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趣好书推荐】Dr .Seuss
悦读趣推出又一大新版块!为各位小书虫倾力推荐英语阅读名家名作!
Dr. Seuss 苏斯博士Theodor Seuss Geisel,希奥多·苏斯·盖索(1904年3月2日-1991年9月24日),较常使用苏斯博士(Dr. Seuss)为笔名。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及漫画家,以儿童书《A Cat in a hat》最出名。
苏斯博士的童话世界是天马行空的,天地日月、风云雷电、花草虫鱼、山川鸟兽配上夸张奔放的画风、肆意奔流的色彩,瞬间变得鲜活了起来,还被镌刻上了“人”的性格和感情。苏斯博士还善于将极具教育意识的情节植入故事之中,让孩子在张开想象的翅膀同时,还能学会一些人生最基本的道理,乐观、勇敢、平等、宽容……
他还是一个单词魔法师,仅仅用数百个不断重复和变幻的简单单词就能讲完一个故事,而韵文式的行文读起来更是朗朗上口,强烈的节奏感更能帮助记忆,对于孩子的阅读启蒙和英语入门教育,都极具帮助意义。
他的配图有着典型的个性化风格,明亮的色彩、简洁的线条、夸张的造型,配合原创的动画形象以及曲折、生动、紧凑的故事,使得画面和文字都呈现出一种张力和个性。他独特的风格还表现在故事构架上。许多故事情节均包含不断升级的夸张、狂想,形成一种典型的苏斯式情节模式。![]()
图书展示——戴高帽子的猫 The Cat in the Hat
外面下着瓢泼大雨,妈妈有事外出,被迫窝在家里的兄妹俩正在发愁如何才能熬过无聊之极的一天,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了敲门声,“谁会在这样的坏天气造访?”心里犯嘀咕的两个小家伙开门后大吃一惊,访客竟然是——一只猫!戴着帽子、会说英语的猫。
就在他们刚刚回过神的时候,这只戴帽子的猫开始向两个小鬼兜售自己的绝活,又是杂耍、又是魔术,正琢磨时间无法打发的两个小家伙开始以为这是件天大的好事。不过相处时间久了,很多问题相继出现了。
猫咪肆意拿起家里的物品充当自己的道具,叮叮当当,玩得不亦乐乎,可是家里却被整的天翻地覆,还弄脏了妈妈漂亮的连衣裙。不小心,猫一个踉跄摔了出去,所有道具也被甩了出去,散落在各处。
猫咪还不肯放弃,想要展示最精彩的表演。势头似乎有点越来越不对劲,家里开始变得乱糟糟,本来陪他们解闷儿的宠物鱼也成了这个怪猫垂涎三尺、跃跃欲试的猎头。
这只猫的拿手好戏也不再变什么戏法了,反而成了一个讨厌的闯入者,开始随意处理家里的物品,满足自己的兴趣。时间嘀哒嘀哒的走着,妈妈的声音飘然而至,兄妹俩急坏了,家里一团糟,该怎么向妈妈交代啊!
兄妹俩开始筹谋着怎样把这个不速之客请出去。猫咪见孩子俩面露苦涩,自觉的充当帮手,帮忙整理衣物,就在妈妈进入家门的前一秒,一切恢复正常,兄妹俩恋恋不舍的与猫咪惜别。
悦读趣可借阅“Dr Seuss苏斯博士”系列图书一览:公众微信号悦读趣个人微信号:Readingtreechina![]()
在美国大学念中文课可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吐槽老美们的中文课程编者按:美国大学里有很多专业都要求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称作Language Proficiency (语言能力)。很多国际学生想走捷径--选读自己母语的课程,这样既能赚到学分能拉GPA,可以说是鱼和熊掌的兼得。但是却发现......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今天有幸采访到一位在美国上Chinese课的同学,带大家走进美国大学里的Chinese课,你会看到,一切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
![]()
Ruby是一个读计算机数学(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专业的女生。2016年春季选课的时候,她和她的朋友一起选了一节Chinese。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会很简单--“因为想着我们中国学生,母语又是中文,拿A应该是特别简单的事。
再说我们从小学开始学了那么多文章,这里的东西再难又能难得到哪儿去,所以报了这门Chinese。” 先不说结果如何,换作其他人,也许也会选Chinese这个一举三得的课。在小编采访的众人中,有百分之73.8%的中国留学生看到上Chinese的第一反应是:拿A妥妥的。而只有不到6%的同学会犹豫。
本来以为会很简单的中文课,到课堂上发现并不是这样。“老师是中国人...班上有三十个人左右,大部分是外国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Chinese major…” Ruby第一节课后了解到他们会以阅读中国文学的形式来学习中文。“都是一些有名的文学作品,比如西游记,三体...大部分还是二十世纪之后…基本上没有接触文言文,但是我们有读到过李白的诗,是英文版的…”
![]()
(《月下独酌》--李白)
Ruby他们还会定期组织看中文电影,比如胡军、刘烨主演的《蓝宇》(≖‿≖✧),《西游降魔篇》,《泰囧》等。虽然不要求写“观后感”,可是教授会记attendance,一场电影虽然可以放松身心,却也是消耗了不少时间。另外,Ruby还提到,电影内容都和上课内容有关,如果不去看电影上课就听不懂。
“如果读到文学作品,老师会让我们课上讨论...考试的时候也会要求我们写essay来分析读过的作品。”
其实和很多美国大学的文学课一样,课前老师布置阅读材料,上课的时候老师让学生讨论。讲课内容没有重点,基本就是聊天。等最后考试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复习什么。“我猜到肯定会考文学作品,毕竟是门语言课嘛。可是我以为会注重以前我们课本上讲过的,没想到考了好多我都没看过的,像《乡村教师》啊,《当我在霞村》啊,《封锁》之类的。”
上课不知道该记什么,没有重点;考试不知道写什么,没有头绪。第一次考试之后,Ruby说她发现我们中国留学生根!本!考!不!赢!外!国!人!
![]()
“他们很多人都有中文基础,而且有的甚至对作者了解比我们还多!他们上课都特别激动!有时候完全get不到他们激动的点是什么…”
第一次考试的失利后,她渐渐发现美国的中文课堂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且外国人也远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弱。她不再用“我以为”来对待中文课,更多尝试去适应美国大学中文课的节奏。“我觉得中国人在美国学Chinese还学不过美国人的话,实在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而且课业压力真的很大。除了有exam之外,每两个星期还有quiz。Quiz考的都太细太难了,比如他会考你:林黛玉是在哪里葬花的?How can you name the Dao in Dao De Jing? (如何解释《道德经》中的“道”?)因为Quiz考的太细,细到很多内容是中国人都不知道的,Ruby为了保GPA,还是选择late drop了这门Chinese,等来年做好准备再上。
![]()
看来我们真的都要跳出固有思维。
中文课对中国人来说不一定是最简单的,美国大学的教学系统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中文课不单止是教拼音教认字,也会赏析文学经典。当我们看惯的中文文章用英语表达出来,会改变很多东西。也许改变之后,也不再是我们从小在学校老师教给我们的那种理解了,再学到的理解会更广泛。再者,对中国留学生来说,要先把读到英文转变成中文,再把想表达的中文转换成英文确实需要锻炼再锻炼。
所以,以后不要再说美国大学里的Chinese是“easy A”了!它根本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