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mp+-->引用:bump 我不太认同爱和自由里面的一些思想。 我觉得七田真关于反抗期的一些描述和处理方式挺好的,给我不少指引。 七田真《零岁教育入门》中写道: “ 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会有反抗期是很自然的事。这表示孩子已经从过去只站在接受的—方、变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将自己加以改变、扩大、不仅只是接受而已。有些母亲也许会很高兴地说:“我的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力很强、说了就能够了解,因此,几乎没有遇到反抗期。”但是,这种情况事实上是有点危险的。德国学者海礼,曾经将孩子分成有反抗期现象与没有反抗期现象两组,做了约二十年的追踪调查、调查这些孩子们的成长情形。结果发现,显示有反抗期现象的孩子们后来成为具有自主性较强的人格特质者,而未显示有反抗期现象的孩子们、长大之后多成为缺乏自主性及自发性的人。没有表现反抗期现象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孩子缺乏主张自己的体力与精神,—‘是由于父母施加大大的压力,在父母指导力量太强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其结果有养育成温顺、有固定型式的人格之虞。之所以宁可让孩子成为活泼、有反抗心的人。是因为在某—时期体验过自己主张的孩子,能够以自身的实际体验为基础。进一步学习能表现自己的欲望或主张的方法。不过,也不能因为这样而说孩子的反抗”都是好的。如果总是不分青红皂内地接受孩子的主张或要求,则有可能会养育出问题儿童。因为、他们有可能变成任性、无法控制自己、意志力薄弱的孩子。这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Qmom+-->引用mom dyly,你提出的问题真的很好。从Q的情况看,他的terrible two的确是一种渴望约
束的表现。正如你所说,在他1岁半以前,我很少对他说NO。因为他真是个乖孩子没
有什么说NO的机会。(当然这个“乖”的定义,每个人都不同啦。比如说,小孩子让
人抱,有人觉得这样的孩子不乖。我则觉得这是他的需要,他当然乖喽)
我不认为Q的terrible two是用什么方法来控制我。而是觉得,他知道自己的成长需
要什么。当某一方面没有满足时,尽管他还不会表达,他也会用一些行为来提醒我,
他的需求。
小孩子真是神奇。就象蒙氏说的,他有自己成长的精神胚胎。其实只要细心就会发
现,哪怕是不大会讲话的孩子,他也会用他自己的方式试图告诉你他渴望什么。
教育孩子不是我们家长领着孩子走,而是孩子引着我们走。这是我从Q的terrible two中深刻体会到的。
bump+-->引用:bump 我不太认同爱和自由里面的一些思想。
我觉得七田真关于反抗期的一些描述和处理方式挺好的,给我不少指引。
七田真《零岁教育入门》中写道:
“ 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会有反抗期是很自然的事。这表示孩子已经从过去只站在接受的—方、变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将自己加以改变、扩大、不仅只是接受而已。有些母亲也许会很高兴地说:“我的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力很强、说了就能够了解,因此,几乎没有遇到反抗期。”但是,这种情况事实上是有点危险的。德国学者海礼,曾经将孩子分成有反抗期现象与没有反抗期现象两组,做了约二十年的追踪调查、调查这些孩子们的成长情形。结果发现,显示有反抗期现象的孩子们后来成为具有自主性较强的人格特质者,而未显示有反抗期现象的孩子们、长大之后多成为缺乏自主性及自发性的人。没有表现反抗期现象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孩子缺乏主张自己的体力与精神,—‘是由于父母施加大大的压力,在父母指导力量太强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其结果有养育成温顺、有固定型式的人格之虞。之所以宁可让孩子成为活泼、有反抗心的人。是因为在某—时期体验过自己主张的孩子,能够以自身的实际体验为基础。进一步学习能表现自己的欲望或主张的方法。不过,也不能因为这样而说孩子的反抗”都是好的。如果总是不分青红皂内地接受孩子的主张或要求,则有可能会养育出问题儿童。因为、他们有可能变成任性、无法控制自己、意志力薄弱的孩子。这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dyly+-->引用:dyly
对越小的孩子越要给孩子建立起规则,该约束就要约束,否则...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正好我的儿子刚刚经历过这个阶段,讲一点想法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孩子都会有这么个阶段,一岁后期就开始了,到三岁多还会有。
基本上是隔一两个月会有一次,每次一到两个星期不等。
这个时候你看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以前做得很好的事情他也要用相反的方式来和你对抗,我不读书,自己管它叫作反抗期。
我认为发生这个情况的原因是这样的。孩子小的时候尚未形成自己的意志,基本是父母怎么教她就怎么做,所以一岁多的孩子,经常很容易把自己的玩具食物和其他小朋友共享,因为他还没意识到那个是属于他的。
接近两岁的时候,孩子开始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孩子认识世界是要靠自己去体会的,而不是靠父母每天絮絮叨叨的教导。这个时期,他开始亲身尝试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因此开始挑战父母,借此观察父母的反应。
所以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十分重要,这时候使孩子性格培养最重要的时期,因为孩子在亲自体会什么是可以的,什么事不可以的,借此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和个性。做父母的如果能了解这一点,处理好每一个小事,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草率的进行斥责和抱怨,可能孩子看起来温顺些,实际上很容易埋下反抗的种子。等十几岁的时候再次爆发的时候,父母将没有任何能力了。
有些父母到这时期会很发愁,认为好好的孩子为什么突然变成这样了,会不会以后孩子就变成那种样子了。其实一定要明白这是很正常的,只要好好的处理,你以后会无比的省心。
很多父母说3岁以前是知识的培养关键时期,我却不那么认为,实际上这个年龄是性格、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那天看另外一片帖子讨论是否应该打孩子,我没参加讨论。但我可以说,这个时期你没处理好的话,再想改变一些东西,将无比的艰难,那时候,可能就只有“打”这个唯一有效的手段了。
jerryhao+-->引用:jerryhao
所以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十分重要,这时候使孩子性格培养最重要的时期,因为孩子在亲自体会什么是可以的,什么事不可以的,借此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和个性。做父母的如果能了解这一点,处理好每一个小事,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草率的进行斥责和抱怨,可能孩子看起来温顺些,实际上很容易埋下反抗的种子。等十几岁的时候再次爆发的时候,父母将没有任何能力了。
有些父母到这时期会很发愁,认为好好的孩子为什么突然变成这样了,会不会以后孩子就变成那种样子了。其实一定要明白这是很正常的,只要好好的处理,你以后会无比的省心。
很多父母说3岁以前是知识的培养关键时期,我却不那么认为,实际上这个年龄是性格、行为、习惯的养成时期。那天看另外一片帖子讨论是否应该打孩子,我没参加讨论。但我可以说,这个时期你没处理好的话,再想改变一些东西,将无比的艰难,那时候,可能就只有“打”这个唯一有效的手段了。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jerryhao,多说点啊,给大家些处理的思路,我儿子马上要进入捣蛋期了。
jerryhao+-->引用:jerryhao 以后有时间我想我会写一篇叫“我为什么反对早教”的帖子,去阐述我的观点。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孩子怕我,听起来很可怜,但这确实是我最得意的事情。
jerryhao+-->引用:jerryhao 孩子一生都在和父母较量,我们不可以成为失败者。不仅是2岁,我儿子现在也经常会挑战规则,很多方面他也会胜利,但关键点,胜利的只能是做父母的。
小巫+-->引用:小巫
真正持久的纪律是从自由中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从拒绝和管束中建立。在自由中建立的纪律,是积极快乐的纪律,是即使没有人监督也会自觉遵守的纪律,因为遵守纪律,恰恰是为了保护自由。纪律和自由相辅相成。
Qmom+-->引用mom 小巫阐述的自由和纪律和孙瑞雪老师讲的几乎一样。
“在自由中建立的纪律,是积极快乐的纪律,是即使没有人监督也会自觉遵守的纪律”
这句话,作为理论我很赞同。但把它放到一个2,3岁的孩子的身上,是否完全合适?
或者说是否全面?我怀疑。
对于管束孩子的内容,粗分起来大概有两类。
一类是因果关系很容易体验到的事情。比如手摸了水壶结果自己给烫到了。对于这
类的管束很容易做到 -- 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这类的纪律就如小巫讲的,在自由的
体验中建立起来的纪律。
在这方面,Q已经建立起了很好的自律。有时他会拿一把小水果刀问我:“妈妈我可
以玩这把刀吗?”我就说:“刀子没用好的话,可能会划破你的手指,不过你想要
试试的话,妈妈不会拦着你的。你自己决定吧。”通常,Q都是想想然后很自觉地把
刀放回原处,有时他也会拿起刀,很小心地,翻过来翻过去看看然后放下。
另一类则是孩子很难马上体验到因果关系的事情。比如控制孩子吃甜食。你同他讲
吃多了甜食对牙齿不好,对身体不好。虽然孩子能听懂,但毕竟牙齿长虫子对孩子
来讲是一个遥远的事情。这样的纪律又如何让孩子在自由中建立起来呢?还有建立
孩子的作息时间,你告诉他早睡早起对身体好,他又如何体会到呢?对于这类问题,
小巫提的那种在自由中建立的纪律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让孩子能做到自觉遵守纪律,有两个办法:一个是让孩子自律,一个是培养孩子一
个好的习惯。幼儿的自律是在自由中建立起来的。但幼儿的好习惯则是靠家长一点
点培养起来的 -- 其实这就是对孩子的管教。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关于吃糖还有玩电源这一类无法直接建立因果关系的自律,其实也可以部分地依靠自由法则来解决,我给孩子放了两段视频,一个是动画片里的角色被电击的画面,一个是小丑牙医给孩子拔牙的戏剧画面,效果还不错,对这两个事情都有些恐惧感。不过电源的问题处理起来比较复杂些,我儿子玩遍全家后发现最神秘最有威力的东西就是电源,所有的东西都连着它。曾经,尝试玩电源是他最盼望的事情,为了不打击他的探索也为了早点打发他的好奇心,我给他买了一个新的插线板,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就抱着插线板插拔。现在已经没有兴趣了。
引用:<<!--quote1-->,我给他买了一个新的插线板,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就抱着插线板插拔。
天问+-->引用:天问 高,实在是高。
大风的爸爸+-->引用:大风的爸爸 关于吃糖还有玩电源这一类无法直接建立因果关系的自律,其实也可以部分地依靠自由法则来解决,我给孩子放了两段视频,一个是动画片里的角色被电击的画面,一个是小丑牙医给孩子拔牙的戏剧画面,效果还不错,对这两个事情都有些恐惧感。不过电源的问题处理起来比较复杂些,我儿子玩遍全家后发现最神秘最有威力的东西就是电源,所有的东西都连着它。曾经,尝试玩电源是他最盼望的事情,为了不打击他的探索也为了早点打发他的好奇心,我给他买了一个新的插线板,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就抱着插线板插拔。现在已经没有兴趣了。
dyly+-->引用:dyly 孩子怕我,听起来很可怜,但这确实是我最得意的事情。其实,孩子快四岁了,我从来没动过孩子一个手指头,甚至没有一次大声的呵斥过他,但我确实能掌控住孩子。这里面的窍门就是一句话:“坚决、一致”,孩子做不应该的事情,简单的说一句话就可以了,“No”,声音要轻轻的,但眼睛一定要看着他,认真地正式的对他说。另外要坚持一贯性,无论自己心情的好坏,都要坚持同一个原则,不能因为自己心情好就随孩子去随意,更不能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把孩子合理的要求给否定了。还有一点是重要的,“No”不可以滥用,只能用在最关键的方面。有些妈妈每天都是不可以这个,不可以那个,其实就是在唠叨,对孩子来说,那个“No”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的。[I]
Qmom这就是我说的约束,在孩子出生后就要开始的建立规则。
大家都说的太好了,真是每次看大家的讨论都能引起很多思考,把学过的那些心理学知识咀嚼消化一阵。![]()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