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师名作绘本第五辑——康迪德 | | [url=] [/url] | | | 作 者/ | [法国] 伏尔泰 | 译 者/ | 管家琪 | | 字 数/ | 0千字 | 页 码/ | | | 开 本/ | 889×1194 1/16 | 装 订/ | 精装 | | 出版日期/ | 2003-04 | 版 印 次/ | 1-1 | | 书 号/ | ISBN 7-5434-4970-6/I.822 |
| |
|
|  |
| | | ▲ 内容精要
《康迪德》是法国18世纪启蒙主义的代言人、著名讽刺作家伏尔泰的作品,通常被译为《老实人》(1759年)。
故事的主角康迪德心地善良,天真地相信老师潘格罗斯的教导,自认为正生活在所有可能存在的世界中最好的一个世界里。但很快他就面对了生活的挫折与磨难:被逐出特隆克男爵家,又被稀里糊涂送上战场;死里逃生回来,却碰见自己的老师流落街头。带上老师去里斯本做生意,偏偏又赶上地震,惊恐的人们袭击异教徒,老师被绞死,自己也备受摧残。劫后余生,他居然奇遇最初的恋人——克妮冈蒂,两人一起逃亡。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他仍然相信这世界是最好的。
在黄金乡,他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但很快就用去了大半。当他将自己的恋人、老师以及恋人的哥哥赎回后,他剩下的全部财富只够买上一小块土地。他们从此艰难地生活在那一小块土地上。他终于体悟到:“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田园里耕种。”人生的苦难确实要比欢乐多得多,伏尔泰反对浮浅的乐观,但他也并非厌世主义者。他相信惟有凭借自己的双手去努力,才能真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乐园。
《康迪德》在意大利女画家贝儿泰勒的精彩演绎下,焕发出全新的视觉光芒,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伏尔泰原来的表达方式。她画风单纯、明丽、柔美、温纯,充分利用水彩的特性,水纸交融,让颜色自由地在纸上流淌,而没有生硬的框线。
每幅画都有主要色调统领,呈现出同色系的强烈效果。而水彩晕染的效果,则给人一种饱含水汽的新鲜味,仿佛晨曦初破时云雾朦胧的美感。
现在读者看到的是贝儿泰勒的《康迪德》,那个曾经严肃的《老实人》的时尚版。
▲ 作家简介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 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国18世纪著名启蒙思想家、杰出的讽刺作家,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
父亲原指望他吃法律饭,他却爱上了文学,并在路易大帝学校学习时,接受了自由思想,种下了启蒙思想的根芽。很快他就因文犯禁,逮进巴士底狱,在狱中他创作了《俄狄浦斯王》(1718)。1726年避居英国。回国后,他大力为英国革命鼓吹,结果再次被追拿,只好逃出巴黎。1745年重返巴黎。1758年定居法国与瑞士边界的菲尔耐,积极推动法国《百科全书》的编撰,并写下了打量宣扬启蒙思想的著作。
伏尔泰除了写散文,也写优美的诗歌,更擅长写悲剧和史诗。其中最有名、影响力最久远的,是他的哲学性小说。
▲ 绘者简介
贝儿泰勒(Nicoletta Bertelle,1966- ),意大利著名插画家。她的画风淡雅可爱,擅长用水彩,水纸交融,让颜色流淌于纸上。她让每幅画面都以一种主要色调统领,呈现同色系的丰富变化。她曾在帕度瓦的P.Selvatico艺术学校学习绘画,毕业后出版了许多儿童图画书,并获威尼斯Scarpetta D’Oro奖第二名。此外,她还从事平面设计。
▲ 译者简介
管家琪(1960- ),祖籍江苏盐城。台湾辅仁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民生报》记者,现为专职作家。已出版童话、少年小说等四十余册;翻译及改写的作品五十余册。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日、德文。曾获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儿童文学创作奖等十余种奖项。 (江湖整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