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quote1-->本书定名为“别裁”,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
引用:<<!--quote1-->我一直觉得南氏不是在还儒学以清白,因为那是无法还原的,实际上他是在阐述南氏儒理。借孔子咏读南经。至于历史买不买帐,用时间来衡量吧。儒学的传播如同养蘑菇一样,孔子提供菌种,谁愿意接种呢?是自然繁衍呢?还是人工养殖?口感不会一样。
ray+2005-07-27 13:50-->引用:ray @ 2005-07-27 13:50 本来没多少时间在论坛泡,更不曾想要发这样一个贴子。不过jerry针对我转贴南老《论语别裁》似乎有很不同的意见,只好花时间解释和回应一下。 <font color="#000080">我为什么推荐和赞赏《论语别裁》?原因如下: 1〉《论语》别裁得颇有道理。 比如,它不同于其他论语书的分门别类注法,它结合孔子时代背景的注解,等等。 2〉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3〉可顺便补习各种功课知识,诸如历史,道学,佛学等等。 4〉与我们的时代和生活实际相接。 5〉给人启发,可在生活中领悟,体会,用以提高自己。 补充强调一点,注意南老在前言中说: 因此,对它使用一种严格的学术书籍读法,并不合适。而且阅读本书的人大多为普通大众,而非国学研究专业人士。因此,它是否真儒学非读者考虑的重点。是真儒学还是不是呢?我不能下结论,不过感觉它比较接近孔子的原思想,这种感觉不是考证来的,只是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总体印象加思考判断。这就不必争论了,见仁见智吧。相信和我一样喜欢阅读此书的人也有自己的思考判断。 话说回来,什么是真正的儒学?我想大概学术界对此都没有达成共识吧,又何况你我乎?我同意风爸的观念: 孔子的正宗儒学几千年前的东西,怎么能还原无误,换句话,怎知它还原无误呢?但是,时代发展,儒学的发展既是需要也合情理。除非你学术来学术去,象研究北京猿人一样,否则在21世纪,为何不能将其取其精髓,联系实际,发扬光大呢?———— 这也正是我对阅读经典的观点和态度。 如果对中国的经典持这样一种态度:一方面严格将经典限于所谓“君君臣臣”“封建礼教”(其实那也是后世所为),一方面痛斥其不合时代,误人子弟,恨不能根除。那么态度也就是一个:要它们死。这种态度我觉得非常不科学,是有问题的。一味否定,就如树木否定脚下的土壤,又怎能长成参天大树? 最后作个总结: 《论语别裁》是一本好书,但并非完美无缺。其写成时代比较早,有些地方叙述得较粗,也有些生活观念读者未必完全认同。jerryhao转贴的张中行文章中举的例子我赞同,那些正是我读的疑惑和异议之处。但瑕不掩瑜,总体上《论语别裁》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为何难得?见1〉2〉3〉4〉5〉。 插一句,如果jerry或其他网友看到有以上优点的经典导读书籍,请多多推荐。 虽然开始得较晚,对我们中国的经典瑰宝,我愿意学习和珍惜,相信它们历久弥新,会不断给我们新的启示。 另:看jerry最近热读张中行的文章,对中国经典也正关注和学习呢。呵呵,高兴。 <img src="http://www.etjy.com/editor/images/smiles/agre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小胖他爹+2005-07-28 05:58-->引用:小胖他爹 @ 2005-07-28 05:58 不过我还是觉得现在只要小孩记得就可以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