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4076+2005-09-16 08:40-->引用:2224076 @ 2005-09-16 08:40 看到了上面的这么多的意见,我都不知说什么了,像我这们七十年代的人一定不少吧,而且我们却是处在新中国的思想与教育转变的时代,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九十年代的通货膨胀,国外的自由开放思想的进入,使我们这个年代的人经历最丰富,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的改革也是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技术,未来的中国才会有发展,就像邓小平同志以前说的:“拿来主义”,对国家有益的东西就是多学习,我这里是荆楚大地的一个县级市,这里的幼儿园教育还是以前的传统中国式教育,还没有哪家有蒙式教育,我宝宝刚出世十一天,现在都要想想他以后的教育了!
hq1966+2005-09-16 11:14-->引用:hq1966 @ 2005-09-16 11:14 家长是最好的老师。 一家都没有,自己开一家就是独一家,早教先锋。
eyunque+2005-09-19 11:51-->引用:eyunque @ 2005-09-19 11:51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小孩哭闹,可能因为不能适应新的环境。 家长需要做,不是对原来的蒙氏教育念念不忘,也不要对新园的教育模式牢骚满腹(其实哪种教育模式都有其优缺点)。重要的是家长应该退回反思,小孩的适应能力如何来进一步提高?! 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其次再坚持自我超越自我。
八根儿+2005-09-19 12:52-->引用:八根儿 @ 2005-09-19 12:52 啥子情形都该去适应?!就是少有考虑孩子的天性、保护他们的灵性哈,呵呵。。。
eyunque+2005-09-19 14:05-->引用:eyunque @ 2005-09-19 14:05 天性? 难道除了蒙氏教育维护小孩天性,其他的就不能保护小孩的天性或灵性了吗? 我想,不该这样想吧!
eyunque+2005-09-20 15:43-->引用:eyunque @ 2005-09-20 15:43 我的主张是:
对传统的也不能而且也不应全盘否定,“存在即合理”;而新式,也未必一定有很好的实践意义,真的还需时间去验证。
其实小孩在上小学之前我认为最主要的教育者是家长自己,学校是培养团队合作及人际关系的好环境。
小学以后,可能小孩受学校的影响大些;但成败的关键还在于小孩自己,他在先天的遗传和后天培养起来的习惯、品性和思维能力。
land+2005-09-20 09:26-->引用:land @ 2005-09-20 09:26 我再补充一些更详细的细节: 孩子的妈妈说:因为孩子闹得这么厉害,是因为第二天再上学时,孩子提出不想去,但还是给妈妈带去园了,可就是不愿下车。后来,园长来了,见都孩子不愿下车,见怪不怪。硬把孩子拉下车,结果孩子与园打起来,妹妹以为是园欺负姐姐,也参与当中。那么,与以前所不同的是,老师不会硬拉孩子,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每天孩子来了,都是蹲下来,迎抱孩子。 事后,妈妈与孩子做“思想工作”。孩子反问:你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要我听你的,不你不能听听我的!
爱我中华+2005-10-10 14:25-->引用:爱我中华 @ 2005-10-10 14:25 我把话题跑远点。 不论是“现代传统教育”和现代时髦教育,都是在目前这个社会(世界)大背景下存在的,共同的特点是:功利性!只不过是有的功利性来得更实际,所谓综合能力训练,目标无非是等孩子长大了挣钱容易一些,起码混个白领什么的。 我想仔细分析家长的心态,大概如此。 而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完全包容现代各类教育模式,但是在唯金钱论的社会,真正传统教育的神髓一般要当作历史糟粕,极难进入各位热心孩子教育的家长的法眼。所以,所谓传统应该是仅仅指新中国建立后的学分制教育吧。古典教育中比较被推崇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形式,属于德才兼备的路子。 故,就本题所述,两种教育方式都不见得有多们高明,虽然如此,稍差强次,洒家同意各取所长的办法。
爱我中华+2005-10-10 14:25-->引用:爱我中华 @ 2005-10-10 14:25 我把话题跑远点。 不论是“现代传统教育”和现代时髦教育,都是在目前这个社会(世界)大背景下存在的,共同的特点是:功利性!只不过是有的功利性来得更实际,所谓综合能力训练,目标无非是等孩子长大了挣钱容易一些,起码混个白领什么的。 我想仔细分析家长的心态,大概如此。 而真正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完全包容现代各类教育模式,但是在唯金钱论的社会,真正传统教育的神髓一般要当作历史糟粕,极难进入各位热心孩子教育的家长的法眼。所以,所谓传统应该是仅仅指新中国建立后的学分制教育吧。古典教育中比较被推崇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形式,属于德才兼备的路子。 故,就本题所述,两种教育方式都不见得有多们高明,虽然如此,稍差强次,洒家同意各取所长的办法。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