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我给孩子准备的书几乎都是引进版的,我怕国内的垃圾书把孩子的眼睛糟蹋了。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我的观点肯定是有争议的,首先会给大家一个片面的感觉,以为我禁止孩子看书,事实不是这样,我觉得这里边是一个策略和侧重的问题。现在已经被形容成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超级大海绵,一个疯狂获取信息的能人,一个被称为可以容纳几个图书馆的博学之士;我希望孩子是一个知识的反应堆,可以进行裂变甚至聚变。所以我说培养孩子读书是一个技巧,是策略和侧重。有人喜欢孩子把书当营养来浇灌,而我希望把书当成工具来使用,当然信息的积累也是重要的,但是这里有一个态度的问题,我希望孩子以建构的方式学习知识,这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但是我推崇的。
关于孩子喜欢的问题,当然,孩子是以自己的兴趣来做选择,但这里边还有一个发生与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动态的事情。上个月我给儿子讲布鲁纳的《平平》,我可是运足了感情,可我还没有开口,儿子就指着上边的企鹅不停的大喊“垃圾桶!垃圾桶!垃圾桶!”因为我们院子里的好多垃圾桶都是企鹅造型的。没有办法,不管你多么大的教育志向,孩子肯定是以自己生活的中心为原点来认识世界的,这里就引出了小孩子学习的顺序问题,是源于生活呢?还是从书本反推。好了,这里是edu的读书贴,相关的问题我们可以找合适的机会展开谈。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啊,那里,过讲了!其实对于出版社来说,出好书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国内也有一些高水准的作者。可是我们的出版环境和体制太差了,要想把好书销出去就太难了,少儿图书这块市场由于竞争混乱,获利的空间已经非常狭小了。社会资源一边倒地倾斜,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由于国内的教育体制孕育了一个畸形的消费市场。在国内最广大的家长对图书的购买都是特别直接特别功利的,知识型图书技能型图书是给孩子的首选。出版社只有瞄上这块肥田才有可能获得利润,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行行业业都做教辅教材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规模暴利。前个月接触了一个机构,正在雄心勃勃地给幼儿园编写系统教材,看着他们的书目都恐怖,都是些饲料类的东西,从英语到珠算再到读经,这样的机构多少都和官僚有着不干不净的联系。有些出版社运作了一些内容到形式都不错的书,但常常是碰的一脸灰,因为一线的各类销售终端都需要短期变现,对那些所谓是金子就不怕发光的好书虽不是不屑一顾,可也没有耐心和精力去打理,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浮躁的表现。文化商业化也让我们这个社会在精神层面付出巨大的代价,具体的表现在出版社和文化机构喜欢热剩饭,对创新谨小慎微。这就是我们家长可以在一个书店看到十几个不同版本的《安徒生》《格林》等等,却很少看到当代中国和西方现代儿童图书的缘故,因为现代图书是要版税的,而那些老东西都是解除了版权的。还有就是象迪死尼以及日本卡通这样的超级大佬用倾销的手段控制儿童图书市场,中国人自己的高水准的图书出版发行就更艰难了,没有大规模的效益出版机构是不会搭理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好作者的。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前几天我拿了1张动物园的广告纸回家,她1个个动物看过来指过去。看了好几
边以后,忽然跑去翻她的自制书,里面有2本书各有1张猩猩的照片,然后拿过来
指指广告里的猩猩,指指书上的猩猩。但是上次我花了好多钱,带她去动物
园看猩猩的时候,她根本不看。什么动物都不看。什么长颈鹿,猴子,猩猩,
河马根本不入她的法眼,她却蹲在路边看蚂蚁!!!蚂蚁我家门口就有啊。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啊,那里,过讲了!其实对于出版社来说,出好书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国内也有一些高水准的作者。可是我们的出版环境和体制太差了,要想把好书销出去就太难了,少儿图书这块市场由于竞争混乱,获利的空间已经非常狭小了。社会资源一边倒地倾斜,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由于国内的教育体制孕育了一个畸形的消费市场。在国内最广大的家长对图书的购买都是特别直接特别功利的,知识型图书技能型图书是给孩子的首选。出版社只有瞄上这块肥田才有可能获得利润,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行行业业都做教辅教材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规模暴利。前个月接触了一个机构,正在雄心勃勃地给幼儿园编写系统教材,看着他们的书目都恐怖,都是些饲料类的东西,从英语到珠算再到读经,这样的机构多少都和官僚有着不干不净的联系。有些出版社运作了一些内容到形式都不错的书,但常常是碰的一脸灰,因为一线的各类销售终端都需要短期变现,对那些所谓是金子就不怕发光的好书虽不是不屑一顾,可也没有耐心和精力去打理,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浮躁的表现。文化商业化也让我们这个社会在精神层面付出巨大的代价,具体的表现在出版社和文化机构喜欢热剩饭,对创新谨小慎微。这就是我们家长可以在一个书店看到十几个不同版本的《安徒生》《格林》等等,却很少看到当代中国和西方现代儿童图书的缘故,因为现代图书是要版税的,而那些老东西都是解除了版权的。还有就是象迪死尼以及日本卡通这样的超级大佬用倾销的手段控制儿童图书市场,中国人自己的高水准的图书出版发行就更艰难了,没有大规模的效益出版机构是不会搭理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好作者的。乱说了一通才想起edu让我写书目,读书这个东西太个性化了。我还是给大家介绍个好地方吧,凡是书店里难卖的好书,他们那里都可以找到,他们那里有比较系统的读书目录,我为儿子储存的书几乎都是在那里买的,如果我们这个论坛以后也开展这样的服务,大家就太方便了。
http://www.hongniba.com.cn/bookclub/main.jsp
我儿子还太小,对书还没有太大的兴趣,而且我也不打算让他太早阅读,我的想法是尽量从生活的周边放射的去感知世界,当他对某个事物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把探索延伸到图书里去,当然这是针对小孩子的做法。前两天他妈妈出差去了,孩子好象多少有了点心事,嘴上经常挂着火车,不仅要我抱他去看以前也常看过的火车,回家后居然开始翻书找火车了。这是我期待的。
有3本书我个人觉得家长不妨为孩子准备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送给他们
《爱心树》
《葫萝卜种子》
《猫》(卜桦著)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我给孩子准备的书几乎都是引进版的,我怕国内的垃圾书把孩子的眼睛糟蹋了。
Odys+-->引用:Odys 谢benmama
商业的DD不是垃圾。相反,越是专业和商业化越是密不可分。不盈利的DD就没法发展
盈利和精华并不矛盾。不知道大风爸爸是否同意
land+-->引用:land 深有同感,似乎是有点崇洋,但在国内的真是不能找出几本好的。
篱中人+-->引用:篱中人 给孩子买书应该是基于专家的意见,然后再根据孩子的爱好挑书。在别人看来是好书,未必适合自己的孩子看。笨妈的书单里最好加上适合的年龄,这样才好供别人参考。陆可铎绘本 比较适合大人看(色彩过于黯淡,不太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米菲系统比较适合小小孩儿看,大一点的孩子会觉得有些无趣。雅诺什除了《雨汽车》,其它几本也更适合大孩子或者大人去品味作者那种将深刻的人生哲理隐含在简单的故事中的用心,颇有点姜子牙钓鱼的味道。《石头汤》和《小象巴贝尔》撇开出版社的印刷问题,也比较适合大孩子看。希尔弗斯坦是老少皆宜,呵呵。彼得兔的那种巴掌大小的书,虽然是经典,但是不能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因为画面太小。《阿罗系统》个人觉得总有些牵强。孩子也不怎么爱看。 这些书不是不能买,买了,如果孩子喜欢,皆大欢喜,不喜欢或者不适合,就会象我一样,把这些书整齐地码在书架里,期望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喜欢看。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Odys+-->引用:Odys 谢benmama商业的DD不是垃圾。相反,越是专业和商业化越是密不可分。不盈利的DD就没法发展盈利和精华并不矛盾。不知道大风爸爸是否同意
benmama+-->引用:benmama 其实很多经典的书需要看很多边才能明白,或者你这会儿不明白,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明白,那套<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么简单的几句话,我看了很多边才看懂了里面的细节. 再套用一句话,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一定是有他道理的.[center][/center]
baby100+2005-07-15 09:21-->引用:baby100 @ 2005-07-15 09:21 笨妈妈推荐的我能有70%。期待继续推荐书目,也希望推荐一些你人物传记方面的,这方面在国内出版的不多,如果有你知道的也觉得比较好的,请推荐。谢谢。我买书基本都在网上,即便宜又经典。另外我买的《大师名作绘本》河北教育出版社。一共50册,适合4岁以上的孩子。我认为特别好。集纳东西方41位文学大师的50个精粹短篇小说,邀请42位来自全球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杰出插画家配图插画、由著名当代作家译写缩写的一套图文并茂的《大师名作绘本》近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全书共五辑,每辑10本,共50本。《大师名作绘本》中的50个故事的原著者都是世界文坛的顶尖级大师,所选作品也都是两百年来最好的短篇小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本丛书聘请了42位全球最著名的插画家配图插画,他们都是当今世界插画界的佼佼者,获得过国内和国际的各项重要绘本大奖。这样,本丛书将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名作,第一次以绘本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20位台湾著名作家如林海音、林良、林清玄等,精心将这些名作译写为短小精悍的故事,孩子们可以从这些优美又浅显易懂的文字中,使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目前,全球各国争相出版这套丛书,已有十几种语言版本在法、德、意、丹(麦)、巴西、瑞士、日、韩、新加坡、香港等地出版,出版后好评如潮,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文学巨匠、插画大师、一流作家强强联手共同打造的这套《大师名作绘本》,可谓将文学与艺术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不仅是孩子们最理想的读物,也给成人带来图文欣赏的极大愉悦,而且这样的运作在出版史上也是一次创举。
rainshinea+2005-07-15 09:50-->引用:rainshinea @ 2005-07-15 09:50 孩子特别喜欢看书,甚至去卫生间也要捧本书,她才5岁多,又不认识太多字,可能看懂的不多,不知这样好不好?
xxllhh+2005-07-15 12:26-->引用:xxllhh @ 2005-07-15 12:26 现在儿子一岁零一个月。对书还不敢兴趣。是否需要引导一下?
Ciaci+2005-07-15 17:56-->引用:Ciaci @ 2005-07-15 17:56 Baby100,得多少钱啊?你别是广告啊,真好才推荐啊!50本泥,别浪费俺们辛苦的银子了。
benmama+2005-07-15 19:33-->引用:benmama @ 2005-07-15 19:33 早就知道这套书了,,眼馋了很长时间,看过了很多次,一直犹豫着没有进,实在太多了,因为进书还要考虑销售,而我们网上的书一般都是成套销售的,一套50本,似伞太多了一点.前段时间还在想在如果这么多买不动自已一定要珍藏一套,给你这么一"诱感",我真的熬不住了,下个星期去问问出版社还有没有?真怕绝版了就没有了,妈妈们如果有谁要就跟贴,可以给我点信心,把这50本一套的书搬回家.
baby100+2005-07-15 21:12-->引用:baby100 @ 2005-07-15 21:12 就是网上一贯成套销售,害的我银子花花的流出去了。不过心里更感谢你们提供这么多的好书。
benmama+2005-07-17 15:21-->引用:benmama @ 2005-07-17 15:21 这好象一开始就形成了惯例,也就是所谓的网络的市场需求吧,记得那一套18本的相当经典的<名家绘本世界童话>我们卖的一直不是全套的,只要11本或12本,偶尔能凑上15本.正好有一段时间淘到了3套全套的.网上有个妈妈从其他的网站买了10本,孩子非常喜欢,指着后面的目录要妈妈给他配全,要我们拆给她,我们捧着那3套全套的,象捧着宝一样,不肯拆,要买只能买全套的.那位妈妈也豪不犹豫买下了全套的,自已的那10本就送人了.有的时候好书少几本你会觉得很难受,一定要配到全为止
有时候我想,卖童书大概也是需要一点理想,淘书也需要点精神的吧,我总以为毕竟我们除了是卖书人之外,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大人,当然我们本身也是家长,所以我相信我们淘到的书大多是好书,不需拆开卖噢!
baby100+2005-07-17 16:52-->引用:baby100 @ 2005-07-17 16:52 主要是国内优秀图书太少了,成套买也就这么些,即使孩子都读了也不算多。
大风的爸爸+2005-07-07 00:17-->引用:大风的爸爸 @ 2005-07-07 00:17 [quote]land+-->引用:land 深有同感,似乎是有点崇洋,但在国内的真是不能找出几本好的。
baby100+2005-07-15 09:21-->引用:baby100 @ 2005-07-15 09:21 笨妈妈推荐的我能有70%。期待继续推荐书目,也希望推荐一些你人物传记方面的,这方面在国内出版的不多,如果有你知道的也觉得比较好的,请推荐。谢谢。我买书基本都在网上,即便宜又经典。另外我买的《大师名作绘本》河北教育出版社。一共50册,适合4岁以上的孩子。我认为特别好。集纳东西方41位文学大师的50个精粹短篇小说,邀请42位来自全球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杰出插画家配图插画、由著名当代作家译写缩写的一套图文并茂的《大师名作绘本》近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全书共五辑,每辑10本,共50本。《大师名作绘本》中的50个故事的原著者都是世界文坛的顶尖级大师,所选作品也都是两百年来最好的短篇小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本丛书聘请了42位全球最著名的插画家配图插画,他们都是当今世界插画界的佼佼者,获得过国内和国际的各项重要绘本大奖。这样,本丛书将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名作,第一次以绘本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20位台湾著名作家如林海音、林良、林清玄等,精心将这些名作译写为短小精悍的故事,孩子们可以从这些优美又浅显易懂的文字中,使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目前,全球各国争相出版这套丛书,已有十几种语言版本在法、德、意、丹(麦)、巴西、瑞士、日、韩、新加坡、香港等地出版,出版后好评如潮,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文学巨匠、插画大师、一流作家强强联手共同打造的这套《大师名作绘本》,可谓将文学与艺术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不仅是孩子们最理想的读物,也给成人带来图文欣赏的极大愉悦,而且这样的运作在出版史上也是一次创举。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