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xiao+2005-08-19 10:41-->引用:jackxiao @ 2005-08-19 10:41 “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还有一段有意义的话:<font face="宋体, MS Song" size="3">请想一想,什么是老师的工作?为什么我们会有公立学校?会有老师?<font face="宋体, MS Song" size="3" /><font face="宋体, MS Song" size="3"><font face="宋体, MS Song"> 有许多人(包括家长)认为上学是学知识。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td></tr></table>
君涵妈妈+2005-08-19 10:13-->引用:君涵妈妈 @ 2005-08-19 10:13 各位专家,实在不好意思,我看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实在没有太多的好的感觉。请问,在中国,你敢这样教孩子吗?如果你教他要自信,勇敢地展示自己,这不是害了他吗?如果你教他要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勇于向老师说“不”,这简直就是将他推向犯罪。那本书里所说的,在中国没有一点实用性,只让我们做家长的感到悲哀。如果有一些家长不加思考的照搬,那他的孩子完蛋了。给我的唯一感觉就是非常悲哀和遗憾。我想,很想象教育矿矿一样教育小宝,可是,只要她在中国接受教育,我就只能用中国式的“落后”方法来教育她。谦虚、谨慎、忍受、沉默等等,是中国人,中国孩子必须学会的。其中关于创造性的说法,是我觉得唯一实用的。
dyly+2005-08-19 15:30-->引用:dyly @ 2005-08-19 15:30 他在国内上的美术培训班完全是扼杀孩子创造性的课。
zhaoshr+2005-08-19 15:33-->引用:zhaoshr @ 2005-08-19 15:33 这不一定吧!<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frow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君涵妈妈+2005-08-19 16:23-->引用:君涵妈妈 @ 2005-08-19 16:23 他在书中举那些例子,我看坏处大于好处。比如,选举的时候,要自信地选自已一票。谁敢在中国做这件事,如果你让你的孩子这样做的话,他真得完蛋了。咱们这里的家长大多数都是象你这样有头脑的家长,如果换了其他家长,不动脑筋地乱学,那真是害人。
君涵妈妈+2005-08-19 16:23-->引用:君涵妈妈 @ 2005-08-19 16:23 dyly,这本书是客观地说明美国与中国的不同。但是,这本书确实有误导国内家长的可能。就象,很多中国的公司引入国外的管理经验,但是往往证明是不可行的,因为价值观、民族特性等等。甚至有些管理专家批评国外的那些在中国根本行不通。道理是一样的,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变,几千年的文化根基无法改变,“自我”,怎么“自我”?难,难,难。他在书中举那些例子,我看坏处大于好处。比如,选举的时候,要自信地选自已一票。谁敢在中国做这件事,如果你让你的孩子这样做的话,他真得完蛋了。咱们这里的家长大多数都是象你这样有头脑的家长,如果换了其他家长,不动脑筋地乱学,那真是害人。教育理念这东西,人家国外的确实是先进,比咱们强,比咱们人性化。咱们学不了,没法学,你再介绍,再宣传人家的怎么怎么好,没有!美术教育,中国的幼儿美术教师,有几个不是说“象”,而说“好”。咱改变不了,但咱也没这个能力自己教美术。还是得把孩子老老实实地送到那些只关心“象不象”的老师那里去,让这些老师催残孩子艺术创造力。如果你同时告诉孩子要坚持个性,坚持创造,别完全听老师的,那孩子就在矛盾不解中痛苦着。不是说作者不好,作者确实好,把先进的理念告诉我们。可是比较过了以后,他没告诉咱们怎么办?咱们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
君涵妈妈+2005-08-19 10:13-->引用:君涵妈妈 @ 2005-08-19 10:13 各位专家,实在不好意思,我看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实在没有太多的好的感觉。请问,在中国,你敢这样教孩子吗?如果你教他要自信,勇敢地展示自己,这不是害了他吗?如果你教他要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勇于向老师说“不”,这简直就是将他推向犯罪。那本书里所说的,在中国没有一点实用性,只让我们做家长的感到悲哀。如果有一些家长不加思考的照搬,那他的孩子完蛋了。给我的唯一感觉就是非常悲哀和遗憾。我想,很想象教育矿矿一样教育小宝,可是,只要她在中国接受教育,我就只能用中国式的“落后”方法来教育她。谦虚、谨慎、忍受、沉默等等,是中国人,中国孩子必须学会的。其中关于创造性的说法,是我觉得唯一实用的。
bump+2005-08-24 23:37-->引用:bump @ 2005-08-24 23:37 我现在能想到的是看过这些书后,将来自己在家里给孩子另外加点创造力培养的料,建议大家开一个创造力培养的专栏,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大家根据各个年龄段结合国外的做法出些点子。
张榕的爸爸+2005-08-18 20:08-->引用:张榕的爸爸 @ 2005-08-18 20:08 好的。
拒绝知识的灌输。
创新的思维,不是培养和教育出来的。创新一方面来源于实践的需求,一方面来源于自由的思想。
呵呵,dyly是我们的思想家,为解放孩子,还教育本来面目,共同努力吧。
怎么操作,大家提出方案,讨论一下。
例如,在美国学生要做很多了解社会的社工工作的,学校对学生的社会活动进行如实记录,大学录取学生对社会活动记录非常重视。
在中国,如果我们这样实行,恐怕假档案、假记录就会横飞了。
大家的看法呢?
办法总是有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做点什么,去改变现状。
我的孩子不到4周岁,真的不希望当她上学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还是这种局面。
让我们不要成为空谈家,要马上行动,从自己身边的社区、学校开始,通过各种形式推进学校和家长的教育观念的转变。
君涵妈妈+2005-08-19 10:13-->引用:君涵妈妈 @ 2005-08-19 10:13 各位专家,实在不好意思,我看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实在没有太多的好的感觉。
请问,在中国,你敢这样教孩子吗?如果你教他要自信,勇敢地展示自己,这不是害了他吗?如果你教他要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勇于向老师说“不”,这简直就是将他推向犯罪。
那本书里所说的,在中国没有一点实用性,只让我们做家长的感到悲哀。如果有一些家长不加思考的照搬,那他的孩子完蛋了。
给我的唯一感觉就是非常悲哀和遗憾。
我想,很想象教育矿矿一样教育小宝,可是,只要她在中国接受教育,我就只能用中国式的“落后”方法来教育她。谦虚、谨慎、忍受、沉默等等,是中国人,中国孩子必须学会的。
其中关于创造性的说法,是我觉得唯一实用的。
张榕的爸爸+2005-08-18 20:08-->引用:张榕的爸爸 @ 2005-08-18 20:08 好的。 拒绝知识的灌输。 创新的思维,不是培养和教育出来的。创新一方面来源于实践的需求,一方面来源于自由的思想。 呵呵,dyly是我们的思想家,为解放孩子,还教育本来面目,共同努力吧。 怎么操作,大家提出方案,讨论一下。 例如,在美国学生要做很多了解社会的社工工作的,学校对学生的社会活动进行如实记录,大学录取学生对社会活动记录非常重视。 在中国,如果我们这样实行,恐怕假档案、假记录就会横飞了。 大家的看法呢? 办法总是有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做点什么,去改变现状。 我的孩子不到4周岁,真的不希望当她上学的时候,我们的教育还是这种局面。 让我们不要成为空谈家,要马上行动,从自己身边的社区、学校开始,通过各种形式推进学校和家长的教育观念的转变。
susan_1201+2005-09-21 08:22-->引用:susan_1201 @ 2005-09-21 08:22 我和你的想法比较接近。
cocoz98+2005-10-11 13:20-->引用:cocoz98 @ 2005-10-11 13:20 我记得有一次表弟看见周六就把住校的衣物带回家自己洗。我就很诧异,在学校洗了不是更好更方便。他说:他们同学都是带回家给父母洗的,如果他在学校洗,会被同学笑。。。我觉得好悲哀~~大家觉得,怎样让孩子面对两种不同的标准呢?比如你对孩子很严格,什么事情都很让他自己做,而他的同学呢,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帮着做。他会很困惑,为何我的同学跟我是不一样的?
缘来缘去+2005-12-18 10:07-->引用:缘来缘去 @ 2005-12-18 10:07 中国的教育体制是一个脓包,我们单枪匹马是不能割除的,一个行政化的社会体制会带来所谓先进的教育体制吗?正像陈丹青教授指出的:我们接下来是要看中国教育体制危机的临界点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固有的矛盾会大规模爆发。 我是中国教育体制的牺牲品,80年代的独生子走完了20几年的人生历程,才发觉一切原来都是梦一场。一个时代在我的心中落幕了。过去的那个我彻底死掉了。是的,是我的心诰丝坦堑耐春笠丫沟姿赖袅恕?我庆幸自己现在还年轻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只能也必须选择离开,在接下来的时日里,我会做一些努力为我凤凰涅磐后的重生作准备。最重要的是将来有了家庭后我绝不会让我的孩子还接受这种吃人的教育。大陆的教育体制没有彻底的改变,我就不会回来。
dyly+2005-12-20 15:09-->引用:dyly @ 2005-12-20 15:09 个人的力量虽然微薄,不能改变zf的教育体制,但是对我们个人来说怎样在这样的体制下生存和发展,包括让自己的孩子受什么样的教育,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吧?!不建议大家都是逃离的态度和做事的方式。埋怨和悲愤于事无补,只能影响孩子和家人的情绪健康。
缘来缘去+2005-12-20 21:12-->引用:缘来缘去 @ 2005-12-20 21:12 我热爱教育,刻骨铭心的痛也让我选择无怨无悔地去追寻。未来我的离开更大程度上是想去探寻在这个星球上还有没有一种教育可以让我们活得真正地像一个人。如果可以找到,哪怕它能够在夹缝里生存,我也会为它奋斗终生。
缘来缘去+2005-12-20 21:12-->引用:缘来缘去 @ 2005-12-20 21:12 我热爱教育,刻骨铭心的痛也让我选择无怨无悔地去追寻。未来我的离开更大程度上是想去探寻在这个星球上还有没有一种教育可以让我们活得真正地像一个人。如果可以找到,哪怕它能够在夹缝里生存,我也会为它奋斗终生。
原帖由 冉妈 于 2007-4-13 07:34 发表
中国人就是从众心理太严重了,其实国家还是看到教育体制的问题的,而且也一直在改变中,但是很多父母不肯放下包袱,一定要孩子考这个,学哪个,这个是民众的认识问题,如果大家放下包袱,想清楚其实考不考那个大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