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帖】跨学科视野下的早期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5-9 22:03
标题: 【转帖】跨学科视野下的早期教育
南师大教科院 杨宁

── 一种人类学、进化生物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观点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问题,人们除了更加关注中小学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外,也对早期教育倾注了很大的热情与希望,早期教育的“思想”纷纷出笼,早期开发方案层出不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早期教育理论还相当简单、肤浅,还没有“复杂性的意识,而它所处理的对象却是所有对象中最复杂的对象”。因此,早期教育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混乱相当严重。本文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人类个体发展中存在的不成熟或延迟现象,并对早期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人类个体发展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新生儿极度缺乏能力并依赖父母的照料,同时,人类的童年或不成熟期极大地延长了。“在所有生物中,人类的幼年期、童年期和少年期绝对是最延迟的。也就是说,人类是幼态持续的或生长期长的动物。他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几乎30%都用于生长。”(克罗格曼,1997)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则指出:灵长类动物的进化是以不成熟时间的增加为标志的。从人类学、进化生物学的资料来看,在灵长类动物中,狐猴、恒河猴、大猩猩和人类的幼仔期(儿童期)分别是2年半,7年半,10年和20年,显然,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有一个长得不成比例的不成熟期。

为什么进化没有使人类个体更早、也更迅速地进入成年期呢(按照我们许多人的逻辑,似乎这样更有效率)?的确,童年期延长或者说发育缓慢有重大的“不利之处”)──个体在达到繁殖之前死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然而,总体来看,延长的不成熟期则会有更明显的好处,许多人类学家、进化生物学家都认为,人类之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延长的童年期,是因为人类与其物种的其他动物不同,人类社会比其他所有动物群体都远为复杂和多样化,这就要求人类不仅要有灵活的智力,也要有较长的时间学习与掌握社会的习俗、规范和制度以及必要的技能与知识。这种解释应该说是富有诱惑力的,但却多少带点目的论的色彩,因为如果人类儿童有许多东西要学的话,延长的身体上的不成熟期伴随相对成熟的认知.系统岂不更有优势?事实上,不成熟主要是一种生物学的需求,而不是文化上的适应,尽管它有助于文化上的适应,但两者毕竟不是一回事。



对绝大多数人来讲,进化意味着进步,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永恒过程。这种倾向反映在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的复演论中,并通过儿童心理学家霍尔的复演论影响了上世纪初的,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然而,当代进化理论家已经不再把进化看作是复杂性水平不断增加的进步过程,他们认为进化的许多方面是发展趋势的增加或积累,但肯定并非进化的所有方面,甚至绝大多数方面遵循这一规律。在许多情况下,重大的进化改变是通过发展的延迟(或阻滞),而非积累来实现的。就人类种系进化来讲,在许多重要方面,人类的成体保留了灵长类祖先的幼年特征,这种进化现象就叫做幼态持续,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保持幼年状态”,或者说通过延迟发展保留胚胎或青少年的特征。

也就是说,人类远超过其他灵长动物的不成熟期是其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幼态持续方面。解剖学家伯克曾列举了一些人类结构和形态上幼态持续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圆球形的头盖骨、“幼年的脸”、枕骨大小的位置、骨盆的大小和朝向、颅骨的骨缝出生后才闭合以及骨骼延迟骨化等等。古尔德和蒙塔古等人则进一步指出了在发育和行为上的幼态持续特征:生物特征包括:大脑迅速生长、发育;依赖期持续时间长;生长期持续时间长;后期生殖成熟发展;幼稚脸部表情的保持。行为特征包括:喜好探索、学习;具有敏捷性、灵活性;热爱游戏、舞蹈、歌唱;富有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富于同情心、爱、幽默感等等。这些幼态持续的特征在人类进化中起着核心作用。古尔德指出:“幼态持续在人类进化中即使不是最重要的,也是本质性的问题。”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比约兰德指出:不成熟并不是儿童必须经历的某种缺陷,它在儿童的生命和发展中可能起着适应作用。童年期的某种特征也不是为了成年期做准备的,进化通过这些特征使得儿童适应他们当前的环境而并不是为了他们适应将来的环境。

从神经生理的角度来讲,人类延长的童年期(不成熟)的最重要的方面是与大脑的可塑性和可变性相联系的。与其他物种不同,人类主要依赖学习和行为的灵活性来获得成功,由于发展的延迟,大脑持续发展直到青春期,因此,人类大脑神经细胞的联结可以不断形成并改变(而在其他物种的动物中这种联结早已被固化),结果是灵活的大脑产生灵活的思维和行为。此外,延迟的童年期还给学习复杂的成人角色提供了机会,之所以说这种成人角色复杂是因为它们在文化上的变化性和复杂性,使得它们不能预先在大脑中布线。幼儿的大脑由于其不成熟,能够被重新布线,从而提高了认知和行为的可塑性。如果儿童出生时就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大脑,或者发展比实际情况快得多,那么幼儿的心理、社会和情感上的灵活性也就不复存在,这种行为和认知上的灵活性也许是人类最具有适应价值的特性,而它正是由延长的大脑及心理的不成熟期所提供的。

此外,从身体的生长和发育角度来看,除了人类个体的发展要经过一个较长的童年期这一事实外,个体发展还经过一个青春生长和发育突然加快的时期,此时,儿童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身高,在整个哺乳类乃至灵长类动物中这种现象仅仅出现在人类身上:“大多数种类的哺乳动物,包括猿类在内,都是从婴儿期直接进入成年期。”(利基,1995)生物学家伯金对灵长类动物间生长上的差别作出了创新的解释。他认为儿童的生长突增期的益处是与他们必须达到的高强度的学习有关的,但此前延长的童年期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如果生长中的儿童和成人的身体尺寸有大的差别,则儿童可以更好地向成人学习,可以建立起师生关系。如果幼儿身材是按照与猿相似的生长曲线所能达到的高度,则可能产生对抗而不是师生关系。当学习时期过去以后,身体便凭借青年生长突增期“赶上来”了。由此,我们可以说身体生长和发育的不成熟为文化传递的基本方面──师生(徒)关系提供了体质人类学上的合理性。

人类大脑延缓的成熟不仅保证了行为的可塑性,而且也保护了幼年的机体免于刺激过量。不成熟的感觉和动作系统具有适应性价值,奥本海墨曾提出不成熟的感觉和动作系统在发展早期起着适应性作用,不成熟的感觉系统意味着它所接受和加工的信息量是极其有限的;这就直接使得婴幼儿免于刺激过量。

塔克维茨等人也提出了相近的观点,他们认为如果其他感觉通道与其“竞争”神经细胞的话,那么,早熟的感觉通道也许得不到发展,有限的感觉系统机能减少了感觉输入,也减少了正在发展中的各感觉通道之间的竞争。从这种角度来看,感觉系统的不成熟不是必须克服的障碍,而是对正常感觉发展和感觉学习所必需的,具有适应功能。同时,大量的动物研究还揭示出,人为加快某一感觉系统通道(如视觉)的发展会干扰另一感觉通道(如听觉)的发展。

总之,感觉系统各通道不同的成熟速率减少了各通道之间的竞争,人为地加速某一晚成的感觉通道的发展将干扰正常的早成的感觉通道的发展。同时,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不成熟也有助于儿童建构一个简化的、可理解的世界。

同时,不成熟对儿童认知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整个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前幼儿的元认知能力水平普遍较低,他们不能像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那样有效地评价,监控和调节他们的认知能力。然而,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幼儿的元认知水平低是一种障碍(尽管在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中这肯定是一种障碍),幼儿对自己能力不现实的乐观倾向以及对自己行为同样不现实的评价给予幼儿实践各种活动和技能的机会,而良好准确的元认知可能妨碍他们这样做,即如果幼儿对自己的能力抱有较为现实的认识的话,也许就不会尝试这些行为。幼儿总是倾向于对自己的能力做积极的评价,这种乐观的态度会鼓励儿童去尝试各种可能超过他们现有水平的更为多样化和复杂的行为,这也就使幼儿得以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练习各种角色、技能,并具有长期的认知上的好处。

最后应当指出的是,不成熟对人类个体某些高级心理品质,如好奇心、开放、创新、灵活性等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德国哲学家福尔迈指出:幼态持续的一个主要的好处是在成年的灵长类动物中保持了作为幼年动物主要特征的好奇心和行为灵活性。作为儿童发育阻滞的结果,人们可以发现青春特征(幼态)的延续;几乎整个一生,人都保持着向世界敞开的好奇心。美国学者詹奇则强调:幼态持续保存了成熟生态系统中青少年期的灵活性,并且它更经常地引进新奇性,通过幼态持续,显著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就传给了个体发育。实际上,我们那句古老的俗语“保持一颗童心”,可以理解为个体将好奇心、想象力、开放态度、灵活性和创造力等心理品质保持终身,并因此使得文化的进化与创新成为可能。



我国早期教育和早期开发的热潮方兴未艾,的确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积极的社会环境。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某些极端的功利主义文化背景和资源的限制,以及某些所谓专家学者的推波助澜,早期教育中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现象相当严重,许多幼儿园和家长仍然把识多少字,会不会算算术作为衡量幼儿教育的指标,儿童艺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幼儿教育小学化以及各种

早期教育方案大量涌现。所有这些如果不引起全社会的警惕与重视,而是一味夸大儿童的能力,一味催促儿童成长,并且陷入某种恶性循环之中,就不仅会剥夺童年期的欢乐,甚至会窒息儿童的好奇心、主动精神和创造力,窒息儿童的天性。从长远来看,将会损害我们整个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危害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

事实上,过分的早期开发、早期教育会妨碍儿童的正常发展。这里所说的“过分”,有两层含义,一是超前,认为早期开发,越早越好;二是超量,认为早期学习,学得越多越好,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朴素的、机械的、简单化的思想在教育界和社会仍很有市场。儿童心理学家艾尔金德指出:过早的正规教育,过于匆忙地催促儿童成长,实际上将儿童置于短期和长期的危险之中,短期的危险包括对学习的焦虑与恐惧、疲劳、缺乏爱好、效率降低,最后导致心理特别是情感失调,长期的危险包括厌学、学习动机降低、无法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干扰自我指导的学习,习得性绝望等等。从一个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讲,儿童成长得太快,他们的心理过早地结构化、定向化,也就不可能为进一步的发展留下空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皮亚杰指出:我们可以设想,儿童发展的较慢速度也许有利于最后更大的进展。某些实证研究的结论也证明了这一点,杭州大学和日本两所大学联合进行的对中日两国幼儿认知能力的比较研究调查表明:过于超前的幼儿教育可能影响孩子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尽管最近一二十年儿童认知发展研究表明,皮亚杰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随意逾越儿童认知发展阶段顺序。

此外,从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早期教育应当慎重。尽管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然而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仍相当幼稚、肤浅。我们对幼儿心理的认识还处于它的襁褓期,对个体发生发展一些重大而基本的问题仍缺乏深入、清晰的了解。拿关键期的认识来讲,在早期教育领域,关键期概念几乎是作为公理来使用,“因为存在关键期,所以早期教育重要”这类推理非常普遍,然而,关键期这一概念的适用范围究竟多大?它是否有一个大体上的起点和终点?是否由于文化的进化,人类个体发展的关键期是否没有动物那么“关键”?我们是否能对关键系统有一个相应的精确说明?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很清楚。至于人们通常引用的一些说法如“大脑还有百分之九十的潜力没有开发”等等就更加似是而非了。许多早期教育方案也往往缺乏长期的实验研究的支持和清晰的理论建构。

从更加深远的意义上讲,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深刻地意识到,尊重儿童不仅仅是基于一种人道主义,甚至不仅仅是基于对儿童的独特性和尊严的强调,更是基于我们对人类本性更为客观、科学的认识。这也包括我们对个体早期发展不成熟的认识,正如挪威音乐教育家布约克沃尔德指出的那样,真正的幼稚是人类一切创造力、独特性与坦诚的丰富源泉。在从入学到毕业漫长的成熟过程中,保护幼稚这种对生活和学习都很重要的资源应该成为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在早期教育领域,保护幼儿的不成熟,从而保护儿童好奇心、想象力、灵活性、开放态度和创造力更应该是首要的目标。如果我们的教育和文化不能从“那种片面绝对的对书面文化无限优势的强调”中走出来,如果我们的社会和家长不再停止催促儿童匆忙成长,而有意无意制造“没有童年期的童年”,素质教育便是一句空话。

承认不成熟的价值与作用并非否定成熟,在比约兰德看来,成熟仍是发展的目标,并不是所有的发展不成熟都具有适应价值。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认识到不成熟在人类个体发展中的意义对当前普遍存在的早期教育决定论是一副解毒剂,它使人们更加审慎地认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更加理智与冷静地看待个体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从而建构更加科学健康的早期教育观。

参考文献:

1.[美]古尔德著,田洺译.熊猫的拇指.三联出版社,1999年

2.[肯尼亚]利基著,吴汝康等译.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美]卢格著,陈德民等译.人生发展心理学.学林出版社,1996年

4.[德]福尔迈著,舒远招泽.进化认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5.[挪威]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6[美]詹奇著,曾国屏等译.自组织的宇宙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7.超前幼儿教育可能影响大脑均衡发展,学前教育研究,2000,l

8.杨宁.幼儿元认知发展的几个问题,心理学动态.2001,l

9.Bjorklund,D.F(1992).Theadaptivenatureofcognitiveimmaturity.AmericanPsychologist,47,40~54.

10.Ember,C.R.(1990).Anthropology,PrenticeHall,EnglewoodCliffs,NewJersey.

11.Bruner,J.S.(1972).ThenatureandusesofimmaturityAmericanPsychologist,27,687~708.

12.Elkind,D.(1988).Thehurried.NewYork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Inc.

13.Colombo,J.(1982).TheCriticalperiodhypothothesis:research,methodology,andtheoreticalissues.PsychologicalBulletin,91,260~275.

《学前教育研究》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5-9 22:14
这篇文章有点专业,不过下面这几句话值得我们思考:

==========
如果儿童出生时就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大脑,或者发展比实际情况快得多,那么幼儿的心理、社会和情感上的灵活性也就不复存在,这种行为和认知上的灵活性也许是人类最具有适应价值的特性,而它正是由延长的大脑及心理的不成熟期所提供的。

人类大脑延缓的成熟不仅保证了行为的可塑性,而且也保护了幼年的机体免于刺激过量。不成熟的感觉和动作系统具有适应性价值,奥本海墨曾提出不成熟的感觉和动作系统在发展早期起着适应性作用,不成熟的感觉系统意味着它所接受和加工的信息量是极其有限的;这就直接使得婴幼儿免于刺激过量。

塔克维茨等人也提出了相近的观点,他们认为如果其他感觉通道与其“竞争”神经细胞的话,那么,早熟的感觉通道也许得不到发展,有限的感觉系统机能减少了感觉输入,也减少了正在发展中的各感觉通道之间的竞争。从这种角度来看,感觉系统的不成熟不是必须克服的障碍,而是对正常感觉发展和感觉学习所必需的,具有适应功能。同时,大量的动物研究还揭示出,人为加快某一感觉系统通道(如视觉)的发展会干扰另一感觉通道(如听觉)的发展。

总之,感觉系统各通道不同的成熟速率减少了各通道之间的竞争,人为地加速某一晚成的感觉通道的发展将干扰正常的早成的感觉通道的发展。同时,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的不成熟也有助于儿童建构一个简化的、可理解的世界。
=========
我们现在都知道刺激大脑能够提升大脑的认知能力。但是,有没有想过可能的副作用。
就是大脑的某一能力增加了,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很多认知能力突出的儿童在其他方面
发生障碍的比例比较大,这可能并非偶然现象。
作者: woodgarden    时间: 2005-5-10 00:17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此外,从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早期教育应当慎重。尽管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然而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仍相当幼稚、肤浅。我们对幼儿心理的认识还处于它的襁褓期,对个体发生发展一些重大而基本的问题仍缺乏深入、清晰的了解。
偶觉得真正的科学精神应该是谦虚的、对自然造化充满敬畏的精神。偶想起牛顿爱因斯坦晚年对“上帝”的敬畏,也许穷尽人类智慧所能了解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热衷炮制神童超人这种反自然的做法,偶是不敢苟同滴。
作者: dyly    时间: 2005-5-10 00:43
香港中大心理系教授freedom leung也警告我:人的大脑的某一部分被过分功能的开发,必定就有相应的某一区域的抑制。大脑的平衡发展对孩子的性格和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给孩子的闪卡次数很少,一天最多3次,一次5张。也常常断断续续。最近已经完全停下来了。女儿今早明确的告诉我她只喜欢名画的卡片。但是直觉感觉doman闪卡的次数和时间都不能算太多刺激。现在很多无知家庭每天让孩子暴露在开着的电视下5,6小时是大量的刺激,孩子产生的问题已经明显了。研究他们就知道刺激大量的结果了。七田真对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好的直觉推断了。而且闪卡时抱着孩子有触觉,听觉和视觉是多感官的,也不存在感官通道的竞争。不知道edu关注过北师大或者国际上对盲和听障儿童的认知研究吗?他们的某感官确实下的认知发展对大脑又是怎样的影响呢?

不过这个是最大收获,“而在早期教育领域,保护幼儿的不成熟,从而保护儿童好奇心、想象力、灵活性、开放态度和创造力更应该是首要的目标。” 怎么样才能做到呢?大家有没有更好的主意?edu能不能找出更多的好资料。

真的非常感谢edu这么关注早教,为孩子着想。
作者: dyly    时间: 2005-5-10 00:51
同意woodgarden,对生命偶也是真的只有敬畏,偶觉得每个孩子都是神童呢! 我们是在把神童变成人而已。也许是因为如果他们长大后还是神,这个世界怎么控制呢?等人类找到了均衡控制的办法和力量,那么孩子们那时就还做神吧!这也许就是进化呢!归根结底是我们人类进化发展还没到那么高的水平!
作者: 温柔老爸    时间: 2005-5-10 01:13
这位杨宁先生想说明什么?
拿人跟动物比学习、发育、进化?
纯粹是有病!
04
04
作者: pharmacist    时间: 2005-5-10 07:19
dyly+-->引用:dyly 不过这个是最大收获,“而在早期教育领域,保护幼儿的不成熟,从而保护儿童好奇心、想象力、灵活性、开放态度和创造力更应该是首要的目标。” 怎么样才能做到呢?大家有没有更好的主意?edu能不能找出更多的好资料。

真的非常感谢edu这么关注早教,为孩子着想。

我经常跟一些老外医生聊天, 他们很多人的观点是如果在幼儿早期进行很多知识方面的教育, 会影响儿童好奇心、想象力、灵活性、开放态度和创造力等等最宝贵的特性. 所以他们基本上是不赞成早期有意识地教孩子太多东西的.

有走极端的一个朋友, 他在他孩子出生以后, 就停了家里的有线电视, 不放音乐, 尽量让孩子接触自然的事物和声音, 直到孩子上学.

再想想现在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现在的孩子是高智商, 高脆弱"(周宏语), 可能这里面真的存在一些什么关系
作者: dyly    时间: 2005-5-10 11:40
谢谢pharrnmist的回复。

可是我也在思考,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孩子成为幸福的天才的影响力有多大呢?成为天才毕竟是很少数人而且有很多无法人为控制的因素的。我们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天才做为目标呢? 还是均衡发展的卓越的人做为目标?王东华在《发现母亲》的对中外很多杰出人物的研究中都揭示出了他们早期教育对他们长大后做出成就的关系。例如胡适,鲁迅等等近代精通古今中外的大家们无一不是很早就识字,有着超强的记忆力。钱钟书也接受过早期识字教育,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呢?从他和孩子相处能知道他是个很童真的人。

成人的想象力消失我结合我自身的体会,更多是因为我们对功利的贪欲,而忘记了生活的乐趣。所以我对孩子不敢有太多的奢求,只求珍惜享受每一刻母子共处的当下。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5-5-10 16:29
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倾向的人可以看看
作者: 老用户穿上新    时间: 2005-5-10 16:41
dyly+-->引用:dyly 香港中大心理系教授freedom leung也警告我:人的大脑的某一部分被过分功能的开发,必定就有相应的某一区域的抑制。大脑的平衡发展对孩子的性格和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直觉感觉doman闪卡的次数和时间都不能算太多刺激。现在很多无知家庭每天让孩子暴露在开着的电视下5,6小时是大量的刺激,孩子产生的问题已经明显了。研究他们就知道刺激大量的结果了。

哈,同感,这也一直是我认同的观点,其实看到有的孩子1岁之内就喜欢看电视,喜欢看快速闪动的广告画面(等于是在过渡开发右脑),语言发育缓慢,就觉得这期间有必然的联系的。

是不是以前有人说过,恩宇那里的练得好的孩子都是不会说话的孩子?一直心存疑问。
作者: huge57    时间: 2005-5-10 17:37
这篇“专业”文章,在认知领域里,并无新的见解。他想说明对幼儿的认知,开发不宜过度,可是度在哪里?何谓过度?这类说不清问题的文章,也只有Edu2008之流才乐意拿来说事。
作者: woodgarden    时间: 2005-5-10 18:51
dyly+-->引用:dyly
可是我也在思考,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孩子成为幸福的天才的影响力有多大呢?成为天才毕竟是很少数人而且有很多无法人为控制的因素的。我们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天才做为目标呢? 还是均衡发展的卓越的人做为目标?王东华在《发现母亲》的对中外很多杰出人物的研究中都揭示出了他们早期教育对他们长大后做出成就的关系。例如胡适,鲁迅等等近代精通古今中外的大家们无一不是很早就识字,有着超强的记忆力。钱钟书也接受过早期识字教育,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呢?从他和孩子相处能知道他是个很童真的人。
过去早期教育无法与今天超前教育的力度相提并论,让学龄前儿童不接触电视几乎成了神话。
作者: dyly    时间: 2005-5-10 22:52
To 新马甲:

1岁的孩子看太多的电视,对电视产生了兴趣而不是和人交流。所以没有说话的欲望,语言生成的“broca"区就得不到激发。自然语言晚。但是开发右脑如果和情感联系起来,和母亲有强烈的情感体验,有交流的愿望,说话会更早会说的更好,因为他理解和掌握的多。怕就怕刺激太多,孩子没有交流兴趣。

doman研究所现在对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确实没有很好的办法,但是没有听说过不会说话的孩子掌握的更好。练的好的孩子是他们的母亲更有毅力和耐心去教他们去培养他们的兴趣。

语言对思维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很多天才,如爱因斯坦说话都很晚,老人也有”贵人语迟“的说法。我想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更易得到大人的夸赞,更易去迎合大人而不思考,反应快但不纵深,性格会浮躁不踏实,这是他们不成功的原因。我自己就是这样被耽误的。
作者: dyly    时间: 2005-5-10 22:57
To:woodgarden:

胡适他们小时认字,可都是极端严格,背诵好几小时的,哪个开发的过多。偶可不敢苟同。兴趣方法方面,现在更是更符合孩子的心理吧!

成功成才也许最主要的在于一个人的品质,做事的目标和毅力,耐得住寂寞,承受力强。
作者: woodgarden    时间: 2005-5-13 01:11
dyly+-->引用:dyly To:woodgarden:

胡适他们小时认字,可都是极端严格,背诵好几小时的,哪个开发的过多。偶可不敢苟同。兴趣方法方面,现在更是更符合孩子的心理吧!
看看这个:

尚睿璇,女,2002年生
研究员 尚佳赋的女儿。
进行过语言胎教,出生后对文字敏感,对各种语言有强烈的兴趣。
出生20天即开始识字。
4个月左右具不完全统计识字100多个,
9个月时识字500多个,英语单词200多个;会10以内的圆点计数;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几种颜色、二十几种动物、十几种植物;喜欢上街识字,附近一条街的广告、招牌、店名她几乎全认识,每天早晚都得上街识字。
1周岁识字1500多个(外语未统计)她爱每天复习两次,并学习新的汉字、英语单词。也爱跟着爸爸的“超常学生”学外语,她集中注意力时间比其他大朋友(2-3岁)还长。 
睿睿现已1岁 9 个多月,学完了 《 索菲亚双语识字与阅读课程 》 英语单词 1000 多个、汉字 2500 多个,识成语 300 条,能阅读 《 帮你早读书 》 、《 声律启蒙 》 、 《三字经 》 、 《 百字姓 》 、 《 学庸论语 》、《 唐诗三百首 》 等书籍。

比胡适如何?
作者: dyly    时间: 2005-5-13 14:57
如果这个女孩说话和写作都很好,那这样持续下去倒是有可能左脑思维太发达!
作者: woodgarden    时间: 2005-5-15 23:04
dyly+-->引用:dyly 如果这个女孩说话和写作都很好,那这样持续下去倒是有可能左脑思维太发达!
不知道这“会”和“学完了”是什么意思?没有提到她会不会讲话和交流,感觉上有点怪异。
作者: fjqzemailetjy    时间: 2005-5-18 10:51
很好的文章,谢谢
作者: 得分手    时间: 2005-5-18 23:37
尚睿璇,女,2002年生
研究员 尚佳赋的女儿。
进行过语言胎教,出生后对文字敏感,对各种语言有强烈的兴趣。
出生20天即开始识字。
4个月左右具不完全统计识字100多个,
9个月时识字500多个,英语单词200多个;会10以内的圆点计数;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几种颜色、二十几种动物、十几种植物;喜欢上街识字,附近一条街的广告、招牌、店名她几乎全认识,每天早晚都得上街识字。
1周岁识字1500多个(外语未统计)她爱每天复习两次,并学习新的汉字、英语单词。也爱跟着爸爸的“超常学生”学外语,她集中注意力时间比其他大朋友(2-3岁)还长。 
睿睿现已1岁 9 个多月,学完了 《 索菲亚双语识字与阅读课程 》 英语单词 1000 多个、汉字 2500 多个,识成语 300 条,能阅读 《 帮你早读书 》 、《 声律启蒙 》 、 《三字经 》 、 《 百字姓 》 、 《 学庸论语 》、《 唐诗三百首 》 等书籍。

比胡适如何?[/quote]



千万不要去做比较,尚睿璇比同期的胡适强,但她不一定会有胡适的成就!
如果胡适同期有这样的水平,也可能成就更大!
无法比较!
作者: shangjiafu    时间: 2006-1-20 21:38
得分手+2005-05-18 23:37-->引用:得分手 @ 2005-05-18 23:37 尚睿璇,女,2002年生 研究员 尚佳赋的女儿。 进行过语言胎教,出生后对文字敏感,对各种语言有强烈的兴趣。 出生20天即开始识字。 4个月左右具不完全统计识字100多个, 9个月时识字500多个,英语单词200多个;会10以内的圆点计数;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几种颜色、二十几种动物、十几种植物;喜欢上街识字,附近一条街的广告、招牌、店名她几乎全认识,每天早晚都得上街识字。 1周岁识字1500多个(外语未统计)她爱每天复习两次,并学习新的汉字、英语单词。也爱跟着爸爸的“超常学生”学外语,她集中注意力时间比其他大朋友(2-3岁)还长。  睿睿现已1岁 9 个多月,学完了 《 索菲亚双语识字与阅读课程 》 英语单词 1000 多个、汉字 2500 多个,识成语 300 条,能阅读 《 帮你早读书 》 、《 声律启蒙 》 、 《三字经 》 、 《 百字姓 》 、 《 学庸论语 》、《 唐诗三百首 》 等书籍。 比胡适如何?
千万不要去做比较,尚睿璇比同期的胡适强,但她不一定会有胡适的成就! 如果胡适同期有这样的水平,也可能成就更大! 无法比较![/quote]很高兴发现这个论坛,我是睿睿的妈妈,希望能和各位老师交流.欢迎大家更专业的批评和指导.女儿现在各方面发展都非常好.主要得益于知名的早教专家冯德全教授的指导,以及多曼先生和迈克夫妇的帮助.[attach]52737[/attach] 此帖由 shangjiafu 在 2006-01-20 21:42 进行编辑...
作者: shangjiafu    时间: 2006-1-20 21:54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lang="EN-US">2002</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年7月出生于成都。女儿的诞生给全家带来了无穷的欢乐,看着她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最幸福的事。幸运的是在她出生之前,我们有幸认识了著名的早教专家冯德全教授。受他的影响我们从胎儿期进行的教育,现在看来是非常有效和成功的。</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有趣的是她出生后,一哭闹我们便播放《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对照》她就会安静下来(这盘磁带是她还在胎儿期时妈妈学习过的)。当妈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她听得特别认真,并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好象她真能听懂似的。这首歌是她还在胎儿期时,妈妈反复吟唱过的。</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1个多月时能辨认家人。她能辩认爸爸妈妈、婆婆、阿姨。有一次她爸爸回家,跟她打了招呼,她也回以“哦,哦,哦”。但她爸爸没有抱她,她用她独有的撒娇的声音对着爸爸哭,谁哄也没用,爸爸过来抱她,慢慢哄她,她才不哭了。后来我们便想,1个多月的婴儿也是需要父母重视的。她要是觉得你不理她了,便会用她的方式抗议,直到引起别人的注意为止。</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4个月时,外婆教儿歌,她外婆念一句,她就一句跟一句“咿咿呀呀”的唱上一句,外婆念完了,她也不闹了。</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女儿4个多月,我们开始测试她到底认识多少字</span><span lang="EN-US"><span style="mso-spacerun: yes">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在复习卡片的时候,不再拿着卡片告诉她这是什么字,而是把卡片摆放在她前面,我们说一个字/词,让她找出来。找出来了她就递到妈妈跟前,开心地笑。当然不会忘了拍手夸奖她。这样她找起卡片来更有兴趣了。通过这种测试我们知道她识字在</span><span lang="EN-US">10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多个,单词也有</span><span lang="EN-US">5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多个。</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我们确定她识字了,就这样不求结果的教她识字、认物,到了女儿</span><span lang="EN-US">9</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个月时,她已对我们家附近一条街上所有商店的招牌、灯箱广告了如指掌。因为每次抱她出去,她首先看的就是文字,当时她的兴趣超过其它。</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几个月的女儿</span> <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有她固定的学习时间,喝完奶便指着书,有时没来得及给她拿,她便自己手脚并用的向她的书扑过去,拿到她心爱的书后,便自己翻阅。每次抱她出去,她首先看的就是文字,到了女儿</span><span lang="EN-US">9</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个月时,她已对我们家附近一条街上所有商店的招牌、灯箱广告了如指掌。</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我们为她准备的卡片是用</span><span lang="EN-US">A4</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纸只打印两个字的特大汉字、英语单词。随着识字的增加,爸爸买了许多香烟包装纸,制作了很多卡片。她能听懂的话,家里的各种生活用品:柜子、桌子、扶手椅、电脑、显示器、打印机、墙、门</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她眼睛可以看见的一切事物都制作成卡片教她。同时制作了幻灯片来进行巩固复习。每个字</span><span lang="EN-U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单词教上一二遍她便记住了。</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mso-char-indent-count: 2.0"><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女儿每天除了学新内容,还要将前面所学的卡片复习一遍,乐此不疲。学习时非常专注,甚至连妈妈的呼唤充耳不闻。这时候的睿睿已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了。直到现在她在学习时,谁叫她,她也不会理睬。</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每天除了在家里学习,外婆就带她外出玩耍。一路上,见到什么就教什么,看见一只狗,也会指着狗说:“看,那是一只小狗。”那是绿树,那是美人蕉,那是喇叭花、那是青草,后来她便会分辨很多种植物。</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晚上呢,就抱她看月亮,数星星,听蟋蟀的声音,看萤火虫,回家后便把一天看见的、听见的制作成大卡片教她,并回顾一天的见闻,这样无形中我们便训练了她的记忆力。她这样识汉字非常快,有时一天可以认三、四十个字。后来她会说话了,我们便让她自己说,妈妈在旁边“添油加醋”,这样训练了她的叙述能力。</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这样坚持教了下来,到女儿1岁半时,已学完了《帮你早读书》、《学前</span><span lang="EN-US">80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字》、《成语</span><span lang="EN-US">30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句》,以及爸爸为她制作的《索菲娅双语识字与阅读》;《声律启蒙》、《三字经》、《百家姓》学了一部分。识汉字</span><span lang="EN-US">200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个左右,英语单词</span><span lang="EN-US">90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多个。</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女儿1岁半时,外婆新买了一套《帮你早读书》,她看见新书高兴极了。拿着其中的一本便读了起来,一本书几乎被她一口气读完了。妈妈抓住机会摄下这段珍贵的镜头。</span><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8pt; mso-char-indent-count: 1.5"><span lang="EN-US"></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