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小姨+2005-10-02 19:55-->引用:浩浩小姨 @ 2005-10-02 19:55 嘿嘿,我不是学医的,当初差点学中药药理,可惜被自控先录用了。但是老爸由于年轻时当兵落下一身病,自行研究中医,健康等,现在身体很棒,68岁的人,走路如风,爬山一天不累,小伙子都赶不上他,所以我家的饭桌是我获取健康,营养,中医知识的好渠道。
小意0523+2005-10-02 20:36-->引用:小意0523 @ 2005-10-02 20:36 师傅终于有空开炮了:)我家是中医世家。
frog+2005-10-02 07:58-->引用:frog @ 2005-10-02 07:58 转一篇文章先,有时间的话,我再慢慢更新. 陈可冀:中西医结合研究与现代科技交叉 陈可冀: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中很重要的方针政策之一,是根据我国既有传统医药学,又有现代医药学的现实国情提出来的。中西医结合方针的目的是要团结中西医,使中西医互相提高,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为保障我国人民健康作贡献。在50年代,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当然中间也有曲折,也有干扰,但是成绩还是主要的。现在50年过去了,但是由于中国传统医药内涵非常丰富,有几千年丰富的临床医疗经验,以及古典的医书有一万册左右,有效的医方很多,所谓号称“十万锦方”,常用的中药就有一万多种,真正要把这些非常丰富的传统中医药学继承发扬好,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包括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继承发展起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工作量很大很大,所以50年过去了,你刚才提到的问题,50年过去是不是应该转向了,实际上50年还不够,我想再过50年、100年也还不够,需要很多代人来工作。传统医药学是非常丰富的,在这方面当然是自然科学交叉的客观的必然的表现,中西医学又是两种思维不同的医学,难度会更大,所以我想这方面需要我们加大努力,所以温家宝总理最近有一个题词是:“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传统医药学”,是非常实事求是的。 ……
frog+2005-10-02 08:12-->引用:frog @ 2005-10-02 08:12 有两个基本事实, 一是,疟疾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确实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作为可以提供的选择,虽然这已经不是最原始意义上的中医; 二呢,大家可以网上查阅一下,SAS与中医药的相关主题,包括一些国内外的报道,看用现代医学的统计学的方法而言,中医是否有用的, 有时间的话,可以讨论一下中医基础理论的. 申明一点,本人专业涉及生命科学,但不是医学.
浩浩小姨+2005-10-02 19:49-->引用:浩浩小姨 @ 2005-10-02 19:49 难不成中国古人也看西医?<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biggri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biggri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西医治表,中医治本!西医是看哪里烂了治哪里,挖掉,速度快,中医利用经脉,气理,用药速度慢,但治标治本。手术,透视等高科技的西医可以看到血管,能看得到经脉,和穴位么?看不到你就不承认他的存在么?你要是不承认就去试试针灸(当然别找庸医)针灸学现在外国人比中国人还相信!扎中穴位时是酸,麻,胀,热,冷,木,的感觉,根据这感觉就知道病的轻重,发热的时候就是快好了!扎偏一点都是疼的感觉(一根银针扎上去,自己试试)这是咋回事?西医解释的了么?中医的哲学用的是哲学中的辩证方法!从错综复杂中找出真正原因,寒极生火,火急生寒。。。。,最简单的例子:胖大海治嗓子:不是啥都能行, 中医认为,形成音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风寒、风热、肺肾阴虚、气滞血瘀之分,而胖大海则主要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引起的音哑。所以,决不能遇到嗓音哑而不辨证就服用胖大海,只有对症用药才能获得显著的疗效。中医讲究对症下药,西医哪,凡是长个瘤子,统统是上刀子,切掉!所以和西医比我看中医才是科学!……
小意0523+2005-10-02 20:36-->引用:小意0523 @ 2005-10-02 20:36 师傅终于有空开炮了:) 不知有没人信食疗,食疗和中医差不多同门吧。 我家是中医世家,此类话题还是不参与的好。
ealain+2005-10-08 18:00-->引用:ealain @ 2005-10-08 18:00 无论你千种说法,我却有一定之规.感冒发烧------中西医结合胃口不好------中医调理碰破点皮儿-----抹点红药水、紫药水....以此类推.挺想学学中医食疗、中药的搭配,不过没时间,仅有点的功夫也被用来泡坛了,唉。。。和楼主唱反调,不过也不是头一回,所以不用劳楼主见谅了。
pharmacist+2005-10-09 12:30-->引用:pharmacist @ 2005-10-09 12:30 <font size="+0"><font face="Verdana" color="#ff0000"><font face="Verdana" size="2">我的观点:如果谁擅自给我儿子喂中药,我就跟丫的拼了。
pharmacist+2005-10-09 12:30-->引用:pharmacist @ 2005-10-09 12:30 <font size="+0"><font face="Verdana" color="#ff0000"><font face="Verdana" size="2">我的观点:如果谁擅自给我儿子喂中药,我就跟丫的拼了。
frog+2005-10-02 08:12-->引用:frog @ 2005-10-02 08:12 有两个基本事实, 一是,疟疾的治疗,世界卫生组织,确实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作为可以提供的选择,虽然这已经不是最原始意义上的中医;
pharmacist+2005-10-09 22:01-->引用:pharmacist @ 2005-10-09 22:01 品要求安全有效,安全居首位,一个药物没有安全性可靠结果是绝对不能上临床试验的。现在每一种新药(新西药)都必须做的安全评估实验,有多少中药做了?我还没找到有关数据,但显然不是每一种都必须做的。
jerryhao+2005-10-09 22:24-->引用:jerryhao @ 2005-10-09 22:24 中药还没有有哪一个处方已通过了三期临床试验(上千人参与、有安慰剂对照的双盲测试),只听说有个别的处方在做二期临床试验。所以美国食物药品管理局(FDA)迄今没有批准任何中药上市。在美国销售的中药都是作为膳食补充剂出售的,如果宣称对什么病有疗效,属于虚假宣传,会受到处罚。
zane+2005-10-09 22:25-->引用:zane @ 2005-10-09 22:25 楼主这种认真对待的态度很值得尊敬,但是楼主的观点感觉上还是不很感苟同,中过5千年的历史文明的积累,对于中药的毒性应该是十分的清楚了吧?
frog+2005-10-09 22:27-->引用:frog @ 2005-10-09 22:27 这一点,我可与楼主大不一样, 我小孩稍微伤风感冒,或者是胃肠不适,我就给他吃中药, 甚至是自己煮的中药, 哈,一样的效果好. 学习检验的,因为中药成分复杂,无法检验,就认为不好,是么? 哈.
jjhs+2005-10-09 15:48-->引用:jjhs @ 2005-10-09 15:48 我的观点,不管中药西药,谁让乱吃都不行。
frog+2005-10-09 22:27-->引用:frog @ 2005-10-09 22:27 <font size="+0"><font face="Verdana"><font face="Verdana">我的观点:如果谁擅自给我儿子喂中药,我就跟丫的拼了。 这一点,我可与楼主大不一样, 我小孩稍微伤风感冒,或者是胃肠不适,我就给他吃中药, 甚至是自己煮的中药, 哈,一样的效果好. 学习检验的,因为中药成分复杂,无法检验,就认为不好,是么? 哈.
pharmacist+2005-10-09 22:01-->引用:pharmacist @ 2005-10-09 22:01 关于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即通常所说的新药上市前药物安全性
评价动物实验。
一种新药从开发到临床应用,包括研制、生产、销售三个环节,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发生药品质量波动、不良反应病例增多等现象。
为了保证上市后对人体尽可能低的毒副作用,新药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前
动物毒性实验和临床试验。而动物实验的安全性评价往往直接决定药品是否能够
进入临床试验及生产上市阶段,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强制执行标准化研究作为保证
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截至目前,世界医学发达国家基本都制定了各自的GLP,建立了新药毒理学实
验的安全评价机构。由于基本原则一致,通过实施GLP,药品安全性实验资料、实
验数据得以在各国间相互认可,为新药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
而包括葛兰素史克等在内的一些跨国医药巨头也都建有自己的GLP实验室,在
其每年投入的数十亿美元研发资金中,有一半是用于安全评估实验的。
药品要求安全有效,安全居首位,一个药物没有安全性可
靠结果是绝对不能上临床试验的。现在每一种新药(新西药)都必须做的安全评估实验,有多少中药做了?我还没找到有关数据,但显然不是每一种都必须做的。
frog+2005-10-09 22:35-->引用:frog @ 2005-10-09 22:35 针灸和中药,在美国可以作为补充\替代疗法,而且有的州甚至可以作为象国内的所谓公费医疗报销的范畴,这一点应该有一些报道的,
frog+2005-10-09 22:41-->引用:frog @ 2005-10-09 22:41 中药特别是植物药,很多是毒性比较低的,再加上成分复杂,经费限制(这一点包括国内的西药也是一样的),所以较少涉及GLP,但现在正在改善中,包括GMP\GLP\GAP\GCP都在进行中,这一点可以参考相关资料的. 说一点题外之话,一杯白开水,用好了,都是一味中药,你不会也让他做个GLP吧,
jerryhao+2005-10-09 22:37-->引用:jerryhao @ 2005-10-09 22:37 这就是问题所在,就是因为它的毒性一点都不清楚。事实上,很多中医就是在用它的毒性。
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你只看到病好了,可是万一对器官有了伤害,你却不知道,也没人去研究分析,这才是最可怕的。
举个例子,我们小的时候杀虫用DDT,效果好得不得了,现在呢,不用了,因为有更好的低毒农药。DDT危害还是比较大的。中医也一样,没有现代医学的时候,只好用它,现在有了,为什么还要去相信这种不确定的东西呢?
jerryhao+2005-10-09 22:24-->引用:jerryhao @ 2005-10-09 22:24 中药还没有有哪一个处方已通过了三期临床试验(上千人参与、有安慰剂对照的双盲测试),只听说有个别的处方在做二期临床试验。所以美国食物药品管理局(FDA)迄今没有批准任何中药上市。在美国销售的中药都是作为膳食补充剂出售的,如果宣称对什么病有疗效,属于虚假宣传,会受到处罚。
frog+2005-10-09 23:08-->引用:frog @ 2005-10-09 23:08 很可能的是,中西药都可能有毒, 而且现在的医生.乱开处方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包括中医和西医都一样, 现在,我国的抗生素乱用的情况,得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pharmacist+2005-10-09 23:15-->引用:pharmacist @ 2005-10-09 23:15 事实上是中西药都有毒, 可问题是西药告诉你此要有毒, 应该谨慎使用. 中药总在强调: 天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
jjhs+2005-10-09 23:22-->引用:jjhs @ 2005-10-09 23:22 中药用完后,大夫一定会给你开解毒药的.
pharmacist+2005-10-09 23:15-->引用:pharmacist @ 2005-10-09 23:15 事实上是中西药都有毒, 可问题是西药告诉你此要有毒, 应该谨慎使用. 中药总在强调: 天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
frog+2005-10-09 23:08-->引用:frog @ 2005-10-09 23:08 很可能的是,中西药都可能有毒, 而且现在的医生.乱开处方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包括中医和西医都一样, 现在,我国的抗生素乱用的情况,得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别问我是谁+2005-10-09 23:09-->引用:别问我是谁 @ 2005-10-09 23:09 哈哈,老鼠,你舌战群儒,做这个反方,可真不容易,我就不搀和了!~ <img src="http://www.etjy.com/editor/images/smiles/agre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你千万顶住,要不楼就塌了!~ <img src="http://www.etjy.com/editor/images/smiles/biggri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俺一边观战!~ <img src="http://www.etjy.com/editor/images/smiles/wink.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知心碗+2005-10-09 23:34-->引用:知心碗 @ 2005-10-09 23:34 中医的范畴还应该包括:针灸,推拿,刮痧吧. 难道都不行? 我记得曾经报到过的,阿拉伯国家某位亲王得了瘫痪,没办治,不是请我国中医的啊~
jjhs+2005-10-09 23:22-->引用:jjhs @ 2005-10-09 23:22 中药用完后,大夫一定会给你开解毒药的.
mace+2005-10-09 23:56-->引用:mace @ 2005-10-09 23:56 一般的慢性病最好是看中医用中药,急病就要看情况应该怎样处理就怎样,想法不及变化快。呵呵!!!
引用:<<!--quote1-->关于中药服药期限的问题在产生中草药肾损害的诸多因素中,长时间服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在临床过程中,据笔者所见,对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咳嗽等,用药时间一般不会太长,患者发生中草药肾损害的机会也很少。但对一些慢性疑难病如慢性肾炎、尿毒症、慢性肝炎、肝硬化、恶性肿瘤等,特别是对一些顽症采用所谓“以毒攻毒”的中草药治疗的病人,由于中药治疗没有明确的时间期限,患者可能长时间服药,从而增加药物性肾损害的机会,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pharmacist+2005-10-10 00:16-->引用:pharmacist @ 2005-10-10 00:16 关于中医可治疗慢性病, 我不敢苟同。事实上是人体自己本就可以治疗慢性病。我曾经有慢性支气管炎,很多人介绍我去见中医,说坚持多少年后莫人的病就在中医手中治好了。我却不信, 我主要控制病情的发展,一年左右吧, 我的慢性支气管炎就没再复发。如果我当年去看了中医,这又可以算上中医的功劳了。
frog+2005-10-09 23:24-->引用:frog @ 2005-10-09 23:24 这个,应该不是真的中医说的,很多广告打着中医的旗号,却干着败坏中医的事情,这一点,是国家监督无力,不作为的结果,就象很多地方打着"老军医,专治***病"是一样的, 因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所以"药不对证"的时候,任何药物都可能出现毒副作用, 但,大部分中药,确实毒副作用是比较低的, 实验室是无法检验的.
娃娃妈妈+2005-10-10 01:12-->引用:娃娃妈妈 @ 2005-10-10 01:12 中医的基本理论并不是大神理论. 只是你不理解而已. 不理解的并不都是大神理论吧. 比如天历的D三种,太阳历,就没人明白, 可是确定是存在过并且古代玛雅人用过的.只是失传了. 难道玛雅人全去TIAO大神去了/
Nikki and Felix+2005-10-10 04:22-->引用:Nikki and Felix @ 2005-10-10 04:22 老鼠,你的文章我照看,中医我也会照看,凡事总有利弊的两面,我们当然不信鲁迅笔下蟋蟀配公母的中医药(中医药是有局限性), 但是也没必要连中医也废了.医理在医后出现,都是发展变化的,西医也是一样的,现在正确不等于将来正确,重要的是都要与时并进.
wlj181+2005-10-10 09:27-->引用:wlj181 @ 2005-10-10 09:27 西医也有其局限性,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刀下去,复发再来。去年10月到今年6月我做了四次手术,结果越来越严重(很快复发,而且因为手术,感染面扩大),最后一次手术,医生都认为恢复结果不会很好,干脆就说你以后半年再来一次吧。无奈之下,决定看看中医试试,做完手术当天就看了中医,半个月后复查,居然没有复发,伤口也恢复的很好,疼痛感消失。
gaohuimami+2005-10-10 10:18-->引用:gaohuimami @ 2005-10-10 10:18 顺便问一句,楼主是不是学医的?
双鱼座+2005-10-10 12:50-->引用:双鱼座 @ 2005-10-10 12:50 我觉得啊,有利有弊。 我爷爷在世时念叨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是药三分毒。 能不吃当然最好不吃,但是不吃药,让病深入好呢,还是吃点药,让病早点好呢?就看用过是利大还是弊大。
别问我是谁+2005-10-10 22:02-->引用:别问我是谁 @ 2005-10-10 22:02 看来老鼠是以寡敌众,却越战越勇! <img src="http://www.etjy.com/editor/images/smiles/agre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加分支持!~ <img src="http://www.etjy.com/editor/images/smiles/biggri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jerryhao+2005-10-10 23:40-->引用:jerryhao @ 2005-10-10 23:40 打的是有准备之仗,酝酿了将近半年呢
zgl+2005-10-10 02:36-->引用:zgl @ 2005-10-10 02:36 中医药和苗药、藏药,印第安人、非洲土著的草药等世界各民族的草药知识一样,都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在抵御疾病方面,经历了千、万年探索发现积累的东西,不知有N亿人依靠过它,存在至今,自有它的价值所在。 中医药与西学理念不和,也缺乏法律制度和现代科技的精确管理,小孩吃药特别要小心是对的,现在就是怕医生乱来和广告宣传,但不应因制度缺陷和现实问题就全盘否定。
Nikki and Felix+2005-10-10 04:22-->引用:Nikki and Felix @ 2005-10-10 04:22 老鼠,你的文章我照看,中医我也会照看,凡事总有利弊的两面,我们当然不信鲁迅笔下蟋蟀配公母的中医药(中医药是有局限性), 但是也没必要连中医也废了.医理在医后出现,都是发展变化的,西医也是一样的,现在正确不等于将来正确,重要的是都要与时并进.
Nikki and Felix+2005-10-11 00:35-->引用:Nikki and Felix @ 2005-10-11 00:35 世界在大同中,中西医最终会结合而行,君不见香港和新加坡抢着做大陆以外的中医中药中心,其实他们是前英殖民地,中医药地位低下,但是西医在发展中寻求借助中医药等医学的长处,国内名牌大学的中药师现在海外是香馍馍,另一方面中医也需要借助西医的现代科学系统继续前行.
yuhongmin+2005-10-11 11:00-->引用:yuhongmin @ 2005-10-11 11:00 在思考一个问题:
西医引入中国前,人们的病是怎么好的?
klcz2002+2005-10-11 11:10-->引用:klcz2002 @ 2005-10-11 11:10 穷人自愈,富人中医,平均寿命极低,活下来的都是好品种
yuhongmin+2005-10-11 11:13-->引用:yuhongmin @ 2005-10-11 11:13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说,好像中医作出了贡献!
poky+2005-10-11 11:15-->引用:poky @ 2005-10-11 11:15 鲁迅早年也曾痛骂中医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晚年却对这种偏激的观点作了修正。他老人家是学医出身,比我有发言权。
cyjcyj+2005-10-11 11:36-->引用:cyjcyj @ 2005-10-11 11:36 楼主认识有些偏激啊。现在很多西药就是根据中药研制的。许多中成药在医疗天地中大放异彩。。。
klcz2002+2005-10-11 11:36-->引用:klcz2002 @ 2005-10-11 11:36 反对楼主的哥们就别争了,那你就等着JERRYHAO晚年修正他的观点了
yuhongmin+2005-10-11 12:00-->引用:yuhongmin @ 2005-10-11 12:00 哥们,你好象不太了解老鼠哦!
jht97+2005-10-11 13:02-->引用:jht97 @ 2005-10-11 13:02 你太无知了,这样的贴子以后别发了,你同中医有仇是你自已的事,但别在这里发牢骚,污染论坛环境,我建议你去看看心理医生!!!
klcz2002+2005-10-11 12:07-->引用:klcz2002 @ 2005-10-11 12:07 财主RAY,签名当真,我要金币1000,拿来点播,可以给吗? 感觉不对,象乞丐了,人穷志短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