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十里长街送总理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6-1-8 15:54
标题: 十里长街送总理
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在北京医院逝世,终年78岁。周恩来逝世后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治丧委员会。根据总理生前的遗愿,他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REAL]http://bnet.lobit.cn/wodvneteducation/education/tvnet/classroom/e5/xxyw5_7_256K.rm[/REAL]此帖由 天堑变通途 在 2006-01-08 16:05 进行编辑...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6-1-8 16:03
《世纪》:周总理的讣告是怎样起草的 1975年11月中旬,汪东兴和纪登奎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召开小范围会议。会议内容是根据中央指示,安排准备周总理的后事。  这次会议十分保密。汪东兴、纪登奎先后讲话。  根据会议决定,我先动笔起草了讣告。讣告完稿后,我接着起草了悼词。完成了讣告和悼词起草工作后,我报告了汪东兴,他指示:“两件文稿由你亲自封存和保管,什么时候用,等通知。”我把两件文稿密封在一个文件袋里,锁在了我专用的保险柜中。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与世长辞。上午10时许,汪东兴电话通知了我,要我携带讣告和悼词初稿,到中南海西楼大厅同李鑫同志一起进行修改,并说此事他已告诉了李鑫。  不到10分钟,我们相继来到西楼大厅。我把讣告和悼词的起草情况向李鑫简要说了一下,并将两件文稿交给他看,告诉他悼词中周总理的革命简历可能写得不够全,我已和中组部领导商量好,他们负责提供这方面完整、系统、全面的材料,今天派专人送来。  下午3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开,会议由邓小平同志主持。治丧办公室有关成员、李鑫和我列席了会议。我将讣告印件分发给到会成员。小平同志指示我在会上读一下。我用较慢的速度,较高的声调,不到一刻钟读完了全文。经过讨论,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了这个文件。这时小平同志问汪东兴:“悼词准备好了吗?”汪东兴说:“在总理生前准备了一个初稿,正在修改,还没改好,今天会议讨论不成了。”邓小平说:“那就等修改好了另找时间开会讨论。”  在讨论总理丧事过程中,“四人帮”十分猖狂,他们极力压低周总理的治丧规格,对治丧办公室提出的有关治丧方案和建议横加斥责。如治丧办公室提出请外地的李德生、许世友、韦国清和赛福鼎4位政治局同志来京参加总理的遗体告别和追悼大会的建议时,江青、张春桥厉声厉色地责问:“你们什么意思?你们是不是还要把京外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也都叫到北京来呀?”当治丧办公室提出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吊唁活动,时间安排5天,人数安排6万时,“四人帮”极力反对,硬是把时间压缩为3天,人数压缩到4万。  周总理讣告和治丧委员会名单,报经毛主席批准后,1月9日在全国各大报纸头版整版登出,当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反复向国内外进行广播,沉痛宣告了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 摘自《世纪》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6-1-8 16:04
帖天安门诗抄一首,以寄托一月的哀思九州何处觅英魂,土有余香水有神。心寄故国春依旧,襟悬碧落月无痕。万家思愁通世变,一肩霜雪挽浮尘。跳脱丹青可亲炙,清光留取照风云。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6-1-8 16:26
<font color="#05006c" size="4">周总理最具有魅力的十张照片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ul/s/2004-05-25/U136P60T4D58585F49DT20040525171528.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年轻的周恩来帅气的容貌、坚毅的表情倾倒众生。<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ul/s/2004-05-25/U136P60T4D58585F50DT20040525171528.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经典标准照。<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ul/s/2004-05-25/U136P60T4D58585F51DT20040525171528.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1973年 沉思中的周恩来 拍摄者:焦尔乔·洛迪。<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ul/s/2004-05-25/U136P60T4D58584F52DT20040525171528.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总理站在那里象青松一样,尼克松飞奔过来和他握手。<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ul/s/2004-05-25/U136P60T4D58584F53DT20040525171528.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总理的食指正指着他的酒窝(而且是左颊的比较深的酒窝);总理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微翘尾指,这一张反映了此特点。 <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ul/s/2004-05-25/U136P60T4D58584F817DT20040525171528.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周公风采:从容似春、大度如海、坚定自信、英俊潇洒。<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ul/s/2004-05-25/U136P60T4D58584F818DT20040525171528.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小憩<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ul/s/2004-05-25/U136P60T4D58583F819DT20040525171528.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喜欢看他的笑,喜欢看他的开怀大笑,那种爽朗的笑,能感染一切的笑。<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ul/s/2004-05-25/U136P60T4D58583F820DT20040525171528.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1922年,在柏林 风华正茂,英俊倜傥。<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cul/s/2004-05-25/U136P60T4D58583F821DT20040525171528.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6-1-8 16:36
<font color="#0000cd" size="3">周总理签名的变化 <font color="#000080" size="3">周恩来的签名字体很多,因为他曾担任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长达半个多世纪。革命成功后,周恩来担任了新中国的开国总理,但在20世纪五十年代初和后来的签名有很大的不同。据曾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介绍:新中国刚诞生时,周恩来日理万机,由他签发的文件、签批的材料太多,他就按行书的写法,把“周”字写成个三角形(见左下图片),以节约时间。      可时隔不长, 他收到一位老党员的来信,信中直言批评他说:“周总理,你签发的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是让人家执行的,你签批的材料是让我们下级办理的,可是我们最近收到的你的有关批发件却连你的名字都不认得,那还叫我们怎么执行和办理呢?”周恩来看了这封人民来信后,沉思良久,想到了当时革命刚刚胜利,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中,甚至包括我们一部分高级领导干部,文化程度都还不高,字写得草,他们就无法辨认,这就会给工作造成影响。于是,他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封人民来信的批评,以后起草、批发各类文件、材料时都尽量写得正规好认了(见右下图片)。 此帖由 天堑变通途 在 2006-01-08 17:03 进行编辑...
作者: 蓝弟弟    时间: 2006-1-8 16:43
我想看签名——怎么看不到?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6-1-8 16:46
<font color="#0000aa" size="4">国内外要人对周恩来的评价 外国朋友: 1、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啥尔德于1955年在北京会见过周总理后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2、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亲自为周总理脱大衣,时间:1972年2月22日上午,地点: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3、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如果没有Mao.ZD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 4、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加诺说:“毛主席真幸运,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我要是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就好了。” 5、建国前,斯大林和米高扬也说过:“你们在筹建go-vern-ment方面不会有麻烦,因为你们有现成的一位总理,周恩来。你们到哪里去找这样好的总理呢?” 6、苏联前总理柯西金对毛主席说:“像周恩来这样的同志是无法战胜的,他是全世界最大的政治家。”末了,他又补了一句:“前天美国报纸上登的。” 7、苏联总理柯西金在会见日本创价协会会长池田大作时说:“请你转告周总理,周总理是绝顶聪明的人,只要他在世一天,我们是不会进攻的,也不可能进攻的。” 8、英国前外交大臣艾登对美国记者说:“你们早晚会知道,周恩来可不是平凡的人。” 8、苏联前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对西方记者说:“你们认为我是难以对付的话,那你们就等着与周恩来打交道吧。” 9、印度印中友协会长说;“世界上的领导人,能多一些像周总理的,世界和平就有希望了”。在国内也同样,要是能多几个像周总理这样的领袖和中国Communistparty员,国家就会很好了。 10、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说:“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 11、西哈努克夫人莫尼克公主也说过:“周恩来是我唯一的偶像!” <div id="a001112more"><div id="more">中国人: 1、两弹元勋钱学森说:“许多party外人士说,我们是认识周恩来才认识中国Communistparty的,相信周恩来才相信中国Communistparty的。” 2、原国家主席李先念说:“中国Communistparty因为有周恩来而增添了光辉,中国人民因为有周恩来而增强了自豪感。” 3、著名作家冰心老人说:“周恩来总理是十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4、胡耀邦同志于1984年瞻仰了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后题词:“全party楷模”。 5、毛泽东主席于1974年在长沙对王洪文说:“对周恩来的任何攻击,必将遭到人民的坚决反对,” 6、文革中当红卫兵向毛泽东主席提出批斗周恩来的要求时,他说:“好吧,让我也去陪斗吧!” 7、国民party元老于右任和蔡元培说:“周恩来先生的人格真是伟大!” 8、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原北大校长马寅初说:“周恩来总理是最得民心的中国Communistparty员。” 9、著名地质专家李四光曾说:“周恩来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胸怀宽阔,不计恩怨,广交朋友,用人唯贤,关心体贴,无微不至,为中国中国Communistparty团结了一大批人”。 10、陈云、彭真、宋庆龄、叶剑英、罗瑞卿、余秋里、谷牧说:“没有周总理,‘文化大革命’的后果不堪设想。” 11、更多的人说:周恩来是中国中国Communistparty的楷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中国中国Communistparty的一面旗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中国Communistparty的优良作风和传统的化身,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辉典范、是人民的好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国民party高层军政要员也盛赞周恩来: 12、李宗仁说:“周恩来作为国共和谈的首席代表,高瞻远瞩,立地生辉,抛开国共两party各自的信仰不说,仅以有这样的杰出领袖人物来看,中国Communistparty的胜利,也是天经地义的,顺乎情理!” 13、阎锡山说:“周恩来乃神才也!周恩来先生的确是个大人才,我在国民party里没见过,国民party里没有这样的人才。” 14、张治中说:“我的一切进步与我的老朋友周恩来的帮助、教育是分不开的,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情怀,他那广泛团结人的思想是国人学习的楷模。” 16、于右任说:“周恩来的人格真是伟大”! 17、冯玉祥评价说:“极精明细密,殊可敬可佩也”!见过周恩来后,在日记里写自己是吃饭太多。 18、古耕虞说:“国民party把我往外推,中国Communistparty把我往里拉,其代表人物就是周恩来”。“是周恩来的力量,使我改变了对国共两party不偏不倚的立场,逐步靠拢中国Communistparty”! 19、国民party内传言:得周恩来者得天下,委员长若有周辅佐,何至于有今天的局面(重庆谈判)!</div></div>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6-1-8 17:09
1917年9月,19岁的周恩来同志为寻求变革真理,东渡扶桑,出国前夕他抒情写下有名的七言绝句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1919年3月,21岁的周恩来同志由日本回国,同学好友张鸿诰先生为其饯行,周挥毫书赠此诗,并在诗后写有“右诗乃吾十九岁东渡时所作”、“返国图他兴”等句,以为“自督”。粉碎“四人帮”后张鸿诰先生将此诗手迹献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作者: 天堑变通途    时间: 2006-1-8 17:14
<font color="#ff0000" size="7">周总理啊,你在哪里<div class="f14">柯岩/诗并朗诵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我们对着森林喊:周总理———松涛阵阵:“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宿营地去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海浪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广场回答:“呵,轻些呵,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呵&gt; 想念你&gt; 想&gt; 念&gt; 你…… </div>[MUSIC]http://www.jnedu.net.cn/jyj/jys/xkjy/zxyy/8x/13.mp3[/MUSIC]此帖由 天堑变通途 在 2006-01-08 17:30 进行编辑...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6-1-8 17:49
俺老爸的偶像据说当天夜里老爸有反应,早上起来就听说了噩耗老爸给我讲过他的梦:。。。。。。。。。。说周总理要走,还朝老爸招了招手我那些日子也是看一次录象,哭一次。后来老爸说再哭就不让我看了
作者: 小羽妈    时间: 2006-1-8 18:14
深切怀念周总理!
作者: 真水无香    时间: 2006-1-8 18:22
沉痛致悼!!永远怀念!!
作者: wpopw    时间: 2006-1-8 20:59
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转一篇咱家乡网站上怀念总理的文章《周恩来与那个年代的情感》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  周总理虽然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他。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无私奉献里没有一句空话。  在他去世后第二天,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  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更是彻底的“无产者”,虽然连遗骨都没有留下,却在无数后人心中留下了永远效法的崇高榜样。  今天,我们选登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对周恩来总理的无比敬意。1、安宁而温暖的西花厅  1955年1月,从部队转业到国务院机要处不久的赵炜,被调到中南海西花厅总理办公室工作。她至今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总理夫妇的情景。  “那天,周总理就像我们在报纸照片上常见的装束———身着灰色中山装,脚上一双黑皮鞋。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邓大姐的穿着显得有些多:一件带花的薄呢子大衣,脚上是蓝呢面棉鞋,头上还包着一块当时非常流行的花方巾。”  身边的卫士向总理简单介绍了赵炜的情况,握手之后总理问了赵炜几个问题,“我的手心直冒汗,声音也有些打颤”,周总理微笑着说:“不要紧张,我是总理,你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咱们都是同志。”  “总理平时有两件东西是从不离身的。一件是他的那只老手表,另一件是办公室和保险柜的两把钥匙。”赵炜回忆。周恩来的办公室有三把钥匙,他自己一把,值班秘书一把,值班警卫一把,连邓颖超都不能“私自”进入他的办公室。或许是早年革命生涯沿袭下来的习惯,周恩来的钥匙几乎24小时不离身,平时放在衣服口袋里,睡觉时就压在枕头底下,出国时才交给邓颖超保管,“大姐把钥匙放在信封里,为了避嫌,特意用钉书器把信封口钉上,等总理回来后再完璧归赵。”  在总理身边工作了21年的赵炜有过两次打开保险柜的经历,第一次是“文革”初期,周恩来让赵炜将里面存放的三个存折取出送交中国银行保管,三个存折累计40万元的存款是解放后国家给傅作义的补贴,傅作义怕被红卫兵抄家送到周恩来这里保管的。第二次开这个保险柜时已是周总理去世,来清理遗物。“说实在的,这次打开保险柜很出人意料,因为里面根本没有任何重要的东西。”总理是个保密意识很强又很细心的人,赵炜推测,他一定在住院时就把里面的重要东西作了安排。  早期的西花厅留给大家的记忆是充满了温暖安宁的。平时周恩来一天要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周围工作人员想方设法让他多休息。周恩来在周六有时去中南海紫光阁跳舞,赵炜印象中的总理,舞跳得很棒,步子既轻柔又稳健。如果周六他不外出,警卫局服务处会过来放电影给大家看,租一个片子要15块钱,就从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工资里扣。偶尔,他会和邓颖超一起去首都剧场看一场人艺的演出,为了避免惊动观众,他们经常在演出半小时后悄然入场,坐在观众中,没看完前再悄然离去,门票也是自己掏钱买。  赵炜回忆,那时候的周恩来也特别喜欢招待客人。不管是谈工作还是开会的,赶上吃饭时候,他总是热情挽留:“别走了,一起吃个饭吧,今天我请客。”饭费从他的工资里出,他自己也不知道一个月究竟花多少剩多少。有一次,周恩来又照例表示他“请客”,留客人吃饭,邓大姐在旁边开他玩笑:“怎么老说是你请客啊?你一个月有多少钱啊?是吃我的,别以为是吃你的,不信咱们分开算算。”“是吗?那就让大姐请你们吃饭。”周恩来笑呵呵地说。从1964年起,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工资开始分开支配,一个月下来,周总理的工资扣掉房钱、水电费和各种开销后,果然没剩多少。自此以后,他虽然还是请客如常,但多了点“理财概念”,再留客人吃饭时,总没忘加一句“特别声明”:“今天是大姐请你们吃饭啊!”2、革命夫妻的爱情传奇  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爱情故事因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而烙上鲜明的革命色彩,放在今天来看,这份革命时期的爱情反而更具一份别致的韵味。  周恩来与邓颖超相识于“五四”运动。当时,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周恩来,在天津学生界已很有名气;而在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邓颖超,是“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长,邓颖超后来在文章中形容“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有趣的是,周恩来喜欢演话剧,而男生的学校没有女生,所以他就扮演女生;而邓颖超所在的学校没有男生,她穿长袍马褂、戴一个礼帽,扮演男新闻记者,周恩来还指导她们演话剧。不过邓颖超一直相信那时的周恩来把她看成小妹妹———那一年,她只有15岁。  一年后,周恩来作为197名赴法勤工俭学留学生中的一员前往巴黎,邓颖超则到北京师大附小当了教员。两人鸿雁往来,但仍没有往那方面想。“大姐说,‘我知道他那时有一个女朋友,人长得比我漂亮。所以后来恩来跟我提出时,我根本就没往那方面想’。”1923年,邓颖超突然收到周恩来从法国寄来的一张明信片,在这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上,周恩来写道:“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  1956年的一天,周恩来的侄女来访,大家坐在客厅里聊天。侄女好奇地问起两人当年的往事,周恩来坦诚相告:当年在法国的那个美丽的朋友,“对革命也很同情”,“但是,我觉得作为革命的终身伴侣她不合适”,在周恩来眼里“坚持革命”的小超便成了终身伴侣的最佳人选。1925年,他们在广东结婚。  邓颖超后来告诉赵炜,结婚时,周恩来正好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得知此事后,大家纷纷嚷着要他们请客,她和周恩来就请了两桌,张治中、何应钦、邓演达、陈赓、李富春与蔡畅等都来贺喜。张治中要邓颖超介绍恋爱经过,“因为我个子矮,他们还让我站在板凳上,当时恩来特别担心,怕我应付不了。其实,我什么也不怕,就站在板凳上把我和恩来相识、相爱的经过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还把恩来写在明信片上的一首诗背了出来。”  邓颖超后来看过一部《南昌起义》的话剧,其中一情节是起义前一夜,邓颖超将周恩来送下楼去,又往兜里装照片,情意绵绵。邓颖超看罢立即向编剧提意见,“当年他吃完饭自己拿着东西就走了,只告诉我到九江,干什么、什么时间回来,我一概不知,也不问,这是纪律”。告别之前,周恩来紧紧握着邓颖超的手,没再说一句话,因为每一次的生离都可能意味着死别。起义后,国民党报纸纷纷刊载了这一消息,邓颖超看了报纸后才知道丈夫做了什么。  “记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总理跟接触原子弹的人说:‘你们跟任何人都不要讲,邓颖超是中央委员,我都没让她知道。’爆炸前一天,我在总理值班室,除了我们办公室的经手人知道外,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在周恩来去世后,很多人见了邓大姐讲一些事情,邓大为诧异,‘哟,这件事情我还不知道!’对方也很奇怪:邓大姐,你怎么还不知道?这种情况,外人奇怪,我们不奇怪。”赵炜说。3、开国总理的家庭  闲暇时,邓颖超总爱和赵炜讲起她的那一双孩子。  “我们当年也曾有过两个孩子,如果都活着比你还大呢!”一次闲聊时邓颖超跟赵炜提起了孩子这个话题。  1925年结婚后不久,邓大姐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当时是何香凝的秘书,一心一意要把工作做好,所以自己跑到街上买了一些中成药,想把孩子偷偷打掉,结果一个人痛得在床上直打滚。周恩来知道此事后,发了很大的火,说“你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我们两个人的后代,你应该跟我商量,这是我们两个人的大事,你为什么不跟我商量?”邓颖超告诉赵炜,她是第一次看到周总理发那么大的火,“现在想起来,我那时也太轻率太幼稚了”。  没多久,邓颖超又怀上了第二个孩子,预产期在1927年3月,之前周恩来已赴上海工作,邓颖超的母亲来广州陪她分娩。3月21日邓颖超生产,但因为胎儿过大又是难产,生了三天三夜也没生下来。最后医生动用了产钳把孩子夹了出来,婴儿的头颅受了伤,刚生下来就夭折了。  本想在医院多休养几天的邓颖超,却因为“四一二”政变、国共两党关系的分裂而必须逃离广州。在这家德国人开的医院里,一位医生把她藏在后院的一个地方,每天都锁上门,由护士送饭。最后他们把邓大姐化装成他们的护士,与母亲一起先到香港,然后辗转到上海。因为产后过于疲劳,邓颖超此后再没有怀上孩子。  解放后,邓颖超曾化名到北京协和医院请著名的妇科大夫林巧稚做过一次检查,当时没有认出总理夫人的林巧稚认为她不太可能再怀孕。  在得知邓颖超的真实身份后,林巧稚曾动员她做一次输卵管疏通,以增加生育可能,但邓颖超最终还是放弃了。4、诀别  1975年10月的一天,邓颖超找到几位秘书:“组织决定通知你们四位秘书,应该让你们知道总理得的是什么病,医生估计,这个病在别人身上可能会活得长一些,但在他身上,可能熬不过1976年的春节。”这是赵炜第一次确切地知道了总理得了癌症。“当时一听到这个消息,脑子一片空白,耳朵好像都失灵了。大家都哭了,但又不敢当着邓大姐的面哭得太厉害,出来后我们四个人都掉了泪。”其实那时候周恩来已经被病痛折磨好久了———1972年5月,周恩来在做常规体检时被确诊患有膀胱癌;1973年3月在玉泉山接受了第一次治疗,1974年6月住进305医院后,直到去世前,他先后经历了大小手术14次,几乎40天就要做一次,除了原有的膀胱癌,结肠癌也趁机袭来。  因为病重,周总理往日洪亮的声音已变得十分微弱,有时他说出的话连邓大姐也听不清楚。  “(1976年)1月8日早上一上班,我打电话告诉他们(医院值班人员),说8点半邓大姐吃早饭,上午先不去了,下午再去,然后问情况如何,对方告知还可以。但半个小时后,值班人员打电话来,语气一连串的急促:‘赵炜,快来快来!不好了,不好了!’”  赵炜一下子明白,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  “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时候,我们没想到,一点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一直陪伴在邓颖超周围的赵炜一想起那天的场景,仍心绪难平。或许是不愿看到群众在寒风中受冻,邓颖超一再催促前面开路的警车快走。但当时没有通信工具,所以这一段路,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也成了最撼动人心的历史一幕。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6-1-9 21:57
面壁十年图破壁
作者: anxiuquan    时间: 2006-1-10 13:07
“周恩来总理是十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我始终坚信这一点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