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2005-08-12 11:37-->引用:ray @ 2005-08-12 11:37 我倒觉得挺有意思,也很有意义。汉字是一种非常优越独特的文字。里面的学问真的很深。我为我们祖国的文字骄傲,也希望孩子们有所了解和热爱它。 不过,没看过书,不知道质量是不是像报道的那样好。
天问+2005-08-12 13:43-->引用:天问 @ 2005-08-12 13:43 >>汉字简体,虽然有助扫盲,但一下子割裂了与中国古代著述宝库和传统文化的纽带,实在令人痛心。
会认简化字,但若有心,再认传统字,好像也不是很困难吧,何必痛心?
dyly+2005-08-12 16:42-->引用:dyly @ 2005-08-12 16:42 泛览百科,出入史经;先读书,后识字的《百科演绎》读本;形式是朗朗上口,整齐押韵的儿歌,内容是浏 览百科知识要目,首先接触汉语使用频率最高的1500字,为尽快迈上阅读台阶铺平道路。“ 、《汉字开智之路》一套,分天文地理、植物动物、人本人体、用具工具、文化观念等分科集群,以汉字200 个部首为源头,演绎出汉字描述宇宙万物,再现各个学科结构脉络的自然状态,体现出汉字同形同宗,同音意通的总联系。实现汉字教学与汉字负载的科学知识和文化观念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水平、展拓学生视野。这个研究所就在我们家门口。我对上面的感兴趣,“所以想去看看,如果有这样的儿歌,每天给孩子放放听或者朗读。比那些妈妈抱,哈哈笑的儿歌会不会更好些?不知这样的百科知识是和一般那种百科书是怎样不同的。
天问+2005-08-12 13:43-->引用:天问 @ 2005-08-12 13:43 >>汉字简体,虽然有助扫盲,但一下子割裂了与中国古代著述宝库和传统文化的纽带,实在令人痛心。
会认简化字,但若有心,再认传统字,好像也不是很困难吧,何必痛心?
天问+2005-08-15 23:25-->引用:天问 @ 2005-08-15 23:25 >>而是中国方块字是有信息承载的。简化字改变的不仅仅是笔划,而是把信息载体格式化了,这样就与传统割裂了。
又没有改成拼音文字,什么叫格式化?
dawnch+2005-08-16 00:27-->引用:dawnch @ 2005-08-16 00:27 格式化是有多种方式的。
这个信息承载之说,信不信由你。这对一些人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事情,懂与不懂都没办法。因此不必再深入继续这个讨论了。
ray+2005-08-16 15:18-->引用:ray @ 2005-08-16 15:18 文化上的虚骄之气吗?呵呵,我看似乎是文化上的虚无主义比较严重呢。“21世纪“好像指的是中国作为劳动力大国的经济。
大家都争着西化为荣,不仅经济上,更表现在文化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被挤兑得可怜巴巴的了。这个大潮流就不用争辩了吧。
试问,论坛上有谁真正研究过易经,黄帝内经,气功? 门都没入呢,,更别说登堂入室见其美了,却不屑一顾的很。依我看,这才是文化上真正的 <font color="silver"> 虚 <font color="red"> 骄 之气。
dyly+2005-08-12 10:22-->引用:dyly @ 2005-08-12 10:22 <p align="center">有一个关键事件:“我1986年调入国家科委人才基金会,认识了我国老一代天文学家刘子华,这个老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是邓小平和聂荣臻 的留法同学。20世纪40年代在法国时,别出心裁用中国的易经测出第十大行星的存在,并因此获得法国天文学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后当了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1981年美国合众社报道,美国海军天文台发现太阳系存在第十颗行星。世界天文学界哗然。法国人站出说,有一个中国人早在40年前就用中国的易学测出。同年,欧洲科学代表团访问中国,邓小平接见,法国人问起刘子华,小平说,我知道他,他是我的同学。“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