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对《成长〉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dyly
时间:
2005-7-15 09:39
标题:
对《成长〉的思考
我想作为家长大家一定对经过早教的孩子成长后是怎样的最关心了。也最想看看对已经成功或者说某方面做出成绩的人早年的家庭教育。这样我们期望能从中发现自己教育好孩子的方法,也发现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幸福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的规律。所以看到写微软研究院人才的这本《成长〉就转贴过来。
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39284&pp=20
Qmom建议大家选出自己认为是精彩的话,然后大家深思讨论。引用如下:“ 我们手上的种种数据很清楚地证明,对待教育的那种随意、宽容、听凭自然的 态度,在今天已经消失殆尽。承担着教育之责的人们,已经变得越来越刻意和武断。 他们倾向于把教育当作一套严格的程序。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婴儿时期, 甚至在母亲胎中就开始接受严格训练,煞费苦心,环环相扣,一丝不苟,每一个环 节都在预先设定的计划中。” 很精彩!! 版主:想没想过建个楼置顶,让大家把觉得精彩的,引人深思的话一个个放上去?有兴趣地来参与吧!
作者:
dyly
时间:
2005-7-15 09:42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孩子的“开窍”与教育环境有着更大的关联度,而不像我们通常以为的仅仅与孩子的年龄相关。在90%的案例中,孩子的“开窍期”发生在大学二年级到大学三年级,而不论他在这时候是14岁(比如张亚勤和沈向洋)还是20岁(其他所有按正常年龄上学的人)。 “先来我的读后感:1,我也是大学二年级“开窍“的。书里总结出和年龄没有关系。这么说提前上大学也可以让一个人心理早熟,而且大学的环境对孩子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了?2,自信是永远不放弃,永远不对自己放弃,也不放弃我们遇到的每个人都有的潜力。自信是积极理性的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我们的教育和文化缺少这样的积极和鼓励,这也是我特别感谢周宏老师的赏识教育,这和作者和李开复的意图和影响力都是一样的,让我们的文化里多一些鼓励乐观肯定。永远不要对一个否定,也不要对自己否定。4,中国的教育有我们本身的特点和优势,所以才能有这么多的人才。我们不需要彻底的否定和改革,而是借鉴欧美经验去发展完善。5,我得想想我真正的想要什么?选择心理学看来还是非常正确的。
</td></tr></table>
作者:
jackxiao
时间:
2005-8-8 15:12
很好的帖子!是不是大家没有注意呢??沉了多可惜啊!顶起来!!
作者:
ray
时间:
2005-8-8 18:37
《成长》算本好书。以前匆匆读过,没好好梳理。印象中对于早教,最深刻的一点就是:他们好像童年都非常自由,天性没有被压抑过。
作者:
liuxing
时间:
2005-12-13 15:18
我怎么觉得我到现在也没有开窍呢?
作者:
liuxing
时间:
2005-12-13 15:19
我怎么觉得我到现在也没有开窍呢?
作者:
guolili
时间:
2005-12-14 13:56
这里的宝宝真可爱啊!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真讨人喜欢,你们快来看看吧!
作者:
guolili
时间:
2005-12-14 14:06
童年是 快乐的,少年是有趣的,青年是成熟的。现在我们是少年,应该把握住美好有趣的时光。快快珍惜吧!
作者:
guolili
时间:
2005-12-14 14:11
这里是快乐的乐园,是美好家园,这里有很多小宝宝,如果有趣看看怎样?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