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我见 [打印本页]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7-22 15:26
标题: 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我见
看到很多人经常讨论这个问题,也想说说我自己不成熟的想法,毕竟我们的孩子几年后就要面对,到时候再做准备,不如从小就打好基础。一、应试教育是必然的现在社会上一直在呼吁素质教育问题,好像全社会都达成了共识,似乎应试教育的末路来了,唯一要选择的是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的问题。其实在我看来,素质教育无非是一个幌子、一面旗帜、一个概念,应试教育才是根本、是基础,这个基础,50年不会变,100年也不会变。1、应试教育是中国的传统,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形成的科举制度,是遴选人才有效手段之一,基本上打破了世袭制度,让贫苦的阶层有可能一步登天,这么多年的积重,改是改不了的。不光我们,台湾、日本基本如此。所以,汤总会换,药不会换。2、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哪怕就是现在打着各种西化牌子的任职资格考试,骨子里还是应试教育,从来没有考能力的。想前两年,我复习一宿,第二天就通过了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二门课全都过了,那时候还没向社会开放,通过率很低的,可还是过了,我这等年级,记哪些东西是很困难的,但是有了多少年考试经验,应付这个决不发愁,其实你说我懂么,告诉你,我一点不懂,有了资格了照样不懂,去考试是为了好玩。3、不使用应试教育,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中学、大学,不靠考试考什么?靠能力,怎么衡量,不靠考试,全都会去走后门、托关系,这个你觉得公平么?还是要靠考试,靠钱。而且题会出的越来越偏,越来越怪,太普通了,都考很高的分数,还是无法选择。所以说做父母的,自己脑子要清醒,不要被那些宣传迷惑了。我的儿子,今后肯定要考好的学校、好的大学,这一点谁都不能免俗。二、我们的选择既然应试教育不可改变,对于我们父母,整天去谴责学校教育,去反对应试教育,就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在这种体制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看看我们该如何选择。1、将孩子送到国外,两种方法,一种是为了孩子,全家移民(说实话,我自己都有过这种想法,可是为了孩子,父母要做多大的牺牲),第二种,到中学后,把孩子送国外去读书。无论哪种方法,都是一种直接的逃避,也是很有效果的方法,孩子省心,父母简单,以后即使回来发展,其实也不错,唯一就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做得到。2、自我逃避,这是一种简单的选择,就像这个坛子里袁博士所做的那样,把孩子和社会隔离开,生活在一个世外桃园里,或者父母直接教育。目前报纸上也经常报道类似的家庭教育几岁就考大学的事情,我对这类事情一贯采取否定态度。我觉得孩子智能再搞,也不可以脱离这个社会,成长不仅仅是靠知识,还要和社会融合。我觉得只有问题的儿童,才适合采用这种特别的方法。3、偏重专科,赌上一把。让孩子搞体育、音乐、绘画、表演……,这种如果不是有天分,赌注太大,失败的机率太高,真的很难让父母抉择。三、没有办法么真的考试教育,就会让孩子那么辛苦,那么累么。没有一种办法让孩子即快乐又轻松的度过童年么。我看不是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做。中国信奉铁杵磨成针之类的道理,觉得只要刻苦努力,就能成功。拒绝方法技巧,觉得那是投机取巧。我不这么认为,依我个人的经历,我觉得应该能找到办法的。1、孩子为什么要做那么多作业学校教育孩子,要照顾大多数,无法因材施教。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大量做题。这对每个孩子都会有些效果,可惜效率过低。其实孩子自己都反感,做100道题、抄200遍字,也未必见效果,可能还不如认真做一遍好。其实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死记硬背、反复重复、靠量取胜。如果我们父母能做些工作,让孩子掌握方法,比方说3x5=?,不仅仅是背口诀,他还知道把3个5相加,5个3相加,知道这些道理,它就会举一反三,就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那才会事半功倍。也就不用被那些作业拖累了。再比如说,你从小培养他写日记,鼓励他自己描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不加要求。他自然有材料的组织、搜集能力,也不需要把文章抄一百遍了。有人说,可能吗?据我所知,老师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要的就是孩子学习好,你孩子做到了,即使不完成作业,他们也会认可。不认可,做父母的还可以去和老师交流。其实我知道,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规定,期末考100,假期可以不做作业,考97以上,只需要做部分作业……,可见,学校还是尽量做到因人施教的。2、孩子为什么上那么多班子这个的责任在父母了,孩子要不要上那些班子呢?音乐、美术、体育各种特长,考学的时候有考级就能加分。奥数、英语,北京今年各学校择校考试,不学这些肯定吃亏!可是上了,真的有用么?真的相信那些老师么?奥数的教材有无可能自己教孩子学呢?所以呢,父母要担起这个责任,让孩子学什么!应该是学他们有用的东西,无论是为了考试,还是为了成长。纵观一下我们这个论坛呢。至少我发现有一大批父母有这样的观点。好,这个好,要让孩子去学,那个也好,也要去学,有用的不怕多,有咱就学,肯定有好处。拜托了,我管这种父母叫不负责任呀,把希望寄托在广种薄收上,寄托在各种学习班那里(其实那些人最想要的是钱,他们最欢迎这样的家长了),那么小的孩子,负载这么多期望,不累可能么,这样的家长难道不是帮凶么。家长就要负起这个责任来,要选择出什么事自己能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能做,需要依靠那些班子的,给孩子一些时间开心,自己多些时间关注,比什么都好。3、什么是成功对我来说,给孩子培养了好的习惯,让孩子自主的有兴趣的去学他们要学的东西,上学的时候孩子能成绩优秀,能适应考试,能有比别的孩子更多的时间给自己支配,能让自己比其他父母少花点心思,我想我在养育孩子问题上,已经成功了一半了。以此文回应jackxiao的关于教育体制新想法一贴。同意埋怨和牢骚没什么用的观点。但大学是我们目前这种普通人的唯一目标,一定要明确。希望教育制度有质的变化是白日作梦,不要幻想。花点时间,写写自己的想法,也不系统,也没实践过,写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这个话题而已,随便批判。此帖由 jerryhao 在 2005-07-22 15:44 进行编辑...
作者: ray    时间: 2005-7-22 15:40
拜托,把字放大一点啊。看不清。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7-22 16:10
呵呵,不敢苟同!敢情在你的认识中教育本该是这种样子?不会变?不该变?不能变?!那咋会有数学得0分的吴晗上北大?http://ywtd.3322.net/lunwen/zhuanjia6.htm你这是以重检测、淘汰手段,来理解教育目的错误认识啊!
作者: jackxiao    时间: 2005-7-22 17:11
谢谢JERRY!!我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这种不受原贴影响,有自己思考的帖子了!!别的观点暂时我先不和你讨论,但就帖子中提到的50年、100年不变,我不敢苟同。我觉得,目前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显现的很多了,量变终将引起质变。专科生找不到工作就上本科,本科生找不到工作就上研究生……这种怪事积累多了肯定要变,虽然有可能不会自上而下,但绝对会自下而上。到一定时候,也许有很多家长不让孩子随随便便找个什么大学上,因为出来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来个职业教育什么的,比如中专或技校。这种从最基本的家庭需要出发的变革究竟能导致教育界和社会多大的变化我还在还说不好,恐怕中国也没有多少人能说好。我可以肯定一点的是,那些没有实力,看高等教育钱好赚而上马的所谓“大学”,到时候肯定会关掉一大批。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上说,没有这样的可能——教育及就业所有的环节涉及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各类教育机构、家庭都永远不负责任,现代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不会只让可怜的孩子们来承担代价。穷则生变,家长也好,学生也好,他们也会都意识到教育的问题,肯定会做挣扎、做反抗,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社会变革的。我们不是社会学家,不是教育家,不是政客,我们无法预计社会的未来。但我们是孩子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是要自己负责任的。教育是关系我们所有人民的,在所有的时候,有些人民的力量与呼声是完全可以忽视的;在有些时候,所有的人民的力量与呼声也可以被忽视。但是,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都可以对所有的人民的呼声置若罔闻的。
作者: jackxiao    时间: 2005-7-22 17:27
不知怎的,想起治学的“三个层次”来了:第一层: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二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 第三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看看 这里的诸位,有在减肥的,有在上楼的,有在灯火阑珊处的,真是很有意思!!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7-22 18:46
八根儿+2005-07-22 16:10-->引用:八根儿 @ 2005-07-22 16:10 呵呵,不敢苟同!敢情在你的认识中教育本该是这种样子?不会变?不该变?不能变?!那咋会有数学得0分的吴晗上北大?http://ywtd.3322.net/lunwen/zhuanjia6.htm你这是以重检测、淘汰手段,来理解教育目的错误认识啊!
是的,因为我说的不是理想,而是现实,不是我不想变,而是这个民族积重难返,变不了的。我们曾经变过,由旧学到新学,但是骨子里还是变不了,没法子,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多关注清末,那时候很多教育的东西,和现在很类似,实际呢,100年过去了,骨子里都很像。孩子负担中不是现在才有的,那时候也有哇,兄弟。吴晗属于变更时代的特例,毛泽东年代也想变,那时候还有张铁生呢,变了十年,还是变回来了。大家不要抱幻想,踏踏实实想一想,对我们的孩子,我们该做些什么。
作者: tiantian03    时间: 2005-7-23 01:13
老鼠的长文真是中肯之言,其实猫在另一个楼里说的也是同样的问题。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7-23 10:53
jerryhao+2005-07-22 18:46-->引用:jerryhao @ 2005-07-22 18:46 大家不要抱幻想,踏踏实实想一想,对我们的孩子,我们该做些什么。
你在想,我也在想,但我觉得我们的出发点迥异:你希望孩子能适应这种环境,担心我们的观念会误了孩子;我更看重现在的一切对孩子成人以后有多大益处,我不指望大环境能一夜之间改变,我只改变我的儿子;对好多孩子来说,其智商应付学习毫无问题,何必被起早贪黑的摧残?我的儿子如果不是寄读,我是打定主意不会让他参加早、晚自习的,也不会让他补任何的课!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7-25 13:38
八根儿+2005-07-23 10:53-->引用:八根儿 @ 2005-07-23 10:53 你在想,我也在想,但我觉得我们的出发点迥异:你希望孩子能适应这种环境,担心我们的观念会误了孩子;我更看重现在的一切对孩子成人以后有多大益处,我不指望大环境能一夜之间改变,我只改变我的儿子;对好多孩子来说,其智商应付学习毫无问题,何必被起早贪黑的摧残?我的儿子如果不是寄读,我是打定主意不会让他参加早、晚自习的,也不会让他补任何的课!
我前面也说过了,有些我们有能力改变,有些却很难,就比方说上自习,学校安排了,你很难不去,辛苦吗,辛苦,但所有的学生都那样。选择一:换一个不上自习的学校。选择二:老师特批,孩子不用去。选择三:孩子用这些时间做一点他想做的事情。少上一些课外的班子,是家长可以主导的,学校的安排就比较困难了。不知道你孩子的情况,如果是我,一般不会选择让孩子上寄读学校的,连幼儿园都不会让他上全托的。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7-25 13:55
很多都可以苟同!&ldquo;对我来说,给孩子培养了好的习惯,让孩子自主的有兴趣的去学他们要学的东西,上学的时候孩子能成绩优秀,能适应考试,能有比别的孩子更多的时间给自己支配,能让自己比其他父母少花点心思,我想我在养育孩子问题上,已经成功了一半了。&rdquo;这已经非常不错了,说一半是谦虚了。<font size="3" />
作者: yingyingma    时间: 2005-7-25 15:28
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作为一个普通家长能做的只有这些了,我们在这里花心思研究不就是将来要让孩子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并过的快乐吗?有时我也想等孩子上学以后坚决不逼迫他上什么补习班,可是现在很多都是学校的班主任要求必须上的,如果不上,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会被其他的同学孤立起来?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7-25 19:20
寄读与否一要看孩子、二要看学校,我小孩相对来说适应能力较强,入学时6岁半,接送都没事,反倒是耍完寒假后送的一次扎扎实实哭了一场,不仅惊动了班主任,还惊动了校长。。。通过我儿子一年来在此的学习生活,我也很认可所选的学校。这里一个班30个小孩,个个都挂得有&ldquo;官衔&rdquo;(我儿子是组织委员);正在开展的&ldquo;阳光成长&rdquo;主题活动,照顾各方面有特点的孩子;不公布成绩,没有排名;每个孩子都有奖状、数额不等的奖学金(我儿子300);没有沉甸甸的书包,很少的家庭作业,常布置些从生活中了解、学习字等有趣的任务;多种主题活动旨在培养孩子健全的品格!当然,我更希望它像《中国新教育风暴》中介绍的 京源学校 那样出色!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7-25 21:28
  支持。  要等到大学随便读,择业不成问题了,应试教育才不会象现在这样。  真要谈素质教育,老师的素质还成问题,起码要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7-26 13:30
八根儿+2005-07-25 19:20-->引用:八根儿 @ 2005-07-25 19:20 寄读与否一要看孩子、二要看学校,

我小孩相对来说适应能力较强,入学时6岁半,接送都没事,反倒是耍完寒假后送的一次扎扎实实哭了一场,不仅惊动了班主任,还惊动了校长。。。

通过我儿子一年来在此的学习生活,我也很认可所选的学校。

这里一个班30个小孩,个个都挂得有“官衔”(我儿子是组织委员);

正在开展的“阳光成长”主题活动,照顾各方面有特点的孩子;

不公布成绩,没有排名;

每个孩子都有奖状、数额不等的奖学金(我儿子300);

没有沉甸甸的书包,很少的家庭作业,常布置些从生活中了解、学习字等有趣的任务;

多种主题活动旨在培养孩子健全的品格!

当然,我更希望它像《中国新教育风暴》中介绍的 京源学校 那样出色!
看起来是不错的学校,希望不是贵族学校就好,那种学校问题多多。

孩子奖学金没有被你充公吧?

很小的孩子,一下子交给学校,父母的影响力变小了,这是我不放心的原因之一。如果学校好,那是幸运,如果……就惨了。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7-26 14:42
jerryhao+2005-07-26 13:30-->引用:jerryhao @ 2005-07-26 13:30 看起来是不错的学校,希望不是贵族学校就好,那种学校问题多多。 孩子奖学金没有被你充公吧? 很小的孩子,一下子交给学校,父母的影响力变小了,这是我不放心的原因之一。如果学校好,那是幸运,如果&hellip;&hellip;就惨了。
奖金由他自由支配,是私立学校:http://www.meishischool.com/,班主任是优秀青年教师,<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agre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这批一年级有5个班150个孩子,开学就上二年级了,没啥问题的。<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biggri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在我看来,寄读就是一周中,4天看不到家长,3天看得到。。。<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tongue-out.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ray    时间: 2005-7-26 15:14
小学一年费用就近两万哪。

俺得好好存钱。

可是怎么存也难啊!不仅读一年级,还要读2年级,3年级,……6年级。然后还要读三年初中,三年高中。乖乖,2*12=24万! 还没考大学呢。

看来私立学校俺宝宝是上不起的。

作为普通家长,有没有其他路呢?

可不可以试试 Home Schooling ? 贤妻良母恰好提到想让JA在家上学。美国已经有很多家庭联合办学了。中国的情况怎样?

家庭联合办学,费用是肯定低不少的了。此帖由 ray 在 2005-07-26 15:21 进行编辑...
作者: bump    时间: 2005-7-26 20:36
对于私立学校俺可是怕怕!俺朋友的孩子在我们这里某著名的中英文学校上学,这学校的广告已经铺满全国了。学费每年3万,从幼儿园一直上到小学三年级,这朋友的孩子在&ldquo;素质&rdquo;教育下也没有感觉什么特别差的,学校每次考试都是A(看来学校是特意报喜不报忧),确实是不公布成绩。直到小学三年级朋友把孩子通过关系转到了省一级的公办学校,进去之前测评还不如小学二年级,公办学校要求他留到二年级重新上。现在的私立学校真是为了赚钱什么都做得出,打着名号素质教育, 告诉所有家长你的孩子成绩都很好,这里又轻松又好,好让你们继续交钱读。我宁愿孩子在应试教育下知道他的真实情况也不让人这么骗。
作者: 小羽妈    时间: 2005-7-26 21:11
考试是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转型时期的中国,其相对公平的作用不容否定,但问题是不能成为唯一的手段。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7-26 21:13
bump+2005-07-26 20:36-->引用:bump @ 2005-07-26 20:36 对于私立学校俺可是怕怕!俺朋友的孩子在我们这里某著名的中英文学校上学,这学校的广告已经铺满全国了。学费每年3万,从幼儿园一直上到小学三年级,这朋友的孩子在&ldquo;素质&rdquo;教育下也没有感觉什么特别差的,学校每次考试都是A(看来学校是特意报喜不报忧),确实是不公布成绩。直到小学三年级朋友把孩子通过关系转到了省一级的公办学校,进去之前测评还不如小学二年级,公办学校要求他留到二年级重新上。现在的私立学校真是为了赚钱什么都做得出,打着名号素质教育, 告诉所有家长你的孩子成绩都很好,这里又轻松又好,好让你们继续交钱读。我宁愿孩子在应试教育下知道他的真实情况也不让人这么骗。
您所讲的情况是不是孩子不适应传统体制教育的问题?我听朋友讲有孩子读的是国际学校,采用国外的教材及教法。后来转入普通学校,测验成绩全班倒数第几。但孩子没多久很快就赶上去了,全班顺数第几。你说的&ldquo;真实情况&rdquo;,仅仅是某种标准下的情况而已,未必真实全面。正如我们很多学生与国外孩子比起来,动手能力差,运动能力差,思维死板,这也是真实情况啊。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7-26 22:11
bump+2005-07-26 20:36-->引用:bump @ 2005-07-26 20:36 对于私立学校俺可是怕怕!俺朋友的孩子在我们这里某著名的中英文学校上学,这学校的广告已经铺满全国了。学费每年3万,从幼儿园一直上到小学三年级,这朋友的孩子在&ldquo;素质&rdquo;教育下也没有感觉什么特别差的,学校每次考试都是A(看来学校是特意报喜不报忧),确实是不公布成绩。直到小学三年级朋友把孩子通过关系转到了省一级的公办学校,进去之前测评还不如小学二年级,公办学校要求他留到二年级重新上。现在的私立学校真是为了赚钱什么都做得出,打着名号素质教育, 告诉所有家长你的孩子成绩都很好,这里又轻松又好,好让你们继续交钱读。我宁愿孩子在应试教育下知道他的真实情况也不让人这么骗。
这种情况要警惕!利用广告等制造从众心理骗钱的太多啦。不过我孩子上的这所还不至于。一年级上期儿子考的班上唯一的3科100,这期差些,语文100、数学99、英语96,被评为三好学生,班上有4个小朋友3科100。。。平时可通过家校通短信平台和班主任交流,孩子有电话卡可随时跟家长联系,加上周四下午我还要去学校带孩子们踢球,对孩子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
作者: bump    时间: 2005-7-31 18:01
dawnch+2005-07-26 21:13-->引用:dawnch @ 2005-07-26 21:13  您所讲的情况是不是孩子不适应传统体制教育的问题?我听朋友讲有孩子读的是国际学校,采用国外的教材及教法。后来转入普通学校,测验成绩全班倒数第几。但孩子没多久很快就赶上去了,全班顺数第几。你说的&ldquo;真实情况&rdquo;,仅仅是某种标准下的情况而已,未必真实全面。正如我们很多学生与国外孩子比起来,动手能力差,运动能力差,思维死板,这也是真实情况啊。
国际学校不一样,由于用国外方式教学,孩子将来也大多直接出国读书,所以教材肯定不一样。这里的美国国际学校一万多美元一年(没有包括杂费),想出国的有钱人会选择这里。我所说的只是一间私立中英文学校,孩子将来大多数也参加国内高考的。并不存在你所说的情况。上半天学校已经够勇气了,很想知道你为什么突然把孩子转到私立学校去了?你还真是个特立独行的妈妈。勇气可嘉!此帖由 bump 在 2005-07-31 18:06 进行编辑...
作者: sumahe    时间: 2005-8-3 16:52
就象我们处在重力场中,总是逃脱不了重力的觫搏。不过情况正在变,变一点也是好的..........
作者: npapen    时间: 2005-8-5 13:47
说得有点道理我觉得主要在父母对孩子的引导
作者: 小楼秋雨    时间: 2005-8-15 15:21
同意jerryhao三点:

1、中国的应试教育换汤不换药,很难改变。虽说提倡素质教育那么多年了,但还是逃不出应试教育的框,只能说是一种遗憾。
2、孩子上那么多的班,家长负有很大的责任。我就见过有不少家长,给孩子报了这个班,那个班,学这个学那个,特别是那些学乐器的,回家了还采用打骂的方式逼着练,对这种做法本人很是反对。如果说孩子喜欢,我也不反对他们选择其中的某个班,但不要太多,关键是在接受这些教育的同时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而不是让这些个班变成孩子的一种负累。
3、非常赞同给孩子培养好习惯这一点。如果真能做到的话,孩子们一定能走好他们未来的路。

不同意的一点,就是对未来的选择绝非只有大学一条路。

未读大学的成功人士比比皆是,不用我在这儿列举。况且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良好的资质,有第一也就一定会有最后,所以总会有那么一部分孩子会被挡在大学的校门外。其实对于这部分孩子而言,也许他们的文化成绩不怎么样,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动手能力不行,也不代表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行,相反地,在我这些年辗转普高与职高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普高的孩子只知道死读书,人际交往的能力远远及不上许多职高的学生。所以在这部分考不上大学的孩子中,一样能出许多的优秀人材。
我的观点是,一个孩子能否成功,不在于他能不能上得了大学,而在于,他有没有正确选择了一条适合他自己走的路。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5-8-16 23:09
小楼秋雨+2005-08-15 15:21-->引用:小楼秋雨 @ 2005-08-15 15:21 同意jerryhao三点: 1、中国的应试教育换汤不换药,很难改变。虽说提倡素质教育那么多年了,但还是逃不出应试教育的框,只能说是一种遗憾。 2、孩子上那么多的班,家长负有很大的责任。我就见过有不少家长,给孩子报了这个班,那个班,学这个学那个,特别是那些学乐器的,回家了还采用打骂的方式逼着练,对这种做法本人很是反对。如果说孩子喜欢,我也不反对他们选择其中的某个班,但不要太多,关键是在接受这些教育的同时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而不是让这些个班变成孩子的一种负累。 3、非常赞同给孩子培养好习惯这一点。如果真能做到的话,孩子们一定能走好他们未来的路。 不同意的一点,就是对未来的选择绝非只有大学一条路。 未读大学的成功人士比比皆是,不用我在这儿列举。况且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良好的资质,有第一也就一定会有最后,所以总会有那么一部分孩子会被挡在大学的校门外。其实对于这部分孩子而言,也许他们的文化成绩不怎么样,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动手能力不行,也不代表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行,相反地,在我这些年辗转普高与职高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普高的孩子只知道死读书,人际交往的能力远远及不上许多职高的学生。所以在这部分考不上大学的孩子中,一样能出许多的优秀人材。 我的观点是,一个孩子能否成功,不在于他能不能上得了大学,而在于,他有没有正确选择了一条适合他自己走的路。
你说的没错,就是现如今的社会里,做老板的也是没学历得多,有学历的还是打工得多.可是,毕竟考大学这条路,是相对最容易,也是最安全的选择音乐,体育,娱乐圈...都能让人成功,但几率较低,一旦失败了,很难保持普通的生活
作者: 小楼秋雨    时间: 2005-8-17 20:32
jerryhao+2005-08-16 23:09-->引用:jerryhao @ 2005-08-16 23:09 你说的没错,就是现如今的社会里,做老板的也是没学历得多,有学历的还是打工得多.

可是,毕竟考大学这条路,是相对最容易,也是最安全的选择

音乐,体育,娱乐圈...都能让人成功,但几率较低,一旦失败了,很难保持普通的生活
是呀,其实你说的也没错,有哪个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好的大学呢?我说的也无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孩子考不上理想大学的一种选择。就对我儿子来说吧,我当然希望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但是如果孩子没有这个能耐,那我也不会强求,长大了还是得让他自己选择他喜欢走的路。
作者: clio911    时间: 2005-8-24 02:08
看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
不知我是否落后了,我现在还在看刘以亭的书,包括新出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一书,大家对这有什么评价?
作者: Grace_jj    时间: 2005-8-25 13:55
讲的真好
作者: 如果    时间: 2005-9-21 12:49
这个世界不乏捷径,但却不是为我等平头百姓开的。回想自己,如果不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肯定生活得比现在差。作为一个普通人,除了让儿子继承自己的努力之外,还有什么能留给他呢?当然希望他幸福、安逸,但一切都要靠他自己努力才能获得。那么现行的教育再难也只能让他自己承受,因为我们无法提供移民国外的条件。当然他也有选择不参与现行教育竞争的权利,但有一样东西是他无法回避的,那就是努力奋斗。至于是为了理想还是是为了生活,倒是可能由他自己选择。
作者: 小提琴1980    时间: 2005-9-22 11:49
中国人这么多,应试教育也是必然啊/要不然怎么选择人才.没办法这是我们的国情.
作者: i5yaya    时间: 2005-9-30 15:00
成绩不是衡量孩子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良好习惯的培养!一个从小就有良好习惯(包括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的孩子永远不会被社会淘汰!
同意楼主说的,我们的教育体制就是这么的不合情也不合理。也许孩子不喜欢太努力,也许孩子喜欢特立独行,但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他现在所做的一切会在几年、几十年后得到回报。告诉孩子,你可以不去适应应试制度,但你必须有绝对充分的理由!

刚到论坛,看贴多,回复少,语无伦次,见谅!
作者: npapen    时间: 2005-10-2 10:07
好办法啊.还是要为了应试做基础啊
作者: 蛤蟆妈    时间: 2005-10-12 10:27
深刻同意楼主的观点。对于我们人口众多人才济济的中国来说,没有比考试更公平的选拔人材的方式了。而只要有考试存在,应试教育就是无可避免的。我们要改革的不是应试教育本身,而是考试应当考什么内容,以及采取什么方式。我认为50年不会变,100年不会变的,是这个考试制度,而向光明的一方面看,我们的教育体制如果能够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上更加侧重一些,考核的项目里面增加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就是了不起的改进了。
如果说是应试教育,哪里能免俗呢?美国大学入学,联考SAT成绩也至关重要,只不过入学的申请和平时成绩也占一席之地罢了。中国因为国情问题,许多方面不能做到公平透明,如果除高考之外增加类似的加分项目,比如社会活动或者老师评语等,那么中间可人为操作的环节就太多了。至少高考对现在的中国社会来说,还是能够找到的最公平的方式。就现在这样家长们还削尖了脑袋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企望能在考学中给孩子有所帮助呢。这其中有多少是孩子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有能力的?
至于上大学,可能对于极个别的如比尔盖茨这样的天才来说真的是无所谓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高等教育对一生所起的作用还是关键性的。至于吴晗这样的各例,我认为即使大学没有录取他,他也会有其他的渠道求学求知,展现他的天才的。普通教育的大学就是要照顾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公平民主是最重要的。如果放开了,学校里可能会招进吴晗一个天才,但搭配的就是100个后门硬或财路广的学生。那样普通人的机会就更少了。
作者: 小绿树    时间: 2005-10-12 20:29
应试制度,每个家长都明白,有些孩子也许要当家长后才会明白。
作者: 桑榆妈    时间: 2005-10-21 00:25
绝大部份举双手赞同!
就是伟大的自由国度,美国,也一样有高考,还高一、二、三都考。不光要成绩,还要素质!
是人,就是要通过考试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如果连考试都不会,那是不正常的!考试是人的一项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
不太赞同的一点是,我认为学习音体美,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而不是什么破斧沉舟的事,这是不矛盾的。
作者: liumimi    时间: 2007-4-23 15:31
好文章, 有见地, 谢谢.
作者: leizi_552    时间: 2007-4-24 00:02
支持!现在有人一谈到中国教育,总觉得一无是处。好像他(她)们是从外星球来的。国外可能不经选拔就能。。。。,面对现实,我认为中国的教育还是很好的。
作者: boweimama    时间: 2007-4-24 16:30
中国如果没有应试教育,中国只会更不公平.最后读书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作者: fhyhwb1    时间: 2007-4-30 11:50
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家庭对教育投入的增加,信息化的快速传播,现在的孩子正变得越来越聪明,多才多艺/才思敏捷的人越来越多,要想在智力上,掌握信息上超越别人越来越困难了,以后孩子有没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取决于有个好的心态,和对机遇的把握能力.    本来想说机会越来越重要了,也就是不可掌握的因素越来越多了,显得消极,把它改成对机会的把握能力.
作者: 欣儿妈    时间: 2011-2-4 15:53
过年没事干,翻腾老帖子看看
作者: maxwellwe    时间: 2011-2-6 20:50
别忘了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一直推崇中庸之道。如果将“应试”看成是谋生本领,“素质”看成是人生乐趣,大家以为又会如何呢?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3-2-20 14:32
看帖回帖是美德,我想美国没有应试教育,可哈佛耶鲁也不是可以人人都进,所以还是要分出高下来的,没有实现共产主义之前,还是有竞争的。

只是目前考试的方向有许多可诟病的地方。意识到了就是好事。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