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hao+2006-06-15 09:45-->引用:jerryhao @ 2006-06-15 09:45 我将作为此联盟的坚决反对者出现,所以现发一贴。你们喜欢的郑渊洁是明智的,儿子不上学,但女儿还是上学了,因为儿子已经完成了他的愿望,他不是个死硬分子,知道随需所动。非学的人在国内大有人在,但哪怕在大城市打工的人,也都会千方百计去让自己的孩子上打工学校。当然你们层次不一样。但是,在99%的孩子都能够经历目前的教育方式的时候,你们怎么可以凭自己的理想去剥夺孩子去上学的权利呢?你怎么就知道你的孩子适应不了目前的教育呢?这种剥夺是残忍的,但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去上学的时候,他内心也许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快乐。除非因为身体的原因,除非你可以要培养一个与众不同的神童,或者要专攻某一个偏长。否则还是请把孩子送回学校去吧,把他该拥有的还给他,不要凭做父母的个人偏好,损害了孩子今后的一生。你这样做,也许,孩子今后会恨你的。宁可让他上学后,真的无法适应的时候再选择离开,也不要盲目地替孩子这样决定他的一生。
小意0523+2006-06-16 13:42-->引用:小意0523 @ 2006-06-16 13:42 基本支持臭老鼠。不过,觉得学校可以为接受能力强而有条件学习课外知识的孩子设立半日制班,这样对这些孩子来说,课程和兴趣两不耽误。其实老师也有这方面的区别的,特别记得中学时的数学老师,第一个数学老师讲课简单明了,一节课下来过半学生都听不懂,但对少数几个学生来说非常受用。后来在大多数学生的抗议下,终于换了个讲课非常详细的数学老师,但却弄得几个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无法专心,成绩大不如以前。
老鱼儿+2006-06-17 00:58-->引用:老鱼儿 @ 2006-06-17 00:58 楼上,关于中国学校的历史课本,我们现在知道有很多问题。所以历史课,政治课,是相当的垃圾啊。不能毒害孩子的小心灵。
小灰熊+2006-06-17 13:39-->引用:小灰熊 @ 2006-06-17 13:39 对不上学的理解太片面了。不上学没有说要求所有孩子都不上学,事实上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更何况现在不上学的孩子根本就没几个。不上学只是不去学校,不表示不学习,也不表示与世隔绝,如果让不去学校的孩子聚在一起生活和学习,有合适的老师指导他们,我觉得那是很理想的。去不去学校,也只能根据家长的要求,孩子的自身特点来决定。去学校读书,不适合所有的孩子,不去学校上学,更不适合所有孩子。但我觉得,在现行教育存在很多弊端的情况下,对少数合适的学生采取这种方法,是值得一试的。
jerryhao+2006-06-17 21:59-->引用:jerryhao @ 2006-06-17 21:59 你错了,我反对的就是个案,如果孩子上了学,对学校不能适应,选择离开学校,我是不反对的。但是,仅仅基于做父母的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就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学校,无论是否个体,我仍然是持否定态度的。
老鱼儿+2006-06-18 11:09-->引用:老鱼儿 @ 2006-06-18 11:09 11楼:看来你对接受过的学校历史教育相当满意。 不过我今年三十有五,是在四年前经常浏览互联网之后才发现以前学的历史近于胡扯。比如关于抗战,关于中国当代史,等等。你认为现在的学校可能客观的教授历史吗?等孩子学了再校正?
一袋子宁静+2006-06-18 12:03-->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6-06-18 12:03 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可能会有一多半孩子选择不愿意去上学,没看到他们放假的时候欢呼雀跃的样子么。但放假以后开学前,孩子又开始想念老师和小伙伴了,孩子的选择就是有这样不确定性。
一袋子宁静+2006-06-18 12:03-->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6-06-18 12:03 因为对个人能力的怀疑,我还是主张选择去上学,看看小学一年级孩子普通的课程表吧:除了语文、数学,还有音乐、美术、英语、微机、地理、健康……,现在的小学教育,也不只是简单的“那点东西”,老师在每个领域都有加深的内容。术业有专攻,我觉得在家里的个人的能力很有限,即便是全职父母,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科目的所有内容。
一袋子宁静+2006-06-18 12:03-->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6-06-18 12:03 孩子在学校的群体生活,和老师和小伙伴们在一起那种交流和体验是孩子童年的一个重要经历吧。
一袋子宁静+2006-06-18 12:03-->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6-06-18 12:03 面对学校教育的弊端,比如整齐划一的模式化教育,对个性发展的压抑和缺乏创造性思维方式,家长可以做些针对性的辅导和引领,不把教育的全部任务都交给学校,不逃避在学校的各种可能的冲突,与学校配合形成互补。
jerryhao+2006-06-15 09:45-->引用:jerryhao @ 2006-06-15 09:45 宁可让他上学后,真的无法适应的时候再选择离开,也不要盲目地替孩子这样决定他的一生。
花香满园+2006-06-19 01:08-->引用:花香满园 @ 2006-06-19 01:08 <font color="#1e90ff">相信这里几乎没有人会轻易拿自己孩子的前程去做堵注的,很多选择不不上学的家长就是在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才做决定的.我的孩子就是上过小班,又回到家中一年,然后又再读了一年.这一年对学校教育真是太失望了,而且我发现东西没学到多少,他的一些优秀的品质正在快速的丢失,这老什子学上得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我重新在想值得继续读下去吗?
dawnch+2006-06-16 23:09-->引用:dawnch @ 2006-06-16 23:09 学校,作为教育资源的一种,还是有利用价值的。如何利用,怎样利用得好,各显其能吧。
jerryhao+2006-06-18 00:57-->引用:jerryhao @ 2006-06-18 00:57 因为做父母的无权因自己的好恶,剥夺孩子上学的机会.
dawnch+2006-06-18 13:25-->引用:dawnch @ 2006-06-18 13:25 能力、条件,大家别乱想。不是财力,不是时间,而是家庭内的学习教育能力。
老鱼儿+2006-06-17 00:58-->引用:老鱼儿 @ 2006-06-17 00:58 楼上,关于中国学校的历史课本,我们现在知道有很多问题。所以历史课,政治课,是相当的垃圾啊。不能毒害孩子的小心灵。
jerryhao+2006-06-18 22:24-->引用:jerryhao @ 2006-06-18 22:24 哈哈,现在的家长真的很自以为是。上不上学不是简单的问问孩子的意见那么简单的事情。你是孩子的父母,但你随意的决定,可能是留下孩子一生的痛,可能会让孩子一辈子恨你。
花香满园+2006-06-19 01:08-->引用:花香满园 @ 2006-06-19 01:08 <font color="#1e90ff">相信这里几乎没有人会轻易拿自己孩子的前程去做堵注的,很多选择不不上学的家长就是在孩子出现了厌学情绪才做决定的.我的孩子就是上过小班,又回到家中一年,然后又再读了一年.这一年对学校教育真是太失望了,而且我发现东西没学到多少,他的一些优秀的品质正在快速的丢失,这老什子学上得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我重新在想值得继续读下去吗?
小意0523+2006-06-19 10:58-->引用:小意0523 @ 2006-06-19 10:58 我相信对于论坛里大多数家长来说,并不了解现在的历史课本,所以,大家在批历史课本是"垃圾"的同时,能否提供一些历史课本里的"垃圾"样本,好让大家作个参考,让大家对具体的"垃圾"进行讨论.绝大多数家长都不是历史学家,无法判断哪些历史书是客观公正的,哪些书是会毒害孩子心灵的.想问"老鱼儿",您对您的孩子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教材呢?如果有什么公正客观的历史教材,能否推荐给大家,或者拿出来分享给大家?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很不让人满意,但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是没有信心做一个好老师的,做孩子一两门课的好老师也许还行,但要做全面的好老师,没有几个家长有这个信心的.所以,只能选择上学,适当地作此后补,然后内心里盼望着教育能快些完善完美.
beihaishi+2006-06-19 12:32-->引用:beihaishi @ 2006-06-19 12:32 以上观点不敢苟同,就拿我自己的孩子来说吧连想都不想就送孩子去上学,难道不是一种随意的决定吗?我不让孩子上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难道是一种随意的决定吗?
jerryhao+2006-06-16 16:49-->引用:jerryhao @ 2006-06-16 16:49 <p />怎么还臭老鼠了?抗议!本人不臭,而且很香!
天堑变通途+2006-06-19 16:26-->引用:天堑变通途 @ 2006-06-19 16:26 怎么没有非学联盟的家长阐述自己的非学观点.不会单单是楼主批驳的这些吧.等待!!!关注!!!
老鱼儿+2006-06-17 00:58-->引用:老鱼儿 @ 2006-06-17 00:58 楼上,关于中国学校的历史课本,我们现在知道有很多问题。所以历史课,政治课,是相当的垃圾啊。不能毒害孩子的小心灵。楼主的反对,基于这种观念:现行的学校教育是无可替代的,是唯一的,即使有无数的缺点。但是,谁说集体学校式教育是唯一的呢?大家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现代,有多少仕人志士,都是通过非学校式教育成才的?我认为,教育应该多样化,包括手段,理念,方式等等。因为人是不一样的。关于现在的国内学校,我觉得对人的摧残与浪费,远大于收获。和具体的老师没有关系。和整个社会机制有关。和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有关。所以,反对无效。
老鱼儿+2006-06-18 11:09-->引用:老鱼儿 @ 2006-06-18 11:09 不过我今年三十有五,是在四年前经常浏览互联网之后才发现以前学的历史近于胡扯。比如关于抗战,关于中国当代史,等等。你认为现在的学校可能客观的教授历史吗?等孩子学了再校正?
转贴+-->引用:转贴 始作俑者是纳兰性德,蒙古族人士,曾用笔名阴山铁骑,sarenhuu,重金属乐队等.多年来他使用不同的名号, 冒用不同的民族,写了不下于50万字文章,在网上广为传发,专门诋毁中国, 狂贬中华文化. 该人颇有见识,对历史、哲学也有见解,但其用意很深,在网络上颇有危害性,不了解其为人,极易被蛊惑. 此人发表过一系列文章,《“四大发明”的无稽之谈》,《东西方文明之比较》,看似理性反思,但宗旨在与根本否定汉族的古代成就,行文充满对汉族的不屑. 他曾经以sarenhuu笔名写过《二十四史究竟出于何人只手考辩》《汉字、美术和染缸》,内容非常低俗无聊. 那兰性德在蒙人网站上的“理论”。为了便于归纳,我们姑且将之称为理论。他有些什么“理论”呢? 一是,汉族人命贱,屠杀之有何不可? 二是,没有杀那么多汉人,你们汉人夸大其词。 三是、说当今汉人并非纯种汉人。由于蒙古军南下后大量强奸汉族妇女,所以现在的汉人大多是蒙汉杂种。(该血统论在这篇《戳穿中国是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荒谬骗局 》中也羞羞答答的有所体现,如那段“北方是纯粹的蒙古人种”、“真正的古华夏文明在宋以后就消亡了”等等,大家细细体会,HEHE) 对那兰性德的行踪追踪得十分清楚的丰年先生指出,那兰性德的言论在以汉族人士为主要网民的论坛上,以贬辱汉族为主,而在蒙人网站上则是直接了当地鼓吹蒙族优越论。这才是纳兰性德的真实目的! 反思是必需的,但是假借反思之名,打击我中国人的自信心必须要警惕! (对《中国真是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吗》的驳斥略,太长太学术。)
梦幻妖精+2006-06-19 09:38-->引用:梦幻妖精 @ 2006-06-19 09:38 带来的问题还有怎么评价家庭内的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教育评价,我觉得很多人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如果简单的用学校教育的试卷来比对和评价,还不如送学校算了
dawnch+2006-06-19 20:28-->引用:dawnch @ 2006-06-19 20:28 评价,评价这东西是因什么才有产生和存在价值呢?想起一个贴子:《到哪里去证明我是普通人?》家庭教育,除非家庭内部能提供足够的资源,比如家族企业什么的,或是帮父亲办个杂志什么的,不然,孩子后来还是要接受主流的评价系统的评价。不然,去求职应聘,拿什么证明你比别人更具备胜任职位的条件?由此可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受这个世界的规律约束着的。特立独行,是为了他日能回归到这个主流当中并占据更好的位置。
jerryhao+2006-06-19 15:44-->引用:jerryhao @ 2006-06-19 15:44 深思熟虑也未见得就正确。问几个问题:1、你选择家庭教育,如果有一天需要让孩子上学了,你怎么办?让孩子插班上几年级,孩子还能适应么?我之所以选择家庭教育,就是看到孩子没必要到学校去上学,因此不存在插班的问题。我不知道什么叫做“需要让孩子去上学”?2、今后孩子还要不要考学?你用什么模板(教材)安排他学习。你如何与高考挂钩。至少我认为孩子没必要考现在的中学。我给孩子的教学内容与学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只会比学校的好。如果将来想让孩子混张大学文凭,我认为恐怕不是难事。3、如果你失败了,你相不相信孩子会因为你对他上学权利的剥夺而恨你一辈子。正因为我是深思熟虑过的,我将事情看得很清楚,所以相信自己的培养模式肯定比学校好,孩子每天在快乐中素质提高很快,为什么要恨我?还是一辈子?4、当孩子眼巴巴看着其他的小朋友去学校念书的时候,孩子的那种羡慕的感觉,你是否能体会和理解。孩子不用去上学,那种值得让别的小孩来羡慕的感觉,你恐怕没有体验吧!不要觉得你们很能,你们可以教育孩子学会多少多少知识。可惜,孩子不是为学知识而活着的,他们还有其他无数的需要,怕是你们关在家里而无法给与的。我没有觉得自己很能,而是我觉得天下有太多没有开悟的父母,整天只知道让孩子学习学习,考试考试,结果不但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也没有学到什么做人的道理。我让孩子在家上学,没有把知识的传授当作最重要的东西,而是将文化和修养,心灵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你们的乌托邦理想可行的话,你们自己为啥还要生活在城市里呢?找一个偏僻无人的地方去隐居好了。呵呵,您的这一句话太好笑了。在家上学跟在哪里生活有关系么?
jerryhao+2006-06-20 09:19-->引用:jerryhao @ 2006-06-20 09:19 哈哈,赞赏楼上的自信,不过呢物理、化学等一些实践性的课程,在家里真的满困难的,不过要是偏文一些可能会略容易,祝愿你成功吧。
小意0523+2006-06-20 10:37-->引用:小意0523 @ 2006-06-20 10:37 嘿嘿,皇帝不急太监急。你怎么就知道人家没那个能力了,不要“以己律人”嘛,自己不行就认为全天下的人都不行啦。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应该感谢先行者,他们敢走没有路的路,而我们没那份胆识。
小意0523+2006-06-20 10:37-->引用:小意0523 @ 2006-06-20 10:37 嘿嘿,皇帝不急太监急。你怎么就知道人家没那个能力了,不要“以己律人”嘛,自己不行就认为全天下的人都不行啦。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应该感谢先行者,他们敢走没有路的路,而我们没那份胆识。
jerryhao+2006-06-19 22:47-->引用:jerryhao @ 2006-06-19 22:47 说得很对呀,没有比较的标准了怎么去评价做得对和错呢,那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了,无论我怎么做,我永远都是正确的。我在楼顶特意提到了郑渊洁,该君小时候在上学的时候留下了阴影,而后来他居然成功了,于是他有理由相信不需要学校的培养也注定能成功(其实这类例子多着呢,我知道好多做老板的,小学都没有毕业呢,大家是否也要去学学呢),于是他大胆的拿自己的儿子做了试验,可惜失败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反倒编出很多的理由来证明他是成功的(事实上,他早就明白了,所以后来通过关系让儿子上了大学,可惜他儿子已经无法适应学校的教育,最终还是退学了。现在引以自豪的儿子做了所谓CEO,也无非是他郑渊洁的公司,像老虫所说的家族企业而已。这也叫成功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现在他知道改正了,也让女儿上学了,唯一就还是嘴不服软,说让女儿上学,是女儿强烈要求上学,哈哈哈。讲郑渊洁的事情,就是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beihaishi+2006-06-20 11:26-->引用:beihaishi @ 2006-06-20 11:26 天我从网上打开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后,让我儿子去读那段文言文,结果呢,我读一句,他翻译一句,尽管不能全部翻译正确,但是基本意思都理解。我认为这是他背诵四书五经的效果。
jerryhao+2006-06-20 13:13-->引用:jerryhao @ 2006-06-20 13:13 真巧,那天我也恰巧打开了一份今年高考的数学卷子,发现那里面的好多数字我儿子都认识了,尽管好多符号他还不懂,我觉得这和他每天玩电脑游戏是很有关系的。不过,明年还不想让他参加高考,再晚一点吧。
小意0523+2006-06-20 13:29-->引用:小意0523 @ 2006-06-20 13:29 真巧,那天我也恰巧打开了一份某年高考的地理卷子,发现那里面的好多地图我儿子都认识了,尽管把非洲说成了南美洲,但毕竟没往月球上说。我觉得这和他每天玩Google Earth是很有关系的。不过,明年还不想让他参加高考,再晚一点吧。
jerryhao+2006-06-20 13:13-->引用:jerryhao @ 2006-06-20 13:13 哈哈,真是俺做就不着急咯,像我这样百年一见的数理化生地美音史政样样精通的全才,教育一个小孩子还不是简单的事情么。而且当年我们接受的就是素质教育,不像现在都是应试教育的奴隶,搞这个还不跟玩似的。
hahaha+2006-06-21 13:39-->引用:hahaha @ 2006-06-21 13:39 看到非学联盟的帖子,就一直在关注中。争论也罢、搞笑也罢,其实大家都在关心,大家都对教育体制有着种种的不满,希望选择非学的孩子和家长一路走好,也希望能给我们这些无奈中的家长多些启发。希望讨论继续呀!
hahaha+2006-06-21 15:53-->引用:hahaha @ 2006-06-21 15:53 所以不希望非学的坛友们见到几个搞笑的帖子就觉得备受伤害了,就选择退出讨论了。毕竟你选择特立独行就应该准备承担由此而来的种种声音。
hahaha+2006-06-21 15:53-->引用:hahaha @ 2006-06-21 15:53 鼠兄,我大概没写清楚。我的意思是说,希望非学的经验给我们这些痛恨现存教育体制但又不能让孩子非学的无奈的家长们一些启发。所以不希望非学的坛友们见到几个搞笑的帖子就觉得备受伤害了,就选择退出讨论了。毕竟你选择特立独行就应该准备承担由此而来的种种声音。
八根儿+2006-06-21 16:06-->引用:八根儿 @ 2006-06-21 16:06 老鼠 表凭想像钻牛角尖哈<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ador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俺的理解是 这些家长们恰恰是更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才摈弃糟糕的学校教育的,也就是说 俺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只会让孩子的思想、眼界、能力离社会生活越来越远,无谓的消耗很多孩子的精力搞些艰深又学而无用的东西,培养出思想和年龄极不相称的 幼稚 青年,所以俺们的 愤青 从来不会后继乏人的。。。<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cool(1).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八根儿+2006-06-21 16:44-->引用:八根儿 @ 2006-06-21 16:44 其次,俺也认定成人与否就是看其将来的自立能力、生存能力,幸福与否就是看其将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能力,这些与上学或非学没有必然联系,只要孩子的天性不被逐渐磨灭,在我国非学少、不规范、不被大多数人认可,这和俺们较僵化的观念、体制有关,这不正常。。。
jerryhao+2006-06-15 09:45-->引用:jerryhao @ 2006-06-15 09:45 我将作为此联盟的坚决反对者出现,所以现发一贴。你们喜欢的郑渊洁是明智的,儿子不上学,但女儿还是上学了,因为儿子已经完成了他的愿望,他不是个死硬分子,知道随需所动。非学的人在国内大有人在,但哪怕在大城市打工的人,也都会千方百计去让自己的孩子上打工学校。当然你们层次不一样。但是,在99%的孩子都能够经历目前的教育方式的时候,你们怎么可以凭自己的理想去剥夺孩子去上学的权利呢?你怎么就知道你的孩子适应不了目前的教育呢?这种剥夺是残忍的,但孩子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去上学的时候,他内心也许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快乐。除非因为身体的原因,除非你可以要培养一个与众不同的神童,或者要专攻某一个偏长。否则还是请把孩子送回学校去吧,把他该拥有的还给他,不要凭做父母的个人偏好,损害了孩子今后的一生。你这样做,也许,孩子今后会恨你的。宁可让他上学后,真的无法适应的时候再选择离开,也不要盲目地替孩子这样决定他的一生。
huge57+2006-06-22 23:35-->引用:huge57 @ 2006-06-22 23:35 支持——不过我支持的是帖主的观点已有所变化,也相信还会再变的,应该可以接受多元教育的观点吧。有人愿意上学,就上,有人不愿意,就不上,没什么了不起的大问题。顺便提一句:拙著《现代私塾》已定稿,想用一部分您与小女的对话,如需审阅,请给个E-MAIL,我传给你。
jerryhao+2006-06-23 10:12-->引用:jerryhao @ 2006-06-23 10:12 我的观点还没有变过。Email就不用了,发在坛子上的,就是给大家看的,你需使用,悉听尊便,谢谢你来询问,也预祝第一本有关此方面的书尽快面世。
听语漫步+2006-06-23 13:51-->引用:听语漫步 @ 2006-06-23 13:51 其实非学并不是完全的脱离学校教育,而是对学校教育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现在学校教育以教为主,学为辅,育似乎就更少,如果家长针对不足的地方,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适当的非学教育,未尝不是件好事为什么都如此抵触,嘲笑呢。难道特例必须成功才能推广吗
听语漫步+2006-06-23 13:51-->引用:听语漫步 @ 2006-06-23 13:51 其实非学并不是完全的脱离学校教育,而是对学校教育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现在学校教育以教为主,学为辅,育似乎就更少,如果家长针对不足的地方,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适当的非学教育,未尝不是件好事为什么都如此抵触,嘲笑呢。难道特例必须成功才能推广吗
梦幻妖精+2006-06-23 14:43-->引用:梦幻妖精 @ 2006-06-23 14:43 现在讨论的非学好像就是完全脱离学校教育三,那什么是非学?我绕糊涂了我同意这种针对人的教育确实必须成功才能推广
听语漫步+2006-06-24 03:42-->引用:听语漫步 @ 2006-06-24 03:42 我是这么理解非学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段时期,离开学校。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教育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教育方式的多元化。不是整个成长过程都离开学校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很好的融合现在的孩子除了应付学校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实施所谓的家庭教育个性化(这是看到我一年级女儿的情况,我才会有这种想法)
听语漫步+2006-06-24 03:42-->引用:听语漫步 @ 2006-06-24 03:42 我是这么理解非学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段时期,离开学校。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教育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教育方式的多元化。不是整个成长过程都离开学校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很好的融合现在的孩子除了应付学校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实施所谓的家庭教育个性化(这是看到我一年级女儿的情况,我才会有这种想法)
1.gif (22.99 KB, 下载次数: 5)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