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对蒙台梭利没必要迷信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7-2 14:59
标题: 对蒙台梭利没必要迷信
蒙台梭利的办法起家时主要针对非常贫困的群体。那里的儿童根本没有机会接触文化,如数学,图书等等。因为没有机会接触这些东西,他们的智力发展缓慢,明明先天不错的孩子智商很低。所以,蒙台梭利给他们一起智力方面的刺激让他们激动万分,而且的确能够把他们潜在的智力开发起来。不过,由于蒙氏的教具太过繁复,有教育学家提出,蒙氏的刺激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显得过多没必要。

100年后,对于今天的孩子,尤其是那些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由于他们从小就能接触到各种图书、音乐、文化产品、电子产品,蒙氏的教具又显得太小儿科了。这些孩子接触的智力刺激远远要比蒙氏的教具丰富。

蒙氏教育很昂贵这让我非常奇怪。让中产阶级的孩子读蒙氏有没有搞错?应该是穷人家的孩子
去读才是。考查一下蒙氏教育的历史不难看出这个特点。

蒙氏的教育是100年前的,在那个时代先进的东西在今天看来刺激已经太不够了,即便对于今天穷人家的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很多孩子对蒙氏的教育感到厌烦,原因很简单,这些东西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探究之心。他们现在看着电视、对着电脑长大,甚至开着电瓶车在小区里乱转,这是蒙氏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蒙氏的东西是起点,它告诉我们,不对孩子进行智力刺激是不足取的。但是,她的东西最大的问题是方法是不是已经过时的问题。而更加矛盾的是,对于穷人家的孩子她的东西太昂贵,而对中产的孩子她的东西又太小儿科。

这种矛盾让我觉得蒙氏的方法在中国的推广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迷信则更加没必要。
作者: Nikki and Felix    时间: 2005-7-2 15:13
顶,有怀疑,有思考,有进步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7-2 15:43
  再好的东西到了迷信的地步都会出错。
  顶。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7-2 17:55
刺激的多=刺激的好?
作者: 小子昕    时间: 2005-7-2 20:05
取百家之长就是了,问题是有没有能力、怎么取百家之长?
作者: land    时间: 2005-7-4 00:07
在这个问题上,我本人坚决与你拼砖到底。
没有了解就没有发然权。给我的感觉是:用了杜曼的方法来看蒙氏,不要以为看了一些蒙氏的书,就是认为了解蒙氏。知道蒙氏。
何为迷信。问题不在于蒙氏的理念,而是在于操作的人。
如今国家的教育体制出现了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那难道说是教育的理论出现问题吧,不!决不,是由于现在人们用来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尺出现了问题。

试想一下:现在有多少个所谓的蒙氏老师是把孩子平等对待。给孩子设下诸多要求,和“秩序”,老师们也有与孩子一起去遵守吗?很多都没有。这不是正真的蒙氏。
教具是蒙氏教育中的其中一环,但国内很多的机构已把蒙氏沦为教具教学。以为教具就是教会孩子知识。错也。在蒙氏当中,教师担当的角色更多是观察。

我个人认为,如果连最基本的敏感期都理解不好,把握不好,蒙氏教学没从说起。
作者: bump    时间: 2005-7-4 00:14
看来楼主批林批孔要把这里全批个够才过瘾。
作者: land    时间: 2005-7-4 00:14
补充一下:我个人没有对任何一种教育法没有偏见。但我个人有一个习惯,对于任何的观点,我不会简单的归纳出对与错,而是通过自已的观察与实践去证实某一个观点。
通常我会以蒙氏的思维来解释一些行为与现象。
其实有很多学术所表达的思维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说法不一样。如杜曼的体能训练与蒙氏的感觉统合训练。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7-4 01:08
land+-->引用:land 在这个问题上,我本人坚决与你拼砖到底。
没有了解就没有发然权。给我的感觉是:用了杜曼的方法来看蒙氏,不要以为看了一些蒙氏的书,就是认为了解蒙氏。知道蒙氏。
何为迷信。问题不在于蒙氏的理念,而是在于操作的人。
如今国家的教育体制出现了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那难道说是教育的理论出现问题吧,不!决不,是由于现在人们用来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尺出现了问题。

试想一下:现在有多少个所谓的蒙氏老师是把孩子平等对待。给孩子设下诸多要求,和“秩序”,老师们也有与孩子一起去遵守吗?很多都没有。这不是正真的蒙氏。
教具是蒙氏教育中的其中一环,但国内很多的机构已把蒙氏沦为教具教学。以为教具就是教会孩子知识。错也。在蒙氏当中,教师担当的角色更多是观察。

我个人认为,如果连最基本的敏感期都理解不好,把握不好,蒙氏教学没从说起。

蒙氏的理论从爱、自由、平等的角度很多都是从卢梭、福禄倍儿那里传下来的,从理念上创新很小。她的意义在于实践,她对教育环境恶劣的穷苦人家的孩子进行了早期干预,效果很好,到今天仍然有意义,但意义仅此而已,她的方案不是不好,而是缺乏特色。尤其是针对21世纪的孩子,更是显得过时。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的标准是吃饱饭,蒙氏的教育足够,她提供馒头,如果我们的标准是吃好,蒙氏的教育已经不够了。

至于敏感期理论,我极其反感把她的理论当回事。国外研究敏感期从来都是建立在脑科学的基础上,她的很多想法仅是基于100年前儿童的观察,跟现在的儿童早就不是一回事了。简单的例子,蒙氏那时有电视吗?她知道电视对孩子智力结构的改变有多大吗?
作者: Qmom    时间: 2005-7-4 01:36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蒙氏的理论从爱、自由、平等的角度很多都是从卢梭、福禄倍儿那里传下来的,从理念上创新很小。

创新小的理论就不是好理论了?不该是这个逻辑吧。
作者: land    时间: 2005-7-4 02:09
在此,本人重申: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父亲。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法。所有的观点,我都可以用大量的身边的事例引证。我不是一个重归纳的人。正因如此,我个人深感知一个普通的家长需要什么:行知有效的方法。

我深知本人作为一个版主,要本着一个公平公正的态度。不偏不倚。有些会员建议我用另外一个ID来拍砖。但我认为我就是我。我的观点并不是强调针对谁。





老实说:这样的贴子。我早已生厌。这样的贴子出来,不但不会为一些家长带来建设性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与理念,反而越来越迷惘。不知方向。因为这样的贴子都是无聊的批判。断章取议的把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放大。



我不是一个教育专家,看的书不多。

我想问一下:
1.针对21世纪的孩子,那个教育最具有特色?
2.有那一个教育不是从前人的思维里总结出新的教育观念,而是自创出来的。
3.蒙台梭利的方法是100年前的。请你告诉我,现在那一部教育法是这几十年产生的。

何为之迷信。
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蒙台梭利女士曾最担心的是后人把蒙氏的思维沦为一种方法,而不能与时俱进。蒙台梭利认为蒙氏教育是源于生活。而不是一种方法。如果是社会上有些挂着蒙氏的招牌,而令人生厌,这无疑与开汽车因发过了交通意外,而不准再开汽车一样的道理。

无可否认,当今社会资讯发达。人们能更快得到不同的知识。但事物认知的过程是一样的。例如:关于语言的敏感期。
先学习语言发音,感知这个发音与事物的关系。这个时候只通认知些实体的语汇。如果这个时候对他说低头思故乡,孩子能明白么!!!不可能。
再到了2-3Y,语言模仿敏感期出现。这时要孩子停嘴是难事。这时候孩子通过吸收大量的词汇再表达出来。
到了4Y后,隨着逻辑敏感期的出现。孩子使用语言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开始使用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思维。
再到了6y社会文化感敏期时,这时孩子更能会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观点。
这就是感敏期的一个例子。同样是语言的敏感期,但不同的时期也有所不同。这是由生理所决定的。难道再过100年。社会进步了。那个时候的孩子一出生就会唱歌说话不成!!!
也通过这个例子。我认为那些在4y前让孩子读经是对孩子的语言能力是有害。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有相同的敏感期。只是时间有所不同。
例如,现在电视卡通有很多恋爱的话题。所以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一代的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出现得还要早。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7-4 03:02
楼上不要激动。谈到儿童心理,看看埃里克森的理论要比蒙台梭利的强得多。
谈到儿童认知,比蒙台梭利好的理论多的多。
至于蒙台梭利要与时俱进的说法,何尝熟悉?这不是教育,这是玄学和哲学,
国外的教育正转型建立在脑科学基础上了,我们还在谈哲学和玄学。
哲学和玄学不是不能谈,谈多了就是空谈。什么是爱?什么是自由?
作者: land    时间: 2005-7-4 09:17
在此,由于我心情激动,可能在用词与语气之间不是很礼貌,表示万分歉意。
我平时少读书。认识的其他理论真的是不多。
我的出发点是在于,对于一个普通的家长,相对于很纯的哲学,心理学,而且还有深入的理解,真是一件难事。楼上刚所列的理论,可能也是非常优秀的,但,是最优秀的吗!!
如果有某些人标榜自已是某理论的追?,而又出现了一些思维偏差,难道旁人又要说:你不要太迷信你的理论了。你的理论不好,你看xxx做得多好,多出色,它的理论才优秀!!
打字,对于我来说,真的是非常的痛苦。所以我回贴不多。
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是爱的教育,自由的教育。那请你多看看这一方面的书。几行字。不可能说清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是群体生活,与生俱就是需要爱。爱与被爱,如何去爱有些人真是的不会。

最后,说一下我对于论坛的观点。
在这里,绝大多数是家长,为人父母的。
我身为人父后,才明白到以前我妈妈常挂在嘴边的话:不做父母,焉知父母恩。
现在也明白了。体会到做父母的对子女那种无限的爱。做父母后,大伙走在一起,说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问题。互相希望能在互相交流当中,多学习能让孩子更优秀的方法。
如今,有了互联网,有了论坛,可以让更多的人走在一起。探讨孩子的问题。
相信在中国,没有多少个是全职的家长。为了孩子,都把平时可以去娱乐的时间,都用在了寻找解决教育孩子问题的时间,更多的人是需要更具体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去看一些空洞的优劣之争。还有一些取章取义的拍砖。对一些经验多的朋友来说,只会一笑了知。但对于一些不了解的朋友来说,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感。感觉这的东西是骗人。那边的也是这样。
而且,我个人认为:论坛里应多谈一些美好的东西。有益,有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贴子。让大伙感觉来这里是一种享受呢。如琪琪妈,每次发上来文章,每次都让人读了一次双一次。前车之#贴出来的大量的日常经验。还有一些妈妈把日记分享出来。永远的君度贴出来很多的美文和工作纪录,总结。。。。。
有问题,指出来,也是好事,但可以不可以在指出来的同时,说出你的解决方法。
作者: dyly    时间: 2005-7-4 11:10
支持land!!!!!!!!

其实我谈脑科学时,多么希望有人象dawnch和linkspped一样去搜集资料看书然后向大家介绍和大家讨论!说实话,开始还想帮助某些人,现在不得不放弃,而且对态度不好的人觉得很烦!
作者: land    时间: 2005-7-4 12:00
我发觉很多人大谈脑科学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最终也是沦为一个空泛的方法观。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7-4 13:40
land,你的激动让人费解。
不知道你是否花过几千块人民币买教具,进园子,
如果你的钱是从心血中得来,我希望你仔细听听我的建议。

这篇小文谈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不可能说得太清楚,
我自己有很繁重的工作去做,这个文字主要是提醒大家,
沿着我的思路想一些问题,查找一些资料。
蒙台梭利方法的本质是什么?
我毫不夸口的说,这个国家没有几个人能够弄清楚,
我也不敢肯定自己就是掌握真理的少数人,
但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辩驳和思考去接近真相。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7-4 13:42
land+-->引用:land 我发觉很多人大谈脑科学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最终也是沦为一个空泛的方法观。

孩子的心理需求是脑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韦钰做的工作就是这个,即情绪能力研究。
作者: land    时间: 2005-7-4 14:08
什么是真相??!!!
难道没有了教具的蒙氏就是不蒙氏!!
贵与不贵不是我与你说了算。市场的价值是有一根杆来调整的。

现在我孩子就在一个蒙氏班。在我所在镇其它的幼儿园也有蒙氏班。但我肯定的说,我孩子所在的地方是周边其它园所无法比拟的。那样开放的,自由的,互相尊重的环境真的是没有所比的。
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长,我所接受蒙氏的培训比孩子老师还要多。现在我的能力在某些方面甚至比老师还要高。但我还是会送孩子去那。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我亲眼目睹我孩子与其他孩子的极大变化。

钱!!!
昨天,我与一个朋友在交谈时,也在感叹: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孩子要这么高的成本。为什么现在传统教育中的老师素质会如此受质疑!!我也想在孩子身上少花一点钱。但你看一下我们身边的现实。孩子在假日连一个娱乐的场也没有。只有的是各式各样的兴趣班。

在此,我只是想说,在国内李跃儿和孙瑞雪的教育观念很值得我们去借签。
作者: Nikki and Felix    时间: 2005-7-4 14:09
land+-->引用:land 在此,本人重申: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父亲。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法。所有的观点,我都可以用大量的身边的事例引证。我不是一个重归纳的人。正因如此,我个人深感知一个普通的家长需要什么:行知有效的方法。

我深知本人作为一个版主,要本着一个公平公正的态度。不偏不倚。有些会员建议我用另外一个ID来拍砖。但我认为我就是我。我的观点并不是强调针对谁。





老实说:这样的贴子。我早已生厌。这样的贴子出来,不但不会为一些家长带来建设性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与理念,反而越来越迷惘。不知方向。因为这样的贴子都是无聊的批判。断章取议的把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放大。



我不是一个教育专家,看的书不多。

我想问一下:
1.针对21世纪的孩子,那个教育最具有特色?
2.有那一个教育不是从前人的思维里总结出新的教育观念,而是自创出来的。
3.蒙台梭利的方法是100年前的。请你告诉我,现在那一部教育法是这几十年产生的。

何为之迷信。
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蒙台梭利女士曾最担心的是后人把蒙氏的思维沦为一种方法,而不能与时俱进。蒙台梭利认为蒙氏教育是源于生活。而不是一种方法。如果是社会上有些挂着蒙氏的招牌,而令人生厌,这无疑与开汽车因发过了交通意外,而不准再开汽车一样的道理。

无可否认,当今社会资讯发达。人们能更快得到不同的知识。但事物认知的过程是一样的。例如:关于语言的敏感期。
先学习语言发音,感知这个发音与事物的关系。这个时候只通认知些实体的语汇。如果这个时候对他说低头思故乡,孩子能明白么!!!不可能。
再到了2-3Y,语言模仿敏感期出现。这时要孩子停嘴是难事。这时候孩子通过吸收大量的词汇再表达出来。
到了4Y后,隨着逻辑敏感期的出现。孩子使用语言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开始使用丰富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思维。
再到了6y社会文化感敏期时,这时孩子更能会表达个人的情感与观点。
这就是感敏期的一个例子。同样是语言的敏感期,但不同的时期也有所不同。这是由生理所决定的。难道再过100年。社会进步了。那个时候的孩子一出生就会唱歌说话不成!!!
也通过这个例子。我认为那些在4y前让孩子读经是对孩子的语言能力是有害。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有相同的敏感期。只是时间有所不同。
例如,现在电视卡通有很多恋爱的话题。所以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一代的孩子的婚姻敏感期出现得还要早。

人都是自己理念的信徒,喜欢党同伐异,特别是否定自己的理念和否定自己的时候都很极度的困难.

社会是个金字塔结构,每个人的平台起点看法都不一样,怀着不同的目的和思维方式来到儿童论坛,所以儿童论坛也是纷争不断.

给您加威(资历浅薄,我只能加2点),再把我的全数身家金币转给您,来这里2个月学到不少东西也得罪不少人,希望以后自己能来转转.

抛开观点不说,在纷争中我觉得你独立的思考与想法是值得我个人学习的,这对每一个来论坛的家长都是有借鉴意义的,加油!兄弟.!!!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7-4 14:13
哈哈. EDU这样说话象便秘的人, 网上很多的哦.

land,你根本不用激动, EDU来了这么久, 他说话的特点就是先露1小撅,
等你跳起来了, 他然后就是没有时间. 问题很大很复杂, 说不清楚, 不好说. 反问句,
他露那么多小撅的时间加起来, 足够说清楚1个问题了.

所以你每次都只要看那1小撅就够了. 想跳就跳, 跳完了就完, 不用等结果.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7-4 14:17
Land消消气,没必要和一个根本对蒙氏儿童理念都不了解的人去争辩蒙氏教育方法。

看看他对蒙氏教育方法的描述,好象就是想尽办法让小孩操作蒙氏教具,真是可笑。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7-4 14:31
迷信蒙氏?
从何说起?

现实情况是蒙氏落实得太少,理念被阉割被歪曲。
如果能忠实蒙氏理念,老老实实地实践,哪怕是一半,孩子也不会那么受苦。
作者: 阿门    时间: 2005-7-4 14:33
非常感谢Land间接帮助我开始了解蒙氏理论。等我看完了《童年的密秘》和《发现儿童》之后,我真的有一种豁朗开朗的感觉,接着又和爱人一起看了《爱和自由》。我两个月来,我们用新的理念对待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变化特别大,特别是交际能力。
作者: 13642462395    时间: 2005-7-4 14:47
在哪下载?
作者: land    时间: 2005-7-4 15:06
阿门+-->引用:阿门 非常感谢Land间接帮助我开始了解蒙氏理论。等我看完了《童年的密秘》和《发现儿童》之后,我真的有一种豁朗开朗的感觉,接着又和爱人一起看了《爱和自由》。我两个月来,我们用新的理念对待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变化特别大,特别是交际能力。
如果你孩子是比较大的话(上小学),就先看李跃儿的书。 童年的密秘》和《发现儿童》都是纯心理学的书,要理解好里面的理念,将会走一条弯路。建议先看《倾听孩子》,学做成长记录。这样再去看童年的密秘》和《发现儿童》和吸收性心智会收获更大。
作者: sunnypp    时间: 2005-7-4 15:07
是的,lz一定不了解会么是蒙氏,以为蒙氏就是教具, 其实教具只是一种工具罢了,更何况昂贵的教具并不是蒙氏的错, 错就错在中国这个畸形的教育市场。
我很感谢蒙氏的关于儿童敏感期的理论,她让我发现儿子许多“不正常”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是传统方式所禁止的,至少在我们小区里是。如:我儿子会在小斜坡上跑上跑下半个小时,别的妈妈一定是在自己小孩有这个念头的时候就历声喝止了。儿子会推拉门一个钟头,而别的妈妈只会对小孩说,手指头要夹牢的,然后强行带开。儿子会呆在电梯里按钮上上下下一个钟头,而别的妈妈一定会嫌累,嫌气闷,不肯陪同。儿子喜欢不平的路我就陪他走。。。他才一岁半,不同的敏感期会接踵而来,我会耐心地陪着他快乐充实地渡过。
如果没有蒙氏,我也会像小区里的其他妈妈一样制止他,让他心里痛苦妨碍他发展自我还以为是在帮他纠正错误。
教具我也正在考虑买, 部分教具也可以自己做的。三岁后我希望他能上蒙氏班,因为那里有自由和爱。至少相对与传统幼儿园。
作者: land    时间: 2005-7-4 15:19
sunnypp+-->引用:sunnypp 是的,lz一定不了解会么是蒙氏,以为蒙氏就是教具, 其实教具只是一种工具罢了,更何况昂贵的教具并不是蒙氏的错, 错就错在中国这个畸形的教育市场。
说得太对了。其实教具操作只是一个概念。 看来我可以在蒙氏区开始发起讨论坛教具操作了。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7-4 15:33
我觉得《童年的秘密》的导论“童年:一个社会问题”是一定要看的。
这是一个思想基础。

蒙氏的理念对小学、中学、大学都会有用。
可惜,体制教育的老师们大多不懂蒙氏。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7-4 15:37
land+-->引用:land 说得太对了。其实教具操作只是一个概念。 看来我可以在蒙氏区开始发起讨论坛教具操作了。
教具,是那些号称蒙氏班的标签。离开了这个标签,可能就什么都不是了。这也给家长及某些同志误导,以为蒙氏就是蒙氏教具,用了蒙氏教具就是蒙氏了。“蒙氏数学家庭版”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可惜,可怜。
作者: land    时间: 2005-7-4 15:38
dawnch+-->引用:dawnch 我觉得《童年的秘密》的导论“童年:一个社会问题”是一定要看的。这是一个思想基础。 蒙氏的理念对小学、中学、大学都会有用。可惜,体制教育的老师们大多不懂蒙氏。
非常对,它把要进行蒙氏的教育作了浓缩的归纳。也就是蒙台梭利所说的把成人推上了 “被告席”.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7-4 17:50
蒙台梭利的东西在中国概括说:
教具:对于穷人来说昂贵,对于富人来说无用。用经济学术语说就是性价比太差。
理念:无创新之处。从卢梭开始便有经典的给儿童自由的理念了。
关键期:虚虚实实。国外已有更好的替代性理论,可惜国人鼠目寸光。
园子:挂洋头卖狗肉
师资:素质差
总结:过时。
作者: land    时间: 2005-7-4 22:02
算了,不再回贴了。
化了没必要的时间。
你不会看人家说什么。
你只是要与人争,你赢了。

有时间,我会去帮需要我的人。
作者: land    时间: 2005-7-4 22:04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蒙台梭利的东西在中国概括说:教具:对于穷人来说昂贵,对于富人来说无用。用经济学术语说就是性价比太差。理念:无创新之处。从卢梭开始便有经典的给儿童自由的理念了。关键期:虚虚实实。国外已有更好的替代性理论,可惜国人鼠目寸光。园子:挂洋头卖狗肉师资:素质差总结:过时。
这样的问题不是蒙氏的专利: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7-5 00:54
dawnch+-->引用:dawnch 教具,是那些号称蒙氏班的标签。离开了这个标签,可能就什么都不是了。
这也给家长及某些同志误导,以为蒙氏就是蒙氏教具,用了蒙氏教具就是蒙氏了。
“蒙氏数学家庭版”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可惜,可怜。

文化商业化,教育商业化,
不卖教具怎么弄钱?
蒙台梭利也不能幸免,只能沉沦。。

所以从策略上讲根本没必要为蒙台梭利辩护
没他照样可以高喊爱和自由,爱和平等
这些口号没有一个是她的专利!!
至于关键期理论,还是多多跟踪最新的脑科学进展
没必要迷信100年前的东西。。
作者: momomum    时间: 2005-7-5 08:54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蒙台梭利的东西在中国概括说:
教具:对于穷人来说昂贵,对于富人来说无用。用经济学术语说就是性价比太差。
理念:无创新之处。从卢梭开始便有经典的给儿童自由的理念了。
关键期:虚虚实实。国外已有更好的替代性理论,可惜国人鼠目寸光。
园子:挂洋头卖狗肉
师资:素质差
总结:过时。


LZ, 蒙氏所提的是敏感期,而非关键期,敏感期和关键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虽然"给儿童自由的理念"的理念不是蒙氏所提出,但现在的蒙氏是把它作为一种理念来实施,让多少孩子受益,而传统幼儿教育有多少是真正给了孩子自由,爱和尊重?

如果您去看了孙老师的蒙氏园,或许您会有不同的想法了.
作者: land    时间: 2005-7-5 14:46
momomum :
真希望你能把孩子的成长记录分享出来。我真喜欢在恒福的孩子,也是因为亲眼所见,才让我对蒙氏的看法不一样。
作者: 独孤求败    时间: 2005-7-6 23:55
这个世界上总有<u>少数几个读书多一点的人,不仅在知识上优越,甚至有时在道德、价值方面,也有垄断性的权威</u>。

请记得我们都是自由的! 信或不信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由!

不要争论了!
作者: xxycskrp    时间: 2005-7-7 09:58
受益良多,回头细细品
作者: Odys    时间: 2005-7-7 10:15
edu是想说《童年的秘密》这本书的东西落后了吧?这点欧同意。但是是有范围的同意。其中一些具体的操作方式是落后了。但是她的一些对教育体制,教育观念的反思的意识(或者叫理念,找不到合适的词)是没有落后的。
montessori的方法观点确实是与时俱进的。那些具体的方法在当时是先进的。如果叫montessori自己到现在的环境中,她一样会拿出一些让大家耳目一新的方法。何况,montessori的追随者通过不断的努力,其内涵早已不是《童年的秘密》这本书那么简单了。
http://www.montessori-ami.org/ami.htm
http://www.montessori.org/
http://www.amshq.org/

land这么激动也没有道理。人家只不过是说应该多方面看一个事物。并没有一竿子打死啊。方法观点都很辨正嘛?为什么一批判你信奉的东西就要感到迷茫,就要人家拿出个解决方案呢?难道你自己就不能去探索。这种思维习惯是不是应试教育结果?
作者: JaneYoung    时间: 2005-7-8 10:05
楼主明显是把蒙氏教育等同于蒙氏教具了。
我觉得蒙氏值得吸收的是她的理念,不在于教具本身
作者: 爱儿子的老爸    时间: 2005-7-8 13:17
争来争去真没什么意思,你说圣经好不好?有多少邪教就是从圣经来的,蒙式教育肯定是有可取之处,但是看谁教了,每个人的理解还不一样呢。不过,我看蒙式教育真的挺繁复,不大理解。
作者: maria0528    时间: 2005-7-8 22:34
land+-->引用:land 补充一下:我个人没有对任何一种教育法没有偏见。但我个人有一个习惯,对于任何的观点,我不会简单的归纳出对与错,而是通过自已的观察与实践去证实某一个观点。
通常我会以蒙氏的思维来解释一些行为与现象。
其实有很多学术所表达的思维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说法不一样。如杜曼的体能训练与蒙氏的感觉统合训练。


非常支持!说得太好了!
这也是我对各类教育学派的想法:没有对错,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问题。
作者: dyly    时间: 2005-7-10 22:39
刚才和一个数学博士后讨论,思维完全和edu一样:

讨厌应试教育----教孩子知识就得批判---对小孩子就得顺其自然----实际行为是“不作为“
讨厌蒙氏昂贵和教具------别人认可蒙氏就是迷信了-----对孩子就得脑科学----怎么脑科学?----实际行为是“不作为“加大批判
....................

这样思维的人在推理结论时真懒,请好好想想为什么讨厌应试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具体什么?蒙氏也一样。不从这两点想透就不要这么简单得出结论。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7-10 23:04
dyly+-->引用:dyly 刚才和一个数学博士后讨论,思维完全和edu一样:

讨厌应试教育----教孩子知识就得批判---对小孩子就得顺其自然----实际行为是“不作为“
讨厌蒙氏昂贵和教具------别人认可蒙氏就是迷信了-----对孩子就得脑科学----怎么脑科学?----实际行为是“不作为“加大批判
....................

这样思维的人在推理结论时真懒,请好好想想为什么讨厌应试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具体什么?蒙氏也一样。不从这两点想透就不要这么简单得出结论。

我写过两本关于应试教育的书了,我还要继续写第三本。
毫不谦虚地说:我对应试教育的理解已经深入骨髓了!如果你有兴趣,我给你推荐一篇文章,
你好好读读。我说你是井底之蛙请你不要生气,你多读读多看看多想想也许会默认这个称呼。
当然,我们都是井底之蛙,只是我比你早一点认识到这个事实而已。
http://www.civiledu.com/sec-jyhps.html
文章在这里,好好读一读吧。
作者: ctomy    时间: 2007-4-30 09:55
不錯的分析 謝謝
作者: frangipani    时间: 2007-5-2 07:06
我觉得蒙氏的基本理念很符合现在家长对孩子的一种要求和企盼,希望孩子能在愉快的环境中成才,所以现在大热。

起先,我看了基本蒙氏的书,很激动,觉得说出了我的理想。

后来,看到3集蒙氏视频时,发觉很有问题。比方说,认识一个事物,她过渡的强调去触摸。但即使对一个3岁的孩子而言,看到一个事物,她的反映不应该是那么缓慢的。人的认知都是在经验上有一个归纳,总结和联想的功能。蒙氏的这一套认知确实停留在智障儿童智力开发的水平上。

但是她的基本理念,自由和发展确实很有价值。激起生命的浪花,却任其自由发展!
作者: yang0z0x    时间: 2009-2-20 15:23
看了很有收获。
孔子落不落后?都落后2000多年了,现在照样学。
孙子落不落后?也落后2000多年了,现在是西点军校的教材。
犹太人保不保守?不论犹太人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几本基本教材是要小孩从小就背的。
所以,落后不落后与时间是没多大关系的。
作者: wwalter    时间: 2009-2-22 06:16
我个人认为蒙氏教学还是有很大的可取之处。问题是有人拿它来挣钱时,只是打着个旗号,把他们自己的所有不足之处,或者是让人难以理解的东西都归结于蒙氏(可怜的老蒙)。
作者: zhangji7411    时间: 2009-3-18 12:57
不管用什么教材,关键是孩子是否喜欢。
作者: dabaoxiaobao    时间: 2009-3-24 12:50
怎么说那,大家都希望孩子有个好的未来,但是孩子又不能做实验,所以有好的研究成果就学习了,这也正常总比不学来得要好亚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