一个环境和后续保证也会直接影响了结果。比如,论坛的田田妈妈,在早期给孩子接触英语的同时,坚持和孩子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这一点,有哪个做父母的做得来。你的孩子学英语了,做父母的就要有后续手段,比方要有充足的适合孩子的英语读物,让孩子学东西确实能有所用。</span><font size="3" face="宋体"><span>学了不用,那这种学习就成为了一种成绩的炫耀,仅仅是为了功利和虚荣。对孩子今后未必有什么好的结果。</span><font size="3" face="宋体"><span>同样一个学英语的做法,不同的理念和环境就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span><font size="3" face="宋体"><span>所以为什么一定要提出需要什么实际的解决方法之类的呢?我觉得大家一定要自己去思索而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法。其他的什么方法,都是没有意义的。</span>
jerryhao+2006-06-28 13:27-->引用:jerryhao @ 2006-06-28 13:27 中国原本就无学,所以就要谦虚的向别人有学的去请教、去掌握,而不是妄自尊大。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