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宁可上学退学,也不要不上学 [打印本页]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15 09:45
标题: 宁可上学退学,也不要不上学
我将作为此联盟的坚决反对者出现,所以现发一贴。你们喜欢的郑渊洁是明智的,儿子不上学,但女儿还是上学了,因为儿子已经完成了他的愿望,他不是个死硬分子,知道随需所动。非学的人在国内大有人在,但哪怕在大城市打工的人,也都会千方百计去让自己的孩子上打工学校。当然你们层次不一样。但是,在99%的孩子都能够经历目前的教育方式的时候,你们怎么可以凭自己的理想去剥夺孩子去上学的权利呢?你怎么就知道你的孩子适应不了目前的教育呢?这种剥夺是残忍的,但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去上学的时候,他内心也许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快乐。除非因为身体的原因,除非你可以要培养一个与众不同的神童,或者要专攻某一个偏长。否则还是请把孩子送回学校去吧,把他该拥有的还给他,不要凭做父母的个人偏好,损害了孩子今后的一生。你这样做,也许,孩子今后会恨你的。宁可让他上学后,真的无法适应的时候再选择离开,也不要盲目地替孩子这样决定他的一生。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6-6-15 10:01
之所以开这个版,是不想让在家学习的孩子封闭在家里,闭门造车。希望孩子们也能到这里来交流,说出他们的想法。同时也让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集思广益。让在家学习的孩子和家长拓展思维孩子是否上学,我个人认为还是由孩子自己来决定。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成长,也是一个不错的锻炼
作者: slj-ck    时间: 2006-6-15 15:11
jerryhao+2006-06-15 09:45-->引用:jerryhao @ 2006-06-15 09:45 我将作为此联盟的坚决反对者出现,所以现发一贴。你们喜欢的郑渊洁是明智的,儿子不上学,但女儿还是上学了,因为儿子已经完成了他的愿望,他不是个死硬分子,知道随需所动。非学的人在国内大有人在,但哪怕在大城市打工的人,也都会千方百计去让自己的孩子上打工学校。当然你们层次不一样。但是,在99%的孩子都能够经历目前的教育方式的时候,你们怎么可以凭自己的理想去剥夺孩子去上学的权利呢?你怎么就知道你的孩子适应不了目前的教育呢?这种剥夺是残忍的,但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去上学的时候,他内心也许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快乐。除非因为身体的原因,除非你可以要培养一个与众不同的神童,或者要专攻某一个偏长。否则还是请把孩子送回学校去吧,把他该拥有的还给他,不要凭做父母的个人偏好,损害了孩子今后的一生。你这样做,也许,孩子今后会恨你的。宁可让他上学后,真的无法适应的时候再选择离开,也不要盲目地替孩子这样决定他的一生。
所以我从来没想把孩子关在家里,因为不是人人都有这份能力和精力的,我们需要的是教育的改革,但改革一下子不可能改掉,我们可以小面积的做个吃螃蟹的人(不同于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怎么办需要大家探索、探讨并实施。
作者: 斯妤妈    时间: 2006-6-16 10:17
不能适应的孩子是很少的,只是我想很多家长都在寻求一种更好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作者: 小意0523    时间: 2006-6-16 13:42
基本支持臭老鼠。不过,觉得学校可以为接受能力强而有条件学习课外知识的孩子设立半日制班,这样对这些孩子来说,课程和兴趣两不耽误。其实老师也有这方面的区别的,特别记得中学时的数学老师,第一个数学老师讲课简单明了,一节课下来过半学生都听不懂,但对少数几个学生来说非常受用。后来在大多数学生的抗议下,终于换了个讲课非常详细的数学老师,但却弄得几个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无法专心,成绩大不如以前。
作者: hlp525    时间: 2006-6-16 14:21
支持楼主,孩子是一定要上学的:

在家学习的节奏很难控制,对家长的水平,恒心,耐心是个莫大的考验.

可能孩子还要承受来自外在议论的压力.

更不用说,没有给孩子一个与同龄孩子交往的环境,可能会让他长大了难以溶入更为复杂的社会.人毕竟还是社会人.让孩子上学吧!

让大家都来致力于学校教育改革,让孩子们有一个更美好的今天和未来:)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16 16:49
小意0523+2006-06-16 13:42-->引用:小意0523 @ 2006-06-16 13:42 基本支持臭老鼠。不过,觉得学校可以为接受能力强而有条件学习课外知识的孩子设立半日制班,这样对这些孩子来说,课程和兴趣两不耽误。其实老师也有这方面的区别的,特别记得中学时的数学老师,第一个数学老师讲课简单明了,一节课下来过半学生都听不懂,但对少数几个学生来说非常受用。后来在大多数学生的抗议下,终于换了个讲课非常详细的数学老师,但却弄得几个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无法专心,成绩大不如以前。
怎么还臭老鼠了?抗议!本人不臭,而且很香!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6-16 23:09
学校,作为教育资源的一种,还是有利用价值的。如何利用,怎样利用得好,各显其能吧。比如说,我一直想引导孩子关注中国历史,读读史记什么的,还没有太有效的办法。但近来孩子就很关心勾践与越王的事情,还有将相和之类,原因是老师在课堂上讲了这个故事,当然是孩子很喜欢的一个老师讲的。于是,家里两大本白话史记就有了用场,接着,古文观止中的相关篇章也要伺机上场。。。。。。近来因为工作忙,孩子的晚饭也在学校吃。忽然发现了这么做的一个好处:孩子每天吃完饭到校门口等我几十分钟,这几十分钟里她和同学一起在操场上玩,每次接她都是满头大汗的!此帖由 dawnch 在 2006-06-16 23:17 进行编辑...
作者: 老鱼儿    时间: 2006-6-17 00:58
楼上,关于中国学校的历史课本,我们现在知道有很多问题。所以历史课,政治课,是相当的垃圾啊。不能毒害孩子的小心灵。楼主的反对,基于这种观念:现行的学校教育是无可替代的,是唯一的,即使有无数的缺点。但是,谁说集体学校式教育是唯一的呢?大家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现代,有多少仕人志士,都是通过非学校式教育成才的?我认为,教育应该多样化,包括手段,理念,方式等等。因为人是不一样的。关于现在的国内学校,我觉得对人的摧残与浪费,远大于收获。和具体的老师没有关系。和整个社会机制有关。和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有关。所以,反对无效。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6-6-17 13:39
对不上学的理解太片面了。不上学没有说要求所有孩子都不上学,事实上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更何况现在不上学的孩子根本就没几个。不上学只是不去学校,不表示不学习,也不表示与世隔绝,如果让不去学校的孩子聚在一起生活和学习,有合适的老师指导他们,我觉得那是很理想的。去不去学校,也只能根据家长的要求,孩子的自身特点来决定。去学校读书,不适合所有的孩子,不去学校上学,更不适合所有孩子。但我觉得,在现行教育存在很多弊端的情况下,对少数合适的学生采取这种方法,是值得一试的。此帖由 小灰熊 在 2006-06-17 13:41 进行编辑...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6-17 14:36
老鱼儿+2006-06-17 00:58-->引用:老鱼儿 @ 2006-06-17 00:58 楼上,关于中国学校的历史课本,我们现在知道有很多问题。所以历史课,政治课,是相当的垃圾啊。不能毒害孩子的小心灵。
唉,真是同情!敏感得摸一下都会跳起。小二的学生用的是哪门子历史课本呢?在孩子真正遇到垃圾历史课本之前,孩子就可能具备相当的历史知识了,而打开这门径的,可能还得归功于在她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给他们讲故事的老师。因此说,学校教育是个资源,资源会有优劣的问题,也有如何利用的问题。对学校教育大家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而认为所有教育都是学校的事情,教育=学校=考试=分数。。。。。。这种观念确实是需要打破的。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17 21:59
小灰熊+2006-06-17 13:39-->引用:小灰熊 @ 2006-06-17 13:39 对不上学的理解太片面了。不上学没有说要求所有孩子都不上学,事实上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更何况现在不上学的孩子根本就没几个。不上学只是不去学校,不表示不学习,也不表示与世隔绝,如果让不去学校的孩子聚在一起生活和学习,有合适的老师指导他们,我觉得那是很理想的。去不去学校,也只能根据家长的要求,孩子的自身特点来决定。去学校读书,不适合所有的孩子,不去学校上学,更不适合所有孩子。但我觉得,在现行教育存在很多弊端的情况下,对少数合适的学生采取这种方法,是值得一试的。
你错了,我反对的就是个案,如果孩子上了学,对学校不能适应,选择离开学校,我是不反对的。但是,仅仅基于做父母的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就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学校,无论是否个体,我仍然是持否定态度的。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6-6-17 23:33
jerryhao+2006-06-17 21:59-->引用:jerryhao @ 2006-06-17 21:59 你错了,我反对的就是个案,如果孩子上了学,对学校不能适应,选择离开学校,我是不反对的。但是,仅仅基于做父母的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就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学校,无论是否个体,我仍然是持否定态度的。
为什么非要去过学校后,发现不适合孩子,才选择离开学校呢?为什么就不能先不去学校上学,发现孩子不适合这种方法的时候,再选择去学校学习呢?难道对目前教育体制不满的仅仅是个别父母,大多数学生却都很满意吗?如果说让孩子选择不去学校是一场赌博,那么去学校同样是一场赌博,而且有很多人都输得很惨,既然这样,为什么就不能换另一种方式去赌呢?此帖由 小灰熊 在 2006-06-17 23:37 进行编辑...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18 00:57
因为做父母的无权因自己的好恶,剥夺孩子上学的机会.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6-6-18 08:19
... ...此帖由 小灰熊 在 2006-06-18 09:32 进行编辑...
作者: hding99    时间: 2006-6-18 09:03
争论得好热闹啊。问问各位,可不可以先问问自己的小孩的想法之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让孩子一起参与讨论是重要的,不要以为小孩太小,不懂事,其实让小孩有平等的、自主的权利对于他的心理成长更重要。

作者: 老鱼儿    时间: 2006-6-18 11:09
11楼:看来你对接受过的学校历史教育相当满意。   不过我今年三十有五,是在四年前经常浏览互联网之后才发现以前学的历史近于胡扯。比如关于抗战,关于中国当代史,等等。你认为现在的学校可能客观的教授历史吗?等孩子学了再校正?14楼:我们同样不能剥夺一个孩子的快乐童年,不能剥夺他们玩的权利,不能剥夺他们选择现有的学校教育方法之外的方法的权利。16楼:未成年的孩子为什么有监护人?为什么他们做的事情要父母负责?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独立的思考能力。孩子的思想往往是受父母极大影响的,价值观也同样。比如,父母认为分数是命根子,孩子可能爱学习或者厌学,但是他潜意识中会认同父母的这种观点。只不过学习不好的孩子自认为不是好学生罢了。   所以,孩子成为什么样的孩子,往往由父母来主导选择。昨天我到家居店,一个店员说自己的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特别苦,每天的字要默百遍,每天的课文要背会,我不知道这种教学方法有什么好处?学校的目标是特别明确,可是学校不是工厂,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地方啊。   很多孩子爱上学,不代表这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他们会以大人的是非为是非,以大人的好恶为好恶。所以,如果大人的独立思考能力都不行,那么,对孩子来说,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都是蛮可怕的一件事。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6-18 11:50
老鱼儿+2006-06-18 11:09-->引用:老鱼儿 @ 2006-06-18 11:09 11楼:看来你对接受过的学校历史教育相当满意。   不过我今年三十有五,是在四年前经常浏览互联网之后才发现以前学的历史近于胡扯。比如关于抗战,关于中国当代史,等等。你认为现在的学校可能客观的教授历史吗?等孩子学了再校正? 
不说了不说了。天热、省点力气。也建议您上论坛先做点准备工作:一、沐浴、更衣二、打开空调三、泡杯好茶,等待香气逸出、色泽加深四、。。。。。。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6-6-18 12:03
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可能会有一多半孩子选择不愿意去上学,没看到他们放假的时候欢呼雀跃的样子么。但放假以后开学前,孩子又开始想念老师和小伙伴了,孩子的选择就是有这样不确定性。因为对个人能力的怀疑,我还是主张选择去上学,看看小学一年级孩子普通的课程表吧:除了语文、数学,还有音乐、美术、英语、微机、地理、健康……,现在的小学教育,也不只是简单的“那点东西”,老师在每个领域都有加深的内容。术业有专攻,我觉得在家里的个人的能力很有限,即便是全职父母,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科目的所有内容。孩子在学校的群体生活,和老师和小伙伴们在一起那种交流和体验是孩子童年的一个重要经历吧。面对学校教育的弊端,比如整齐划一的模式化教育,对个性发展的压抑和缺乏创造性思维方式,家长可以做些针对性的辅导和引领,不把教育的全部任务都交给学校,不逃避在学校的各种可能的冲突,与学校配合形成互补。走不上学这条路,还是很冒险,不拿孩子做实验吧。
作者: westlakeside    时间: 2006-6-18 12:51
<div class="bigforumtitle">呵呵, 宁可草,不要稻</div>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6-18 13:25
一袋子宁静+2006-06-18 12:03-->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6-06-18 12:03 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可能会有一多半孩子选择不愿意去上学,没看到他们放假的时候欢呼雀跃的样子么。但放假以后开学前,孩子又开始想念老师和小伙伴了,孩子的选择就是有这样不确定性。
是滴~
一袋子宁静+2006-06-18 12:03-->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6-06-18 12:03 因为对个人能力的怀疑,我还是主张选择去上学,看看小学一年级孩子普通的课程表吧:除了语文、数学,还有音乐、美术、英语、微机、地理、健康……,现在的小学教育,也不只是简单的“那点东西”,老师在每个领域都有加深的内容。术业有专攻,我觉得在家里的个人的能力很有限,即便是全职父母,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科目的所有内容。
基本上,我是反对孩子在学校学音乐、美术这些课程的。因为学校的教学太太太不专业,最糟的是,我可以为孩子在校外挑选合适的老师,而学校的老师却不由得我们去挑选。孩子向我投诉最多的就是学校的美术课和舞蹈课,因为学校的老师与她在校外的老师相差太大!学校这种机构给予的是平民化、普及的教育,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基本的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这就象施粥,他能给予的是让你不至于因为缺粮而饿死,但若想吃得好,讲究个营养搭配,讲究个风味,就不能太难为施粥之人了。
一袋子宁静+2006-06-18 12:03-->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6-06-18 12:03 孩子在学校的群体生活,和老师和小伙伴们在一起那种交流和体验是孩子童年的一个重要经历吧。
本来,孩子的群体体验,学校不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来源,但由于国内的生活现实,孩子缺少玩伴,学校才成为一个依赖。
一袋子宁静+2006-06-18 12:03-->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6-06-18 12:03 面对学校教育的弊端,比如整齐划一的模式化教育,对个性发展的压抑和缺乏创造性思维方式,家长可以做些针对性的辅导和引领,不把教育的全部任务都交给学校,不逃避在学校的各种可能的冲突,与学校配合形成互补。
道理说得是对,但实际上这么做使得孩子身背两套学习担子,孩子的生活质量会因此而下降。白天大把的时间,被学校占据,晚上在家有限的时间,在完成了学校作业之外,再做任何一点东西,都会显得时间紧迫!总之,我觉得,有能力、有条件的,孩子不要去学校。能力、条件,大家别乱想。不是财力,不是时间,而是家庭内的学习教育能力。
作者: babyfish    时间: 2006-6-18 14:26
目前有多少家长能有这个条件让孩子不去学校呢?首先至少就得有一个家长不能工作,其次还得选择合适的校外教师,除非这个家长自己是个全才。这些都需要财力,需要时间。倒是从前那种家族群居生活方式下孩子可以不用去上大学校,当然那时候有私塾,而且有足够的直系或嫡系的姐妹兄弟可以作伴。而现在尤其是城市里基本上都是2加1的小单位家庭,离开学校,不太现实...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18 22:24
哈哈,现在的家长真的很自以为是。上不上学不是简单的问问孩子的意见那么简单的事情。你是孩子的父母,但你随意的决定,可能是留下孩子一生的痛,可能会让孩子一辈子恨你。
作者: 花香满园    时间: 2006-6-19 01:08
jerryhao+2006-06-15 09:45-->引用:jerryhao @ 2006-06-15 09:45 宁可让他上学后,真的无法适应的时候再选择离开,也不要盲目地替孩子这样决定他的一生。
<font color="#1e90ff">相信这里几乎没有人会轻易拿自己孩子的前程去做堵注的,很多选择不不上学的家长就是在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才做决定的.我的孩子就是上过小班,又回到家中一年,然后又再读了一年.这一年对学校教育真是太失望了,而且我发现东西没学到多少,他的一些优秀的品质正在快速的丢失,这老什子学上得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我重新在想值得继续读下去吗?
作者: beihaishi    时间: 2006-6-19 06:54
花香满园+2006-06-19 01:08-->引用:花香满园 @ 2006-06-19 01:08 <font color="#1e90ff">相信这里几乎没有人会轻易拿自己孩子的前程去做堵注的,很多选择不不上学的家长就是在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才做决定的.我的孩子就是上过小班,又回到家中一年,然后又再读了一年.这一年对学校教育真是太失望了,而且我发现东西没学到多少,他的一些优秀的品质正在快速的丢失,这老什子学上得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我重新在想值得继续读下去吗?
如果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学校课本内容,就会更加明确要不要上学了。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6-6-19 09:33
dawnch+2006-06-16 23:09-->引用:dawnch @ 2006-06-16 23:09 学校,作为教育资源的一种,还是有利用价值的。如何利用,怎样利用得好,各显其能吧。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6-6-19 09:35
jerryhao+2006-06-18 00:57-->引用:jerryhao @ 2006-06-18 00:57 因为做父母的无权因自己的好恶,剥夺孩子上学的机会.
同意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6-6-19 09:38
dawnch+2006-06-18 13:25-->引用:dawnch @ 2006-06-18 13:25 能力、条件,大家别乱想。不是财力,不是时间,而是家庭内的学习教育能力。
带来的问题还有怎么评价家庭内的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教育评价,我觉得很多人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如果简单的用学校教育的试卷来比对和评价,还不如送学校算了
作者: 小意0523    时间: 2006-6-19 10:58
老鱼儿+2006-06-17 00:58-->引用:老鱼儿 @ 2006-06-17 00:58 楼上,关于中国学校的历史课本,我们现在知道有很多问题。所以历史课,政治课,是相当的垃圾啊。不能毒害孩子的小心灵。
我相信对于论坛里大多数家长来说,并不了解现在的历史课本,所以,大家在批历史课本是&quot;垃圾&quot;的同时,能否提供一些历史课本里的&quot;垃圾&quot;样本,好让大家作个参考,让大家对具体的&quot;垃圾&quot;进行讨论.绝大多数家长都不是历史学家,无法判断哪些历史书是客观公正的,哪些书是会毒害孩子心灵的.想问&quot;老鱼儿&quot;,您对您的孩子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教材呢?如果有什么公正客观的历史教材,能否推荐给大家,或者拿出来分享给大家?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很不让人满意,但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是没有信心做一个好老师的,做孩子一两门课的好老师也许还行,但要做全面的好老师,没有几个家长有这个信心的.所以,只能选择上学,适当地作此后补,然后内心里盼望着教育能快些完善完美.
作者: doudoumm    时间: 2006-6-19 11:11
看了家的百家争鸣,沉思中。继续关注非学联盟。
作者: beihaishi    时间: 2006-6-19 12:32
jerryhao+2006-06-18 22:24-->引用:jerryhao @ 2006-06-18 22:24 哈哈,现在的家长真的很自以为是。上不上学不是简单的问问孩子的意见那么简单的事情。你是孩子的父母,但你随意的决定,可能是留下孩子一生的痛,可能会让孩子一辈子恨你。
以上观点不敢苟同,就拿我自己的孩子来说吧连想都不想就送孩子去上学,难道不是一种随意的决定吗?我不让孩子上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难道是一种随意的决定吗?
作者: jiahui    时间: 2006-6-19 13:22
家慧9月要上小学了,我是这么做的,我从这学期开初,就要求孩子每天做一件MAKE EFFORT的事情,自己安排时间;我同家慧说,暑假我们会有前后一个月的时间,尝试妈妈给家慧上课,学习一点学校的要学的知识,这样,如果家慧不喜欢学校,更喜欢在家的话,可以选择回家读书。在家上学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什么,怎么评价,而是一个全职的家长承担过多的责任以后的压力,这种压力也会传染给孩子。另外,选择另类是高风险的。关于什么是垃圾,提出用什么教材,怎么教,本身就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历史是人写的,所以,我们教给孩子的不应该是某一种特定的说法,而是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和各种不同的历史观。由此想开去,在家学习其实真的很简单,过了初步的阅读,写字关以后,孩子在家,其实就是研究各种故事的5W的自学过程。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19 15:44
花香满园+2006-06-19 01:08-->引用:花香满园 @ 2006-06-19 01:08 <font color="#1e90ff">相信这里几乎没有人会轻易拿自己孩子的前程去做堵注的,很多选择不不上学的家长就是在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才做决定的.我的孩子就是上过小班,又回到家中一年,然后又再读了一年.这一年对学校教育真是太失望了,而且我发现东西没学到多少,他的一些优秀的品质正在快速的丢失,这老什子学上得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我重新在想值得继续读下去吗?
其实选择孩子不上学的,可能有以下几类1、因为贫困、无力承担费用2、让孩子学有独长,比方音乐、绘画、体育等3、厌恶当前教育制度4、力图培养神童型5、孩子个性较强,无法适应目前教育
小意0523+2006-06-19 10:58-->引用:小意0523 @ 2006-06-19 10:58 我相信对于论坛里大多数家长来说,并不了解现在的历史课本,所以,大家在批历史课本是&quot;垃圾&quot;的同时,能否提供一些历史课本里的&quot;垃圾&quot;样本,好让大家作个参考,让大家对具体的&quot;垃圾&quot;进行讨论.绝大多数家长都不是历史学家,无法判断哪些历史书是客观公正的,哪些书是会毒害孩子心灵的.想问&quot;老鱼儿&quot;,您对您的孩子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教材呢?如果有什么公正客观的历史教材,能否推荐给大家,或者拿出来分享给大家?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很不让人满意,但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是没有信心做一个好老师的,做孩子一两门课的好老师也许还行,但要做全面的好老师,没有几个家长有这个信心的.所以,只能选择上学,适当地作此后补,然后内心里盼望着教育能快些完善完美.
其实上面的那位说得很对,目前的历史教材,全部都是垃圾。
beihaishi+2006-06-19 12:32-->引用:beihaishi @ 2006-06-19 12:32 以上观点不敢苟同,就拿我自己的孩子来说吧连想都不想就送孩子去上学,难道不是一种随意的决定吗?我不让孩子上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难道是一种随意的决定吗?
深思熟虑也未见得就正确。问几个问题:1、你选择家庭教育,如果有一天需要让孩子上学了,你怎么办?让孩子插班上几年级,孩子还能适应么?2、今后孩子还要不要考学?你用什么模板(教材)安排他学习。你如何与高考挂钩。3、如果你失败了,你相不相信孩子会因为你对他上学权利的剥夺而恨你一辈子。4、当孩子眼巴巴看着其他的小朋友去学校念书的时候,孩子的那种羡慕的感觉,你是否能体会和理解。不要觉得你们很能,你们可以教育孩子学会多少多少知识。可惜,孩子不是为学知识而活着的,他们还有其他无数的需要,怕是你们关在家里而无法给与的。你们的乌托邦理想可行的话,你们自己为啥还要生活在城市里呢?找一个偏僻无人的地方去隐居好了。
作者: 谷风    时间: 2006-6-19 16: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6-6-19 16:17
jerryhao+2006-06-16 16:49-->引用:jerryhao @ 2006-06-16 16:49 <p />怎么还臭老鼠了?抗议!本人不臭,而且很香!
<font color="royalblue">  本身体味还是烤出的香味?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6-6-19 16:26
怎么没有非学联盟的家长阐述自己的非学观点.不会单单是楼主批驳的这些吧.等待!!!关注!!!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19 17:11
天堑变通途+2006-06-19 16:26-->引用:天堑变通途 @ 2006-06-19 16:26 怎么没有非学联盟的家长阐述自己的非学观点.不会单单是楼主批驳的这些吧.等待!!!关注!!!
你太会出难题了,其实这种模式大家都是在探索,偶尔也就是一时冲动导致,真的要形成完整的观点,真的是太困难了。其实倒不如指出目前学校教育的问题,以及期望的家庭教育的对策,会相对更容易些,我想他们一定是总结了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病,才去下这个决心的。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6-6-19 18:45
老鱼儿+2006-06-17 00:58-->引用:老鱼儿 @ 2006-06-17 00:58 楼上,关于中国学校的历史课本,我们现在知道有很多问题。所以历史课,政治课,是相当的垃圾啊。不能毒害孩子的小心灵。楼主的反对,基于这种观念:现行的学校教育是无可替代的,是唯一的,即使有无数的缺点。但是,谁说集体学校式教育是唯一的呢?大家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现代,有多少仕人志士,都是通过非学校式教育成才的?我认为,教育应该多样化,包括手段,理念,方式等等。因为人是不一样的。关于现在的国内学校,我觉得对人的摧残与浪费,远大于收获。和具体的老师没有关系。和整个社会机制有关。和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有关。所以,反对无效。
老鱼儿+2006-06-18 11:09-->引用:老鱼儿 @ 2006-06-18 11:09   不过我今年三十有五,是在四年前经常浏览互联网之后才发现以前学的历史近于胡扯。比如关于抗战,关于中国当代史,等等。你认为现在的学校可能客观的教授历史吗?等孩子学了再校正?
<font color="royalblue">  我也想看公正的历史教科书。  从网上看到那么多的历史资料,同样不足信。  最近看的一转贴有板有眼摆出了孙中山卖国事实,看作者有点熟,一百度原来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  准备做他的fans,于是再看看他的其他文集,发现此公还真是有精力,评击时政,跨行业指导后生先进,离超人不远。  不过,他的很多观点不敢苟同,决定不做他的fans了。  如果说现行历史教科书有1%的政治浓度,则这些所谓历史资料恐怕有99%的政治浓度,我还不如看现行的历史教科书有个基本事实。  袁伟时教授除了推出孙中山卖国袁世凯爱国的历史研究结果,还在经济领域颇有建树,在一篇贴子中总结他的观点如下:  ①许多中国人看过夏衍写的《包身工》,不少人为之流下热泪。……剥削的确非常厉害,包身工的生活状况是悲惨的。但活活饿死更残酷,所以父母甘愿让儿女去受罪。同时,
这仅是当时学徒制度的一个部分,而且采用包身工制度的行业很少,不能概括学徒生活的全貌,更不能代表工人生活的全貌。  ②以往关于国有资产很多观念,我认为是错的。企业家,无论是国有企业或者是民营企业的,通过各式各样的形式,将国有企业转化为私有企业或股份企业,只要不是
拆烂污、套现跑掉,而是整顿好企业,让它正常发展,总的说来不应该严格追究(我花1元钱买一座国家粮库,保证不套现跑掉,每天吃香喝辣搞好粮库建设)。<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现在动不动就追究国有资产的流失,这是一个没有多大意思甚至有点危险性的话题</span>(国有资产大把流失有意思,追究就没意思有危险)。  ③关于偷税漏税和行贿、诈骗等违法或犯罪问题:  有些是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法治不健全造成的。各种各样的税和名目繁多的“费”收得那么高,人家要不要吃饭?要不要发展?<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没有民主,企业家没有发言权,必然苛捐杂税繁多</span>。法治没有确立,收税过程就会猫腻百出。此外,要区分合理的避税和不合法的逃税,企业家雇请会计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努力避
税,这是市场经济的天经地义。
<font color="#f7f7f7">( http://www.tecn.cn )    二
十多年来,民营企业家从无到有,逐步恢复、发展,这个过程中确实有好些人违法乃至犯罪。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是转型过程中体制和官僚作恶。因此,对于
贪污受贿的官员,应该按照法治原则,该怎样处置就怎样处置。否则整个官僚系统就完了。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在这样的体制下,有些行贿出于迫不得已,<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不应该处理得太过分</span>(此公要的法治,就是对无奈行贿的企业家不应该处理得太过分,法治的程序合法到哪里体现呢?我迫不得已抢银行迫不得已杀人是不是也不应该处理得过分呢)。  ④更重要的是:农村乃至整个中国人的脱贫,只有一条道路,通过市场经济推动工农业生产产业化,促进服务业大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走这条路的前提是<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一定要善待财富创造最强大的推动者和组织者:商人和企业家</span>(西洋人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古训也忘了,一条道,没农民工人市民的事了)。
<font color="#f7f7f7">( htt  原文:袁伟时 《财富:“原罪”与历史功绩》 根据2003年7月5日在《名牌》杂志名士沙龙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整理、补充  前一段还有一贴《中国真是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吗》,当时看得我这个历史盲一愣一愣的,后来从网上看到,原来是:  
转贴+-->引用:转贴 始作俑者是纳兰性德,蒙古族人士,曾用笔名阴山铁骑,sarenhuu,重金属乐队等.多年来他使用不同的名号, 冒用不同的民族,写了不下于50万字文章,在网上广为传发,专门诋毁中国, 狂贬中华文化. 该人颇有见识,对历史、哲学也有见解,但其用意很深,在网络上颇有危害性,不了解其为人,极易被蛊惑.    此人发表过一系列文章,《“四大发明”的无稽之谈》,《东西方文明之比较》,看似理性反思,但宗旨在与根本否定汉族的古代成就,行文充满对汉族的不屑. 他曾经以sarenhuu笔名写过《二十四史究竟出于何人只手考辩》《汉字、美术和染缸》,内容非常低俗无聊.    那兰性德在蒙人网站上的“理论”。为了便于归纳,我们姑且将之称为理论。他有些什么“理论”呢?  一是,汉族人命贱,屠杀之有何不可?  二是,没有杀那么多汉人,你们汉人夸大其词。  三是、说当今汉人并非纯种汉人。由于蒙古军南下后大量强奸汉族妇女,所以现在的汉人大多是蒙汉杂种。(该血统论在这篇《戳穿中国是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荒谬骗局 》中也羞羞答答的有所体现,如那段“北方是纯粹的蒙古人种”、“真正的古华夏文明在宋以后就消亡了”等等,大家细细体会,HEHE)    对那兰性德的行踪追踪得十分清楚的丰年先生指出,那兰性德的言论在以汉族人士为主要网民的论坛上,以贬辱汉族为主,而在蒙人网站上则是直接了当地鼓吹蒙族优越论。这才是纳兰性德的真实目的!    反思是必需的,但是假借反思之名,打击我中国人的自信心必须要警惕!  (对《中国真是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吗》的驳斥略,太长太学术。)
  对网上这些所谓的历史资料,我还真不敢相信了。  如果你有更真实公正的历史教科书,请推荐我们看看。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6-19 20:28
梦幻妖精+2006-06-19 09:38-->引用:梦幻妖精 @ 2006-06-19 09:38 带来的问题还有怎么评价家庭内的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教育评价,我觉得很多人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如果简单的用学校教育的试卷来比对和评价,还不如送学校算了
评价,评价这东西是因什么才有产生和存在价值呢?想起一个贴子:《到哪里去证明我是普通人?》家庭教育,除非家庭内部能提供足够的资源,比如家族企业什么的,或是帮父亲办个杂志什么的,不然,孩子后来还是要接受主流的评价系统的评价。不然,去求职应聘,拿什么证明你比别人更具备胜任职位的条件?由此可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受这个世界的规律约束着的。特立独行,是为了他日能回归到这个主流当中并占据更好的位置。此帖由 dawnch 在 2006-06-19 20:32 进行编辑...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19 22:47
dawnch+2006-06-19 20:28-->引用:dawnch @ 2006-06-19 20:28 评价,评价这东西是因什么才有产生和存在价值呢?想起一个贴子:《到哪里去证明我是普通人?》家庭教育,除非家庭内部能提供足够的资源,比如家族企业什么的,或是帮父亲办个杂志什么的,不然,孩子后来还是要接受主流的评价系统的评价。不然,去求职应聘,拿什么证明你比别人更具备胜任职位的条件?由此可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受这个世界的规律约束着的。特立独行,是为了他日能回归到这个主流当中并占据更好的位置。
说得很对呀,没有比较的标准了怎么去评价做得对和错呢,那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了,无论我怎么做,我永远都是正确的。我在楼顶特意提到了郑渊洁,该君小时候在上学的时候留下了阴影,而后来他居然成功了,于是他有理由相信不需要学校的培养也注定能成功(其实这类例子多着呢,我知道好多做老板的,小学都没有毕业呢,大家是否也要去学学呢),于是他大胆的拿自己的儿子做了试验,可惜失败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反倒编出很多的理由来证明他是成功的(事实上,他早就明白了,所以后来通过关系让儿子上了大学,可惜他儿子已经无法适应学校的教育,最终还是退学了。现在引以自豪的儿子做了所谓CEO,也无非是他郑渊洁的公司,像老虫所说的家族企业而已。这也叫成功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现在他知道改正了,也让女儿上学了,唯一就还是嘴不服软,说让女儿上学,是女儿强烈要求上学,哈哈哈。讲郑渊洁的事情,就是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6-6-19 23:03
非学联盟是不在我政府认可的八个民主党派内的小小盟, 老鼠别担心, 我们大多数走康庄大道的.
作者: wenyuying    时间: 2006-6-20 07:07
我想当你无法改变的时候,就只有去适应,当然适应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我们主张的是积极的去适应。
作者: beihaishi    时间: 2006-6-20 07:23
jerryhao+2006-06-19 15:44-->引用:jerryhao @ 2006-06-19 15:44 深思熟虑也未见得就正确。问几个问题:1、你选择家庭教育,如果有一天需要让孩子上学了,你怎么办?让孩子插班上几年级,孩子还能适应么?我之所以选择家庭教育,就是看到孩子没必要到学校去上学,因此不存在插班的问题。我不知道什么叫做“需要让孩子去上学”?2、今后孩子还要不要考学?你用什么模板(教材)安排他学习。你如何与高考挂钩。至少我认为孩子没必要考现在的中学。我给孩子的教学内容与学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只会比学校的好。如果将来想让孩子混张大学文凭,我认为恐怕不是难事。3、如果你失败了,你相不相信孩子会因为你对他上学权利的剥夺而恨你一辈子。正因为我是深思熟虑过的,我将事情看得很清楚,所以相信自己的培养模式肯定比学校好,孩子每天在快乐中素质提高很快,为什么要恨我?还是一辈子?4、当孩子眼巴巴看着其他的小朋友去学校念书的时候,孩子的那种羡慕的感觉,你是否能体会和理解。孩子不用去上学,那种值得让别的小孩来羡慕的感觉,你恐怕没有体验吧!不要觉得你们很能,你们可以教育孩子学会多少多少知识。可惜,孩子不是为学知识而活着的,他们还有其他无数的需要,怕是你们关在家里而无法给与的。我没有觉得自己很能,而是我觉得天下有太多没有开悟的父母,整天只知道让孩子学习学习,考试考试,结果不但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也没有学到什么做人的道理。我让孩子在家上学,没有把知识的传授当作最重要的东西,而是将文化和修养,心灵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你们的乌托邦理想可行的话,你们自己为啥还要生活在城市里呢?找一个偏僻无人的地方去隐居好了。呵呵,您的这一句话太好笑了。在家上学跟在哪里生活有关系么?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20 09:19
哈哈,赞赏楼上的自信,不过呢物理、化学等一些实践性的课程,在家里真的满困难的,不过要是偏文一些可能会略容易,祝愿你成功吧。
作者: 小意0523    时间: 2006-6-20 10:37
jerryhao+2006-06-20 09:19-->引用:jerryhao @ 2006-06-20 09:19 哈哈,赞赏楼上的自信,不过呢物理、化学等一些实践性的课程,在家里真的满困难的,不过要是偏文一些可能会略容易,祝愿你成功吧。
嘿嘿,皇帝不急太监急。你怎么就知道人家没那个能力了,不要“以己律人”嘛,自己不行就认为全天下的人都不行啦。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应该感谢先行者,他们敢走没有路的路,而我们没那份胆识。
作者: beihaishi    时间: 2006-6-20 11:26
小意0523+2006-06-20 10:37-->引用:小意0523 @ 2006-06-20 10:37 嘿嘿,皇帝不急太监急。你怎么就知道人家没那个能力了,不要“以己律人”嘛,自己不行就认为全天下的人都不行啦。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应该感谢先行者,他们敢走没有路的路,而我们没那份胆识。
呵呵,感谢大家的关心。我现在感到自己忘了谈一件事,那就是家庭学校必须有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位家长都可以实施的。我自己是一位大学教师,孩子有大学校园这么一个空间,至少从校园面积来说,比他的小学大多了。我自己也有空闲时间,孩子也有查阅资料的地方,比如学校的图书馆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可以自由出入。至于物理化学这些科目,我真的并不担心。电脑课程呢,我基本上没有教过他,他经常坐在我后面看我操作,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经学会不少了,远比学校所谓《信息技术》课里学到的多且实用。其他课程就不细谈了。再举一个例子。前两天我从网上打开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后,让我儿子去读那段文言文,结果呢,我读一句,他翻译一句,尽管不能全部翻译正确,但是基本意思都理解。我认为这是他背诵四书五经的效果。
作者: 斯妤妈    时间: 2006-6-20 12:47
讨论得很激烈。我很佩服这些先行者。狂羡慕小灰熊。而且个人认为不去学校的孩子很多方面应该可以发展得更好的,但我又认为学校教育尽管存在很多弊端,但是孩子们还是需要学校的。所以,我觉得小灰熊的做法是非常理想的。
作者: 斯妤妈    时间: 2006-6-20 12:51
其实选择孩子不上学的,还有一类:探索型的,敢于与主流教育不同道的。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20 13:13
小意0523+2006-06-20 10:37-->引用:小意0523 @ 2006-06-20 10:37 嘿嘿,皇帝不急太监急。你怎么就知道人家没那个能力了,不要“以己律人”嘛,自己不行就认为全天下的人都不行啦。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应该感谢先行者,他们敢走没有路的路,而我们没那份胆识。
哈哈,真是俺做就不着急咯,像我这样百年一见的数理化生地美音史政样样精通的全才,教育一个小孩子还不是简单的事情么。而且当年我们接受的就是素质教育,不像现在都是应试教育的奴隶,搞这个还不跟玩似的。
jerryhao+2006-06-19 22:47-->引用:jerryhao @ 2006-06-19 22:47 说得很对呀,没有比较的标准了怎么去评价做得对和错呢,那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了,无论我怎么做,我永远都是正确的。我在楼顶特意提到了郑渊洁,该君小时候在上学的时候留下了阴影,而后来他居然成功了,于是他有理由相信不需要学校的培养也注定能成功(其实这类例子多着呢,我知道好多做老板的,小学都没有毕业呢,大家是否也要去学学呢),于是他大胆的拿自己的儿子做了试验,可惜失败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反倒编出很多的理由来证明他是成功的(事实上,他早就明白了,所以后来通过关系让儿子上了大学,可惜他儿子已经无法适应学校的教育,最终还是退学了。现在引以自豪的儿子做了所谓CEO,也无非是他郑渊洁的公司,像老虫所说的家族企业而已。这也叫成功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现在他知道改正了,也让女儿上学了,唯一就还是嘴不服软,说让女儿上学,是女儿强烈要求上学,哈哈哈。讲郑渊洁的事情,就是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其实这个标准的问题最重要。你们今后是否要孩子念大学,是否要孩子面向社会呢?你们觉得自己的教育足够孩子去应付大学考试么?不考大学的话,你们觉得给孩子培养的能力足够他立足于社会了么?当然能隐居山野、恭身务农自然也是安身立命的一种方法,但我想大多数的人不会安于此。
beihaishi+2006-06-20 11:26-->引用:beihaishi @ 2006-06-20 11:26 天我从网上打开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后,让我儿子去读那段文言文,结果呢,我读一句,他翻译一句,尽管不能全部翻译正确,但是基本意思都理解。我认为这是他背诵四书五经的效果。
真巧,那天我也恰巧打开了一份今年高考的数学卷子,发现那里面的好多数字我儿子都认识了,尽管好多符号他还不懂,我觉得这和他每天玩电脑游戏是很有关系的。不过,明年还不想让他参加高考,再晚一点吧。
作者: 小意0523    时间: 2006-6-20 13:29
jerryhao+2006-06-20 13:13-->引用:jerryhao @ 2006-06-20 13:13 真巧,那天我也恰巧打开了一份今年高考的数学卷子,发现那里面的好多数字我儿子都认识了,尽管好多符号他还不懂,我觉得这和他每天玩电脑游戏是很有关系的。不过,明年还不想让他参加高考,再晚一点吧。
真巧,那天我也恰巧打开了一份某年高考的地理卷子,发现那里面的好多地图我儿子都认识了,尽管把非洲说成了南美洲,但毕竟没往月球上说。我觉得这和他每天玩Google Earth是很有关系的。不过,明年还不想让他参加高考,再晚一点吧。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6-6-20 13:51
小意0523+2006-06-20 13:29-->引用:小意0523 @ 2006-06-20 13:29 真巧,那天我也恰巧打开了一份某年高考的地理卷子,发现那里面的好多地图我儿子都认识了,尽管把非洲说成了南美洲,但毕竟没往月球上说。我觉得这和他每天玩Google Earth是很有关系的。不过,明年还不想让他参加高考,再晚一点吧。
<font color="royalblue">  好玩,好玩。英语的还没人说,我也来加一段。

真巧,那天我也恰巧打开了一份某年高考的英语卷子,发现那里面的好多字母我宝宝仔仔都认识了,尽管拼到一起不认识,但毕竟能认识零件了。我觉得这和他每天看英文原声动画玩英文原版游戏是很有关系的。不过,明年还不想让他参加高考,起码要幼儿园毕业再晚几年吧。

  搞搞笑,beihaishi请别介意。



  觉得beihaishi的条件在家教孩子应该可行。
  处理好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的问题,或者干脆隔三岔五地让孩子到学校体验一下生活,孩子就不会有太多欠缺了。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6-6-20 16:00
真巧,那天俺也恰巧打开了一份扯淡般高考出的扯淡般卷子,发现那里面的好多知识我儿子都知道是扯淡,尽管是些名师类的猛人们在扯淡,但毕竟没逃过孩子的眼睛。我觉得这和他天天看&quot;皇帝的新装&quot;是很有关系的。不过,明年就想让他参加高考,早一点晚一点做那扯淡卷子都一样。<img src="images/smiles/fd.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6-6-20 17:57
真巧,那天俺恰巧打开了论坛的帖子,发现里面的句子我们家的宝贝都认识并点评起来,尽管他们还不能写出作品但对此很感兴趣,我觉得这是信息社会网络普及的结果,不过,暂时还不打算让他们上网写小说,再大一些吧。很佩服beihaishi的胆识和对此所做的探索。这里继续搞搞笑,beihaishi请别介意。大家主张在“玩中学习”,也喜欢在搞笑中回贴轻松轻松。:)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6-6-20 22:03
那天我来到家长学校,翻了一堆帖子。我女儿在旁边竟然都能明白。估计是我每天泡坛子的结果。她跟我说:妈妈,你这个校长让我当吧。我说:你先小学毕业再来当校长吧填一把火,烧的旺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20 22:11
真巧,那天看书,儿子指着书上的一个字&quot;蓓&quot;说这个字是bei,老夫四十多年了一直认为是念pei的,幸好当时没吱声,后来偷偷找词典一查还真的念bei,儿子上幼儿园还从来没教他认过字,难道此子真的天生异禀?不过,等我弄清了原来他们幼儿园有个小朋友的名字里有这个字以后,还是决定明年先不让他考大学了。很佩服beihaishi的胆识和对此所做的探索。这件事情是千真万确,绝不是搞搞笑,beihaishi请别介意。大家主张在“学习中玩”,也喜欢在回贴轻松轻松中搞笑。:)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20 23:28
哈哈,作为一个版主,管理你的版块是你应具的责任,你觉得帖子不适合这个板块的风格,你可以转到鼠目寸光去。你如果觉得违反了你的版规,你还有权利封掉乃至删掉。这是你做版主的职责,而不是坐在那里发牢骚!这个帖子原本也是讨论问题的,很多问题等你讨论呢,你怎么不仔细看看呢?不过呢,换个心态也是不错的,其实大家轻轻松松讨论问题其实也挺好的。多一点幽默感对于做家长的也是很必要的,你说呢?干吗让自己活得那么累呢?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6-6-20 23:44
小灰熊,你好!刚在弄签名,老鼠回帖在前面了。如果这样的方式你不喜欢,我想诚意地和你说声对不起。我的想法是:大家来到论坛上谈教育,下资源。也是业余时间做为精神家园来放松休息娱乐的地方。任何严肃的问题可以举重若轻,只要不是恶意的人身攻击,大家应该接受各种形式的讨论方式。看到你说名次不在前面,破罐子破摔?为什么说自己是破罐子呢?我一直觉得你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个金刚钻呢。^_^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20 23:58
哈哈哈,不喜欢这个风格,说一句就是了,在座诸位也不会在意。照你现在的说法,反倒是像楼上这些人都在恶意的在这里和你捣乱了,这样说,多伤大家的心呀!教育孩子也是这样,我想你决不会在孩子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不与他沟通,而是躲在一边生闷气,等到自己忍耐不住了,再对他大打出手吧,要是这样那真的太可怕了!你刚任版主,可能有些操作还不熟悉,如果需要的话,说一声,我来帮你把这个帖子挪走就是了。
作者: 小意0523    时间: 2006-6-21 00:38
对不起呀,我是故意跟老鼠逗玩的,也许忽略了你们的感受。其实46楼beihaishi说得很对,在家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位家长都可以实施的,特别是对想把孩子送进心目中较好一点的学校都没能力和财力的家庭来说更是难以实施的。我们这些深知自己不可能选择这条路走的人为什么喜欢往这里凑,其实呀,主要是想从你们那点偷点师,比如何如不死记硬背,如何为孩子选教材等等,好在学校教育外作一定的后补。唉!跟在袁博士的坛子里泡了N久,也没偷成功,非学联盟的开设,又为我们这些想偷师之徒燃起了希望嘛。总之是对不起了,真的没有忽悠你们的意思,每个人作出一个决定,象这么大的决定,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真心希望你们能越走越顺利。
作者: 花香满园    时间: 2006-6-21 00:51
jerryhao+2006-06-20 13:13-->引用:jerryhao @ 2006-06-20 13:13 哈哈,真是俺做就不着急咯,像我这样百年一见的数理化生地美音史政样样精通的全才,教育一个小孩子还不是简单的事情么。而且当年我们接受的就是素质教育,不像现在都是应试教育的奴隶,搞这个还不跟玩似的。
<font color="#ff0000" size="4">感觉楼主严重缺乏诚意.<font color="#ff0000" size="4">我也不喜欢这种气氛.我不觉到好笑,而是滑稽.与一个己之目,度人之境的人有什么好说的!<font color="#ff0000" size="4">我不在关注此贴了.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6-6-21 08:43
大家各抒己见,方式不限,不要因此伤了和气其实这种讨论也是很难得的。大家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便于一些家长考虑的更加周全,也是非学联盟的真正意义所在。如果每个人都是高呼赞歌,那我们就没有开这个版块的必要了多谢各位的诚意继续讨论
作者: 贝奇力动    时间: 2006-6-21 08:48
想让孩子不上学,配以优秀家教,那样孩子会更快的成功,不过不在集体中锻炼,很可能造成情感缺失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6-6-21 11:31
<font color="royalblue">  大家辨论热烈,双方剑拔弩张,搞搞笑可以缓和关系。  再正经的事,也可以在笑谈中完成。  二战时英国与美国的联手,就是邱吉尔在浴缸中与罗斯福总统开始谈的。  再重大的国际谈判,中间也要喝杯咖啡吃块点心吧。  如果搞笑能表达意见,搞笑回贴也是可以的。  如果搞笑回贴能准确的表达意见而不伤到感情,那搞笑回贴更是必须的。    讲过歪理,还是要检讨检讨,如果大家不喜欢搞笑,我真的感到非常内疚。  搞笑以前我还有点怕beihaishi不接受这种风格,已经预先作了小小铺垫。  向所有不喜欢这种回贴方式的朋友  <font size="7"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family: 黑体;"><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 <img src="images/smiles/heart.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font color="royalblue"><font size="7"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family: 黑体;"><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真诚地道歉!</span> <img src="images/smiles/heart.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img src="http://www.etjy.com/attachment.php?id=41745&amp;u=62362&amp;extension=gif&amp;attach=1130406799.gif&amp;filename=%E6%8B%9C%E6%89%981.gif&amp;attachpath=6/2/3/6/2"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font color="royalblue"><font size="7"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family: 黑体;"><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6-6-21 12:56
俺跳过无聊的搞笑粗览了一下,像 <span twffan="done"><span class="normalname" twffan="done">beihaishi、鱼儿 </span></span>这种有见识的人只要有能力,不送孩子去学校绝对没问题!像 老鼠 这种有见识的人等把孩子送学校会有所触动的。。。<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cool.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此帖由 八根儿 在 2006-06-21 14:17 进行编辑...
作者: hahaha    时间: 2006-6-21 13:39
看到非学联盟的帖子,就一直在关注中。争论也罢、搞笑也罢,其实大家都在关心,大家都对教育体制有着种种的不满,希望选择非学的孩子和家长一路走好,也希望能给我们这些无奈中的家长多些启发。希望讨论继续呀!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6-21 14:04
昨晚忽然发现非学的一个好处:缩短读书时间,降低时间成本。象现在,小学六年,中学六年,本科四年,硕士二年,博士二年。总共二十年。顺利的话,当上博士是二十七岁。二十七岁,仍是两手空空,工作没有,房子没有,车没有、存款也没有。可老婆孩子还得要你养!如果能缩短到二十二岁,别人仍是本科,你是博士,那就是一个大便宜了。这种便宜可能真得靠非学去赚了!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21 14:52
hahaha+2006-06-21 13:39-->引用:hahaha @ 2006-06-21 13:39 看到非学联盟的帖子,就一直在关注中。争论也罢、搞笑也罢,其实大家都在关心,大家都对教育体制有着种种的不满,希望选择非学的孩子和家长一路走好,也希望能给我们这些无奈中的家长多些启发。希望讨论继续呀!
其实上面的诸位尽管是轻松搞笑,其实也是在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孩子的标准和目的问题。如果有人说我的孩子8个月就会走路了,说明做父母的养育方法是先进的,大家听了都会哈哈大笑的。前例亦然,懂得大学考卷上的古文了,并不说明读四书五经就是适合的教育方法。其问题所在,就是其标准定的较低。那谈论一种教育方法是否合适的标准应该定在哪里呢?我们前文已经提出这个问题了,我也举了郑渊洁的那个例子,可惜这个联盟没有人敢回应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目标仅仅是完成自己的一种愿望和理想,换句话说呢,像郑渊洁一样,再拿孩子做自己的试验品。我觉得合适的标准应该定在24岁,也就是孩子走向社会的时候。你可以不让孩子上小学、中学、甚至大学,这种非学的方法能否保证你们的孩子走上社会的时候,会优于同龄的孩子呢?可能有人要说,我保证我的孩子那时候懂得的知识比别人多!嗯,如果局限在某些方面,我绝对相信,我在电视上就见过一位立志于国学的年轻人,没有上大学,每天一袭长衫,其国学水准非常之高。可是学了知识是干什么用的,是为了他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是为了他为将来谋生的。而不是拿来和别人比来比去的。上面那位长衫青年后来去报社谋职,很快就被录取了,但是几个月后又被辞退了。你可能痛恨目前的教育制度,其实这里的大家都有同感,但我们不能牺牲我们自己的孩子!
作者: hahaha    时间: 2006-6-21 15:53
鼠兄,我大概没写清楚。我的意思是说,希望非学的经验给我们这些痛恨现存教育体制但又不能让孩子非学的无奈的家长们一些启发。所以不希望非学的坛友们见到几个搞笑的帖子就觉得备受伤害了,就选择退出讨论了。毕竟你选择特立独行就应该准备承担由此而来的种种声音。此帖由 hahaha 在 2006-06-21 15:54 进行编辑...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6-6-21 16:03
这个非学问题俺认为本身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搞笑.前楼俺郑重地提出了问题,无一人郑重回答.多是抨击现行教育的时弊,可又有多少切实可行的办法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真正有见识的智者.否则就和俺常说的扯淡一样.那些非学人士用的是什么办法呢?不得而知.俺身边倒有不少鲜活的实际例子:武汉一所大学夫妻两均是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场所、学识来实现他们的育子非学计划.但这对夫妻在教育孩子八年后对记者说“还是准备送孩子去学校”赞赏这些非学家长的勇气,至于有没有见识还真不敢妄下结论。俺看到的非学教育方法经不起实践考验的多。还是等待有见识的非学人士拿出点具体的东西来耍耍,否则尽性搞点笑甚于在这无稽之谈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6-6-21 16:06
老鼠 表凭想像钻牛角尖哈<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ador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俺的理解是 这些家长们恰恰是更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才摈弃糟糕的学校教育的,也就是说 俺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只会让孩子的思想、眼界、能力离社会生活越来越远,无谓的消耗很多孩子的精力搞些艰深又学而无用的东西,培养出思想和年龄极不相称的 幼稚 青年,所以俺们的 愤青 从来不会后继乏人的。。。<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cool(1).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6-6-21 16:13
hahaha+2006-06-21 15:53-->引用:hahaha @ 2006-06-21 15:53 所以不希望非学的坛友们见到几个搞笑的帖子就觉得备受伤害了,就选择退出讨论了。毕竟你选择特立独行就应该准备承担由此而来的种种声音。
这位朋友的话倒让俺感觉有见识<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lol.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21 16:13
hahaha+2006-06-21 15:53-->引用:hahaha @ 2006-06-21 15:53 鼠兄,我大概没写清楚。我的意思是说,希望非学的经验给我们这些痛恨现存教育体制但又不能让孩子非学的无奈的家长们一些启发。所以不希望非学的坛友们见到几个搞笑的帖子就觉得备受伤害了,就选择退出讨论了。毕竟你选择特立独行就应该准备承担由此而来的种种声音。
hahaha 抱歉,引用你的话,是遵从你的建议,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写东西的时候也是大意没写清楚,我写的“你可能。。。”非指的你,那话是针对那些鼓吹非学的人说的,而是指的那一个群体,特此说明一下。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21 16:21
八根儿+2006-06-21 16:06-->引用:八根儿 @ 2006-06-21 16:06 老鼠 表凭想像钻牛角尖哈<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ador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俺的理解是 这些家长们恰恰是更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才摈弃糟糕的学校教育的,也就是说 俺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只会让孩子的思想、眼界、能力离社会生活越来越远,无谓的消耗很多孩子的精力搞些艰深又学而无用的东西,培养出思想和年龄极不相称的 幼稚 青年,所以俺们的 愤青 从来不会后继乏人的。。。<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cool(1).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啊,不会吧!我们号召让孩子上学的是钻牛角尖?听了你这话,我真的要钻牛角尖了,我钻,我钻。。。其实我们说了,我们也对目前整个的教育方法有所不满,但不可以脱离社会去搞乌托邦,我多次说过,你要觉得不满最好是把孩子送国外去学习。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6-6-21 16:32
呵呵,俺说你钻牛角尖是指你认定 非学=造神童 或者=脱离社会俺也是反对造神童的哈,但此非学显然与此无关...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6-6-21 16:44
其次,俺也认定成人与否就是看其将来的自立能力、生存能力,幸福与否就是看其将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能力,这些与上学或非学没有必然联系,只要孩子的天性不被逐渐磨灭,在我国非学少、不规范、不被大多数人认可,这和俺们较僵化的观念、体制有关,这不正常。。。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6-6-21 17:42
即使学校教育再差,也不要不上学,人是社会的人,离开社会,寸步难行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6-6-21 19:54
其实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带孩子去博物馆,图书馆,野外,超市,工厂等等在不同的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也是可以实施的目前的学校教育就是缺少实地考察和实践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22 00:17
八根儿+2006-06-21 16:44-->引用:八根儿 @ 2006-06-21 16:44 其次,俺也认定成人与否就是看其将来的自立能力、生存能力,幸福与否就是看其将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能力,这些与上学或非学没有必然联系,只要孩子的天性不被逐渐磨灭,在我国非学少、不规范、不被大多数人认可,这和俺们较僵化的观念、体制有关,这不正常。。。
你说得好!支持。你说的这种情况我就亲身见过很多的。我曾经去过很贫困的山区,哪里很多人很早就开始非学了。他们仍顽强的具备了自立能力、生存能力,并很好的保持了他们的天性。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6-6-22 23:35
jerryhao+2006-06-15 09:45-->引用:jerryhao @ 2006-06-15 09:45 我将作为此联盟的坚决反对者出现,所以现发一贴。你们喜欢的郑渊洁是明智的,儿子不上学,但女儿还是上学了,因为儿子已经完成了他的愿望,他不是个死硬分子,知道随需所动。非学的人在国内大有人在,但哪怕在大城市打工的人,也都会千方百计去让自己的孩子上打工学校。当然你们层次不一样。但是,在99%的孩子都能够经历目前的教育方式的时候,你们怎么可以凭自己的理想去剥夺孩子去上学的权利呢?你怎么就知道你的孩子适应不了目前的教育呢?这种剥夺是残忍的,但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去上学的时候,他内心也许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快乐。除非因为身体的原因,除非你可以要培养一个与众不同的神童,或者要专攻某一个偏长。否则还是请把孩子送回学校去吧,把他该拥有的还给他,不要凭做父母的个人偏好,损害了孩子今后的一生。你这样做,也许,孩子今后会恨你的。宁可让他上学后,真的无法适应的时候再选择离开,也不要盲目地替孩子这样决定他的一生。
支持——不过我支持的是帖主的观点已有所变化,也相信还会再变的,应该可以接受多元教育的观点吧。有人愿意上学,就上,有人不愿意,就不上,没什么了不起的大问题。顺便提一句:拙著《现代私塾》已定稿,想用一部分您与小女的对话,如需审阅,请给个E-MAIL,我传给你。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23 10:12
huge57+2006-06-22 23:35-->引用:huge57 @ 2006-06-22 23:35 支持——不过我支持的是帖主的观点已有所变化,也相信还会再变的,应该可以接受多元教育的观点吧。有人愿意上学,就上,有人不愿意,就不上,没什么了不起的大问题。顺便提一句:拙著《现代私塾》已定稿,想用一部分您与小女的对话,如需审阅,请给个E-MAIL,我传给你。
我的观点还没有变过。Email就不用了,发在坛子上的,就是给大家看的,你需使用,悉听尊便,谢谢你来询问,也预祝第一本有关此方面的书尽快面世。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6-6-23 11:04
jerryhao+2006-06-23 10:12-->引用:jerryhao @ 2006-06-23 10:12 我的观点还没有变过。Email就不用了,发在坛子上的,就是给大家看的,你需使用,悉听尊便,谢谢你来询问,也预祝第一本有关此方面的书尽快面世。
先表示感谢,有空还真想就一些问题与您接着讨论。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6-6-23 13:51
其实非学并不是完全的脱离学校教育,而是对学校教育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现在学校教育以教为主,学为辅,育似乎就更少,如果家长针对不足的地方,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适当的非学教育,未尝不是件好事为什么都如此抵触,嘲笑呢。难道特例必须成功才能推广吗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6-23 14:30
听语漫步+2006-06-23 13:51-->引用:听语漫步 @ 2006-06-23 13:51 其实非学并不是完全的脱离学校教育,而是对学校教育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现在学校教育以教为主,学为辅,育似乎就更少,如果家长针对不足的地方,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适当的非学教育,未尝不是件好事为什么都如此抵触,嘲笑呢。难道特例必须成功才能推广吗
既然是作为反对派出现的,自然全部都是反对意见,为什么非要我们赞成他们呢。我们也不会实施,所以谈不上有什么抵触。而且他们都是个体行为,也并没准备推而广之。其实没有人禁止他们发言吗吗,也没有人试图说服他们不要走自己的路。其实呢,既然建了自己的板块,来阐述自己的想法,绝对不是来听大家吹捧的。他们也是希望听到各种反对意见的,对他们的实施也是有利的。听些反对意见,更有利于修正自己的想法。如果只听到的是吹捧,就可能会走到极端去,是吧。
作者: 麦兜王子    时间: 2006-6-23 14:40
如果你的孩子有那么点与众不同,宁可自己教;如果你有足够的条件,宁可自己教;如果孩子实在不喜欢上学,宁可自己教。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6-6-23 14:43
听语漫步+2006-06-23 13:51-->引用:听语漫步 @ 2006-06-23 13:51 其实非学并不是完全的脱离学校教育,而是对学校教育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现在学校教育以教为主,学为辅,育似乎就更少,如果家长针对不足的地方,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适当的非学教育,未尝不是件好事为什么都如此抵触,嘲笑呢。难道特例必须成功才能推广吗
现在讨论的非学好像就是完全脱离学校教育三,那什么是非学?我绕糊涂了我同意这种针对人的教育确实必须成功才能推广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6-23 23:19
供与求的矛盾:学校给的是“教”,家长要的是“教+育”货不对版,是否可追究违约责任,乃至退货?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6-23 23:22
JERRY曾说的是很对的:学校的教学任务就是教会孩子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考试,最终目标是通过高考进大学.可为什么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家长方面都要再扯块“教书育人”的布?这块布到底用来包装掩盖什么呢?搞得家长不舒服,学校也里外不是呢?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6-6-24 03:42
梦幻妖精+2006-06-23 14:43-->引用:梦幻妖精 @ 2006-06-23 14:43 现在讨论的非学好像就是完全脱离学校教育三,那什么是非学?我绕糊涂了我同意这种针对人的教育确实必须成功才能推广
我是这么理解非学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段时期,离开学校。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教育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教育方式的多元化。不是整个成长过程都离开学校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很好的融合现在的孩子除了应付学校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实施所谓的家庭教育个性化(这是看到我一年级女儿的情况,我才会有这种想法)
作者: 斯妤妈    时间: 2006-6-24 14:54
听语漫步+2006-06-24 03:42-->引用:听语漫步 @ 2006-06-24 03:42 我是这么理解非学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段时期,离开学校。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教育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教育方式的多元化。不是整个成长过程都离开学校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很好的融合现在的孩子除了应付学校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实施所谓的家庭教育个性化(这是看到我一年级女儿的情况,我才会有这种想法)
听语漫步,咱俩的想法完全一样.你的感受我也同样有.握个手吧.
作者: 老鱼儿    时间: 2006-6-30 03:43
听语漫步+2006-06-24 03:42-->引用:听语漫步 @ 2006-06-24 03:42 我是这么理解非学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段时期,离开学校。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教育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教育方式的多元化。不是整个成长过程都离开学校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很好的融合现在的孩子除了应付学校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实施所谓的家庭教育个性化(这是看到我一年级女儿的情况,我才会有这种想法)
我就是觉得在学校里面不必要做的事情浪费了孩子太多时间。让她、他没有时间去体会在童年时的快乐时光。我不想这样。我想给时间让她好好玩,在玩中学。
作者: mary1976    时间: 2006-7-21 11:38
我是赞成学校教育的,说一下我的观点.孩子在家教育对家长的能力和耐心是很大的考验,我确信我没有这能力和耐心.但是孩子在学校受教育,难道家长就不管了吗,我们可以把对学校的不足那一部分放在家庭啊.毕竟多数孩子不是全托.
作者: 田田03    时间: 2006-9-7 00:55
我女儿快3岁了,9月刚上幼儿园,不爱去,问我:为什么我一定要上幼儿园?我要去公园,不要去幼儿园,我要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不要坐在幼儿园的凳子上。我的回答是:因为你长大了!比方妈妈也一样,9月了,妈妈就要去上班,我可不可以哭着闹着说:我不要去上课,我要在家里喝茶。人生,会有很多无奈。父母不能呵护你一辈子。做你不喜欢的事情,是不是也是一种成长?害怕挑战是人的本性(我就是这样的:),对于孩子离开熟悉的环境,接触陌生人,不可以随时用哭声来获得满足,可以想想那种失落。可是3岁了,应该是承受这些的时候了。我眼睁睁看着孩子在众人的呵护下越来越任性,纵然要管教,也是投鼠忌器(孩子是鼠,爷爷、奶奶是器),长此下去,知识倒容易,才艺也不太难,可是个性会出问题。所以,我是痛下决心,必须上这一课了,只因为我教不了(多失败)。可是的确孩子现在很不开心,我剥夺了她的快乐,让她明明可以在公园玩,却只能去幼儿园,明明可以坐在沙发上看书,却只能坐在幼儿园的凳子上望眼欲穿地盼我(我要教给她两个词,一个是望穿秋水,一个是归心似箭)而且,的确孩子在家里的时间减少,以往的家庭教育就要打折扣了。可是,到这边看看呢,我还是觉得自己教挺难的,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先上一年再说吧。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6-9-8 08:46
田妈,看了你上面的话,有点为你的孩子担心,特别是早慧和敏感的孩子,要小心。如果一时不能适应,不要太勉强孩子。我孩子这么大的时候,也去幼儿园,结果不好,很不好,我只好将她领回来。不过老人的娇宠会是一个问题,看看有无其他解决的办法。
作者: 豆豆007    时间: 2006-9-13 00:25
田妈,小孩子会喜欢上幼儿园的,因为小孩子总喜欢在一起玩的。豆豆也刚上幼儿园,喜欢上,问他:喜欢老师,喜欢小朋友,喜欢在里面玩,我想也喜欢里面的上午和下午的点心吧(在家里,上午和下午是啥都没有的)。更喜欢我陪着上着幼儿园(已经陪读一周了),一会儿找不到我,就开始哭着找妈妈,看来在陌生的环境中还没有建立起安全感吧。幼儿园基本没书看(十二个小孩五本书,没有换过,并且只安排在中午饭后至睡前的几分钟内),豆豆一天中也要叫几次回家看书,回到家中,看书啊玩啊的积极性更是高涨,最后是以睡迟了明天起晚了不能上幼儿园作结束语。就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在幼儿园玩!高高兴兴地在家中看书吧!
作者: budaoweng    时间: 2006-9-13 03:04
我身边的小孩子好多都不愿意上幼儿园的
作者: 过眼云烟    时间: 2006-12-8 02:24
在中国就没有办法了。只好多点带孩子出去玩,开心一下下,减少上学的压力。。。可怜的孩子。。。。

1.gif (22.99 KB, 下载次数: 5)

1.gif

作者: 清汤白粥    时间: 2007-1-4 19:32
关于现在的国内学校,我觉得对人的摧残与浪费,远大于收获。

那是你觉得,并没有事实来证明其实真是假 。
作者: 刘澈    时间: 2007-1-4 22:26
孩子还是要上学的,因为我们能给孩子的只是他一生的一部分,我也在进行早期教育,不过我的自身水平有限,所以更需要孩子的主动性,要想孩子主动配合的路子,我想只有提前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催孩子早熟---有点残忍。孩子将来要面向社会,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孩子将来还见不见人,上学的权利还是不可剥夺,最多是有需要时请几天假。
作者: 668    时间: 2007-1-13 01:06
教育的改革,我觉得不能期望太高,中国毕竟是一个党政指导一切的国家,这么多的问题为什么这么难改?当政的不是傻瓜,他们不明白吗?只是不能牵动自己的利益而已,要不那个决定人一生的考试早就改了。作为大家,除了要权衡以外,其实关键还是看孩子了,如果孩子并不想我们一样对这个教育体系那么反感的话。。。
作者: lyjlffffff    时间: 2007-1-16 04:08
支持楼主,孩子是一定要上学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