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小孩子的问题----物理方面 [打印本页]

作者: 豆豆007    时间: 2005-11-6 20:56
标题: 小孩子的问题----物理方面
今天在东湖玩,小孩子看着宽宽的湖面,对爸爸说,爸爸,不用尺子, 你知道怎样测量湖的宽度?小孩子说:"妈妈拿一块镜子,婆婆站在对岸上,婆婆看到镜子头的光后就叫:看到了。爸爸用秒表计时,光的速度乘以时间就是距离。"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11-6 22:18

这孩子不简单啊!

背概念的孩子见过不少,能把书上的东西在生活中运用验证的不多.
作者: 芜湖小李    时间: 2005-11-7 13:25
不科学——

原理是孩子学会光学基本知识的应用,你告诉孩子理论上可以,现实中非常8科学。

因为秒表是手动记时,误差极大
作者: 恩恩    时间: 2005-11-7 15:01
小孩子的思路完全正确,我觉得应该和孩子一起来测一下,当然测出的结果不会正确,再引导孩子思考原因是什么。

多可爱的孩子啊。喜欢电机、齿轮这类的东西吗,我儿子最喜欢这些了,可以交流交流。
作者: 健乐宝    时间: 2005-11-9 15:52
恩恩+2005-11-07 15:01-->引用:恩恩 @ 2005-11-07 15:01 小孩子的思路完全正确,我觉得应该和孩子一起来测一下,当然测出的结果不会正确,再引导孩子思考原因是什么。 多可爱的孩子啊。喜欢电机、齿轮这类的东西吗,我儿子最喜欢这些了,可以交流交流。
是的,我也觉着这小孩思路完全正确,而且很会动脑,更令人惊讶的是,看豆豆的注册信息是2003年10月的,不会是2岁多的小孩想出这种问题吧,给我的感觉就是太夸张了,简直是太吓人了!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11-9 16:39
芜湖小李+2005-11-07 13:25-->引用:芜湖小李 @ 2005-11-07 13:25 不科学——原理是孩子学会光学基本知识的应用,你告诉孩子理论上可以,现实中非常8科学。因为秒表是手动记时,误差极大


版主,创造力比古板的实验守则更重要!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11-9 16:53

知道我为什么扣你的分吗?

“但是不要对孩子说,让他自己回答自己,不管他的答案是怎样的,都是正确的。因为这些问题,他迟早会知道答案,可贵的是探究的精神。这也就是我不赞同告诉孩子成人科学思维的原因,因为思维会被固定的很死。影响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是你自己说的话。

作者: 芜湖小李    时间: 2005-11-10 10:04
这个问题上,我和6楼的产生分歧,导致6楼的动用特权...惭愧.

我前面所说的“成人科学思维对孩子的思想禁锢”是针对那些目前人类没有得到绝对科学论证的科学问题——比如天文学上的一些问题。这类问题是目前人类受到研究限制的问题,所以陌生领域广泛宽阔。

但是楼主这个光测距离的问题恰恰是个物理学上有准确论证的真理,在真理面前事实是最重要的,没有是非的空间。所以正确的实验手段是教学的根本。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的!

我所说的那一段话被6楼引用,说明6楼承认我的观点,开心!但是6楼也同时被我的思想禁锢咯!因为不同问题是要不同对待的!

不知道6楼赞同我的观点么?
作者: cy88    时间: 2005-11-10 10:52
呵呵,讨论讨论..我给你加回.利用时间和速度测距离,是较常规的方法之一.小孩的思维值得嘉奖,但小李说的也不错..另外,利用声音测光,也...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11-10 11:04
芜湖小李+2005-11-10 10:04-->引用:芜湖小李 @ 2005-11-10 10:04 我前面所说的“成人科学思维对孩子的思想禁锢”是针对那些目前人类没有得到绝对科学论证的科学问题——比如天文学上的一些问题。这类问题是目前人类受到研究限制的问题,所以陌生领域广泛宽阔。
但是楼主这个光测距离的问题恰恰是个物理学上有准确论证的真理,在真理面前事实是最重要的,没有是非的空间。所以正确的实验手段是教学的根本。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上明确指出的!我所说的那一段话被6楼引用,说明6楼承认我的观点,开心!但是6楼也同时被我的思想禁锢咯!因为不同问题是要不同对待的!
不知道6楼赞同我的观点么?


拜托你看看版友豆豆的孩子多大?
拜托你记住这里不是小学课堂,这里有着从负岁到小学到中学孩子的家长!
在下结论之前,请先确定好你的前提,确定好你的说教对象。
"不同问题要不同对待",也应当是因时因地因人因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科学的严谨也应该是这样的吧?

作者: 芜湖小李    时间: 2005-11-10 12:13
看来6楼的很生气,后果会不会很严重?

我的观点:豆豆孩子学习科学知识的事实-----在我们的研究领域叫做"科学前概念建立"。主要是指学龄前儿童科学感念的建立期,这个时候他的科学概念来的简单而且直接——主要是现象!豆豆孩子提出的问题是“用光测量湖面距离”,我为什么说理论上正确,但操作上不正确呢?因为,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带着孩子用这样的方法测量了湖面,且不说测量的细节,就是“掐秒表”,家长反映快的最多范围0.1秒左右(人的反映在眼睛到神经到大脑再判断返回的时间是0.21秒上下),0.1x30万=3万公里。中国有这么大直径的湖么?这时候,现象混淆了科学的本质,孩子看到的现象是什么?那么,真正的科学本质能在孩子的脑海里建立概念么?

6楼要我看清说教的对象,我看清了——豆豆!他是一个家长,一个成年人!他知道科学的本质!

如果我3岁半的女儿能够提出这个问题,我会开心!然后告诉她,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实际上行不通。让她不要测量,先给我掐个秒表,掐个0.3秒以内!再问问她:“为什么行不通?”此帖由 芜湖小李 在 2005-11-10 12:13 进行编辑...
作者: 豆豆007    时间: 2005-11-10 13:34
感谢两位对小孩的爱护和鼓励,虫老师是从思变的角度,版主李老师是从理论的可行性对孩子进行保护。代表孩子感谢你们!
作者: 芜湖小李    时间: 2005-11-10 13:52
豆豆,不要做"和事老"。没有争论哪里有收获?进来比画比画!还有CY88,你也不要中立,随便加入个阵营,我们来比画!我8是要加分的,要不我去开灌水机器咯!!!呵呵!!!那些分数只对高考学生有效,对我已经过期咯!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11-10 13:52
芜湖小李+2005-11-10 12:13-->引用:芜湖小李 @ 2005-11-10 12:13
如果我3岁半的女儿能够提出这个问题,我会开心!然后告诉她,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实际上行不通。让她不要测量,先给我掐个秒表,掐个0.3秒以内!再问问她:“为什么行不通?”



终于打出了这一句话。
这是最有用的一句。!

对孩子的教育,成年人容易出问题的在于理论说教,从理论到理论,从干巴巴到干巴巴。
这也是学校的老师最常见的问题。

那些所谓严谨的理论概念,大人未必爱看也未必看得明白,又如何把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科学教育者的本事不在于懂得多少科学理论,设计了多少教学方案,而在于他传递的方式和手段,看他有没有本事化复杂深奥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让外行明白。








作者: 豆豆007    时间: 2005-11-10 14:27
小孩子只是看过书上的秒表,我还没去买呢。小孩子很喜欢各类电风扇,现在每天中饭和晚饭明确地告诉我们:我要到抽油机边吃饭。小孩子前段时间执着地看建筑工地的吊塔,现在对挖掘机充满了热情,连吃饭时也不用已经很熟练的勺子,吃面时的筷子,一概用“爪子”----手,一边抓,一边说:豆豆的挖掘机。连带吃饭的时候还将饭,菜丢在地上,说:抛物线......小孩子在农村玩的时候,喜欢玩各种农具,如风谷车,独轮车,磨豆浆的石磨,看电动农具,打米机,碎草机等。在菜市附近的小磨香油坊里,看芝麻打成香油,站,蹲,转来转去,二个半小时以后才走。后来,小孩子隔三岔五的要求,我都不想再带他去了,因为上次买的香油还没吃完。还有就是刚刚家里抗洪救灾了,小孩子打开了水龙头在观察,结果......还有就是家里永远一片混乱,小孩子却能从乱中找到他要找的东西。说了这些,应该说小孩子喜欢电机和齿轮等运动的东西,希望与你多交流!
恩恩+2005-11-07 15:01-->引用:恩恩 @ 2005-11-07 15:01 小孩子的思路完全正确,我觉得应该和孩子一起来测一下,当然测出的结果不会正确,再引导孩子思考原因是什么。 多可爱的孩子啊。喜欢电机、齿轮这类的东西吗,我儿子最喜欢这些了,可以交流交流。

作者: 芜湖小李    时间: 2005-11-10 15:37
老虫,我对你的言论基本不与认同,我以为你的思路好象很混乱.

"对孩子的教育,成年人容易出问题的在于理论说教,从理论到理论,从干巴巴到干巴巴。
这也是学校的老师最常见的问题。"_________你怎么看出来的?

"科学教育者的本事不在于懂得多少科学理论,设计了多少教学方案,而在于他传递的方式和手段,看他有没有本事化复杂深奥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让外行明白。"________对于水桶里面没有水的人,这种要求就是无知!

我只是帮助豆豆应该怎么做!没有对他儿子说!

就事论事,你仔细看看你关于这个帖子的言论,有逻辑么?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11-10 22:37
芜湖小李+2005-11-10 15:37-->引用:芜湖小李 @ 2005-11-10 15:37 老虫,我对你的言论基本不与认同,我以为你的思路好象很混乱.
"对孩子的教育,成年人容易出问题的在于理论说教,从理论到理论,从干巴巴到干巴巴。
这也是学校的老师最常见的问题。"_________你怎么看出来的?
"科学教育者的本事不在于懂得多少科学理论,设计了多少教学方案,而在于他传递的方式和手段,看他有没有本事化复杂深奥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让外行明白。"________对于水桶里面没有水的人,这种要求就是无知!
我只是帮助豆豆应该怎么做!没有对他儿子说!
就事论事,你仔细看看你关于这个帖子的言论,有逻辑么?


是的,你是在给豆豆帮助,但您所给予的帮助最有效的就是上贴我所引用的那个,因为那里有具体的方法。家长们更需要的是具体的方法。

"对孩子的教育,成年人容易出问题的在于理论说教,从理论到理论,从干巴巴到干巴巴。
这也是学校的老师最常见的问题。"_________你怎么看出来的?
——我很奇怪你不知道。

"科学教育者的本事不在于懂得多少科学理论,设计了多少教学方案,而在于他传递的方式和手段,看他有没有本事化复杂深奥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让外行明白。"________对于水桶里面没有水的人,这种要求就是无知!

我在写这段话的时候,有一句写了又删掉,那就是“让内行又挑不出毛病”。
“让外行明白,让内行又挑不出毛病”
我之所以把后半句咽进肚子里,是以为这样会要求太高太苛刻。
看来我水桶里真的没有水,只有这句话。此帖由 dawnch 在 2005-11-10 23:17 进行编辑...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11-10 23:30

不妨看看这一楼的讨论:
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39757&highlight=

难道这群家长是因为不知道吃糖的坏处才在那里讨论吗?
难道这些家长寻求的答案就是吃糖会蛀牙吗?
作者: susan_1201    时间: 2005-11-11 08:04
大家不妨再想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11-11 10:50
妈呀,又被点名了,因为我孩子还小,问不出这些问题来,所以都还没考虑呢,所以看到了这个帖子一直没回。而且呢,这里的专家是小李,有小李在,我觉得就不用我多说什么了。不过被点了,就再说说我的想法。

1、孩子想出这个问题,说明孩子已经理解了时间、速度、距离的关系,而且能够实际应用,这一点上说,真是应该鼓励的。

2、孩子问了问题后,如果有可能,父母就应该像这位楼主一样,不要忽略孩子的问题,我们并不是想给他一个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试图一起和他去解决问题,并且找出各种方法或答案来,对孩子的帮助才大。在另外一个帖子里,小李版主所说的“不管他的答案是怎样的,都是正确的。因为这些问题,他迟早会知道答案”,这种做法我本人是不能苟同的。

3、具体到上面这个问题,因为孩子只是在设想方案,你有时间可以带他去试一试,他会发现方案是有问题的,因为应该是妈妈举起镜子开始计时,听到声音后结束计时。用这个时间(比方说3秒)乘一下光速,得到结果是90万公里,哈哈,估计孩子也不会相信,这时候你就可以帮他找出问题所在了。首先告诉他光速一秒跑三十万公里,这点距离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下一步就可以帮他看看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估算距离。先说为什么有个时间差可以测量出来,这主要是因为声音跑得慢。那根据这个特点是可以测算距离的。声速大约3秒跑一公里,那么距离应该是 距离=时间/3,具体到上面那个测量的时间,就可以推算出湖面距离是1公里。

4、有时间在打雷下雨的时候,还可以带孩子用这个办法估算一下打雷的云彩离我们有多远(呵呵,我上面那个办法,就是用这个例子推论的,那种我没测过,这个我小的时候测过)

5、要是还有精力,可以和孩子研究一下工程施工中是如何测量距离的。看看我们是否有简易的方法来借鉴。举一个例子,我可以想到的,已知父亲身高180厘米,孩子胳膊长40厘米,孩子食指长6厘米,是不是可以这样,让孩子父亲站在湖对面,让孩子伸长胳膊,竖起食指,用指根对准父亲的脚,看看父亲的头在手指的什么位置,估算出其长度,比方说0.6厘米(食指的1/10),那么,按照比例可以推算出 湖的距离=(父亲身高/测量长度)*胳膊长度=120000厘米,则大约距离是1.2公里。当然了,这个估算很粗略,如果有一把小尺子来代替食指,就会估的比较准确了。

6、再进一步,和孩子一起想想,要是不派人去湖对面,有没有办法测量距离。看看这样是否可以,从对面找一个比较高的目标(比如一座塔),再找一把小尺子,还用上面的办法,先测量一个数值A1(比方2.5厘米),然后往前走D米(比方100米),再作一次测量,得到一个数值A2(比方2.7厘米),则距离可以按照这个公式算出 距离=D*A2/(A2-A1)=1250米。

7。罗罗嗦嗦说了这么许多,无非是说很多东西是老师无法教给孩子们的,要不就靠孩子自己思考,要不就靠我们家长。总的说老师教过的我们再教是多余,老师不教的,我们也不教,就没有完全做到父母的责任。我小的时候,毛主席就教导我们说:“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现在学校教育缺的就是这些吧,其实从这个问题,我们不仅可以教孩子了解物理,还可以了解几何、了解解方程……。

8、我只是抛砖引玉,别的朋友应该还有好多好方法,希望想到了,也过来说说,我现在孩子还用不着,以后孩子大了可能就用得到,先准备着没坏处。

9、再次声明,我是一个普通父母,上面的各种物理数学解释,并不权威,错误难免,如果找权威解释,请以本版版主芜湖小李的解释为准。
作者: ealain    时间: 2005-11-11 12:46
其实小李老师和DAWNCH说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测量的物理问题,一个是如何更好的向孩子解答“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两个人说的是两回事,真没什么好争的。
而两个问题我都感兴趣,却没有答案。
老鼠的一系列方法,似乎又在提供另外几种“光测距离”的样版,也没能提供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方法。我打算买N个皮尺,打下结,拉到湖那边去,准准确确地量一量,到底是1KM还是1.2  KM.
DAWNCH,如何更好地解答孩子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也时时让我头痛,从二岁多开始到现在,小家伙经常是呆呆地发楞,然后说出些让我眼镜跌碎的问题,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而且对科学的问题自己都经常是一头雾水,有时难免会去应付,真怕会打击了孩子的难得的好奇心。
如果可能,这楼倒不妨就两个问题多些讨论,一是测量的方法的讨论,当然不用一定是精准的那种,凡属于测量距离的,都可似老鼠般拿出来亮亮,另一是如何更好地向孩子解答提问,如何引导孩子把一点点疑问引伸开去,进而让孩子产生更大的兴趣。唉,不过这样一来,孩他爹和孩儿妈可是有事做了。 :p
作者: 嘀哒嘀    时间: 2005-11-16 21:01
恩恩+2005-11-07 15:01-->引用:恩恩 @ 2005-11-07 15:01 小孩子的思路完全正确,我觉得应该和孩子一起来测一下,当然测出的结果不会正确,再引导孩子思考原因是什么。
多可爱的孩子啊。喜欢电机、齿轮这类的东西吗,我儿子最喜欢这些了,可以交流交流。


我儿子也是非常喜欢电机齿轮什么的,拼装四以驱车基本上一个人可以做了,有些力量上的需要帮忙,还有航模都吵了半年了,可我坚持到二年级的时候再买.

你儿子多大了,我的五岁七个月.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11-17 18:58
  科学需要活跃的思维和严谨的态度。  老虫和小李都是侧重其中一个方面,两个人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对了。
作者: zuozhaofang    时间: 2005-11-18 10:16
豆豆007+2005-11-06 21:56-->引用:豆豆007 @ 2005-11-06 21:56 今天在东湖玩,小孩子看着宽宽的湖面,对爸爸说,爸爸,不用尺子, 你知道怎样测量湖的宽度?

小孩子说:"妈妈拿一块镜子,婆婆站在对岸上,婆婆看到镜子头的光后就叫:看到了。爸爸用秒表计时,光的速度乘以时间就是距离。"

作者: zuozhaofang    时间: 2005-11-18 10:17
dawnch+2005-11-06 23:18-->引用:dawnch @ 2005-11-06 23:18 这孩子不简单啊!
背概念的孩子见过不少,能把书上的东西在生活中运用验证的不多.
744534343
作者: leibin    时间: 2005-12-26 19:49
不简单。
作者: joeqiming    时间: 2006-2-13 16:18
这个孩子很了不起呀!可能很多中学生,甚至大学生都说不出,因为已经习惯听,而惰于思考
作者: 豆豆007    时间: 2006-3-17 09:42
<font color="#000080" size="5">豆豆在每级楼梯上放一块集成电路,说:再装上导线,电池,楼梯就可以动了。
作者: 豆豆007    时间: 2006-3-25 11:42
豆豆将口琴与集成电路连在一起,说:电动口琴。
作者: 恩恩    时间: 2006-3-27 09:19
我儿子要发明个空气电池,那时全世界的电池难题就解决了。^_^。
作者: 心随所欲    时间: 2006-4-3 23:34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smil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孩子的想法非常正确,一定要鼓励。现在实现不了,将来没准就行呢。如果总以现在的科技条件来论事,还怎么有进步呢?
作者: 豆豆007    时间: 2006-4-13 10:22
空气里的成分很多,可带他找些与空气有关的资料看看,如化学的。
恩恩+2006-03-27 09:19-->引用:恩恩 @ 2006-03-27 09:19 我儿子要发明个空气电池,那时全世界的电池难题就解决了。^_^。

作者: 西山    时间: 2006-4-22 20:50
不管怎么样。这个小孩子值得培养。
作者: qq:276343732    时间: 2006-6-21 13:08
如何测量湖宽(原创)  用光的方法理论上可以,但实际操作上行不通。因为光在真空速是300000000米每秒,也就是30万公里每秒,孙悟空的一个跟头才十万八千里,我们打开光源还没来得急看表,光已传到了30万公里以外了。    这是在中学课本上经常出现的题目,我总结了一下适合孩子们的方法,并做了一个3法中不成熟的动画,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1、用一支爆竹(最好发令枪)和一块手表:  两人分别在湖对岸各持一样,点燃爆竹,对岸拿表的人看到爆炸闪光后开始计时(如果是发令枪则看到白烟开始),听到爆炸声时停止计时:  湖的宽度=时间X340米/秒 注:(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2、划船:  首先,在岸边测出我们划船的速度,再从岸边划到对岸,同时计下时间。  湖宽=划船速度X划船时间3、用一支带瞄准的玩具枪:   垂直瞄准对岸边的一棵树(或一块石头)然后,沿岸边走100步,做标记,再瞄准对岸边的那一棵树(或那一块石头),两个人同时从这个标记开始,一个沿岸边再向前走100步,然后垂直岸边的方向向外走,另一个人沿枪瞄准的方向走到与另人个人相遇时停止,第一个人走垂直向外走的步数就是湖的距离(测量出第一个人一步的长度)   湖宽=步数X步长4、更简单的方法,如果船有里程表、或速度表就更好测了,不说了,让孩子们自己思考。[attach]63484[/attach]   此帖由 qq:276343732 在 2006-06-22 12:42 进行编辑...
作者: 芜湖小李    时间: 2006-6-22 11:56
今天有空,又把这个半年前跟老虫争论的话题翻出来.一边回忆,以便思考.忽然发现34楼的设计。想起我的物理老师。想起我今年的研究“评价孩子的科学学习状况”。决定,整版引用这个争论和探讨。这里跟所有参与探讨的朋友打个招呼。请大家及时来发表一下。同意还是不同意我全版引用。如果同意,请标注自己的资料。不同意,我就不引用了。所有人都同意,我才会引用。请大家放心!
作者: 家有小猪    时间: 2006-12-1 16:02
豆豆是宝宝的名字还是家长的名字呢?没搞清
小宝宝好厉害呀,应该是和家长的引导和培养分不开的。
谢谢楼上各位,让我对如何回答小孩子的问题,保护他的好奇心有了一定的认识
还好,我的孩子还没到这个年龄,还不会问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不过,看了各位的经验,真的很有压力,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哟,怕到时候应对起来会很吃力呢
作者: koko2000    时间: 2007-6-11 23:49
好好培养,是块宝!!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