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体验式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云清海平    时间: 2005-8-21 21:04
标题: 体验式教育
<font color="darkred">儿子生下来了,作为父亲,无证也必须上岗。四年下来,其中辛酸自知。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我观察了我妈与儿子的一些情景,比如我妈让儿子洗手,儿子洗手动作不对,我妈因看不惯,总是边给他洗手边说洗手就是这样洗,然后关水、擦干手,完事。儿子独立洗手还是动作不对。这让我想起一则故事——渔王的儿子。
话说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于是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是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有让他们体验到失败的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故事说完了,我也认识到“没了对生活的体验,如何能学到‘知识’”这则经验。
前不久,为了锻炼儿子的手指的灵活性,我就买了本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剪纸游戏》。儿子对此兴奋不已,拿起剪刀就一剪刀下去,好吗!剪过头了!把船底给剪开了口,要进水了1当然我没这么咋呼,只是跟他说这样剪不对,剪的时候要慢慢剪。慢慢地儿子越剪越好!我相信他,相信他会在失败中体验到教训,在体验中成长。
写完后了,生活还是在过,关于儿子的教育还在琢磨。 此帖由 云清海平 在 2005-08-21 21:12 进行编辑...
作者: cxqls    时间: 2005-8-22 07:14
有同感, 我也是一位儿子的爸爸,以后多交流。
作者: 剪剪风    时间: 2005-8-22 08:07
是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作者: 用心才会赢    时间: 2005-8-22 08:55
这样的帖子好!
作者: 小宇0924    时间: 2005-8-22 10:42
谢谢,要让孩子自己多动手。
作者: 云清海平    时间: 2005-8-22 15:13
剪剪风+2005-08-22 08:07-->引用:剪剪风 @ 2005-08-22 08:07 是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细细一想,不对,与我的想法不同!  先来讲案例,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跟爸爸妈妈出去。路边有一条小溪,小孩在前面跑,爸爸妈妈在后面走。结果,孩子不小心,过小溪时摔倒了。她的父母继续走自己的,这个小孩哭都没哭,自己爬起来,像个小水鸭子一样,去追赶他的父母。  如果把上面的父母换一换,结果可能就是这样了: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跟爸爸妈妈出去。路边有一条小溪,小孩在前面跑,爸爸妈妈从后面赶上来,爸爸妈妈告诉小孩,这是小溪,不能踩在里面,不然鞋会打湿,然后带着小孩跨过小溪。  大家认为那种父母带孩子的方式更合适?
作者: 云清海平    时间: 2005-8-23 07:45
<font color="deeppink">中国有个传统,称带孩子是“看孩子”,寸步不离地“看着”,事无巨细,什么都管。幼儿期,给孩子洗脚洗脸,喂饭穿衣;学龄期,看着孩子洗脚洗脸,看着孩子吃饭穿衣,闹不好看孩子这不顺眼,那不顺眼,孩子呢?还觉得父母对自己不信任,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没了。我们就是管得太多了,应该放手!所以,剪剪风说的我不能苟同!授之以渔,还不然先让他自己去“渔”,当他提着空鱼篓回来时,你这个渔王再现身,以平等的身份说说自己的捕鱼经历。这样会有什么效果?
我想,他不仅仅学到了“渴求”的渔技,而且会对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
作者: 剪剪风    时间: 2005-8-23 09:43
   云清说的很对,也许我对授人以鱼的理解一开始有点偏差。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学会这种体验式教育,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在体验中学会各种&ldquo;渔&rdquo;的技能。
作者: 云清海平    时间: 2005-8-24 08:45
剪剪风+2005-08-23 09:43-->引用:剪剪风 @ 2005-08-23 09:43    云清说的很对,也许我对授人以鱼的理解一开始有点偏差。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学会这种体验式教育,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在体验中学会各种“渔”的技能。
剪,看了你的帖子,我感触挺深的,比如“可可的口述日记”。愿我们作个教育孩子的有心人,今后多交流。
作者: 云清海平    时间: 2005-8-24 08:53
你好,剪!收到你的短信,非常高兴 <img src='images/smiles/laughing.gif' smilietext=':laughing:'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ing:' />  ,但我不知道怎么回短信,因此只能在这里打声招呼。我是论坛新手,今后望多多关照。此帖由 云清海平 在 2005-08-24 08:54 进行编辑...
作者: bisc    时间: 2005-8-24 14:33
写的真好
作者: liuxing    时间: 2005-8-24 16:12
真是有心的好爸爸
作者: 云清海平    时间: 2005-8-24 21:07
谢谢大家鼓励!我力争做个有心的爸爸。说实话,有时这爸爸不好当!
作者: yqbyqb8    时间: 2005-8-24 21:29
这就是中国式的手把手式教育与外国的摸索式教育的区别所在,不能简单的说哪种方法就一定好,哪种方法就一定差,主要看自己如何把握.看过之后受到启发就能对自己有帮助.
作者: 云清海平    时间: 2005-8-25 16:16
yqbyqb8+2005-08-24 21:29-->引用:yqbyqb8 @ 2005-08-24 21:29 这就是中国式的手把手式教育与外国的摸索式教育的区别所在,不能简单的说哪种方法就一定好,哪种方法就一定差,主要看自己如何把握.看过之后受到启发就能对自己有帮助.
楼上说到要害了,可不要点到为止,分享一下“如何把握”。此帖由 云清海平 在 2005-08-25 16:17 进行编辑...
作者: 细雨霏霏    时间: 2005-8-25 21:05
深有启发。
作者: 文雨2008    时间: 2005-8-26 22:21
云清海平+2005-08-22 15:13-->引用:云清海平 @ 2005-08-22 15:13 细细一想,不对,与我的想法不同! 先来讲案例,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跟爸爸妈妈出去。路边有一条小溪,小孩在前面跑,爸爸妈妈在后面走。结果,孩子不小心,过小溪时摔倒了。她的父母继续走自己的,这个小孩哭都没哭,自己爬起来,像个小水鸭子一样,去追赶他的父母。
我比较同意前者,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是这样去做,孩子摔倒了,虽然心里非常紧张,但我会装作没看见,他会很自觉的爬起来,让他在体验中长大,儿子4岁半,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还特别坚强.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05-8-28 21:31
体验式教育效果神奇 与其忆苦思甜不如言传身授花400元看《白毛女》未必能使孩子理解当时的苦难,但结识一个穷孩子却能让孩子的心灵震颤不已,尝试一下,你就会发现&ldquo;体验式&rdquo;教育在孩子身上出现的神奇效果。这是中国少年报的&ldquo;知心姐姐&rdquo;卢勤总结出来的心得。卢勤说,有位妈妈处心积虑地想让自己的孩子了解过去的苦难,好知道如今的幸福。于是她花了400元钱买了两张芭蕾舞剧《白毛女》的票,带着女儿走进了剧场。等她含着眼泪看完后问女儿的感受,女儿的回答却令她愕然:&ldquo;都是白毛女的爸爸害了她,借款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他爸爸为什么不还呢?再说白毛女也真傻,既然黄世仁那么有钱,嫁给他算了,何必到山洞里去呢。&rdquo;妈妈不由得摇头感慨,如今的孩子教育真难啊。但如果让孩子亲身体验了一件事,结果就完全不同了。一个孩子的父母资助了一个希望工程的孩子,这个生活富裕的孩子就把自己的彩色照片寄了过去,信里写道:&ldquo;你也给我寄张彩色照片吧,让我看看你的脸。&rdquo;两个月之后,他收到了一张黑白照,照上的男孩还半闭着眼,信上说:&ldquo;真对不起,我从来没有照过照片,这次为了给你寄照片,我妈妈积攒了一个月,才攒了6元多钱,我走了几十里路到照相馆拍了张像,但真对不起,因为是第一次照相,我不小心闭上了眼睛&hellip;&hellip;&rdquo;孩子看了信大哭:&ldquo;我怎么这么蠢,竟然要他寄照片。&rdquo;孩子的父母由此感慨:&ldquo;让孩子结交一个苦孩子,就能知道他现在生活的幸福。&rdquo;其实,体验式教无处不在。别人问一个孩子:&ldquo;你的爸爸是干什么工作的?&rdquo;孩子答道:&ldquo;我的爸爸是打牌的。&rdquo;原来,这个孩子每到他爸爸的单位去,总是看见他爸爸在打牌。卢勤说:&ldquo;这样的爸爸怎么能让孩子尊敬他呢?相反,假如父母对待工作是勤恳认真的,那么,父母即使不告诉孩子工作多么辛苦,而只要带着孩子上一天班,孩子就会真正地热爱父母。&rdquo;人生最重要的财富就是体验。&ldquo;知心姐姐&rdquo;卢勤为此建议所有的父母:既要让孩子学历史,也要让孩子去体验。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05-8-28 21:36
<div>刘熹瑶访谈:爸爸的体验式教育让我考上了剑桥</div><div /><div /><div>刘煜炎:大家好。 刘熹瑶:大家好。 主持:我们先看一个朋友对瑶瑶的情况很感兴趣,在国外感觉有没有和国内什么不同? 刘熹瑶:看是哪方面,国外生活可能比国内轻松一点,特别是学习方面,国内的学生上学,特别是中学、高中,都是很大的压力,回家都是做作业,做到晚上11、2点才睡觉,在英国,就比较轻松。学习没有那么大的压力,特别是学校竞争没有那么强。 网友:第一印象是什么,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给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刘熹瑶:第一印象,也想不起来,当时5岁,可能想房子很低,不像这里的高楼,草坪多一点,树多一点。 刘煜炎:他可能忘了第一天上学的时候的事情,第一天上学的时候,那次早上送他去上学的时候,他不想去,因为他不知道英国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后来我们把他送去了,中午我们把他接回来吃中午饭,晚上把他接回来的时候,他嘀咕了两句话,他说,爸爸怎么想上的学校3点15分就放学了,不想上的学校5点半还不放学。为什么一天就这么喜欢那个学校,是什么原因,教室里头,没有那么多课桌,周围都是玩具、火车。第二天,我就带他那里,我发现老师是抱着他上课,因为他不懂英文,不认识任何朋友,所以老师一边抱着他,一边和下面的学生讲课,问他有什么要求,原来老师这么喜欢他。 主持:等于说老师也懂中文。 刘煜炎:不懂中国。 主持:花了多长时间适应了?英语什么都跟上了? 刘熹瑶:大概三四个月,英语就开始说了。 主持:他有三个月时间,连最简单的英语都不讲,到了差不多四个月的时候,开始能够问你,可以说一些简单的交流的话。第六个月的时候,他突然有一天,说了几句话,你的发音错了,我一下子感觉到,怎么会进步这么快。 主持:有朋友问到,国外的教育体制明显比国内好,国外更注重社会实践,还是到国外好。这方面不知道刘老师,您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观点吗? 刘煜炎:国外的教育体制和中国的差别就是很大,最大的差别恐怕就是在国外,竞争的压力没有那么大,另外是教育方面的一个理念跟中国有一个中外差别,他们强调孩子的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有些事情不是父母带他决定,老师带他决定,让他亲自试一试,体验体验,然后他明白了,就自己做一些事情。很小的时候,就做一些事情,他做过一个关于电灯照明的发展,他自己亲自去做,还有好多时候做化学材料,做一些桥,看谁的桥比较扎实。 </div>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05-8-28 21:37
刘熹瑶:当时我们分好几个组,个人设计个人的桥,当时我得了冠军。 刘煜炎:国外的学校比较注重动手能力,自己的独创性这方面培养,在中国,可能课程的压力,照着书本教的课程多一点,但是这个也有优点和缺点,中国的方式,可能学生学的系统知识比较扎实一点,在到了十几岁,如果真的能够转化到动手能力的话,你会发现他好多的知识都能够整合起来,所以到国外去读研究生,你发现中国人很聪明,但是学生就很苦,会厌学,上了大学以后,就会不好好学习了,弊端也很严重。 主持:刘老师,很好地帮我们分析了一下国内外教育的一些差别,这里还有一位朋友提到了,如果您的儿子,不去剑桥的话,而在国内,您怎么规划他的未来? 刘煜炎:如果他没有去剑桥,其实,我是比较喜欢理科的,所以他去剑桥,或者是不去剑桥,我给他的建议都是理科,他现在学的是自然科学,但是在中国的学校当中,我比较喜欢清华大学,但是不见得他考不上清华就没有出路,不会像有些家长那样,给那么大的压力。这次我也没有说,一定要考剑桥,我只是说,考了剑桥也行。 主持:瑶瑶自己选的,还是爸爸妈妈帮助你选的? 刘熹瑶:基本上都是我自己选的。 主持:其实,这个过程现在看上去,已经是很简单,已经成功了,知道这个过程中要付出很多东西的,我们看到瑶瑶的简介里感觉到好像学习非常轻松,有没有好的一些学习方法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刘熹瑶:学习方法,要是不懂的话,就多听听课,多读读书。我当时上课的时候,没有听老师的课多,可能自己多读一些大学的书,哪些书讲得很深,你把哪些知识什么东西,和哪些最基本的框架都理解的话,那样你再学,就很轻松了。 刘煜炎:有一个观念你要是不懂的话,你如果从这本书找答案的话,你找另外一本参考书,它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述问题,就会弄懂了。如果你还是不懂的话,就找一个更深更全面的书,你可能就懂了。当你追求一个很简单的情况,你可能想不清楚这个问题,如果你往深处挖掘一下,可能就会懂了。 网友:瑶瑶,如果你爸爸不是博士,而是一个普通人,你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你爸爸给了你什么? 刘熹瑶:他实际上还是给了我不少,但我觉得,要是真的想上剑桥的话,也花那个功夫好好学习,也可以上的,像我爸爸的爸爸,也不是学位很高的,他也是农村长大的,然后我爸爸后来也是考上了剑桥,这样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主持:看看瑶瑶的口头表达能力非常不错。我们知道瑶瑶除了自身的努力,父母亲的帮助之外,他的个性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想问一下刘老师,他的个性怎么样,一路成长过来,是如何培养他的? 刘煜炎:在个性方面,我们做父母,对他没有加太多的强迫的东西,我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有三个方面的意见,因为他很小,他也不知道什么是对和错,如果他做这个事情,你说这个不好,这个不对,你要听话,中国家长非常讲,要听话。我总是跟他讲,你要这样做了,我会问问你为什么这样做,如果做错了,我也不会批评他,我会跟他一起来做。这样给孩子一种宽容,孩子就有了发展的空间,就有了胆量,就敢去试。他就不会有拘束和约束,敢闯,敢试。第二,当他做对的事情的时候,你就给他鼓励,你说,你好棒啊,曾经有一次,我们两个人较真水平,他收集了很多飞机的模本,他把每一个飞机的特征都说出来,飞机有多少速度,他能够讲出来。我突然问他,你知道喷气式飞机怎么工作的吗?他不知道了。我说你了解的都是非常浅层的,你搞了一本本的飞机全都搞清楚了,但是就是不知道飞机是怎么工作的,那算什么本事。过了几天,他就反过来问我一句,爸爸,喷气式飞机是靠吸进去的气和推出去的气来工作的,那我问你,吸进去的气和推出去的气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才对。我当时就不知道了。应该是吸进去的速度和推出去的速度是一样的。我说你真棒,这么几天就搞清楚了。 刘熹瑶:这个要看是什么样的问题,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模式来选择。 刘煜炎:稍微有一点不一样,我说不错啊,挺好。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05-8-28 21:37
主持:我们看到瑶瑶的简介里提到了钢琴和小提琴非常棒,既学习好,业余生活也是分配得非常好,网络也是很精通,你是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保证既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又不跟学习冲突? 刘熹瑶:我其实安排时间的能力不是特别强,通常都是等到最后把事情办好,像音乐方面,也是有一种结构,每个星期要练习什么。 刘煜炎:有一个时间表,每个星期要做什么。他刚才说的一点,有一点比较对,虽然我们刚才讲,父母对这个孩子不应该给他压力,但是我们必须要有计划,假定我们不计划的话,我们感觉什么事都做不成。他有一个毛病,计划的事情会留到最后几分钟做完。假定我没有计划的话,我就不知道这个事情,时间快用完了,为了压制自己的一种任意性,你需要有一个时间表。尽管你是在那个时间表,最后一小时到最后一天做完的,但是最后还是做完了。 网友:瑶瑶的哪些兴趣是怎么培养的? 刘熹瑶:像电脑方面也是自己接收,看到电脑,就对哪些东西越来越有兴趣,从小可能中学和小学的时候,我都开始自己拼自己的电脑了,从那儿之后,常常在网上经常读一些关于电脑的网页,有时候经常跟朋友聊天讲电脑,我的朋友也是对电脑有很大兴趣。 刘煜炎: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像他的兴趣,小时候我们有几件事情,他还非常小的时候还不会走路,我们就会把他抱出来,在洗衣机,有些机械旁边,我说你观察一下,这个机器是怎么样转一下,讲讲道理,到两三岁的时候,我是做科研的,比较喜欢电脑,那个时候,基本上所有品牌的电脑我都玩过,有的时候,就会把他叫过来,这个东西坏了,我把它拆开了,冰箱或者是洗衣机坏了,我就会把他叫过来,看看我怎么维修。慢慢他自己就感兴趣了,不一定要强调一定干这个事情,而是说,你看爸爸在干什么,他后来就非常感兴趣。 刘熹瑶:后来我也喜欢拆玩具,慢慢的拼起来。 主持:瑶瑶小时候的童年是怎么过的?是玩得多,还是学的多? 刘熹瑶:在英国,还是玩的比较多。 主持:怎么安排你的学习时候? 刘熹瑶:在英国,回家没有什么作业,就是和同学玩,当时我的小提琴,钢琴,回家也天天练一个小时多,时间就是这样子过去了。 刘煜炎:从学习时间看的话,他的学习时间很少,但是他的效率比较高,当你在小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就培养他的观察和悟性的话,他容易很快就把道理搞通了,他不需要花很多时间,而且悟性高了之后,很多事情就会了,教育就是,你要提前教给孩子一些思考的能力,他要分析和思考,他有了这样的智慧之后,他学什么都非常快。小学的时候,没有什么好学的,如果一个孩子愿意学,半年就学完了,父母不需要强迫孩子天天做很多事情。 主持:聊天室里有一位朋友建议,讲讲西方文化,在剑桥的日子,发达国家的名校,优势在哪里?咱们瑶瑶今年10月去剑桥上学了,谈谈为什么选择剑桥? 刘熹瑶:我选择剑桥,主要是看剑桥以前的成绩和名气都很高,特别是理科方面,整个全世界,理科方面是第一名。我选自然科学,选剑桥是比较强的大学。剑桥的环境也很好,我也看过伦敦的那个大学,那个地方生活方面没有剑桥好。 网友:瑶瑶,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家庭里,家长和孩子都会有冲突,反对爸爸妈妈的意见,你曾经和家长有过冲突吗? 刘熹瑶:当然有,我觉得,什么孩子都会有,但是要看怎么解决,我觉得小孩,可能小时候也不是太懂事,老觉得,他自己是对的,通常可能要理解家长的想法。 刘煜炎:要理解他们的想法,刚才他提到,对孩子有三点非常重要的,激励他,鼓励他。第三是交流和分享。他跟你有冲突的时候,他说他的对手,就按照他的对的东西做做看。像电脑,他在11、2、3岁的时候,他一直讲电脑多么好,我对他的看法有分歧,我可能就会说,你将来坐在电脑天天弄就没什么意思了,后来他就接受了,我说今天他同意我这个观点,我希望一两年他能够同意我的观点,我不断地引导他的观点。二零零几年的时候,我就有意问电脑的工作人员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他们会说我是清华大学的电脑系毕业的,我说你们在干嘛,一个月挣多少钱,他们说一个月挣千百块钱。结果变成了你替我工作,你会发现,你自己成了一个技术员,而不是一个高层次的工作人员,所以需要有一个对这个职业的安排,需要有一个规划,通过这个就可以,打这个比喻,水是很便宜的,但是水是生命至关重要的。当时就问他,为什么是这样的?他说,水太多了,所以便宜。战士是因为太少了,所以太贵。我说电脑呢?他当时突然明白了,爸爸,我懂了,我不一定选电脑。我说,电脑照样得学好,但是,别的专业照样要学。 主持:体验式教育使瑶瑶受益匪浅。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05-8-28 21:38
网友:在中国,大家都叫青春期的时候,叛逆期,特别反对父母的意见,你青春期的时候,是怎么处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的? 刘熹瑶:那时候,其实自己也没有什么感觉,可能跟爸爸妈妈吵架多一点吧,过了几年之后,可能就就成熟一些,就这样子就过去了,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主持:爸爸这边,他在青春期的时候,给您印象比较深的,当时是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和矛盾的? 刘煜炎:我们可能和其他家庭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没有太多冲突,因为我们在小的时候,已经把握了价值观念和兴趣,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已经处理好了电脑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了,我们对他,没有把我们的观点强加给他,我没有说,按照我的方式做一定对,他按照他的方式做也是可以的。唯一的冲突是晚上玩电脑的时间是冲突的,其他的东西都没有冲突。晚上,他12点还没有睡觉,我说你现在还不睡觉,很讨人嫌。 刘熹瑶:跟母亲冲突都是小事,通常我妈妈想让我陪她逛商店,我比较懒,特别不喜欢和家长逛商店,因为这种小事而出现的问题。 刘煜炎:这种情况可能跟中国一般的家庭不一样,一般都是父母要求这个孩子听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12到16岁的阶段,孩子表现出很不听话,所以他们都很失落。我们对他的要求,我不要求他听话,要求他有独立的思想,他要有思想说服我,说服不了,我就说服他。孩子还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维。 刘熹瑶:学习方面,我爸妈也没有要我一天到晚学习读书,通常他们也不怎么管我的学习,我就是自己有自己的要求,我要求也是比较高,要求自己都是很高,所以他们一般都不管我学习什么。 刘煜炎:我们在培养他的专业兴趣,还有专业方向下了工夫,比如他不想学历史,我跟他学历史,但是这个工作做完之后,他怎么学,什么时候学,再也没有跟他说,多用功,而只是跟他讲,做人就要做得优秀。我们自己做事情,会以身作则,做得很优秀,我跟剑桥的学生说,要做极品,我没有跟他讲,他自己说要做极品。 刘熹瑶:我就是觉得,要做什么东西就要做好,学习也是一样的。 网友:瑶瑶的小提琴和钢琴都是非常棒,尤其是在剑桥学校表演的时候,还拿了好多次一等奖,能不能天天坚持练琴,每天都坚持? 刘熹瑶:长得越大,坚持越困难,特别是中学、高中的时候,平常练琴的时间就是上课的时间,练琴,基本上不怎么练。跟朋友出去玩,没有那么多功夫练琴。 主持:他在13、4岁以前练琴基本上天天都练,后来就越来越少了,初中之后,他很少有时间来练琴,我当时给他提议说,你要在初中以前,把音乐方面的资格,水平都提升到比较职业水平,你就不会忘掉了。所以在规划的时候,刚才我跟他开始直播之前,我跟他讲,大的人物,聪明的不是做细节的事情,而是先要做一个规划。 主持:爸爸教导很有方法,在国内、国外可能大家都一样,小朋友都喜欢玩游戏,尤其是年轻的朋友,现在都喜欢玩电子游戏,看到您简介里也说到,瑶瑶每天会有几个小时玩游戏。 刘熹瑶:现在高中生特别喜欢带网上聊天,小的时候才玩游戏。 主持:你玩游戏,爸爸妈妈阻止你吗?爸爸妈妈又是如何看待你的呢? 刘熹瑶:也不怎么限制。 主持:您怎么看待玩游戏? 刘煜炎:他玩游戏,我只提过几个尖锐的问题,我说可以举两个例子,游戏当中其实藏着很多的学习的这种东西,你要会玩游戏,其实人也会很聪明,但我会给他提更高的要求,你会玩游戏,不等于你会写程序,写程序的人可能比更高明,你有没有想过将来写程序。你要玩电脑的话,电脑当中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当时在12岁的时候,提到网络安全是最重要的问题。哪些低级的问题,大家都能解决。他会很早就搞网络的防火墙的密码什么的。那个时候给他提了一个题目,你要导向,这个游戏玩得什么水平,去气他,他就会向高的层次发展。 主持:有朋友提到,很多人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他的信念不能坚持下来,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你能够坚持下来,让你成功? 刘熹瑶:我一直的想法就是想自己要成功,花一些工夫,成功就行。 刘煜炎:他有一种比较要强的个性,一个事情要是做不好的话,他会不断的做下去,一个电脑要改造成超屏的,本来是600兆,他要改成800兆,他会自己去做,做不好,他会把板子烧掉,然后再花几百块钱买回来,我们从来不骂他,因为做的过程当中,他就会纠正好多想法和错误,学到很多东西,通过这个失败,让他体验坚持下来就能成功。 网友:瑶瑶,你觉得在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熹瑶:最重要的,我觉得是生活要感觉比较舒服,比较开心,要是学习方面也那么累,工作也那么累,那么累有什么必要,我觉得,还是要生活比较舒服一些,才好。 刘煜炎:我们新兴人类的想法和我们完全不太一样,他们完全不太提倡吃苦的概念,其实对待这个东西,也是有一个冲突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家长做的是什么呢?你帮他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他就做得累死,把也不知道是累。你就告诉他,实际上他已经很累了,他还是很享受,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05-8-28 21:38
主持:我看到评论里面有一条网友的留言,问到,瑶瑶,你心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形象?父亲心中的瑶瑶是什么形象? 刘熹瑶:我比较后悔的就是,最近没有怎么跟我爸爸交流,他在中国工作,我在英国学习,一年只能碰到一两次,只能是暑假或者是其他的时间回来。交流的机会比较少,主要后悔的就感觉是这个。 主持:你说爸爸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刘熹瑶:好的方面,脾气比较好,对于我的话,他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没有勉强我,或者是强迫我做这个,做那个。不好的方面,可能他跟别人的沟通,表达不出来他的意思,有些事他其实还是很关心的,但是他表达不出来。有时候就让人比较伤心。 主持:爸爸这边对儿子是什么形象? 刘煜炎:我一直觉得,有个孩子是特别美好的一件事情,我特别喜欢孩子,后来我又去做教育,我对孩子特别特别爱护,有时候为了孩子,感觉会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付出了,有时候甚至你什么都可以为孩子付出,都可以牺牲。最后可能有时候,这种牺牲,在别人看来,不一定值得,因为你把你的生活质量弄没有了。但是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我经常讲,一个孩子成长的空间,他还非常小的时候,他会帮你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但是像我们已经23、4岁的时候,我们的空间很小,绝不能因为我们的懒惰和自私,而把一个孩子的发展而牺牲掉了。这方面,可能在他的生活上不太交流,但是在他的发展方向上,跟职业,对教育方面有很多的教育。所以会感到,到现在为止,最大的遗憾就是,从这种细处关心他们的事。我有的时候当着他的面要敲打敲打,有一次最最让我感动的事情,有一次,他的妈妈,让我带着他去参加一次剑桥的音乐节的比赛,他第一天去参加,第一天全军覆没,只拿了三等奖,过去他要是拿金牌的,那一天,他只拿了一个铜牌,他过来,讲出,爸爸今天,我不运气,因为裁判很偏向一个女孩子,他不看好我的演奏,其实我弹得很好,我的老师也弹得很好。我说那又怎么样呢?我说你现在想的事情,不是谁有意见,我只问你一个问题,在今天这个情况下,你有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局面?我不要记住这个失败,他说,我的曲目都准备好了,我的方向都错了。变会失去什么,跟这个都差不多,那就变吧。他说我没练过,然后说今天晚上练吧,第二天,他弹的时候就说,新的曲目弹,当时我给他提了一个要求,我说你总得改变自己。你知道这个谈判喜欢的是,因为观众的掌声很大。你自己觉得你的技术很好,但是观众不给你掌声,你就得不到奖,你能不能做到技术上很优秀,观众也听着很舒服,你能不得奖吗?第二天弹完以后,掌声非常大,拿了五个奖杯,比他平时拿的少啊了一个奖杯。他妈妈说,今天少了一个奖杯,当时我跟他妈妈争论,你不要再说任何多的话。我说我一直为儿子感到从来没有这么自豪。 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天的工夫就反败而胜,我说你输了没有关系,你如果没有改变,那不像是我的儿子的风格。 主持:爸爸提到了在这个成长过程当中,也是遇到了一些失败,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但是面对失败的时候,你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心理的?你是如何看待失败的? 刘熹瑶:失败的话,一般看失败就算了,再看看为什么失败?要想一想,怎么样调整,下一次就不会再重新发生这样的事了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05-8-28 21:39
主持:反思一下失败在哪里,为什么失败。 刚刚聊了很多,也聊到了瑶瑶的个人成长,有一个朋友提到了一个问题,您知道台球丁俊辉的父子吗?您怎么看待丁父子的教育方式,在教育观念上,为孩子选择怎么样的成长环境? 刘煜炎:我在对孩子的发展的定位上的时候,我觉得,他不仅仅是有很多的钱挣的问题,我不同意像丁俊辉的父子的做法,我发现他打球打得很好,就觉得打球能挣很多钱作为一种追求。我跟他讲,有时候你学生物,很多生命上的问题需要解决,当你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社会对你有很多贡献,社会对你有很多回报的时候,这比你从社会上所求很多东西要重要的多。你打球,赢得冠军,很多人给你很多奖励,其实我提供了一个对社会的观赏性,但是我对社会的贡献,从深层次讲,不是挺大的,没有我,也没有什么关系。我希望他能够解决的是一个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很多疾病的治疗,对社会健康的状况,对整个环境的一个状况,他应该富有一些责任,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工作的贡献,应该不断的提高人类的生存的质量。同时对社会,对自己有一个回报。剑桥大学作为诺贝尔奖的贡献,其他大学的人通过之后就忘掉了。这个功夫完了之后,就没有意义了。但是剑桥是一个遗传密码,遗传密码一旦解开以后,就可以解决很多遗传的问题,可以修正它,可以整个改变我们的生存和生活的质量。有很多的事情可以选,你要选对社会责任最大,对自己的贡献也最大的东西。不要只选对自己贡献最大的东西,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所得,也要考虑社会的所得。 网友:现在的学生都是哪方面有前途,就学,如何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呢?瑶瑶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除了爸爸妈妈给你的影响,希望你学生物工程,自然科学,你自己是如何定位的? 刘熹瑶:我自己本身对这些方面都有很大的兴趣,可能从小到大,都是对这种科学,理科哪些方面,都有很大的兴趣。学这些课觉得非常轻松。我是觉得学文科比较累,记那么多东西,背那么多东西,还写那么多的内容。 主持:爸爸是怎么认为的? 刘煜炎:我也是非常喜欢理科,你看我们的一个公式,可以把社会的自然的很多现象都统领到工作当中去,监制是不可想象了。但是文科人说,这个人可以这么说,那个人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自然不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而且越正确的东西越优美,越正确的东西越简单。这个让你感觉到,不断的追求下去,为了美愿意继续做。 主持:今天的聊天室里有很多朋友都是家长,家长非常关心家庭教育,问刘老师,您认为家庭教育当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刘煜炎:我刚才在讲到三点的时候,已经把家庭教育已经概括了,作为父母,其实你不是希望你的孩子去传承你自己的成就,这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作为他这个人,他对社会应该有什么样的责任,他对什么东西感兴趣。至于我做物理研究,我希望他做物理学家,我没有必要这样想。我希望他记住,人对社会的责任,人对其他人的那种责任,他作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公民,做人的这种准则。这个比那个东西都重要的多了。我们的家长就不同,可能他非常追求这个孩子,一定要成龙成风,反倒这个孩子不能成龙成凤。反倒他是有兴趣学习,不要牵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对孩子一定要做到三点,要宽容,宽容就是给孩子空间,他自己愿意去试,一定要鼓励,你鼓励他,他就有自信,自信建立之后,他就会把事情做得成功,他就愿意去做,最后一定要交流、分享。因为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希望,我们把我们的人生经验传达给孩子,让他们不要走错路和弯路,如果你不跟他交流的话,他可能什么都想试,他可能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很多资源。 网友:在剑桥学习之后,以后你的人生道路该如何选择? 刘熹瑶:我也没有想太多,只是想先毕业,然后再看,学自然科学,以后有很多路可以走,不一定只是在科学,在大学工作、教书那些方面。 刘煜炎:自然科学给人一种思维方面,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来你面对整个的问题都是开放的。 主持:瑶瑶在英国那边,中国过去的朋友多吗? 刘熹瑶:大部分都是英国人,中国朋友还是有不少。 主持:听说,这一次和你一起考上的也有来自中国的朋友,都在剑桥。 刘熹瑶:我们学校今年有三四个中国人考上剑桥,都算比较优秀的。中国人在我们学校的有五六个。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05-8-28 21:39
主持:大家提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了,因为瑶瑶是在爸爸这样好的教育方式之下,从小又到了英国去了,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是其他的朋友,像国内的一些朋友,要想去这么好的学校去上学的话,刘老师,您这边有什么好的一些建议? 刘煜炎:对于孩子的教育,作为父母,作为家长,主要是给孩子选一个比较好的教育道路,因为我碰巧是读剑桥的博士,把孩子送到英国读书,我看到英国的教育当中,有一个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这么一个体制,发现这个教育体制在全球的认证程度最高,孩子培养出来的难度是全国最难的一个考试,很多孩子都能考到名牌大学里。他大概小学毕业的时候,我们就辅导他去考剑桥大学最好的那个博士中学,考那个学校,我们那个学校给他提供课程,他当时考到AAAA的话,他就能去剑桥。等于把目标量化了一下。很容易就实现了,所以规划的时候这样规划的,后面,他到了那个学校去,只要做优秀的人,就能考A,考了A,就能去剑桥,所以道路比较通达,所以存在着这么一个愿望。我们在这里讲,也要很优秀,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剑桥提供了这个标准,他基本上考了满分的AA,所以剑桥认同这个孩子很聪明。 主持:聊天室里有一位网友关注到了,刘老师是北京王府学校的执行校长,王府学校自2003年引进了剑桥大学的高中和初中课程以后,应该有很多同学进去上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想问一下,在国内上这种课程,和在国外上这种课程,有什么区别吗? 刘煜炎:在国内和国外上,肯定有很大的差异,因为你的语言不一样,老师也不一样,你的学伴也不一样,但是,因为剑桥的操作比较严,所以教育大纲是不一样的,考卷也是由剑桥直接寄过来,有点像雅思考试那么一个操作状态。只要你考出的分数是差不多一样的,那个标准是统一的,在中国考了AA,和在英国考了AA是一样的,同样能够进入到剑桥大学读书,但是差别是在哪里。一方面,孩子不可能离开父母去读书,另外,在中国的费用,要比较多,你不要像英国那么高的学费。从今年我们学校第一次参加考试的效果来看,我们也达到了英国全部学校加起来,平均效果之上。我们在没有一定经验的情况下,这个课程由中国人操作,也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达到跟英国最好的学校相等的质量。 主持:有殊途同归的这样一个效果。 刘煜炎:相当于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能够把中国的孩子送到英国的剑桥大学读书,我们中国还有四六的考试成绩,达到了世界名牌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无论是3个A还是4个A,这个成绩,在英国也是很高的成绩。 网友:瑶瑶你既在国外上学很长时间,然后在国内也是上过学对吗?想问一下,您心目中教师的形象应该是怎样的?中国的教育方式应该做什么样的改变? 刘熹瑶:主要是中国对孩子的压力太大了,学的东西也不一定学得多,只是让孩子重复做很多题,练习同样的一种题,也不是学什么知识,只是练习同样的东西。 主持:这两边的教育有很大差异,在西方的教育中,可能把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挖掘和分析比较透一些,希望通过这种挖掘学会思维的方式和解决能力。我们是告诉你一个题目的题型,让学生记住了,你就是笨蛋了,你也能记住这个模式。 主持:他们的思维得到了约束和局限了。 我们很快节目就要接近尾声了,我想了一下,既然父亲也是著名的教育学家,有自己独到的理念,瑶瑶也是非常成功,这次考取了剑桥大学,刚才应该是提前祝贺的,我在这里先祝贺。 给自己评分,然后说出理由,客观一点,不用太谦虚,也不能太骄傲。你觉得给自己打多少分?为什么打这个分? 刘熹瑶:90分。还有空间可以进步更好。我觉得不管多好,还是可以再下点功夫,自己变更好。 主持:爸爸这边呢?您给自己的教育方式,对于瑶瑶的培养,您给自己打多少分? 刘煜炎:85分。 主持:为什么只打85分? 刘煜炎:因为对他的教育中有一块缺了一点,我可能过分重视了专业的发展,对智商的发展,但是对他的一些关爱,感情成长方面,这方面我忽视得特别多。很少问他你将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刘熹瑶:甚至我爸爸把我的生日忘了。 刘煜炎:对这方面做得比较差一点,因为一忙的时候,就忘了。 主持:这次活动要结束了,瑶瑶跟大家说几句话吧。 刘熹瑶:谢谢大家看我们这个节目,以后,要是想联系的话,我可以在网上留我的E&mdash;Mail地址Yaoyaoliu@hotmail.comyuyuanliu18@126.com,有什么信息想跟我谈,谢谢你们收看这个节目。 刘煜炎:谢谢今天参加我们这个访谈的网友们,希望你们也有成就你们梦想的一个时候,如果碰到生活上的压力,多从父母的角度去理解一下,其实父母的愿望,主要还是希望你们有一个比较有保障的未来。 主持:谢谢瑶瑶和刘老师接受我们的专访,朋友们通过看这一期的访谈,能够从中感受到很多对于自己学习,对于自己将来有益的一些东西。其实我们也从瑶瑶的经历,从爸爸的教育过程当中,能够感受到客观的环境是一方面,最重要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瑶瑶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孩子,我们也在此祝愿瑶瑶的明天能够更好,在剑桥能够发挥最好的水平。 刘煜炎:谢谢大家! 刘熹瑶:谢谢大家!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05-8-28 21:42
什么是体验式学习?    凡是先行后知的学习,就是体验式学习;通过体验活动中的情景,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与后果,体验式学习,生活化、互动性强,易于接受,在不经意中的感悟,让参加者对所学习的内容记忆长久和影响深远;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05-8-28 21:44
不妨对孩子进行&ldquo;体验教育&rdquo; 上周末看了一部名叫《春去秋来》的韩国影片。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禅意十足、宁静致远的佛门故事,使人从中隐约领略到韩国电影人对人性阴暗面的热衷与探索。看完片子,对其中的一段印象深刻。影片中,一个小和尚和师傅二人孤单地住在江中的一个寺庙中。一天,天性好动的小和尚闲来无事,独自下河抓了一条小鱼,然后他在小鱼的身上用线绑上一块石头,再把鱼放回到水中。看着小鱼在水中挣扎着游行的样子,小和尚乐得哈哈大笑。玩性大发的小和尚随后又在一只青蛙和一只蛇的身上绑上沉重的石头,看着青蛙和蛇寸步难行的样子,自己则在一边偷着乐。这一幕被尾随其后的师傅看见了。第二天一早,睡醒了的小和尚发现自己的背上也被师傅绑上了一块大石头,使得他走路很困难。小和尚哀求师傅帮他把石头解下来,师傅却面色严厉地问他:&ldquo;你觉得小鱼、青蛙和蛇,它们身上绑上石头后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是不是也和你一样感到很难受呢?如果小鱼、青蛙和蛇有一个死了,那么你将背上沉重的心债。&rdquo;醒悟过来的小和尚背着沉重的石头,跌跌撞撞地来到河边,捞起身上还背着石头的小鱼,却发现小鱼由于窒息已经死了。小和尚终于伤心地哭了。随后他把青蛙身上的石头解下,把青蛙放生。他又来到蛇的身边,却发现蛇也死了。影片中,老和尚对小和尚采取的是体验式教育。对于小和尚所犯的错,老和尚没有采取打骂和责罚的方式来教育小和尚不要这么做,而是让小和尚体验同样的情景,让他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在相同的情况下却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认识到错误,教导孩子改正错误。孩子犯了错,有的父母是粗暴地非打即骂,而有的平常宠溺孩子的父母,要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声,要么是听之任之,导致孩子不能及时认识到错误,以致产生错误的认识,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然而现在很多父母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焦头烂额,或许影片中老和尚的做法可以给现在正犯&ldquo;头疼&rdquo;的父母一些启示。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