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我也讲个读经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yuhongmin    时间: 2005-6-29 09:56
标题: 我也讲个读经的故事
已删除!此帖由 yuhongmin 在 2005-11-02 20:47 进行编辑...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6-29 10:42
一、我不会让孩子去读千字文,我觉得与其如此不如带孩子看《山海经》。
孩子三岁的时候,我带孩子读过一点千字文。可能是因为之前读过了三字经和大学,拿起《千字文》总觉得没劲。内涵比不上前两者,优美又比不上笠翁,能学点成语是真的,其中的典故倒是有趣,但我没那个本事。故仍然提不起兴趣。
后来,遇到了《弟子规》,心才安定下了。由《弟子规》再到论语二十篇。

二、我不会让理解文义成为读经的一个必经程序。
以前rainbow讲过一个例子,说在小区儿童游乐场,孩子们排队玩滑梯,一个“读经”的大孩子以“长者先,幼者后”为由自己抢在小孩子的前面。
我觉得这就是经典的“文义”误导了孩子。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其涵义是广大的,语言是优美的,这不能理解得来,是要靠体悟的。
字面的理解有时会是体悟的帮手,有时又是体悟的障碍。

前几日有朋友问我的女儿读经的情况,我说:现在中国的经典没读,在读英语的经,把时间拿去学英语了。
那朋友就劝我:中国的经典还是要读,文字是有信息的,经典是圣人之书。。。。。。

我能明白这位朋友的意思。
就象弹钢琴一样,拿着大师的谱子,我们能触摸到大师的心灵;
捧着经典,我们难道不能有机会仰止熏习圣人的风范吗?
作者: yuhongmin    时间: 2005-6-29 11:17
dawnch+-->引用:dawnch 一、我不会让孩子去读千字文,我觉得与其如此不如带孩子看《山海经》。
孩子三岁的时候,我带孩子读过一点千字文。可能是因为之前读过了三字经和大学,拿起《千字文》总觉得没劲。内涵比不上前两者,优美又比不上笠翁,能学点成语是真的,其中的典故倒是有趣,但我没那个本事。故仍然提不起兴趣。
后来,遇到了《弟子规》,心才安定下了。由《弟子规》再到论语二十篇。
这个讲得好!

dawnch+-->引用:dawnch 二、我不会让理解文义成为读经的一个必经程序。
以前rainbow讲过一个例子,说在小区儿童游乐场,孩子们排队玩滑梯,一个“读经”的大孩子以“长者先,幼者后”为由自己抢在小孩子的前面。
我觉得这就是经典的“文义”误导了孩子。
只能说明这个孩子没理解文义,既然没有理解,获得的东西也许是非本质的!

dawnch+-->引用:dawnch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其涵义是广大的,语言是优美的,这不能理解得来,是要靠体悟的。
字面的理解有时会是体悟的帮手,有时又是体悟的障碍。

前几日有朋友问我的女儿读经的情况,我说:现在中国的经典没读,在读英语的经,把时间拿去学英语了。
那朋友就劝我:中国的经典还是要读,文字是有信息的,经典是圣人之书。。。。。。

我能明白这位朋友的意思。
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体悟到呢?特别是那些幼儿。

dawnch+-->引用:dawnch 就象弹钢琴一样,拿着大师的谱子,我们能触摸到大师的心灵;
捧着经典,我们难道不能有机会仰止熏习圣人的风范吗?
很多人只知道弹大师的谱子,却只有极少部分人能触摸到大师的心灵。就是因为没理解、所以没感悟!
作者: tiantian03    时间: 2005-6-29 11:19
dawnch+-->引用:dawnch 一、我不会让孩子去读千字文,我觉得与其如此不如带孩子看《山海经》。
孩子三岁的时候,我带孩子读过一点千字文。可能是因为之前读过了三字经和大学,拿起《千字文》总觉得没劲。内涵比不上前两者,优美又比不上笠翁,能学点成语是真的,其中的典故倒是有趣,但我没那个本事。故仍然提不起兴趣。
后来,遇到了《弟子规》,心才安定下了。由《弟子规》再到论语二十篇。

二、我不会让理解文义成为读经的一个必经程序。
以前rainbow讲过一个例子,说在小区儿童游乐场,孩子们排队玩滑梯,一个“读经”的大孩子以“长者先,幼者后”为由自己抢在小孩子的前面。
我觉得这就是经典的“文义”误导了孩子。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其涵义是广大的,语言是优美的,这不能理解得来,是要靠体悟的。
字面的理解有时会是体悟的帮手,有时又是体悟的障碍。

前几日有朋友问我的女儿读经的情况,我说:现在中国的经典没读,在读英语的经,把时间拿去学英语了。
那朋友就劝我:中国的经典还是要读,文字是有信息的,经典是圣人之书。。。。。。

我能明白这位朋友的意思。
就象弹钢琴一样,拿着大师的谱子,我们能触摸到大师的心灵;
捧着经典,我们难道不能有机会仰止熏习圣人的风范吗?

认同。《千字文》我也没有给孩子用,我开始先用三字经(我自己背很熟),但后来就把《弟子规》放前面,做人第一,行有余力,再学文吧。孩子喜欢极了弟子规。(我的孩子1岁8个月)《论语》一定要学。(原谅我这么直接,实在没有时间委婉)。我觉得,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一部什么经,就否定全部。像有朋友用《读经害处大》,我真是觉得不太好,可能他只是说读某部经不太好,可是这个标题放在那里,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看里边,就输入一个信号,儿童教育论坛说了“读经害处大”。既然是教育论坛,说实话我们讲话还是要慎重。反正这个话,打死我我也是不敢说的。像楼主的标题就很平和,很中庸,用了个“也”字,自己的观点又微秒地表达了出来,此乃温柔敦厚,好!(顺便也把自己夸了,呵呵)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6-29 13:34
yuhongmin+-->引用:yuhongmin  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体悟到呢?特别是那些幼儿。
不一定能,在有限的时空里,不一定会有这方面的效果。但在另一种时空概念里,效果是肯定有的。这是神秘现象,请不要相信。 讲白点,开了个门,你未必走进去;不开门,你就肯定不会走进去。——别跟我说跳窗穿墙啊。
作者: 八根儿    时间: 2005-6-29 14:20
看各位这样教导孩子,我只能选做 另类 了,
咋总觉得像在让孩子们 练功 喃?!

呵呵,我只让小孩玩,玩游戏、耍电脑,游泳、滑冰。。。
童年就是童年,搞那么深沉干啥?!

我们这些耍大的一代,好多小时候特匪(调皮)的还越有出息样喃?
作者: ff365    时间: 2005-6-29 15:14
八根儿+-->引用:八根儿 看各位这样教导孩子,我只能选做 另类 了,
咋总觉得像在让孩子们 练功 喃?!

呵呵,我只让小孩玩,玩游戏、耍电脑,游泳、滑冰。。。
童年就是童年,搞那么深沉干啥?!

我们这些耍大的一代,好多小时候特匪(调皮)的还越有出息样喃?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d 他那个东西又大了几个毫米?
作者: lixiyi882003    时间: 2005-6-29 16:17
对于读经我个人还是认为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的,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化底蕴很有帮助,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看重这个问题,就像以前在韩国一度流行的学英语热潮,3岁孩子造成言语混乱和对意义的不理解一样。读经无可非议,关键是孩子能否理解和什么年龄开始领略我们的文化瑰宝
作者: yuhongmin    时间: 2005-6-29 16:25
lixiyi882003+-->引用:lixiyi882003 对于读经我个人还是认为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的,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化底蕴很有帮助,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看重这个问题,就像以前在韩国一度流行的学英语热潮,3岁孩子造成言语混乱和对意义的不理解一样。读经无可非议,关键是孩子能否理解和什么年龄开始领略我们的文化瑰宝

你讲得很客观,我的观点基本和你一致,可是很多读经的人认为读经和“理解”、“年龄”无关,这让我想不通,于是接受了他们的建议——想不通就别想!
作者: Nikki and Felix    时间: 2005-6-29 17:03
yuhongmin+-->引用:yuhongmin 古代经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但这样的“继承”可取吗?

前两个星期,我们单位一年级的一名教师要上千字文,特意让我去听课,我以隔行如隔山的理由谢绝他,但还是推脱不了。于是就去了,可能是我基础差,文章里有几个字我从来没见过,还有几个字我见过但不会读。听完后我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教千字文?能不能不教?

原来是教育局某各领导推崇的,所以是统一规定,还说不在乎理解,只要大声读,积累词汇。我听了差点晕倒,学生用那么时间和经历去做自己根本不明白的事,学习那些可能一辈子也碰不到的汉字,这比猪八戒吃人生果还要不值得,毕竟猪八戒吃到了果子。

我参与了试教听课、交流、最后听课,还帮他制作了课件。后来,我建议用一定图片促进学生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去阅读,至少可以让学生明白他在读什么。在很多人看来,同事的课很成功。然而,我以参与者的身份的最大感受是: 在低年级大面积地读经相当于——作秀。

附加:我不知道个别读经&具有理解能力的大孩子读经到底是否可取,所以不敢枉驾评论!望有理解的更深刻的坛友再谈谈!


中华帝国就是这样读完了,现在这样读就可惜了这几个孩子,不这样读的人肯定比这样读的人多,OK了
作者: dyly    时间: 2005-6-30 06:19
我是从小讨厌背诵的孩子,所以头脑里没有几句古文。也常常不懂。但是脑子里有的几句前天也许我还不懂,今天我却可能突然大有体会了。比如“不成功,便成仁“。我一直不明白,仁是仁义的意思,那天看了tiantian03教孩子读经时知道了。一下子明白原来我们一部分老祖宗就有心理代偿,做不出明显的大成就,那就做个仁义善良的人吧!能选择性的流传下来,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心理代偿来建立起自我是有历史的,而且我们的自我不是真正健全的,是为了让别人认可的。

这个例子是说,孩子当时不懂的语言留在海马里,对他的思维还是人生学习感悟来说是大有意义的。所以读真正的经对孩子的影响熏陶肯定是很大的。我从小要生活在美文古文里,我的性格可能也会更含蓄吧!
作者: dyly    时间: 2005-6-30 06:23
小孩子自己总结规律来学习的能力很强,所以他们能学会语言,能建立起事物的关系.

学汉语口语是学语言,那么从小学唐诗不也是一种语言吗?孩子们会比我们更容易掌握古汉语,掌握诗词的结构用法表达情感方法等等.想想古代唐朝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诗人,随便个什么人都能随口说出不错的诗?原因就是那是他们从小就习惯的一种表达情感叙述的方法.从小就学的语言.我们给孩子提供不了第二外语的环境,提供古汉语的环境怎么就不行呢?

至于孩子的乐趣,那是具体方法问题,总不能就批判这个教育内容呀!我知道的北大心理系剑桥博士回来的教授每晚回来都对几个月大的孩子朗诵诗歌讲故事.
作者: xiaoshuiniu    时间: 2005-6-30 10:16
背三字经千字文 至少让宝宝人了很多字
作者: Nikki and Felix    时间: 2005-6-30 11:49
xiaoshuiniu+-->引用:xiaoshuiniu 背三字经千字文 至少让宝宝人了很多字


背佛经也可以学梵文,要看到也要看到,不要和稀泥
作者: jjhs    时间: 2005-6-30 13:01
dyly+-->引用:dyly 小孩子自己总结规律来学习的能力很强,所以他们能学会语言,能建立起事物的关系. 学汉语口语是学语言,那么从小学唐诗不也是一种语言吗?孩子们会比我们更容易掌握古汉语,掌握诗词的结构用法表达情感方法等等.想想古代唐朝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诗人,随便个什么人都能随口说出不错的诗?原因就是那是他们从小就习惯的一种表达情感叙述的方法.从小就学的语言.我们给孩子提供不了第二外语的环境,提供古汉语的环境怎么就不行呢? 至于孩子的乐趣,那是具体方法问题,总不能就批判这个教育内容呀!我知道的北大心理系剑桥博士回来的教授每晚回来都对几个月大的孩子朗诵诗歌讲故事.
这个是普遍现象还是偶发现象呢?如果读经有好处,那么现在的社会上就应该提倡文字的修养,让孩子学习经书,自己却大兴菜鸟文章..........呜呼!
作者: tiantian03    时间: 2005-6-30 13:35
楼上的,我很喜欢你的签名,老早就曾经copy下来过。是你自己的总结吗?
作者: 健乐宝    时间: 2005-6-30 13:37
[/quote]孩子当时不懂的语言留在海马里,对他的思维还是人生学习感悟来说是大有意义的。所以读真正的经对孩子的影响熏陶肯定是很大的。我从小要生活在美文古文里,我的性格可能也会更含蓄吧![/quote]

赞成dyly的以上看法。我从小到大看书看得极少,直到前不久因为孩子的缘故,所以买了本三字经+弟子规。在之前,我是从来没看过。看了后(当然看了解示后)发现里边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拿出来教育孩子的。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当然也有一些思想有点落后了,所以我在教孩子时会跳过去。我基本的做法,是读一遍,然后给孩子就一些比较能理解的句子解示给他听。有时儿子在听了一些他不懂的句子后,他也会问我:“妈妈,这个***是什么意思啊”那我就会解示给他听,如果一次不懂,多解示几遍就会懂了。我相信有许多的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慢慢会在他心里扎根,以后,也会时刻谨记。
在这里,我想说,父母在给孩子学习这些东西时,自已一定要先看一下,不要因为有人说了读经不好,就一味抵制。也不要因为有人说了读经有好处,而一古脑的全部拿来让孩子读。而是要挑选一些好的东西给孩子。
作者: jjhs    时间: 2005-6-30 17:29
tiantian03+-->引用:tiantian03 楼上的,我很喜欢你的签名,老早就曾经copy下来过。是你自己的总结吗?
我是从参考消息上抄的,呵呵,本想逐渐体会,可抄完了,至今也没有认真想过,真的很浪费!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6-30 17:34
  
引用:<<!--quote1-->父母在给孩子学习这些东西时,自已一定要先看一下,不要因为有人说了读经不好,就一味抵制。也不要因为有人说了读经有好处,而一古脑的全部拿来让孩子读。而是要挑选一些好的东西给孩子。
  赞同。
  
引用:<<!--quote1-->24小时内您已经给出太多声望评价。请稍后再试。
  先欠着,明天再加。
  
05
作者: 健乐宝    时间: 2005-7-1 14:07
hq1966+-->引用:hq1966   
  赞同。
  
  先欠着,明天再加。
  
05
呵呵,只要认同俺的观点,俺就很开心了!谢谢啦!
作者: Nikki and Felix    时间: 2005-7-1 15:24
经典诵读工程海内外推广近况(图)我贴不上就上传了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已有近千万的儿童参与此项活动,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合肥、马鞍山、蚌埠、怀宁、福州、厦门、武汉、长沙、西安、广州、深圳、温州、南京、苏州、江阴、成都、重庆、济南、济宁、曲阜、烟台、平原、邹平、郑州、昆明、玉溪、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大庆、乌鲁木齐、兰州、大连、包头、南昌、常州、石家庄、廊坊、太原、辽阳、锦州、荆州、承德、赤峰、呼和浩特等五十几个城市。台湾、香港也有一百多万儿童参与。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泰国、德国等海外十数个国家也有若干人数。


------------------------------------------------------------------------------------------------------
反对读经的朋友们,我犯了严重的错误, 没想到读经事业正轰轰烈烈, 传统力量是很强大的,是有生命力的,是很难放弃的,仍需努力
作者: l7546    时间: 2005-7-3 22:35
读经都是在培养奴才,
作者: land    时间: 2005-7-4 02:19
我却与大家相反,其它经典我都没有用,只用了《千字文》。
但我不是给孩子背诵。而是把它设置是楷体字。打印出来,贴出来与孩子眼线水平的地方。字体是5cm高。
因为我觉得《千字文》是用1000个不重复的字做成的一篇文章。想是用来作为孩子认字之用。但也从不刻意让孩子去认某一个字。
现在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儿子能认多少个字。反正他说出来我才知道他认识。
作者: phoenix    时间: 2006-1-12 15:02
学习学习!
作者: wwwwww888888    时间: 2006-1-12 15:20
学习学习!
作者: zxllymlm    时间: 2006-1-12 15:31
<div class="postcontent" id="show504790">我却与大家相反,其它经典我都没有用,只用了《千字文》。 但我不是给孩子背诵。而是把它设置是楷体字。打印出来,贴出来与孩子眼线水平的地方。字体是5cm高。 因为我觉得《千字文》是用1000个不重复的字做成的一篇文章。想是用来作为孩子认字之用。但也从不刻意让孩子去认某一个字。 现在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儿子能认多少个字。反正他说出来我才知道他认识。</div>
作者: 大海水    时间: 2006-1-13 15:18
读经好,我的小孩将来也要读,到时候请各位指点一二啊!
作者: yanyi    时间: 2006-1-14 10:19
是回复可以吗
作者: ptsamm    时间: 2006-1-16 17:19
yuhongmin+2005-06-29 09:56-->引用:yuhongmin @ 2005-06-29 09:56 收费内容,引用不直接显示
想听一下
作者: 安安妈1204    时间: 2006-1-16 20:00
我觉得读经很好,让孩子从小受到经典的熏陶!和作游戏没什麽区别!经常是我背给孩子听,孩子有是跟着读,有时就玩,结果过几天就从他的口中听到了!很简单,因为孩子的记忆力时惊人的!所以和孩子的其它娱乐没有冲突!
作者: happyzxia    时间: 2006-1-20 10:47
讨论的好激烈呀,学习,逐渐参与。
作者: 俊美宝贝妈妈    时间: 2006-1-20 11:19
是什么故事啊,想看看
作者: feiniaoyuyu    时间: 2006-1-24 20:04
看看
作者: wdmtx    时间: 2006-2-18 12:52
想看看。
作者: 微雨燕双飞    时间: 2006-2-19 23:01
想听一下
作者: 星星灯    时间: 2006-2-20 13:13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shin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星星灯    时间: 2006-2-20 13:16
还看不到啊
作者: 花儿开了    时间: 2006-2-20 13:38
看看,长一下见识!!
作者: ibscpa    时间: 2006-2-21 11:55
经典之所以能成其为经典,就是因为她永恒的魅力和不朽的生命力。我赞成孩子读经~
作者: song1971    时间: 2006-3-15 19:56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div class="postcontent" id="show504789">读经都是在培养奴才</div></td></tr></table>
作者: liuxing    时间: 2006-3-16 10:32
想看看。
作者: jialinmummy    时间: 2006-3-16 11:07
我也认为读经是一个好习惯。中国人都喜欢讲求清静无为,无为而澡的道理大家都懂,何妨在教育宝宝的时候也都无为而治一点呢?不一定要他学得多么天才多么出色,只要让他们学习得快乐,快乐地学习就好了。这是我的一点想法。
作者: jialinmummy    时间: 2006-3-16 11:08
对不起,好象有个旬字,应该是无为而治才对。不好意思,见笑了
作者: xief    时间: 2006-3-27 13:46
我本人是赞成读经的,我的女儿也是读经的受益者.她口齿清楚,词汇丰富.读经不要求立杆见影,而是潜移默化.
作者: 桐羽妈妈    时间: 2006-3-31 22:22
想看看
作者: kolionk    时间: 2006-3-31 23:55
呵呵,讨论得热火朝天,就是不知道一楼是什么宝贝
作者: tlih    时间: 2006-4-9 14:29
新鲜,看看
作者: lianzhu    时间: 2006-4-12 06:27
看看隐藏的内容
作者: srdcam    时间: 2006-4-22 12: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蝌蚪妈妈    时间: 2006-4-27 00:30
正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为了我家小宝宝,我一定要努力.
作者: dudley    时间: 2006-5-25 11:46
看看
作者: fiona77    时间: 2006-5-26 13:32
我也看看
作者: 亦秋亦冬    时间: 2006-5-29 11:09
<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shy.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DING
作者: xixizxj    时间: 2006-6-3 22:49
刚刚对读经感兴趣,想一起分享你的心得
作者: wzonghua    时间: 2006-6-14 17:36
谢谢
作者: alan    时间: 2006-6-14 18:16
看看
作者: 宝月儿    时间: 2006-7-12 11:13
我女儿也在读经,学习学习!!
作者: xx67    时间: 2006-7-12 11:24
看看很感兴趣
作者: newagua1    时间: 2007-4-6 14:07
dyly 朋友,“不成功,便成仁”的意思,似乎你理解错了。
这句话是有特殊语境的,譬如说,岳飞抗金,就是不成功,便成仁(不是不成功,就做一个好人的意思)。这是一种为民族的牺牲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想着“保留实力”,这样是没办法激励后人,没办法发动全民的生命力的。

说实在,我觉得经典固然要推广,但并不是任何家庭都适合读经。读经的方法可以推广,但是阅读的内容并不适合大部分家庭。只有那种跟经典有契合气质的家庭才能真正理解读经,大部分人即使做读经教育,也没办法教育出能受到经典益处的孩子,因为那些家长们会误导孩子。

对读经教育的前途,我的看法是,读经教育适合作为体制外教育的补充存在,贸然进入体制内,没有合适的老师是无法领会读经教育的精神的。

这点,可以说是因为一切智慧都需要机缘,读经教育也不例外。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