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依依俩俩的高中生活 [打印本页]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1 21:25
标题: 依依俩俩的高中生活
两周后,要去军训一周,而一个月后就要正式开始高中生活,很快。
此前的暑期前半段:
1)等分,报志愿,一个星期。
2)英国/爱尔兰旅游半个多月。
3)在家调整,学习,锻炼,一周。
时间就到了这个时刻,很快。
作者: Apple02    时间: 2016-8-1 23:03
建新楼啦
跟紧您啊
作者: 安心儿妈妈    时间: 2016-8-2 08:45
太高兴了 1122爸爸建高中楼了 让我这个粉丝踏实的跟着1122爸爸脚步 教孩子中文 以及数学 化学 物理 数学 ……总之就是学习的这种当家长的态度和方法
作者: cc708    时间: 2016-8-2 09:06
本帖最后由 cc708 于 2016-8-2 09:08 编辑

真是快呀!1122的高中楼建起来了。继续跟随学习
作者: Eric妈妈    时间: 2016-8-2 09:15
终于赶上楼主建楼的步伐啦,跟着楼主的贴,我受益良多啊!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2 09:57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8-2 10:02 编辑

地理学习
孩子们在预习地理,粗粗看过人教版地理课本。大略看过必修一---自然地理,基本上是骨架,需要补充课外内容。
比如,第二章--地球上大大气,实际上是气象学初步。虽然只是提到一些概念,但很少实例,因而浅而不显。去图书馆借了本天气物语,一本美国人写的小册子,是我在馆里见到的最为通俗科普的小书了,孩子们读起来感觉很有趣,至于是否与高考应试相衔接,还不知道。
政治经济
上学期看过公司的力量,现在在看资本的故事,第一季已经看完。昨天,看了新东方的文综政经试题分析,试题很活,需要有广泛而深入的积累,要早作准备。

作者: 苹果无色    时间: 2016-8-2 11:27
恭喜1122上高中了! 跟着继续学习
作者: 彭静    时间: 2016-8-2 13:44
继续跟着1122BB学习!
作者: Tina_L    时间: 2016-8-2 15:37
本帖最后由 Tina_L 于 2016-8-2 15:38 编辑

恭喜新楼开张.  1122爸爸真是有毅力, 坚持记录孩子的成长. 佩服.
作者: 我是小乖乖    时间: 2016-8-2 20:44
时间真是快啊!初中的内容,我还没看完,依依俩俩已经上高中了。
作者: summer花开    时间: 2016-8-2 21:06
我们还在继续追初中的贴。祝贺依依俩俩
作者: 风淡云清518    时间: 2016-8-3 08:38
今年去英国旅游的朋友好多,1122有没有去牛津和剑桥看看?跟着1122爸爸继续学习了!
作者: 彭静    时间: 2016-8-3 09:08
踩一踩1122BB的新楼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3 15:33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8-3 15:37 编辑
风淡云清518 发表于 2016-8-3 08:38
今年去英国旅游的朋友好多,1122有没有去牛津和剑桥看看?跟着1122爸爸继续学习了!

有的,我们去剑桥玩了玩,怎么说呢,还挺有意思的。
我们住在伦敦城的一所公寓,一个单元房,楼下有间cooperative food超市,做饭很方便。
7月10日
6:00
起床,做饭,早餐,整理。
7:00,天阴,12度,街上有人穿薄羽绒服
步行200米到Chancery Lane地铁站乘红线,Livepool st下,去对面的Liverpool street station。由于功课做的认真,路上一切顺利。
8:28-9:41
乘火车去剑桥
9:41
准点到达。剑桥的火车站很小,出站的时候遇到小雨,于是我先去打听去国王学院的巴士。不远,有4,7路等几趟车,于是便一起乘车过去。车上还有几个中国人,和其他英国地方一样。到了地方下车,到处都是人,还是中国人最多。街上很热闹,到处都是兜售的剑桥学生,看来比北京更有商业气息。
一个学生模样的男孩儿问我要不要到cam河坐船,我问多少钱。
他说:你们几个人
我说:4个
他说:你看,我们是明码标价,20一位,我给你折扣,总共60英镑一小时。
我说:我问问她们
老婆和孩子们说要去
我又说:太贵了,40镑。
小伙子正在和另外的游客谈价,于是拉我到一旁说,40就40。
于是,我们来到国王学院的指定地点,付钱。他们本来想要现金,我说只能使用信用卡,也同意了。
由于时间还早,于是在路边的NERO cafe小憩(NERO在英国很火,差不多赶上COSTA)。
11:00
学生们领我们到了康河的码头,一位戴着眼镜的壮汉迎了上来,我们上了他的船。他自我介绍,他叫穆斯塔法(应该是个中东人),三一学院的PHD-理学博士,学数学的,好像跟霍金学什么,没听清。
康河二三十米宽,有点像北京的昆玉河,只是游船太多了,甚至有些危险。
乘船的博士很有力气,长篙是铝制的,4、5长,他撑船一点都不费力。一路上,讲了很多剑桥的趣闻,我听的是一知半解,孩子们比我好些,在给妈妈做翻译。
12:00
到三一学院。剑桥的学院,只要有围墙,就一定收费,管的很严,钱应该挣得不少,不过,还是有空子可钻。中午,刚巧三一学院的后门没有人管,很多游客乘虚而入,我们也在其间。天气转晴,我们没有去逛图书馆,只是草坪边长椅上坐着吃东西,晒太阳。前面就是康河,由于地势稍高,只见撑船人卖力,而不见船与游人,想来那位数学博士还在水上奔波呢。
下午
老婆和孩子们已经对学院失去了兴趣,于是到市中心的集市上乱逛,淘东西。孩子们买了本1873年版的圣经注释,几个英镑,我不知所以。
16:32
乘火车离开剑桥,回伦敦。
===========
就是这样,由于没有学问,身在剑桥,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感受,只是觉得暑期大学生们都在挣钱,很辛苦,不容易。


作者: 风淡云清518    时间: 2016-8-3 15:58
zty1122bb 发表于 2016-8-3 15:33
有的,我们去剑桥玩了玩,怎么说呢,还挺有意思的。
我们住在伦敦城的一所公寓,一个单元房,楼下有间co ...

英国自由行还是蛮方便的,1122爸爸有没有事先买好通票?剑桥很多地方都要收费,牛津都是免费的。40磅4个人还是算很便宜的,我在其他地方看到那种马车半个小时要25磅;NERO我到没怎么看到,看到的都是COSTA,1122喝下来觉得如何?今年我同事去说那边难民已经很多了,有点恐怖!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3 16:27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8-3 16:36 编辑
风淡云清518 发表于 2016-8-3 15:58
英国自由行还是蛮方便的,1122爸爸有没有事先买好通票?剑桥很多地方都要收费,牛津都是免费的。40磅4个 ...

确实很方便,我们在国内工作还算到位,楼下超市当月的特价都已清楚了然。
NERO是近几年起来的,我在伦敦看到很多间,爱丁堡也有。依依俩俩不爱喝咖啡,在国内最多也就是卡布奇诺,一般还喝不完,在英国,干脆只是喝茶,我比较喜欢意大利式的Espresso,不加糖,纯苦的感觉,但英国没有那种,所以,也只是喝茶。
剑桥,因为本来就只打算康河上划划船,草地上野餐,学校逛不逛两可,所以没有买通票。
难民,没有看到。可能有,但是应该不会有国人在那里来得多。无论是伦敦、爱丁堡、还是苏格兰高地,到处是中国人,有点可怕。尤其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里满眼都是,可笑的是听到有孩子在那儿议论完形填空太难,要抄作业,这些小留学生真是的。
唯一的没有见到其他亚洲人面孔的是HOLYHEAD,与爱尔兰一水之隔的威尔士小镇。这个地方不错,外来人多是开房车来此处海崖钓鱼的英国人。我们到此是来观风景,海崖特别美,而更主要的目的是渡海。乘高速轮渡去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只需一个多小时,很方便。
很不习惯英国的交通秩序,车辆很好,行人不如北京。有人行道红绿灯,但是很少有人守规矩,我在北京算是很好的,到这儿,有点堕落,入乡随俗。


作者: lovealan    时间: 2016-8-3 18:14
追着1122的步伐来到这儿了
作者: blaze    时间: 2016-8-3 18:43
依依俩俩是要高中学文科吗?开始全力预习政史地,地理第一章高考几年没怎么考第二章是绝对重点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6-8-3 20:43
跟随学习!
作者: 阿尤太太    时间: 2016-8-3 21:12
终于盼到1122bb建楼,继续学习
作者: 风淡云清518    时间: 2016-8-4 11:10
zty1122bb 发表于 2016-8-3 16:27
确实很方便,我们在国内工作还算到位,楼下超市当月的特价都已清楚了然。
NERO是近几年起来的,我在伦敦 ...

伦敦的交通真的很乱,我记得前年去的时候,去大本钟要过一条比较热闹的马路,根本没人看红绿灯过马路,都是乱穿马路的,结果有位游客差点被一辆敞篷跑车给撞了,幸好旁边有人眼疾手快拉了他一把,看得我们都一身汗。我去的那年国人还比较少,尤其爱尔兰、苏格兰地方大,人少,今年可能情况比较特殊,一来英镑贬值,消费比较合算;二来其他欧洲国家都比较乱,大家都不敢去旅游了,所以都蜂拥而去英国了,至少我身边就有6个家庭去英国旅游的。大英博物馆门口我看到很多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坐在那里玩手机游戏,问他们为什么不去里面参观,有人说不喜欢,有人说太累了,父母出了钱,却学不到什么,这种夏令营真的没什么意思!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4 11:59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8-4 12:10 编辑
风淡云清518 发表于 2016-8-4 11:10
伦敦的交通真的很乱,我记得前年去的时候,去大本钟要过一条比较热闹的马路,根本没人看红绿灯过马路,都 ...

是啊,要说起来,还是香港这个学生做得好,秩序比伦敦真的好很多。我这次最冒险的是在爱尔兰自驾(三天),车不熟悉,英文GPS,规则不习惯(右舵车),穿闹市,走山路,赶飞机。虽然事先功课做了不少,还是屡出状况,磕磕绊绊。还好,总算是有惊无险。

这回出游,孩子们表现相当不错。剑桥、巴斯两地的旅游,依依俩俩分别充当导游,安排旅游路线,介绍景点。每到一地,她们都会做详细的介绍,很长知识。

作者: rzlmm    时间: 2016-8-4 14:57
祝贺新楼!祝贺依依俩俩开始高中生活!
作者: wanglwi2005hb    时间: 2016-8-4 19:43
真心敬佩依依俩俩爸爸的坚持,长大后孩子们会知道她们的爸爸是多么的爱她们!
作者: 小荷听雨    时间: 2016-8-5 12:31
真好,也真快,孩子们也高中啦!有尽心尽力的爸爸带着,孩子们的高中生活一定很精彩
作者: krkgr    时间: 2016-8-8 10:06
一路追随到这里,我家的孩子也是新高一,继续跟着1122爸爸学习。以后除了追随,还要多发言,交流。只是我们是准备学理了,文科的东西还真少涉猎,还是从这里要学习的多。
作者: 当妈2001    时间: 2016-8-8 10:32
祝贺1122成为高中生了,继续关注你们的高中楼.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8 15:16
市内游
上周二孩子们自己坐地铁、公交在市内转了转。
上午
坐地铁14号线,转15号线,到清华东门,找我在清华的同学引路,在清华园里走了走。
中午
吃饭,然后坐公交去电影学院,观摩摄影棚。
下午
坐地铁10号线,去世贸天阶。
===========
孩子们确实长大了,能自己外面逛了。虽然不能像俩俩小学同学,10来岁自己一个人越洋来回飞,也已经算是不错了,希望不要太野。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8 17:11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8-8 22:32 编辑

孩子确实长大了,1122爸爸会失落吗?
=================
暂时不会。她们在很多方面还是愿意和我交流,虽然,也有很多时候,不愿意理我。
我很知足,她们没有明显的逆反,能一起较深入的讨论一些问题,有许多共同的爱好,尽管有些看法不同。
昨天,我们一起看了一部老片---无间道1,2,很有机缘。
当时,俩俩无事,翻看电视机旁的光片架--纯碎是摆设,近几年完全没有动过。俩俩回忆起学前及小学二三年级前,一起去东方广场FEB,淘片的情景,很是唏嘘。
正巧翻到无间道,她问这是什么。
我说:在我看来,这是港片的顶峰之作,以后再无比肩的大片了。
俩俩:我们看过吗?
我说:没有,02,03年的电影,你们还小。
于是,拿来看,真的很过瘾。一看过,又看二。
到最后,兴趣集中在九七回归。
依依:香港人会怎么想。
我说:自然是移民了。我最早是96年去的香港,当时在香港转机,还是启德机场。在同学家小住了几天,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对比抬眼高楼低头乐色的深圳,香港那无与伦比的秩序感,感觉特别好。
俩俩:换位思考,我也不愿意回归。
我说:就个人而言,很同情香港人。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断的轮回,你看英国都退成这样,香港又当如何。

作者: bell_ks    时间: 2016-8-10 07:50
zty1122bb 发表于 2016-8-8 17:11
孩子确实长大了,1122爸爸会失落吗?
=================
暂时不会。她们在很多方面还是愿意和我交流,虽 ...

是爸爸的学识还能获得孩子的尊重和崇拜。。呵呵
作者: ldshs    时间: 2016-8-10 08:42
都开高中楼了,真好哇,继续跟着学习
作者: eric1031    时间: 2016-8-10 17:25
跟来学习,真佩服。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10 22:53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8-11 08:00 编辑

tricom163
你对深圳有偏见,就像我对北京上海有偏见是一样的。
-----------------------------
真是不好意思,话说的不完整,只是在讲一个时间片段,误会了。
我1992年第一次去深圳,当时的情况更糟。96年应该会好很多,但当时入关时,走的是皇岗口岸,情况差一些也算自然。
当然,这只是和当时的香港做对比,和内地的城市还是有很大区别了。
北京在那时是什么样子呢。在我个人看来,整体灰暗,中关村乡村味还很重,朝阳区的大片工厂已经在衰落,王府井土旧,不及上海南京路的十分之一,唯一充满活力,令人振奋的地区是亚运村。这种状况的改变是在1998年以后,原因就不说了,以后越来越好。
作者: clarewong    时间: 2016-8-11 10:04
跟随初中脚印找到这里 明年我们也上高中了 跟着1122BB好好学习...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11 11:41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8-11 11:54 编辑

风淡云清518
现在香港也没落了!走了很多国家,光建设而言,真还没几个城市能比的上上海的!
=======================
当然了,上海有那么多的世界第一,不是最棒也差不多。但是,我还是喜欢九十年代中期以前,那时候更接近旧上海。
十六铺码头
87年,我在上海实习,工厂在浦东,可有时住在浦西,往来要坐轮渡。记得当时十六铺码头有座人行过街天桥,细雨朦胧,特别有历史感。
电梯
89年,我住在长风新村的亲戚家。亲戚总是问这问那,北京家里有冰箱吗,住10层有电梯吗,真可爱。
旧马桶
93年,去富民路的舅舅家拜访。舅妈很热情,对我说,这房子过去是法租界,这马桶还是解放前的呢,真耐用。
酒吧
94年(也许是95年),上海办事处的好友带我去衡山路/高安路口上贝尼酒吧。当时酒吧开张不久,老板是从日本回来的,很亲切。酒吧很精致,很温馨,而北京十年后的酒吧也没有这种感觉。之后,和各路朋友或独自一人,来这里很多次。
上中
有三座小别墅,好像还有池塘,竹林。每次回市区,要坐电车(忘了是110路,还是101路),要路过化工学院,还有植物园,已经快二十年没去了。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11 14:26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8-11 14:37 编辑

我不是老上海,只是有些渊源罢了。
我觉得上海人有意思,记得1995年,和北京的朋友一起来上海出差。这位哥们的女友是个上海人,很有风情,同时也精细的很。
一起去逛商店,女孩儿看上件裙子,这朋友没什么钱,有点窘迫。女孩儿很自然的把自己的钱包递过去,向收银台方向努一下嘴。我在旁边看着,实在是醒目。想来,女孩儿很要面子,跟男朋友出来买东西,不能自己直接掏钱。这应该是家教,我完全不懂。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12 09:46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8-12 09:47 编辑

史地政02
历史
1)听历史小说
康熙
听完第一部,正在听第二部-削藩。
2)读历史
史记
看完‘史记’列传第八本,停一下。
钱穆的‘国史大纲’,马上开始。

地理
1)地理视频
今天应该是必修一的最后一讲
2)课外阅读
海洋的力量
3)阅读地图
地图基础,宇宙中的地球

政经
经济视频
资本的力量,已经看过一、二两季,开始看第三季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12 12:10
CRASH COURSE的经济学
============
非常感谢,看了一下,确实不错,很有启发性,很好的入门讲座。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12 12:30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8-12 12:45 编辑

tricom163
那要看哪种男孩子喽,你看1122爸他就看不懂。我也看不懂,我不知道这对男人来说是好是坏,应该是因人而异吧。
===========
人确实是很不相同。
再说个男生吧,某女生的前准男友。他也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人,在和准女友的交往中,事事都十分周到。
有了他
1)女生上大课就不愁没有座位,他不仅替女孩儿把座位事先占好,甚至都考虑到女生的女伴。
2)晚自习就不必有任何饥饿感,小零食总是准备得好好的。
3)过马路就变成了一件特别安全的事情,他永远站在车辆驶来的那一边。
。。。。这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但足以令绝大多数男生自愧不如。

这是很早以前的一些往事,印象深刻。
可惜,这位女生,不是小鸟依人的那种,比较独立,做事情甚至有老大的范儿。只是开始有些伪装,男生盲目了。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6-8-14 18:14
依依俩俩也上高中了,论坛的孩子都大了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6-8-15 14:35
我们今年就高二了,学习上我也管不了了,基本就是他自己解决。他每天都很忙,我的计划到他那里就变成了空想,也不知道他天天忙些什么。
很佩服您的坚持,也佩服依依俩俩的自觉和听话。
作者: ya0903    时间: 2016-8-16 10:34
真好,丫儿高中也学文,又可以跟在你们后面好好学习了。1122爸爸一定要记录的详细一点啊。对了,高中孩子们住校吗?你对住校怎么看啊,我还在纠结中,还好还能有一年的纠结时间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16 13:08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8-16 14:07 编辑
ya0903 发表于 2016-8-16 10:34
真好,丫儿高中也学文,又可以跟在你们后面好好学习了。1122爸爸一定要记录的详细一点啊。对了,高中孩子们 ...

只要是学校要求严格,孩子可以接受,对于学业而言,住宿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这时候,家长就可以松一半的心了,这是最大的利好,同时,也是最大的失落。
至于独立意识的培养,我觉得无所谓。我自己17岁前从没离开过父母,高中毕业,去外地上大学,感觉很轻松。
===========

暑假英语学习小结:
新概念英语
新二:
周末,终于把最后一课的书内及练习册做完全部练习做完,跟新二彻底拜拜了。
我们对于新二可真的是下了大功夫:背了两遍,听写一遍,做书内及练习册的全部练习,不留死角。
效果如何,单独拎出来,反映在很多方面:对于应试很有帮助,对于语法构架的形成绝对有意义,对于精听是很好的素材。
新三:
孩子们军训回来时,准备开始进行新三的课内练习部分及练习册的学习。高中比较忙,平时是不会有太多的时间的,预计这项学习主要是放在假期。
希望高中阶段能够完成,这对于以后的各类考试应该是个基础。
听写,我们在初三前进行到了Lesson39,准备从Lesson40继续。预计是平时挤时间进行,不知道可行否。
新四:
不再弄了,没有精力,也不觉得有必要。
英语精听
BBC 6 minutes English,这个暑假每天听,坚持的不错,开学还想继续,每周至少两次。
听英文小说
twilight01,还差一点没听完,预计暑假剩下的时间可以听完,开学继续02。
英语小说阅读
基本上每天读,但没有问她们进度如何。godfather教父,大部头,俩俩读的早,已经完了,依依还早。
词汇10000
每天在学习,但进度比较慢,才学完Lesson3,开学继续。
预习了英语必修一,感觉比初中上了一个台阶,需要认真对待。



作者: rrx9401    时间: 2016-8-16 20:45
每天必看,孩子刚小学有幸看到,感谢儿教 感谢这位孩儿爸分享~~~
作者: Eric妈妈    时间: 2016-8-16 22:41
高中的学习内容明显增多了.
作者: 苹果无色    时间: 2016-8-18 09:46
1122 的高中要住校吗?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18 21:38
苹果无色 发表于 2016-8-18 09:46
1122 的高中要住校吗?

可以住校,也可以不住。她们不愿意住,我和她们妈妈也不愿意。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23 15:46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8-23 15:54 编辑

史地政
历史
1)读中国史
国史大纲:她们开始读了,我也在读,非常好。
2)读西方史
西方文明史纲(威廉·哈迪·麦克尼尔),基本上是一种概述,很好,但需要适当补充。
地理
1)在读“百变漂亮的石头”
2)阅读地图
政经
经济视频
资本的力量,看第三季。
======

上星期,孩子们军训,很受折磨。
俩俩说:她想到了‘斯坦福监狱实验’。
我说:人往往在不同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就如同坐公共汽车的监狱警察,此时是再普通不过的乘客,而几分钟以前,却是令犯人胆寒的凶神。
类似的特殊环境有很多,监狱、军队、甚至于由于故障久困电梯中的人们。重要的是要保护好自己。
俩俩说:电影看了不少,但自己经历时,还是不容易适应。不好受,但是没有哭。
希望孩子们早一点平复。

======
电影
怒海争锋
很好的一部电影,惊心动魄。

作者: 苹果无色    时间: 2016-8-23 16:00
我儿子学校昨天开始军训,希望能借着军训减减肥
作者: 小洁2001    时间: 2016-8-23 20:21
请教一下热心的1122爸爸:如果孩子高考分数够,是上香港大学好呢,还是清华大学好呢?不是说香港人很歧视大陆学子吗?听说高考状元刘丁宁弃全额奖学金香港大学重读考北大,又说有已在港大毕业的内陆学子就业前景不好。甚至有朋友说北京空气质量差,常年雾霾,大学四年研究生还要三年,说不定找工作还要在北京,不利于身体健康,即使分数够上清华北大也要选择南方高校比如复旦大学。
也恳请走过路过的坛友指点,这论坛数1122爸爸贴子最火,过来看的最多,希望有亲能码几个字,留下您的宝贵指导。谢谢。
作者: 乐200211    时间: 2016-8-24 09:00
zty1122bb 发表于 2016-8-16 13:08
只要是学校要求严格,孩子可以接受,对于学业而言,住宿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这时候,家长就可以松一半的 ...

好的,谢谢。
作者: 当妈2001    时间: 2016-8-24 11:11
zty1122bb 发表于 2016-8-23 15:46
史地政
历史
1)读中国史

依依,俩俩将来一定特别有底蕴,爸爸给打的底子真好。你们现在就朝着学文努力了?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24 16:32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8-24 16:51 编辑
小洁2001 发表于 2016-8-23 20:21
请教一下热心的1122爸爸:如果孩子高考分数够,是上香港大学好呢,还是清华大学好呢?不是说香港人很歧视大 ...

1)清华、港大
这个,我说不清楚,单就清华而言,我倒是了解一些。我们高中去清华的有12个,这些同学留在国内的有6个,另一半出国且至今未归。大家都到了事业的后半程,究竟这么样,只有自己清楚。资产方面,我觉得国内的同学应该好一些,毕竟人脉资源更多。再有,北京的房子值钱。我说的这些房子不是祖传,都是自己赚钱买的那种。
2)空气与寿命
自我感受现在空气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同,风沙少很多,雾多了不少,但总体环境比过去强。
北京男性的寿命,在内地排第一--78.3(上海第二-78.2),女性排第二--82.2(上海第一-82.4),和空气是什么关系说不清楚,这也许和医疗条件关系更大。
所以,空气质量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这里的气候适应不适应,这个要看个人了。

作者: 小妖开车    时间: 2016-8-24 17:25
1122是初中高中努力学习的孩子缩影。爸爸的坚持难能可贵
作者: ester碧海青天    时间: 2016-8-25 09:46
来学习一下,1122真优秀,1122BB的教育真到位,佩服!我家孩子也是高一
作者: 小洁2001    时间: 2016-8-26 16:15
非常感谢1122爸爸,仔仔细细和孩子一起看了,心里有数了,感谢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8-31 21:31
最后的暑假
上午
孩子们在家自己上网课,学习数学和物理
阅读'西方文明史纲',地貌变化与人类灾难

下午
孩子去采购文具

晚上
我回家本来是要有些学习项目的,但假期已尽,不再进行。
看英剧'狼厅'。这出戏讲的是亨利八世与王后,情人,大臣间的斗法,堪称英伦的甄嬛传。这些故事,我们在伦敦汉普顿宫的王宫看过现场版,内容形式都有不同,但都很有意思。

-----------------
假期就这样结束了,高中马上开始。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9-2 08:48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9-2 08:59 编辑

历史
西方历史
1)狼厅
主要是讲英国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婚姻,国王、王后、情人、教会、贵族、大臣斗法,类似于祖国的甄嬛传。这段历史,我们有过接触,在英国汉普顿宫,我们看过几幕现场版的歌剧。
2)西方文明史纲
读到基督教文明在中世纪的发展,这与前面的都铎王朝在时间上刚好契合,也是刚好处在宗教改革的节点。
中国历史
除了仍在不紧不慢的听康熙大帝,没有新的进展。

地理
1)灭顶之灾
美国地理学家的一本小书,主要讲世界范围内洪水的危害。这类地理书籍,我们在假期读了四本了,还要多读。
2)地图互动
在读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自转。我感觉这学期的地理难点应该在前半部分,自转、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重点之一。

政经
1)资本的故事
三季,全部看完,典型的央视制作。很煽情,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密切。
2)CRASH COURSE的经济学
看了5集,还是挺有启发的,是一种比较严肃但又很实际的讲座类节目,英语的语速有点快。这里谢谢风淡云清518的推荐了。


昨天开学,发了34本课本,貌似有点多。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9-5 07:48
英语学习
1)10000词
学到Lesson5。孩子们和我对于词汇学习的看法比较一致,词汇要集中学习,阅读尽可能不要为此分散精力,重点是有难度的词,而容易的小词则要随时学,能问就问,不要不好意思。
2)新概念三
练习已经做了Lesson3,听写则进行到了Lesson41。41课的层次比前面提升了很多,最后20课基本上与新四的水平相近,有点文学的味道。
3)听小说
twilight1,听完。这两天没有开始新的,下周吧。
4)6 minutes English
在坚持听。开学了,只能周末两天进行。
5)读小说
依依在读《傲慢与偏见》,她小姨的书,不容易,有挑战。俩俩在读《蝇王》,相对简单。





作者: 奚泽泽    时间: 2016-9-6 11:24
哈,找到1122的高中楼!继续跟着学习,很是佩服1122的爸爸,真心负责!!1122太优秀了!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9-7 14:05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9-7 14:07 编辑

9月6日
5:55 起床,洗漱,吃饭
6:24 出门,车上听10000词。早晨出门的时间比过去早了半小时。
6:37 到校。
我看了一下课表,每天9节课,上午5节,下午四节。语数英一周6节,理化一周4节,史地政一周3节。
17:20 放学。路上听袁腾飞的中国古代史
17:50 吃完饭。
俩俩说,高一比初三最紧张的时候,还要紧。我说,正常。既要顾着语数英,还要管理化,更要看着史地政,一定很累。
依依俩俩,基本上是确定学文,但是孩子们不想理科落得很惨,毕竟初中并不比别人差。这样一来,时间就非常的紧张。
18:20 开始学习
1)课下复习,做作业,小结。2个半小时
2)课外学习及课内预习
语文:
背诗,实验板必修二的大部分诗,以前学过,剩下的还有两三首。
唐诗三百首,王力古汉语常用词,还在慢慢啃。
英语:
听写新概念三Lesson41,孩子们默的不错,词汇、书写的功力见长。
地理:
地图册阅读,还是在读地球公转。我自己比过去明白了许多,长知识。
====
晚上,10点50睡觉,似乎还可以。可能是白天课内学习较紧张,孩子们觉得很累。

英语
前几天,抽空做了一下2016年的高考试卷,除了作文,依依扣了5分,俩俩扣了6分。高考英语应该讲,不是太难的事儿。

高中的学习生活真正的开始了。
感触最深的是--紧张。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9-12 09:01
标题: x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9-13 21:08 编辑

政治
1)课内
本学期学习经济学基础,我们在假期甚至在忙碌的初三开始做了些准备,还是有些压力,需要认真对待。
2)阅读
正在阅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很好看的一本经济学入门读本,典型的美式教材。梁小民的中译本译的很不错,孩子们看得很入神,我自己也很喜欢。
3)视频
CRASH COURSE的经济学,看了9集,很有启发。
=======
感触
现在高中的政经课程已经演变为经济学初步、法律基础、政治体系等课程的汇总,不再是过去的语录说教。这一点应引起家长同学的高度重视,曾看到过一些上海的初中同学在读《经济学原理》,并以此作为高考应试的铺垫,感慨很多,时代真的是催人呐。

历史
1)课内
我们用的是岳麓书院的高中历史课本,是典型的分类比较式的教材。很综合,但如果没有通史的基础,学习起来会很枯燥,甚至是一头雾水。
2)阅读
西史--正在读麦克尼尔的《西方文明史纲》,已经读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夜。虽然400多页,但还算是一本简明的小书了。这本书讲述了1914年(一战前)的欧洲史,稍带一点点美洲殖民。每个阶段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梳理的很清晰,堪称大师之作,这对于一般的中国学生应该够用了。当然,细节还是少了一些,比如拿破仑讲的就过于疏略,凯撒说的也有些笼统,这些方面应该再多看看相关的史料甚至小说电影,会感觉更生动一些。
国史--开始读钱穆的《国史大纲》。仅仅是开始,还在细读他的序言。书当然是力作,体例也已经是现代模式,应该是现代中国史学的先河吧。只是行文仍然文言为主,不知道会不会影响依依俩俩的理解。
3)音频
听袁腾飞的中国史讲座,插科打诨,挺好玩。
========
看过今年的文综基础题,其中的历史部分,我自己是全对,估计孩子们的功力还欠缺的很,需要好好读书,多多努力。

地理
1)课内
还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进度好像比较慢。这部分牵扯到时区、季节、五带,对于初中没有好好用功,而高中又不想多用时间的学生会比较头痛。
2)课外
每周会带着依依俩俩读图。老婆是搞遥感地理信息的,所以,对于地图上的这些东东比较熟,聊起来倒是很有意思。
========
我认为爱好地理,需要童子功,记得老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好像是三年级,订过一本《地理知识》的杂志,现在早改版了。那是1976年,文革还没有真正结束,印记真是一辈子,依依俩俩估计是不可能的了。

==============
有人说如果文综考试的目标是及格,那一定要靠背,而想取得高分则不能靠背。本人不是文科生,还得琢磨。



作者: twwtwwimb    时间: 2016-9-12 14:19
偶像帖,天天潜水学习。。。。。
作者: cicimum    时间: 2016-9-13 20:23
看1122爸爸的帖子,感觉我们高一都白上了!
作者: twwtwwimb    时间: 2016-9-14 13:29
cicimum 发表于 2016-9-13 20:23
看1122爸爸的帖子,感觉我们高一都白上了!

像这样学,太吸引人了。我们家的就想学文科了。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9-14 14:03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9-14 14:06 编辑
twwtwwimb 发表于 2016-9-14 13:29
像这样学,太吸引人了。我们家的就想学文科了。

文科,应该是可以这样学的,而且应该与理科一样可以精彩纷呈的。我们最近在读威廉.哈迪.麦克尼尔的《西方文明史纲》,最后的结束语很有启发,这位现代史学巨匠在评论自己的这部史纲时说:
本书有两个缺陷,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阅读相关读物来弥补。其一,本书缺乏对各种史实起因的系统论述;其二,人类丰富多彩的历史在此未得到充分的描述。本书采取抽象概括的手法,并试图保持一定的客观性。因此,这样的历史叙述丧失了历史可能或应当具有的在感情上的感染力。历史中即存在英雄也存在恶魔,了解他们--在想象中分享他们的希望和恐惧,因钦佩或害怕他们的行为而激动或震悚--是扩展一个人经历和强化其道德判断力的重要途径,即使通过毫无生气的书本去了解也不例外。事实上,我们只有找到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英雄和恶魔,历史知识才会对于我们个人的行为产生最大的效果。
对过去因果关系的理解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只有达到这样的理解,我们对现实问题才能产生完全明智和有见识的判断。但是,谁也无法提出能得到普遍接受的道德判断,而且人们尚未对可能制约社会发展的因果关系产生无可争辩的认识。然而,考虑这些问题和试着对它们做出个人的判断也是不无裨益的。基于因果关系和道德方面的历史教训而产生的说服力极强的信念是历史研究中的最后精华,丰富的材料和个人的见解是推动其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然,每个人无疑都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因为人们的头脑将一直会被历史“真相”所困扰。

---------------------
不仅仅是历史学,地理学,政治经济学也是如此,都是广袤多彩,令人深思,且充满个性的学问。这些科目的学习,理应是令人激动不已而义无反顾的。

作者: tricom163    时间: 2016-9-15 10:10
【在想象中分享他们的希望和恐惧,因钦佩或害怕他们的行为而激动或震悚--是扩展一个人经历和强化其道德判断力的重要途径,即使通过毫无生气的书本去了解也不例外。】

说得好。

只是毫无生气的书本会阻断常人思考的乐趣,所以,对于思考力还在发展还未成熟的学生,尽量看有趣有生气的书,即便这些书有时不够严谨。

有丰富阅历思维比较成熟的成人,才有可能会对毫无生气的书产生别样的兴趣,因为角度不一样了。

所以,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口子,首先得让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活力,再不能搞生搬硬套这种套路。
作者: 风淡云清518    时间: 2016-9-15 10:21
祝1122爸爸中秋佳节快乐,万事如意!
作者: summer花开    时间: 2016-9-17 10:30
1122爸,向您请教个问题,我们家闺女也在读《古文观止》,上初一。请问您当时依依俩俩怎么样一篇文章就算可以通过,进行下一篇,谢谢。假期快乐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9-17 22:44
summer花开 发表于 2016-9-17 10:30
1122爸,向您请教个问题,我们家闺女也在读《古文观止》,上初一。请问您当时依依俩俩怎么样一篇文章就算可 ...

我们通常会朗读文章八遍,注释会读两遍,看一遍译文,每篇文章前面的导引也会读。中间孩子们有疑问会和我讨论,没有其他的要求。
有一小部分,如滕王阁序,前赤壁赋等,会安排背诵,花的时间会比较多。这些多是在小学四五年级进行的,初中几乎没有,时间精力不够。
通常古文中生僻字较多,读音是个难点,我们会在文中注音,容易一点。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9-17 23:08
tricom163 发表于 2016-9-15 10:10
【在想象中分享他们的希望和恐惧,因钦佩或害怕他们的行为而激动或震悚--是扩展一个人经历和强化其道德判断 ...

对于高中生而言,课内的史地政进度非常快,讲的都是些框架,而作业则非常综合。历史是中外纵横,地理则图文并茂,政治更是图表说理,感觉很活,不像理科死板板的。如果不是很早就抱定学文,一般的同学很可能会吓一跳,铁了心去学理。所以,学文的同学往往是两极分化,要么是真心热爱,很早就在积累,要么是混事,学理不成来此碰碰运气。
作者: Donald-shark    时间: 2016-9-18 13:59
zty1122bb 发表于 2016-9-17 23:08
对于高中生而言,课内的史地政进度非常快,讲的都是些框架,而作业则非常综合。历史是中外纵横,地理则图 ...

我问过儿子,他说史地政比初中难度一下高很多,不过他还是很有兴趣也有信心,看架势貌似要选文科,可是我咋觉得文科的路会比较窄呢?很犹豫。总觉得男生应该学理科比较好啊。。。
作者: 小妖开车    时间: 2016-9-18 14:28
1122爸爸,请问你们在初中开始物理和化学课学习之前,有读过一些这方面的科普书吗?孩子刚初一,讨教一下经验
作者: 风淡云清518    时间: 2016-9-19 09:08
1122爸爸,想请教一下,类似于《春江花月夜》和《长恨歌》之类的古诗你们是怎么背默的,感觉儿子背了很多次也记不住。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9-19 11:03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9-19 12:27 编辑
风淡云清518 发表于 2016-9-19 09:08
1122爸爸,想请教一下,类似于《春江花月夜》和《长恨歌》之类的古诗你们是怎么背默的,感觉儿子背了很多次 ...

这两首长诗,我们都背过。《春江花月夜》是在小学高年级,而《长恨歌》则是在初中。
共性
两首诗都很长,《长恨歌》更长。
不同
《春江花月夜》是以景抒情,而《长恨歌》是依史叙事,依依俩俩感觉后者更好背些。
朗读与背诵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朗读,至少15遍以上,甚至二十遍,但不想着背诵。读诗,且议论,把读诗作为整个过程的主体。
然后,分段背诵(自己学着分),两三次后,再合背,直到背熟。
朗读用的功夫有八成,背诵有两成,基本上背诵是在朗读几乎能脱口而出才去试着进行,绝不特别勉强。在背诵阶段,重要的是孩子的画面联想的建立,而诗中的语言应该已逐步成为孩子自己的表达模式。脑子当中的诗走到哪里,相应的诗句就跟到哪里----孩子自己成了诗人,一切就变得很简单了。


温习
依依俩俩记性不好,背了一定会忘。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的这一特点(不说是缺点),明确学诗的目的是为了性情陶冶(美其名曰-给作文增加灵感),牢记温习也是乐趣,不必因忘记而有一丝一毫的懊丧,当然如果恰巧没忘(很多时候),也会鼓掌相庆。这样,学诗基本上不存在痛苦。这对于记忆能力一般的孩子很重要。


作者: krkgr    时间: 2016-9-20 10:27
zty1122bb 发表于 2016-9-12 09:01
政治
1)课内
本学期学习经济学基础,我们在假期甚至在忙碌的初三开始做了些准备,还是有些压力,需要认 ...

暴露年龄啦
作者: amaymei    时间: 2016-9-20 11:19
温习
依依俩俩记性不好,背了一定会忘。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的这一特点(不说是缺点),明确学诗的目的是为了性情陶冶(美其名曰-给作文增加灵感),牢记温习也是乐趣,不必因忘记而有一丝一毫的懊丧,当然如果恰巧没忘(很多时候),也会鼓掌相庆。这样,学诗基本上不存在痛苦。这对于记忆能力一般的孩子很重要。

我们也是这样对待遗忘这个问题的,背诵不成为目的的时候,读诗就更怡然自乐,回看的过程不过是重新见见老朋友,可能叫不出名字,但是彼此的感觉还是那么亲切。

初三开学前的一段自由时间,lucy自发的拿出曾经熟读至背诵的古文观止,把前面的几十篇酣畅淋漓的通读了几遍,乐在其中的样子也让我感动。
作者: 甜小咪2002    时间: 2016-9-20 13:16
从初中就开始关注您的帖子,受益匪浅。
我家娃今年也是高一,只是准备学理。想请教一下1122爸爸,您对理科的学习有好的建议吗?是不是理科只能靠刷题啊?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9-21 11:42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9-21 12:05 编辑
甜小咪2002 发表于 2016-9-20 13:16
从初中就开始关注您的帖子,受益匪浅。
我家娃今年也是高一,只是准备学理。想请教一下1122爸爸,您对理科 ...

这个问题我感觉很难回答,因为我自身在高中时期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科学习者。我们班同学上北清的有近20位,当然不能说他们理科都特别优秀,但我与他们中的大多数相比,差距还是明显的。不过作为这种班级中相对后进的同学,我的一些感受也许会有些帮助。
物理
我初中的物理感觉非常好,在班里属于前列,但高中出了比较大的问题。高一上的期中考试,我没有及格,处于班里的后5名。非常沮丧,感觉异常的丢脸。当时没有补习班,没有一对一,只能自己想办法赶上去。我迷迷糊糊的,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很多初中不如我的女生似乎也没我这么失败。我凭着自己的本能,加大学习的力度,晚睡,集中精神,取消其他不相关的一切活动。期末情况好了一点,在班上的排名从45(50),升到40(50),但还是很恶心。
寒假时,我和好友去拜访外校的一位学长,他也是我的好朋友,刚刚考入北大,什么专业忘了。他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很热心的把他的一套单元测试卷给了我,说你肯定行。这套试卷难度与我们班测验的水准相当,内容和形式都差不多,关键是我这位学长做题的水准特别高,清晰、规范、整齐,简直就像老师的教案,每次测验的成绩都在90分(100)以上,还有满分,太让人膜拜了。
于是,开学以后,完成了学校作业,我就特别认真的做我哥们的这套题,不仅是结果,甚至步骤、书写都要向他学习,做完之后,还会对比和学长解题思路的异同。就这样,我在当次的单元考试中,考进了我们班的前五名。这是一次很小的考试,但这样的名次已经别我太久了,我非常高兴。
此后,我一直坚持研习哥们的这套习题,班里每次的测验情况都非常好,个别也会满分,同学和老师都觉得我好像换了一个人,我则时时感觉到学长好像就在我的身边。高中物理就这样学完了,高考时,我们班在北京市名列班级物理平均成绩第一,而我个人的高考物理成绩也很好。
我的体会是:榜样的力量很重要,去模仿一流绝对有用。不用做太多的题,覆盖全面、难度适中即可,但要认真做,要注重细节,要研判别人的思路,琢磨自己的办法。当前总是在强调知识迁移,但我想,照葫芦画瓢必须先把葫芦画好,然后才能联想到其他。现在的条件远超当年,只要认真,没有学不好的道理。
数学、化学,我无话可讲,学的不好。


作者: ya0903    时间: 2016-9-21 16:01
本帖最后由 ya0903 于 2016-9-21 16:05 编辑
zty1122bb 发表于 2016-9-21 11:42
这个问题我感觉很难回答,因为我自身在高中时期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科学习者。我们班同学上北清的有近20位, ...

政治和历史我们都不怕,就是有点怕地理呢。丫儿也是早早就抱定要学文的,她们又是我们省最后一批文理不分科的,所以高一就要学的很多。
初三现在已经很可怕了,不敢想高中啊,多跟在你们后面学习经验。

作者: bell_ks    时间: 2016-9-23 07:15
回复楼上丫丫妈妈,我们家是最后一批文理分科的。
作者: bell_ks    时间: 2016-9-23 07:17
回复Donald-shark,我觉得孩子是理科好,文科也不差。别担心。
作者: bell_ks    时间: 2016-9-23 07:18
来学习了。楼这么高了。爸爸的坚持,也令人佩服
作者: 甜小咪2002    时间: 2016-9-23 10:54
zty1122bb 发表于 2016-9-21 11:42
这个问题我感觉很难回答,因为我自身在高中时期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科学习者。我们班同学上北清的有近20位, ...

为1122爸爸的认真回复,感谢,感动!
作者: cangou    时间: 2016-9-23 11:46
各种膜拜啊....
作者: 小熊的妈妈    时间: 2016-9-26 00:07
一种在学习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9-26 08:51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9-28 15:12 编辑

历史学习
课内
学校的历史过得很快,已经学完政治体制的中国古代部分,估计本周要开始西方古代政体了。练习题目也不简单,引用很多史记及其他史籍的原文进行论理,虽然不是很深,但大多是纵横综合。学校的练习还好,但五三的一些内容对于孩子们而言实在是不轻松。
课外
1)袁腾飞--中国古代史
快听完秦汉了,讲的挺生动。他是采取通史的方式宣讲的,所以,正好与课内经纬纵横,一点点积累吧。
2)西方文明史纲
看完了,400多页,比较全,但正如作者所说,写作出发点尽量客观超然,因而感情色彩很少,且由于是史纲类教科书,脉络清晰但故事性不足,评论更少。需要学习更多的书籍,如世界史,汤恩比的著作等。
3)国史大纲
启动了一周了,序言快读完了。这本书很中国化,虽然模式是西式的,但基本体例是中国的,竖版、繁体、半文言,印证一如古籍。虽然,也是史纲类教科书,但钱穆的情感注入非常的多,这应该和他个人经历及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反正书是不错,我们采取的方式是朗读,希望能够坚持。
================

由于不是文科出身,虽然很喜欢历史,但这方面了解仍然很粗浅。在知乎上搜了搜,了解到国内的史学研究虽然源远流长,但如今采取的模型、方法则完全源于西方。没有原创,基本上是亦步亦趋,中国史研究远不如日本,甚至欧美都很难讲,更不要说出现很有建树的研究古埃及等世界史的中国学者。
应该讲,人文科学的落后更甚于自然科学,完全的发展中国家。
所以,读世界史,一定要读欧美大师的作品。学文,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英文小说
Lord of the Flies蝇王,俩俩已经读完,依依在读。
俩俩说,如果从字面意义上讲,这本书真的不难,但挖掘背后的思想很不容易。
The Catcher in the Rye麦田里的守望者,俩俩在读,还有十几页读完。

Wolf Hall狼厅,俩俩计划下一步阅读此书。这本书讲的是英国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一系列宫廷事变,有电视剧,号称英国甄嬛传,我们看过,很有英国味道。孩子们第一次读英文历史小说,很期待。
===========

又去元元楼取经,开始时,一头雾水,后来还是有点感觉。虽然也是文科,但除了英语,好像完全是两回事,但是还是有很多借鉴意义。
作者: 树大    时间: 2016-9-26 09:46
了不起的爸爸!
作者: JOY1123    时间: 2016-9-26 13:46
小学、初中的楼在那里?想看看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9-27 14:15
JOY1123 发表于 2016-9-26 13:46
小学、初中的楼在那里?想看看

初中的楼就在“中学天下”,小学应该在此http://www.etjy.com/thread-174231-1-1.html

===============

语文学习
1)唐诗三百首
五律:读背到灞上秋居,暑假起,三百提高了一点要求--默写。三百首中的五律共80首,孩子们背了71首。不知道这学期能否背完,努力吧。
2)王力古汉语常用词
到了第四本书,962字。最近,练过一些高考古文,字词的把握还可以。现在确定学文,古文在中国古代史部分,似乎已经是工具了,但愿能用起来。
3)红楼梦
小学的时候看过,现在竟找不出专门时间,孩子们只好在校抽空,再有就是早晨听红楼了,已经听到14回。老师的要求是一周10回,蛮赶的。老婆年轻时是个红迷,打了一份红楼梦人物表,这七姑八大姨,我算是基本清楚了,不知道孩子们明白否。
4)课内
写过两篇作文,必修二的课内诗词背完了,默写进行了一半。昨天默琵琶行,我建议默一半,依依一口气全部干掉。
初中孩子们语文还不错,不知道高中会怎么样,拭目以待。



作者: JOY1123    时间: 2016-9-28 08:21
zty1122bb 发表于 2016-9-27 14:15
初中的楼就在“中学天下”,小学应该在此http://www.etjy.com/thread-174231-1-1.html

============== ...

太棒了,谢谢1122爸爸的分享。
作者: fourjuly    时间: 2016-9-28 14:35
经常看看,收益颇多
作者: rzlmm    时间: 2016-10-5 15:40
祝国庆节愉快!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10-7 22:51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10-7 23:25 编辑

国庆新得
化学:
初中课程与高中衔接的不好,跨越太大,知识体系几乎要从头开始,有点狼狈,后面的同学留神。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10-13 19:24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10-13 19:26 编辑

诚信
在学习课内历史---政体演变。
依依:我觉得中国人在诚信方面和西方人有差距是有地理和历史发展必然性的。
我说:为什么
依依:您看,传统的古代中国人多从事农耕,自给自足,老死不相往来,所谓信义多出于所谓教化。而地中海的古希腊人,多从事海上贸易来维持生计,以商品交流为手段,诚信则完全是一种生存必须。
我说:有一定道理,当然,原因一定还有许多,但生活的需要来的实在---不作。西方的诚信,与中国古代的儒者风范应是有本质的不同的,这些问题可以再深究一下。另外,中国人也是千人千面,要了解其背景,这对彼此相处也很有用。

-------
中学生学点史地政,挺有意思。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10-13 20:21
zty1122bb 发表于 2016-10-13 19:24
诚信
在学习课内历史---政体演变。
依依:我觉得中国人在诚信方面和西方人有差距是有地理和历史发展必然 ...


这不关教材的事,我本身就不认同您所说的宗教影响,反证很多,但不想在此讨论这个问题。抱歉了,这非常敏感,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如此。
作者: 乐轩BB    时间: 2016-10-14 08:57
谢谢1122爸爸的分享  受益多多
作者: 奚泽泽    时间: 2016-10-18 15:21
(中学生学点史地政,挺有意思。)请教1122爸爸,这个暑假专门买了各自的书本在家学吗?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6-10-20 09:15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6-10-20 09:30 编辑

开学一个多月了,非常的忙、乱。
化学
开学的前两周,俩俩讲很不适应,云里雾里的。然后渐渐没有下文了,我再追问,似乎还可以。十一长假的倒数第二天-10月6日,做了一个单元测验,12道选择题对了5题,后面的更不必说了,我估计应该40分不到(100分)。距离月考还有5天,唯一的办法就是踏实复习,一个一个知识点重来。每天40分钟。结果还不错,69,上了平均分,算是奇迹了。真不知道这两个孩子一个月是怎么学的。
物理
物体的运动,依依平时学的还不错,但考试不好。据她讲,物理是最后一门考,两天七门下来,到这第八科,中午没睡觉,累极了,考场上几乎睡着,没上平均分。
英语
依依年级第一,俩俩年级第二。问题:1)听力,需要练一下。2)写作,也需要练练。
语文
依依年级第一,俩俩班级第二。问题:作文需要研习。
政治
不好,有些大题做的差,需要改进。
地理
还可以,没有看卷子。
历史
平时,依依好些。但俩俩考得不错,班级第二,依依不好,她讲也是太困的原因。
数学
不行,不说了。

=============
不足:
1)同步学习不及时,不深入,尤其是化学和数学。学校老师课堂讲的内容很多,需要下面及时消化,如果前面的预习不到位,后面的同步温习跟不上,就很容易陷入被动。而且,考的往往比学的难,这需要额外下功夫,探索规律。
2)个别科目准备不足。比如政治,选择题50道题,只有50分,而后面综合题很厉害,出现了一些往年的文综大题,答得不好,不对路。这些方面没有很好的准备。今后需要多去碰一碰这样的综合题,熟悉解答规律。
3)体力是个大问题。依依这学期晕倒过5次,军训时2次,上课间操时晕倒了3次。带她做过核磁,检查的很全面,但查不出问题。她姑奶奶是北医的老大夫,她讲多半是青春期的问题,注意不要紧张,不要太多剧烈运动,别太在意。还是很揪心,再看吧。
好的方面
1)化学,找对方法,也是可以逆袭的。我跟俩俩讲,别慌,你妈妈上大学时,这种事遇到很多次。一次课没上过,整本书没翻过,突击一周,照样能过,会看书最重要。语数英这种长期积累的不好说,那些专业课用这种套路百试不爽。当然,高中还是最好按部就班,否则太不扎实。
2)老本钱没丢。英语,自不必说。语文,也是信心满满,小学初中的积累,现在都能派上用途。那些特别长的古诗、古文,基本上可以随时拿起来就背,算是真记实了,看来童子功最踏实。
作者: ap919    时间: 2016-10-20 14:19
在爸妈网我也留言了,YYLL爸爸很辛苦,孩子们更辛苦,高中生活看看都是血泪史啊,身体要紧。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