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晨宝贝+-->引用:晨晨宝贝 晨晨也是18个月去的幼儿园~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孩子早一点去幼儿园是有好处的~
但在他身上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的时候,我终于觉悟了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孩子在三岁前是自主形成安全感、亲情感的最要时期,如果没有充分的满足,对他的身心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让我猜想一句:你的孩子一定很敏感,有些方面很胆小,比较依恋人是吗?
孩子需要倾听,蹲下来非常尊重的倾听她,你一定会惊讶,原来是有这么多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让孩子喜欢幼儿园,幼儿园里的老师也是非常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要和老师沟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和老师像朋友般的~
四岁应该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一些情感,你也应该允许他在你面关哭泣、发泄。。。。。
我想你会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的~
建议推荐看《倾听孩子》一书~
禾沐+-->引用:禾沐 通过你的帖子,能够看出你是一位相当有爱心的爸爸。
但是,对亲子教育来讲,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这是一门系统的科学。对于孩子产生的负面情绪,需要家长以“同理心”来帮助孩子描述他的感受。“同理心”就是以孩子的角度去分享他的感受和看法。孩子和成人一样,他们的情绪也是有原因的,只不过由于某些原因,使他们无法像成年人一样,完整、清晰的表达出来。而且,引起他们情绪的理由,往往对成年人来讲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对他们来讲却是相当重要而且必须的。如果作为家长单纯的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情绪,那样肯定是无法解决问题,并且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当你愿意改换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的时候,他们的理由也就变得容易接受多了。
还有就是在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孩子一下子还不明白怎么描述的自己的情绪,或者没有明白你的意图,当你询问的时候可能出现没有回应甚至加剧的情况,但无论怎么的回应,家长都必须保持一个尊重孩子的态度,让他明白,“我注意到你有情绪,也接受现在有情绪的你”。在处理情绪之后再解决事情,不要混在一起解决。
当然在整个处理过程当中,还涉及到了很多其它的亲子技巧,比如:描述孩子情绪的时候不要加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只是“描述”就可以了。不能说“你在这里哭,很不礼貌”,而是“我看到你在哭,是什么事情让你生气?”等。由于篇幅关系就不一一在这里介绍了。
如果有机会上“亲子课程”的话,你就不但不会惧怕孩子出现情绪了,反而将之视为增加联系和沟通的机会了。
另外在你的帖子里,你没有说明他姥姥送他去幼儿园时是否有类似的现象;当你接他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情形;以及“乖”是怎么定义的?而你在陈述自己看法的时候明显的表现出了对孩子紧张原因的无所谓,甚至有不如别的小朋友的意思。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如成年人,但是感受力是远远超出成人的。家长争吵时,对方还不明白你的意思,而孩子早就听明白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他感受到这些的时候,他又会怎样呢?
欢迎多多交流!
晨晨宝贝+-->引用:晨晨宝贝 晨晨也是18个月去的幼儿园~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孩子早一点去幼儿园是有好处的~但在他身上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的时候,我终于觉悟了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孩子在三岁前是自主形成安全感、亲情感的最要时期,如果没有充分的满足,对他的身心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让我猜想一句:你的孩子一定很敏感,有些方面很胆小,比较依恋人是吗?孩子需要倾听,蹲下来非常尊重的倾听她,你一定会惊讶,原来是有这么多你所不知道的事情~让孩子喜欢幼儿园,幼儿园里的老师也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和老师沟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和老师像朋友般的~四岁应该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一些情感,你也应该允许他在你面关哭泣、发泄。。。。。我想你会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的~建议推荐看《倾听孩子》一书~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