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古往今来,苏杭多奇女,燕赵多豪士
[打印本页]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2-6 10:06
标题:
古往今来,苏杭多奇女,燕赵多豪士
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屁股上挂盒子炮(打河北一地名)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6-2-6 13:12
你这谜题,不猜也罢.好地方让你这么一说就不是好词了.哼...
作者:
新马甲
时间:
2006-2-6 16:11
保定的盒子炮如果走火了就有你好看了,哈哈
作者:
梅边吹笛儿
时间:
2006-2-6 16:12
哈哈。打死也不说。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2-6 16:30
哈,再来一句顺口溜: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十个京油子斗不过一个卫嘴子,十个卫嘴子斗不过一个狗腿子。(转载) 从清末到解放初,在北京广泛流传的是“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但是,这样的话是不能轻易说的。有一次在火车上,就因为有一个北京的年轻人说了这句活,和一个保定的年轻人打了起来,要不是我们几个老年人出面劝解,把这句话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可能就会头破血流了。所以奉劝你,在没有对这句话真正了解之前,在没有机会详细解释的场合,不要轻易说这句话,免得引发冲突。 北京、天津、保定这三个城市,按照明、清的行政名称,应该称为北京城、天津卫、保定府。 为什么叫“北京城”?第一,过去的北京,只是城墙以内的地方;第二,在明清两代,北京不设行政区,不在州府道县的编制,北京老百姓打官司,就要到现在丰台区的宛平镇,那时是宛平县,所以北京就只能叫北京城了。 为什么叫“天津卫”呢?当初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北京以后,从安徽老家调来了亲兵保卫北京,由此而设立了天津卫,就相当于现在的卫戍区,是兵营的意思,所以天津的地名有许多是军队的称呼,如军粮城、北大仓、小站、南营房等。 为什么叫“保定府”呢?因为当年在保定设立了府衙。 北京是皇帝住的地方,天津是北京的东大门,保定是北京的南大门,而且这是华北平原上三个最大的城市,所以三个城市的来往十分频繁,于是“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就自然而然地流传开了。 这句话是我6岁刚到北京不久,还满口天津话的时候,听一个北京人的大妈说的,两年以后我听保定人房东大妈也这么说,所以那时我一直把这句话当成一个普通的顺口溜,直到我参加工作在外地人的人群中生活,每当我说我是北京人的时候,就有把我叫做“小京油子”,于是我开始觉得这句话是不是有点贬义?于是我开始了研究。 “京油子”和“卫嘴子”都是比较好理解的。 北京是国都,是皇帝、王公、大臣住的地方,作为老百姓来说,不要说这些人,就是他们的佣人,都是您惹不起的,俗话说“宰相家人七品官”嘛。 从上层看,皇帝一言九鼎,一句话可以让人升官,也可以让一个人丢官丢命,做他们的佣人就有一定的风险性,官被抄家的时候,佣人的财产可能同时被抄,甚至和老爷一起杀头。所以当佣人既要巴结老爷,好多得点赏钱,又要与老爷保持一定的距离,免得自己吃挂络。 从底层看,佣人的东家也是他的后台,这就是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一个邻居如果当上了一个有权势大官的佣人,而你以前曾经得罪过他,他就会仗着老爷的势力加倍地报复你。所以北京人很少去直接地、过份地得罪周围的人。 从社会看,一个要饭的人加入了帮伙就有了势力,一个妓女受到王爷的宠爱就是有了靠山,所以昨天的下三赖也许今天就抖起来,昨天的豪门客也许今天就讨了饭。看过突变大事太多的北京人,不得不多长几个心眼,和谁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对谁都不过分地亲密,谁都不得罪。而且发现风向不对,也会马上转舵,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 外地人看北京人这么事故,这么油滑,于是就生出了“京油子”这么一个称号。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北京人都是京油子,第二京油子是一些北京人在风云变幻的那个环境中,为了自我保护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可能你讨厌、瞧不起甚至鄙视京油子的作派,确实北京人没有成大气候的人,但是你从另一面看,真正的老北京人,没有一个犯大错误的,没有一个上大当的。就是因为他们在意识上只求平安、塌实,在行为上长期以来形成的自我保护意识太强了,做什么都左顾右盼。 天津是北方的一个重要的商埠码头,既有陆运,又有河运、海运,因此天津比较发达的是商埠文化和码头文化。为了揽到买卖,为了拿到装卸任务,就要说服客户,久而久之,天津人能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卫嘴子”这个称号自然而然就叫开了。" 为什么过去的相声演员要先经过天津观众的认可以后,才可以大胆地闯江湖,就是因为天津人平时说话就很诙谐、幽默、逗笑,所以,能把天津人说乐了,就一定能够红遍全国。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天津人都能说会道,内向、木呐的人也有,所以,不能一见到天津人就说人家是“卫嘴子”。还有更为令人尴尬的是,一见到天津人就让人说天津快板,似乎天津快板是天津人的必修课一样。 “保定府的狗腿子”是不好理解的,关键的分歧在“狗腿子”。 有的人认为狗腿子就是汉奸,而且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的伪军司令部在保定,那么保定人当伪军当特务的一定大有人在,但是,凡是日本鬼子占领的地方就有汉奸,为什么偏偏说“保定府的狗腿子”呢?难道北京、天津就没有“狗腿子”吗? 保定人自然不承认自己是狗腿子,就把狗腿子解释为“勾腿子”,说保定人摔交爱勾别人的腿,而且这招很厉害,很出名,所以就有了“保定府的勾腿子”之间说。可是在我的保定人喜欢摔交的朋友中,使什么招数的都有,真正使勾腿子的并不多,而且他们说摔交的招数是因人而异的,根据身材和对方的情况,使什么招数能制胜就使什么招数,一个摔交手不可能只掌握一个招数,也不可能所有保定的摔交手都只练一个“勾腿子”。 有一次探亲假,我到保定,住在一个朋友家,和他父亲谈起了这个问题,他把“保定府的狗腿子”这个答案告诉了我。 保定是北京的南大门,驻扎着许多军队,满清的陆军军校也设在保定,再加上其它的原因,保定人习武的风气很浓,各种武术的流派在保定都有,摔交在保定就更为普遍,其中不乏高手。 那时北京的王公大臣们要找看家护院的人,就到保定来找,如果这个王公和那个大臣家有了矛盾,两家的家丁一见面,大家都是保定人,甚至是同门的师兄弟,这个矛盾就容易化解了,所以大家都愿意到保定来找武师,慢慢地在北京看家护院、保镖就成了保定人的专利,就象绍兴出师爷一样。 其实有的武师并不是保定人,但他必须与保定的武师有交情,或者是拜保定的武师为师,这些不是保定人的武师为了加入保定这个大团体,对外也称自己是保定府的,而且还要多多少少带一些保定的口音。 从老百姓的角度看,为老爷服务的、帮老爷做事的就是狗腿子,而这些“狗腿子”都说自己是保定府的,所以“保定府的狗腿子” 这句话就产生了。 他老人家的解释,我比较信服,倒不是因为他是保定人,权威性高,而是他的解释符合这句话的全句,就是“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十个京油子斗不过一个卫嘴子,十个卫嘴子斗不过一个狗腿子。” “京油子”只是一味地防守,当然不过“卫嘴子”的主动进攻,所以在打交道中,“京油子”是说不过“卫嘴子”的。“卫嘴子”再能也只是嘴上的工夫,而“狗腿子”却是动武的,既能成帮成伙地上,又有老爷做后台,当然“卫嘴子”是斗不过“狗腿子”的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十个京油子斗不过一个卫嘴子”的“斗”是斗嘴,而“十个卫嘴子斗不过一个狗腿子”的“斗”是斗力。 “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是清末民初京、津、保三地人在北京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条件的变迁,这些说法已经不能再反映现在三地人的实际状态。所以再不能随便说这些话了,更不能把过去人的帽子戴在现在人的头上。 此帖由 jerryhao 在 2006-02-06 17:21 进行编辑...
作者:
新马甲
时间:
2006-2-6 16:51
好。上面的分析很乎逻辑,支持楼主此帖由 新马甲 在 2006-02-06 16:52 进行编辑...
作者:
梅边吹笛儿
时间:
2006-2-6 17:00
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可以学京腔普通话,南方人,怎么也学不好,儿化的“逗儿”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6-2-6 17:26
<font color="royalblue"> 京油子,卫嘴子…… 这句话到处听到,现在算明白点意思了。
作者:
Matey
时间:
2006-2-7 11:25
版主还挺逗,呵
作者:
Matey
时间:
2006-2-7 11:25
护士看到病人在病房喝酒,就走过去小声叮嘱说:“小心肝!”病人微笑道:“小宝贝。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2-7 11:36
Matey+2006-02-07 11:25-->引用:Matey @ 2006-02-07 11:25 护士看到病人在病房喝酒,就走过去小声叮嘱说:“小心肝!”病人微笑道:“小宝贝。
这个更厉害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2-7 11:55
<font color="#008000" size="4">保定府三件宝保定府过去是河北省(一度称直隶省)的省会,相沿也有三件宝,在民间传颂着:“保定府三件宝,铁球、面酱、春不老”。保定府三件宝中,两件是吃的,属于本文的范围,只有铁球是一种健身用品,这里仅仅附带说一下。北方爱武术的人很多,他们练抓练掌,都重视手上功夫,铁球就是练这套功夫的道具。保定府的铁球,磨洗得又圆又滑,还像拳击中分重量级、轻量级一样,重量也有区分。这种铁球,也有平常人买来在掌中把玩的,所以销路不小,招牌很响。面酱主要是指甜酱,是北方面食中一种不可少的佐料。普通吃烙饼、薄饼、家常饼,都爱涂上一层甜酱,裹大葱,吃炸酱拌拉面,甜酱更是主要的原料。保定府天福号的甜酱,远近闻名,他们用小竹篓(里面糊了蜡油纸的),一斤一篓,每天门市就要销售二三百篓。还有许多别酱园字号都不包括在内,足见用途甚广。据往年天福的东家讲,前清宫里的御厨房,烧慈禧太后爱吃的酱肘子、酱羊肉,非用他家的甜酱不可,而且太后能在菜中分辨出真假货来,光禄寺(掌管御膳房的机关)丝毫不敢马虎。北京也有几家大酱园,如六必居、天源酱园,都是请保定师傅去传授手艺,这些家也很出名,品质也高,我们常常吃,还分不出他们各家的高下区别。甜酱好,完全是用上等面粉晒的,甜酱腌的瓜菜也有特色,我们冬季在保定吃山鸡炒酱瓜丝,酒楼把野鸡也切成丝,和酱瓜抢火合炒,鲜腴脆嫩,和淡入味,还真是一生中很少吃到的好菜,这就是保定的酱菜不是一味的咸,而是胶制以后,不失原来的菜味。中国菜本来有“咸中有味淡中鲜”的说法,便是烹调中的三味。酱瓜炒野鸡丝,据说也是宫庭中传出来的菜,北京仿膳(在北海公园内,过去就是御厨房的师傅出来掌构的)冬季也卖这样菜。河北民间家常菜中有一样虾米酱,是用虾干、瘦肉丁、冬笋、冬菇丁用黄酱炒的,黄酱是用黄豆晒制的,鲜而不带甜味在保定也是著名的,极合南方人的口味。春不老在南方叫“雪里蕻”(一般人写成“雪里红”),是外地人不明究竟,按谐音读写的),是芥菜的一种,其名称所以不同,正是南方气候差别的结果。江浙称“雪里蕻”,是因为这种芥菜经冬,下雪以后,在积雪之下,其它菜类都冻损了,唯独它青翠不减,脆嫩依然,于是被定了这个“雪里蕻”的名字,保定是华北气候,比江浙冷的多,积雪非到春暖不化,芥菜较长的时间被冰雪覆盖,不见阳光。所以和豆芽韭黄一样生长中能保持青嫩,直到冰雪消溶,已是暮春三月,它才露面,取了“春不老”这个名字,真有点凌霜傲雪的高士气派。春不老有一点辛辣的味道,在保定有两种吃法,一种是腌菜,用盐压渍短时间,便带水份应市了,还带鲜菜的娇嫩清新的口味,这种雪里蕻,南北方的吃法大体相同,无非是小炒、烧汤、下面的主料,不过保定菜馆做的雪菜笋干,有口蘑配味,鲜美就更加一等了。另一种是新鲜菜生拌,摘下它的菜心,压实在汽锅上蒸焖一下(也有炒的),在半生半熟的情形下,用好酱油、小磨麻油凉拌,带一点芥辣的气味,常常能刺激出喷嚏,下面下粥,非常提味,南方叫“冲菜”,北方叫“辣菜”。大概在南方菜的成长期较短,雪里黎的冲劲比春不老便要差多了。
作者:
land
时间:
2006-3-31 22:05
说吧,为什么打死也不说呢,真有意思。马后炮?
作者:
land
时间:
2006-3-31 22:22
一个学历史的朋友说:河北话 邯郸 就是干蛋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