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讨论贴:孩子要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就不要注重学习成绩吗? [打印本页]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5-6-2 08:19
标题: 讨论贴:孩子要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就不要注重学习成绩吗?
  前几天,看见一位家长,孩子跟女儿在一个小学,我们住在一个小区,就认识了。说起孩子的学习,她很自豪的告诉我,她买了当地一所中学的学区房,这所省重点中学新校区建在当地一个区,对这个区的孩子上高中给优惠。现在我们的学区房,是当地很好的中学,在这里上中学,中考前转学到优惠区中学,享受优惠,可以上重点高中。她的儿子今年上初中,她打算去告诉初中的老师,不要给孩子留太多作业,将来她儿子要考艺校(艺术考试分数低),她说现在她儿子在小学就不写作业,她只想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她儿子一直很快乐,但是一写作业就不快乐了。。。。她儿子竟然有一次考试写作文的时候,写了“我有一个特权,全班同学都没有的特权,就是我可以不写作业,因为我妈妈跟老师说了,不要给我留作业,妈妈希望我有个快乐的童年。。。。。”  她赶紧跟儿子说:“你自己知道就行了,怎么能写出来呢?” 我笑笑说:“其实孩子写出来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这种观点刻进了孩子的心里。”

   因为需要快乐童年,就不让孩子写作业?我们学校,作业真是少的,比起其他学校来,少太多了。这也给孩子造成了负担?论坛朋友们都来说说,快乐童年,是什么样的?

作者: 冬雪春鸢    时间: 2015-6-2 09:01
本帖最后由 冬雪春鸢 于 2015-6-2 09:04 编辑

这妈妈的观点极端了哦
不过呢,各家有各自的养法;这妈妈早早定下艺考方向,算是目标明确专一的吧;或者功夫下在艺术培养上了, 这个也是需要很多耐力毅力的磨炼成长。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5-6-2 09:08
这个问题的确很有意思,不仅仅是这方面,在大人来看,追求快乐也是人生的目的,但是不是唯一目的,我存保留意见,并且,怎么定义快乐,也是不同的,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快乐,用毒品,药品来刺激不是最直接快速?或者直接用电极刺激大脑的快乐中枢就行了,哈哈,这是刚从一篇文章中看到的。
作者: Xieno    时间: 2015-6-2 09:09
到底什么是“快乐童年”?
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标准吧。

作者: mary_xing    时间: 2015-6-2 09:34
我儿子班里一位妈妈也认为:学习好有什么用?学习好不见得将来就能挣钱多,我需要让孩子快乐的生活,不要那么大压力,反正初中或高中就送出国了。这个孩子的奶奶则很焦虑,说孩子的字写的很差,老师直接说:看见他孩子写的字饭都吃不下去了(直想吐),可是他妈妈一点也不管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5-6-2 09:37
不管快乐的定义是什么,我们这位妈妈说的好,她家孩子挺好的,就是一写作业,就不快乐。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5-6-2 09:43
还有一位朋友,他父亲是一位师范学校的钢琴老师,他自豪的说,当年他们小镇(现在已经是三线城市),只有两台钢琴,他家一台,他父亲学校一台,这朋友上学就是没有人管理,除了学习再弹弹钢琴,凭借资源优势,他成功考上了大学(凭钢琴),这朋友现在四十出头。他对他的儿子就是快乐教育(我今天说的快乐教育就是不管学校学习成绩),还没有学什么特长,他打算等孩子十八岁,想明白要学什么,再去学习一点,现在他儿子七年级,据说送去打篮球了,因为他发现,一直放羊长起来的孩子,什么也不想学。
作者: bxb    时间: 2015-6-2 09:45
问题是完全不管成绩,孩子真的很快乐吗?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5-6-2 09:51
关于快乐,我们送给孩子礼物,孩子会快乐,我们表扬孩子,孩子会快乐(当然,等他们长大了,家长的表扬的效果比不上老师表扬效果的十分之一),但是有一种快乐,比较持久,就是自己成功的快乐。经过努力得到的收获,最快乐,也让孩子最开心。

我儿子班级有个女生,跑步800米从来没有满分过,考试那天超水平发挥,拿到满分,她妈妈说孩子兴奋的两天中午都没有午睡。考试前,孩子进行了积极的锻炼,这怎么不是一种收获?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5-6-2 10:01
这个讨论可以放到小学版去,相信讨论的内容对低年级的家长意义非凡。

我自己的想法,这个题目里有几点是需要定义的:

第一是快乐的定义
第二是注重的定义
第三是学习的定义
第四是成绩的定义

什么是快乐?这个是大家都会问的,不做作业心情愉快,叫快乐;但试问,哪个孩子得了100分会不快乐呢?对很多小朋友,吃冰激淋是快乐的,但多吃一些呢?连吃8个甜筒,看看还有几个人会觉得是快乐?所以就这个非常主观,又非常不确定的概念,建议家长们都学习一下马斯洛的需求分层理论,再回头看看尝试一下给快乐也分分层。

注重?怎么样的行为可以说是注重的?这个和什么样的行为可以说是爱几乎可以同样有上千上万个回答。有人说天天死守着叫爱,有人说给他自由叫爱;有人说分享幸福叫爱,有人说能一起吃得了苦才叫爱……在注重孩子 的学习上一样,家长们在盯人战术和联防战术之间徘徊犹豫着,痛苦斗争着。

学习?什么叫学习?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不同家长不同的定义会导致注重的方面和方法都不一样。

成绩?分数叫成绩还是孩子的收获叫成绩?对成绩认识的不同,会影响到对注重和学习看法的区别。很难想像,一个认为成绩就是分数的妈妈和一个认为成绩是孩子的进步的妈妈以及一个认为成绩是孩子的成长的妈妈会彼此聊得火热,特别是第一个和第三个妈妈之间,可能会出现完全鸡同鸭讲的局面。

每个人定义不一样,答案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自己根据我对以上概念的定义,肯定地讲:快乐童年与注重学习成绩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我是认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的,所以我完全同意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我对快乐的认识是当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心情愉快,就很快乐。做为婴幼儿,吃饱喝足有人陪玩,那就很快乐了,注意,有陪玩这一条,这其实也是婴幼儿的精神需求,是他们对于自我存在价值的要求,这一点不满足,他们的快乐也是有折扣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这个时候,如果孩子的自我价值不能从周边环境里得到肯定,他因为最高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快乐就没有,他的童年就算快乐也只有原级和比较级,没有最高级。

其次,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并不仅仅是语文数学课本里几个知识点的掌握。既然是一辈子的事情,肯定就很重要了,肯定要从娃娃抓起啊。但这接下来就涉及到:注重学习。怎么算注重呢?这个还得再往前推一步,什么叫成绩?

成绩就是分数吗?我认为不是。我个人的看法是,孩子在长大,这不单是年龄的增加,他从小小孩儿开始,长重了,长高了,这都是成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也在增长,在本能之外,他还习得了许多技能,不同年龄阶段,孩子应该习得的技能是有个大致的范围的,这个范围,翻看几本儿童教育的书籍就大致有个谱了。那么在他适龄阶段学会了相应的技能,我觉得就是他的成绩。所以,孩子能走路了,是成绩,他下楼梯为了不摔跤,先坐下,把脚放到下一级台阶,站起来,再坐下,把脚放到下一级台阶,这种动脑筋的行为,也是成绩。可是,如果孩子已经上初中了,仍然用这种方法下楼梯,那肯定不是成绩了。具体到小学低年级段,孩子学会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丰富了他的知识库存,这个是成绩;他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具,学会了记录好每天的作业,学会了回家先完成学校功课再做其他事情,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某些不良情绪……这些更是成绩。

当我把成绩的范围扩大后,关注点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考试分数几分的变化,其他孩子比自己孩子多得几分……这些仅仅是需要了解的情况,并不值得过多纠缠。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了解其他孩子的情况只是印证儿童教育书籍上关于能力范围的的说法,并不是拿自己孩子去与别人家孩子比较。严格说也,也比较,但理性地比较,不是非得要孩子在任何一方面都达到top的多少,而是不要样样都在最低的多少里。注意,不是说一个或者两个方面在最低的多少里都不行,比如,天生五音不全,还非得孩子唱歌不能在最底的百分之五里,那可不理智了。所以,孩子小学低年级段,注重学习习惯,关注他自己是不是按儿童的发展规律在健康茁壮地成长就OK了。

这样注重下来,孩子能够看见自己的成长,得到周围人们的肯定,他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就很强,眼看着自己能接受越来越大的挑战,也一次次实现着自己的目标,那种身心的愉悦感会让他的童年是快乐的。

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会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相反,会带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
作者: 惊蛰gothic    时间: 2015-6-2 10:44
我觉得99姐姐说的很对,但后面那个成绩有点偷换概念,说成成长,那哪个妈妈都会重视啊。如果讨论的直白点,快乐童年,要注重考试分数吗?是不是更容易有不同意见?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5-6-2 10:55
作业不等于学习,孩子不主动地学习而是应付作业是不会快乐的。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5-6-2 11:36
本帖最后由 苹果我爱 于 2015-6-2 11:38 编辑

快乐童年,要注重考试分数吗?是不是更容易有不同意见?

考试分数如果仅仅代表学习成绩的话,还好说,可是我觉得,考试成绩对学龄孩子来说,实际上就是一份工作业绩,现在不想学习,不愿意学习不要紧,要是长大了,也懒得工作,可怎么办?我觉得好像现在这个社会,肯努力,都有碗饭吃,不肯干,长大了吃什么啊?喝西北风?问题是西北风也不是天天有啊。。。 我儿子就是奇懒无比的人,在他不用心学习的那几年,我就担心这个,等我老了,他这么懒惰,吃什么啊?

有个努力但是成绩不好的孩子,一样让人放心。干什么不能吃碗饭?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5-6-2 11:50
苹果我爱 发表于 2015-6-2 11:36
快乐童年,要注重考试分数吗?是不是更容易有不同意见?

考试分数如果仅仅代表学习成绩的话,还好说,可 ...

你还真操心操多了,你饿饿你儿子看看,或者不提供给他喜欢的东西试试看,他会怎么做?毫无疑问,他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关键是,他想不想
作者: Xieno    时间: 2015-6-2 11:51
苹果我爱 发表于 2015-6-2 11:36
快乐童年,要注重考试分数吗?是不是更容易有不同意见?

考试分数如果仅仅代表学习成绩的话,还好说,可 ...

这样说大概是因为你有个聪明但是不“努力”的儿子。
要真有个笨但极为努力的孩子,你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想法了。

我不太喜欢去讨论“别人家”的孩子,因为那是别人家的事。
别人为什么那么做,肯定跟他们家的具体条件相关。
比如说我一个朋友说他叔叔家的儿子啃老,就是因为家里房子太大的缘故。他叔叔趁他爸一家支边没回城,把祖产大部分拿走只给他家一点点。结果他家靠租金都能过日子,于是他儿子每天除了赌钱什么都不做,结婚后老婆跟别人跑了也不在意,继续赌以度日。

每家人的实际条件不同,讨论养孩子的基础就不一样。
记得有个老师说,我们何其幸运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什么都可以想都可以做(其实当然不是“任何事”都可以做,只是自由度相比以前还是大了很多),但又何其不幸生活在这个时代,因为价值观混乱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
作者: 1717    时间: 2015-6-2 12:03
刚转的这篇文章里面提到的一些事情蛮有意思的:
曲韵:关于情商的谣言与谎言
http://www.etjy.com/forum.php?mo ... &fromuid=665856
(出处: 儿童教育网)


毫无疑问,IQ智商仍是目前保证职业成功的决定因素。要想当好会计师、外科医生或企业高管,智商不高于115根本就没法面对这些职业对认知的复杂要求。

很多研究人员指出智商IQ只占10-20%。我说过了,剩下的有很多很多因素,从出生的家庭状况、社会背景,到运气,到情绪智力,等等。但是人们一下就跳到结论说,情商占了80%—不对

有些时候没必要多说话,就是因为智商不一样,自己说的和别人理解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作者: 1717    时间: 2015-6-2 12:15
我这么说可以要打击这坛子里的一大片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极好和极差的都不多,中间的占大部分。
家长大多期望“人定胜天”,都喜欢多做一点,怕自己做得少了孩子就不成才了。
有个朋友跟我讲清华招办老师去争状元的事——姑妄听之,说不定是吹牛呢(不过清华北大每年都争状元,争来干嘛呢?不还是因为状元成功的几率大吗!)——总之某年在某省消息得的确切,清华第一个抓到了状元,许诺种种之后状元就铁了心跟他们走了。这个状元的家庭环境呢?其实真不怎么样,那孩子别说出国了,这次上清华都是出省头一遭。——所以说呢,别怕,不用担心,家长再做得多也没太大的用处,智商这东西受外力影响不大,该状元的还是状元,当不上的怎么努力也不见得能行。
出国有出国的路,在国内有国内的路,根据自己家的各方面条件包括孩子的情商智商各种商的表现,选个合适的路就行了。
作者: 1717    时间: 2015-6-2 12:58
回tricom163:智商肯定有很大差别,不可能“差不多”的。
昨天孩子跟我说他学物理觉得挺难,我想给他看个辅导的片子,孩子也知道那个片子拍得好,很有趣,还是拒绝了我。没兴趣。
其实我还就欣赏这一点,从心所欲。
智商高(尤其是适合应试体制的这种“智商高”——记忆力强、反应快)的小孩特别惨,因为他们学什么都很快,相对容易拿高分,所以一不小心就误入自己不喜欢的那条路,一直走下去走到突然发现自己选的其实不是真爱的那一天。那时候的失落,真是。。。
因为身边有这样的例子,所以这么感叹一下,并且绝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成绩好,而是尽可能的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在孩子擅长且喜欢的领域提供最大的成长空间。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5-6-2 13:18
本帖最后由 苹果我爱 于 2015-6-2 13:20 编辑
1717 发表于 2015-6-2 12:58
回tricom163:智商肯定有很大差别,不可能“差不多”的。
昨天孩子跟我说他学物理觉得挺难,我想给他看个 ...

你说的,还真是常见。我对孩子分数,早已经不是看的那么重,我儿子分数像心电图,考多少,都在预期之内。

不管是不是快乐童年,我希望孩子能够认真做一件事,就是能够认真做的事情,自己肯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ben同学在科技馆的讲解,让我觉得他喜欢这个,而且也在努力做,并且享受其中。这是我见过这位帅哥以后,一直念念忘的。看到我儿子的时候,就会想,你总应该有点正行吧,总不能除了玩,啥也不喜欢,啥也不想做吧。。。。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5-6-2 13:23
99姐姐讲过的一个故事,有个词汇,叫做“学习品质”,一下子点醒了我这个梦中人,我知道了“品质”这个词,到底有什么含义。
作者: 1717    时间: 2015-6-2 13:28
苹果我爱 发表于 2015-6-2 13:18
你说的,还真是常见。我对孩子分数,早已经不是看的那么重,我儿子分数像心电图,考多少,都在预期之内。 ...

想玩还会玩,将来可以做教育啊。
与其要求他做他做不了的人,还不如想想他喜欢的这个东西能不能在未来光宗耀祖。
作者: 1717    时间: 2015-6-2 13:29
如果你说的玩是指玩电脑游戏,那倒是比较简单的。
跟孩子商量好玩游戏的时间,超时的惩罚措施,严格执行,自然就没事了。
作者: 1717    时间: 2015-6-2 13:33
苹果我爱 发表于 2015-6-2 13:18
你说的,还真是常见。我对孩子分数,早已经不是看的那么重,我儿子分数像心电图,考多少,都在预期之内。 ...

我觉得Ben的问题就是智商太高带来的麻烦。
智商高到做任何事都太容易的人,很容易为了挑战自己给自己选一个其实并不真正喜欢的领域。
所以他妈妈不去影响他的思考才是对的。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5-6-2 14:45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5-6-2 15:06 编辑

我自己小学六年级到整个初中,特别的迷恋航海模型。
为什么?
1)真好玩:做木工,湖里试航。
2)有比赛:有竞争,能拿奖,有机会争等级运动员。
初中那时候,只有一个休息日,我用三个半天泡在少年宫里做木工,最大的动力就是争取运动会参赛资格。
争到了,参赛,夺冠,国家二级运动员,这真的很带劲。
也有遗憾,后来,我为了高考,选择了放弃。我的师兄,去了布达佩斯,世锦赛得了亚军。也上了大学。
=======
学东西,拼命的学,乐在其中。说了也很可乐,这些与父母完全无关,他们根本没关心过,同样,跟升学也无关,哪里像现在。

作者: 小雨皮皮    时间: 2015-6-2 16:33
哦, 快不快乐这事得问孩子自己。 快乐是自己的, 不是爸妈的。

人总要有一些成就感, 才能支撑得起快乐。  或许学业, 或许艺术, 体育等等。。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5-6-3 12:27
和大环境对抗,本身自己要独立坚强坚持,另外,考虑到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分裂状况,家长还是应该慎重。小学还行,毕竟学校没有升学压力,到了初中,这样的孩子就是注重升学的老师的眼中钉,这压力得考虑好了,皮孩子自有一套对付老师,平衡情绪的办法,遇到讨好型的孩子,压力不用说有多大。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5-6-3 13:35
我自己的感觉,中学老师真是很注重成绩的。在注重成绩的中学里。小学不看成绩的孩子,真是快乐不起来。儿子班级有个男孩,总是想方设法的博取同学的注意力。儿子都感觉非常讨厌了。我一再跟孩子说,对这孩子宽容一点
作者: 黑夜百合    时间: 2015-6-4 02:38
happy_99 发表于 2015-6-2 10:01
这个讨论可以放到小学版去,相信讨论的内容对低年级的家长意义非凡。

我自己的想法,这个题目里有几点是 ...

说得真好!!!
作者: ZMBZMB    时间: 2015-6-4 12:32
zty1122bb 发表于 2015-6-2 14:45
我自己小学六年级到整个初中,特别的迷恋航海模型。
为什么?
1)真好玩:做木工,湖里试航。

1122爸爸还有这般经历啊!你有这方面的天赋,没好好规划好,要是有明智的家长安排,也许是另一番人生了,对于有天赋的孩子,家长的意义就在此了。
作者: 黑夜百合    时间: 2015-6-5 07:42
我想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5-6-5 14:20
ZMBZMB 发表于 2015-6-4 12:32
1122爸爸还有这般经历啊!你有这方面的天赋,没好好规划好,要是有明智的家长安排,也许是另一番人生了, ...

很难讲。中学时对于航海或造船非常感兴趣。高考的时候,我报的前四个学校都是与船舶或航海有关的学校,上海交大、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大连海运学院、青岛的海洋学院,这些学校有些现在已经改名不知道叫什么了。
交大的造船系在北京只招两人,我就差一点点,只能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而且还是调剂专业--自控,遗憾。这个学校也还好,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海军系扩编的。
应该来讲还算是如愿以偿,但是上了学后,发现对于专业、行业并不是特别的执着。渐渐,人越来越现实,不愿去船厂,不愿去基地,只想着回北京。

人总是这样,不去多想了。

作者: cexiho    时间: 2015-6-5 17:08
快乐的童年,是要到多少岁?15岁?18岁?这里只说是快乐的童年,没有说快乐的少年青年时代
作者: tricom163    时间: 2015-6-5 17:47
最好就是快乐一生。苦中寻乐,乐上加乐。有乐,就不会怕苦。快乐,不需要特权做点缀。

如果觉得作业多,可以找老师谈,或学校领导谈,或向教育局反映,或拨打市长热线,或其它有效途径,比如舆论。
作者: 楠楠爸    时间: 2015-6-7 07:00
为什么学习和快乐就是对立的呢?我们不是应该努力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吗?虽然有点难,但是我一直在努力!
作者: verythings    时间: 2015-7-27 06:46
快乐不快乐只有自己知道,不写作业也许对他就是一个快乐,很正常,但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有很多快乐,这一种快乐和另一种快乐是完全不一样的。也许再有些孩子写作业也是快乐的,因为做题能带给孩子成就感。

作者: tricom163    时间: 2015-7-27 09:21
那要看做什么题。沉迷于挑战自己获得的成就感有时很容易走偏。玩游戏闯关不也有成就感嘛。为什么有人玩着玩着不玩了呢,多半厌倦了重复枯燥的闯关模式。对模式的认识,和身处其中的快感,哪个更有威力呢。
作者: 晶晶双子    时间: 2015-8-12 21:14
人有责任需求,也有欲望需求,如果只让孩子通过满足欲望需求来获得快乐,那孩子长大了会不会说:我不想上班,因为上班不快乐
作者: 天行妈    时间: 2015-8-24 21:09
确实很矛盾。我们这个暑假冒出苗头了,作业不想写。
作者: 兰若    时间: 2015-8-24 22:23
孩子的天性还是好奇,求知的吧,我家的什么都喜欢学,只要是新知识。但不爱写作业,特别是重复的,死板的作业。我觉得可以理解。
作者: jawhsy    时间: 2015-8-25 07:43
就现状而言学习成绩不好那儿来的快乐的童年。。。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