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ai2000+2005-06-02 10:29-->引用:aidai2000 @ 2005-06-02 10:29 说得好: 1、把婴儿当成病人,如doman,七田真什么的 2、把教育当成备考,如许多训练班 3、目标定得太高--不要把目标仅仅盯在起跑线上,还有速度,方向感,持久力等,很多家长看不到 4、盼孩子是“神童”,如doman就迎合很多家长这方面的心理
知心碗+2005-08-09 01:06-->引用:知心碗 @ 2005-08-09 01:06 “把婴儿当成病人,把教育当成备考,目标定得太高,盼孩子是神童。”确实是太现实了。无奈之举................................................
wljycs+2005-05-27 08:53-->引用:wljycs @ 2005-05-27 08:53 把婴儿当成病人把教育当成备考 目标定得太高盼孩子是“神童” 由于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早期教育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出类拔萃,因此使早期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近日,全国妇联“中华育婴工程”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的调查显示,由于早教中存在误区,致使本来促进孩子发展的早期教育“伤害”了孩子。 参与了此次调查的天津市幼儿早期教育专家郭建国介绍了其中四个主要的误区: 误区之一:把婴儿当成病人。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了各种能力,一出生则有72种潜能,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婴儿对环境的要求,除了照顾以外,还需要运动、交流,甚至是“冒险”,以挖掘自己身体里的潜能。如果把他们当成病人一样地照顾,他们的潜能就会一个个消失。 误区之二:把教育当成备考。专家们的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到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专家指出,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来衡量的。它是要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项专门技能。 误区之三:目标定得太高。在家长们的心中,都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许多家长们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要是晚认了几天字,少学了几个单词是天大的失误。更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并不出色,以后也不会有“大出息”。其实人生的起跑线不止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 误区之四:盼孩子是“神童”。调查发现,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只有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长。 www.wljycs.com
wljycs+2005-05-27 08:53-->引用:wljycs @ 2005-05-27 08:53 把婴儿当成病人把教育当成备考
目标定得太高盼孩子是“神童”
由于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早期教育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出类拔萃,因此使早期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近日,全国妇联“中华育婴工程”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的调查显示,由于早教中存在误区,致使本来促进孩子发展的早期教育“伤害”了孩子。
参与了此次调查的天津市幼儿早期教育专家郭建国介绍了其中四个主要的误区:
误区之一:把婴儿当成病人。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了各种能力,一出生则有72种潜能,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婴儿对环境的要求,除了照顾以外,还需要运动、交流,甚至是“冒险”,以挖掘自己身体里的潜能。如果把他们当成病人一样地照顾,他们的潜能就会一个个消失。
误区之二:把教育当成备考。专家们的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到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专家指出,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来衡量的。它是要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项专门技能。
误区之三:目标定得太高。在家长们的心中,都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许多家长们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要是晚认了几天字,少学了几个单词是天大的失误。更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并不出色,以后也不会有“大出息”。其实人生的起跑线不止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
误区之四:盼孩子是“神童”。调查发现,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只有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长。 www.wljycs.com
aidai2000+2005-06-02 10:29-->引用:aidai2000 @ 2005-06-02 10:29 说得好:
1、把婴儿当成病人,如doman,七田真什么的
2、把教育当成备考,如许多训练班
3、目标定得太高--不要把目标仅仅盯在起跑线上,还有速度,方向感,持久力等,很多家长看不到
4、盼孩子是“神童”,如doman就迎合很多家长这方面的心理
lyning+2005-11-17 20:44-->引用:lyning @ 2005-11-17 20:44 哪里有下载的盘啊???
lyning+2005-11-17 20:44-->引用:lyning @ 2005-11-17 20:44 哪里有下载的盘啊???
阳光女人+2005-08-07 15:58-->引用:阳光女人 @ 2005-08-07 15:58 哪里有下载的盘啊???
TWINGS+2005-09-03 14:41-->引用:TWINGS @ 2005-09-03 14:41 现在的外部教育大环境就是这样,很多家长明知道是误区,但身不由己呀。
wljycs+2005-05-27 08:53+pid483254-->引用: wljycs @ 2005-05-27 08:53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483254">查看原帖[/url] 误区之二:把教育当成备考。专家们的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到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专家指出,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来衡量的。它是要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项专门技能。 www.wljycs.com
lilimali+2006-07-05 09:25+pid898517-->引用: lilimali @ 2006-07-05 09:25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898517">查看原帖[/url]
wljycs+2005-05-27 08:53+pid483254-->引用: wljycs @ 2005-05-27 08:53 [url=redirect.php?goto=findpost&p=483254">查看原帖[/url] 把婴儿当成病人把教育当成备考 目标定得太高盼孩子是“神童” 由于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早期教育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出类拔萃,因此使早期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近日,全国妇联“中华育婴工程”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的调查显示,由于早教中存在误区,致使本来促进孩子发展的早期教育“伤害”了孩子。 参与了此次调查的天津市幼儿早期教育专家郭建国介绍了其中四个主要的误区: 误区之一:把婴儿当成病人。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了各种能力,一出生则有72种潜能,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婴儿对环境的要求,除了照顾以外,还需要运动、交流,甚至是“冒险”,以挖掘自己身体里的潜能。如果把他们当成病人一样地照顾,他们的潜能就会一个个消失。 误区之二:把教育当成备考。专家们的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到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专家指出,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来衡量的。它是要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项专门技能。 误区之三:目标定得太高。在家长们的心中,都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许多家长们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要是晚认了几天字,少学了几个单词是天大的失误。更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并不出色,以后也不会有“大出息”。其实人生的起跑线不止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 误区之四:盼孩子是“神童”。调查发现,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只有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长。 www.wljycs.com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