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根儿+-->引用:八根儿 最忧虑中学阶段。
我们的教育结构极不合理,造成初、高中阶段孩子压力极大,我的几个侄儿、侄女小时候能说会道的,
上中学后愁眉不展,这不是个别现象,孩子们起早贪黑的忙碌着,被动的用各种所谓知识添塞着大脑,
我不认为这叫教育!不过在培养考试机器而已。。。
惨就惨在我们都身在其中又不自知,我希望17、8岁的孩子能像老外的同龄孩子一样自立,甚至靠自己挣钱上大学,在我们这种“圈养式”学校教育下可能吗?
ray+-->引用:ray 圈不圈养主要看家长啊! :d
dyly+-->引用:dyly 为什么最忧虑中学教育呢?先说说你的原因呀!Jackxiao.我想的没那么远。启发启发我![]()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早上看到jack的问题,就一直在思考,正好看了annete的关于人文教育的帖子,有些新认识。中学阶段是最动荡的时期,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儿童期太重要了,如果在这个时期给孩子打好将来作为一个健康公民的基础,中学就从容多了。好多养育过孩子的人都说0-3,5-9岁太重要了,当然我这是以孩子为中心来看这个。如果要以社会环境来看,中学的确是最令人担心的。
jackxiao+-->引用:jackxiao 忧虑中学来自这样几方面:
1、看了《遭遇美国教育》,意识到中学时代正是发挥创造力的阶段,而我们的现状是孩子都在为了高考而接受应试教育。
2、身边听到看到的例子太多。我的两个外甥都上高中了,我眼睁睁地看着其中一个外甥的灵性被中学教育淹没了。另外,一个我认识的大姐跟我讲过好多例子,中心都是小时候很好(学习较好,又比较乖,其他方面未做描述)的孩子,由于没能顺利渡过中学阶段的叛逆期和青春期,学习一落千丈、性格也受影响,家长十分难过。
3、和edu想的差不多,但没有他想得那么全面,“整整六年的时间,孩子要面对各种心理冲击——贫富差距,能力差距,长相,身高,男女之情,老师家长的压力,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玩与学的关系,还要防范网络成瘾,色情入侵,校园暴力,这些问题很多是青春期大脑结构变化后产生的,往往不是教育所能控制的,这是最难的地方,家长在这个阶段最无力。”
我觉得他总结的很好。家长在此阶段最无力了。
至于你说到10多年后的教育会不会有改观,我对此不乐观,看目前变革的苗头就行。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既然点名了,抽一点时间讲一讲我的看法,对于孩子成长来说,我更看重最初的几年,孩子是一张白纸,以后形成什么样的习惯,养成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基本都是在最初的几年形成的。孩子小的时候都是类似的,长大以后就千差万别,其根源就在于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行为习惯。
从来还没为孩子长大以后的事情担心,中学以后他面临的问题,不单单是他会面对,而是所有的孩子都会面对,我从来不为社会环境担忧,很多父母,孩子出了问题,喜欢找社会的责任而回避自己的责任。其实大多数孩子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出了问题,首先是做父母的失败,追根朔源,还在于幼年的时候。
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父母付出得最多,不可以把教育的责任交给幼儿园和学校,那样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我相信以后只会越来越轻松,而不是越来越困难,因为随着孩子的长大,他有的自己的判别能力,养成的自己的行为方式,根本就不需要每件事情都由父母去帮他们决定了,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对他们的关注和参与。
woodgarden+2005-07-15 01:39-->引用:woodgarden @ 2005-07-15 01:39 <font face="arial,helvetica,sans-serif">马羊老师那篇长长的的经验谈让我学到了很多,建议大家好好看看。
jackxiao+2005-07-12 16:36-->引用:jackxiao @ 2005-07-12 16:36 谢谢edu和八根儿!! 我之所以谈忧虑,就是想把问题抛出来,然后我们一起讨论讨论,在目前的宏观环境和教育体制下,我们能做些什么,要务虚也要务实,为了我们的下一代,看看我们到底能做什么,所有的抱怨会和仇恨一样蒙住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不清到底应该怎么走。 大家还是用更多的冷静、更多的理性思考、更多的行动一起奋斗吧!!
八根儿+2005-07-15 20:27-->引用:八根儿 @ 2005-07-15 20:27 哦,谢谢不过我有点对上啥子清华、北大的相关说道本能的反感,主要是因为对这种片面的选拔机制(只看学业成绩)极为不满!再问:terrible two的帖子在哪喃?谢谢!
jackxiao+2005-07-20 09:16-->引用:jackxiao @ 2005-07-20 09:16 用导航栏中“搜索”功能,在关键词那栏输入“terrible”就可以搜到。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37...hlight=terrible不太信心你不会用搜索昂!:)
八根儿+2005-07-15 20:27-->引用:八根儿 @ 2005-07-15 20:27 哦,谢谢不过我有点对上啥子清华、北大的相关说道本能的反感,主要是因为对这种片面的选拔机制(只看学业成绩)极为不满!
Qmom+2005-07-15 13:41-->引用mom @ 2005-07-15 13:41 楼主对中学阶段最忧虑什么呢?是不是那时的孩子是看的见摸不着,作为家长对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忧虑呢?楼主在这里讨论忧虑的顺序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不是想引伸到我们现在能为此做些什么呢?真的没怎么想过忧虑的顺序这个问题,各个阶段都有各个阶段的问题。我倒是想过“精力投入的顺序”这个事儿。我觉得孩子由小到大家长精力投入递减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原因1: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从小到大递减的。原因2:亲子关系是从孩子由小到大顺次由低级(生理需要)到高级(精神世界的需要)一层层搭建的。从表面上看,亲子关系是日渐松散,但在精神曾面上来讲,健康的亲子关系只能是越来越牢固。原因3:一个家庭的教育气氛,教育模式,教育习惯都是在(第一个)孩子小的时候建立起来的。这个教育习惯对日后尤为重要。原因4:家长也是随从孩子由小到大成长起来的。现在才2岁的家长考虑对付十几岁的孩子,自然忧虑。如果这十几年,家长和孩子都能同步健康成长的话,到时候,问题会遇到,但家长不应该是手足无措、忧虑的状态。
Qmom+2005-07-15 13:41-->引用mom @ 2005-07-15 13:41 楼主对中学阶段最忧虑什么呢?是不是那时的孩子是看的见摸不着,作为家长对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忧虑呢?楼主在这里讨论忧虑的顺序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不是想引伸到我们现在能为此做些什么呢?真的没怎么想过忧虑的顺序这个问题,各个阶段都有各个阶段的问题。我倒是想过“精力投入的顺序”这个事儿。我觉得孩子由小到大家长精力投入递减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原因1: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从小到大递减的。原因2:亲子关系是从孩子由小到大顺次由低级(生理需要)到高级(精神世界的需要)一层层搭建的。从表面上看,亲子关系是日渐松散,但在精神曾面上来讲,健康的亲子关系只能是越来越牢固。原因3:一个家庭的教育气氛,教育模式,教育习惯都是在(第一个)孩子小的时候建立起来的。这个教育习惯对日后尤为重要。原因4:家长也是随从孩子由小到大成长起来的。现在才2岁的家长考虑对付十几岁的孩子,自然忧虑。如果这十几年,家长和孩子都能同步健康成长的话,到时候,问题会遇到,但家长不应该是手足无措、忧虑的状态。
八根儿+2005-07-20 17:50-->引用:八根儿 @ 2005-07-20 17:50 你身边没有读中学的孩子吧? 抑或没有关注过?我有五个侄二侄女,对他们的现状我感到很无助!常常作些努力想扩大他们及其父母的视野,希望他们多考虑一步:成人需要些哪些质素,都被拒绝!呵呵。。。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