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 [打印本页]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6-5-11 11:43
标题: .................................
........................................................................

[ 本帖最后由 ealain 于 2007-6-29 22:24 编辑 ]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6-5-11 12:15
老百姓能做的唯一件事就是抵制,坚持几年不买房。除此以外,没任何办法,求谁都不管用。
作者: 乐乐的妈    时间: 2006-5-11 13:15
唉,工资永远涨不过物价。这就是为什么荷包老是鼓不起来的原因。
作者: meihe0308    时间: 2006-5-11 13:22
有同感!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6-5-11 13:31
在大城市里打工的时候,我从未想过在那里买房子,当时,一个月工资比我老家很多人一年还赚得多,但大城市的房价自然也是老家的10倍以上。老家穷,但房价便宜,在外面工作一段时间,赚钱回来花,不需要象别人那样整天为生计奔波,只要不乱来,普通日子可以过得很轻松。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奋斗,也轮不到我去忧国忧民,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良民就已经很对得起社会了。顺便说一下前年我买的房子,150平米,每平米688,空壳加各种费用近10万,装修5万。我这个房子算比较贵的,有些农民房只要400左右,没有正规手续的那种,但买了一般也没问题。最近一两年房价涨了30%以上。
作者: 月下小楼    时间: 2006-5-11 13:35
总理能看到这封信吗?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6-5-11 13:38
相关报道<table class="no" sty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 bordercolor="#11111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2" border="0"><tr><td width="602" colspan="2" height="50"><p align="center"> <font color="#05006c" size="4">“不买房运动”一场平民与高房价的堂吉诃德式战争 </td></tr><tr><td width="602" colspan="2"><hr width="90%" size="1" /></td></tr><tr><td width="602" colspan="2"><p align="center">本报记者 陈善哲 </td></tr><tr><td width="12" height="20"></td><td width="590" height="20">深圳报道一场博弈,一场由民间发起的“不买房运动”与持续走高的房价之间的博弈,正在深圳诡异上演。5月5日,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发布了深圳市一季度房地产市场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深圳关内商品住宅价格平均为10313.8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5.46%,涨幅惊人。这也是深圳关内房价首次冲破万元大关。而就在五一长假期间,由深圳市民邹涛发起的“三年不买房运动”渐入高潮。这场运动正以连它的发起人都未能预见的速度,从深圳迅速波及全国。民间呼声已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据邹涛说,5月9日,长假后的第二个工作日,他将与深圳市国土局相关领导举行首次对话。这场来自草根的民间运动,将会对地方政府的房价调控政策带来怎样的影响?一张迟来的“檄文”4月27日,苦心酝酿之后,邹涛在奥一网论坛发表了《深圳市民邹涛关于发起“不买房行动”致全社会的公开信》。2005年年底,在一个沙龙活动上,有市民向邹涛提议,应该对当时迅速上窜、让民众无所适从的房价问题发表一封公开信,质疑一下。这个提议被邹涛记在心上,却并未立即实施。“因为当时市政府正连续出台调控措施,我想应该缓一缓,等候调控的结果。”邹涛说。等候的结果却是2006年一季度,深圳商品住宅价格的飞涨。据深圳市国土房产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深圳关内的房价已突破1万元/平方米。于是,邹涛公开信破空而出。在公开信中,邹涛严厉抨击了近期深圳上涨的房价。他写道,如果人们现在买房,将要“承担终身的债务”,“一辈子将为房子累死累活”,人们“将没有幸福感”可言。他反问:“难道我们注定要做一辈子的房奴?”他呼吁,不要再坐视不理虚高的房价,要付诸行动。“我再一次强烈呼吁并号召广大市民,深圳楼价一日不降到市民可以接受的程度,我们就坚决不买房;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在近三年之内不要买房,您要做的,只需要持币观望,等待就可以。”他疾呼:“为了不做房奴,为了一辈子不要再背负沉重的债务,更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请大家和我一起行动起来。”第二天,邹涛在奥一网特地开辟了一个“不买房行动”的博客,并介绍了3种参与“不买房行动”的方式:在博客签名,致电邹涛本人,或发电子邮件。公开信引发的热烈反响出乎邹涛的意料。不到六个小时,该文的点击量就达到了1717次,并以“网络速度” 被转贴在各大网站。一个女士在电话里告诉邹涛,她以邮件和电话的方式,至少转发和通知了200人。而另一市民在短信中说:“把你的公开信在网上转发了N遍,脖子都酸了……”以“不买房行动”为名的几个QQ群被自发地建立起来。网民在上面积极发言,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痛诉自己买房的经历,并就如何更有效地实现“不买房行动”的目标而出谋划策。而一个“不想做房奴,三年别买房”的网页也迅速制作出来,标榜“昔日楼市上的弱者群体正在试图走向联合”,上面写满了全国各地网友的签名、支持,以及对高房价表示愤怒的留言。邹涛的市话通和手机几乎没有一刻停歇。待机时间达2-3天的市话通,不到两小时电量就会耗尽。邹涛不得不把充电器插上,边充电边接听。邹涛每接一个电话,都会表示感谢,然后询问对方“你们那里的房价怎么样?”大多数人在电话里向邹涛表示支持,并提供建议。邹涛说,很多人在电话里谈起现在的房价几乎是“痛心疾首”。“大家没有任何陌生感,因为我们的心意早就贴在一起。”尽管支持来自全国,但邹涛的想法是把“不买房行动”局限在深圳,他认为这便于集聚力量更易控制。因此,他的电子邮箱及笔记本上记载着的密密麻麻的名字以及联系方式,大都是来自深圳的响应者。4月30日,在活动发起两天之内,邹涛登记的活动参与人数已达4000人。“这比我当初预计的要好得多,原计划是10天后才能达到这个数字。”5月8日,邹涛公布了最新的数据——16317人,其中深圳地区11264人。“让邹涛意想不到的是,不买房运动已经冲出了深圳,烧到了全国。“我们要做的只是把口袋里的钱往后花3个月,房地产商自然会考虑我们的问题。”这是广州网民陈家洛的声音,他号召广州市民在五一黄金周期间不看房、不买房。同样的呼声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北京、上海、杭州等高房价城市成为网上言论直指的目标。而根据4月下旬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合作的一项调查显示,79.1%的人支持“不买房运动”。“不买房运动”显然触及了隐藏在社会深处的某根敏感神经。“我从来没有感受过这么多人因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这么团结。”邹涛说,民众不能决定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而房地产企业有自己的经济逻辑,消费者没有办法,只好“用脚投票”。他相信,不买房运动有强大的民意基础,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td></tr></table>
作者: 乐乐的妈    时间: 2006-5-11 13:47
原本是要买房的,可是深圳的房价让我望而却步,所以跟小灰熊一样打算在LG他们家那边购房,待儿子读小学时再回去做点自已的事就好,因为这边的房价真的是天价来的。
作者: 月下小楼    时间: 2006-5-11 15:01
乐乐的妈+2006-05-11 13:47-->引用:乐乐的妈 @ 2006-05-11 13:47 原本是要买房的,可是深圳的房价让我望而却步,所以跟小灰熊一样打算在LG他们家那边购房,待儿子读小学时再回去做点自已的事就好,因为这边的房价真的是天价来的。
乐乐要回你LG老家读小学吗?不在深圳读?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6-5-11 15:24
“不买房运动”如果开展得好,对房地产商的打击也是致命的,会很有效果,就怕没那么多人坚持得下去。
作者: meihe0308    时间: 2006-5-11 16:21
是啊。没人买,开发商卖给谁呀,那时他们会考虑的。
作者: 北方天空    时间: 2006-5-11 16:45
我对这项运动不太看好。。。。俗语说的好:“买的没有卖的精”。另外中国人有个最大的毛病:“买涨不买跌”,真正需要房子的人恐怕没有谁会在这场运动中坚持下去。

作者: 蝌蚪妈妈    时间: 2006-5-11 16:50
坚决扶持暂不买房行动.可是很多人都说房价不会降下来,谁能坚持住呢?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5-11 16:55
<font color="#ff0000" size="3">给大家看一个危言耸听的文章水木周平:&quot;中国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而且是必然破产!无路可逃!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2-10 年。你可以尽量去怀疑这个数字。但它必然发生,绝非危言耸听。&quot;     就如我预言中国国营企业职工必然失业一样,在当时来说没人信。但确实会发生。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必然以不断的以通货膨胀和改革手段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每一次改革所带来的阵痛都是由百姓来承担的。无论是上山下乡时迷茫的知青们还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大量国企纷纷倒闭时大量下岗职工。如果他们能有一定的前瞻性的话,那么我想他们也许会为自己留一点后路。但是由于过分相信文件以及过分相信生活不会突变,所以才导致了他们的人生悲剧。有人说政府不会坐视不理白领破产,其实政府当然不愿意。可有的事情……怎么说呢。想想当年的下岗职工吧。引起了那么大的社会震动。又能怎样呢?今天的白领明天破产的时候也那样而已。       而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快速腾飞。但旧的体制并没有完全更改。各种重要行业依然施行的是政府垄断机制在运转。如:银行,金融,冶金,能源,信息,运输,医疗,教育,土地。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不可能对这些东西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开放。但到了今天,垄断经营所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由于我国的法制不健全,尤其是金融以及改革领域里出现了各种失误导致房地产节节攀升。随着房地产的增加以及外来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所以城市新民工也就是所谓的&quot;白领&quot;收入表面上也在提升,以北京为例3000-15000元人民币的月薪处处可见。但这一部分收入主要用于支付租房或还贷。       为了深入地了解为什么99% 的白领家庭会破产,我们就必须先了解房价为什么会这么高?高在哪里?资金是运转的?(这里的白领指买房或者准备买房族。)以及发展趋势带来的相关效应。本文会分三个阶段向你阐述。       1: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一个因素:银行竞争下的贷款开放。       其实房价的爆涨的因素主要是因为百姓在替政府所犯下的错误买单。比如以前一个开发商通过某银行贷款了1000万开发了一个房子。如果还不起那他就倒霉了,因为所有的银行都是一个体系,你欠了钱没还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但是中国在银行改革的基础上开了一条口子,为了各银行之间的竞争所以把工行,农行,建设银行等等全部独立运营。这本来是好事。但问题是这些银行都不是私有的,而是国家的。我们不难想象。当一个开发商从工行贷款1000万的后果。他只需要用 500万来开发房子,然后把售价提升,再把这个开发中的房子按他的售价标准抵押从农行再贷款2000万,然后再用这2000万中的1000万开发一套售价更高的房子来找建设银行抵押贷款4000 万。就是这样一个滚雪球的疯狂贷款模式。房子卖不卖得出去不重要,关键是房价要高,不得降价。反正银行的钱不是私人的,所以稍微疏通一下行长加之又有&quot;合法的&quot;高零售价的楼盘做抵押所以自然就越来越好从银行贷款。       那么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房子价格只攀不跌!因为不能跌!一跌银行贷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来了。这可是政府的银行,政府的钱!所以为了堵住这个资金黑洞一些被收买的专家、媒介便开始疯狂制造舆论用各种舆论手段威逼利诱人买房子。比如土地资源严重紧张,再不买房将来就只能住在郊区呀之类的。导致人们不得不去买房。其实住不了市中心这种情况这根本不可能发生,城市居民是一个新老替换的过程,要上班的住城里,老人退休喜欢住郊区。只要人口不爆炸就不会出现上班族住不了市中心的情况。虽然这些舆论造成了很多人买房子,但是仅仅是这样,房价还没有高到现在这样的离谱。紧接着政府又犯了第二个错误。       2: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二个错误:中国特色的按揭。       按揭本来是一种西方很流行的制度,也很合适。但这个制度一旦运用到中国就有点问题了。因为从大的体制上来说。所有银行都是国家的,而不是私人的。所以贷款这个关口就不可能控制得住。只要文件上说得过去,人们就能贷到款。       为了早日缓解第一个错误所带来的资金黑洞。政府开始实行个人按揭制度来售房。还经常举什么美国来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例子来诱惑人们去按揭。确实有人按揭了,而且是疯狂的按揭。只要和银行有点&quot;路子&quot;的人。他们先按揭一套80万的房子,自己出10万首付然后再从银行贷出70万。之后再把这个房子抬高价格到180 万出售。这个时候他们的亲戚或者老爸老妈再去买下,也用按揭的方式自己出首付30万再从银行贷出150 万。然后就不管了。他们不还贷款怎么办?银行爱收不收。反正根据合同我还不上钱你可以收走房子,我们两不相欠。       所以转了一圈,抬高了几倍价格的房子又回到了政府回到了银行手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新楼盘刚开始修就被&quot;炒房团&quot; 买走了。他们炒的不是赌房子会升值。而是拿了房子去收拾银行。       银行拿到这个房子怎么办?更不敢降价了。只好再加点价接着卖。所以普通老百姓现在根本别想买到真正合理价格的房子!即使你直接从开发商手里买来的房子都说不定已经转了好几次手又回到银行以及开发商手里的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8000/平的房子里,有只有2500才是房价,有5500都是以为决策错误带来的资金黑洞!也就是说你正在替人任劳任怨的擦屁股。       3:第三个问题:白领家庭何时破产??       那么我们研究了房子价格为什么会涨,再来研究一下中国城市所谓的白领家庭破产的必然性。       首先国外白领收入确实是高,但是高得有价值。而中国所谓的白领则普遍素质较差。中国企业内耗严重。人人相轻,人人顽固。所以难怪外资企业一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就开始惊呼:&quot;在中国办企业招不到人!&quot;对此我也深有体会。那有人会说:&quot;既然现在的白领不值这个身价,那水木周平你说说为什么他们还能拿到这样的薪水呢?&quot;       其实,这由于房地产的火爆造成的一个量子效应。银行损失的资金大量的经过少数人之手流向了市场。这些人开始在中国的其他领域疯狂投资。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房地产就快要崩盘了。他们这样一轮又一轮的投资热潮正在快速消化这些资金,他们投资互联网,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娱乐,投资很多很多。但起码付出的工资要够员工付房子月租或者月供吧。所以正是因为房价的高涨所以造就了中国城市人口工资水平的相对提升。不相信你自己算算你所在的城市白领阶级平均收入一旦交完每月的房钱,手上还能剩多少钱?我想这个问题就不用我再罗嗦了吧。大家心理有数。所以我可以说一旦房地产崩盘紧接着崩溃的就是你的工资。       有很多很多我认识的白领们都购了房。他们的算盘很简单:&quot;两口子除开各种税收保险每月纯收入还余12000。交3000房钱算什么?我还能再买一套呢!&quot; 是的不算什么。但因为房子贵所以什么东西都贵。吃的贵,交通贵,学费贵,医疗费用更贵!!!所以交了房钱你再除开生活费用就基本上一分钱存不下来,就算存点也赶不上正常的通货膨胀率。问题是如果能一直保持这个现状的话,理论上说应该没事。你这二十年赚来的钱正好可以弥补政府的两个错误带来的亏损。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随着WTO5年缓冲期的结束,具体时间应该是在2006年的12月31日。大量外资通讯,银行,医疗,保险等等公司都会陆续进入中国。到时候没有人能阻止你把钱存入花旗,存入汇丰。请问一下到那个时候谁愿意把钱存在呆帐坏帐如此之多的中国国有银行呢?即使政府再怎么采取措施也可能挤兑,所以到时候会发生什么现在还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到时中国国有这些银行的压力将变得非常巨大。贷款就会难上加上,因为银行根本无钱可贷!同时大量具备高素质人材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必定带来市场的强烈冲击和大量现有企业的倒闭以及白领失业。也就是说。一旦外资企业加入竞争,中国现有的99%的白领都将面临大环境下的就业压力!       而且外资银行一旦积累了资金开始投资房地产,那么由于它们是正常的操作流程所以造出来的房子就会便宜,其必然拉动全国房地产大幅下跌。如我刚才所说,房价一跌,紧跟着跌的就是你所在的企业的工资收入!可你之前买的房子还贷价格并不会降低或者减少,所以你将无力支付高昂的贷款。那么你的的房子会被银行收走,你的存款会被直接冻结。所以未来中国城市中的白领们最大的可能是和几十年前的中国国有企业职工一样。辛辛苦苦二十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何避免破产?       看到这里您应该明白,不要买房是一个避免破产的好办法。不过我还要提醒你,为了托住楼市不跌,他们还有个办法,那就是鼓吹老百姓不买房就不是个爷们儿!您别说,这还真有点效果。现在的人一张口第一句就是:&quot;你有房吗。&quot;似乎你没房就是个太监一样。我实在是气得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还有人在百度水木周平这个帖吧里发帖说:&quot;不买房子你住哪里?&quot; 我就奇怪了,住和买有必然联系吗?在中国一个土地都不属于你的房子卖给你和租给你有什么区别?(笑)。更别提土匪一样的物业和把人不当人的强制拆迁!这不纯粹是&quot; 皇帝的新装&quot;吗?不过既然WTO 中已经说明出版业和传媒业中国还是不对外开放的。那么舆论救市就会成为政府和开发商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所以我们在面对很多花言巧语的时候还是自己多动动脑子。以后我们听到的房产的鬼话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令人发指!比如最近就有砖家在鼓吹房价不贵时都说:&quot;什么即使年薪5万,两口子也是一年10万,5年就50万。所以房价当然不贵。&quot; 我奇怪的是居然有人点头称是?也许对于这种或者此类已经进化到了不吃不喝不病不穿不动且爹娘早已死绝不用赡养的砖家来说也许还真是那么回事。所以大家注意提高警惕。       结束语:       已经买房或者准备买房的白领一族必定随着房价的崩溃而崩溃,那会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短则两年,长则十年。但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中国99% 城市白领一族已经面临破产一说绝非危言耸听!今天你往银行交的每一分房钱都是替政府替炒房者补洞,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的房钱。明天大环境一变,你没有那么多资金来补洞的时候就会被市场和银行一脚踢回老家,换一批新人来接着补。不信?走着瞧呗!  --PS:为什么我说99%这个数,是因为根据我的了解99%的人一旦月薪过5000就开始买房,甚至3000,4000 都买。小俩口什么都不明白这样买下去人生一定会很惨。我只是替他们感到忧伤。当然如果你是那1%的智者,多劝救他们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此帖由 jerryhao 在 2006-05-11 16:58 进行编辑...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6-5-11 17:03
我觉得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可以到老家先买一套便宜的放着,在外打工先将就点,这样进退自如。将来的事真的说不清啊,谁说房价只涨不跌呢?看看香港吧,有些人按揭供了一二十年后,即使把现有的房子白白扔掉,重新买新房也不要花将来供房的钱那么多。以前偶尔听到一些香港明星继续供楼是支持香港政府,现在才算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6-5-11 17:49
<font color="royalblue">  不买房运动能坚持多久,能在多大范围开展。  租房子住,房主又可趁机抬高价格。而且,居无定所总是不方便。  开通宽带为了优惠,一次性交几年费用,半路人家不租房了,这费用怎么办。  现在是开发商都有房子住,平民百姓才为住房发愁。开发商每个大城市都有别墅,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就象在家里从一个房间进另一个房间那么随意。  开发商有九条命,平民百姓只有半条命,互相紧气,谁先坚持不住。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6-5-12 00:05
本来写了一帖,谈如果房价一路上涨,然后象股市一样在高位再上一路再跌下来,对我国金融体系将带来的沉重打击,以此来说明政府平抑房价不力所带来的恶果。可写了一半,不知按了什么键,写的东东全没了。晕S。算了,转一帖,然后去睡觉。粤国土厅长建议3年后买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林浩坤将近期广东各地房价持续攀升的情况称为“虚热”。他昨日(9日)在出席“民声热线”节目之后表示:广东今年房地产土地供应将比上年增长12%,房地产土地供应非常充裕。鉴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林浩坤建议消费者不妨3年以后再考虑买房置业。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林浩坤连续第四次以嘉宾身份参加广东政风行风“民声热线”直播节目。据“民声热线”主办单位统计,国土资源厅“上线”期间,听众打进电话(020-36235999)反映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违法用地行为,二是征地补偿偏低或者不到位的问题,三是违法开采矿山、对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  林浩坤认为:少数地方干部片面追求政绩和GDP、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和基层国土资源管理相对薄弱,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三个主要原因。他表示,全省国土部门将积极落实张德江书记“三句硬话”的精神,继续加大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在征用土地过程中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据国土资源厅介绍,近年来广东已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确保“阳光征地”和依法征地。这些政策包括试行征地补偿实名支付制度、土地补偿原则按法定上限标准执行、建立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积极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等。  昨天的直播节目结束后,林浩坤就广东各地房价不断攀升的情况回答了媒体的问题。林浩坤认为,大量的空置房是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虚热”的表现。“广东今年房地产用地将比去年增长12%,土地供应非常充裕。”林浩坤说。他预计政府有关部门肯定会出台文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规范。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林浩坤建议消费者不要急于入市,不妨“3年以后”再考虑买房置业。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6-5-12 12:35
<p align='CENTER'>房贷加息难阻房价凶涨 五成按揭政策正酝酿出台


根据《中国不动产》杂志得到的可靠消息,央行正在酝酿新的按揭贷款政策,从而彻底打压房价的飞涨态势。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将购房首付款的比例,从最低2成,提高到4至5成。由于这一政策一旦实施,将有可能给目前中国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根据可靠消息,由于各大商业银行还没有收到执行这一政策的具体时间表,因此一边严密监控中国各大城市房地产价格走势,一边暗中紧急联络主要地产商客户,提前催收即将应收贷款,并停止给开发商做任何开发贷款。

5成按揭政策,第一次加倍抬高了购房者的购房门槛,虽然能够迅速将旺盛的市场购买力腰斩大半,但是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却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据业内人士分析,央行早有提高按揭首付至5成的政策酝酿,正是因为考虑政策出台对市场可能造成毁灭性打击,故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使出这招杀手锏。


<font face="黑体">5成按揭引导民众理性购房

有相当部分意见认为,一旦真正推行5成按揭,不仅一大批房地产企业将濒临绝境,而且会有更多的老百姓买不起房子,政策过猛可能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

但实际上,《中国不动产》杂志认为,该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在民众心理上引起震动,但也正好引导民众理性对待买房置业。中国社会经历了多年的市场经济历程,心理承受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目前中国城市居民基本不存在流落街头的现象,对住房的需求在于改善居住条件。在这样的前提下,5成按揭贷款政策出台,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事实上,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以来,从政府到社会对住房问题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差。长期以来,“人人拥有住房”,让所有人都能买得起住房,成为从政府到社会的共同目标。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中国的自有住房持有率超过了80%。而实际上,无论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日本、新加坡、香港等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住房的拥有率都远低于这个比率。有接近一半左右民众的居住问题,基本依靠政府廉租房或者公屋的形式来解决。

中国政府在今年关于住房的表述中,已经将“人人拥有住房”的措辞修改为“人人享有住房”。这暗示政府已经注意到,普通民众在购房问题上需要量力而行,同时政府在帮助社会中低收入阶层解决住房问题,提高他们的居住质量方面,将承担更多责任。

作者: 喜欢梦    时间: 2006-5-12 15:10
随便涨,我就是不买哈哈
作者: 乐乐的妈    时间: 2006-5-13 09:46
月下小楼+2006-05-11 15:01-->引用:月下小楼 @ 2006-05-11 15:01 乐乐要回你LG老家读小学吗?不在深圳读?
计划是这样,因为湖北的教育也是蛮好的,上次回去看过他们那边的学校,真的是不错,不管是硬件和软件都不错,而且他们那个市是开放型的,各地的人都很多,走在大街上说普通话好象很普及,而且他们那边的房价也不贵,又是小区型,管理也好,所以就计划这样啦。不过还是要先多看看啦。此帖由 乐乐的妈 在 2006-05-13 09:46 进行编辑...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