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蒙台梭利——杜曼——七田真 [打印本页]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1-17 21:41
标题: 蒙台梭利——杜曼——七田真
回复一位母亲的短信,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七田所说的“想象力”,与我们一般理解的幻想能力不一样,他说的意思更偏重“图象的再现能力”,普通人脑子里想一个画面,无法在眼前看到这个图像,但七田所说的想象力则是可以在脑中想着图象的同时,眼前看到这个图象。具备相象力,是右脑的功能深度开发的表现。右脑开发的原理,就是用进废退的原理。多用右脑,右脑的功能就会增强。如何多用右脑?根据右脑处理图像的特点,那么多处理图象就是多用右脑了。因此,多看图画,多想画面,这都是在锻炼右脑。不过,要想右脑的功能得到深度的开发,需要的锻炼量是比较密集的。年龄越大,所需的量就越大。这大概是怎样的工作量,试想想一个右利手的人要变成左利手,这样的训练难度与量度。一岁十个月的孩子,输出能力弱,这个时候的训练应该以输入为主,大量的信息输入,无论是什么信息,无论是左脑还是右脑,对孩子都是有重要作用的。孩子是从环境中学习的。当孩子处在自然环境中,他从环境中吸收的信息量大,但杂乱无章。但如果人们事先设计好一个充份的信息环境,孩子吸收信息的质、量、效率都与一般的孩子不一样的。而这些早期储存的信息的作用,在日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随时机的成熟而慢慢显露。这也就是,为什么莫扎特三岁即可登台演奏,田妈的田田自小就可说英语,这都是环境的作用。所不同的,莫扎特所处的是一个“自然”环境,是上帝让他降生在一个音乐世家;而田田的则是一个人造环境,是田妈的有意为之。蒙台梭利,发现了“有准备的环境”对儿童成长的作用;杜曼,发现了高效输入信息的方法;七田,则发现了培养高效吸收信息的能力。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6-1-17 23:02
有启发。
作者: dyly    时间: 2006-1-18 09:34
神经分裂患者会有幻觉幻听,幻觉就是当图像并不在眼前时,他却依然可以提取出来而且认为在眼前。孩子过小时的这种图像训练会不会造成将来出现幻觉的可能性增大呢?我现在越学越觉得,自己是没有任何资格给一个来咨询我的家长给于一个明确的定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只能是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告诉家长,比如任何事情都会付出代价的,我们人类的贪心容易让我们不考虑代价。比如引进什么虫子来消灭蝗虫之类的结果却不如人愿破坏生态之类的事情太多了。况且我们还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纪录呢!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1-18 22:36
dyly+2006-01-18 09:34-->引用:dyly @ 2006-01-18 09:34 神经分裂患者会有幻觉幻听,幻觉就是当图像并不在眼前时,他却依然可以提取出来而且认为在眼前。孩子过小时的这种图像训练会不会造成将来出现幻觉的可能性增大呢?我现在越学越觉得,自己是没有任何资格给一个来咨询我的家长给于一个明确的定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只能是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告诉家长,比如任何事情都会付出代价的,我们人类的贪心容易让我们不考虑代价。比如引进什么虫子来消灭蝗虫之类的结果却不如人愿破坏生态之类的事情太多了。况且我们还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纪录呢!
挑衣服、买衣服,需要想象衣服穿到自己身上的效果。一些人这时候只会脑子一片漆黑。而有些人则可以比较准确地想象出效果。这种能力是图象再现能力。装修房子,对于一个设计,多数人很难想象出效果,而设计师则可以准确地预想到这些,并把脑子的画面形成效果图给顾客看。这也是图象再现能力。记忆中的图象再现能力与你的“幻觉幻听”根本不是一回事。只有病态的人、缺乏智慧的人才会把想象的图像当真。(佛家说慈悲与智慧要两足,不可缺一!)一讲到右脑,用不着往右的往死胡同里赶,也用不着用左脑的死胡同来围追堵截。就象谈论早教的必要性似的,主张早教与反对早教的都掉在了同一个坑里,都以成年后的功利标准来评论早教价值的标准。而右、左脑的讨论,右派们猫在右坑里不出来,左派们则把一切都揽到自己的坑里,好象大脑从来就只有一半,非左即右,非右即左!“孩子过小时的这种图像训练会不会造成将来出现幻觉的可能性增大呢?”吃东西肯定会让噎死的可能性增大,那就不要吃东西了。其实孩子幼小的时候,让孩子多见识、多积累是没错的,在这其中,我们其实没必要去区分什么是右脑训练、什么是左脑训练。孩子自有自己的大脑的运作、发育模式,我们是没办法改变的。尽管有一些猜想说小小孩子是范式记忆、图像记忆、右脑。。。。。。这些其实都是对小小孩子高效的吸收能力的原因的猜测。面对孩子强盛的学习能力,大人能做的是什么?就是准备环境。古往今来已有太多的例子说明一个充分的环境对孩子的作用。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里(在这里我不说好环境,省得别人以为好的标准就是好吃好住好生活),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汲取成长的充分营养,这难道不应该吗?右脑开发的确是有负作用的,但这种负作用不是你所以为的精神分裂那种。这种负作用一方面是社会性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另一方面的负作用,你可以复习一下索菲亚妈妈那个高楼里 "reachar" 的发言。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1-19 00:00
“我们人类的贪心容易让我们不考虑代价”“贪心”,这比较到点子上。与其把茅头指向读书识字、指着杜曼、指着右脑开发。。。。。。都不如指着这个认真!或者,“让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理”,“有个好性格”,那么对这些东东的贪着了,又会怎个样子?饭饭虽好,吃多了会撑。钱本无好坏,可贪心就有问题。人的心态是有问题,可这错不在饭饭,不是钱闹的吧?
作者: dyly    时间: 2006-1-19 19:02
老虫,我想咱俩对早教的态度和思路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我们对大脑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我所学的专业中关于大脑的知识和你自学思考研究得出的一些基本概念都不同,所以你会认为我是完全向左或者向右。语言理解都不同的基础上大家的讨论只能是各说各话。不过在这件事上,我觉得我们都持谨慎的态度可能比较好,毕竟你是这么自信语言有感染力,对家长很有影响力,你自己的这些见解毕竟都是自己琢磨的,可孩子一旦形成不好的影响那可是一辈子!我以后会把我知道的关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知识普及给大家,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福分和命运吧!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6-1-19 20:52
dyly+2006-01-19 19:02-->引用:dyly @ 2006-01-19 19:02 老虫,我想咱俩对早教的态度和思路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我们对大脑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我所学的专业中关于大脑的知识和你自学思考研究得出的一些基本概念都不同,所以你会认为我是完全向左或者向右。语言理解都不同的基础上大家的讨论只能是各说各话。不过在这件事上,我觉得我们都持谨慎的态度可能比较好,毕竟你是这么自信语言有感染力,对家长很有影响力,你自己的这些见解毕竟都是自己琢磨的,可孩子一旦形成不好的影响那可是一辈子!我以后会把我知道的关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知识普及给大家,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福分和命运吧!
DYLY:一、“我想咱俩对早教的态度和思路其实是一样的”不一样,真的不一样。包括我那个“一点灵感、一点思考”你回帖说的“一样”,在我看来仍是很不一样的。包括对杜曼、七田真那些的态度,从开始到现在我都与你不一样。我与你的知识结构不一样,我的知识结构让我很容易理解杜曼、七田那些东西,并能够看到其不足、不真之处。我并不是被杜曼、七田所宣扬的效果而吸引,而是我过往的经验让我理解到这两个东西的可能性、合理性。随着观察思考实践,对他们的认识又慢慢细致和清晰。对七田、杜曼这些,有一些是可以作为工具来使用的,但这种事情并不宜大张旗鼓,因为当人类某方面的“条件”还不足够时,这种东西是有危险的。——这句话与你的“可孩子一旦形成不好的影响那可是一辈子”不是同一个意思。杜曼、七田类似领域的事情我积累了近二十年,但真正接触到作为一种教育方法的时候,我的孩子已经比较大了,而且我没计划生二胎,也不打算利用他们混饭吃。因此我和他们比较少利害关系,有可能比较客观地思考评估他们。这可能是我与你最大的不同。开始的时候我没有狂热,现在也不用拨乱反正。二、你近来的发贴,由开始Freedom Leung贴中,你对杜曼的质疑是从人为刺激的非自然手法干预的安全性来考虑的;后来,你的发言又改为担心“忙于制卡自制书......结果是很有可能使我们没有时间来考虑别的”;再后来,又变为“对早期教育干涉带来的可能的负面的作用”这种说法。你也许是你近来心态的折射,也许需要安静下来整理一下自己。首先你得让自己清楚,自己知道的杜曼、七田真、右脑。。。。。诸如此类的东西是怎样的?哪些是先入为主的?哪些是随境遇而改变的“后入为主”?三、“只能是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告诉家长”——你以为我做了什么?那位家长问我一个具体的训练方法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不愿意回答。因为一、她的孩子太小,不适合也不需要做这样的练习,有更多更有效更生活的方法可以用,但那不是短信中可以说得清楚的事情。二、家长对右脑这事的准备还不足够,与其让她专注于某个具体方法,还不如多了解原理。四、“你自己的这些见解毕竟都是自己琢磨的,可孩子一旦形成不好的影响那可是一辈子!”如果这样,你和我都最好“三缄其口”,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告诉家长”,也不要“把我知道的关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知识普及给大家”,因为“我现在越学越觉得,自己是没有任何资格给一个来咨询我的家长给于一个明确的定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五、强调心理健康的早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你的思维方式有问题。为什么非得要为自己树立假想敌呢?是不是二元对立的机械思维确实深入骨髓,辩证法还是要多普及一点?
作者: dyly    时间: 2006-1-19 21:41
真佩服你的时间和快速!在整理思路上面,你比我做得好的多!<em>二、你近来的发贴,由开始Freedom Leung贴中,你对杜曼的质疑是从人为刺激的非自然手法干预的安全性来考虑的;后来,你的发言又改为担心“忙于制卡自制书......结果是很有可能使我们没有时间来考虑别的”;再后来,又变为“对早期教育干涉带来的可能的负面的作用”这种说法。</em>我发表的这些从来都不存在因时间先后就“改为““变为“,这些原因都是平行的关系。这些思考都是上班中随时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他们之间并不矛盾,只不过是我想提醒家长们我们在做doman或者其他的给孩子早期识字的方法时,要考虑到有可能有这样几条的危害。<em>你也许是你近来心态的折射,也许需要安静下来整理一下自己。首先你得让自己清楚,自己知道的杜曼、七田真、右脑。。。。。诸如此类的东西是怎样的?哪些是先入为主的?哪些是随境遇而改变的“后入为主”?</em>我想我开始知道这些时,也没有过狂热。 为了理解清楚他们所要开发的“右脑”,我专门去翻书查资料,搞清了真正的“右脑“的概念,我也一直在思考去推理这些做法从脑科学上究竟有什么道理。我开始就质疑过五分钟暗示法。也带着疑问去给阅阅尝试的。和freedom leung为了这个讨论发过很多email,也和其他好几位心理学研究的人去探讨过。不过我承认,我的贪心让我确实很想这样的方法把我们的孩子都能成就为天才,内心里很想相信认可,但是越尝试越查证,越感觉到这些做的危害,我把我的想法如实托出而已。我也不知道这是哪个为主。确实,我的思路也并不是那么完全清楚,很多东西我也经不明白,但是我的专业知识让我有这个感觉,这样的教育对孩子可能很危险。
作者: dyly    时间: 2006-1-19 21:44
<em>三、“只能是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告诉家长”——你以为我做了什么?</em>我为这句话道歉。你的拳拳之心,我想大家都很感谢,包括我,很真诚的。我不该拿这点来质疑你。
作者: dyly    时间: 2006-1-19 21:49
<em>五、强调心理健康的早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你的思维方式有问题。为什么非得要为自己树立假想敌呢?是不是二元对立的机械思维确实深入骨髓,辩证法还是要多普及一点?</em>我们关于这个的争论,我觉得是我提过的观点就不必再提了,而你可能以为我新提出的论据就否定了之前的。我们的争论散见于好几个楼里,也难怪你有这样的误解。我没有假想敌,但是在证实自己最早愿意相信的观点的过程中,发觉事实不是那么简单。辩证法我会再去学的,谢谢!
作者: greenbee    时间: 2006-1-25 16:05
讨论而不争论:}
作者: tomato123    时间: 2006-1-29 20:43
我觉得早教是为老让孩子以后不会因为死背书而吃苦
作者: land    时间: 2006-2-25 02:54
蒙台梭利____“有准备的环境”。这真的是我过去一年的最大的感触。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要准备的不单是物质上的环境,最重要的还是思维与观念的的环境的“有准备”。
作者: 颢宁爸爸    时间: 2006-5-21 13:25
好,学习到很多!
作者: 小桐洋    时间: 2006-6-22 17:56
都是有心人啊!
作者: coolbaby    时间: 2006-8-6 10:50
五花八门的教育方法,让人眼花缭乱!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holdo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可人妈妈    时间: 2006-12-15 14:30
学习、争鸣,能这样开诚布公地探讨真好。毕竟坛子里爸妈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6-12-15 15:33
外国人都是雷锋呢,如此好的理论,在外国出现好多年了,也不好好推广,也不好好珍惜。现在呢,单单要便宜中国人了。

有这么聪明的父母存在,何愁中国不强大呢。我看中国的崛起,真的指日可待了呢!
作者: 可爱虫    时间: 2007-1-10 17:40
只要记住,早教是中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语言能力、生活常识,以及八大能力的提高就行了
作者: sofiemamma    时间: 2007-1-18 17:36
喜欢这样的讨论,两位都是好同志,都是雷锋!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没有对错之分,甚至没有好坏之分,大家边讨论边整理自己的思路,互相学习,真好!

我觉得真的是适合孩子的,而且适合家长的就是最好的!

岔开一点话题,为了好玩.多少人看小说的时候,大脑里没有出现"放电影"?
作者: dyly    时间: 2007-1-24 19:47
原帖由 sofiemamma 于 2007-1-18 17:36 发表
喜欢这样的讨论,两位都是好同志,都是雷锋!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没有对错之分,甚至没有好坏之分,大家边讨论边整理自己的思路,互相学习,真好!

我觉得真的是适合孩子的,而且适合家长的就是最好的!

岔开一点话 ...


怎么很少回来了?很忙吗?你家宝宝好吗?常回来看看啊!
作者: lfsusan    时间: 2007-1-26 18:11
最近对七田真很感兴趣
作者: helenwang    时间: 2007-2-1 15:31
我就是那类不会放电影的。
作者: 成长的快乐    时间: 2007-2-3 00:41

作者: xfddl    时间: 2007-2-3 01:05
好!
给那些七田迷。杜曼米,蒙台粉丝多泼冷水
作者: mamwr    时间: 2007-2-3 17:01
大家多交流讨论,才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
作者: 考拉考拉    时间: 2007-2-4 16:35
同意三楼DYLY说的--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而在养育孩子方面,有些代价/后果并不是当时就立刻显现出来的.
作者: yingwh2005    时间: 2007-3-14 09:52
早教有各种方法, 孩子的天性也各不相同. 我想家庭教育, 只要合适就是最好的.

我也在用杜曼, 但是不迷信, 我相信这是一种方法, 同时也不让自己每天劳累于自制书, PPT.

我想孩子是不同的, 在不同的时期的表现也不同, 聪明的妈妈们知道按照孩子的成长和需求变化自己的家教方法. 没有是一直最好的方法.
作者: idtongtong    时间: 2007-3-14 11:40
呵呵,这里的妈妈们各个都是早教专家,我发现自己落后得太多了
作者: 冉妈    时间: 2007-4-4 13:20
真理的确是需要被探讨的,我相信从实践中来的理论
作者: kuoyein1    时间: 2007-4-8 09:16
現在的社會資訊發達
每一種理論剛出來都會有正反兩面的聲音
如果有長時間實驗的結果佐證那更可支持一方的論點
蒙台梭利——杜曼——七田真這些理論流行時間也沒很久
也沒有大量用這些理論敎出的成果
所以好與不好當然是各位父母去選擇
而在沒成果顯現
誰對誰錯都無法判定
大家一起學習交流吧!
哈哈!
作者: 小点点的爸妈    时间: 2007-4-12 15:21
最近对七田真很感兴趣
作者: 冉妈    时间: 2007-4-13 14:56
还是要看结果,这个才是科学的方法,要在实践中总结
其实蒙台索利的理论在国外推行的不错了,我觉得也儿童的生活环境也改善了不少
但是至于天才的培养法,在中国前几十年流行过,还是没有什么结果,所以天才不是随便培养的,也不是批量生产的,我们对天才的形成原因还是探究的太少,了解的也不全面,所以最多培养出来偏才
所以,我觉得解放孩子是很重要的,让孩子自由的发挥他的天性吧,一直人类就是这样繁衍的,长期的结果不会有太大问题,
作者: elan_lu    时间: 2007-4-18 23:18
唉,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不是天才也要是长才,否则实在是竞争不过别人呀,难!!!
作者: hty4321    时间: 2007-6-4 08:34
喜欢这样的讨论,在这里学习不少东西
作者: 快乐轩宝宝    时间: 2007-6-13 13:13
分析的很透彻!很受启发!~
作者: williamgann    时间: 2007-6-24 09:57
应该把质疑和思考说出来,要不然怎么让大家知道。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都说好处,岂不会产生误导的嫌疑?老虫版主有没有关于接受杜曼、七..等早教孩子的长大以后的信息?这样对我们全面认识其方法是个评价或参考。
作者: rainsakura    时间: 2007-7-8 03:56
说得很有道理啊
赞一个先

偶最近一直在思考教育宝宝的问题
很遗憾,虽然有能力,可是因为不在宝宝身边,没有办法像田妈那样培养宝宝
所以,偶需要找出适合偶自己的,能通过偶父母帮助实现的宝宝教育方案
这个方案也必须是适合偶家宝宝的,能被他接受的
等有空了把偶的计划写出来大家看看

偶坚持认为,对于宝宝来说,学多学少,学早学晚不是最重要的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全才是最需要注意的
尤其是心理,甚至某种程度上讲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所以,先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这种东西怎么说呢,体会,运用,都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吧
作者: rainsakura    时间: 2007-7-8 03:58
呵呵呵呵
偶老公坚决反对把宝宝培养成天才
他说,天妒英才,天才一般活不长
作者: 秦茹阿娅    时间: 2007-7-16 21:34
最近对七田真很感兴趣
作者: 长沙7喜    时间: 2007-7-23 19:15
哈哈,有准备的教育!
作者: redfei    时间: 2007-8-7 14:59
适合自己家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作者: heningmm    时间: 2007-8-10 15:24
两位大师级的争论让我看得云山雾罩的,论坛里有美国儿科学会的批评杜曼的也有实行杜曼方法已见成效的小神童。无论是孩子本身自有的天赋被激发了也好,还是全靠杜曼训练的也好,都要由这些方法来让它们实现。地心说、日心说也是在科学不断地发展中才被认为是错误的和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有危险,如何规避?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7-11-2 10:27
我现在是虫妈的粉丝。。。。。
作者: yuanyuanmama    时间: 2007-11-18 20:50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6-1-17 21:41 发表
一岁十个月的孩子,输出能力弱,这个时候的训练应该以输入为主,大量的信息输入,无论是什么信息,无论是左脑还是右脑,对孩子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很精辟的论述
作者: yaya055    时间: 2007-11-29 14:41
早教有各种方法, 孩子的天性也各不相同. 我想家庭教育, 只要合适就是最好的.

我也在用杜曼, 但是不迷信, 我相信这是一种方法, 同时也不让自己每天劳累于自制书, PPT.

我想孩子是不同的, 在不同的时期的表现也不同, 聪明的妈妈们知道按照孩子的成长和需求变化自己的家教方法. 没有哪种方法一直最好的方法.
作者: shiliuli    时间: 2007-12-29 11:16
听到这样的讨论真好,比读了好多书都强,毕竞书里有我们需要吸收的,也有我们摒弃的
作者: mtsl-lily    时间: 2008-1-11 10:39
蒙台梭利,发现了“有准备的环境”对儿童成长的作用;杜曼,发现了高效输入信息的方法;七田,则发现了培养高效吸收信息的能力。


学习学习,谢谢!!!!
作者: fxf9123    时间: 2008-1-11 11:06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8-1-17 12:19
靠,从2004到2008,争了4年还争。。。
作者: yanjiang    时间: 2008-1-29 13:57
哈哈,我也觉得呢。前几天刚接触杜曼的时候,狂热的迷。看了这个论坛,犹豫了。立刻想到:如果孩子是个性格怪异的天才,不如做个快乐的平凡人,哪怕平庸。
作者: 水晶孔雀皇冠    时间: 2008-4-25 17:02
原帖由 linkspeed 于 2008-1-17 12:19 发表
靠,从2004到2008,争了4年还争。。。

强烈支持真理大讨论,理不辩不明嘛,向不懈追求真理的人致敬,谢谢
作者: sun_tuotuo    时间: 2008-5-12 12:26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什么样的早教适合自己的宝贝,只有试过才知道,而且孩子的时间是一去不返,用什么样的才是最高效的,这才是我们的疑惑。
作者: bluerbaby    时间: 2008-6-7 20:54
个人觉得不要偏信一种理论,即使是对的,在操作上也是因人而异的。吸取各种精华吧:)
作者: catxixi    时间: 2008-7-19 00:59
最近一直在翻旧帖子看。希望有点启发
作者: yuanfree    时间: 2008-8-5 20:27
让我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原来有副作用啊!
作者: 梦茹070722    时间: 2008-8-21 14:06
不错的讨论啊,为了孩子要多多学习才是的!!
作者: fish_m_0    时间: 2008-9-3 13:14
很感谢两位大师的争论,让我们看到事情的两面性。
有时我会怀疑杜曼闪卡,孩子会不会得强迫症,所以不是很上心“闪”。
孩子还是自由发展的好!
作者: 希望妈妈    时间: 2008-9-17 14:12
我个人认为蒙特梭利是实用的,而七田的观点(某一些)类似迷信,例如所说的---超能力
作者: mengzizhu    时间: 2008-11-23 20:43
教育孩子是全方面的,除了这些外孩子孝、谨、信、爱等也都影响着他们以后的发展。
作者: Atheena    时间: 2009-2-13 14:46
好,学习到很多!
作者: Atheena    时间: 2009-2-17 21:38
高见!!!!!!!!
作者: joanfish19    时间: 2009-2-22 23:21
什么副作用?性格问题?那问题可就大了,lz能详细说一下么
作者: shang_077    时间: 2009-4-7 10:41
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要准备的不单是物质上的环境,最重要的还是思维与观念的的环境的“有准备”。
作者: 欣宝宝    时间: 2009-5-5 12:30
经验之谈,值得学习!
作者: qfangzhao    时间: 2009-5-9 20:44
讨论的太精彩了,学习一下
作者: 碧野    时间: 2010-5-12 16:17
蒙特梭利的书都看了,有很多观点正在实践,对杜曼了解较少,看了楼主的分析,有启发。
作者: sgzhangjunbo    时间: 2010-5-12 19:59
用心准备才能收获硕果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