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帖】不能乱用奖励和惩罚 [打印本页]

作者: sdcjx    时间: 2005-12-1 09:24
标题: 【转帖】不能乱用奖励和惩罚
  很多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打骂都没用。其实孩子的拗脾气往往是大人给惯出来的,孩子的坏习惯也是由于家长有意或无意的奖励而逐渐稳固下来的。笔者以为,家长在教养孩子时常犯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一是父母未能奖励良好的行为。比如孩子因为得了四门优秀,兴冲冲地把成绩单给爸爸看,没想到爸爸忙着干自己的事情说:“好的,等我忙完了再说。”此时孩子会非常失望,认为父母并不关心自己,自己学习努力了也没有用。   二是父母无意中惩罚了良好的行为。比如孩子为妈妈洗了衣服,结果妈妈一看,几件不能水洗的贵重衣服都被洗坏了,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责骂。孩子的一番好意反而招来了责骂,以后他可能连碗筷都懒得收拾了。可见妈妈只注意到了孩子帮了倒忙这一结果,但是忽略了他体谅大人、主动做家务的动机。   三是父母无意中奖励了不好的行为。如孩子想要得到某个东西,父母嫌贵没有买,孩子大哭,父母最后扛不住了只好投降。以后,孩子只要看中了什么就一定要买,否则他就躺在地上耍赖。案例中,父母给孩子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就是只要哭闹的时间够长,父母一定会满足我的愿望。   四是父母未能惩罚不良行为。比如孩子欺负了别人,父亲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以为他会记住教训。谁知孩子第二天又把对方打得头破血流。案例中的父亲以为教训了孩子一顿,他就会变懂事了。实际上孩子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是:谁让我不开心,我就要打他。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12-1 10:55
sdcjx+2005-12-01 09:24-->引用:sdcjx @ 2005-12-01 09:24   很多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打骂都没用。其实孩子的拗脾气往往是大人给惯出来的,孩子的坏习惯也是由于家长有意或无意的奖励而逐渐稳固下来的。笔者以为,家长在教养孩子时常犯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一是父母未能奖励良好的行为。比如孩子因为得了四门优秀,兴冲冲地把成绩单给爸爸看,没想到爸爸忙着干自己的事情说:“好的,等我忙完了再说。”此时孩子会非常失望,认为父母并不关心自己,自己学习努力了也没有用。   二是父母无意中惩罚了良好的行为。比如孩子为妈妈洗了衣服,结果妈妈一看,几件不能水洗的贵重衣服都被洗坏了,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责骂。孩子的一番好意反而招来了责骂,以后他可能连碗筷都懒得收拾了。可见妈妈只注意到了孩子帮了倒忙这一结果,但是忽略了他体谅大人、主动做家务的动机。   三是父母无意中奖励了不好的行为。如孩子想要得到某个东西,父母嫌贵没有买,孩子大哭,父母最后扛不住了只好投降。以后,孩子只要看中了什么就一定要买,否则他就躺在地上耍赖。案例中,父母给孩子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就是只要哭闹的时间够长,父母一定会满足我的愿望。   四是父母未能惩罚不良行为。比如孩子欺负了别人,父亲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以为他会记住教训。谁知孩子第二天又把对方打得头破血流。案例中的父亲以为教训了孩子一顿,他就会变懂事了。实际上孩子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是:谁让我不开心,我就要打他。
  所举四种情况说得不错。  家长对孩子的错误既要看重又不要看重。  用毛主席的话说,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首先家长的心态要好,要有蔑视错误的勇气。①孩子犯错误是天生的,因为他要不断探索,他不知边界。②虽然社会比较乱,但天理公道任何时候都存在,孩子的生长环境基本是好的。③改正孩子的错误不必性急,方式不必过于强硬,因为孩子的自尊心极易在家长强按住头让孩子认错时受到伤害。一个错误,家长只要明确表示反对,给孩子改正的时间和机会,并指出正确的方向,引导孩子往这个方向努力,孩子会接受,改错效果也更好。④如果可能,家长常陪在孩子身边,引导孩子学习游戏,孩子连犯错误的机会都难得(不过,这也剥夺孩子免疫大错的机会,适合培养“小贵族”)。  其次家长要重视孩子犯的错误。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要注意,不让孩子错误固化为恶习。要有长期不懈努力的准备。  孩子有拗脾气,家长只要适度开导,没有必要磨平孩子所有棱角,只要孩子以后不拿这些棱角扎人,能与人和平相处,拗就拗吧。  某些情况下,家长所说的拗,其实是孩子顽强和坚持不懈的表现。
作者: sdcjx    时间: 2005-12-1 14:05
<span class="normalname"><font color=\"#000000\" size=\"3\">hq1966,你好,</span><span class="normalname">你所说四点非常正确。</span>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