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禁止在这里有帮派和不友好的争执,希望大家理解!想让大家明白梁教授的观点,就必须要先普及一点大脑知识。
大脑是个美丽的球体,裂沟把它分成左半球和右半球。 她的顶部像一项被一层厚而皱的毛毯所覆盖而行的波纹状「思考帽」.称为脑皮质(cerebral cortex)又称:理性脑,意识脑,新脑,或知性脑等.人类的脑皮质主要是执行智力工作,当我们提到左脑和右脑时,事实上是分别指左右脑皮质。脑皮质也成为白质。 大脑皮质下层是脑髓质,即灰质。脑髓质又称:本能脑,下意识脑,旧脑,低等脑,和情绪化脑.它控制所有非意识的日常活动.包括:体温的调节,血压,体内生化的均衡,藏特殊贮的数据,和消化功能等.脑髓质似乎亦控制人的情绪变化. 就进化而言脑髓质是较原始的,而低等动物脑髓质的容量及影响力都较脑皮质重要.括丘脑,上丘脑等等。这个大脑的知识和我们的右脑开发有什么关系呢?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左右脑的概念一直有误区。我们平日里指的左右脑都是脑皮质的左右部分。但是在“右脑开发““右脑革命“,七田真的“右脑“都是专指脑髓质和间脑,也许是因为间脑在大脑的右侧部分,就被称为右脑开发了吧!但这两个“右脑“是完全不同的!!!!!!后者的右脑开发是针对脑髓质和间脑的开发,这一部分大脑是“原始脑“,他们的功能如前所述,有许多很神气的地方,这也是动物为什么有时候比人神奇的原因,例如他们能预测地震灾难,嗅觉视觉超级发达等等。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动物脑“即右脑功能越来越弱了,因为人类的脑皮质的发达,所以人类有了高级的思维和计划控制能力,语言计算能力等等,人类因此“统治“了其他动物。这个过程经历了亿万年,是大自然的选择。现在的人类胎儿的大脑发育过程是这样的,都是从脑髓质开始逐渐到更高级功能的脑皮质。10个月以下的小孩子因为脑皮质还没有发育好,所以脑髓质功能特被强大,所以他们(包括胎儿)可以和母亲心灵相通,可以有图像摄像能力,能一眼区分出100个点和99个点卡。doman和七田真的很多训练如果针对动物来做,动物们可能会做的更好。但是随着孩子越来越长大,更高级的脑皮质就越来越成熟,那些脑髓质的功能就逐渐退化了。现在的这些系统的训练包括doman和七田真目的就是使孩子还保留了那部分脑髓质的强大功能,所以他们可以速度,有超强的记忆能力等。这些是我从逻辑上推理的为什么经过训练的孩子能有那些“神奇“的能力的科学解释。梁教授也感觉这些从逻辑上是正确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都是有利弊的。大家可以想想这样子长期系统的对孩子某一部分大脑的刺激会带来什么坏的后果?第一,人为干预安排的环境剥夺了孩子的大脑适应环境的能力。我想问你doman的训练有那几大部分呢?是不是运动和视觉的?百科,数学,阅读通过闪卡其实都是通过视觉通道的,对吗?想没想过过多的视觉刺激会给其他的感觉通道什么影响?而且这种快速的视觉刺激其实就是刺激孩子的脑髓质。我们成人做这些训练也是刺激脑髓质。为什么我们练习出效果那么难,是因为我们的脑皮质的功能太强大,或者说脑髓质功能被“遮盖“住了?但是小孩子因为脑皮质还没发育好容易很快就有神奇的能力。记住大脑里的任何一部分功能太强大了,就会相应的压抑另一部分的功能。感觉通道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盲人的视觉能力弱,相应的触觉嗅觉就会超强。doman除了运动能力里面有很少的触觉锻炼外,家长做得还不都是闪卡呀闪卡!不要告诉我,读卡是听觉锻炼,这种被动的无交流的声音刺激,不是听觉。这些早期干预的方法都是不断刺激孩子的大脑,违背了大自然安排的人的大脑发育过程。人的大脑是适应环境,然后孩子会主动选择环境中适合自己信息的来吸收发展大脑相应的部分。这种交互作用是最重要的。这样人才能成为社会性的人。而且这个大脑发育的过程和时间都是在自然的安排下逐渐缓慢的形成。虽然心理学家的科学家一直想发现这个规律,但是太复杂了。而且这个规律是无法人为模仿的。就象人类驯养动物后,动物在返回自然中独立生存能力已经丧失了。而且人工养育的动物和野生动物的差距是太大的,而且人工养育的副作用到现在也不敢说完全明白了。 可是我们人为现在改变了孩子的早期生长环境,孩子的大脑越来越趋向于被动接受刺激。时间长了,引起的后果是复杂严重的。严谨的和有良知的科学家都不会把还没有得出最终结论的科学发现去应用的。况且孩子无法重头来过。这样长期单一系统的刺激的孩子都可能社会适应能力弱。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眼神有点呆,有点木,就请先暂停这样的教育而三思。小孩子是吸收刺激直接反应,复杂的大脑皮质思维还不太会,被动接受刺激的孩子的直接后果就是只等着“环境信号“,因而孩子对其他“环境信号“的反应会慢,因此会呆呆的。再举个例子:一个人每天吃抗抑郁药来让自己快乐,时间长了大脑就非常依赖这个药物,自己就不会分泌快乐激素了!抗生素和所有的“药物“---人类干预的手段都是一样的结果,就是大脑的应变性会很差。并不会因为药物而更健康。大自然的安排是非常神奇的,人只有通过丰富多样适量的食物才会不抑郁,也不会缺钙。小孩子的成长更是需要这样缓慢自然的过程,任何人为改变这个规律的做法都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话说的远点,我们人类就是太自做聪明,以为能改造自然,才造成当今的各种问题。我给阅阅做了三个月的平衡锻炼,后来就完全停止了。那三个月中孩子的平衡能力确实比其他同龄孩子强,但是停止后一个月,她就非常害怕以前特别喜欢的秋千,甚至抱着她快速的跑,孩子都吓得大哭。当然这里面有8个月后对高度的概念清晰了而恐高的原因。这之后,她的平衡能力就比同龄的孩子差了。这直接导致了她走路稍晚。她最早会爬,但是其他比她爬得晚的孩子走路都比她早。她走路晚明显是平衡能力弱的原因,现在还是手要举的高高的走路。当然我们并没有因此焦急过。但是我一直想不明白这个原因,按照doman所说,那三个月的系统运动能力锻炼应该至少使她的大动作发展会比其他的孩子更好呀?但事实却相反。和梁教授谈话后,我恍然大悟。孩子的大脑在被动的系统的接收刺激时,突然停顿后,大脑就会迷惑反应不过来于是就停下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规律。这样孩子的平衡能力就变得还差了。就象我们跑步锻炼减肥,突然停顿后,身体反而会发胖,有个反弹。大脑的发育也是有它的规律,没有系统的锻炼,它发育的线条是均匀逐渐上升的;但是严格的系统的,一旦变化,就会让这个线条波动。这种波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坏的后果呢?大家可以自己预测!我所认识打听过的心理学家,没有人给孩子这样进行系统的早期教育。开始对doman着迷时,我一直内心里对他们存有反对,但现在我真的庆幸,我只给孩子进行了三个月的“刺激“。
第二:是对孩子的情绪的不利影响。这些对孩子的大脑的认为的有意识的刺激,对孩子的最大的坏处还有可能是对孩子成人后的情绪方面的影响。说可能是因为现在还没有那么明确的定论。但是对情绪和心理有坏的影响是肯定的,只是还不能确切知道具体怎样影响的或者影响多少。脑髓质也就是右脑强的人都会更情绪化,甚至具备象七田真描述的灵通能力,能预测,直觉强等等。因为原始脑的特点会使人更容易能感知别人的心理,会更敏感,更情绪化。这一点在艺术家身上也能体现出来。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也许某些方面会很优秀甚至是天才,但是同时不可避免的具有这些特点。这些特点给孩子的生活会带来什么?他们将有可能是高危精神病患者.....或者最起码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受到影响,人际关系会很受困扰,他们会长时间莫名其妙变得不快乐,他们会困扰自己的情绪波动.....任何环境的细小变化或者别人的一个眼神,都可能使他们的右脑产生低落的情绪,但是这些大脑皮质也就是左脑是不明白的,也就是下意识的情绪变化,这样他们对自我的了解会更难,忧愁恐惧会更多。精神病患者出现的幻觉也是视觉摄像的错位而已。我们对大脑和人类的精神世界还知之太少,所以科学的研究真正运用的就特别谨慎。但是现在心理问题已经太普遍了,大部分人都会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使人们生活的不幸福的原因。我不知道我们有什么理由让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危险,即使这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我想所有的人养育孩子都应该把健康的身心作为第一个目标,其他再有什么好处,只要有这个危险,都要坚决否定掉!孩子身上不能采用高风险高盈利的投资方式,只能是控制任何的风险。人的记忆是很有趣的。和情绪感受关系越大的记忆的越深刻。而遗忘甚至比记忆更重要,是保护人类的。右脑强的孩子因为恐惧焦虑抑郁的情绪感受,会对和此有关联的环境事物等记忆的特别强烈。也会常常因相似的环境事物引起同样的恐惧抑郁等情绪。换言之他们对坏的,不容易遗忘。这样就更容易陷入情绪和心理障碍。右脑能力和直觉表象形象总是相关的,这样的原因会让人减少动力去积极用左脑,也就是大脑皮质去思考。动物因为少了人的脑皮质,所以才被人类残害的。第三,过早的阅读进入书的世界,妨碍了孩子探索周围现实生活和世界的兴趣和时间。另外小孩子过早的进入到文字世界,对阅读太感兴趣,必然就会减少探索周围世界的乐趣和时间。而且阅读别人的见解和观念,小孩子还都是全盘吸收,自己思考的很少。这样下去也许他的关联能力丰富,但是自己动脑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呢?小孩子是通过感受感知来接触了解世界自然和学习的。一天中有一半的时间在看书的孩子,必然自己去感知感受的就少,这些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心理学家已经越来越发现了,一个孩子的运动能力对以后的情商智力的影响都是多方面的。这也是为什么感觉统合在西方这么流行的原因。现代工业社会前,小孩子的养育方式没有让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那时候的孩子们心理更健康。第四:机会成本太高。风险太大。家长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太多的精力放在准备doman和七田真上面,必定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实施孩子的心理培养。而这个恰恰是我们最应该关注投入的。但是看看我们这里哪些最热呢?心理论坛有多么冷清!3岁决定一生。3岁前的生活环境也基本决定了这个孩子长大后的心理和情绪。也许是因为这个话题大家感觉太沉重,或者这方面的知识太缺乏的缘故。大家都不觉得这是个问题。都会自然而然的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方面会很棒。如果大家把投入在闪卡和图书方面的精力和时间,去研读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和观念,就不会这么想当然了。这也是我选择了这个专业的原因。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和我有同好,互相交流学习提高。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健康快乐!但是,要不要培养孩子的右脑?怎样去做呢?我觉得也不是非要一刀切的反对。重要的是要做的适度,把握住平衡。孩子的能力提高是在周围现实实在的生活和环境中去实现的。我们所有的早教都因该是在生活中去实施。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也就是环境适应和发展能力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记住这个目标,我们实行的教育方法之前,先进行这个思考,顺其自然得让孩子成长,我们就会有收获的一天。此帖由 dyly 在 2005-12-29 15:22 进行编辑...dyly+2005-12-23 10:00-->引用:dyly @ 2005-12-23 10:00 说实话,刚开始在doman大家谈里看到doman的方法和doman的书籍,真得很兴奋。而且遏制不住地想去尝试那些系统的方法,想着女儿有神奇的记忆能力和超强的右脑。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pan>大脑是个美丽的球体,裂沟把它分成左半球和右半球。</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她的顶部像一项被一层厚而皱的毛毯所覆盖而行的波纹状「思考帽」</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称为脑皮质</span><span>(cerebral cortex)</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又称</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理性脑</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意识脑</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新脑</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或知性脑等</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人类的脑皮质主要是执行智力工作</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当我们提到左脑和右脑时</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pan>事实上是分别指左右脑皮质。脑皮质也成为白质。</span><span></span> <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大脑皮质下层是脑髓质,即灰质。脑髓质又称</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本能脑</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下意识脑</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旧脑</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低等脑</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和情绪化脑</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它控制所有非意识的日常活动</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包括</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体温的调节</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血压</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体内生化的均衡</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藏特殊贮的数据</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和消化功能等</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脑髓质似乎亦控制人的情绪变化</span><span>. </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就进化而言脑髓质是较原始的</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而低等动物脑髓质的容量及影响力都较脑皮质重要</span><span>.</span><span></spa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span>间脑位于右脑皮质和髓质之间,包括丘脑,上丘脑等等。</span><span></span> <span></span>dyly+2005-12-27 15:15-->引用:dyly @ 2005-12-27 15:15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左右脑的概念一直有误区。我们平日里指的左右脑都是脑皮质的左右部分。但是在“右脑开发““右脑革命“,七田真的“右脑“都是专指脑髓质和间脑,也许是因为间脑在大脑的右侧部分,就被称为右脑开发了吧!但这两个“右脑“是完全不同的!!!!!!后者的右脑开发是针对脑髓质和间脑的开发,这一部分大脑是“原始脑“,他们的功能如前所述,有许多很神气的地方,这也是动物为什么有时候比人神奇的原因,例如他们能预测地震灾难,嗅觉视觉超级发达等等。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动物脑“即右脑功能越来越弱了,因为人类的脑皮质的发达,所以人类有了高级的思维和计划控制能力,语言计算能力等等,人类因此“统治“了其他动物。这个过程经历了亿万年,是大自然的选择。现在的人类胎儿的大脑发育过程是这样的,都是从脑髓质开始逐渐到更高级功能的脑皮质。10个月以下的小孩子因为脑皮质还没有发育好,所以脑髓质功能特被强大,所以他们(包括胎儿)可以和母亲心灵相通,可以有图像摄像能力,能一眼区分出100个点和99个点卡。doman和七田真的很多训练如果针对动物来做,动物们可能会做的更好。但是随着孩子越来越长大,更高级的脑皮质就越来越成熟,那些脑髓质的功能就逐渐退化了。现在的这些系统的训练包括doman和七田真目的就是使孩子还保留了那部分脑髓质的强大功能,所以他们可以速度,有超强的记忆能力等。这些是我从逻辑上推理的为什么经过训练的孩子能有那些“神奇“的能力的科学解释。梁教授也感觉这些从逻辑上是正确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都是有利弊的。大家可以想想这样子长期系统的对孩子某一部分大脑的刺激会带来什么坏的后果?
我想问你doman的训练有那几大部分呢?是不是运动和视觉的?百科,数学,阅读通过闪卡其实都是通过视觉通道的,对吗?想没想过过多的视觉刺激会给其他的感觉通道什么影响?而且这种快速的视觉刺激其实就是刺激孩子的脑髓质。我们成人做这些训练也是刺激脑髓质。为什么我们练习出效果那么难,是因为我们的脑皮质的功能太强大,或者说脑髓质功能被“遮盖“住了?但是小孩子因为脑皮质还没发育好容易很快就有神奇的能力。记住大脑里的任何一部分功能太强大了,就会相应的压抑另一部分的功能。感觉通道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盲人的视觉能力弱,相应的触觉嗅觉就会超强。doman除了运动能力里面有很少的触觉锻炼外,家长做得还不都是闪卡呀闪卡!不要告诉我,读卡是听觉锻炼,这种被动的无交流的声音刺激,不是听觉。
dyly+2005-12-27 18:33-->引用:dyly @ 2005-12-27 18:33 这些早期干预的方法都是不断刺激孩子的大脑,违背了大自然安排的人的大脑发育过程。人的大脑是适应环境,然后孩子会主动选择环境中适合自己信息的来吸收发展大脑相应的部分。这种交互作用是最重要的。这样人才能成为社会性的人。而且这个大脑发育的过程和时间都是在自然的安排下逐渐缓慢的形成。虽然心理学家的科学家一直想发现这个规律,但是太复杂了。而且这个规律是无法人为模仿的。就象人类驯养动物后,动物在返回自然中独立生存能力已经丧失了。而且人工养育的动物和野生动物的差距是太大的,而且人工养育的副作用到现在也不敢说完全明白了。 可是我们人为现在改变了孩子的早期生长环境,孩子的大脑越来越趋向于被动接受刺激。时间长了,引起的后果是复杂严重的。严谨的和有良知的科学家都不会把还没有得出最终结论的科学发现去应用的。况且孩子无法重头来过。这样长期单一系统的刺激的孩子都可能社会适应能力弱。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眼神有点呆,有点木,就请先暂停这样的教育而三思。小孩子是吸收刺激直接反应,复杂的大脑皮质思维还不太会,被动接受刺激的孩子的直接后果就是只等着“环境信号“,因而孩子对其他“环境信号“的反应会慢,因此会呆呆的。
我个人感觉,现在不是我们都属于哪一派的问题,因个人的喜好和多方面原因我们一开始都会选择接收和喜欢某一种教育方法,但是在之后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抱着怀疑和批判的态度而谨慎运用,(其实开始我们就应该抱着这样的态度,这是我的教训),我们需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多方面吸收和及时反省总结,最终可能是完全否定了自己。我觉得这也是特别好的事情,因为不但我们是这样不断提高自己的,更重要的是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所以不是我个人想和这些用doman和七田真方法的家长过不去或者为了争执个你对我错,我只是想把我了解的心理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科学的观点告诉大家。当然我的解释沟通能力有限,大家不同的背景导致的理解能力也有限,肯定会有着不同甚至争议很大的看法。这都是正常能理解的,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尽可能理性科学地去看待去学习,这样是我们的孩子得到最大益处。
所以禁止在这里有帮派和不友好的争执,希望大家理解!dyly+2005-12-27 15:15-->引用:dyly @ 2005-12-27 15:15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都是有利弊的。大家可以想想这样子长期系统的对孩子某一部分大脑的刺激会带来什么坏的后果?
谢谢,请继续关注。最后我会把完整的文章放在开头第一篇帖子里。我实在是上班的时间见缝插针在线写的。
dyly+2005-12-28 11:10-->引用:dyly @ 2005-12-28 11:10 砚儿:你提的问题,等我先把我整理的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讲述完后,我一一回复你。谢谢,请继续关注。最后我会把完整的文章放在开头第一篇帖子里。我实在是上班的时间见缝插针在线写的。
这些对孩子的大脑的认为的有意识的刺激,对孩子的最大的坏处还有可能是对孩子成人后的情绪方面的影响。说可能是因为现在还没有那么明确的定论。但是对情绪和心理有坏的影响是肯定的,只是还不能确切知道具体怎样影响的或者影响多少。脑髓质也就是右脑强的人都会更情绪化,甚至具备象七田真描述的灵通能力,能预测,直觉强等等。因为原始脑的特点会使人更容易能感知别人的心理,会更敏感,更情绪化。这一点在艺术家身上也能体现出来。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也许某些方面会很优秀甚至是天才,但是同时不可避免的具有这些特点。这些特点给孩子的生活会带来什么?他们将有可能是高危精神病患者.....或者最起码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受到影响,人际关系会很受困扰,他们会长时间莫名其妙变得不快乐,他们会困扰自己的情绪波动.....任何环境的细小变化或者别人的一个眼神,都可能使他们的右脑产生低落的情绪,但是这些大脑皮质也就是左脑是不明白的,也就是下意识的情绪变化,这样他们对自我的了解会更难,忧愁恐惧会更多。精神病患者出现的幻觉也是视觉摄像的错位而已。我们对大脑和人类的精神世界还知之太少,所以科学的研究真正运用的就特别谨慎。但是现在心理问题已经太普遍了,大部分人都会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使人们生活的不幸福的原因。我不知道我们有什么理由让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危险,即使这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我想所有的人养育孩子都应该把健康的身心作为第一个目标,其他再有什么好处,只要有这个危险,都要坚决否定掉!孩子身上不能采用高风险高盈利的投资方式,只能是控制任何的风险。feiniaoyuyu+2005-12-29 11:26-->引用:feiniaoyuyu @ 2005-12-29 11:26 另外小孩子过早的进入到文字世界,对阅读太感兴趣,必然就会减少探索周围世界的乐趣和时间。而且阅读别人的见解和观念,小孩子还都是全盘吸收,自己思考的很少。这样下去也许他的关联能力丰富,但是自己动脑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呢?小孩子是通过感受感知来接触了解世界自然和学习的。一天中有一半的时间在看书的孩子,必然自己去感知感受的就少,这些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心理学家已经越来越发现了,一个孩子的运动能力对以后的情商智力的影响都是多方面的。这也是为什么感觉统合在西方这么流行的原因。现代工业社会前,小孩子的养育方式没有让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那时候的孩子们心理更健康。
砚儿+2005-12-28 10:33-->引用:砚儿 @ 2005-12-28 10:33 dyly . 如果把上面这句话用于左脑,恐怕也挺适合的.因为现在我们学校的教育就是左脑教育. 那么这样子长期系统的对孩子某一部分大脑的刺激会带来什么坏的后果?这个问题其实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一下. 不好意思, 好象有点跑题 , 只是我一直这样想, 现存的,未必是最合理的, 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改变 .
dyly+2005-12-27 18:40-->引用:dyly @ 2005-12-27 18:40 再举个例子:一个人每天吃抗抑郁药来让自己快乐,时间长了大脑就非常依赖这个药物,自己就不会分泌快乐激素了!抗生素和所有的“药物“---人类干预的手段都是一样的结果,就是大脑的应变性会很差。并不会因为药物而更健康。大自然的安排是非常神奇的,人只有通过丰富多样适量的食物才会不抑郁,也不会缺钙。小孩子的成长更是需要这样缓慢自然的过程,任何人为改变这个规律的做法都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话说的远点,我们人类就是太自做聪明,以为能改造自然,才造成当今的各种问题。
feiniaoyuyu+2005-12-29 11:28-->引用:feiniaoyuyu @ 2005-12-29 11:28 同意,我们孩子现在就整天要"讲故事""讲故事".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所以选择书很重要啊.另外,我本人是个很情绪化的人.我觉得一个很好的应对方法是:和自己有对立情趣的人说话的时候,关闭自己的情绪,一律笑脸相应.也就是自己人为的干预自己的情绪,用另外一种情绪代替,我现在觉得这很好做到,并且完后感觉到别人的感情变化,感觉也很好.我自己要能够分析自己的情绪,好好利用自己的情绪,对自己是有保护作用的.但是这涉及到孩子处理事情的培养。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谢谢你的透彻清晰的分析,一直很关注你的贴子

feiniaoyuyu+2005-12-29 11:44-->引用:feiniaoyuyu @ 2005-12-29 11:44 同意,所以我有时候觉得药补锌、钙不好,当时具体自己还没想明白,只是觉得我是不是反科学啊。现在想起来是我认为3岁前会影响孩子以后得吸收能力。记得看过一个discoverry上说过人怀孕得时候呕吐是一种保护性反映,这样胎盘会长得更大,对孩子以后吸收营养更有利。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看来人工干预的事情一定要想清楚。
dyly+2005-12-29 12:12-->引用:dyly @ 2005-12-29 12:12 是的,特别对。大自然安排的任何都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一点,就有可能引起的是连锁反应,只是我们人类根本没有那么聪明,能全盘处理好。心理学家已经证实,女人在孩子吃奶时,吮吸奶头后,母亲大脑里会分泌出一种快乐激素,这种快乐的感受就会深深地印在海马里,海马主管人的记忆。因此母亲就会对孩子充满感情,吃奶的次数越多,就会越爱孩子。否则母亲只觉得喂养孩子是麻烦事,又怎么才会情绪很好的爱孩子呢?这也是母子感情依恋建立的最好方式。人工喂养对此造成的影响大家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孩子的安全依恋建立对她的心理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女人在性交中达到高潮时,同样会分泌这种激素,这也是女人为什么对男人这么痴情依恋,而男人因为大脑里没有这样分泌快乐激素,所以可以有多个性伴侣的原因。大自然为了物种的延续,当初就已经设计安排好了。
dyly+2005-12-29 12:12-->引用:dyly @ 2005-12-29 12:12 是的,特别对。大自然安排的任何都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我们只是简单的改变一点,就有可能引起的是连锁反应,只是我们人类根本没有那么聪明,能全盘处理好。
心理学家已经证实,女人在孩子吃奶时,吮吸奶头后,母亲大脑里会分泌出一种快乐激素,这种快乐的感受就会深深地印在海马里,海马主管人的记忆。因此母亲就会对孩子充满感情,吃奶的次数越多,就会越爱孩子。否则母亲只觉得喂养孩子是麻烦事,又怎么才会情绪很好的爱孩子呢?这也是母子感情依恋建立的最好方式。人工喂养对此造成的影响大家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孩子的安全依恋建立对她的心理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女人在性交中达到高潮时,同样会分泌这种激素,这也是女人为什么对男人这么痴情依恋,而男人因为大脑里没有这样分泌快乐激素,所以可以有多个性伴侣的原因。大自然为了物种的延续,当初就已经设计安排好了。
liuxing+2005-12-29 15:54-->引用:liuxing @ 2005-12-29 15:54 自己什么都不懂,看这些象看天书一样。

此帖由 dyly 在 2006-01-06 09:24 进行编辑...dyly+2005-12-29 12:15-->引用:dyly @ 2005-12-29 12:15 <em>dyly . 如果把上面这句话用于左脑,恐怕也挺适合的.因为现在我们学校的教育就是左脑教育. 那么这样子长期系统的对孩子某一部分大脑的刺激会带来什么坏的后果?这个问题其实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一下. 不好意思, 好象有点跑题 , 只是我一直这样想, 现存的,未必是最合理的, 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改变 .</em> 学校教育已经做错了,我们不能因此还要在家庭教育上这样做错?
</span><em><span><font face="宋体">孩子从小和妈妈在一起,这是一个严格的系统——母亲上班与孩子分离,这是对先前系统的严重的破坏;</span></em><em><span> </span></em><em><span></span></em><font face="宋体"><em><span>吃母乳,一个严格的系统——断奶,对先前系统的破坏。</span></em><span></span><span><font face="宋体">这两个的“系统“不是我指的大脑的发展系统。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绝对不会是一天</span><span>12</span><font face="宋体"><span>个小时的分分秒秒,有安全感(安全依恋)的孩子的大脑里有一个“系统“,那就是相信妈妈无论何时不在身边,都是爱自己的。所以她依然可以继续快乐的生活。但是当开始面对妈妈上班分离时,她的大脑系统也不能接受这个变化,所以她会哭。但是很快大脑的安全系统会告诉她,妈妈还是爱自己。会回来的。连续几次,孩子发现了这个妈妈上班下班的规律,妈妈走时都不会哭了。吃母乳也是这样的规律。</span><span></span> <span><font face="宋体">可是给孩子的刺激是人为的帮孩子建立一个严格的“系统“。</span><span><font face="宋体">工作的事情绪特别不好。以后再回吧!</span>dawnch+2005-12-31 18:32-->引用:dawnch @ 2005-12-31 18:32 你得晓得,孩子所处的环境,很少有不人为的。 外界环境就包括人为的作用,对人都会在大脑形成影响。 如果说“给孩子的刺激是人为的帮孩子建立一个严格的“系统“”,包括连续不断的亲子阅读,每天晚上在床上睡前带孩子看十几分钟的书,给孩子讲故事,这都会形成“系统”。
hq1966+2006-01-01 12:40-->引用:hq1966 @ 2006-01-01 12:40 <font color="#4169e1"> 好热闹啊。 祝大家新年快乐! 不熟悉的ID要祝福,熟悉的ID更要祝福。 祝 八根儿、liuxing、砚儿、刘伶、clio911、yuan_li12新年快乐! dyly工作顺利,事业丰收,迪西快乐成长,全家幸福安康。 老虫狗年好事多多,小虫新年学业猛进,虫公虫爸飞黄腾达。
greenbee+2006-01-03 10:25-->引用:greenbee @ 2006-01-03 10:25 我也曾经严格地按要求进行过四个月的闪卡,后来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和蒙台梭利的一些书就慢慢停止了DOMAN。我的感觉是其他的什么理论我们都可以不争论,那是专家的事。但有一条我们必须承认多数家长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我记得在在实施DOMAN的日子里,整天我满脑子是如何做教材,如何闪卡,孩子不配合怎么办,下一步要做些什么,孩子有什么反应等等,真的很少有时间去想孩子的营养,孩子的心理这些更重要的问题,自已的经常感到累,而且更多的不是体力上的累。看了一些有关教育的书以及坛子里的一些争论,我感到我必须承认现实,我是一个有限能力的母亲,我应该把我能做的事做好。心态放平了,育子的过程就变得轻轻快乐起来。所以我建议普通的父母最好不要进行DOMAN,但是合理因素可以选择的吸收。
dawnch+2005-12-31 13:19-->引用:dawnch @ 2005-12-31 13:19 DYLY: 你至少有两个前提是缺少根据的。 一、“大脑的发育也是有它的规律,没有系统的锻炼,它发育的线条是均匀逐渐上升的;但是严格的系统的,一旦变化,就会让这个线条波动。” 比如: 孩子从小和妈妈在一起,这是一个严格的系统——母亲上班与孩子分离,这是对先前系统的严重的破坏; 吃母乳,一个严格的系统——断奶,对先前系统的破坏。 。。。。。 你把杜曼看作是一个密不透风的系统,这是你预设的条件。杜曼法虽然要求严格,我认为这是他的一个不足,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关,但他的严格并不意味着量的密集与系统的封闭。他最大的严格在于“stop”,这是严格还是宽松? 何况,杜曼只是一种方法,是安插于孩子的自然生长环境之中的,杜曼孩子与普通孩子,从量上比较,也就是一天多了几分钟的闪卡,这比前面举的两个例子从量与质,从广度和深度都差远了。 二、“另外小孩子过早的进入到文字世界,对阅读太感兴趣,必然就会减少探索周围世界的乐趣和时间。” 从前提到“必然”的结果,逻辑上有问题的。 早期阅读不是减少“探索周围世界的乐趣和时间”的必要条件。 早期阅读,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求知欲,增强了“探索周围世界的乐趣和时间”,这是有可能的。毕竟一天几小时十几小时让孩子看书的极端不容易发生。 而从现实中来看,现在孩子能够有“探索周围世界的乐趣和时间”的并不多,真正做到早期阅读的也不多,那孩子的时间都去干嘛了?两个最有可能:看电视、闲着。 运动固然重要,运动智能是第一智能,我绝对相信。但这没“早期阅读”的什么事。有事的是具体的个案,不是普遍原理。
我想这里指的人为的系统的安排主要是为了针对生活中自然而然发生的。人为的是人们为了某种目标有意识的安排和计划,父母上班的分离和断乳都是生活中的常事,而每天多次系统的定点的闪卡是人为有意识的。孩子自然生长环境中发生的事让孩子接受适应发展出相应的能力。而闪卡当然也让孩子学习接受发展了一定的能力,但是这个人为的安排给孩子带来的不适应有哪些,是科学家还没有定论的事情,所以我认为家长在看到doman这样的科学家所介绍的好处时,也有必要看看相反的科学家的观念,任何一个教育方法我们都要想想它可能存在的坏的影响有哪些。我也说过,我也反对一刀切,也不是完全不能给孩子认字闪卡了。但是具体方法和适度的量,是我们家长应该再三仔细考虑的。当孩子表现出对文字的兴趣时,满足他。我们可以关于这些讨论交流,但是3岁以下的孩子如果对图书如痴如醉,我觉得家长就应该引起警戒了。<em>、“另外小孩子过早的进入到文字世界,对阅读太感兴趣,必然就会减少探索周围世界的乐趣和时间。” 从前提到“必然”的结果,逻辑上有问题的。 早期阅读不是减少“探索周围世界的乐趣和时间”的必要条件。 早期阅读,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求知欲,增强了“探索周围世界的乐趣和时间”,这是有可能的。毕竟一天几小时十几小时让孩子看书的极端不容易发生。</em> 这点我也赞同,但是3岁以下的孩子是以感知感觉来认识世界的,文字的世界需要的是想象,他们对所看到的书里的内容有怎样的理解?孩子必须在大脑里先大量的存储这个世界万物的直观形象,通过感知摸,闻,看听来认识每一个事物成为一个“数据库“,然后当看到书里的故事:大象迈着步子,孩子才能明白和真正的感受,否则这个“数据库“的基础就没有,看到文字时他的大脑调动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也不可能激发他更大范围的求知欲。因为这个数据库小的孩子的大脑的脑细胞链接是少的没有那么复杂的。而众所周知,孩子的脑细胞越复杂链接越多孩子越有潜力。<em>而从现实中来看,现在孩子能够有“探索周围世界的乐趣和时间”的并不多,真正做到早期阅读的也不多,那孩子的时间都去干嘛了?两个最有可能:看电视、闲着。</em>3岁以下的孩子很少有可能在看电视和闲着,他们对什么都好奇,触摸敲打任何一样东西,不停的搞破坏,爬上爬下体会高度,左右跑动体会空间感,一个人玩要学会自己快乐的玩什么,有小朋友他们要学会怎么和小朋友玩,竞争,博得大人的喜爱......他们即使生病了躺在那里不能起来,眼睛也不停的在观察。这些对成人来说好像是无聊,可是那是孩子们最必须满足的学习,这个过程中他们能体会到自我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象学校里一样让孩子们定时闪卡看书,定时做游戏,定时跳舞...这个大家觉得好像孩子有事做,实际这才是人为的剥夺了孩子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greenbee+2006-01-03 10:25-->引用:greenbee @ 2006-01-03 10:25 我也曾经严格地按要求进行过四个月的闪卡,后来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和蒙台梭利的一些书就慢慢停止了DOMAN。我的感觉是其他的什么理论我们都可以不争论,那是专家的事。但有一条我们必须承认多数家长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我记得在在实施DOMAN的日子里,整天我满脑子是如何做教材,如何闪卡,孩子不配合怎么办,下一步要做些什么,孩子有什么反应等等,真的很少有时间去想孩子的营养,孩子的心理这些更重要的问题,自已的经常感到累,而且更多的不是体力上的累。看了一些有关教育的书以及坛子里的一些争论,我感到我必须承认现实,我是一个有限能力的母亲,我应该把我能做的事做好。心态放平了,育子的过程就变得轻轻快乐起来。所以我建议普通的父母最好不要进行DOMAN,但是合理因素可以选择的吸收。
dyly+2006-01-06 10:11-->引用:dyly @ 2006-01-06 10:11 我想这里指的人为的系统的安排主要是为了针对生活中自然而然发生的。人为的是人们为了某种目标有意识的安排和计划,父母上班的分离和断乳都是生活中的常事,而每天多次系统的定点的闪卡是人为有意识的。
dyly+2006-01-06 10:11-->引用:dyly @ 2006-01-06 10:11 但是3岁以下的孩子是以感知感觉来认识世界的,文字的世界需要的是想象,他们对所看到的书里的内容有怎样的理解?孩子必须在大脑里先大量的存储这个世界万物的直观形象,通过感知摸,闻,看听来认识每一个事物成为一个“数据库“,然后当看到书里的故事:大象迈着步子,孩子才能明白和真正的感受,否则这个“数据库“的基础就没有,看到文字时他的大脑调动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也不可能激发他更大范围的求知欲。因为这个数据库小的孩子的大脑的脑细胞链接是少的没有那么复杂的。而众所周知,孩子的脑细胞越复杂链接越多孩子越有潜力。
dyly+2006-01-06 10:11-->引用:dyly @ 2006-01-06 10:11 3岁以下的孩子很少有可能在看电视和闲着,他们对什么都好奇,触摸敲打任何一样东西,不停的搞破坏,爬上爬下体会高度,左右跑动体会空间感,一个人玩要学会自己快乐的玩什么,有小朋友他们要学会怎么和小朋友玩,竞争,博得大人的喜爱......他们即使生病了躺在那里不能起来,眼睛也不停的在观察。这些对成人来说好像是无聊,可是那是孩子们最必须满足的学习,这个过程中他们能体会到自我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象学校里一样让孩子们定时闪卡看书,定时做游戏,定时跳舞...这个大家觉得好像孩子有事做,实际这才是人为的剥夺了孩子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lucy_mommy+2006-01-10 16:35-->引用:lucy_mommy @ 2006-01-10 16:35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同意</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dawnch</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对</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dyly</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的说法,建议的</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dyly</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去读一下</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dom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的原著。</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另外,觉得你这个楼的标题好像又要坑了那个香港教授,只是你和他聊天说说</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dom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就变成了他谈</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dom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了,如果一个教授谈</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dom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绝对不会是那么简单的几句吧!我怀疑那个香港教授对</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dom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的了解可能就是你介绍给他的,而不是他自己阅读了</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doman</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原著。</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ahoma; mso-hansi-font-family: Tahoma; mso-bidi-font-family: Tahoma">每个人的专业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一个从事脑伤研究的人认为好多人都有脑损伤,一个从事心理障碍研究的人认为好多人都有心理障碍……</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Tahoma"></span>
dawnch+2006-01-09 18:04-->引用:dawnch @ 2006-01-09 18:04 对一天十来秒,或者几十秒、几分钟的教育法,似乎用不着这么费力地去论证其好坏。因为这么轻松的方法能否有效果才是值得怀疑的。杜曼的问题讨论关键点还是在于这种方法是否真的有用。但您的前提已经定下了,您认为杜曼这种方法是有效果的,只不过您是担心这种效果的负作用。

君涵妈妈+2006-01-20 09:10-->引用:君涵妈妈 @ 2006-01-20 09:10 谢谢楼主介绍这个贴子给我读,我正在矛盾与思考中,所以不做任何评价。我想问一下,你是不是那位曾经在摇篮网早教论坛上发过贴子说给女儿进行杜曼,5个月会做算术的那位心理学妈妈。
看到这么多的家长期待着一份好的方法或者是灵丹妙药使孩子能迅速的变成神童,我觉得很难过,其实任何方法都是因人而异的。学校的教育怎么会让大家说得如此不堪。你们想过没有我们都是从大环境中走出来的。我觉得孩子的品质和精神比什么都重要。

原帖由 dyly 于 2005-12-29 12:12 发表
这也是女人为什么对男人这么痴情依恋,而男人因为大脑里没有这样分泌快乐激素,所以可以有多个性伴侣的原因。大自然为了物种的延续,当初就已经设计安排好了。.

:o :o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