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制造神童之妄与教育万能之殇 [打印本页]

作者: 丛台依旧    时间: 2005-5-26 11:48
标题: 制造神童之妄与教育万能之殇
当代生活报:制造神童之妄与教育万能之殇

张若渔

  2005年05月24日11:3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据《当代生活报》5月23日报道,缴纳10多万元的会费,无需苛刻的测试,就能把孩子培养成“神童”,这是目前一家名为“创才智力潜能开发有限公司”推行的“日出计划”中最吸引家长的一部分。难以解释的是,这个引起专家质疑的培养计划,却得到大量高学历、高收入、高层次家长的认同。

  这种“难以解释”的现象,其实也不难解释。在笔者看来,培训机构的花言巧语、巧舌如簧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我认为是在每一个家长的心中都存在着一种“神童情结”——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即便不是最好的,也要把他培养成最好的。

  是的,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想通过教育把孩子培养成才,大体也是不错的。但是,如果就此陷入了爱尔维修先生“教育万能论”的泥沼里,那就是过犹不及了。想当年,狄德罗反驳爱尔维修时说:“你不能把一块石头教育成花朵,你也不能把一个恶魔教育成善人,你甚至不能把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教育成滔滔不绝,你怎么能说教育是万能的呢?”几百年过去了,狄德罗的话对于如今的一些父母仍然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笔者也是赞同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事实证明,科学而及时的早期教育,对于给孩子塑造一个完美的人生,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早期教育并不能等同于“制造神童”,这是两码事。早期教育是有科学依据的,制造神童却是无稽之谈。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布鲁姆早就说过,我们也许可以发现神童,但是制造神童无异于痴心妄想。国内很多教育专家也在不同场合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中国教育学会理事长赵忠心教授也曾经说过:“神童是一个谜,且神童永远无法复制”。

  伟大思想家、作家卢梭在他的名作《爱弥尔》中假想了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通过这个男孩的成长,卢梭展示了“自然教育”的神奇魔力,孩子在一个宽松和谐、趣味盎然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健康可爱,每一个人都喜欢他。我想卢梭所表达的,也是我想说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 mojizhao    时间: 2005-5-27 14:38
10多万可以培养出“神童”?这也太神了。能培养出神童的应该是“神父”吧。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