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该喜还是该忧 [打印本页]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12-9 00:16
标题: 该喜还是该忧
今天晚上儿子洗澡,突然对我们说,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平时孩子也偶尔给我们讲些故事,无非是”从前呀…“等他自己编纂出来的短故事,可是今天呢,他一讲就讲了20分钟,就是那段著名的那咤闹海的故事,无论是那咤、东海龙王、三太子、李靖、玉皇大帝…一等人物,还是火尖枪、风火轮、乾坤圈、浑天绫等一色武器,整个故事从头到尾娓娓道来,就象拿一本书在给我们念一样。开始听来,我不由得心中暗喜,没想到这小子复述故事的能力有如此大的进步。可是喜还没上眉梢,忧却从心底浮了上来,听到孩子那一句句,那咤把三太子给打死了、那咤把虾兵蟹将全都杀死了、那咤把东海龙王的鳞给揭下来了,我的眼前似乎飘过一丝丝血光。从来听到的宣传都是美国是一个充斥了暴力的国家,而我们是一个文明礼仪的古老传统的国家。不过孩子从小我就给他看美国的动画片,因为那些动画里,到处在刻意的宣传诚实友爱这些我们自诩为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东西,而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大闹天宫》《那咤闹海》这类的优秀动画片,在美国如果想给孩子看,怕也是通过不了美国苛刻的影视审查制度的,所以我也从来不找来给孩子看。其实就是目前美国的动作片,类似佐罗传奇之类的,都不会让勇士直接将恶人杀死,而是让他失足而亡,其险恶用心可窥一斑。而我们的孩子呢,可以想象,能讲得这么熟练,一定得益于幼儿园每天中午睡午觉的时候,反复不停的播放。孩子在昏昏欲睡的时候,耳边飘满的把他杀死、把他打死之类的嘱咐。想得我都从心里害怕。古有孟母为孩子择邻而居,那我们呢,是否该给孩子换一个幼儿园了呢。呵呵,你大概觉得我大惊小怪了,当然我不会换,不是因为不想换,而是我不知道国内能有哪个幼儿园可以是一片净土。
作者: klcz2002    时间: 2005-12-9 00:34
经典的忧, 中国人不是一也打造出来的, 文化的多面性也在这里.

我没有强迫孩子看经典也是出于这方面的忧,我的孩子也喜欢看那咤DVD, 家长要看到处目前相对先进的普世的价值观在我们的文化里是比较缺乏的.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5-12-9 00:39
这些东西讲不清了,象那咤这样的故事,应该是教育孩子惩恶扬善,不畏惧强暴吧。

圣经里不也是到处充斥着杀戮?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12-9 00:43
jerry,你这是自寻烦恼呢!

居然想要净土!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12-9 01:06
dawnch+2005-12-09 00:43-->引用:dawnch @ 2005-12-09 00:43 jerry,你这是自寻烦恼呢! 居然想要净土!
哈哈,我倒没啥烦恼,不过要求也非水中月镜中花,可惜这文化已经烂掉了。
作者: zgl    时间: 2005-12-9 01:09
呵呵,咱们那时看的片子能靠上R级的其实也不少,军教片的杀人血腥,阶级斗争片恶狠狠的语言态度,不但看了,还参加了儿童团,当过红小兵,拿过红缨枪搞过军训抓过小贩,但到今天也不见咱们有什么暴力倾向啊

《大闹天宫》、《那咤闹海》既然孩子爱看,说明它符合孩子的天性和本能意识,就如孩子会本能地占有食物玩具不愿与其他孩子分享一样,都是是竞争向上要强的表现。我想不必把这看得太重,定要给孩子只喝纯净水,那美国苛刻的影视审查制度也不并能避免校园枪击事件,很难把一些问题都归罪于影视作品的不良影响。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12-9 01:22
  我把暴力的标准放松一点。

  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武力对抗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

   对打不是暴力。

  一边倒的欺凌才算暴力,对手没有还手之力还死缠烂打才算暴力。
  有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战场上杀人无数,但就是不敢杀鸡。因为他杀死的人都是有还击能力的,而鸡没有还击能力,下不了手。
  最近几年玩CS这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玩家有上千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没有见谁玩了游戏出去就随便杀人。倒是不玩这些游戏不看暴力电影的一些国家,天天暴力事件不断。
  人性中公理正义始终占主导地位,相信孩子在文明的大环境下能够明辩善恶是非。
作者: jjhs    时间: 2005-12-9 08:33
hq1966+2005-12-09 01:22-->引用:hq1966 @ 2005-12-09 01:22   我把暴力的标准放松一点。   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武力对抗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   对打不是暴力。   一边倒的欺凌才算暴力,对手没有还手之力还死缠烂打才算暴力。   有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战场上杀人无数,但就是不敢杀鸡。因为他杀死的人都是有还击能力的,而鸡没有还击能力,下不了手。   <font color="#cc00cc">最近几年玩CS这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玩家有上千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没有见谁玩了游戏出去就随便杀人。倒是不玩这些游戏不看暴力电影的一些国家,天天暴力事件不断。   <font color="#cc00cc">人性中公理正义始终占主导地位,相信孩子在文明的大环境下能够明辩善恶是非。
说说人性好吗。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12-9 09:23
其实国外到底是否那么暴力,这个坛子上有许多身在国外的父母,我想他们最能告诉我们实际情况,而不是通过我们的报纸宣传。美国的校园枪击案不过是个案,和普遍现象无法比拟。经常看报纸报道国外的某些事件,有种感觉就是西方人有点小题大作的感觉,因为那点事情,在中国,真的连个屁都算不上,居然还会被报纸报道。以暴制暴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举一个例子,在孩子被别的&ldquo;小孩欺负了怎么办&rdquo;这个问题上,有一大批的父母在教导孩子&ldquo;他打你,你就打他&rdquo;,还有一大批父母赞同&ldquo;告诉老师&rdquo;,试图用更强权的暴力来制止暴力。问一问是否有人在教给孩子其他的办法呢?有没有人指导孩子团结起来,将爱施暴的孩子孤立呢,有没有人教导孩子去和施暴的孩子沟通呢。我不是佛教徒,也不是基督教徒,但我也愿意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成仁慈、有爱心、有合作沟通能力的孩子,我想这个期望应该不是很高吧。
作者: 柔光宝宝    时间: 2005-12-9 13:15
哪吒闹海和大闹天宫在我们家是不给看的。我所认识的附近的中国父母们提起这个都对哪吒和孙悟空的性格塑造摇头反感。同时也感叹自己小时候因为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有限的文化环境,也只有这类的电影看,竟也喜欢大闹天宫等故事。说起来也巧,刚才睡觉前,老公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中文电影频道在放大闹天宫。他立刻看得津津有味,毕竟是自己童年喜爱的。但是我立刻催促女儿把她赶上床。
关于电视暴力,甚至深入到文化和人性等深层的内容,题目太大。jerryhao还不甘心,继而又牵扯上如何教孩子对待别人的暴力等等问题。这都是海内外父母们共同关心和思考的问题。而海外还有一个国内父母很少遇到的问题,打人与种族问题。。。明天我在文学城找找这方面的讨论贴上来。另外,如果象jerryhao等朋友那么关心和希望多了解海外家庭教育的问题,而文学城又上不去,可以去另外两个论坛看看(虽然我很少去)。一个是万维的儿童成长 http://www2.bbsland.com/cgi-bin/child.cgi,另一个是清谈天地的为人父母论坛http://www.talkskyland.com/list.asp?boardid=58此帖由 柔光宝宝 在 2005-12-09 13:24 进行编辑...
作者: 柔光宝宝    时间: 2005-12-9 13:46
这里就转贴一个讨论:
孩子在学校受欺负 打还是不打?

儿子上幼儿园,自然会碰到“打架”的问题,相信大部分中国家长都会私下告诉孩子:有人打你就还手。但是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则是:永远不要碰别人。


儿子自小身强力壮,在中国的时候典型的“窝里横”,打大人是家常便饭,但出去就是软柿子了,一旦受了欺负,回到家里就只会过过嘴瘾:看我不打他个稀巴烂。

我没好气:你就是个阿Q。

“老爸什么是阿Q?”

“皮蛋!”当然说的再多他也是不会理解的。

出国前曾经想过,何不利用一下地缘优势,把小家伙送到少林寺进修一下,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上了学免受欺负。但仔细想想,小家伙不懂武德(我也不懂),一旦有些三拳两腿,不把它当作护身的本事却去四处炫耀,招惹是非,哪不更乱了?于是就断了这个念头。

来到加国,上了幼儿园没几天果然就遇见了麻烦。

由于居住地理的缘故,小小的班级里色彩分明:一半华裔(80%港人),一半印巴兄弟,当然说的有些绝对,因为还有一个白人孩子。有人说印巴的孩子多因国家战乱动荡,从小目睹真枪实弹,于是潜意识里敌情观念较强,动手能力超强。咱们的孩子,蜜罐里长大,处处别人让着,偶尔放几颗导弹也是空包弹。所以两强相遇必有一争。

有一天,老师来电说要见我(比中国老师还爱家访,应该叫招见),其实很简单:一个印巴的孩子打了他,他还了手。本来情节实属老套,既不跌宕起伏,也不吸引动人,但是因为儿子的举动在老师眼中已超出常规战,导致我的待遇特殊(对方家长没有被招见)。儿子顺手抄起图书馆的一本大书,敲向了对方……。

当然我很关心对方的情况是否危殚,老师说放心没事。那我就纳闷,自卫反击理所当然,叫我干嘛。

老师说:贵子的行为很危险,抄家伙就是个很可怕的信号,如果他拿的不是书,而是金属或利器(多亏加拿大找不到中国随手可得的砖头),那咱们的麻烦可就打了。

想不到老师也会国产的推理逻辑,不管怎么着我还是很重视的,干脆入乡随俗,甩掉旧观点老思路:孩子,以后千万不要拿东西还手(想想不妥,又改为)不对,就不能还手,要报告老师。

但是事与愿违,不是儿子不听话,而是对方的气焰更加嚣张,进攻次数到强度有增无减,老师如何教育对方家长的不得而知,儿子回家后由原来的学习成果汇报,已经演变成每日战况汇报。这时,我倒真后悔没送儿子进少林了,只好自己叫他几手防身术了。

相信每个中国家长都会苦恼一番,也不想不给老师的面子,也不想让孩子委屈,做男人难,做家长更难!

打不打?就是从中央军委移民来的家长估计也傻眼了吧。
---------
回帖如下:冉冉的妈妈 :
看完不由得扑哧一乐,我也有着同样的烦恼呢。儿子个儿不高,可很结实,打一岁起就有打遍天下无敌手之美誉。有一阿拉伯的小哥哥(那时才3岁)因和儿子(1岁半)抢小滑梯不成就动手,儿子立刻攥起胖嘟嘟的小肉拳进行反击。我正要冲出去劝解,旁边的中国爷爷奶奶们已大声鼓励起来。我特理解他们的心理,老一辈中国人已经被欺负得够呛,现在看这小子,小小年纪已不惧比自己身高马大的洋人,心理很是痛快(自卫反击嘛)。我自己心理也很不愿意看儿子被别的孩子欺负。可是又担心儿子万一打伤了人我可赔不起。真是两难啊。说实话,这点确实不要忽视,我们是监护人,我们会为他们的错误行为受到经济惩罚的。我就差点被罚了。
关于孩子打人这个问题,有篇文章绝对误导,说什么在美国,孩子被打了,老师就让打回去,不打回去的话会被老师惩罚。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反正我的经历和这位爸爸是一样的,如果儿子打人了,就是不对的。不管是反击也好,还是主动闹事也好。
我不太清楚美国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倒是问过一个当中学老师的美国人,她说,在学校里,behave 这个问题很重要,老师还是要求孩子都obey rules and follow directions的。没咱以前听说的那样孩子可以随心所欲(误导啊误导)。我的儿子因为不够听话,不够乖,经常被time out,老师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奖励系统,儿子是唯一享受此特权的人, 唉。
现在只能和儿子说,如果别人打他,让他立刻告诉老师和他父母,别动手。一般情况下和小朋友商量着来。如果小朋友对他不好,以后就不用和他玩了。我告诉他,如果你好好说话大家就听你的了,那才就是真正的酷。
这位爸爸,我也提不出很好的建议。看着自己孩子被欺负,心理肯定不好受。但万一动手打伤了人,后果也是很难预料的。我觉得你可以和老师好好谈谈,说出你的担忧。老师如果发觉你很在乎,她们一般也会多重视一些。

   带孩子去学台拳道。再有冲突时,使点技巧,得把那个刺儿头制服了 -馊主意也是主意- (0 bytes) (55 reads) 2004-10-22  
   孩子哪有那么聪明。往往他打你老师没看见,你自卫反击倒让老师抓 -个正着- (0 bytes) (37 reads) 2004-10-22  
   哎!我闺女就是真么被逮了个正着,当时她去还击一个男孩 -老荷叶。-  

浪子欣欣:
我认为柔道管用。跆拳道是对打,需要空间。柔道是厮打,比较适合纠纷。

  同意,美国学校反对“打回去”!受欺负要大声制止并告诉老师。 -美国是法制国家-

-家有小老鼠:  不完全同意 原则是不能欺负别人,不能先动手打人,不能用东西打人。还手是为警告而不能伤害对方。但挨打就要还击,尤其作为男孩子。老是靠告诉老师不是办法。不能因为老师CALL家长就断定是自己孩子的错,如果孩子出於自为,家长要帮助孩子与老师沟通并要求对欺负人的孩子提出警告。当然如果错在自家孩子,也一定要严厉批判并要求孩子向人家道歉。

努力做个负责任好爸爸:
我的原则(或者我教自己孩子的原则):不先动手,而且先让着,小者告诉老师;如果欺人太甚,打,绝对打, 对方厉害踹腿带推,对方小就拿住对方的手去见老师。出了事老爸兜着, 咱不能让人白欺负, 是不!   

TheFarSide :
I am not sure how to deal with this either. My son's teacher said, not matter what kinda personality a kid has, he or she should protect his or her sapce or territory. I do not know what does that mean--fight back or tell the teacher.
My son is not very aggressive, so I tell him to fight back. I know he will not hurt anyone even he fights back. But, for aggresive and strong kids who might hurt other ones, it is hard to say to what extent to fight back. You need to figure it out. Self-defence should be OK to me.
I talked to my boss about this and she said she told her son to say&quot; if you gonna hit me again, I am gonna hit you back even harder&quot;. She is an american. She also thinks it is better to use mouth to protect your own space. That means yell loudly and tell the teacher right away I guess. Don't be the aggressor.

我的是女孩儿:
我是这样教的,If attacked, hit back if you feel like it. Otherwise, just say, in a firm tone, &quot;do that one more time and you will be really sorry.&quot; 老告老师很被小孩子看不起, 所以不建议. Just for your information.

solutions?:
Good friends can help! The solution is not to fight back or not, or tell the teacher or not. It is to make some good friends in the classes, don't stay alone. When confrontation happens, he can tell the person to stop, then walk or run to his group of friends.Bullies usually pick somebody who seems weak and has no friends.Good luck.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12-9 13:53
谢谢柔宝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5-12-9 14:07
有没有人指导孩子团结起来,将爱施暴的孩子孤立呢,有没有人教导孩子去和施暴的孩子沟通呢。

我在做!不信看看我的贝贝 楼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12-9 15:53
jerryhao+2005-12-09 09:23-->引用:jerryhao @ 2005-12-09 09:23 其实国外到底是否那么暴力,这个坛子上有许多身在国外的父母,我想他们最能告诉我们实际情况,而不是通过我们的报纸宣传。美国的校园枪击案不过是个案,和普遍现象无法比拟。经常看报纸报道国外的某些事件,有种感觉就是西方人有点小题大作的感觉,因为那点事情,在中国,真的连个屁都算不上,居然还会被报纸报道。

以暴制暴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举一个例子,在孩子被别的“小孩欺负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上,有一大批的父母在教导孩子“他打你,你就打他”,还有一大批父母赞同“告诉老师”,试图用更强权的暴力来制止暴力。问一问是否有人在教给孩子其他的办法呢?有没有人指导孩子团结起来,将爱施暴的孩子孤立呢,有没有人教导孩子去和施暴的孩子沟通呢。

我不是佛教徒,也不是基督教徒,但我也愿意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成仁慈、有爱心、有合作沟通能力的孩子,我想这个期望应该不是很高吧。
  老鼠这样教没有错,就是对暴力有点过虑了。
jjhs+2005-12-09 08:33-->引用:jjhs @ 2005-12-09 08:33  [quote]hq1966+2005-12-09 01:22-->引用:hq1966 @ 2005-12-09 01:22   我把暴力的标准放松一点。
  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武力对抗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
   对打不是暴力。
  一边倒的欺凌才算暴力,对手没有还手之力还死缠烂打才算暴力。
  有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战场上杀人无数,但就是不敢杀鸡。因为他杀死的人都是有还击能力的,而鸡没有还击能力,下不了手。
  <font color="deeppink">最近几年玩CS这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玩家有上千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没有见谁玩了游戏出去就随便杀人。倒是不玩这些游戏不看暴力电影的一些国家,天天暴力事件不断。
  <font color="deeppink">人性中公理正义始终占主导地位,相信孩子在文明的大环境下能够明辩善恶是非。
说说人性好吗。[/quote]
  我的理解:
  如果把人和野兽相提并论,人性包括兽性。
  如果把人和动物相提并论,人性包括动物性。
  如果把人和一块石头、一根木头相提并论,人性包括物性。
  这是宽泛的人性。事实上,这才是完整,真实的人性。

  如果把人性和兽性对立,人性是指人区别于野兽的特性。
  如果把人性和非人性对立,人性是专指剔除兽性后人的特性中的正义、美好的一面。不包括奸佞、逐权、阴谋等区别于曾性的人性。时常听到骂人没有人性,这个时候所提到的人性就不包括人性中恶的部分了。

  上贴中提到的人性,是宽泛的,所以,下面提到的部分好理解了。
  <font color="deeppink">最近几年玩CS这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玩家有上千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没有见谁玩了游戏出去就随便杀人。是指人性中兽性的部分需要宣泄,宣泄对象是虚拟的,并不会造成社会动乱,这又是体现人高于动物的地方。
  <font color="deeppink">人性中公理正义始终占主导地位是指人性中正义美好的那一面所占的比例。

  再囗囗囗。

  实际上,一个人总是同时包括人性中善和恶两方面的,只不过,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好,越是自律的人,善的成份越多,恶的成份越被压抑。恶的成份一般都是些低级(没有贬义,这个问题也有的说)物欲泛滥的结果,受压抑并不是表示它不存在了,相反,越是压抑,越是想出来捣捣乱,一下压不住就冒头。
  对头上戴光环的人物,我们只看到人性中剔除了兽性、物性及其他恶的部分,所有的宣传也只提到这些部分,从来不敢想象,圣贤或是道德高尚的人会有恶的成份。实际上,恶的成份是客观存在的,至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来,看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土壤。把他们和野兽、动物、石块、木头一样来看,同样具有兽性、物性和其他恶的成份,只不过善的成份比一般人多,维持这种平衡的时间比一般人长(天啊,原谅我的大不敬,接下来还是要说)。
   <font color="red">实际上这些圣贤和一般商品一样是有使用环境和使用期限的要求的,超过保质期一样有问题。
  女同志对男人沾“腥”的戒备,要从这里得到启示:首先相信自己的男人有圣贤一样的自律,其次相信,即使圣贤也有不能自持的时候。千万不要用美人计去试男人到底会不会越轨,一次二次能把持,月圆之夜就难说了。

  总结:盲目相信一个圣人或者道德高尚的人,就象盲目相信品牌商品一样,有可靠的时候,也会有走眼的时候。
作者: dyly    时间: 2005-12-9 16:17
haha, hg1966好厉害呀!!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12-9 16:17

暴力是男性的一种天性,是本性的需求。
在文明环境中,也不应忘了给予这种天性一种渠道。

虽然我不喜欢孩子说打打杀杀的,但如果孩子这么说了,应该试着从人性的角度,性别的角度去考虑一下。

我过去发过一贴《缺少英雄的时代》,里面触及到男孩子暴力的需求及引导问题。但没有理我啊!
作者: dyly    时间: 2005-12-9 16:21
孩子如何和同伴相处,这个问题最关键之处是我们成人干涉过多....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12-9 16:47
dyly+2005-12-09 16:21-->引用:dyly @ 2005-12-09 16:21 孩子如何和同伴相处,这个问题最关键之处是我们成人干涉过多....
这个说的是,关键是你替他处理,还是教他处理。有些人认为对小孩子的行为不要干涉,对错都要依他的去做,让他自己慢慢体味,即所谓让孩子自己作主。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对于10岁以上的孩子才可以这样,对于很小的孩子,你必须要告诉他很多东西那个是对,那个是错,因为孩子是一张白纸,还没有复杂思考和推理的能力,你可以慢慢培养他去学会思考,但如果你置之不理,不协助孩子进行选择,无论你随意,还是随便,你都没有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12-9 16:54
Hq1966的善恶说,我部分内容是不同意的。其实善恶,和他所受的教育程度基本关系不大,但和他的生活环境关系最大。哪些读了不少书的,哪怕是硕士、博士,在善恶的事情上,可能比普通的工人,农民还要差。只是他生活的环境使得他不得不把自己的恶深深地隐藏起来而已,表面看起来是道貌岸然的,其实内心可能更坏。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12-9 16:59
找着了旧贴:

班上一个爱打人的孩子回老家一个月后又回来上课了。
这一回,这个打人的男孩子似乎成为一个偶象,带动了几个男孩子也学会了打人。
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不到两岁半的男孩,打人之后,会告诉奶奶:“奶奶,我打人了。”奶奶哭笑不得。
孩子自己会说打人不对,而这个男孩子有时候自己也会成为被打的对象,但他仍然会有事没事地,得着机会就打人。毕竟这是一个新鲜的体验,毕竟打人的动作手法不熟练,看他那动作,真是滑稽!

分析内里的原因:
一、缺少人际关系处理的手法。象对待孩子之间争抢玩具这种事,大人说的道理孩子是不大听得进的。即使听得进的也扭不过心里那种势力,更何况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孩子呢?这时候最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当然是武力!
成年人的世界也莫非如此,只不过咱们包装得漂亮一些,要找一些“反恐怖主义”“反核弹”之类的借口,再标上个正义与不正义的标签。

二、性别的本能。
打人的现象总是男孩子多一些。这是与性别的本能有关系的。行动、力量,这些标签,无论是生物性的还是社会性的,总之是与男性分不开的。
就算大家理性上如何认为打人不道德,不文明,但内心深处,仍会认为类似的暴力是“酷”“爽”“帅”。
动物中,配偶是雄性间力量优胜的回报;人类中,一个男人为他的爱人大打出手,仍会是一断浪漫经典。

三、缺少合理有效的引导。
对于人类,崇尚力量,崇尚武力的天性必需要纳入社会规范中。那么,引导这种天性与社会调合成为必须。
面对这个问题,正面说教做得很多,效果并不太好。往往打架王的消失归功于一次刻骨铭心的惨败经验,或者是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性的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自省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而变得收敛起来。
然而,这些方法仍是属于压制、消磨型的方法。
我们往往赞叹雄狮、猛虎的风彩,而当发现它们只会在野生动物园里懒洋洋地捉鸡时,我们都会有一种失落的哀伤。
那么对我们人类自己呢?当男性已经失却一种本属的天性时,失去一种当英雄的冲动时,我们是否认为是一种损失?


面对班上的问题,当我从“打人不是好孩子”的思路转到了“当个小英雄”的时候,我却发现,这是个缺少英雄的时代。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榜样、偶像的,当女孩的公主样板遍地可寻的时候,男孩子的英雄形象却在哪里?我们是拿小兵张嘎,还是奥特曼、超人给孩子?
翻开幼儿教育书籍(现称为EQ教育的),满眼是“不挑食”“讲卫生”“懂礼貌”之类要求孩子被动地遵守社会道德礼仪规范的说教与示范,是否缺少了什么?

这个时代,我们更多地会在内心里希望孩子聪明、读书好、进名校、当老总、挣大钱,却想不起来“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的英雄气概。
这并不是家长方面的问题,而是时代环境的营养不良。


<font color="darkblue">修正自己的观点:
其实英雄还是有的。
比如,刘翔,杨利伟......
作者: dyly    时间: 2005-12-9 17:42
哈哈 老虫的这个老贴很值得仔细玩味,晚上我再读!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12-9 17:53
jerryhao+2005-12-09 16:54-->引用:jerryhao @ 2005-12-09 16:54 Hq1966的善恶说,我部分内容是不同意的。其实善恶,和他所受的教育程度基本关系不大,但和他的生活环境关系最大。哪些读了不少书的,哪怕是硕士、博士,在善恶的事情上,可能比普通的工人,农民还要差。只是他生活的环境使得他不得不把自己的恶深深地隐藏起来而已,表面看起来是道貌岸然的,其实内心可能更坏。
  我所说的教程程度,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环境影响。

  比如一个文盲,通过口口相传的文学作品,明事理,申正义,这个人虽然不识字,没有进过学校,但同样认为教育程度好,受教育程度高。
  注意教育程度高后面还有好这条,其实说的跟你是一个意思。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12-9 18:00
dawnch+2005-12-09 16:59-->引用:dawnch @ 2005-12-09 16:59 找着了旧贴:
班上一个爱打人的孩子回老家一个月后又回来上课了。
这一回,这个打人的男孩子似乎成为一个偶象,带动了几个男孩子也学会了打人。
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不到两岁半的男孩,打人之后,会告诉奶奶:“奶奶,我打人了。”奶奶哭笑不得。
孩子自己会说打人不对,而这个男孩子有时候自己也会成为被打的对象,但他仍然会有事没事地,得着机会就打人。毕竟这是一个新鲜的体验,毕竟打人的动作手法不熟练,看他那动作,真是滑稽!
分析内里的原因:
一、缺少人际关系处理的手法。象对待孩子之间争抢玩具这种事,大人说的道理孩子是不大听得进的。即使听得进的也扭不过心里那种势力,更何况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孩子呢?这时候最直接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当然是武力!
成年人的世界也莫非如此,只不过咱们包装得漂亮一些,要找一些“反恐怖主义”“反核弹”之类的借口,再标上个正义与不正义的标签。
二、性别的本能。
打人的现象总是男孩子多一些。这是与性别的本能有关系的。行动、力量,这些标签,无论是生物性的还是社会性的,总之是与男性分不开的。
就算大家理性上如何认为打人不道德,不文明,但内心深处,仍会认为类似的暴力是“酷”“爽”“帅”。
动物中,配偶是雄性间力量优胜的回报;人类中,一个男人为他的爱人大打出手,仍会是一断浪漫经典。
三、缺少合理有效的引导。
对于人类,崇尚力量,崇尚武力的天性必需要纳入社会规范中。那么,引导这种天性与社会调合成为必须。
面对这个问题,正面说教做得很多,效果并不太好。往往打架王的消失归功于一次刻骨铭心的惨败经验,或者是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性的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自省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的提高而变得收敛起来。
然而,这些方法仍是属于压制、消磨型的方法。
我们往往赞叹雄狮、猛虎的风彩,而当发现它们只会在野生动物园里懒洋洋地捉鸡时,我们都会有一种失落的哀伤。
那么对我们人类自己呢?当男性已经失却一种本属的天性时,失去一种当英雄的冲动时,我们是否认为是一种损失?
面对班上的问题,当我从“打人不是好孩子”的思路转到了“当个小英雄”的时候,我却发现,这是个缺少英雄的时代。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榜样、偶像的,当女孩的公主样板遍地可寻的时候,男孩子的英雄形象却在哪里?我们是拿小兵张嘎,还是奥特曼、超人给孩子?
翻开幼儿教育书籍(现称为EQ教育的),满眼是“不挑食”“讲卫生”“懂礼貌”之类要求孩子被动地遵守社会道德礼仪规范的说教与示范,是否缺少了什么?
这个时代,我们更多地会在内心里希望孩子聪明、读书好、进名校、当老总、挣大钱,却想不起来“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的英雄气概。
这并不是家长方面的问题,而是时代环境的营养不良。 <font color="darkblue">修正自己的观点:
其实英雄还是有的。
比如,刘翔,杨利伟......
  老虫写了这么好的东西差点错过了,PF,PF,看了感觉非常痛快,想与你称兄道弟了。

  乱世出英雄。
  英雄不出也罢,多出人才最好了。象刘翔、杨利伟、袁隆平这样的人才,多多益善。

  一个班里要出英雄,一般是这样,先出一个魔王,乱打人,英雄出来制止,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班级内)。
  但是,魔王倒后,万一英雄觉悟不高,偶尔也会以正义的面目打人,出现又一个更难缠的魔王。所以,最好还是要以规则制度治人。
  法制社会,英雄无用武之地,除了偶尔、局部。

  宝宝仔仔在幼儿园也遇到这个问题,一个男孩子常常欺负她,宝宝妈妈想让她打回去,我坚决不同意。
  教宝宝,看着那男孩的眼睛说,“你打人,看不起你。”如果不奏效,就往老师那里跑,告诉老师来处理。
  后来问题是老师解决的,怎么解决不清楚。

  附带提一下,爱打人的孩子是一个全托的小朋友,和家长呆的时间少,心理有点问题,猜他一是打人宣泄,二是想通过打人来引人注意。全托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昨天看到天妞妈妈发的一贴 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52103&highlight= 值得警惕。

  偏题了,言归正传。
  觉得下面几位所提的方法很好。
jerryhao+2005-12-09 09:23-->引用:jerryhao @ 2005-12-09 09:23 问一问是否有人在教给孩子其他的办法呢?有没有人指导孩子团结起来,将爱施暴的孩子孤立呢,有没有人教导孩子去和施暴的孩子沟通呢。
柔光宝宝+2005-12-09 13:46-->引用:柔光宝宝 @ 2005-12-09 13:46 这里就转贴一个讨论:
孩子在学校受欺负 打还是不打?
solutions?:
Good friends can help! The solution is not to fight back or not, or tell the teacher or not. It is to make some good friends in the classes, don't stay alone. When confrontation happens, he can tell the person to stop, then walk or run to his group of friends.Bullies usually pick somebody who seems weak and has no friends.Good luck.
前车之鉴+2005-12-09 14:07-->引用:前车之鉴 @ 2005-12-09 14:07 有没有人指导孩子团结起来,将爱施暴的孩子孤立呢,有没有人教导孩子去和施暴的孩子沟通呢。
我在做!不信看看我的贝贝 楼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12-9 18:03
  全托和孩子打人的问题,dyly应该有专业见解。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5-12-9 18:10
<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 size="2">呵呵,只想讲一个现象:我儿子很喜欢看&ldquo;大闹天宫&rdquo;和&ldquo;哪吒闹海&rdquo;,但生活中看见手指划破一点血丝会害怕,搬家会伤感地掉泪,来了小朋友会送到一楼然后因想念执意电话,被老师鼓励感动后会当众亲吻老师,善良仁义热情的一个孩子!<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 size="2">但课间的时候,就象一个上弦的发条,跑动着和男孩子&ldquo;对打&rdquo;,在家拿着器械(玩具刀、枪、金箍棒)对打觉得更过瘾,但多是在空中比量,没有&ldquo;落到实处&rdquo;&hellip;&hellip;<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 size="2">这就是hq1966说的人性的多样性和老虫说的男孩子性别本能特征的一面吧。<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 size="2">老鼠已经说了&ldquo;其实善恶,和他所受的教育程度基本关系不大,但和他的生活环境关系最大&rdquo;,只要我们给孩子最人性的最良好的最温馨的最宽松的呵护,我想孩子不会变异得很暴力的&hellip;&hellip;<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 size="2">其实接触一下日本动画片的暴力、美国动画片弱肉强食的一面,以及中国动画不良的一面,也是让孩子了解现实生活和文化的复杂多样性吧,<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 size="2">孩子生长在&ldquo;净土&rdquo;中固然好,如果有一些暇疵,也可能是教育和引导绝好机会呢。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12-9 18:27
一袋子宁静+2005-12-09 18:10-->引用:一袋子宁静 @ 2005-12-09 18:10 <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其实接触一下日本动画片的暴力、美国动画片弱肉强食的一面,以及中国动画不良的一面,也是让孩子了解现实生活和文化的复杂多样性吧, <font face="georgia,times new roman,times,serif">孩子生长在“净土”中固然好,如果有一些暇疵,也可能是教育和引导绝好机会呢。
  提前打防疫针。
作者: 小灰熊    时间: 2005-12-9 18:56
现在的男人娘娘腔的太多了,不单表现在行为上,也表现在思想上,缺乏那种敢做敢为的干劲,我可不愿意儿子变成那样。如果到处都充斥着要孩子听话,懂事,守规矩,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声音,却不曾告诉他男人为什么不是女人,那么,男孩子大了,可以想象会是个什么样子。当然,男人象不象男人其实也不重要,可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所以,不愿意自己儿子变成那样。

当然,我也不会整天在儿子面前唠叨你得象个男人什么的,我只是偶尔给他看看李小龙、李连杰演的一些电影,最近我把《亮剑》(36集)刻成3张DVD,儿子拿去全看完了,看了一遍似乎还不过瘾,又经常拿出来再看。

说不上什么大道理,让大家见笑了。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5-12-9 19:15
dawnch+2005-12-09 16:59-->引用:dawnch @ 2005-12-09 16:59 <font color="#00008b">修正自己的观点: 其实英雄还是有的。 比如,刘翔,杨利伟......
和我儿子的两个偶像,完全一致!看到刘翔妈妈感动开心的样子,儿子希望长大也努力让妈妈感动!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12-9 19:29
小灰熊+2005-12-09 18:56-->引用:小灰熊 @ 2005-12-09 18:56 现在的男人娘娘腔的太多了,不单表现在行为上,也表现在思想上,缺乏那种敢做敢为的干劲,我可不愿意儿子变成那样。如果到处都充斥着要孩子听话,懂事,守规矩,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声音,却不曾告诉他男人为什么不是女人,那么,男孩子大了,可以想象会是个什么样子。当然,男人象不象男人其实也不重要,可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所以,不愿意自己儿子变成那样。当然,我也不会整天在儿子面前唠叨你得象个男人什么的,我只是偶尔给他看看李小龙、李连杰演的一些电影,最近我把《亮剑》(36集)刻成3张DVD,儿子拿去全看完了,看了一遍似乎还不过瘾,又经常拿出来再看。说不上什么大道理,让大家见笑了。


这个思路,蛮好蛮好!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05-12-9 19:30
我们也是听着三打白骨精张大的。水浒传,三国演义不都和战争有关吗。从中也学到不少智慧,好象不是单纯的杀虐
作者: dyly    时间: 2005-12-9 20:20
jerryhao+2005-12-09 16:47-->引用:jerryhao @ 2005-12-09 16:47 这个说的是,关键是你替他处理,还是教他处理。有些人认为对小孩子的行为不要干涉,对错都要依他的去做,让他自己慢慢体味,即所谓让孩子自己作主。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对于10岁以上的孩子才可以这样,对于很小的孩子,你必须要告诉他很多东西那个是对,那个是错,因为孩子是一张白纸,还没有复杂思考和推理的能力,你可以慢慢培养他去学会思考,但如果你置之不理,不协助孩子进行选择,无论你随意,还是随便,你都没有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家长是要协助孩子,但是选择就是要孩子做主,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最好都得是孩子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体会以后认识到,这样孩子才能主动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在生活中学会做人。 教在很多家长不是引导不是启发是干涉。

作者: jjhs    时间: 2005-12-9 20:49
hq1966+2005-12-09 15:53-->引用:hq1966 @ 2005-12-09 15:53   老鼠这样教没有错,就是对暴力有点过虑了。 说说人性好吗  我的理解:   如果把人和野兽相提并论,人性包括兽性。   如果把人和动物相提并论,人性包括动物性。   如果把人和一块石头、一根木头相提并论,人性包括物性。   这是宽泛的人性。事实上,这才是完整,真实的人性。   如果把人性和兽性对立,人性是指人区别于野兽的特性。   如果把人性和非人性对立,人性是专指剔除兽性后人的特性中的正义、美好的一面。不包括奸佞、逐权、阴谋等区别于曾性的人性。时常听到骂人没有人性,这个时候所提到的人性就不包括人性中恶的部分了。   上贴中提到的人性,是宽泛的,所以,下面提到的部分好理解了。   最近几年玩CS这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玩家有上千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也没有见谁玩了游戏出去就随便杀人。是指人性中兽性的部分需要宣泄,宣泄对象是虚拟的,并不会造成社会动乱,这又是体现人高于动物的地方。   人性中公理正义始终占主导地位是指人性中正义美好的那一面所占的比例。   再囗囗囗。   实际上,一个人总是同时包括人性中善和恶两方面的,只不过,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好,越是自律的人,善的成份越多,恶的成份越被压抑。恶的成份一般都是些低级(没有贬义,这个问题也有的说)物欲泛滥的结果,受压抑并不是表示它不存在了,相反,越是压抑,越是想出来捣捣乱,一下压不住就冒头。   对头上戴光环的人物,我们只看到人性中剔除了兽性、物性及其他恶的部分,所有的宣传也只提到这些部分,从来不敢想象,圣贤或是道德高尚的人会有恶的成份。实际上,恶的成份是客观存在的,至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出来,看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条件土壤。把他们和野兽、动物、石块、木头一样来看,同样具有兽性、物性和其他恶的成份,只不过善的成份比一般人多,维持这种平衡的时间比一般人长(天啊,原谅我的大不敬,接下来还是要说)。   实际上这些圣贤和一般商品一样是有使用环境和使用期限的要求的,超过保质期一样有问题。   女同志对男人沾&ldquo;腥&rdquo;的戒备,要从这里得到启示:首先相信自己的男人有圣贤一样的自律,其次相信,即使圣贤也有不能自持的时候。千万不要用美人计去试男人到底会不会越轨,<em>一次二次能把持</em>,月圆之夜就难说了。   总结:盲目相信一个圣人或者道德高尚的人,就象盲目相信品牌商品一样,有可靠的时候,也会有走眼的时候。
这个好像是静态的人性人,是动态的,始终在变化的,比如你的月圆说<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biggri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人的发展是具备前进性的,也就是类似于自然法则的发展,是一种进步,但存于各自心中的&quot;德性&quot;决定人性,这个是不会变的.此帖由 jjhs 在 2005-12-09 20:50 进行编辑...
作者: dyly    时间: 2005-12-9 20:58
hq1966+2005-12-09 18:03-->引用:hq1966 @ 2005-12-09 18:03   全托和孩子打人的问题,dyly应该有专业见解。
愧疚,专业不精。孩子打人我觉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如果是明显的暴力倾向,那孩子的问题肯定是家庭的问题。也许是安全感缺乏和爱的缺失,也许是故意要捣蛋成为问题人物引起父母的关注,还可能是转移父母的矛盾维持家庭。如果只是单纯的孩子交往模式,那也得分析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打人,孩子打人的处理方式对事情的解决有益吗? 我觉的大部分孩子的打人肯定是有一定的心理原因和背景的。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12-9 23:24
大家都在说&ldquo;我们小的时候就是这么长大的,我并没有暴力呀&rdquo;,以证明这些事情对孩子没什么影响,我觉得大家实在是太大意了。事实上,目前国人的品格整体上实在不能恭维,都是因为我们那时的教育方法所致,如果这种方法很正确的话,我们也没必要到这里来费心讨论了。也许大家认为这是件很小的事情,没必要大惊小怪,可是如果我们不关注着每一件小事,那培养孩子合格的品格,就会是一间空话。现在很多父母在孩子迷恋游戏不能自拔的时候,往往愿意把责任推给社会,实际上问题的孩子不是天生的,都是做父母的在每一件小事上,应该做的角色缺乏导致的。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坚强勇敢,但可惜孩子的勇敢绝不是从暴力上获得的,而是从自己的自信上获得的。对比中外的孩子,那个更孱弱一些呢,你就能知道中国式的传统教育,不可能给你你希望得到的东西,而且是恰恰相反。
作者: mace    时间: 2005-12-9 23:38
虎爸无犬子,哈哈,你这只老鼠,鼠目寸光,志向远大着呢!放眼未来,他一定会出蓝而胜于蓝。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12-12 10:43
jjhs+2005-12-09 20:49-->引用:jjhs @ 2005-12-09 20:49 这个好像是静态的人性

人,是动态的,始终在变化的,比如你的月圆说<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biggri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人的发展是具备前进性的,也就是类似于自然法则的发展,是一种进步,但存于各自心中的&quot;德性&quot;决定人性,这个是不会变的.
  前面说了,圣人也是在善恶之间维持平衡,善的部分体现的多,维持时间长,后人把他叫作圣人。
  圣人都要维持平衡,一般人更不能脱俗,我不可能穷亿万之众赚金币,论坛承受不了,目师会追着我打。

  我们常常对人性混不清,就是因为不敢想象人们推崇的人性光辉竟然会有阴影,圣人也会有恶的人性。
  特别对自己敬爱的人不敢想象,对高高在上的人不敢想象。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你的生杀大权,你的生命就悬于他的一念之间,而他人性中竟然有恶的一部分,天哪,不敢想了……

  所有人维持平衡的过程应该不是静态。如果认为一个人好就是永远好,坏就永远坏,这才是静态。
作者: wjx871    时间: 2005-12-14 16:52
老虫的观点和25楼的观点我都支持,我家就有一男孩,就是爱管闲事,爱打架,甚是恼火,听了各位的高见,我心态好多了,谢各位。
作者: 一袋子宁静    时间: 2005-12-14 18:07
wjx871+2005-12-14 16:52-->引用:wjx871 @ 2005-12-14 16:52 老虫的观点和25楼的观点我都支持,我家就有一男孩,就是爱管闲事,爱打架,甚是恼火,听了各位的高见,我心态好多了,谢各位。
25楼是我,一袋子宁静!请唤我&ldquo;袋子&rdquo;,千万不要打成&ldquo;呆子&rdquo;<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biggri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谢谢你!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5-12-16 11:08
袋子可不是呆子,谁要把袋子叫成了呆子,那才是呆子呢!
作者: tcivff    时间: 2011-7-20 10:14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万分感谢!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