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tik+2005-07-18 13:25-->引用:nettik @ 2005-07-18 13:25 港大有什么好?我觉得这条新闻意义不大
nettik+2005-07-18 13:25-->引用:nettik @ 2005-07-18 13:25 港大有什么好?我觉得这条新闻意义不大
hq1966+2005-07-18 09:22-->引用:hq1966 @ 2005-07-18 09:22 很正常。收状元也正常,不收状元也正常。 每个省市两名状元,全国也不过区区几十人,还不够名牌大学消化的。多招几个状元,可以多贴一点金,何况,状元并不是低能的代名词。如果一个二流大学能招几个状元,肯定可以大show一把。 同样,香港大学也有作秀的可能。国内的大学都抢状元的时候,它拒收,这样大的反差,炒作效果一定不错。 对状元,也要正确看待。不能因为状元是应试教育的尖子,就直接与素质对立起来。一个真正有素质的人才,对付应试教育应该游刃有余。同样,一个怪才、偏才,也应该容忍,否则,象陈景润那样的书呆子,香港大学不收,内地大学不收,可能流失国外了。 我们国家目前的状况,应试教育起码还有分数这个硬指标把关,如果连这道门槛都取消,按学生素质进大学,大学生全是权贵和富裕阶层的子弟。因为,农民和城市贫民的交际能力不行,活动能力很差,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太多时间、精力、财力投入,他们的子弟,第一才艺是朗颂,第二、第三才艺还是朗颂,那他们只有白日做大学梦的份了。 状元有低能的我信,11名状元同是低能,不信! 我怀疑是抢不到新闻、挖不到花絮的记者,反过来炒作。 各位媒体记者,棒打状元很过瘾吗?
war1840+2005-07-19 21:08-->引用:war1840 @ 2005-07-19 21:08 按你的说法按素质高低收学生,农民和城市贫的孩子就进不了大学?这关键看素质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至少应该包括强烈的好奇心、正常的交际、明确的目标、专注、好的忍耐力、乐观……。这些并不都是权贵和富裕阶层的子弟的强项
清清飘散+2005-07-20 09:43-->引用:清清飘散 @ 2005-07-20 09:43 不过那些落榜的高分考生也蛮可怜的
bump+2005-07-20 21:06-->引用:bump @ 2005-07-20 21:06
前面有人说到了北大什么的,下面转贴一篇《 <font color="#000099">北京人凭啥上清华北大? 》
<p align="left"> 四 有一种制度是如此无耻
有这样一种制度:
这就是我们所制定的现行高考制度,对“宪法赋予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之公然挑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第三十六条立法肆意凌辱。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六条: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说白了,这种制度仍然是那些握有话语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人士泡制出来的。他们在某些场面当然需要冠冕堂皇一副忧国忧民铁面无私相,但真正在涉及到个人与家庭利益时,什么“宪法尊严”“法律准则”“公平公正”都可以抛至一边。儿子能不能上清华才是至关重要的,也许三十年之后就能“领袖”这个泱泱大国,即使不能,但像他们一样能够存在于“上流社会”,对他们来说,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事件。
软件小毛头+2005-07-21 14:35-->引用:软件小毛头 @ 2005-07-21 14:35 国内教育需要转换成素质教育哦,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不以分数定优劣啊
xuzhong+2005-07-27 12:56-->引用:xuzhong @ 2005-07-27 12:56 我国的教育机构的素质有待提高后才能提素质教育这挡事,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