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此外,从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早期教育应当慎重。尽管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然而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仍相当幼稚、肤浅。我们对幼儿心理的认识还处于它的襁褓期,对个体发生发展一些重大而基本的问题仍缺乏深入、清晰的了解。
dyly+-->引用:dyly 不过这个是最大收获,“而在早期教育领域,保护幼儿的不成熟,从而保护儿童好奇心、想象力、灵活性、开放态度和创造力更应该是首要的目标。” 怎么样才能做到呢?大家有没有更好的主意?edu能不能找出更多的好资料。
真的非常感谢edu这么关注早教,为孩子着想。
dyly+-->引用:dyly 香港中大心理系教授freedom leung也警告我:人的大脑的某一部分被过分功能的开发,必定就有相应的某一区域的抑制。大脑的平衡发展对孩子的性格和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直觉感觉doman闪卡的次数和时间都不能算太多刺激。现在很多无知家庭每天让孩子暴露在开着的电视下5,6小时是大量的刺激,孩子产生的问题已经明显了。研究他们就知道刺激大量的结果了。
dyly+-->引用:dyly
可是我也在思考,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孩子成为幸福的天才的影响力有多大呢?成为天才毕竟是很少数人而且有很多无法人为控制的因素的。我们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天才做为目标呢? 还是均衡发展的卓越的人做为目标?王东华在《发现母亲》的对中外很多杰出人物的研究中都揭示出了他们早期教育对他们长大后做出成就的关系。例如胡适,鲁迅等等近代精通古今中外的大家们无一不是很早就识字,有着超强的记忆力。钱钟书也接受过早期识字教育,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呢?从他和孩子相处能知道他是个很童真的人。
dyly+-->引用:dyly To:woodgarden:
胡适他们小时认字,可都是极端严格,背诵好几小时的,哪个开发的过多。偶可不敢苟同。兴趣方法方面,现在更是更符合孩子的心理吧!
dyly+-->引用:dyly 如果这个女孩说话和写作都很好,那这样持续下去倒是有可能左脑思维太发达!
得分手+2005-05-18 23:37-->引用:得分手 @ 2005-05-18 23:37 尚睿璇,女,2002年生 研究员 尚佳赋的女儿。 进行过语言胎教,出生后对文字敏感,对各种语言有强烈的兴趣。 出生20天即开始识字。 4个月左右具不完全统计识字100多个, 9个月时识字500多个,英语单词200多个;会10以内的圆点计数;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几种颜色、二十几种动物、十几种植物;喜欢上街识字,附近一条街的广告、招牌、店名她几乎全认识,每天早晚都得上街识字。 1周岁识字1500多个(外语未统计)她爱每天复习两次,并学习新的汉字、英语单词。也爱跟着爸爸的“超常学生”学外语,她集中注意力时间比其他大朋友(2-3岁)还长。 睿睿现已1岁 9 个多月,学完了 《 索菲亚双语识字与阅读课程 》 英语单词 1000 多个、汉字 2500 多个,识成语 300 条,能阅读 《 帮你早读书 》 、《 声律启蒙 》 、 《三字经 》 、 《 百字姓 》 、 《 学庸论语 》、《 唐诗三百首 》 等书籍。 比胡适如何?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