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帖】现代私塾随想录·女儿的日常课程(袁鸿林) [打印本页]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5-13 23:55
标题: 【转帖】现代私塾随想录·女儿的日常课程(袁鸿林)
1

以前写的帖子,我多着重早教。但女儿Angella渐大,两个半月后将满六周岁,已不再是早教,而应当是正规教育的问题了。而实际上,近半年来,我已在有意识地自早教向后续教育过渡。我这里不用初级正规教育的概念,而改用后续教育,那是因为我的后续教育中的内容已打乱了学校所用的教学大纲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通过近两年左右的早教,虽然不完全可比,但大致说来,女儿的学识与能力已不低于小学二年级左右的学生,接着将按我的计划在八岁左右达到高于小学毕业的水平。

在知识结构上,我的思路仍然是以语言学习和思维训练为主体,兼顾普通学校所要达到的学科内容和标准。在主体方面,将根据孩子的实际接受情况,而不做任何的限止。具体来说:
1)  语言学习和思维训练
英语:《新概念英语》二,《PETS》二、三,并结合其他教材,仍重点发展听说能力,并具备初步的写作能力和教学能力
中文:《论语》、《古文观止》及其续编,鲁迅著作,唐宋诗词,阅读与写作并重
日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新日本语基础教程》下,所有课文均做到与英文对译
法语:(北外编)《法语》1、2、3,所有课文均与英文对译
形式逻辑与辨证逻辑(教材随选或自编)

2)  数学与自然科学
四则运算+平面几何
自然科学史(一般性介绍)

3)  艺术与游戏
中国传统书法与国画
音乐欣赏与小提琴学习
游戏与运动相结合
(待续)
http://www.chinathink.net/forum/dispbbs...ID=37472&page=1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5-14 17:03
2
我上面提到的“过度”,主要指两方面。
一方面在上课的时间方面,由原先的每天约两小时,延长至三小时左右。女儿一般在早上七点半前后起床,吃过早饭后,先上半小时的课,然后玩半个小时或一小时,再上半小时的课,接着就玩,直到吃午饭。饭后就被赶到床上睡觉,午觉没有时限,睡醒了就起床。这一觉对她很关键。起床后到晚上六点,是她自由的时间,期间还有吃晚饭。晚上六点到八点,除了期间有十分钟的休息,连续有两个小时的课。她晚上睡觉,经常很晚,要到十一二点才睡。女儿对这个时间表非常适应。
另一方面,我半年来,一直在刻意培养她的自主性,包括自主地游戏和学习。近两月来,其自主性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在学习方面,她很积极地主动学习四则运算,特别是,从英语的学习中悟出了拼音的大致规律,非常有兴趣地利用拼音自学白话文。我给她买了一套《100个好故事丛书》(吉林美术出版社),共伍册,她爱不释手,天天在读,就连睡觉也要将其压在枕头下。她说,“要不然,我就睡不踏实。”熄灯后,她躺在床上,时常会很兴奋地给我们讲几个她读过的好故事,叙述非常完整,而且还交代寓意。

(2005-5-14)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5-14 17:10
鲁迅著作不知道你怎么个教法?
建议你看看李熬最近是怎么评价鲁迅的。
形式逻辑与辨证逻辑不知道你怎么教法?
建议你先自问一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教。

母语还没学好,几种语言切换你的女儿有那么大的脑容量吗?
外国人掌握几种外语那是因为他们都是拼音文字,而且思维方式是一样的,
中国人学外语,你怎么保证孩子的思维方式不混乱?
如果仅仅教孩子几句日常用语,用得着费那么大劲吗?

你还没有理解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真谛。还是你几十年前的思维方式。
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口号,是孩子将来安身立命的思维方式。
你现在还在以灌输为主,把你孩子的脑袋当成容器。

你现在真的已经越走越远了。真的很为你的孩子担心。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5-14 22:31
3

我主张中文只教古文,白话文是不用教的,完全可由小孩子自己阅读学习。唯一例外的,是鲁迅的著作,我也将其作为需要讲解的教材。

这不仅是因为鲁迅的文章,文思深邃,处处体现着人格的伟大和洞察的深刻,而且文笔绝妙,即使白话文,遣词行文也颇有讲究,构思谋篇则更有意境。把鲁迅的文章,作为古文和白话文的衔接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本人读书不算少,真正读完个人全集的,唯有鲁迅。鲁迅的文章是空前绝后的。

(待续)
作者: 贤妻良母    时间: 2005-5-14 22:45
9-11点是免疫系统修复的时间,早睡觉比较好。

你记录孩子的成长日记吗?

你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我总是忙得连日记 都是挤时间记录。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5-15 01:23
huge57+-->引用:huge57 3

我主张中文只教古文,白话文是不用教的,完全可由小孩子自己阅读学习。唯一例外的,是鲁迅的著作,我也将其作为需要讲解的教材。

这不仅是因为鲁迅的文章,文思深邃,处处体现着人格的伟大和洞察的深刻,而且文笔绝妙,即使白话文,遣词行文也颇有讲究,构思谋篇则更有意境。把鲁迅的文章,作为古文和白话文的衔接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本人读书不算少,真正读完个人全集的,唯有鲁迅。鲁迅的文章是空前绝后的。

(待续)

我觉得你的误区是总以你自己的价值观来决定教育的内容。
你觉得是好东西的对小孩子来说并不见得。鲁迅的白话文从文字来讲还不很成熟,
中,古,西,日杂糅在一起,很多句子按现在的观点就是病句,
当然,我们没必要站在今人的眼光看待那时人们的写作,
但从学习用教材来讲,远不是最好的选择。
建议你看看新语文读本之类的体制外的语文教材。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5-15 23:17
4

关于读经的问题,我已于多处谈过自己的想法。总起来说,有选择地自幼适当读一点,既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读经的功能应是多方面的,识字、传统文化积累、性情品格教育、悟性培养。。。。。都可以借助读经。关键是如何读经。我想至少应有现代的观念,读经是为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美好的东西,是为了提高人文素养,而不是为了回到古代,开倒车。

读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就颇有启发。我给孩子讲《论语》,一方面输入现代意义,一方面尽量童趣化。

由《论语》而推及其他古典文献,也想溶思想文化和历史演进于一体,不仅有文化知识的积淀,且还有观念思维的启发引导。我曾注意到韦钰的讥讽反对幼儿读经,写了《我谈韦钰》,反对她的用实证科学拯救教育的偏狭观点。我更欣赏杨振宁的提倡读经。如果要听自然科学家的意见,我更相信杨振宁。这倒并不是因为杨氏名气更大,而是因为他更懂得中国传统文化,而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方向,杨氏的见识未必比人差。

(2005。5。15。待续)
作者: mayi    时间: 2005-5-16 06:13
小孩子还是应该先学好现代中文的表达方式,外语长大后随时都能学,何必拔苗助长。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5-16 07:23
5

我不很清楚,邓小平对电脑的认识究竟有多深远,但非常赞赏他的说法,学电脑要从娃娃抓起。

抓的第一步,就是让娃娃熟悉并爱上电脑。Angella对电脑已不陌生。五岁起,我就让她在电脑上学习英文打字,画画,看碟片和玩游戏。尤其是最近,差不多每天让她在电脑上玩个把小时。《芝麻开门·小博士数学系列》、《从零开始学日语》和剑桥少儿英语的游戏碟等,都是她喜欢的游戏。科技发展到今日,已能让孩子在玩游戏中,主动地学到很多,而且学得充满乐趣。

只是担忧她的视力,未敢让她在电脑屏幕前待得太久。我想以后还是要逐渐放宽,让她在电脑上有更多的时间玩游戏和学习,为此已决定将显示器换成液晶的。

等她满六岁后,我将鼓励她与网上的朋友交流,让她有机会使用她正在学习的中外文。我也准备在合适的时候给她配一台专门属于她自己的电脑,询问她时,她表示:“我要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因为那样的电脑可以很方便地拿来拿去。”

(2005。5。16。待续)
作者: zhangk    时间: 2005-5-16 11:46
我关心的是孩子有多少时间来玩呢?
05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5-16 14:07
孩子学习是不怕多的,但一定得让孩子有充足的三种时间:

一、发呆的时间,这样思想才会自由,想象力才会发展。可惜,现在的孩子都太忙了。
二、与小伙伴相处的时间。孩子总和大人在一起,不仅孤独,而且独立的社交能力受限。
三、做自己事情的时间。

其实还是睡眠的时间,这个大家都知道。
作者: lianzhu    时间: 2005-5-16 18:18
我对于袁博士投身孩子的教育工程表示钦佩。只是袁博士的做法对于一般人不具有可操作性,毕竟大多数的父母还是要为生活而奔波。
看了袁博士的教学计划,感觉小孩子学习大学的课本不一定适合。儿童学习语言的天分在于他善于模仿,而且乐此不疲。最好能创造一个环境,让孩子接触活生生的语言。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5-17 00:43
6

孩子的童年不能没有音乐和歌声,也不能没有色彩。所以我让女儿去学小提琴,教了她很多外语歌,英文的,日文的。我也教她国画、书法,也让她自由地画她喜爱的儿童彩笔画。

我丝毫没有要她走专业的道路,因为艺术的道路太难,太需要天赋。但我仍想让她能达到一定的程度,至少以后需要时,可以以音乐或以书画会友,也更可以自娱。当然自幼开始的艺术熏陶,对其情操的潜移默化作用,应是不可低估的。

由于电脑的发展和普及,将更多地取代手写,硬笔书写的过多练习已无必要。有兴趣写写毛笔字,对孩子倒是不错。何况毛笔字写好了,硬笔字也不会差。有鉴于清华大学校长和教授在接待宋楚瑜时的丢丑,似有必要给女儿介绍一些国学传统知识,包括篆体字。

(2005-5-17)

附:现代私塾随想录··缘起
http://www.chinathink.net/forum/dispbbs...ID=37133&page=3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5-18 11:55
呵呵,一个小帖,因为忙,连续写了好几天,刚发完,不好意思。

期间来了好几个朋友,没有很好关照,请谅。现在一并作答。

影子:你关于时间安排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别的地方,也有人提出。但小女的作息,我总觉得与一般孩子不同。首先,与同龄相比,睡眠偏少,而且一觉的持续时间较短,整日很兴奋,尤其是在晚上。一般晚上有两小时的课程,她吸收效果较好,上完课,我们经常会带她出外逛一逛。睡觉前,她自己还要捧着书在床上读一会,于是就搞得很晚了。如果让她早睡,要不就是睡不着,要不就在凌晨就醒来,我的《凌晨记事》,讲的就是这种情况。现在干脆由着她,好在我这个体制外的私塾,可以随意。

卓亚:关于读经,篮雪的意见有道理。人应当有各种思维形式,比如说纯理性的、抽象的,但也需要情感的、具像的,而带有经验性的感悟思维,也非常重要。这方面,个人感觉,读经非常有效。读经不应是死背,而应当是思维的,演绎的、归纳的、乃至直觉的、直觉基础上的感悟。而数学的思维训练,恐怕比较单一,除了逻辑还是逻辑。

节奏:我倾向于文史不分家。对于古典文献,中国素有“六经皆史”的说法。对小孩子讲古文,尤其要注意在知识层面上纵向横向地延伸和拓展。如果能培养出文化上的统一观念,那就太理想了。
http://www.cedu.cn/bbs/dispbbs.asp?boar...D=25635&star=40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5-5-18 20:29
引用:<<!--quote1-->小孩子还是应该先学好现代中文的表达方式,外语长大后随时都能学,何必拔苗助长。
  这个想法比较有代表性。
  但你有没有想过,孩子想学怎么办?
  建议你给孩子放《迪斯尼神奇英语》、《洪恩GoGo学英语》、《洪恩巴迪英文童谣》、《洪恩巴迪节拍英语》等多媒体学习材料看看。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5-24 06:56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鲁迅著作不知道你怎么个教法?
建议你看看李熬最近是怎么评价鲁迅的。
形式逻辑与辨证逻辑不知道你怎么教法?
建议你先自问一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教。

母语还没学好,几种语言切换你的女儿有那么大的脑容量吗?
外国人掌握几种外语那是因为他们都是拼音文字,而且思维方式是一样的,
中国人学外语,你怎么保证孩子的思维方式不混乱?
如果仅仅教孩子几句日常用语,用得着费那么大劲吗?

你还没有理解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的真谛。还是你几十年前的思维方式。
探究性学习不仅仅是口号,是孩子将来安身立命的思维方式。
你现在还在以灌输为主,把你孩子的脑袋当成容器。

你现在真的已经越走越远了。真的很为你的孩子担心。

"外国人掌握几种外语那是因为他们都是拼音文字,而且思维方式是一样的,"
如果这几种外语中就有中文或日文这样并非拼音化的文字,而且思维完全不同或很大差异,那又当如何讲?先修炼一下文字,再来充当专家!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5-24 07:28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我觉得你的误区是总以你自己的价值观来决定教育的内容。
你觉得是好东西的对小孩子来说并不见得。鲁迅的白话文从文字来讲还不很成熟,
中,古,西,日杂糅在一起,很多句子按现在的观点就是病句,
当然,我们没必要站在今人的眼光看待那时人们的写作,
但从学习用教材来讲,远不是最好的选择。
建议你看看新语文读本之类的体制外的语文教材。

“中,古,西,日杂糅在一起,很多句子按现在的观点就是病句,”
实在“就是病句”,无论是“按现在的观点”还是什么时候的观点。
这里的“中、古”应解作“中国的白话文、文言文”,与西(西文)、日(日文)并提,在形式逻辑上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文字表达也混乱。
建议先真正搞懂形式逻辑,提高一下文字能力,再来质疑他人是否有资格来教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
“形式逻辑与辨证逻辑不知道你怎么教法?
建议你先自问一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教。”——看看你上面的病句,你有没有资格来谈这个?放下你的专家架子,多做一点修炼吧!
作者: 贤妻良母    时间: 2005-5-24 08:58
呵呵,袁博士,别生气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要说走火入魔的实例,第一个是 我,第二个才是你呢:-)  网上还是现实中,不同意见比比皆是,真的没有必要生气。  我是基督徒,送给你几句话:  圣经说,不要在唇舌上与人争战,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      圣经还说,不要在言语上伤害别人,只说帮助人的好话,让听见的人得益处。      当我默想圣经的话时,心里无比喜乐和平安。  美国有很多家庭学校,学校每个月会派老师来家里看教学进度,同时辅导父母。家 庭学校与家庭学校之间有很多交流。孩子的化学实验课固定去学校上,其余课是在 家庭学校上。教会和网站和儿童医院,都会辅导家长如何办家庭学校。  您在中国那样一个资源落后的地方,勇于实践,精神可嘉。  如果您在美国,我们可以交流的方面就会更多。  让我们都对每个关注我们的写帖人表示感谢吧:-)   
huge57+-->引用:huge57 “中,古,西,日杂糅在一起,很多句子按现在的观点就是病句,” 实在“就是病句”,无论是“按现在的观点”还是什么时候的观点。 这里的“中、古”应解作“中国的白话文、文言文”,与西(西文)、日(日文)并提,在形式逻辑上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文字表达也混乱。 建议先真正搞懂形式逻辑,提高一下文字能力,再来质疑他人是否有资格来教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 “形式逻辑与辨证逻辑不知道你怎么教法? 建议你先自问一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教。”——看看你上面的病句,你有没有资格来谈这个?放下你的专家架子,多做一点修炼吧!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5-28 00:04
贤妻良母:

说得也是。好在从未对此认真生过气,只是觉得有时有必要点他一下,免得把他宠得过于狂妄,比如连文句都写不通顺,却来胡批鲁迅文章都“不忍卒读”。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5-28 06:27
袁先生,我渐渐的有个疑问:

假设你出国了有1年不教她,也不远程指挥她,你的女儿会怎么做?
作者: 和我一起深呼吸    时间: 2005-5-28 16:17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太累了~~~~02
作者: 新新唐人    时间: 2007-11-28 12:35
袁老师的好帖顶起来。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