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quote1-->还不用搬来搬去的! 老师当场傻了。
魔王+2006-01-20 23:43-->引用:魔王 @ 2006-01-20 23:43 不至于吧。第一,石头比人重,那条船未必装得下同样重量的人。第二,当时(三国)能不能很好的计量人的体重也成问题。这两条理由至少对付学生的这个奇异的答案还是有战斗力的。
引用:<<!--quote1-->应该是比重,而不是重量
魔王+2006-01-23 23:14-->引用:魔王 @ 2006-01-23 23:14 科学的讲当然是比重。对小孩子讲比重,就不合适了。唯恐不把他弄糊涂。讲同样大小(就是体积)的人比石头轻就够了。楼上总不会建议用160-200个25公斤的小孩上船吧。
天地英雄+2006-01-24 08:33-->引用:天地英雄 @ 2006-01-24 08:33 但愿是唯恐不把他弄糊涂,而不是真的自己糊涂。就算25公斤是当时最大能称的重量,也用不着160-200个25公斤的小孩上船,好好开动一下脑筋哦<img src="images/smiles/tongue-out.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魔王+2006-01-24 12:13-->引用:魔王 @ 2006-01-24 12:13 160*25kg=4000kg=4T200*25kg=5000kg=5T把大象切成几块?偶真糊涂了
魔王+2006-01-24 15:46-->引用:魔王 @ 2006-01-24 15:46 大人上去与大象等重。 几组大人再分别与若干小孩等重 够麻烦的,误差也够大。个人意见,还不如曹冲用石头呢。
天地英雄+2006-01-24 16:14-->引用:天地英雄 @ 2006-01-24 16:14 是啊,曹冲称象的方法,其实很多人都想到了,只是觉得搬石头太麻烦,用船的浮力精度不高,所以没说出来。呵呵
魔王+2006-01-24 16:47-->引用:魔王 @ 2006-01-24 16:47 当然,不是。也不需要是最佳方案。 比当时在场各位高明就够了。就算现代社会也一样,你不用是天下第一聪明。只要比多数人聪明就能过得很不错。 比如,股市平均一年20%的收益,不入短线高手的法眼,他们运气好得时候不用一周都有这个数。结果呢,算算20%,20年30年能吓死人的。 我是不鼓励小孩对前人、古人、他人做负面的评价的。
魔王+2006-01-22 23:03-->引用:魔王 @ 2006-01-22 23:03 创新思维应该鼓励,但是,实事求是更不能忽略。孩子提出用人代替石头,最好的办法不是简单的“傻了”,也不是夸奖两句万事。最好是一起分析其方案的可行性、优缺点。比如,在现代,用人就比用石头快捷。
天地英雄+2006-01-24 17:00-->引用:天地英雄 @ 2006-01-24 17:00 现代人比古人聪明,这就不正常了吗?
魔王+2006-01-24 22:27-->引用:魔王 @ 2006-01-24 22:27 这不能证明随便一个现代人都比曹冲聪明。
魔王+2006-01-24 15:46-->引用:魔王 @ 2006-01-24 15:46 大人上去与大象等重。 几组大人再分别与若干小孩等重 够麻烦的,误差也够大。个人意见,还不如曹冲用石头呢。
魔王+2006-01-24 12:13-->引用:魔王 @ 2006-01-24 12:13 160*25kg=4000kg=4T200*25kg=5000kg=5T把大象切成几块?偶真糊涂了
天地英雄+2006-01-25 08:45-->引用:天地英雄 @ 2006-01-25 08:45 为什么就不能先用成人去称得大象的重量,然后将成人分成二组后再用石头呢?这样不就可以省下大约2-2.5吨的石头的搬运及称重量的工作量了吗?
天地英雄+2006-01-25 08:26-->引用:天地英雄 @ 2006-01-25 08:26 这也不能证明曹冲比随便一个现代人都聪明。中国这么多学生中有个小学生认为曹冲不聪明,怎么了?
魔王+2006-01-25 09:35-->引用:魔王 @ 2006-01-25 09:35 有个小学生认为曹冲不聪明没什么。但是他要先拿出比曹冲更好的办法。就像天地英雄这样。
4887+2006-01-25 20:58-->引用:4887 @ 2006-01-25 20:58 此乃竖子巧辩耳,你以为他能想出称象的办法吗????????????怀疑???????
天地英雄+2006-01-26 09:09-->引用:天地英雄 @ 2006-01-26 09:09 以舟称物的办法并不是曹冲创造的。《苻子》上记载:战国时期,北方人贡献给燕昭王一只大野猪,叫养奚若。燕昭王派人饲养它,养了15年。这只大野猪长得象个墳头一样大。它的四只脚都支撑不住身体了。燕昭王非常惊异。他命衡官用大秤称它有多重,秤杆折断了十次,称不了大野猪的重量。于是,燕昭王命“水官浮舟而量之。”苻子,名郎,字元达,东晋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人,氏族,他所著的《苻子》五卷早已失传,遗文散见于后人的著述中。上面引用的那个故事就保存在南宋人吴曾写的《能改斋漫录》里。吴曾在援引《苻子》之后,指出:“以舟量物,自燕昭时已有此法,不始于邓哀王。”清代学者邵晋涵也赞成吴曾的这种说法。
魔王+2006-01-25 09:33+pid751807-->引用: 魔王 @ 2006-01-25 09:33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751807">查看原帖[/url] 引用:天地英雄 @ 2006-01-25 08:45)<为什么就不能先用成人去称得大象的重量,然后将成人分成二组后再用石头呢?这样不就可以省下大约2-2.5吨的石头的搬运及称重量的工作量了吗?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