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谢天谢地我来啦 [打印本页]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29 16:04
标题: 谢天谢地我来啦
我要挣金币,我要看帖子,我要学习。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29 16:19
摘抄自小小小鲸鱼——那天在别的帖子里,回了一帖,说起那孩子的兴趣广泛,学业却没达到要求。我觉得是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是没养成难度和深度学习的习惯。。。其实,我的回帖也是有感而发。整个假期对语文学习的思考,归根到底,就是语文学习的挑战难度和自主往深处钻研的习惯。。语文的学习如果具备难度和深度的学习习惯,就不是问题了。"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29 16:20
本帖最后由 知止而后有定 于 2016-9-29 16:33 编辑

“才艺的学习,寄托的都是家长对孩子未来生活质量的远景。没有社会的标准,和必须做到的考核标准。所以,孩子是否能坚持下来,没有学校的考核,主要还是靠家长的坚持。家长就是那个考核标准。那个标准就是未来生活。
   而未来生活是未知的,才艺于是也未知。越没标准,范围就越广了。棋琴书画、足球篮球、乒乓网球、跳舞唱歌。。。只有24小时,,,我只相信机缘,碰巧有很好的老师,孩子能刻苦坚持,时间上允许,场地方便,,,一旦碰上这样的好机会,就抓住,做好一项,做到孩子能做到的做好,发挥他的潜力,没有遗憾。否则,劳神劳力,长途跋涉,就不勉强了。”——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29 16:21
本帖最后由 知止而后有定 于 2016-9-29 16:32 编辑

“才艺要学好,尤其是顶尖的表现,一定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一些东西的学习,也许是功课也许是交友等。 对于才艺,想到的首先是时间。
  能付出多少时间。
  语文数学英语,小学学校的标准,自然不高。。但是,从学科本身来讲,要达到优秀,却是极有难度,需要很多时间的投入。才艺和语数外学业,如何选择呢?
   学业自然要摆在前面,这是重要又紧急的任务。。。才艺虽然相对没那么重要,但也紧急,童子功稍瞬即逝,长大了就学不好这些功夫了。。。。所以,只有提高效率,有效率的孩子,有余力的孩子,学才艺,或者说把才艺学到自己能达到的高度。”——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29 16:31
“关于才艺的学习,我更相信机缘。也许就是一个巧合,或者别人的一个信息,身边的一个榜样,于是就学了某个才艺,又是一个小事情,或因为某个目标,而坚持了下来。关于兴趣或天赋,我倒觉得是次要了。孩子感兴趣的才艺很多,但每个人也只有24小时。”——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29 16:42
《作文,多大点事儿》
《布鲁克林有棵树》
CNN的学生新闻,
儿童新闻频道(基本都是科技新闻,没有时事新闻)新闻袋袋裤
CRASH  COURSE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30 10:22
“”老师说:你错了,小学一年级正是最没其他精力的时候,能跟着学校的进度,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就不错了,不可能有精力再做别的。。“——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30 10:23
本帖最后由 知止而后有定 于 2016-9-30 10:25 编辑

回到家,翻开孩子的课本,才发现自己是第一次认真看他的课本,第二天,陪他做口算练习,把游泳钢琴画画围棋全暂停,,,
第一次计时,10分21秒,
第二次,     8分27秒,
第三次        7分多钟,,,,
做了有十次左右,他做到了6分多钟,,,
再做就退步了,又是7分多钟,,
于是让他出去玩,晚上继续练,,,,,
最后一次:四分钟!——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30 10:27
实际上就是:时间和精力!你是否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应试上面。
    现在的孩子都在学前教育,都识数和识字,成绩好坏不是谁聪明的问题了,而是谁愿意在功课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也许功课的本身并没有多少价值,但是功课的成绩却附带了很多的价值。。。。。——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30 10:31
“识时务者为俊杰 先把大家公认的东东搞好了,再考虑别的,把位置调换一下,本末置换一下“——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30 10:41
”这个班的班主任,最出名的就是她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她说她不是只看成绩,她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最基本的她重视基础,而且要基础扎实。。。。关键就在:基础扎实这句话。。。我的孩子全面发展了,阅读能力很强,但是基础不扎实,,,,而要做到基础扎实,是要下苦功的。问题在这里,所以我要本末置换。”——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30 11:22
“这就是所谓锦上添花的道理吧。先有锦(基础)才能添花(各种爱好,全面发展)。所以趁孩子小,先织锦,然后慢慢添花。最近深深体会到,不是 孩子不喜欢,而是顾这顾不了那。要承认自己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聪明,过程很郁闷,但相通了一切就好办多了。”——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30 11:25
”说到名校,让我想到:鸡头凤尾。
有个同事毕业不久,不管专业知识技能还是待人接物心理等都比同龄人高出一截。
他当初就是在广州名校(中学),他的最大感受就是能坚持下来6年,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强的一塌糊涂了,不论他怎么优秀(小学),怎么努力(中学), 成绩始终只能在班级中勉强处于中下游,期间痛苦经历把信心打击得支离破碎,用他的话说信心都成负的了,N次想不上了。谁知道,进入大学就马上不同了,他很轻松就处在前列且始终可以保持住,慢慢地信心又回来了且越来越强。“——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30 12:46
“其实国外学生那么怕数学,归根结底还是基本功没打好,不见得真的没有逻辑头脑。”——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30 12:47
“这样想就太极端了。世界上的美术大师,早前的那批,哪里来的?苦练中来的。达芬奇还画了六年鸡蛋呢。现在顶级的时装设计师,他们的鼻祖哪里来的?工匠而已,都是一槌子一槌子一针一线练出来的。现在巴黎、米兰最昂贵的高级定制服装,全球只有四五件的那种,谁做的?全球最昂贵的裁缝手做的。你去问问他们,难道就没经历过极枯燥乏味的学徒阶段?

要想出大成果,非得下苦功不可。就算再按着自己的兴趣,再合着自己的心愿,也一定会经历瓶颈,一定得花死功夫。要是什么都浮泛地碰一下,兴趣之内浅浅地都尝试一遍,那倒是不必吃苦,但也没有大成就。

小鲸鱼的游泳很棒,可是要是还想提高,真正游出个样子来,比如获得全国冠军,只怕也还要大大地下苦功不可。菲尔普斯每天还要训练6-8个小时呢。这个素质不素质,应试不应试?

只不过现在我们的教育体系有点越俎代庖,事先把每个人该做的都规定给做了。”——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30 13:08
“老师说如果有时没100,很正常。如果总是没有100,说明还是理解不到位,不能说只是粗心。这点说的也很到位。”’——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9-30 13:10
“关于考级或者比赛等,其实并不是为了那个结果,往往参加考级或比赛,可以让孩子的进步得到质的飞跃,孩子也能得到成功感,,,目前孩子参加的考级或比赛,孩子都觉得很开心有意思,上次英语考级出来,他自己说觉得很有意思,有个孩子不肯进去口试,他还觉得很奇怪。。钢琴考级出来,他自己说觉得有意思。。。每次游泳比赛,赛前总是很期待,这次周六周日的市游泳锦标赛,从周三开始他就念叨了,说想快点到周六周日,,这次他又得了两块金牌,看着他在领奖台上和颁奖的领导握手,我觉得他的收获不是一块金牌那么简单。。。。所以,即使现在,,,所有的问题并不因为其他的个性教育,,,,只是,我们做家长的,除了注重孩子的个性教育,也要重视他的功课,尤其要关注孩子真实的思想感情,,,,当然,大家会说,这样太贪心,但是我只想说:看看孩子怎么想的。。。。如果他认为自己能第一,你就不要把他自己的期望值降低,,,当然如果他自己认为不在乎这个,你也不要把你的期望值强加给他。。。。。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让他做真实的自己。”——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8:36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要对孩子讲清楚,这是责任的不对等,而不是权利的不对等。即学习是孩子现阶段的责任,家长被法定监护孩子完成这个责任。这等于家长将孩子学习进步的责任也背负了一部分在自己身上,不要求是失职。典型事例是,未成年人犯法,家长有连带责任。”——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8:37
楼主从半年前接受老榆的观点,到认可“有所得就需要行动”,现在是行动的开始。我当然要支持一下。几年前,我甚至说过,“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实在是太多的自以为是伤不起。

  其实还是这个道理,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家长的主观对错出发。什么事实?当然是孩子的事实,不是家长脑袋中的想象。以前有太多孩妈,在自己主观对错中矛盾挣扎,忽略了孩子自身的愿望。

  只需要两点:
  1、问自己孩子,你想不想在学校取得好成绩?
  2、看看自己孩子的课程内容与竞争环境,还有自己孩子的学习状态以及成绩好的学生是怎样学习的。

  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用家长主观意愿去替换,并为此摸索方法,真正帮助到孩子。这才是尊重孩子。
  我在这张帖子里,便看到了,从事实出发。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否则易南辕北辙。————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8:40
“孩子的学习状态个人觉得还是存在问题的,虽然看起来很努力勤奋,但总觉得有思维的惰性在里面,就是不太爱动脑子,还特单纯。这边成绩好的孩子,三年级开始没有不拼的。班上的前几名,都体现在效率上,见缝插针的做作业。”——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8:43
“无论家长们多么心疼孩子,一、成绩好是孩子自己的根本愿望;二、孩子身处同龄群体。

  不管义务教育怎样减负,如何素质,学校都是一个同龄人学习竞争的场所,而且竞争目标是去竞争更激烈的学校。说实话,除了帮助孩子摸索找寻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家长别无选择。家长任何畏难逃避的情绪,哪怕不说出来,孩子也能感受到。这种负面情绪,家长们最好遗忘。”——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8:47
“借此贴想说一句:努力学习不应被轻视,我以前骨子里的快乐教育让我走了不少弯路,算是经验教训,给低年级学弟学妹提个醒。
  先正视努力,再研究方式方法。”——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8:51
“首先,这位孩子的奥数路径看来比较成功。先需要肯定这个事实。家长总结认为,如果早点系统学习,同时加上任务压力,可能效果更好。这个结论未必。

  事实过程,孩子先经历没压力的奥数接触期,到了五年级再加压力,有两个明显效果:1、这时奥数成绩有提高空间,孩子处于上升期学习效果最好;二、经历了过渡期,孩子是在先熟悉再上要求的过程中逐渐加码,孩子更能适应新要求。(五年级孩子比三年级孩子,学习效率与成熟度大幅增加)

  可以试想另一种按家长设想的理想情况,孩子三年级时便加码了奥数任务,到五年级时处于前五百名。这时,孩子会遭遇什么?大概率遭遇,花更多时间与精力在奥数上,却进步甚微。这是由边际成本递减规律决定的。这种现实,往往是产生惰性与消极的土壤,因为孩子短期内看不到努力的成果。它恰好发生在小升初之前。”——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8:56
“我孩子第一次裸考学而思杯与希望杯等奥数竞赛,都是一等奖。我孩子认为因为自己聪明,如果我也傻到这么认为,孩子就完了。我只是将奥数启蒙拉长了时间段,在孩子会说话时就开始启蒙其大脑思考并运用了,所以表面看没学习任务强度也低,看似就是玩玩。那些二三年级就开始系统学奥数的孩子却考不过,为什么?短期强化训练比不过长期积累训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并不是天赋差异,而是前面有三年不鸣甚至更长的积累。

  当然,家长辅导能力有无,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就是我不愿意说自己孩子经验的原因,因为别人无法借鉴。外部条件具备,还使用乌龟的坚持战法,不急于求成,才能有较明显的现实效果。这也是我的人生经验。”——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9:01
“’就知识学习是个长期过程而言,突突论简直就是胡扯,它只能针对一次考试自我提高点,竞争中还未必成功。很简单,你能突突,别人不能突突?临时抱佛脚,是人本能的生存反应。别人家孩子,平时比你好,基础比你牢,方法积累比你多,也突突一下,学习效率是你家能比的?

  结果别人孩子发力,自家孩子也发力,别人学习效率比你强得多。结果,别人家孩子突突一遍,还有空运动运动放松放松早点睡,自家孩子天天12点,还没突突完。看到这种现象,然后能得到什么结论?别人家孩子是天才,自家孩子是蠢材。其实蠢的是,自家平日不烧香,就指望临时抱佛脚了。”——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9:05
“来首歌唱唱。孩子不会错过任何时间。

  把每天当成毕业来对待
  一分一秒课堂神经绷起来
  不理会别人是看好或看坏
  只要我勇敢动起来
  分 不用刻意安排
  只坚持去背去练就会很愉快
  享受现在 别一考试就怕受伤害
  许多奇迹我们相信才会存在

  刷了就要爱
  不淋漓尽致不痛快
  题有多难只有这样才能够忘怀
  学了就要爱
  不经历遗憾不悔改
  手按胸膛心还在 ”——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9:27
“这道理很简单。一次考试,孩子成绩不错,但是最后一题懵了,很容易就此对科目产生畏难情绪,畏难就是不自信的表现。另一个孩子,成绩不理想,但是最后一题做出来了,虽然对成绩很沮丧,但是不会影响自信。因为他会想,难的会,容易的只要加把力保证正确率就行了。

  难的会,容易的错,就学习自身而言,长期这样也不行。因为长期会变成,最后难的也不会了,基础不牢嘛。所以正道是,抓基础守正,学奥数出奇。很多学奥数的家长,把奥数当主业了,忽视了学校学练,后来孩子越学越累,最后放弃。同样,因为基础不牢,越背越重,学无余力。

跟上初中学习节奏后,视情况再考虑要不要报个奥数班系统学学。其实一天搞透一题,到高三就是两千题,减一半是一千道有难度的思考题。哪种突击强化刷题能比得了?最后那些智商测试题甚至正规点的脑筋急转弯,全是菜。”——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9:45
“先引导孩子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现实生活与阅读都是路径),并让孩子为之想想。有了积累,孩子想表达出来,就会有自然而然的引用与模仿运用了。阅读也是一种增长见识。

  由于作文是文,是个整体,针对孩子现实,可以再加点前人总结的整体构思方法启蒙。所有练都是练脑子。一听作文就是正襟危坐写正文,如同一听奥数就是上课刷题竞赛一样,片面了。这是脱离了主旨,器在形式。

  孩子没想法,总是作文的大忌。上面楼主提到孩子写风景还可以,说明这种类型题,孩子动过脑子去想去写过(推敲过)。到高中为止,对孩子最难且结果最不确定的,是议论文。它需要较强的语言逻辑能力。”——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9:47
“记得我曾讲过,关于一个系统的输入与输出问题。那是因为线性因果关系不足以解释现实,由此科学产生的系统论方法。来看看孩子的输入输出。

  首先,同样在学校,同样的输入,为什么输出结果不同?表现为成绩差异大。
  显然,不同孩子对于同样的信息输入,内部处理与反馈(输出)不同,统称能力差异。说白了,不同孩子,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效率,不一样。

  跳过各种细致分析,直接到提问,假如一个孩子在局部输入输出转化效率较低的情况下,还要加大输入会怎样?计算机系统有回答:来不及响应,开始只是偶发性故障,依然加量过载运行,结局是死机。

  这道理,便是前面我说的,不合适的学奥数,会导致孩子早早断送数学能力成长。语文同理。

  归根结底,我在本帖说的,都是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方法。它的重点是激发孩子脑袋运转起来,脑袋越用越灵。这也是勤练习的目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与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不矛盾。因为磨的刀,是方法规律。”——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9:51
“总算明白了。是啊,前人文章都是一栋栋房子,你就算全背下来,拖进脑袋里,又如何能用来建自己的房子?学会整体结构,就能拆房子,分门别类放在脑子。等到要用时,还是要会整体结构设计,然后把需要的材料拿出来,才能建成自己的房子。如果拉块别人的装饰板,就当作自己的主梁,便属于既不会拆也不会装,阅读再多也无用。所以,阅读是要教方法的,不然就放手让孩子凭兴趣读(这是娱乐不会出事)。其实,学校语文英语的阅读理解,一直在练。

  把书读薄,也是拆解成逻辑主线,然后分阶段分类用关键语句记忆。脑袋有了这些逻辑主梁,再通过设计方法,重新拓展,于是书又被自己读厚了。也就是说,自己有了编写某书的能力。知识系统也是如此,通识教育制度本身就是为了帮孩子拆解开系统知识,由浅入深地传授知识点与结构方法,试图让孩子学会拆解拼装,进而自己在现实中运用。

  阅读与作文,方法为互逆。会拆才会盖,会盖才会拆。拆、盖为一体,学、习不分家。”——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09:55
“1、从家长引导角度。要能引导到具体之处。同时,家长要力争让自己站得更高,这样引导起来,才行有余力。如果没有时间或条件,那么就不需要关注太细,知识学习交给学校,只在人生经验处事原则和一些方法上言传身教。说白了,帮助孩子带着思考方法多看。

  2、从写作者角度。当一个人明确自己要写什么时,才能将精力集中在词句表达形式方面,即日常积累才能发挥作用。在挤出词句完成作文的疲于奔命中,是不可能在表现形式上精雕细琢的。这便是“胸有成竹”的方法意义。

  上面我的例子,还有说说更深点行文技巧的目的。
  所谓驾驭文章,在于作者能兼顾读者体验,做到收放自如。作者情感表达的收放自如是另一方面。

  比如,设置情景让读者开始自我联想并发散回答,是放;继续行文,让读者思绪回到作者营造的情景中,是收。
  “自如”指,读者进入作者构建的情景,有了自己的发散空间后,继续看下去,发现作者的后续交代更合理更自然,却又在读者的思绪之外。否则,读者觉得自己想的更合理,或者作者的后续交代很不符合常情常理,这文章读者便读不下去了。”——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15:34
“以前我认为思维不需要引导,可是我运用几年下来,发现对你这样的孩子,还是必须引导的,否则你永远在一个错误里面转圈圈。

  于是从二年级起,我开始规范你的步骤,开始注重“因果”的探寻,注重条理性。开始做计划,逐步放手让你规划自己的时间。思维上一度无法突破,有些题目,无论我们如何引导,如何讲解,就是不明白,耗得大家精疲力尽。

  要说二年级,顶多算是量变。为了增强计算能力,我和爸爸开始陪你玩扑克牌,算24点。三年级之前的暑假,我开始突击你的速算巧算(利用高思数学竞赛课本,有一定难度)。有时候我自己出题,出很复杂的题,发现你一步步沉稳的做出来,就知道,条理性的训练终于起效果了。”——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15:35
书摘: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阅读丢分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孩子的阅读量来解决。然而研究结果表明,阅读考试丢分的关键,并不取决于孩子阅读量的大小,也不是孩子理解力底下的问题。
书摘:
  (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题型的比重会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而逐年增加,并且成为影响语文阅读成绩的最主要因素。

  学生上初中以后,有两类能力考核的比重开始增加:一是判定与分析能力;二是赏析能力。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15:36
书摘:
  试问,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热爱读书,热爱文学的人,他们读了三四十年文学作品,但他们中间又有多少人能写好文章呢?答案是少之又少。既然读了三四十年文学的成年人都做不到,为什么我们要相信读几年课外文学书后,我们的孩子就能以读促写,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了呢?

  我们也常常遇到一些在写作上非常出色的学生或作家,每次采访时我们都会听到一句话:写作水平的提高,缘于大量地读书。这其实无意营造了一种假象,那就是大量读书,可以提高写作水平,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她)除了看书外,还做了件更加辛苦的事,那就是大量的写作实践,这恐怕是他本身也不一定会认识到的问题。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15:38
书摘:
  四年级下学期之前,全力抓好作文,四年级下学期之后,在写作上并不放松的前提下,别忽视了阅读应试能力的提高。
  其实孩子学阅读最好的时间是寒假、暑假,阅读适合集中强化训练,效果会非常好,平时周末学作文便可以。

  四年级下学期之前,对一个学生来说,最应该提高的是写作水平,而不是阅读水平。阅读中最基本的两项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都需要在写作中加以练习和提高,而不是应有的基础还没有打好,便盲目地反复做题。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15:40
书摘

  要建立在学习上的优势,需要在学习策略、投入精力和学习效率三方面引起注意,才会做到事半功倍,在学习中胜出。

  三四年级最应优先解决的是提高写作水平,这不但可让学生从一开始便能在作文上领先,而且通过写作练习也可提高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这是件事半功倍的事,进步非常明显,这时就算孩子阅读上有些问题,也应当以作文为先,对于一个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基础弱的学生来说,要想在阅读上取得较快的进步,是不可能的。
  到了五六年级,在保持作文练习不减少的情况下,家长需要重视孩子对阅读的学习。

  其实,一个人把精力放在扎扎实实的学习提高上,反而要比时时忙于应付考试的人有着更高的学习效率,收获更大的进步。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15:59
“从社会统计意义上,严格说,目前全球的义务教育,都是在培养孩子对语言对知识运用的模仿能力。所以,家长们大可不必自设模仿与创造的对立,然后主观想好坏。只不过模仿能力有水平高下之分。说白了,高考就是检验孩子模仿能力是否达标,由此可以进一步能力培养的门槛。大学重在教方法,知识点大多已经靠自学了。也不知道现在年轻人还有几个明确知道这点。”——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2 16:17
“两个侄女的学习状态不是特别好,感觉学习时不能真正沉下去,头脑中时时想着玩儿,虽然有时看起来刻苦,但全神贯注的状态很少,沉不下心,所以学得就容易倦。努力得到累的感觉是正常的,但不应该是倦。
  当然她们不是有意而为之,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小时候没养成习惯,集中精力攻克难关的习惯。”——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3 10:35
“对比教材,这个进度的确有点快,对我们来说比较简单直接的东西,对孩子来说却常常因为某个点不明白而卡住。而这个多半是“知其所以然”里面的点。妞短时间强记能力好,如果教方法会非常快速掌握,过段时间也会忘得干干净净,跟没学过似的,这对建立数学逻辑思维是非常不利的,看似会了,实则不会。我们大人看了自然明白原理的事儿,孩子却不是这样,所以小学阶段,重视思维拓展为主,这比只教方法要复杂,因为要充分调动她学过的知识在现有的认知基础上弄懂原理,但培养的是融会贯通的能力。此段为和妞爸沟通,妞爸开始认为教方法会做就行,我细细跟他表达我的观点,小学阶段,要么彻底弄懂,要么宁愿跳过去不学。这样到了初高中,她才有能力自己去摸索一些东西(推导),对公式的记背才会更加牢靠,才能举一而反三。妞爸表示认同。”——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3 10:47
“妞的听课习惯非常好,第二天回放一遍并整理笔记,再做作业。昨天还把第一天上课的热身题和互动题给重做了,所以她不赶速度,我也不着急,只要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可以。

  争取每堂课都能完全消化吸收。”——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4 09:18
"数学方面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升,我们算是刚刚起步,之前宁愿慢,数学、英语都是这样,开始就是最简单的,查知识漏洞,思维漏洞,反复弄别人不屑弄的东西(当然有些孩子是不需要),打基础。还是那句话,只有开始慢得下来,之后才能快得起来"-------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4 11:15
“最难的就是你需要一个起点,其实跟做生意一样,第一桶金是最难赚的,这个起点就是要顶住一切诱惑,把成绩杀进前十再说,确实有点难度特别是宿舍里所有的人都在看韩剧谈恋爱的时候,收到点冷嘲热讽那是小事了,女生集体孤立你都很可能,什么叫自信这时候才能看出来,鄙视这些能独往直行的,才是真正自信”——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4 11:16
真正的自信,是不用在乎别人的目光的。哪个优秀的孩子,没有点异于常人的品质?学习的事儿,恰恰不能从众,因为大部分人注定是成绩普通,能学出来的始终就那么几个,除非你安于普通中的一份子。(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4 11:27
“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4 12:30
“高考,只要不是最顶级那三五个学校,不要太聪明,主要要踏实和刻苦。另外,学习强度是四年级下以来我不断对闺女念叨的,能否拓展学习强度的极大值,非常关键。既定时间段内的高强度高负荷运转……”
“第一,先把课本做到无死角,听背默。鉴于媛媛隔阵子前面的单词容易忘记,就滚动着来。别小看课本,小学课本编得挺科学,但眼高手低会利用的很少。课本做到了,用同步练习册练。市面上很多好的练习册。”
(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7 09:15
"要知道,一个孩子,学习好坏不是那么重要。但就学习这个事来说,你这个孩子是否尽力了,这个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待一件事的态度,会设计以后任何一行的“工作态度的”,你学习时不尽力,谁能相信你工作时会尽力?"

  尽力了,不一定能学习好,这个谁都理解。但是你不尽力,别人岂能原谅你?
"当孩子在面对一个外在问题的时候,首先他必须战胜自己的内心,他必须要控制自己转身逃避的欲望,还要克服自己的形成的坏习惯,才可以去面对外界问题。"(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7 15:55
一个人最优越的素质是顽强和坚韧。只有顽强和坚韧才能如数报偿你所付出的一切:时间,精力,辛苦而枯索的整整一段青春。——严歌苓

“勤奋是极难培养、极易丢失的能力,需要时时刻刻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惰性作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如果任由惰性日复一天地滋长,那么在这场交锋中,勤奋很有可能落败。”   
“一个聪明的孩子没学好,相当程度上是家长的问题。因为孩子都有惰性,需要引导和监督,而家长没有尽到责任。这样评价自己孩子的家长,根本没有花心思了解孩子的内心状况,对如何帮助孩子学习也不甚了了。”
持之以恒的努力是世间最大的智慧。——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7 16:16
“真正的素质,是处理世事的能力,不是听听音乐、看看博物馆、玩玩科技模型就代表有素质的。
  成功,其实很简单也很复杂,只是在正确的方向上,使用正确的方法,配合耐心和耐力,坚持,坚持,再坚持...
看看“特能应付考试”的孩子,几乎都有一个优点,就是学习的效率高,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在完成同样课程训练的同时,有余力去做“提升”和“拓展”的事情。
  翻翻那些高考状元、优秀的保送生的采访,不少人都说学习的过程很轻松。轻松不是他比咱减了那些规定动作,而是单位时间里他完成得快喽!
  而要想做一个有效率的人,第一步的事情,不就是能集中注意力吗?”(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9 09:51
“学霸”的样子——
1 学而思三小时下课后还能立即快乐地继续做题;
2 看着字典上的年代表就衍生学习了一肚子历史;
3 出国交换学习两月还带着(国内)作业并完成;
3 上学的早上能坚持先晨泳再早饭,还边看英文;
4 带着双簧管去练滑冰,洗冰时间练习;
5 周五晚连上两节钢琴课,还大呼放松、爽;
6 看书时自主做摘抄,写作时存货“溢出”;
……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9 15:15
“让高年级小学生,初中生去了解字词意思,这种要求真的不过分,这也是学校的基本要求。
其实不仅仅是语文,英语似乎也有这类要求。论坛里那些读中高阶英英字典的大孩子们不就是读单词的英文解释吗,很正常。
在初中,有一个经常遇到的一项学习任务,文言文翻译。这怎么弄,无非是“信、达、雅”。第一步就是信,其实就是逐字翻译,一个也不能含糊,基本功在哪儿,就在对字义的把握上,这是需要历练的。
回过头来再说现代文,孩子在阅读时会提奇奇怪怪的问题,很好,一起狂想。但孩子也必须了解事物的理解是多方面的,书上的理解方式也有其道理,不应该排斥。可以换位思考,这也很有意义。在商言商,在学校就要学习学校的阅读规则,这当然不是全部,但学习的时候,就要按这个规矩做。
所以,孩子要有自我意识,同时,也要学会从其他角度去思考,这应该也是成长所必须的。”(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9 15:26
“字词的意思是语文的灵魂。可惜现在很多给孩子大量阅读的家长还意识不到这点,认为大量的阅读就可以解决语文问题。实际上,如果孩子 不注重对字词的理解,一方面,他觉得阅读也就浅浅带过,不需要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他们会没法独立阅读逻辑性强的科目,譬如数学物理等。”(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9 15:29
孩子看数学书的几个原则:
1.直接阅读名家作品,也就是一道贩子作品,少看二道贩子甚至n道贩子作品。
2.看看不懂又能看下去的书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9 15:30
“根本原因是阅读能力没上来。大家一般现在认为只要大量阅读,阅读能力就上来了,实际上并非这样的。
我碰到的早期识字早、有大量阅读基础的孩子,十个有9个到初中都没法自主阅读理科课本;我觉得现在提倡的阅读多点儿有个严重的“盲点”--期待孩子在海量阅读中就能吸收大量东西。事实上,那只是增强了孩子的“复制”能力,这样的孩子,很快就能背下书或者讲出这个课的主要内容,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而没有真正的理解,会让孩子逃离课本,这点在理科上非常明显。”(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19 15:32
“阅读数学书的方法应该和正确阅读课外书的方法是一样的:不放过任何一个不完全理解的字词,把读过的话能画图就画图,能举例子就举例子,并说出背后的原理。如果能够这样,数学阅读就算是完成了,这个办法适用每个科目。”(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24 09:52
"这个错题本深有同感,小孩子没有耐心再做总结,即便你给他做了他也没耐心看。而且我发现数学会了的东西不太容易忘。这个题型会做了,什么时候拿出来都会。所以,只能抓紧有限的时间,把学过的都搞懂。大概,错题本对高年级的孩子可能更实用。
  语文,倒是很有必要,尤其是听写字词,这次错了,下次说不定还错,必须做记号。但还没多到要个本子的程度。"(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24 10:03
“有时间要求约束,且有竞争压力的知识教育模式与自由放任凭感觉来,无竞争压力的知识教育模式,究竟有什么现实区别?

  还用说,前者是有具体知识目标导向的,阶梯平台式的;后者没有具体知识目标导向,发散浏览式的。所以,后者会陷入浏览模式,即知道的点不少,真能通能用的很少。

举个例,我来此坛之前,还真没见识过什么“快乐教育”或“素质教育”的成长实例。不过,我到此坛一看所说,捣乱也搀和在其中,便预判这一现象会导致的可能负面结果,与竞争环境脱节,学校生活进入状态慢;知识学习不系统,思维容易发散跑偏;可能导致家长与孩子都承压能力弱,甚至影响家庭关系。”(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24 10:06
“孩子明确表达想学好数学,非常好,有此一心,已入善途。
  家长便应该围绕孩子这个现实需求出发,而不是停留在自己认为的“应该”,扯谈到语文英语甚至教育理念等等。这就是从孩子现实出发,克服家长自己的主观。

  孩子已经区分了自己愿望的主次,家长的思考,就该围绕,如何更有效地帮助他实现愿望。下面是思考过程。

竞争环境中要想好,基本方法是什么?
  人类最激烈的竞争环境是战争,和平时期是竞技体育。那么,军队与运动员,提高自己竞争能力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呢?练,坚持练,长期练。呵呵,以前这点我嘴皮子都讲烂了。不同仅在怎样练。不同仅在现况缺什么就主要练什么。后面两点便是家长的作用——现实分析,让孩子的练,变得有针对性。即有效率。

  问题再要求高一点,加上时间约束。比如“这学期”,“本年”,“小学阶段”或“高考”之前。这时我们的思维开始走向深入,比如,军人与运动员,他们的自练,在有任务的时候,是如何增强训练效率的?

马上就能得到答案,在一般训练的间隔中,加入突击强化训练科目。找到方法了。
  1、突击强化不能长期搞,过犹不及。应该集中在一次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围绕现实要求,强力榨干现有潜能的练。
  2、每次突击强化应该目的明确,每次突击强化后进入恢复期,慢慢就能感受到孩子潜能提升了。

  比如,选两天周末时间,专门做与目前数学能力有关的各种题目,做到想吐,做到脑袋发热,做到看到数学题就烦。恢复点后,在下一周做张试卷,看看效果。呵呵,复习数学做到想吐与脑袋发热,未必一定发生,但这些我都经历过,持续时间也长得多。我判断,一学期搞两次,应该会有较大的能力快速提升。

  天天匀速晨跑10公里的普通人,永远不可能成为运动员。原因就在于,军人与运动员,都经历过多次彻底榨干自己潜能的突击强化训练,而这种训练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潜能。按部就班,节奏单一的学与练,几乎不可能在竞争环境中真正脱颖而出,这也没什么不好。孩子自己对自己有要求就不一样了,事前说好,这是家长在帮助他完成自己的愿望!”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24 10:10
知止而后有定 发表于 2016-10-19 09:51
“学霸”的样子——
1 学而思三小时下课后还能立即快乐地继续做题;
2 看着字典上的年代表就衍生学习了一 ...

7 自己争分夺秒完成作业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24 14:19
“早期启蒙,关键是引导孩子习惯于用自己脑子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别人然后靠记忆解决问题。

  比如,出一道奥数题,这时不用担心孩子会不会做,而是要关注孩子能否一直在思考。马上能得出正确答案的孩子,未来学习未必比苦思冥想最终得到答案(甚至得不到答案)的孩子强。因为,反应快慢能力与坚持思考的习惯相比,微不足道。

  由浅入深,出些有趣的类型题,供孩子时时揣摩,不用提供答案。孩子自己想出来的越多,就越容易获得思考的乐趣,且养成坚持思考的习惯。”(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24 14:21
知止而后有定 发表于 2016-10-24 10:10
7 自己争分夺秒完成作业

8 坚持长时间思考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24 15:17
“学奥数,答案不重要,思考过程最重要。以前很多年幼时学过奥数的孩子,长大后对奥数很反感,不得不说是教的不得法。当然,根子还在这些人自己,光知道应付试卷,却没有仔细想想答案获得的过程。既然学奥数以训练思维为目的,光记忆解题技巧有什么用?最后越记越多,越多越乱,下雨天背稻草,直到孩子无法承受。”(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24 16:04
“养成自我努力的学习习惯,对于所谓天赋高的孩子是个先天弱势,因为他们容易用天赋来看待竞争。

  还是用这个例子说明:一个人有100的资源,另一个只有50。这天赋差得够大吧?
  但是,有100的资源做5件事,有50的资源做一件事。谁做成事的概率高?

  从某种程度上说,撒糖豆式的所谓素质培养,造成的客观后果是资源浪费。”(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0-24 16:06
本帖最后由 知止而后有定 于 2016-10-24 16:18 编辑

不管怎么变化,金字塔尖的位置就那么些,能站上去的几乎都是资质过人的孩子。
这世界上,就和没有普世价值一样,其实也没有普适的方式能让普通的孩子考上985.有限的资源,注定了激烈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胜出,需要一个家庭的努力,是一个家庭的综合实力的体现。

  我的公式是:孩子的努力 + 家长的努力 = 成功。 比如在这个话题里,成功=985。

  榆教授提到的是孩子没有退路后的坚持和努力,同时也需要家长严格督促和温情爱护。我是非常赞同的。但是,这样肯定还是不够的,其中一个限制条件就是孩子本身资质。有些孩子再努力再坚持也是提高不到那个水平的,家长再严格督促也是不行的,就是找到所谓的方法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精力智力不够。另外一个限制条件就是父母的努力也不够,这个努力包括资源方面,钱财方面,方式方法方面。

  很多孩子自己也坚持了,也努力了,也有父母的帮助,最后成功进了985。这样的例子里面,一方面是这孩子的资质即便是普通,也是普通里面比较优秀的那种。另一方面,父母肯定付出了很多,比如请一对一家教(绝对名师那种),比如有一定的关系和资源,孩子的成功最后就是整个家庭综合实力的体现。就像每一个冠军背后都有一个团队一样,都是集体的努力的结果。

  很多普通资质的孩子,不是非常努力,可是父母太有资源了,一样上清北。。这就是公式的另一半父母的努力起了决定作用。大多数孩子是没有这个的。

  很多真心优秀的孩子,父母啥也帮不上,但是由于自身努力,自身的坚持不懈,自身的聪明才智,他的成功确实就主要是他自己的因素了。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1-2 10:36
"什么才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人说,学习习惯最重要,特别是小学,要好好培养。也有人呲之以鼻。
  经历了,才知道,这不是简单的事儿。外在的习惯好培养,内在的呢?
  逻辑思维的习惯,分析条理的习惯,对于不爱动脑子的还需要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踏实认真努力的习惯,检验的习惯,查缺补漏的习惯,清楚明白自己状态并根据状态调整学习时间的习惯,积极思辨和逆向思维的习惯。对于女孩子,上初中后的各种弊端......"(摘抄)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1-3 11:29
“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用家长主观愿望说话。
作业时间有长有短,自由时间不确定,又如何安排呢?
  大人与孩子,还有临时事项,安排了时间无法执行,会不会导致计划的失效乃至放弃呢?

  这些都是实际事实在提问,有别于主观愿望的提问,应该认真对待。人们由此创新了很多方法,去处理这些问题。”
“略说几点通过增加计划弹性,以便适应多变事实的方法。
  1、用时间段或事件点来代替时间点。
  如放学后先做作业,争取在吃饭前完成,如果提前完成,便是孩子自由时间。计划的弹性增加了,适应事实变化的情况强了。

  2、根据现实情况,设计不同计划。
  如,考试前一周,使用另一套计划,因为这时可能需要增加复习时间,同时也为了提高孩子对考试的关注度。

  3、变刚性要求为弹性要求。
  如,每周背三首诗,改为每周最少背一首诗。这是改刚性要求为底线要求。
  如,每周背三首诗,改为每周背二至五首诗。这是改刚性要求为区间要求。

  4、增加计划的时间覆盖跨度,以便调剂。
  如,将每天的时间安排,放在一周中统计要求,这样有一天没完成,可以用另一天来弥补。

  5、设计例外条款。
  如,某天作业太多或者有临时情况,可以豁免或者后补。

  6、根据现实问题,及时改变计划。
  这里涉及的是,资源使用的配置问题。需要针对孩子需要加强的方面,对症及时调整。”
作者: 知止而后有定    时间: 2016-11-21 09:54
知止而后有定 发表于 2016-10-24 10:10
7 自己争分夺秒完成作业

8 能坚持长时间思考
9 能迅速切换学习模式(比如刚踢完球立刻练书法,龙)
10自己安排天天积累的任务(比如每天练笔1000字,遥)

作者: 爱花的点    时间: 2018-6-8 11:05
欢迎新同学!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