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北大自杀女孩的遗书 [打印本页]

作者: education2008    时间: 2005-4-27 01:52
标题: 北大自杀女孩的遗书
我列出一张单子
  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
  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
  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
  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
  回想20多年的生活
  真正快乐的时刻,屈指可数
  记不清楚上一次发自心底的微笑是什么时候
  记不清楚上一次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归宿感是什么时候
  也许是我自己的错吧
  不能够去怪别人
  毕竟习惯决定了性格
  性格决定了命运
  我并不是不愿意珍惜生命
  如果某一时刻你发现活下去
  二十年,三十年
  活着,然而却没有快乐,没有希望
  不愿去想象
  还要这样几十年下去
  去接受命运既定的苦难
  看着心爱的人注定的远去
  越来越不堪忍受的环境
  揪心的孤独感,年轻不再
  最终多年以后一个孤苦伶仃的可怜老人形象
  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苟延残喘活在过去回忆的灰烬里面
  那又为什么不能够在此时便终结生命?
  不用再说生命的价值了
  是的
  比起任何一个还要忍受饥饿、干渴、瘟疫的同龄人
  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但这是相对的
  二十年回忆中真正感到幸福的时刻屈指可数
  我不明白
  为什么小学的时候无比盼望中学,曾经以为中学会更快乐
  中学的时候无比盼望大学,曾经以为大学会更快乐
  盼望离开欺负与讥讽自己的人
  盼望离开被彻底孤立的环境
  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最后,充满了难以再继续下去的悲哀
  不得不靠环境的彻底改变来终结
  难道说到了现在
  已经走到了终点
    对于亲人,我只能够无奈
  或许死后的寂静
  就是为了屏蔽他们的哭声
  就是能让人不会在那一刻后悔
  是的,二十年,
  但是却无法忍受这种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
  觉得生活如同死水泥潭一般
  而我自己其中
  猥琐、渺小而悲哀
  不可能再做出任何改变
  如果人死的时候可以许一个一定会实现的愿望
  我也许会许下让所有人更加快乐吧
  人应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无法负担
  以前或许不明白这种感觉
  对自己的悲哀
  痛到心尖在颤抖
  或许死亡本身就是一个轮回的开始
  用悔恨来洗刷灵魂然后新生
  或者回到过去重新开始
作者: 4545945    时间: 2005-4-27 01:59
<img src="http://tinypic.com/4qkjes"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img src="http://tinypic.com/4qq1ab"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5-4-27 08:43
我不是北大的,但年轻时候的痛苦与迷茫也曾让我干过同样的事情。我知道这种心境的由来。因此我对我自己的孩子的心灵有了更深的关注。 从机会来讲,孩子比我过去幸福。因为面对风雨的时候,她至少不会孤立无援。但我不能保证孩子就会因此而幸福,就不会有这个女孩那样的心境。有些路该走的就得走,没办法的事。
作者: bump    时间: 2005-4-27 09:00
楼主最近发的要不是宿命论就是自杀。
感觉你的人生也不是怎么快乐!
作者: 善待孩子    时间: 2005-4-27 09:15
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太多,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心态,一个人的心态太重要了。如果生命是自己的,可以不要,可还要想想我们的父母、亲人,我们要对生命负责!05
作者: 如果    时间: 2005-4-27 09:56
这个女孩子应该看看刘小枫的书,《拯救与逍遥》,还有他之前的一本,已经记不得名字了,但是当我曾经经历女孩子相同心境的时候,这两本书为我翻开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页。
有人说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清醒地看到这世界的悲哀但仍然热爱这个世界。觉得很对。
作者: 潇湘夜雨    时间: 2005-4-27 10:09
人,来到这个世界一回不容易,痛苦和快乐并存,才是真正的生活。
作者: yuhongmin    时间: 2005-4-27 11:03
尽一切让孩子快乐,让孩子自己学会快乐!
作者: jhbfx    时间: 2005-4-27 12:10
对于生和死的问题的思考,应该是在少年时代考虑的事情。
如果到了青年时代才考虑这个问题,说明这个孩子的心智发育晚了。
作者: jjhs    时间: 2005-4-27 12:34
戴着墨镜看世界,永远是灰暗的,如果没有摘掉眼镜的勇气,自己将被自己笼罩在黑暗中,家长需要观察孩子的细微变化,这个结果让人心痛。
作者: linhelen0129    时间: 2005-4-27 12:40
看到這個女孩的感慨,我無言。時至中年我仍然在尋找生存的意義與活下去的理由。其實決定殛去也許比決定活著需要更大的勇氣。所以就有了那句,'好殛不如賴活著'。但這個女孩遺書中的一句話'不能够去怪别人,毕竟习惯决定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讓我們值得深深思考:是什麼的環境造就了她的習慣?又是什麼樣的習慣告就了她的性格,從而形成她現在悲苦的心情?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5-4-27 22:11
最珍贵的莫过于生命,爱惜周围的朋友,一点点行动或许能挽救生命。
作者: sgjswt    时间: 2005-4-27 23:00
年轻人千万别干傻事啊,生命不只属于你自已!
作者: skyye    时间: 2005-4-27 23:04
生有何欢,人生本就如此,若有感情的维系,悲哀过去,一切继续,若全无可恋,或者就是全然放弃。

以感恩的心生活,寻找平常中的快乐,幸福,就在手中。
05
作者: dyly    时间: 2005-4-28 06:08
人在抑郁的时候,大脑很少产生多巴胺,也就是快乐中枢不工作了,所有的思维运转想起的都是消极的,悲哀的,灰色的。如果能启发她的右脑工作,小时候她培养起音乐和运动的兴趣,听听向上的音乐,去打打篮球,和朋友唱唱歌。大脑就会再产生五羟色胺,情绪就会好转,记忆调动起的就有积极的,思维就会开阔,就看开了,走出牛角尖了!

女孩子怎样了???太可惜了!!!

我们这些左脑思维的人都去练练太极吧!!我们老祖宗的八卦太极最能调节平衡,左右脑都工作,人的情绪不会走极端的!!对防止治疗抑郁,追求幸福的成功太有效了!!!!我们中国人创造出的对世界都最有价值的贡献,我们自己怎么就认识不到呢!!!!!和谐是我们古时社会和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放到现今和以后,永远都是真理!相信最有生命力的是永恒的!
作者: 孤独老头    时间: 2005-4-30 23:42
对生活绝望的人,本人以为不是“病态”,就是“脆弱”。两者都是由不健全的“人格”导致。这也不能只怨当事者,我们的父母以致于整个社会,都或多或少地扮演着“谋杀”的角色!或许,这也是楼主发帖的其中一因吧。
作者: jerrydd    时间: 2005-5-1 09:03
年少时也好几次想到自杀,那时自己性格内向,比较自闭。记得读大学时三毛自杀我向母亲说起自己和三毛是在同一天生日,当时可能是情绪不好,我弟弟以为我又开始想到自杀于是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来提点我,让我很是感动。其实当时已经明白父母兄弟永远是最关心自己的人,如果万一自己有什么最伤心的人就是他们,而我们又有什么权力去轻易伤害他们呢。后来我跟朋友说过自己永远不会自杀,因为无论这个世界无论有多少困难只要有勇气,有父母兄弟都能挺过去,更何况现在已为人母,更有一份责任在。
真希望那些想到自杀的人不要只顾自己的感受,如果真的想就先去蹦极就当跳了一回楼吧。
作者: dcj2002    时间: 2005-5-22 12:18
哎,遗憾啊.07
作者: rwy    时间: 2005-5-22 15:34
这 孩子患了抑郁症吧?一种难以自拔的悲哀与绝望。早如果有人让他去看看心里医生就好了,可惜!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作者: woodgarden    时间: 2005-5-22 18:29

作者: cutesara    时间: 2005-5-23 01:42
应该早点心理治疗,找医生谈谈, 按时吃使脑减少 忧郁不快分泌 的抑郁药,应该可以控制病情!!

尤其研究报告说,每天应运动30分钟,如快步走,可以减轻心理压力!!
作者: szanny    时间: 2005-5-23 12:57
其实我本人也经常会感觉"真正的生活还未开始",小学盼望中学中学盼望大学大学盼望上班……直到现在还是觉得“没有真正开始”,为什么?相信很多人会有相同的感受罢,为什么?

最近在读圣经,忽然发现,这里可以找到答案。心灵其实一直在追寻她的起点!
作者: tiantian03    时间: 2005-5-23 22:44
szanny+-->引用:szanny 其实我本人也经常会感觉"真正的生活还未开始",小学盼望中学中学盼望大学大学盼望上班……直到现在还是觉得“没有真正开始”,为什么?相信很多人会有相同的感受罢,为什么?

最近在读圣经,忽然发现,这里可以找到答案。心灵其实一直在追寻她的起点!


有机会一读净空法师的书,想必也会大有收获。
作者: 亦璞父亲    时间: 2005-6-2 13:14
长,对孩子的生活关注远远大于对于孩子的心理关注,包括学校也是一样,只要孩子的学习好了,就一好百好,而根本不去关心这个学习好的孩子心理是否健康,我看这个自伤的北大学子,恐怕就是一个从小就被老师、家长娇宠没有受过什么挫折,一生都较为平坦顺利的那种。如果这个北大在小学时老师、家长就发现孩子存在这样的心理问题,当时就及时矫正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悲剧了。
     所以我呼唤家长、学校来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吧
作者: greenwater    时间: 2005-6-3 17:17
我们是辛苦并快乐着,真希望我的宝宝能快乐成长,唉
尽一切让孩子快乐,让孩子自己学会快乐!
作者: xcgz    时间: 2005-6-4 13:48
人一辈子注定是孤独的,佩服她自杀的勇气,但不赞同自杀的做法
作者: 别问我是谁    时间: 2005-6-4 13:52
引用:<<!--quote1-->xcgz
元老院成员

这一次看到,好奇!
论坛的体制还真神奇,有大内总管,还有元老院的,真是合并的产物!
作者: Nikki and Felix    时间: 2005-6-4 13:57
一切都是命运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