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贴]解消疑难好读经 王财贵教授 [打印本页]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1-6 15:40
标题: 小孩不听的话怎么办
解消疑难好读经 王财贵教授   ‘读经’教育,即是希望儿童在其性向纯净时,及早选取传统中有高尚意义的文化资材教养之。本来,教一个民族的幼苗接受其袓先的智慧的薰陶,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在这个时代里推广这样的读经教育,却备受质疑与责备甚或辱骂,以致于想要从事的人也信心缺缺,畏首畏尾。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理念老早出了问题,形成一个巨大的潮流,而一般人也未作深入的反省,以致受制于时代的风潮之故。    所以在现在这个时代里,要去教自己的小孩或教别人的小孩读经,是须有相当的见识与勇气的。你如果没有相当的见识与勇气,一下子就被撂倒了!我们应该面对这些质疑与责骂,理性地,平心静气地考察其来由,看出破绽,不要再被那些浮辞滥调所胁迫,然后才可以安然地教读下去,而且也敢于向他人推广。    其实,那些反对与质疑很简单,大要说来,只不过是两方面:一是因误会而有疑,一是出于偏邪的故意攻击。对于误会,吾人应当解释,对于故意,吾人应当正辞以破解之。    先说故意的偏邪一面。故意的偏邪完全出于五四以来一贯的‘反传统’的心态。本来,‘反传统’,如果是‘反省传统’,则是表示一个民族的要求进步,这是任何一个有活力的民族常要做的事。但‘反传统’如果变成是无条件的‘反对传统’,乃至于必须‘消灭传统’才甘心,那却是我们中华民国以来的特殊心态,是古今中外所罕见的变态心理。他们对凡有关传统的事,一概无情地攻击之,攻击‘读经’,只不过是其中一环而已。但是‘读经’一受攻击,则连接触文献深入了解的机会都断丧,其他一切传统的传承汲取皆失其根源,可以说是从‘根’拔起。如今我们推广读经即是要从‘根’救起,所以我们先要破解那些攻击!    因为五四以来的论调是很轻浅幼稚的,所以破解的方法也是很简单的。我们且看他们的攻击方式,只不过是用一些空洞无实的术语辱骂人罢了,当时的人们知识没有他们广,文章没有他们会写,理性萎缩,信心不足,于是听了咒骂就害怕了,被吓住了。其实归纳集合起来,他们的用语只不过是所谓‘保守’、‘复古’、‘封建’、‘八股’、‘填鸭’、‘死背’、‘书呆子’、‘食古不化’、‘开倒车’等。(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辞语了!)而这些辞语都是空洞无聊的,我们且看如何应对:    首先,说‘保守’。‘保守主义’者,是为保住守住人类文化既有的成就而努力的人,他们主张不燥动,不妄为,本来就是文化的守护者所当有的态度。一个有理性的‘保守主义者’,并不妨碍进步,英国有政党以‘保守’为名,而不以为耻,为甚么五四要进步,就要用‘保守’来骂人?其实,没有了‘保守’的进步,往往是‘妄作、凶’而已。所以问题应在于一个人是否有理性,而不在‘保守’或‘进步’。五四以来,不分青红皂白,把‘传统’等同于‘保守’,又把‘保守’等同于‘反对进步’,到疯狂时,不免就把‘破坏’当成‘进步’,这都是故意歪曲辞义!故意歪曲辞义以污蔑人而强狡辩,是五四时代善用的把戏!以下诸问题,莫不如此,吾人当随时警觉!    其次,说‘复古’。如‘古’有好处,而今失去,为什么不‘复’一‘复’?西方文艺复兴,便是由复古而得文化的新机,而且胡适不敢去骂佛家复其释迦牟尼之古,更不敢去骂基督徒复其耶稣之古、西方学者复其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古,单单反对中国复孔子之古,这样势利,真是岂有此理!须知,人生学问,有的是会随着时代而进步的,有的是无所谓进步不进步的。科学知识,是与日俱进的,不必复古。而智慧,不一定是进步的,成佛,成君子圣贤,逍遥,上天堂等,今人不一定比古人高,随时应该以古为师。胡适一批人迷信科学万能,认为‘中国既无科学文明,也毫无精神文明’(胡适语),所以无‘古’可‘复’,一切以‘现代化’为标准。几十年来,此观念已大大显出毛病,西方思想家正不遗余力自救了,不知中国人为何今天还怕‘复古’?    再说‘封建’。此辞本是中国先秦一种贵族政治体制之称,西方也曾有类似的制度,虽已时迁事异,但这是历史事实,而且在这种贵族政治体制下,也曾为人类造就不少文化成绩,并不是绝对的‘恶’。现在用此辞来讥诮一个人的思想老旧 不合时宜、或威权态度等。但是纵使‘封建’制度已过时无用,我们也不应因为‘经典’出现在‘封建’时代,就咬定连带其所涵的‘义理’也一起都是‘封建’而过时的。历史问题,是属于所谓‘所损益可知’的一面,是会老旧的;而义理问题是属于‘虽百世可知’的一面,是无所谓老旧不老旧的。这是个很简单明白的两个面向,孔子老早就分得很清楚了。而五四那批人就故意混漫,一般人也跟着淆乱不清。如今,吾人只要分清历史问题和义理问题,分清过时不过时的问题,就不怕‘封建’之讥了。再进一步说,‘封建’如果是指‘固蔽宰制’的心态,以此来嘲笑‘读经’,更无道理,因为刚好中国儒释道三家都是极端宽容开放的学问。固蔽宰制是人类共通的私欲情结,是每个社会都有的,并不限于中国古人,而且这正是儒释道三家所要破除的,怎么可以把社会不良的表现归给中国‘经典’呢?兹且举一个‘固蔽宰制’的例子:民国初年政府要成立‘中央研究院’时,本来是有‘哲学研究所’的设计的,是胡适认为哲学‘无用’,借著「第一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职权,把它删掉了,使得中华民国的最高学术机构,一直没有‘哲学研究’一项,成为世界学术界的大笑话,这不是一种‘固蔽宰制’的典型表现吗?孔子会如此做吗?谁‘封建’呢?可见封建不封建,不在古今,而在心灵是否‘开放’、眼光是否‘长远’!‘读经’而‘开发理性’,是使一个人‘不封建’的最大保障。    再说‘八股’。‘八股’是王安石设定以来,科考作文的规格,是以八段文字来‘起承转合’成一篇文章,原无什么不对。只是古代有些无才华的考生被作文形式所拘,文章无内容,类似现在的联考把考生考死了一样。凡是人之生命一不精进,充拓不开,都会有‘八股’,不一定‘读经’才会有。譬如胡适一辈子宣说他的西方万岁,宣说他的科学方法,宣说他的白话文,到老也只那一套,丝毫没长进,而且钳制天下后世的教育思想达七八十年之久,现在国人动不动就说科学,动不动就学美国。这就是最大最顽固的‘八股’,这也可见现代中国人的不长进!一个活泼的人,当有‘一口吸尽长江水’的怀抱,所谓‘学而时习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随时充拓自我,随时面面俱到。‘读经’,正是要使一个人知道,当要西方时,也要中国;要现代时,不忘传统;学白话时,也通古文;这样才不会掉入五四的‘八股’中。    其次,再说‘填鸭’。‘填鸭’是商人卖鸭前,为了虚报鸭重,让鸭吃饱,鸭吃不下了,还硬把鸭灌食。以此比喻学生学不来的东西,还硬逼学生去学的教育方式。说‘读经’教育是‘填鸭’,真是所谓‘引喻失义’,因为我们说‘读经’,是让儿童糊里糊涂把经典‘背下来’。而儿童正是理解力糊里糊涂的未开发年龄,他正是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阶段,‘背书’正是他的‘正经事’,他的拿手,是他‘吃得开’的工作,让他‘背书’,怎么可以说是‘填鸭’呢?‘填鸭’,是鸭胃小,吃不下,硬填,填了不消化,现在,儿童背诵的能力强得很,好像一头有四个胃的牛,给他‘读经’,应该比喻为‘填牛’!填多了,他慢慢‘反刍’去!你现在不给他好好‘吃’下几本经典,正是‘饿牛’,等他长大了,一点本领也拿不出来。现代流行的教育理论是‘启发’、‘理解’,在幼稚园国小那么懵懂的时候讲‘启发’,可说是‘费力多而收功少’,在理解力尚未成熟的国中高中,塞那么深的数学理化,真是名符其实的‘填鸭’了,君不闻,我们的青少年,被‘填’得叫苦连天吗?‘饿语文之牛’使我们的文化教育空白,‘填数理之鸭’使我们的科学教育浮肿。民国以来,掌教者之观念牢不可破,数十年如斯,家长、老师们,应思有以自救了!自救之方,就是分清人类学习的两个面向:该理解的科目,使之理解,该记诵的科目使之记诵;既知道哪些是给孩子现在用的,又知道哪些是为将来‘打底’的;同时知道人生除了‘知识’的‘了解’以外,还有‘生命、人品’等方面的‘陶养’。因着这些区别,其教材和教法都有绝大的不同,如果等而视之,我们将只得到片面的人才。    再说‘死背’、‘书呆’。‘死背’也成为读经的‘罪状’之一,真是可笑。‘背’,当然是‘死’的,我没听说可以‘活背’的。一个人从婴儿起,便在‘死背’了,‘电话’‘冰箱’两个辞,一定是先‘死背’了才可以拿来‘用’。不然,‘活背’成‘电箱’‘话冰’,就不堪‘用’了。‘死背’,犹如电脑之输入资料,地下之积存水量,不用时当然是‘死’的,但只要人是活的,犹如电脑之有程式,抽水之有马达,则水之流泻,不可遏抑,计算之运作,方便轻巧。语云:‘书到用时方恨少’,一个成人,可恨的往往不是不会思考,而是佳景当前,枯肠搜索不出半点墨水来!我们的头脑是神奇的,记忆下的东西,它自动会编码储存,同类互较,融会贯通,‘死背’的东西多了,到时它‘活用’得比电脑还灵光。当然这并不是说只靠‘死背’本身就可以‘活用’,而是人的脑力的发展,到了成年,自然有所‘开悟’。而且‘理解力’也是可以训练的,这是另外一套,但与记忆是相辅相成,并不是互相妨害,处于复杂的现代社会,吾人既要有丰富的记忆资材,又要有精密的思考能力,这是吾人提倡读经的最重要主张。想要两面俱到,便必须从小读经,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了。儿童期一过,腹中空空如也,只有几句‘老师早,小朋友早。’这个人一辈子别想有什么成就了。或许有人见过虽然背了许多,但到老还是不会用的‘书呆子’,认为是‘背诵’之害,其实,并非是背诵害他不会‘活用’,而是这个人,本来就是‘理解力’不好的‘呆子’,这时应开发他的‘理解力’,而不是去怪罪‘记忆力’。当想想,如果从前连记忆力也没有训练,那他可能还要更‘呆’。因此一个人不管天资好不好,都不可以错过他应得的记忆的训练,记忆多,只会使他更聪明,不会使他变呆。例如一个学音乐的人,不管其音乐天才如何,老师总要他多背有名的乐谱,一个有音乐天才的人,同时也是背谱高手,只听说有背了乐谱而成就的人,并没有听说有因为背了乐谱太多而阻碍他的音乐发展的。围棋高手背谱更背得厉害,上了段的人几乎个个过目不忘,胸中都有数百千盘棋谱,但并不因为他背的谱愈多,所以功力就愈差。学西医的人也要大背特背病理和处方,如果‘难经’、‘伤寒论’、‘医宗金鉴’等书没背下几部,而想成为高明的中医,更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五四以来的人不反对学音乐学围棋学医学的人背书,而单单反对学语文的人背经呢?其中理由很简单,就是无理取闹,因为‘经’代表传统文化,是传统思想的核心,他们为反对传统而找理由反对读经而已。    再说‘食古不化’。如果人心像保险柜,把古董存进去,当然‘不化’。不要说‘古董’不化,即使是胡适之的大作摆进去依然‘不化’!但人心如果是‘活的’,那就可以‘化’!不仅食‘今’会化,食‘古’也化!‘化’不‘化’,是主观的能力问题,不是对象‘古’不‘古’的问题。我们当培养多元活泼的心态,增强‘化’的能力,而不是去防堵‘食古’。‘古’如果有高度的营养,有益于人生,为什么不去多‘食’?况且打开经典,每一家都在劝人开阔心胸以开发理性,儒家要人‘坦荡进取’,道家要人‘无执无为’,佛家要人‘无住无相’,都是最开放的心灵,最多元‘化’的态度。食了这些‘古’,才使人知道如何做一个有涵养的人。这种人该‘化’的地方自然会‘化’,而不该‘化’的地方,他郤会‘固执’。既能放又能收,两面饱满,这才是真正的‘化’,这才是古人理想中的‘君子’、‘真人’、‘善知识’。如果只是一味的‘化’,丝毫没有所‘守’,人人‘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化是很‘化’了,但也不见得是最好的社会。所以所谓‘化’,是有方向的,应该是‘理性化’,也就是‘化归理性’才对。只要开发理性,则今古通‘食’,中西皆‘化’,都归我所得,为我所用,如鲤鱼之跃上龙门,上天下地,无所界限。现代以来,最顽固而不通不化的人就是五四那帮人了,尤其是胡适之,学了杜威,就宣传杜威,崇拜杜威,如崇拜上帝般,丝毫不可转。当知杜威固是大家,但亦有其限制,何况胡适所得,只是杜威之‘思考方法’,是其余事,对杜威正面的哲学,胡氏并未能深入(见吴森所评)。其他五四一代的人,莫不宣传西洋,对西洋五体投地,其实对西洋的了解是很肤浅的,只是一种狂热崇拜而已,但他们就全套搬来强逼硬扯,要中国人唯此是尚。这批人可以称作是‘食西不化’,难怪他们一定要主张‘全盘西化’了。今日吾人提倡‘读经’,是要看中‘古’之可‘食’者而‘食’之,同时自小也练成‘大胃口’,将来看到西方之可‘食’者,依然‘食’之不误,不仅消纳了东方,也消纳了西方,然后中国文化有前途,世界文化有前途。    最后,说一说‘开倒车’。其实‘开倒车’是很正常的,一家汽车工厂如果宣布他的车只能往前开,不能‘开倒车’,保证没人买他的车。可见‘开倒车’是必要的。开车固然常往前开,但遇到悬崖总得往后退,然后找寻新方向。近代以来,我们的社会好像失去了找寻新方向的能力,轰轰轰,只顾往前开。其实是不是自己知道正在往‘前’呢?方向盘随着西方人转,也不管是前是后,也不知开到那里去,此真是大悲哀!(大陆数十年来是另一种情况的‘不开倒车’而‘向西方看’,但也是悲剧收场,可怜!)‘读经’,就是自小要他培养独立自主的风骨、运用自如的智慧,方向盘在握,要向前可,要向后亦可,乃至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旧可新,可中可西。‘经典’字字虽重千钧,郤又轻巧圆转,如果不从‘经典’中锻炼他卷舒自在的器局,我不知从何处可以供给他这样的讯息,不过至少我知道从胡适的著作中,是闻不到这种气味的。    此外,再谈谈一般人不经意的误会的一面。最大的误会是:有人问‘只有读,只顾背,都不讲解,他怎么懂.不懂有什么用.’有关这点,在我的‘读经教育说明手册’说得很清楚,在此不再重覆。不过要特别声明的一点是:我们说‘不讲解’的意思,是就着他的年龄不适合理解而说的,是‘不必要讲解’,而不是‘不可以讲解’。适当的年龄,适当的场合,适当的老师,也是可以讲解的。而且在‘儿童读经’推广的同时,我们已开始注意培养‘讲经’的人才,以待十年之后对这批满腹经纶的儿童‘开讲’。这是一整套的文化工作,是长期的历史性工作,是对一个人甚至一个国族的永恒的期盼和酝酿,不必急也不能急的。现在只要他多读一句,就是多播了一颗种籽,就是‘为人类多累积一份文化财’,(此语是吾友蔡宏谋先生所造,甚有深味。)何时开花结果,何时助急救难,要善于等待。眼光远大者,自不急功近利。十年之后再看看罢!    又另外一项误会是:‘大家都去读经,难道叫他讲话也用文言?难道数学不算了?钢琴不弹了?画画不画了?在现代竞争的社会里,一个小孩子只教他读经怎么够?’这真是一项大误会,他推想太过了!吾人所提倡的读经,只是诸多学习的一项,每天只花二十或三十分钟即可,一般生活当然照常,学校功课当然照常,一切才艺当然照常。反而依照近几年来实验教学的成效看来,读经一段时间以后,儿童性情更为明理宽容,更为主动好学,更能专注摄受,他的各项学习能力均大有进境。因此,许多家长都得到一个同样的结论:为了读经,固然要‘读经’,为了其他功课,也要‘读经’。‘读经’使儿童全面成长,‘读经’使家长全面放心。    最后,再说一种最‘无可奈何’而最深入最普遍的误会。那就是质疑:‘让儿童读经了,我承认他将会有君子之德了,但是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小人出头的社会,君子往往吃亏的,我难道要我的小孩将来在社会上吃亏吗?’这种问题真是社会上最无可奈何,最莫名其妙,最可悲,但又是最大多数人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社会是不会进步的。其实大多数人,不是存心要占别人便宜,只是不肯吃亏就是了。但是心理老存著「不肯吃亏’的念头,便是‘俗’,便是‘自私’,便是生活在‘计较’中,生命便受限制,格局不会广大。君子之人,只管该不该,不管吃亏还是占便宜,然后才能坦荡,才是自主,才能超然物外,才有真正幸褔可言。‘读经’便是想要培养这种品格,所以说读经,是鼓舞他做一个君子,也就是做一个为自己幸褔而活的人。这种幸褔是以人格换取来的,是永恒而舒畅的。这种品格当然不容易培养,但做为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因为自己一生的挫折失败而不敢教小孩往这里走,其实就等于为这个世界多生一块‘行尸走肉’而已,对于人类不但无益,尚且可能有害!这个小孩的一生被这样的父母一教,是一未战已先败’了!‘读经’是不是一定‘成君子之材’,这且不管,但为了怕他‘成材’而不让他‘读经’,这种父母实在是很奇怪的。何况有品德的人一定就‘吃亏’吗?夫子说:‘天下没有不晓事的圣贤’,圣贤也不一定就是呆子呀!他只是为其所当为,不赶时髦,不争世利就是了。一般的家长自己见识不够,以己之心度圣人之腹,认为不会争名夺利就是‘吃亏’,你自己这样俗,这样没出息,也就罢了,为什么不让你的孩子将来出息一点呢?要让他出息,就应当请圣贤来教,也就是让他‘读经’。不然,好好一个小孩,小心从小被你教得小气好争,遇事不敢担当,号称‘聪明’,自以为‘识时务’,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短浅浮薄的小人罢了,家家如此以训子弟,我们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吗?社会没希望,我们的子孙能安稳吗?将来大家往美国跑就没事了吗?    一个社会总须有几根中流砥柱,‘读经’,就是期待你的下一代负起这个任务。他,小则撑起个人,撑起一家;大则撑起一个社会,一个天下。‘读经’,就是想让生命的希望常在,让人间的美好永远流传,愿与天下父母共勉之!        记忆十颂   一、记忆的基础先背诵。  二、记忆的根本靠理解。  三、记忆的窍门重重复。  四、记忆的技巧在设问。  五、记忆的益友是争论。  六、记忆的措施多整理。  七、记忆的助手常联想。  八、记忆的捷径要简化。  九、记忆的良方勤摘录。  十、记忆的动力多活用。
作者: xinyue8349    时间: 2004-1-7 11:34
标题: 【公告】
你的孩子读经了吗?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1-7 15:17
标题: 【原创) 心理问题
我家孩子2周岁零1个月,我接触的比较晚,孩子读经有8个月了吧,以听为主,幼儿园教《三字经》,我自已教《大学》《论语》,《大学》能背500多个字,《论语》背头两章。现在看出来的效果,一是记忆力好,二是语言表达能力强。
作者: xinyue8349    时间: 2004-1-7 15:35
标题: 【转帖】
我就想找个确确实实告诉我,我的孩子读了经,确实记忆力好而且表达能力强,注意力集中,谢谢里仁兄。
因为我的周围同志、朋友的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有实践的。
作者: lotusleaf    时间: 2004-1-7 15:58
标题: 【讨论】关于小学英语的学法
真的吗?我也试试看。
作者: lotusleaf    时间: 2004-1-7 16:02
标题: 【分享】科普课件:开水瓶盖为什么 会迸出来
请问李仁,你读经的时候是分段读,会背以后在开始第二段,还是每天从头到尾来一遍?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1-7 16:15
标题: [轉贴][DVD-9]《侏羅紀公園》(1-3集) [中/英] (20.9G)
我自已家的孩子以听为主,我一般是录下来几分钟,然后反复的放,过几天再放下一段。孩子年记不一样,读经的方式也会有差别的,你们的孩子都多大?

我们教孩子时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一定要等孩子会了,才往下教?但是什么样叫会?是不是一定要孩子亲口说出来,才叫会?孩子的学习方法与我们不一样的!你只要往下放,就可以了,不要管他会不会,他一定会的!
作者: xinyue8349    时间: 2004-1-7 16:18
标题: 几本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的书
孩子有没有不爱读的时候,你的孩子那么小,能背这么多东西,真不容易呀!
作者: frontking    时间: 2004-1-7 17:11
标题: 爱的路千万里
嗯,支持
作者: lotusleaf    时间: 2004-1-7 17:16
标题: 【原创】求助swf文件下载什么软件可以?
引用:里仁发表于2004-1-7 04:15 PM:
我自已家的孩子以听为主,我一般是录下来几分钟,然后反复的放,过几天再放下一段。孩子年记不一样,读经的方式也会有差别的,你们的孩子都多大?

我们教孩子时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一定要等孩子会了,才往下教 ...
谢谢,回家就实施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1-7 21:23
标题: 【转帖】9种童装致癌事件
有点不懂,传统文化那么多好东西,干吗非要念四书五经。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1-8 15:00
标题: 邀请您参加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研讨会
能写出那么多好东西的作者,他们都是读四书五经长大的,所以做为中国人
我们的下一代有必要也去读。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1-8 21:42
标题: 【分享】06月09日 精品软件更新
我虽然不赞同给孩子读四书五经,可是给孩子读书还是很好的,不是每个父母都会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的。我觉得父母在孩子的身边,无论给他们读什么,他们身心都会收到良好的影响,由于有父母的关注,他们的安全感会增强,会更加乐于探索周围的世界。所以有空给孩子读点什么,这比只关心孩子吃饱穿暖要重要得多。
作者: palmchristy    时间: 2004-1-13 23:44
标题: 有没有南怀谨的影视材料
为什么要让小朋友读经?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1-14 08:49
标题: 【求助】
大可振兴国家,小可利人利已
作者: palmchristy    时间: 2004-1-14 10:15
标题: 有没有零下8度的片子
那样父母需要先读通了才教还是只是教宝宝背?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1-14 10:22
标题: 【求助】
不用
作者: palmchristy    时间: 2004-1-14 12:18
标题: 转贴:大公司的小秘密: 公司里是否存在个人隐私?
我個人認為父母把最好的而又正確的東西教給寶寶, 教的時候留意寶寶的情緒, 再加上引起寶寶的興趣就很好了.

四書五經正確嗎? 我認為是的. 試問如果不正確又怎會流傳幾千年呢? 所以值得教.

但我對父母不懂還可以教這一點有保留.

如果教的東西是父母熟悉的東西, 那就是迳咸砘
作者: shadow-xu    时间: 2004-1-14 12:33
标题: 【讨论】
受益菲浅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1-14 12:48
标题: 【讨论】
流传千年的就正确吗?女子裹脚还流传千年呢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1-14 13:17
标题: 【分享】很不错的FLASH歌曲mtv:中国功夫
读经教育对孩子的要求确实是不求甚解的,因为大人对经典的理解不一定是对的!
如果你把不对的东西解释给孩子,反而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四书五经这种精华,确
实被很多人给解释过,但是有几个人解释正确了呢?所以,如今人们对四书五经只
有一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有几人知精华在哪?糟粕在哪???
对于宝宝来说,6岁以内的孩子,大部份的经典他不会懂的,但是如果背下来,他有
几十年去懂的!他会根据生活来活用经典的!

有些人说死背没有用,我的理解是,对于科学的科目,死背是没用的,比如公式,你
最好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最好能自已推导出来,这样才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对于非
科学的科目来,比如语言,不背是学不好的!就象我们最开始教孩子说话,你教他
说爸爸妈妈时,他肯定不懂,但是他会说,背下来以后,慢慢就懂了,是一个道理。

读经教育确实与其它的教育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父母不懂也可以去教!如果
懂一些则更好,不是说只有不懂的父母才可以教的!
作者: palmchristy    时间: 2004-1-14 14:28
标题: 【求助】
不懂不是不可以教, 只是没有那么好而矣. 而且我相信会有我以上提及过 (小朋友发问时不懂回答) 的问题出现. 我讨论的重点不是推动推动读经有问题, 而是针对父母要下功夫这一点.

我最怕见到的是有一些对方法不理解的父母, 因为有人去做而跟著做, 却没有想过自己要下功夫. 最后, 当稍稍遇到问题, 自己没有动力继续, 便推说读经不好, 结果浪费了好的幼教方法.

我在推动"如何教宝宝阅读"时, 最常遇到的是有很多家长说实行了一星期后, 发现宝宝失去了兴趣. 由于那些父母先前对方法了解不深, 只是人家说好他就去做, 结果他就向众人宣布方法没有用, 影响了其它有意实行的父母. 所以, 当有人问我问题时, 除了尽量解答以外, 就是要他们尽量找那本书或者相关的文章来看一看.

说回经典: 如果在日常不能用的, 经典就不是经典了. 经典是可以受得起时间考验的智能来的. 上面有朋友以缠脚去作比喻, 是用错比喻了. 外国早年已经把孙子兵法译成其它语言, 应用在商业方面了. 孙子兵法只是一例, 外国大学其实还有很多研究其它中国典藉的例子. 在外国人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智能时, 中国人怎么反而不以中国智能为荣呢?

所以我觉得如果父母也懂得这些经典, 在日常生活有机会时在孩子面前引出来, 更会加深他们的学习动机.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1-14 15:04
标题: 【讨论】
读经教育,我个人认为,家长需要了解的是为什么要读经典,而对经典本身的意思,
即使你不了解、不懂,也不会影响你去实施这种“简单“的教育方式。但是如果父母真的很懂,一定会对孩子背育经典起来好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只懂一点,我看还是不要解释的为好。

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对自已祖宗留下的东西大都妄自斐薄,可悲!很高兴认识你对样
对经典教育持赞成态度的家长!
作者: zc    时间: 2004-1-14 15:48
标题: 【推荐】儿童科普FLASH:生男生女的奥秘
让儿童读经,某种程度上实际是在读一种文化,一种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尤其是我们的国家在语言上博大精深,确实值得我们的子孙学习。虽然我的宝宝在肚子里才五个月,不过我已经打印了全篇的论语,准备让他爹每天晚上读一段给他听。:),为了一箭双雕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1-20 09:45
标题: 【求助】哪可以下载洪恩巴迪节拍英语
新的一年到了,我还要继续大力推广读经教育,呵,希望与大家一起讨论。
作者: yu0099    时间: 2004-1-20 10:06
标题: 【推荐】初中语文名言警句必背(转载)
引用:里仁发表于2004-1-14 08:49:
大可振兴国家,小可利人利已
四书五经可振兴国家纯属无稽之谈。利人利已也值得商榷!!!!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1-20 11:12
标题: 【推荐】胡戈新作:《鸟笼山剿匪记》
想听一听yu0099有高见
作者: diname    时间: 2004-1-20 23:13
标题: [下载][分享]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生字卡学习软件
请yu0099说具体一点好吗?别轻易打击大家的积极性啊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2-3 16:17
标题: 【推荐】【分享】古诗75首flash
顶一下。
作者: 夜飞龙    时间: 2004-2-3 16:22
标题: 性教育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2-3 16:23
标题: 【转帖】论坛上的十个基本礼仪
不管时代怎么变,还是要讲仁义理智信的,对不对?
作者: hssz1    时间: 2004-2-3 16:35
标题: 医德:哪有给孕妇怎么检查的(视频)???
请教你是怎样教孩子读经的,是在孩子边玩时边读经的,还是把自己读的录在录音机上,让孩子听。我的孩子已经22个月了,会背50多首儿歌和10几首古诗,认字也就30多个字,今天初次来此,请多多指教!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2-3 20:56
标题: 德国世界杯胜利祈愿--韩国,我爱你!
裹脚只是说流传了的并不一定是经典。
孙子兵法好也不意味着四书五经好啊。
我请以自己孩子认多少字,背多少东东的孩子的父母稍微注意,您有把孩子当作您自身夸耀的倾向。当您把这些当作您教育的目标时,您可能会让孩子失去更多。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2-4 08:43
标题: 冲动是魔鬼啊
引用:jianl发表于2004-2-3 08:56 PM:
我请以自己孩子认多少字,背多少东东的孩子的父母稍微注意,您有把孩子当作您自身夸耀的倾向。当您把这些当作您教育的目标时,您可能会 ...


      你总是误解太多了,我们的教育并不只是以教孩子认多少字,背多少东西为主的,这一点,在我的贴子里你很容易就看得出来!另外,我们从来不会去拿这些微不足道的成果去向别人宣扬什么!我把这些写出来,只是给所以想进行早期教育的父母提供一种理论与实践上的帮助。
作者: isea    时间: 2004-2-4 08:47
标题: 一场车祸能带走什么?”
引用:里仁发表于2004-2-3 04:23 PM:
不管时代怎么变,还是要讲仁义理智信的,对不对?

看看现在我们的仁义理智信吧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2-4 08:50
标题: 泡MM失败的4大原因
在批判读经之前,有几个人把这个贴子完整的认真的地看几遍?
作者: isea    时间: 2004-2-4 09:02
标题: 【分享】增强记忆力应多吃那些食物12种能增强记忆力食品
看了啊
到处是偷换概念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2-4 10:45
标题: 【推荐】玩电脑时怎样保护眼睛玩电脑时怎样保护眼睛
如果你认为红色就是黑色,那谁拿你也没办法!
作者: 兔霸王    时间: 2004-2-4 11:20
标题: 【推荐】介绍一款实用字(词)典<<中华在线词典>>
为什么不教孩子背儿歌或者童话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2-4 21:53
标题: 【贴图】韩国挖来的FLASH…小图
引用:里仁发表于2004-2-4 08:43 AM:
你总是误解太多了,我们的教育并不只是以教孩子认多少字,背多少东西为主的,这一点,在我的贴子里你很容易就看得出来!另外,我们从来不会去拿这些微不足道的成果去向别人宣扬什么!我把这些写出来,只是给所以想 ...
呵呵,里仁老兄,您老误会了,我写的那些不是针对您的。我知道您没有简单的把识字和背诵当作目标。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2-5 13:00
标题: 【分享】申请上传<<KOKO爱英语>>教学光盘
1912年1月19日,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下令“小学堂读经一律废止”。当年,这是一个解放思想的壮举。但是在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寻、借鉴之后,浮躁的中国人开始重新评价先人的思想。很多人发现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忽略了自己文化的传承,而现在应该是
重整文化断层的时候了。

  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数学博士说:“虽然我读了20多年的书,但却常常感到非常空虚。记得一个美国人曾经问一群中国留学生:‘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但是没有一个人知道。美国人很不屑地说,你们不懂自己的文化。这件事给我触动很大重。”

  南怀瑾大师曾向人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学问:“我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13岁前熟背古书的效果。”台湾学者王贵财认为,读经不是复古,而是要从古典文化中吸取精华,就像西方的文艺复兴。

  读经活动的倡导者、儿童经典导读的编辑冯哲说,读经的目的就是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把中华民族最精华的东西给他们,也许他们开始并不明白,但是以后会慢慢领悟。它会对孩子一生性格和道德的养成产生促进作用。据冯编辑介绍,现在北京已经有25所学校开展读经活动,圣陶学校还把读经列入了课表。目前全国已经有100万孩子加入了读经的行列。有专家认为《老子》、《庄子》、《墨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及唐诗宋词都属于中国经典,适宜熟读和背诵。
作者: aileenlee1108    时间: 2004-2-5 13:40
标题: 【分享】日本 KAGAYA经典星空图片
我只想发表的是: 我支持读经.....................
但是本人还没掌握好让宝宝读经的方法,刚才又看了一遍里仁回复那些家长的贴子,才感到自己的方法或许太过含糊,因为自从给宝宝买<<三庸论语>>之后,只让家人在家放,而没有进行录制等其它的方法,还得再请教里仁..............再此先谢里仁了.你也辛苦了,为了提倡读经,也费了不少口舌,不管怎样,有好的方法或是经验,还请以后能多提供,必竟重视早教的家长还是越来越多的,对于有不同的意见,也是在所难免.努力吧,我支持你的...................^_^
作者: 郑军    时间: 2004-2-5 15:32
标题: 【下载】异域风光:《Touch Tibet》(触摸西藏)
引用:jianl发表于2004-1-7 09:23 PM:
有点不懂,传统文化那么多好东西,干吗非要念四书五经。
传统中有许多都值得来学习,四书只是一部分而已,看各人的缘而已,我就是先读中医书开始的,之后慢慢地再看到了其他的书籍,觉得确实我们应该补上这些课。
作者: 郑军    时间: 2004-2-5 15:36
标题: 【求助
引用:jianl发表于2004-1-8 09:42 PM:
我虽然不赞同给孩子读四书五经,可是给孩子读书还是很好的,不是每个父母都会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的。我觉得父母在孩子的身边,无论给他们读什么,他们身心都会收到良好的影响,由于有父母的关注,他们的安 ...

这位朋友说的也颇有道理!

只有这么一句好象是有问题吧:“我觉得父母在孩子的身边,无论给他们读什么,他们身心都会收到良好的影响”
俗话说:“读什么书成什么人”,难道什么书都好吗?都有用吗?这一点恐怕许多朋友都不会认同的吧?

阅读这方面我们的家长探讨的还不够多,其实我做教师近二十年,也觉得研究得非常少,我们大家在一起继续探讨,或许会促发我们的灵感,懂得更好的阅读指导方法。要知道阅读和朗读还是有区别的呀!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2-5 17:37
标题: 【MP3《儿童百科全书》故事版157集】
引用:郑军发表于2004-2-5 03:36 PM:
这位朋友说的也颇有道理!

只有这么一句好象是有问题吧:“我觉得父母在孩子的身边,无论给他们读什么,他们身心都会收到良好的影响”
俗话说:“读什么书成什么人”,难道什么书都好吗?都有用吗?这一点恐怕 ...
我只是说读书有好处,即使是读对孩子没有用的四书五经,也比不给他读要好。
作者: yu0099    时间: 2004-2-5 20:56
标题: 【求助】求李子勋《陪孩子长大》
引用:diname发表于2004-1-20 23:13:
请yu0099说具体一点好吗?别轻易打击大家的积极性啊

公元646年,日本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全面“汉化”,结果日本成功了!

公元1869年,日本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全面"西化",结果日本成功了!

而我们唐宋以后少有作为。

我们中国人没少读经吧,结果怎样,兴邦了吗,振国了吗,八国联军2000人打垮了4.5亿人。读经亡国!

与时俱进,什么时代读什么书,不知有没有人赞同!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2-6 12:32
标题: 【推荐】儿童古典-睡前音乐、提高智商
对于日本的历史我知道的不多,但是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事情,我倒是看过一篇文章《日本明治维新史研究概述》,其中有一段话我摘出来供各位参考一下:

      "日本知识分子则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技术在日本传播快、普及早,并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对维新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

      通过上面这段话可以看出明治维新并非全面西化,因为引进的西方文化与他们自身民族文化融合到了一起。所以我想我们想发展,应该学国外的先进事物,但是学人家的东西之前,一定要把自已的东西先全部否定掉吗?
作者: 边城浪子    时间: 2004-2-6 14:48
标题: 愉悦宝宝的中文PPT
引用:<<!--quote1-->公元646年,日本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全面“汉化”,结果日本成功了!

公元1869年,日本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全面"西化",结果日本成功了!

而我们唐宋以后少有作为。

我们中国人没少读经吧,结果怎样,兴邦了吗,振国了吗,八国联军2000人打垮了4.5亿人。读经亡国!

与时俱进,什么时代读什么书,不知有没有人赞同!

读经是培育文化根基。不是就不发展经济,不学科技了。没有文化根基的经济是不会长久的,必定会出很多问题,日本现在国内其实很乱啊,毛病多着呢。读经和经济并不矛盾,如果把这两个方面对立起来导致挫折打击失败,不可以把责任推到读经上来啊。经济只能是作用一时,只有文化才是真正在起着根本的作用。
作者: yu0099    时间: 2004-2-6 16:25
标题: 【转帖】《0岁方案》的15个早教区
引用:里仁发表于2004-2-6 12:32:
对于日本的历史我知道的不多,但是关于日本明治维新的事情,我倒是看过一篇文章《日本明治维新史研究概述》,其中有一段话我摘出来供各位参考一下:

   "日本知识分子则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 ...
你所说得这篇文章我没看过。关于研究日本的书我看过许许多多,因为这是我的专业!如果你不了解日本历史,还是不要说得好,要不成了瞎说,就不是做学问的人应有的品质了!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2-6 16:36
标题: 【转帖】启发幼儿的八大智能
引用:yu0099发表于2004-2-6 04:25 PM:
你所说得这篇文章我没看过。关于研究日本的书我看过许许多多,因为这是我的专业!如果你不了解日本历史,还是不要说得好,要不成了瞎说,就不是做学问的人应有的品质了!

瞎说谈不上,我至少看到了这篇研究明治维新的文章,而不是在空谈!

你为什么不象研究日本历史一样,好好研究研究中国的历史呢?
作者: yu0099    时间: 2004-2-6 16:39
标题: 【转帖】&quot;0岁方案&quot;的教育方法
引用:里仁发表于2004-2-6 16:36:
瞎说谈不上,我至少看到了这篇研究明治维新的文章,而不是在空谈!

你为什么不象研究日本历史一样,好好研究研究中国的历史呢?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中国历史呢?再说一遍这是我的专业!
作者: 里仁    时间: 2004-2-7 10:47
标题: 【原创】向各位请教!
引用:yu0099发表于2004-2-6 04:39 PM: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中国历史呢?再说一遍这是我的专业!

      就你说话的内容来判定,你应该对中国的历史研究的不是很明了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是六祖大师最著名的一句偈子!释家文化也算是中国文化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份!我看你的贴子好象就是要全部否定中国的文化,然后全面西化,这样才能进步?那你为什么还把这句偈子放到你的说明里面呢?
作者: pipiydq    时间: 2006-12-13 09:35
言之有理,就这么做!!
作者: woaiaoao    时间: 2009-11-30 10:44
我家每天读一页,20句,多读几遍,第二天竟然就会了,孩子的记忆力超好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