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家中琐事
[打印本页]
作者:
一颗水晶心
时间:
2006-4-22 00:01
标题:
家中琐事
昌昌,男,五岁,性格开朗语言表达非常好,注意力和专注力需要培养。 对于昌昌妈妈提到的希望对孩子要求严格些并开设珠心算课程的回复如下<font face="u5B8Bu4F53"><font face="Tahoma">昌昌妈妈: <font face="Tahoma"> <font face="Tahoma"><font face="u5B8Bu4F53">您好,你的心情我们完全能理解,其实数学本身是一科很深奥得值得人们研究思考和不断探索得科学,它不是为了某个正确得结果正确得数值去学习的,当然不能否认珠心算可以让孩子在短时间内算出简单的算式值,可是这种生硬的公式把一根大拇指说成是“ <font face="Tahoma">5” <font face="u5B8Bu4F53"><font face="Tahoma">的公式真正对孩子的去探索数有帮助吗?这值得我们思考。。。。。。 <font face="Tahoma"> <font face="u5B8Bu4F53"><font face="Tahoma">孩子的数学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概念的,昌昌现在用手指算算式,也是他自己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他一定会为自己解决方法的能力而感到满足和自豪,当他接触到十以上的加减法时,手指不能去做到的时候,他就会想其他的方法。。。。。他会加上脚趾头。。。。。这时我们再引导他去探索,他就从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了方法和成功感,这就够了!相信他们会如此一路探索下去,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每一个人的数学敏感期时间都会不同,急躁就会破坏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font face="Tahoma"> <font face="u5B8Bu4F53"><font face="Tahoma">另外,我们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一定要心态平静地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喜悦或是所谓的“弄错了几道题”或是“更麻烦的错”,无疑我们都是爱孩子的,爱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像爱一颗树,一只鸟,一个生命那样,你去照顾他,喂养他,关爱他,即使他不能做到你的任何一个要求,你依然爱他,用这样爱的方式去教育我们的孩子,那么他也就将是充满爱和魅力的高贵的人。 <font face="Tahoma"> <font face="u5B8Bu4F53"><font face="Tahoma">在老师眼里昌昌是一位乐观热忱积极思考的孩子,他见到小朋友之间有冲突了,会试图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去解决去说服;他看到有些小朋友早上让妈妈送回园的时候哭着不许妈妈离开时,他会说:再等一会儿妈妈就会迟到了,又要赶时间了,开快车多危险呀,难道你不爱你妈妈了吗?。。。。。。很多。。。很多的点点滴滴,是多么让我们感动。。。因此还是不要和他的姐姐或别人去做比较吧!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孩子的生命都是高贵而独特的。。。。。。 <font face="u5B8Bu4F53"><font face="Tahoma">田老师 <font face="Tahoma"> <font face="Tahoma">2006<font face="u5B8Bu4F53">年4月20日晚 此帖由 一颗水晶心 在 2006-04-23 20:02 进行编辑...
作者:
一颗水晶心
时间:
2006-4-22 00:42
<img src="http://ol2.photo.qq.com/?pid=5D06F700DA7F305D5B60C31D8CE32C91"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land
时间:
2006-4-22 18:05
田老师的回答是非常的好。字里行间,能体现出你是一个以尊重孩子为前提下,与孩子分享工作,用关爱去引蒙启蒙孩子。邦邦与昌昌是一对好朋友,也许,大家都是语言表达能力强,而数学智能未开发,同属一类孩子吧。其实我也曾对儿子的数学敏感期心迟迟未到而憔虑,不安。作为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比其他人差。最理想的,就是能够”周身刀,把把利“,但,有可能么。有时,为了平衡自己的心理,我学会了寻找孩子优点。结果,儿子日常得到的是我更多的赏识。从而,平时有更多的心理内在能量去解决他碰到的困难。当你集中在发掘孩子的优点时,无意中也发觉:儿子现在所学会的技能,相比其他同年孩子,也是不能相比。例如:认字,阅读能力;(相信在幼儿园里找不到几个与之相等能力的)故此,有很多人都会向我投赞许的言语,同时,不忘讨教如何教孩子认字方法。。。但,我们的确没有用那些特别的方法。似乎一切都是自然而来。相对于另一个小朋友----悦悦,我发现她现在已基本上能掌握10以内的加减。我非常惊讶,也不忘向悦悦妈妈讨教方法;很可惜,得到的回复是:没有方法。悦悦妈妈也不知道女儿是什么时候学会这么多的。现在的情况是:邦邦语言的技能掌握得很好,可数学不行。悦悦的数学超前发展,可是认字不多。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也是因为成长的环境不一样,环境让孩子的各自的敏感期都得以很好的发展。因为,每个孩子所掌握的,都是各自己家长的专长。悦悦的爸爸是数学教育专家,能把一个相当于B班的学生培育成A班的学生。悦悦妈妈也是一个数学老师,会计能手,常常与孩子一起玩算术游戏。邦邦的爸爸妈妈都属于那特别喜欢阅读的人。讲故事,朗读,颂诗词,听音乐。。。都以成为生活的一部份,所以,我最终要表达的是,如果家长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应的环境,让孩子在当中自由吸收,这样,孩子会学得很优秀。我相信,园长不开珠心算班,也是有一个可能:没有相应的,优秀的心算老师。我曾看着VCD ,相应的教材,两个星期了,也不得要领,后来,把任务交给当老师的妈妈,妈妈也放弃了:一个当理科的高中老师,也要花相当的精力。我敢肯定,有其他优秀的珠心算老师,但可能不多。
作者:
xuyi
时间:
2006-4-22 18:33
哈哈
作者:
xuyi
时间:
2006-4-22 18:33
呵呵
作者:
huli7075
时间:
2006-4-25 08:27
孩子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促成的事,虽然我不知道帮帮是怎样学习的汉字,但通过与悦悦妈妈的交流,跟悦悦与妈妈的日常谈话方式,可以知道,悦悦的数学基础不是一天2天就能促成的,是有大量的前提工作的,首先是骰子游戏,先是单个,以达到熟练的程度,在蒙特索利看来就是作好目测的基础,然后再进行2个,就是加法的建构,进行纸牌加减游戏,这些都是数学的基础,只不过用游戏的方法培养他学习的兴趣,孩子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 我楼下的一个孩子的逻辑建构思维非常好,只有5岁多,他能将一整套楼房,用一张纸画出来,画面反应的东西不仅绘画基础良好,而且具有立体层次感,并且用上所有的玩具堆砌出来(堆砌的地点在大厅,不受他人干扰)每晚都有一件不同的作品.我问他母亲,是如何有这帮好的逻辑建构思维,她妈妈回答说是因为表姐住的房子很漂亮,而自己住的房子却不漂亮,是以要堆砌一座漂亮的楼房,为何画工良好,从南方6台学习的.孩子的任何一项东西都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加以吸收内化为自己的内在潜质的. 狼孩有足够的自由和狼的足够的爱,但他终其走入不了人的社会,语言也只能是简单的几句话,为什么,缺乏人类这个大的社会环境,特别是错过了语言敏感期,错过刺激他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机,帮帮能说会道,语言表达能力强,我想也跟爸爸的不停的语言刺激有关. 同样的道理,昌昌要学习珠心算,如果能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坚持不断的学习下去,也是智力开发的一种方式.并且是非常好的一种数学思维的培养.蒙特梭利的数学教育,是一种由易到难,通过量化的训练,再经过强化训练的过程,只不过有没有必要从这么早就开始引入还是等孩子有一定的基础再加以引入.中国孩子的数学敏感期普遍都在4岁左右,有的在5岁左右,我从个人观点出发,在这个时期你适当的引入数学教育,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数学敏感期.当然,每个母亲对待孩子的敏感期是不一样的,孩子需要自发的学习,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孩子在学校学习一星期一节课的内容,我觉的很有必要在家里进行复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易悦乎!" 另外,珠心算我自己没怎么接触,但我不抵触他,虽然它的学习方法和蒙特梭利是不一样的,但我想珠算是我们中国才有的,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他能存在几千年而不被淘汰,必定有他存在的道理. 以上仅代表一个关爱孩子成长的家长的观点,孩子要从一棵小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需要阳光、土壤、温度和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教育!
作者:
尘音
时间:
2006-5-6 23:33
你们的发言很是让我感动,在此感谢!<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lovely.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是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深信,我们平静了,孩子就平静了。我们高雅了,孩子就高雅了。因此,我们更多关注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宁静和谐的氛围。五一节前,数学活动中,邦邦说:2+2=22,3+2=32,显然,他不理解我们认为的加法,当时我没有否定他,只是问为什么?邦邦说:两种水果放在这里,再加两种同样的水果还是等于两种。“噢!这样啊!没错呀!”邦邦从老师的语气和眼神里读懂了赞许。 我们从邦邦的奇思妙想里看到了在自由状态下的孩子,其实真正的自由应该是一个人对环境没有恐惧,没有担忧,充满自信。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我们不担心他不会那些算式。是吗?<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confused.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此帖由 尘音 在 2006-05-06 23:38 进行编辑...
作者:
一颗水晶心
时间:
2006-5-11 00:02
也许看看专家的意见能帮助家长和老师们更明白珠心算对于孩子的学习是利还是弊!
http://group.qq.com/group_index.shtml?funcid=1&groupid=8405140...groupid=8405140
http://group.qq.com/group_index.shtml?funcid=1&groupid=8405140...groupid=8405140
作者:
land
时间:
2006-5-16 13:17
我刚好在网上找了一些资类,可!都是负面的资料,其实,也不一定是说负面的就是不好,权作为一个行事借监吧! <img src="images/smiles/puzzl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font face="Arial">最好不要学珠心算
坚决反对“珠心算 何为珠心算?就是在孩子心里建立起个算盘,把抽象的计算转化为形象的算盘上的拨珠子。 经过珠心算的孩子可以轻易计算出百位数的加减法。但我要问的是 1。幼儿的数理教育目的何在? 2。让幼儿学习计算百位数的加减法实际意义是什么? 3。用珠心算能算出百位数的加减法和清楚数量之间关系和转变过程能不能划等号? 4。珠心算是在培养才能还是在扼杀创造天赋? 幼儿通过数理学习应该可以弄明白量的含义,量之间的关系,量之间转化的条件和过程;弄明白抽象的数字概念,能分清抽象概念和实体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弄明白抽象符号系统的原理,知道各符号之间的关系。幼儿数理教育就是要引导他们能从各种各样的实体中,分辨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够从一些实体所共有的特点归纳出一个模糊的影象,如都是同种颜色,硬度,方,大的之类,然后清晰化成一个抽象概念。然后引导他们建立实体和这抽象概念的关系,引导他们认识这些概念的关系。这本来是一个幼儿时期最能锻炼人对比辨析,归纳概括,逻辑推理能力的学习。 但珠心算呢,只是一个固化了的实体化计算模式,这又能锻炼什么呢,要孩子能计算百位数的加减有必要么?还请想让孩子学珠心算的家长三思。 再驳“珠心算” “珠心算”能提高什么? 1,计算力,当然学了珠心算以后,看起来计算力是提高了,很小的孩子计算百位数就没有问题了。如果以此来判断计算力的话,那是当然,但我不是这样看计算力的。传统的拆分合并等简便计算法是很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孩子通过观察分析出式子中的特殊处来简化运算不正是对思维能力的锻炼么?当然学习“珠心算”的同时也能学习传统的简便计算,但这不也正说明传统简便计算有“珠心算”不可取代的地方么?如果单纯是以能计算百位千位的加算术来看,我看不出这中计算方法的实际意义。 2,注意力,当然是可以提高,如果他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话,怎么能在心中构造出一个算盘的形状, 3,记忆力,当然也可以提高,因为他得记住珠子拨的位置,不然怎么能计算下去得到结果。 好了,现在我的结论是提高计算力,按我的观点我不同意,至于注意力和记忆力我没有异议。但问题是我想问大家的是,让孩子学计算就是为了培养他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么?数学教育本该是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思辩归纳。注意力可以通过他写生,观察动植物来培养,记忆力可以通过扩大他的视野,接触更多的东西来获得。但你又用什么来取代数学培养他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思辩归纳呢? <font face="Arial"><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我所了解的珠心算</span></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2px">版权所有:小心心妈妈 原作 提交时间:15:50:13 05月13日 先来了解幼儿珠心算的学习过程: (一) 1.认识算盘,了解各部位名称,学会打算盘的姿势及正确握笔的方法。 2.0~10的认识,盘式图,珠象图,指法学习,想珠及组成分解。 3.直加直减: 先是在算盘上练习,一位数3~6笔加减混合算 一位数模拟心算 两位数模拟心算 三位数2~3笔不同数字不进位加减 (二) 1.满五加,破五减(下五去凑,上凑去五),掌握凑数概念(两数相加合为5互称为凑数)算盘上练习心算 2.进位加退位减,掌握补数概念(和起来为10的两个数互为补数,)算盘心算 (三) 1.破5进位加,退位满5减 2.破5进位加,退位满5减心算 3.两位数3~5笔加减算心算 再来说说学珠心算的利弊: 优:1.有利于提高记忆能力、培养注意力,珠心算速度的快慢、正确率的高低,关键在于脑中算盘的保持时间的长短、痕迹的深浅等等。2.有利于提高计算技能 弊:1.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孩子很难静下心来,教具较少。2.孩子对量的概念以及量与数的结合的概念掌握不是很好。3.由于珠心算是在珠算纯熟的基础上在脑子里打算盘,而后形成条件反射,直接心算得出结果的一种速算法,因此,要学好珠心算,首先必须熟练掌握珠算。这就会使一些已经会简单加减心算的孩子由于无法熟练进行珠算,在脑中形成不了珠象图而导致无法进行珠心算。 我的建议: 1.学珠心算较枯燥,孩子很难坐得住,且需要家长在课后能复习练习,否则课程跟不上。珠心算课程的紧密联系性很强,上一堂颗没掌握,下一堂课就跟不上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2已经学会加减的孩子就很难摆脱原有的数学概念,而去想象算盘进行珠算。这会给学珠心算带来很大的不利,在做简单运算时家长会搞不懂他到底心脑中有没有算盘。而到连加连减时,知道他心中并无算盘,还是以过往的经验运算已经晚了。 3.数学和珠心算的区别:学数学则相对有趣些,且课于课之间的练习并不是特别重要,它的教学体系,有利于孩子建立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交给孩子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及技能,发展孩子的智力,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数学兴趣,但这些在现阶段家长可能感觉不是很明显,不像珠心算上完之后,孩子能很迅速的算出,多笔加减运算,因此,数学强调是一个方法,帮助建立自己学习的能力,而珠心算则是一种技巧的训练。两者的教学目标和结果都不一样。</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span>
作者:
land
时间:
2006-5-16 13:20
<font face="Arial"><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珠心算有盖棺定论的评价(1)</span></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2px">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是国家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对珠心算有盖棺定论的评价: 数学课程“其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分为了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技能领域,发展性领域的实现以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但对于知识技能领域来说,发展性领域又具有导向功能。 珠心算学习对学生的发展的影响如何,对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如何,应该是评价珠心算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珠心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为珠算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中计算的需要,珠心算作为一种计算能力培养,也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但是,在现实社会里,数学作为与科学发展最休戚相关的学科,已远不局限于计算,而计算的工具也更加现代化,如果过多的时间进行珠心算对学生全面认识数学是有负面影响的。珠心算长期作为数学课程主要内容显得: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旧,如进行大数目计算还显得没有必要。 珠心算学习符合学龄前儿童特点,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能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对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对他们的这种作用也会渐渐淡化。并且珠心算学习中学生的兴趣是随着由低到高的年级而递减的。 下面是1-6年级学生兴趣调查情况 幼儿班 ====样本/非常有趣/比较有趣/没有兴趣/调查时间 ====50---------46----------2----------2----------1998.10 一年级 ====44---------40----------3----------1----------1998.10 二年级 ====45---------16----------20---------9----------2001.3 三年级 ====46----------9-----------28---------9----------2001.3 四年级 ====52----------3-----------34--------15---------2001.3 五年级 ====53----------0------------33--------20---------2001.3 六年级 ====56----------0------------18--------38---------2001.3 珠心算学习中,儿童要按既定的方法计算,在相当长时间内必须用一种的模式计算,在计算方法多样化以及计算中培养那种勇于创新的精神有一定局限,学习过多的独立思考,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也培养不够。 珠心算学习让低龄儿童运用珠像运动计算,在形象与抽象之间架起了桥梁,对儿童初步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形象思维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珠心算学习儿童按照一定的模式计算,对学生定量思维、推理能力有一定作用,但思维的发散训练显得不足。而珠心算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对比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客观环境。</span>
作者:
land
时间:
2006-5-16 13:20
<font face="Arial"><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珠心算有盖棺定论的评价(2)</span></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2px">数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有所收获。珠心算学习对学生解计算题无疑是有好处的,珠心算学习按一定方法去练习,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是有较大局限的。学生在较长时间内是不能改变算法,这对在问题解决中发展探索、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不利的,特别是在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对问题解决的反思意识培养方面更是不足。 2、珠心算的计算优势逐渐丧失 我国新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的确,现在在计算领域没有什么比用计算机(计算器)更令人放心,更准确、高效的完成任务。人们日常计算仅限于数目较小的运算,较大数目的计算可以随时找到计算器,我们己完全没有必要让多数学生仅仅为计算技巧(或者算得更快)而花大量时间学习珠心算。但并不是说,人不需要必备的基本计算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了小学“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法每分钟要求完成2-3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每分钟1-2题,除数是一位数、被除数不超过三位数的除法每分钟1-2题…”。因此,可以说因为“计算”而发明的算盘,己经逐渐失去了其“计算”的优势,那种以计算为主要目的的珠心算是没有市场的。如果不是其教育益智以及开发大脑功能作用的挖掘,它已经进入了历史博物馆。由此可见正确认识珠算的计算功能是每个珠心算工作者的责任--我们绝不能掩耳盗铃。 3、长期珠心算学习的不足。 ①没有必要大面积的培养计算神童 珠心算作为一种计算方法具有其它算法不同的特点:易学、易迁移,难练、难巩固。“易学”指直观、形象,一学就会(包括学前儿童),“易迁移”指只需会20以内加减法,便可以很快正迁移到百以内、万以内甚至亿以内的加减计算。 “难练”指珠心算的技巧形成中,不论是任一指法训练,还是珠心算的扩位,都要通过何止千遍、万遍形成的,这种枯燥的拨珠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儿童久练是有厌倦情绪的。“难巩固”指珠心算技能形成以后,如果不勤加练习,计算能力是会退化的,也就是说:要保持较高珠心算水平,必须坚持练习珠算。如以下六位同学均在学习珠心算时平均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训练量,珠算水平达全国珠算等级鉴定最高级能手一级,并多次在重庆市以及在全国比赛中获奖,2000年8月调查其计算保持能力情况如下:=====现年龄/停练时间/乘算最高水平/现水平 郑莉莉---16-------4年---听心算4位乘5位---乘心算3位乘3位 陈 宏-----16------4年----听心算4位乘5位---乘心算2位乘3位 蒋 俊-----16------4年----听心算4位乘5位----乘心算2位乘3位 许金强----16------4年----听心算4位乘5位----乘心算2位乘3位 .唐 浩------14-----2年-----听心算4位乘5位----乘心算3位乘3位 祝 浩-----12-------2年------听心算4位乘5位----乘心算2位乘2位 这里可以看出,他们经5、6年的练习停止练习2-4年后,仍不能保持较快、较准的心算3位乘3位以上。而象他们这样经珠心算训练达到这种高水平的是少数,训练初往往有10-20人参加,由于较枯燥的训练,以及需长期的持之以恒,最后能留下的只有约20%.其余80%则只是花较多的时间达到较好的水平(由于珠心算难保持,故未到阙值的学生训练水平保持效率是很低的),经调查四年级以上学生两、三位计算76.6%是逐位用竖式计算,而非心算写得数。 2001年5月对采用心算的情况的调查 年级/人数/20以内/2位数/3位数 四----46-------31------10-------5 五----52-------41-------9--------2 六----56-------46-------8--------2</span>
作者:
land
时间:
2006-5-16 13:21
<font face="Arial"><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珠心算有盖棺定论的评价(3)</span></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2px">从调查可以看出,一般计算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是重点,也是“三算”和珠心算重点,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三算”计算重点仍是突破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花大量时间训练大面积学生的高难度计算能力,肯定是弊大于利。 ②、长期珠心算学习对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 1998年,教育部科技司、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对全国31个省市11800名大中学校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进行调查后发现:1、具有初步创造力的三项特征是“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有收集信息的能力”;2、具有初步创造性人格的四项特征是“自信心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置疑”“意志坚强” ;3、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是“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 调查结果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思维定势”和“对权威的服从”日益增强,而观察和想象能力却日益削弱。 珠心算的学习对“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有收集信息的能力”的形成没有特别的作用,相反进行2年珠心算以后,对其“探究能力”有负面影响,也就是说珠心算的学习对初步的创造力并无好处;2、珠心算的学习对“自信心强” “意志坚强”有较好作用,对“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置疑”也有负面影响,这是珠心算的算法客观决定了的,就是说珠心算的学习对初步的创造人格培养是有好也有差;3、珠心算的学习对“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计算要求按一定“思维定势”(算法)“过于严谨”的计算,全部学生都一个算法,使多数学生有“从众心理”,不去主动探求新方法、好方法,“信息饱和”也体现出来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珠心算的长期学习对创新能力发展是有影响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卢江在《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一文中说:笔算教学是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传统教学中最为表现出机械训练的领域之一。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各国都反对过份的训练、繁杂的题目、过高的熟练要求,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反对过份的笔算并不是不要笔算。笔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之一,还是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只是要适当,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算理上。因此,各国在反对过份、繁杂的笔算的同时,又强调了理解算理和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新的大纲及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对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1、让学生在广泛的背景中理解和认识数。2、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理解运算的意义,避免繁琐的计算。并提倡算法的多样化。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4、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可以看出,计算教学不应该是纯粹的“机械训练”,而应该是表现出更多的“灵活”。 珠心算的学习,由于算盘是主要教具、学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在广泛背景中去理解和认识数;珠心算训练也主要作为一种纯计算技能的教学,少于通过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解决理解运算意义,许多老师往往以学生能算很大数目的计算而自豪、以大面积小学生珠算等级鉴定作成绩,这些都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珠心算学习,最初必须强调其技能训练,否则儿童无法产生珠像,而这也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机械训练的一面,影响了儿童思维的正常发展。 三算班低年级学生计算时学生不擅长用多种方法解,表现出思维不够灵活,如:37十26为例(调查二年级多种算法) -----------------------样本/2种以上算法人数/全班种类 99级1班(实)----46------------21-----------------3 99级3班(平)----46------------42-----------------6 这就与三算的计算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③、珠心算对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的影响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要引导儿童乐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而珠心算学习中,多数时间要求儿童必须外静内动的独立心算,在多数时间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拨珠以形成珠像,客观上减少了儿童合作和交流的机会。珠心算实际教学中,我许多时间学生都是独立的进行计算,这种学习方式缺少与同伴的交流的客观条件。如果长时间这样学习,对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是不利的。现在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因特网、校园局域网、isdn传输、卫星远程通讯、多元化的现代远程教育网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视频点播技术等的普遍应用,增加了人类相互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这一丰富的资源库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这不仅有利于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对于了解事物的多面性、复杂性以及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培养辨证思维也非常有好处。因此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一定会取代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span>
作者:
land
时间:
2006-5-16 13:21
<font face="Arial"><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对珠心算有盖棺定论的评价(4)</span></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2px">4、三算结合教材的不足 三算结合教材是珠心算教学的主要载体,新形式下它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不足: 1)不能很好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对计算的倾斜过大,珠心算学习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有不足,前面的珠像未形成后面的计算就无法完成,容易使一些对珠像建立有难度的儿童成为差生,教材计算的难度与分量应该有所降低;这就是珠心算学习许多班级有两极分化的原因。 2)(2000年前的版本)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未能较好地处理现代化与基础性的关系,反映本学科的新成果、新动向,保证学生全面的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表现在其内容陈旧,存在一些过时的实际例子,一些内容前后联系脱节,如:没有“倍的初步认识”(科教出版)2、3年级大量出现未学的关于公顷的应用题等;教材内容应该更注意与社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3)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材具有一定弹性,教材内容分必学和选学,以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珠心算教材的弹性不大,选学内容也不多。这必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 4)三算教材未能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体现教材的教学法功能,不便于教师教和学生的乐学、易学,如很少有各种小栏目,课后的练习形式比较呆板,应该增加精美的插图,多设计一些变式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等; 5)三算教材未能很好强调教材的整体化设计,一方面注意各学科教材纵向与横向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开发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自读课本、教学挂图、音像制品等系列化教材。 三算教材除了一本简单的教学参考书,就几乎没有其他的辅助教学资料,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 6)三算教材很少进行教师及教材的专业培训,因此进行教学的教师许多是目的不够明确,教学研究很少(他们用训练学生计算技能的交流代替教研是很危险的)。</span>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cool(1).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尘音
时间:
2006-5-17 20:52
感谢您找的以上资料!让你费心了!
不过我还是想详细,认真的了解一下珠心算.我看到和认为的也许只是一部分吧!此帖由 尘音 在 2006-05-17 21:01 进行编辑...
作者:
尘音
时间:
2006-5-17 20:58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holdo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此帖由 尘音 在 2006-05-21 20:30 进行编辑...
作者:
永远的君度
时间:
2006-5-21 20:53
http://lzm100.blogchina.com/5041939.html
看到你们的讨论,很感兴趣,作为一个教师,为有这样的的教师,家长而欣慰,,每个爸爸妈妈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好一百倍。。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高招。。但是不要忘记我们的幼儿是一个“本体”是一个“人“不要将孩子的一切作为自己的“工具“学习的工具。。最好的方法是顺应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孩子的所有知识获得--------自己的心智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自然形成的。。推荐上面网址请光顾:一个做教育的实践者。。但愿对我们的教师和家长有启迪作用
作者:
lsqlister
时间:
2006-7-27 16:56
<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一切为了孩子</span>
作者:
一颗水晶心
时间:
2006-7-30 23:56
昨天在别的园里看到毕业典礼的舞台上其中一个环节就是珠心算表演,孩子呆痴的表情和家长欣赏和虚荣的表情形成了一个强烈地对比,试问:教育的意义何在??只是为了枯燥而无意义的计算? 很想呼吁全社会禁止幼儿学习珠心算!!!(而却不反对5岁幼儿可以学习传统的珠算)
作者:
poyujia
时间:
2006-8-1 11:42
有没有学过珠心算孩子的家长谈谈感受
作者:
和谐520
时间:
2007-1-20 17:25
孩子和我们一起成长,我们收获的是----世界充满着真诚、生命
作者:
nicolasyang
时间:
2007-1-31 05:50
Thanks for sharing!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