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观察能力 也需培养 [打印本页]

作者: greenbee    时间: 2005-7-18 16:47
标题: 观察能力 也需培养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class="biaoti" valign="middle" align="center" height="32">观察能力 也需培养</td></tr><tr><td height="15"><font size="2" /></td></tr><tr><td class="zhengwen" valign="top" height="14">  <span class="zhengwenkai">有研究证实,人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视觉、听觉输入到大脑的。观察力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周围世界的有关知识和信息,是认识世界的基础;它是宝宝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可以说,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ldquo;眼睛&rdquo;,对于宝宝今后的智力发展十分重要。</span>  3岁的妞妞会接连不断地公布她的新发现:&ldquo;妈妈看,窗台上有一只麻雀&rdquo;;&ldquo;水仙开花了&rdquo;;&ldquo;菊花的香味真好闻&rdquo;;&ldquo;我种的蒜发芽儿了&rdquo;;&ldquo;小蝌蚪长出了一点点前腿&rdquo;&hellip;&hellip;一次,她摆弄着姥爷的放大镜,惊喜地告诉姥爷:&ldquo;用它看书,书上的字一下子就变大了,您试试看!&rdquo;妞妞这双大眼睛总能在熟悉的环境中找到与众不同的东西,如果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她的惊喜就更多了。无疑,妞妞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她的眼睛、耳朵、鼻子似乎总在&ldquo;工作&rdquo;,而她的发现有时还真能让我们成人眼前一&ldquo;亮&rdquo;。  从妞妞一出生,爸爸妈妈就用心培养她&ldquo;听&rdquo;和&ldquo;看&rdquo;的能力,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东西随时指给她听、看;稍大一点,他们把对孩子观察力的训练融入有趣的游戏中,让她在玩儿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发现,而且乐此不疲。  <span class="biaoti4Copy">宝宝的观察力是这样发育的</span>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而且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孩子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观察力。它起源于对宝宝从小养成的观察的积极性,孩子的观察力萌芽于&ldquo;看脸色&rdquo;。初生的婴儿就对人的脸产生兴趣,两个月左右能对熟悉的人微笑;三个月能分清父母、家人和陌生人;四个月的婴儿对谁微笑,就证明他更喜欢谁。  从出生起,孩子就借助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岁前孩子靠潜意识感知周围事物;3-6岁则能通过感官判断身边的事物。观察力是宝宝感知觉发展的最高形式,是在综合了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触觉和嗅觉能力、方位和距离知觉能力、图形辨别能力、认识时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span class="biaoti4Copy">观察力发育的敏感期</span>  正因为观察力的发展要靠孩子的多种能力为基石,而观察的过程又包含积极的思维活动、稳定的有意注意,并借助过去经验来组织知觉,进而形成一种系统的、较持久的知觉,所以观察力的发育敏感期比视听、语言、认知等能力要晚一些。一般来说,3-4岁左右是幼儿初级观察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6岁左右是幼儿观察能力开始成熟的关键期。  <span class="biaoti4Copy">观察力有多重要</span>  有研究证实,人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视觉、听觉输入到大脑的。观察力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周围世界的有关知识和信息,是认识世界的基础;它是宝宝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可以说,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ldquo;眼睛&rdquo;,对于宝宝今后的智力发展十分重要。  <span class="biaoti4Copy">提升观察力的小游戏</span>  观察力的最可贵品质是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不寻常的东西,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或因果关系。尽管宝宝的观察力3岁以后才逐渐形成,但如果在此之前爸爸妈妈有意识地引领宝贝随时随地观察、感知身边的事物,启发他从熟悉的事物中有所发现;在游戏中鼓励宝宝说出事物的特征,发展其注意力,无疑是为孩子日后敏锐的观察力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所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做起来并不难。  <span class="xiaobiaoti">比比谁的手大</span>  宝宝借助自己的身体,发现观察的乐趣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小宝宝都有玩手的经历,爸爸妈妈不妨顺应孩子的这一爱好,和宝宝玩儿&ldquo;比手&rdquo;的游戏。方法是把宝宝的小手放在自己的大手上,要求手掌和手掌相对、手指和手指相对。这时宝宝会发现,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他的小手都无法与大手重合。用这种直观的方法,宝宝很容易地感知了&ldquo;大&rdquo;和&ldquo;小&rdquo;。观察大小,爸爸妈妈还可以和宝宝比脚,对着镜子比头、比鼻子、比耳朵;也可以拿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一个篮球和一个小皮球比。  适应年龄:1岁到1岁半。  提示:<span class="zhengwenkai">最好选择大小差别明显的物品来练习,以便孩子一目了然。平时有意识地把生活中一组组大小对比鲜明的东西指给宝宝看,鼓励他自己去发现。</span>  <span class="xiaobiaoti">我们一起&ldquo;找朋友&rdquo;</span>  &ldquo;找朋友&rdquo;实际上就是教宝宝观察事物的相同点。妈妈可以用印有各种小动物或生活用品的&ldquo;配对&rdquo;卡片训练宝宝,方法是从中拿出几组,分别将它们中的一个一字排开,将其余的混在一起,请宝宝把它们区分开来、并放在自己的&ldquo;好朋友&rdquo;旁边。也可以借用&ldquo;形状盒&rdquo;达到这一目的,将六个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ldquo;窟窿&rdquo;的立方体摆在宝宝面前,让他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几何图形块从对应的图形孔里放进盒子。其实,妈妈不拘一格地就地取材,照样能达到不错的效果&mdash;&mdash;用水果蔬菜、瓶瓶罐罐等信手拈来的物品代替,只要能有几组两个相同的东西就行。比如,妈妈拿两个苹果、香蕉、西红柿、柿子椒,如果平时妈妈有意识地存一些形状好看的小塑料瓶,也是不错的&ldquo;教具&rdquo;,宝宝可以根据形状为瓶子找到自己的&ldquo;朋友&rdquo;;也可把瓶子和瓶盖分家,由宝宝找到它们的&ldquo;伙伴&rdquo;。  适应年龄:1岁到1岁半。  提示:<span class="zhengwenkai">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初选择两三种,先由爸爸或妈妈来示范。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数量逐渐增多。另外,物品的大小应适中,确保孩子拿着方便;小宝贝喜欢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所以别用太小的东西如玻璃球、扣子、小珠子等做这个游戏。</span>  <span class="xiaobiaoti">小熊在哪里</span>  &ldquo;藏猫猫&rdquo;这个最让宝宝兴奋的一种游戏,其实是他们理解上下、里外、前后等方位概念的好帮手。方法是:宝宝先闭上眼睛,妈妈把一个毛绒玩具熊分别放在桌下、头顶上、抽屉里面、胸前背后&hellip;&hellip;随后请宝宝找,在一次次寻找与发现的快乐中,宝宝对方位的观察力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适应年龄:1岁半到2岁  提示:<span class="zhengwenkai">藏小熊的地方应相对安全,避免宝宝在找的过程中磕碰或摔伤。</span>  <span class="xiaobiaoti">瓶子为什么会沉</span>  如果宝宝喜欢水,你索性在他的澡盆里放足了水,让他痛痛快快地玩儿,只是别忘了给他准备一些戏水的玩意儿,铁球、塑料球、空瓶子、小石头、木板、树叶一类的东西就行。先让宝宝把它们放在水里,观察哪些东西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东西是沉到水里或水底的;然后提示他给瓶子装满水,看看它还能不能浮在水面上;再用一个小盆做船,放上不同的东西,观察&ldquo;船&rdquo;下沉的程度;把同样多的水装进&ldquo;高矮胖瘦&rdquo;各不相同的瓶子里,观察水在瓶子中的高度,发现液体的特性。  适应年龄:2岁以上。  提示:<span class="zhengwenkai">玩的过程中多向宝宝提&ldquo;为什么&rdquo;,引领他仔细观察、动手动脑;鼓励、启发孩子把看到的现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span>   <span class="xiaobiaoti">拼个鸭子给你看</span>  用几块花花绿绿、不规则的图形块,亲手拼成熟悉的唐老鸭、天线宝宝或者蓝猫,宝宝一定会高兴得欢呼雀跃!不过,初次玩拼图,找到正确图块的工作多半要靠妈妈来完成,宝宝则名副其实地承担&ldquo;拼&rdquo;的任务。当然,慧心妈咪能不厌其烦地把每一块上的图案指给宝贝看,帮他识别图案的颜色、特征;变换图块的方向,让宝宝容易发现图案之间的关联,教给他观察的方法。掌握了要领,孩子拼起来就快了。  适应年龄:2岁半以上。  提示:<span class="zhengwenkai">图案简洁明了的大块拼图适合2、3岁的宝宝;拼块数量要少,质地较硬;最好是宝宝熟悉的卡通人物或画面。否则,小宝贝很容易摸不着头脑,瞬间就失去了兴趣的。操作过程中,宝宝的耐心和细心需要趁热打铁的鼓励。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一幅图拼块的数量逐渐增多。</span>  <span class="xiaobiaoti">放大镜真好</span>  带宝宝到户外活动时,记着带上一柄小小的放大镜,蹲在小路旁或草地上,和孩子一起观察蚂蚁如何搬家、蜜蜂怎样采蜜以及不同叶脉的纹路、花瓣的疏密;即便是在家里,也照样能利用放大镜看清鹦鹉吃食的姿态和青蛙的小腿刚刚长出一点点的样子&hellip;&hellip;孩子们把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东西,拿到放大镜下看,绝对能体验&ldquo;发现新大陆&rdquo;的惊喜。  适应年龄:2岁半以上。  提示:<span class="zhengwenkai">从宝宝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训练他在观察方面的持久性、拓展其观察的领域。把这一点做好了,你会发现孩子其实是特别爱观察的。另外,教孩子观察,要让他的各感觉器官&ldquo;动&rdquo;起来,即用眼看、耳听、鼻闻、口尝和手触来全面认识事物。                                  (小尘)</span></td></tr></table>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7-18 17:00
  很不错,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