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帖】“硬”起来的美国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7-10 23:13
标题: 【转帖】“硬”起来的美国教育
薛涌
    美国人宠孩子,教育不严格,这似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其实,美国的创建者,是以清教徒为核心的,这些人是最为勤奋律己的,对孩子的要求常常也严酷到不近情理。


  到了19世纪20世纪之交,杜威领导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崛起,彻底挑战了传统的、严酷的权威主义教育。杜威认为,过去的教育,以教材为中心,强调死记硬背和纪律,压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提出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哲学,不是向孩子灌输教条,而是要孩子动手、做项目,很接近我们所谓的启发式教育。

  杜威的教育哲学,比起传统的权威主义教育来明显优越,渐渐占了主流。美国的教育,也从强调服从、纪律,转化到强调创意和培养孩子的自尊上来。新政以后,自由派统治了教育界,把这套哲学不断演绎,发展出一套“政治正确”的话语格式:老师不能随便训斥学生,打分要照顾学生的自尊心。

  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当学生越来越舒服,分数也就越来越高。举个例子,1968年,只有17.6%的大学新生高中的平均成绩是A;到2003年,这个比率已经上升到46.6%;1968年,22.6%的大学新生高中的平均成绩是C;到2003年,这个比率降到了5%。顶尖大学的录取办公室,接到的基本都是全A的申请材料,光看成绩很难分出高下。

  然而,面临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美国社会目前正在重新反省高分的教育哲学。美国的青少年的学术表现,长年来一直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同龄人的水平。大学教授和雇主们给高中生素质的评价是“平平”或“低劣”。布什政府开始把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高中。2001年,一个美国教育部资助的委员会敦促高中给学生更多的挑战,鼓励学生进行实习、上一些大学的课程、从事毕业研究项目。

  在宾夕法尼亚、华盛顿、北卡罗莱纳等几个州,已经要求公立高中的毕业生必须完成这种毕业研究项目,其他许多州正在考虑同样的计划。

  这种毕业研究计划,是在1980年代末期诞生的。它包括一篇8页以上、有详细注释的研究报告,8到12分钟的口头报告,回答评审员的提问,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有的学校是要求3页的研究报告,但要求有一个研究的“产品”。要完成这样的计划,学生不仅要上一门特别的课程,而且必须投入大量课外时间,收集各种资料,整个过程可以长达半年甚至一年。

  做这种毕业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懂得在实际生活中整合跨学科的技能,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它确实使一些学生受益匪浅。有一个学生,毕业研究项目是给学校设计一个体育馆。由于他的设计实在出色,学校认真起来,真准备照他的设计建造一个。

  但是,高标准也产生了许多失败者。2003年,华盛顿州的Cedarcrest高中173个毕业生中有17个学生的毕业研究项目没有通过。其中16个学生经过一番努力,修改了自己的毕业研究,最后通过并且毕业,但不及格的分数还是留在了他们的成绩单上。

  这使一些家长勃然大怒。在该校的毕业典礼上,有三个学生因为在毕业研究报告上抄袭而被禁止参加,一位到场的家长为此戴黑纱以示抗议。另一个学生毕业研究不及格,最后虽然经过修改被允许毕业,但学校拒绝取消不及格的成绩时,家长就找律师要告学校,并试图组织草根的运动逼着学校取消毕业研究项目。有的学校,迫于压力不得不推迟实行毕业研究项目的计划。

  这一系列强烈的反弹,说明自由派的某些教育哲学已经在美国根深蒂固。许多美国人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老师尊重、获得体面的成绩,是他们生而具有的权利。他们似乎已经完全忘了:别人的尊重必须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而得来;老师的责任不是让孩子们自我感觉良好,而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完成人格的成长,获得对付现实世界的能力。

  最近二十年,自由派的极端话语格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保守主义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已经认识到,一味顺应、娇纵孩子,最终会使他们无法在现实社会竞争。最近美国的文化由“软”转“硬”,教育上也开始建立基本的标准。不管社会上有多么大的抵抗力量,美国的教育会变得越来越严格,美国的孩子也会变得用功一些。  

2005-7-3 
作者: dyly    时间: 2005-7-11 02:50
我们现在反对应试教育更不能盲目极端。edu,好好研究研究应试教育中到底是哪出现了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方法.....?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7-11 09:20
dyly+-->引用:dyly 我们现在反对应试教育更不能盲目极端。edu,好好研究研究应试教育中到底是哪出现了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方法.....?
目的,内容,方法都错了!所以学生会越学越呆、越学越厌学、越学越找不到生活的目标!我们的所谓教育,完全是在超负荷的灌输,已经成为磨灭孩子们灵性、摧残孩子们身心、压榨老百姓血汗的恶魔。。。 <img src='images/smiles/mad.gif' smilietext=':mad:'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mad:' />
作者: dyly    时间: 2005-7-11 10:29
那怎么办?摧残磨灭还不如让孩子在家呢?停办所有学校?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7-11 11:41
dyly+-->引用:dyly 那怎么办?摧残磨灭还不如让孩子在家呢?停办所有学校?
    呵呵,作为家长,不要去成为它的帮凶就好了!尽你所能,减轻那种成为小孩沉重负担的“学习”吧,同时,要开阔我们自己和孩子们的眼界,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尽早明白:学习是为啥?是他童年的全部吗?。。。 <img src='images/smiles/wink.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7-11 11:52
dyly+-->引用:dyly 那怎么办?摧残磨灭还不如让孩子在家呢?停办所有学校?

你能怎么办?作为一个普通家长能怎么办?
这里谈的不是怎么办的问题,怎么办不归这个论坛管,
这里的家长只需认识一个问题,真相是什么,学校究竟是怎么回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然后根据这个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策略
作者: dyly    时间: 2005-7-11 12:45
okay, 谢谢你让我们知道了真相。那我们制定怎样的相应的策略?
我们说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语言能力等,您说是提前“灌输“孩子知识更遭批判,怎么办?
okay,要给孩子快乐的童年,象在农村一样没人管顺其自然了,长大了能适应社会有竞争力吗?
不求上哈佛了,在国内求生存总得有个大学文凭吧?怎么办?
作者: dyly    时间: 2005-7-11 12:48
八根儿+-->引用:八根儿 :d 呵呵,作为家长,不要去成为它的帮凶就好了!
尽你所能,减轻那种成为小孩沉重负担的“学习”吧,
同时,要开阔我们自己和孩子们的眼界,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尽早明白:学习是为啥?是他童年的全部吗?。。。 ;)

我怎么感觉孩子能自由的学习就快乐。学习爬走路,学习交朋友,学习怎么把玩具不给小朋友抢走,学习怎么引起别人的注意,学习人为啥活着.......

那你认为童年是什么?如果重新给你童年,你要怎样度过?
作者: sgjswt    时间: 2005-7-11 13:00
最近二十年怎么样,给我们再见识一下吗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7-11 15:07
dyly+-->引用:dyly 我怎么感觉孩子能自由的学习就快乐。学习爬走路,学习交朋友,学习怎么把玩具不给小朋友抢走,学习怎么引起别人的注意,学习人为啥活着....... 那你认为童年是什么?如果重新给你童年,你要怎样度过?
呵呵,我们的教育及检测方法强调记忆,考查的是记住了多少并由此来分高下;我认为真正的教学是引导式的、启发式的,尽量的引起孩子的兴趣并由此产生自主探求的欲望,表现在能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前者导致老师整堂课都在讲,把问题分析得很细,代替孩子的思考,只要求他们理解、记住;后者可能讲得很少,课堂很活跃,并将思维拓展出课本的方寸之间,考查方式也多是无标准答案的作项目报告。。。 我当然希望我的儿子在后一种氛围中学习,其模式将直接导致培养出的人的思想、思维成熟度!而决不会让他重走我的受教之路!我自认为我的受教模式让我的思想晚熟20年! 相信看完我推荐的文章后是会体会出这种差异的:     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43169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7-11 16:09
八根儿+-->引用:八根儿 我自认为我的受教模式让我的思想晚熟20年!
相信看完我推荐的文章后是会体会出这种差异的:
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43169

同感!如果没有互联网,我现在估计还没熟呢,
互联网让我早熟了至少5年。
我们这代人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
作者: dyly    时间: 2005-7-11 17:20
八根儿+-->引用:八根儿 呵呵,我们的教育及检测方法强调记忆,考查的是记住了多少并由此来分高下;
我认为真正的教学是引导式的、启发式的,尽量的引起孩子的兴趣并由此产生自主探求的欲望,表现在能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前者导致老师整堂课都在讲,把问题分析得很细,代替孩子的思考,只要求他们理解、记住;
后者可能讲得很少,课堂很活跃,并将思维拓展出课本的方寸之间,考查方式也多是无标准答案的作项目报告。。。
我当然希望我的儿子在后一种氛围中学习,其模式将直接导致培养出的人的思想、思维成熟度!
而决不会让他重走我的受教之路!我自认为我的受教模式让我的思想晚熟20年!
相信看完我推荐的文章后是会体会出这种差异的:
http://www.etjy.com/showthread.php?t=43169

因为这个我专门把你推荐的那篇“素质教育在美国“单独贴出来。   

这是我回复rina妈妈的:

<I>日本现在的教育改革和中国的减负改革犯了一样的毛病。对孩子来说负担不是教育内容,而是教育目的出发点和教育方法。所以我觉得大纲规定凭借教会多少字来考核,完全是错误的。而应该是几岁的孩子应该具备怎样的阅读能力。在多少时间能阅读多大难度的文章。当然考核并不是做阅读理解,而是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思考习惯的方法,(这也是我们最应该借鉴美国教育的地方)这样鼓励老师尝试创造多样的适合不同孩子的方法来掌握。我刚看完这本书,感想颇多http://www.etjy.com/forumdisplay.php?f=6


我不知道你参观过的那些国际小学的孩子,对学习的主动性怎样呢?兴趣是怎样的呢?如果这些方面孩子也都没有,那这国际小学就学到了欧美学校教育的皮毛.孩子的学习习惯专注力是和他们的兴趣动力联系在一起的.我上小学时上课就爱睡觉,但是做自己感兴趣的比谁都投入真是废寝忘食,象现在这样.:)蒙氏的爱与自由理念也是这样的,这是中国教育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把孩子当作独立平等的人对待。即使得到老师关注喜爱的孩子可能会学习很专注,但是孩子的性格和人生态度方面会有问题。</I>
作者: dyly    时间: 2005-7-11 17:25
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文章让家长对教育有更多的思考是非常好的,可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批判,包括埋怨政府,又能有益于问题的解决吗?现在的政府人员也都是受这种教育模式影响的人,和我们一样有着这么多的束缚。罪责都在他们也不公平吧?!

这样的口气和态度对激发矛盾有益,而且可以宣泄情绪。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7-11 17:51
dyly+-->引用:dyly 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文章让家长对教育有更多的思考是非常好的,可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批判,包括埋怨政府,又能有益于问题的解决吗?现在的政府人员也都是受这种教育模式影响的人,和我们一样有着这么多的束缚。罪责都在他们也不公平吧?! 这样的口气和态度对激发矛盾有益,而且可以宣泄情绪。
政体-》教育体制-》人才-》科技-》国力 生活在这种桎梏思想、漠视人权的国度,不怪它怪谁!?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呵呵。。。
作者: dyly    时间: 2005-7-12 17:51
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和国家,只有爱,没有怪。

爱了就理解了,理解了就更爱了。

爱了就积极的想法去解决了,大家都这样想这样做国家的后代就有希望了。

我们要求父母改变吗?NO.我只愿望他们健康快乐幸福。抱着教育父母的心态,父母会没面子的。

我们要求国家改变吗?No. 我也只愿健康和谐富强。抱着教育政府官员的心态,他们会生气和委屈的。不抱着这样的心态,他们会内疚和自省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对吗?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7-12 22:52
dyly+-->引用:dyly 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和国家,只有爱,没有怪。 爱了就理解了,理解了就更爱了。 爱了就积极的想法去解决了,大家都这样想这样做国家的后代就有希望了。 我们要求父母改变吗?NO.我只愿望他们健康快乐幸福。抱着教育父母的心态,父母会没面子的。 我们要求国家改变吗?No. 我也只愿健康和谐富强。抱着教育政府官员的心态,他们会生气和委屈的。不抱着这样的心态,他们会内疚和自省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对吗?
缺 公民教育 这一课!--不仅仅是你哈,我们及我们的孩子都缺!呵呵。。。
作者: 大风的爸爸    时间: 2005-7-12 23:05
八根儿+-->引用:八根儿 缺 公民教育 这一课!
--不仅仅是你哈,我们及我们的孩子都缺!
呵呵。。。
补上卢梭的一句话:“凡是想在社会秩序中把自然的感情保持在第一位的人,是不知道他有什么需要的。如果经常是处在自相矛盾的境地,经常在他的倾向和应尽的本分之间徘徊犹豫,则他既不能成为一个人,也不能成为一个公民,他对自己和别人都将一无好处。”
八根,看的出你不一般!
作者: jmfx66    时间: 2005-7-13 00:19
同感!如果没有互联网,我现在估计还没熟呢,

我们这代人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
作者: dyly    时间: 2005-7-13 08:44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补上卢梭的一句话:“凡是想在社会秩序中把自然的感情保持在第一位的人,是不知道他有什么需要的。如果经常是处在自相矛盾的境地,经常在他的倾向和应尽的本分之间徘徊犹豫,则他既不能成为一个人,也不能成为一个公民,他对自己和别人都将一无好处。”
八根,看的出你不一般!

你没真正懂我的话,也没懂卢梭。断章取义是不可取的。讨论到此为止。自己做就行了。
作者: 大风的爸爸    时间: 2005-7-13 09:22
dyly+-->引用:dyly 你没真正懂我的话,也没懂卢梭。断章取义是不可取的。讨论到此为止。自己做就行了。
不要对号入坐,任何个人都受之不起那句话的。中国人善做人就是不会做公民。另外,你可以点评八根,我却不能发表看法,你的权利那来的啊?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7-13 09:46
受之不起 狂风 的吹 ^_^
大家共勉哈。。。
作者: dyly    时间: 2005-7-13 09:50
我何时反对过你发表看法呢?

不是对号入座,而是你明明评论的是我呀!   如不是,那就太让人误解了。

我针对你的评论自然而然的反应,其实你没看懂我的深意。
作者: 大风的爸爸    时间: 2005-7-13 10:09
呵呵,正如八根说的,那是全民的问题,不是你一个人的。我没有那么大的胸怀,我只知道在一个公共论坛积极发言,为我儿子的将来争取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那就是对社会弊端批评而不是通融,尽管我很渺小,我做我该做的事,我不求对得起什么青天老爷,也不乞求他们的恩赐。我只对得起我儿子。也不要什么爱不爱的,在这里的人没有哪个良心上对不起这个国家。
作者: woodgarden    时间: 2005-7-13 12:10
<div><font color="#006400">现在不是批判的太多,而是批判的太少,为了孩子的将来,不在乎伤害那些利令智昏、麻木不仁者的感情。卢梭的书还是要再读一读,大家都在感叹阴盛阳衰,中华民族在有分量的场合出过几个有硬度有棱角敢怒敢言的真汉子?虽然事情是做出来的,但总要先喊出来才能振聋发聩、鼓舞士气,哪怕只在论坛上吼一吼也是好的。不希望儿子将来柔得像水一样,爱的教育也重在&ldquo;大爱&rdquo;,不能变成缚手束脚的&ldquo;妇人之仁&rdquo;。</div>此帖由 woodgarden 在 2005-07-14 23:55 进行编辑...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7-13 12:14
推荐 dyly 女士 看看这篇文章:
http://www.booksea.com/xd/zatan/linda1/

相信会很有收获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