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神童毕业前夕被大学开除续:不知北京在哪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7-11 18:08
标题:
神童毕业前夕被大学开除续:不知北京在哪
新闻背景:
1987年出生的王思涵,10岁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东北育才中学少年班。只读过小学三年级的他,用4年的时间完成了初、高中课程。2001年,14岁的他以572分的高考成绩考进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
今年18岁,本应大学毕业的他,却因“除英语及格外,其他科目成绩为0”,被学校“责令退学”。王思涵坦言,父亲等亲人去世对他的打击太大。
中学生活=学习+睡觉,大学生活=看书+发呆。
昨日,“神童”王思涵用两个数学等式来描述自己所经历的特殊学习生活。“我不后悔自己的这种成长方式,因为后悔也没有用了……”他平静地总结说。
中学:除了学习就是睡觉
小学只读了三年,然后直接升入中学,中学用4年时间完成了初、高中6年的课程。
记者:这样的学习经历可以说明你很聪明吗?
思涵:聪明肯定是有的,但还有的就是比别人多几倍的学习量。
记者:有时间参加一些活动吗?
思涵:我除了学习,也就剩下了四五个小时吧,只能抓紧睡觉,连吃饭时也是看书的……
记者:不觉得乏味?
思涵:没时间想太多,作业都做不完呢!
记者:没想过放弃不学吗?
思涵:不学我去干嘛啊?
记者: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不用跳级,正常地学习、玩。
思涵:爸妈陪着我学,我怎么能不学呢?况且家里人凑钱让我上了育才,而且班里同学都是这么用功学习的。
记者:他们现在都怎么样了?
思涵:都大学毕业了呗,有的继续考研,只有我……
说完,他沉默了。
大学:同学们说的我不知道
为了打破沉默,记者将话题转向了大学,“我前天去工业大学,还到了你所在的教室呢。”
“很大吧,刚上学第一天,给我吓坏了,200多同学一起上课,黑压压的一片!”王思涵的话题重新被打开,“老师根本不可能认识每一个人,你不听课,他也不知道。”
记者:所以你很高兴?
思涵:恰恰相反,觉得老师不管你,挺失落的,突然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学了。毕竟中学班里只有14名同学,老师“手把手”教。
记者:你照样可以问老师问题啊。
思涵:我就问过一次,后来就不问了。
记者:为什么啊?
思涵:不习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问,以后有不会的就问同学。
记者:喜欢和同学交流吗?
思涵:不喜欢,再说也没什么可交流的。他们海阔天空说的,我都不知道,也插不上嘴,后来索性不说了。
记者:是因为年龄差距?
思涵:不全是,总之不喜欢和同学打交道,他们也常以“少儿不宜”打趣我。
记者:这让你难受?
思涵:习惯了,我就一笑而过。不过,我觉得自己和他们还是有区别的。
当他们遇到问题时,自己能够调解,过几天就好了,可我却老想不通,就像爸爸去世,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所以大学的我,除了看书就是发呆。
面对退学后的生活很茫然
“想过退学后做什么吗?”记者不禁问道。“边打工,边自考!”王思涵回答得很干脆。
记者:打工你能做什么?自考你学什么专业?
思涵(面对记者的发问,他答不出来了,许久后,他小声说):体力活,我做不了;脑力工作,我也没有文凭。
自考嘛,会选择一个涉及文科少点的专业,因为跳级,地理、政治那些,我从来都没学过。
记者:地理一些基本的知识还知道吧?
思涵:我知道中国的形状是个鸡形,辽宁应该在鸡脖子那。
记者:北京在地图上什么地方?
思涵:不知道,我又不是北京人。什么长江、黄河啊,我都不知道。
记者:选择这种“跳级”学习方式,后不后悔?
思涵:不后悔,因为即使后悔也没有用了……
记者手记:
“神童”背后的教育之殇
10岁考上中学,14岁考上大学,王思涵似乎再次演绎了一个“神童诞生的故事”。但在大学四年里,他拒绝参加一切活动,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深陷父亲等亲人离去的痛苦中无法排解,最终遭遇尴尬退学。
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宋凤兰将此总结为“生理、智力和心理发展不和谐造成的。”可又是什么造成了他生理、智力和心理发展的不和谐呢?教育的不平衡性可能就是一个主因吧。
在本报推出了“昔日神童大四黯然退学”系列报道后,广大读者纷纷打电话表示对王思涵的同情,并恳求学校再给神童一个机会。可是当记者真正走进“神童”背后的生活时,那份同情变成了一种理性的思考。
记得18岁就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诺伯特·威纳,还以自己的经历向全世界呼吁:神童不一定为社会所需。他们中的一些人脱离了现实社会,生活变得很艰难。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7-11 18:08
14岁考上大学后再无心学习 昔日神童大四被退学
王思涵,14岁时以572分,超出分数线60分的高考成绩考进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今年18岁,本应大学毕业的他,却因“除英语及格外,其他科目成绩为零”,被学校“责令退学”。“爸爸去世后,我就学不进去了……”昨日,这位曾被誉为“神童”的王思涵,向记者说出了心里话。
——“神童”功课亮“红灯”被留级
1987年4月22日,王思涵出生在一个父母均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家庭里。由于聪明好学,10岁的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东北育才中学少年班。在少年班里,只读过小学三年级的他,用4年的时间完成了初、高中六年的课程。2001年8月,14岁的王思涵以572分超出分数线60分的高考成绩考进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
然而,曾被誉为“神童”的王思涵,在大学四年的各门功课却陆续亮起了“红灯”。大一结束时,由于3门以上课程不及格,他被所在学院要求留级一年。在毕业考试中,除英语外,其他学科因为学得不好他选择了弃考,最终,面对仅有一科英语及格的毕业成绩,王思涵被学校“责令退学”。
——为陪读父亲积劳成疾
昨日,在沈阳市铁西区重工街与十马路的交会处附近,记者找到了王思涵和母亲租住的家。仅有12平方米的小屋里,除了床和桌子外,剩下就只有书了。王思涵的母亲流着眼泪说:“为了他,我们可以说是倾家荡产,我和他爸换班陪他读书啊……”
据他的母亲介绍,由于孩子小,除了学习外什么都不会,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所以自己和丈夫曾轮流跟着陪读。后来,为了能让孩子顺利念成大学,他的父亲每天打两份工。直到王思涵考上大学,他的父亲也积劳成疾去世了。“我把房子卖了,孩子4年的学费从没欠过!”母亲坚强地说着,这让坐在一旁的王思涵掉下了眼泪。“可是我不明白,你怎么学成了这个样子?”母亲严厉地问着儿子。
——“爸爸去世后,就学不进去了”
“爸爸去世后,我就学不进去了……”王思涵流着眼泪说,“奶奶、姑姑、大爷随后也相继去世了,我觉得自己特别孤独、害怕。”“你还有妈妈、老师和同学呢?”记者问。“大学住校看不到妈妈,老师上完课就走,同学也很少和我说话。”王思涵低声说。
据王思涵讲,自己从不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也很少和同学们交流,只喜欢自己一个人在寝室看书。后来,甚至旷课就为躲在寝室看书。辅导员让找家长,他也以各种借口瞒了过去,直到“责令退学”文件上要求家长签字,他才告诉了母亲。
“我现在想上学……”王思涵趴在母亲怀里,痛哭着说。母亲告诉记者,两个月前,孩子就被要求退校了。回到家的王思涵,总是偷偷跑回学校,现在他每天都在刻苦复习大学的课程,希望学校能给他一次机会。
——学校称不会取消退学决定
面对王思涵的请求,沈阳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王哲表示,历年来,像王思涵这样14岁考进该校的只有他一个,“我们只能很惋惜,但不能因他有特殊情况就违反规定,学校不会取消‘责令退学’的决定。”而王思涵所在的电气工程学院的宋院长认为,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对大学的不适应、父亲的去世、自己主观学习性不强。”
据宋院长介绍,由于王思涵的年龄要比同年级的同学小四五岁,所以学院辅导员对他格外照顾,尤其在生活自理方面。但王思涵入学后,成绩一直处于末流。辅导员与他的沟通没有效果,几次找他的家长,他都以各种借口拒绝。(据华商晨报 王欢)
作者:
xdj
时间:
2005-7-11 18:38
唉!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将来孩子的压力和负担大啊!!!!!
作者:
lotusleaf
时间:
2005-7-11 19:15
在中国这样的大环境下,父母一定要明智啊。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7-11 19:16
挺典型的!
真不知道一些家长在瞎忙活些啥!?
一声叹息。。。
作者:
sadsad
时间:
2005-7-11 19:20
可惜了
牺牲了一个好苗子
^_^
作者:
cy88
时间:
2005-7-11 19:35
北京`长江、黄河都不知道,也上大四啊......?
作者:
xczxs
时间:
2005-7-11 19:38
可惜,可悲,可叹,又一个中国教育体制下的牺牲品,如果没有这样的应试教育制度,就不会造就这样的神童,看到社会上新的神童不断涌现,我看到我孩子普普通通的成长,我为我的孩子有我这样的父亲而庆幸,没有让她成为神童!!
作者:
bump
时间:
2005-7-11 22:25
这种压缩提前教育和神童有什么关系呢?畸形教育只能有畸形结果。
这个悲剧不是应试教育的结果,而是此“神童”父母无知的结果,看来做父母的首先要考试拿个职业证方能生孩子才能避免此种悲剧。
上大学就那么重要?竟然倾家荡产陪孩子上大学,为啥?
现在大学扩招,满大街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作者:
土耳其石头
时间:
2005-7-11 23:43
畸形的父母教育出来畸形的神童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