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英国教育:强调启发兴趣
[打印本页]
作者:
dyly
时间:
2005-6-23 13:04
标题:
英国教育:强调启发兴趣
英国教育:强调启发兴趣
[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490 更新时间:2004-9-12 文章录入:hitomi ]
曾请教一些英国大学的教授,为什么英国教育中如此强调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喜欢、热爱你的专业,你才会不顾一切地投入精力,再辛苦也不痛苦。如果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不辛苦也痛苦。追求知识、提高能力没有不辛苦的,但辛苦不等于不快乐,更不等于痛苦。
国内常有厌学的事,这在英国的中小学里是不可思议的。很多驻英中资机构人员的子女在当地读书,即使没什么外语基础,孩子进入学校没几天,就喜欢上学了。
按英国的学制,妞妞5岁进了学校,一年级就有科学课、地理课等。其实,这些听上去很高深的学科讲的都是生活常识。比如地理课,就从你学校旁边的环境讲起:公园、花草、马路和汽车,刮风、下雨和晴天。孩子们是从生活渐渐亲近科学的。开学几个月后见到小妞妞,算术、语文虽然学得不多,但懂了很多事,她会很热情地帮助客人端茶倒水,礼貌用语一套套的。小郑的女儿在英国读三年级,很少有课外作业,在学校里也有很多半游戏的课。比如老师讲一段历史故事,涉及到著名的家族,小朋友们就用废报纸来做这个家族的族徽。老师还告诉他们:什么是带有种族歧视性的言行,受到歧视,一定向老师投诉,这是一种雏形的利用法律自我保护的训练。
校外课也很多,记者经常在地铁上碰到一班小学生,他们也许是去博物馆,也许只是去某个公园游戏。一路上,是他们学习公交常识、公共秩序和公共行为规范的机会。英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几乎都设有专门的教育场所,除对学校特别照顾外,周末还有很多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的免费活动项目。比如在科学博物馆,为鼓励四五岁孩子的动手能力,不仅免费让孩子使用新技术的照相机,还当场把你拍下的照片印在小T恤衫上奖励你。著名的大英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现代艺术馆,甚至像英格兰银行这类很专业的博物馆,都是孩子们常去上课的地方。
英国政府说,教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学校要为社会输送有各种职业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核心任务,启发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英国从中学开始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学生要系统掌握相当的基础知识,但仍然与学生兴趣结合起来。进入初中,学生就可以选课,英国的初中生开课的面很宽,他们初中毕业时,最少要有6门课的考试成绩,多数人考8—10门。除少数几门必修课,学生在课程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学得突出的科目也可以提前考。
近年工党政府抓学生的考核成绩,一些学校便简化了与考试无关的欣赏课,立刻引起社会的批评,认为这是与知识本质背道而驰的倾向,必须纠正。英国王储查尔斯连续3年亲自为中学的语文、历史教师办暑期班,请著名的文学家、作家、历史学家开讲座,提高教师对本学科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前不久一项调查发现,近年选择数理化课程的学生人数锐减,一些科学家组织立刻就“学生为什么对科学的兴趣在减少”?进行深入调查,对一些学校减少科学实验课提出尖锐批评,称此作法损失了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机会,埋没了科学人才,并将此提到“威胁着这个国家的繁荣、生活质量和它在21世纪的进步”的高度。最近《每日电讯报》从大学生普遍不会做饭发现,许多中学把烹饪课简化成了食品技术课。查尔斯王储很快发出呼吁,要求学校恢复传统的烹饪课程,提高孩子们的做饭能力。
记者曾请教一些英国大学的教授,为什么英国教育中如此强调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喜欢、热爱你的专业,你才会不顾一切地投入精力,再辛苦也不痛苦。如果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不辛苦也痛苦。追求知识、提高能力没有不辛苦的,但辛苦不等于不快乐,更不等于痛苦。
作者:
liqing
时间:
2005-6-24 15:14
非常好,谢谢了05
作者:
jessielyf
时间:
2005-6-24 15:26
不错!中国的教育体制简直没法比.所以呀!孩子的兴趣有时一到学校就被抹杀了!因为他们要面临残酷的升学考试!07
作者:
tiantian03
时间:
2005-6-26 22:43
前几天和一个同事聊天,他刚从剑桥回来,孩子还在英国读书,他很有感触地说,孩子在国内时,是国内著名大学附小的学生,而且是班长。。。总之是老师的宠儿,用他的话说“就是国内教学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了”,没想到到英国读书后,问孩子想不想附小的生活,孩子居然回答“nightmare”,开始他很生气,“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国内?”但是,渐渐明白了。像我们学的数学多么高深,全还给老师了,而在英国,他们教孩子统计,你自己设计题目,你自己做问卷,自己发下去,自己回收,自己写报告。他说孩子的功课其实蛮重,比方前一段就一夜没有睡,一夜只睡一小时,可是她不觉辛苦,因为乐在其中。这就是兴趣。
我们这里的家长天天在早教,唉,等你的孩子上学,保证给你戕害得一干二净。整个一个没法说。
作者:
aidai2000
时间:
2005-6-27 10:00
感谢dyly,可是我在国内,不知道怎么办。
像这样的好文章,应该整理成册。或者把这些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作系统的引进到国内来才好。我非常憎恨有人一谈国外的先进的东西,就过分强调我们的国情不同的论点。若真是这样,那我们还改什么革,进什么步啊。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6-27 10:00
人家是合规律的,我们是合国情的。
作者:
aidai2000
时间:
2005-6-27 10:02
hq1966+-->引用:hq1966 人家是合规律的,我们是合国情的。
谈的好!
到底是更强调规律,还是更强调国情呢?我也搞不清
作者:
yuhongmin
时间:
2005-6-27 10:20
这几天对Flash突然兴趣浓厚,越研究越喜欢,于是没日没夜地学习,连吃饭都坐在电脑前,对我这个非专业的人来说,甚至买了Flash编程的书。
一个古老的道理:家长一定要善于发觉孩子的兴趣所在,然后创造条件让孩子参与。
作者:
秦茹阿娅
时间:
2007-7-16 22:06
非常好,谢谢了
作者:
zhenhao1123
时间:
2007-7-17 00:20
谢谢,受教了!真想马上把儿子送到英国去!
作者:
bailiu123
时间:
2007-12-7 15:50
出国好难,我也想从头来过
作者:
lichaofeng2000
时间:
2009-1-19 10:00
国外教育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我们是无法达到的。
作者:
CANDY100E
时间:
2009-2-4 15:29
一看到这类的文章就不想送孩子到学校了,中国的教肓到什么时候才可以来一个大改革啊?
作者:
Atheena
时间:
2009-2-13 14:02
出国好难,我也想从头来过
作者:
brianfeixuan
时间:
2009-2-23 16:41
同意LZ观点
作者:
katel
时间:
2009-4-24 16:08
出国好难,我也想从头来过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